田汉关汉卿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13
田汉先生作品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
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
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
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
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
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
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
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
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
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
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
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
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
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
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
《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
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
话剧《关汉卿》中的“恶魔性”与“田汉精神”
宋天宇
【期刊名称】《文学艺术周刊》
【年(卷),期】2022()8
【摘要】田汉先生对中国戏剧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人生追求以及精神
大量地凝注于其作品中,《关汉卿》便是他后期作品中的一抹亮色。
本文试从三个
方面分析该剧所体现的田汉先生的是非观念、人生追求和创作理念;并且我们也可
以看到,剧中的“恶魔性”正是田汉先生将中西文化融合化用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以后,田汉先生身兼多职,公务繁忙,当时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创作。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宋天宇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田汉剧作美学特征探析——以话剧《关汉卿》为例
2.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析田汉《关汉卿》中的恶魔性因素
3.启蒙理性的坚守与曲折表达--田汉话剧《关汉卿》及其论争研究
4.启蒙理性的坚守与曲折表达——田汉话剧《关汉卿》及其论争研
究5.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析田汉的历史话剧《关汉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 余凤高
出版物刊名: 远程教育杂志
页码: 37-38页
主题词: 《关汉卿》;艺术真实;历史剧;田汉;话剧;世界和平;纪念活动;文化名人
摘要:一九五八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我国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作为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来隆重纪念。
田汉指出,关汉卿不仅是“杂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还因为他是一个沉毅不屈的人道战士”(《伟大的元戏剧战士关汉卿》)。
正是出于对关汉卿的这种“非常敬
慕”(《〈关汉卿〉自序》)的情感,加之受了国际进步文化界纪念活动的感召,剧作家田汉在这年,以关汉卿为题材,创作了一出同名历史剧。
析田汉历史剧《关汉卿》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
历史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要求人物的个性鲜明、生动、富于发展和变化,更要求回归一个真实的生活中的“人”,这是一出历史剧成败的关键。
田汉创伤的历史剧《关汉卿》,虽抓住了关汉卿作为一个“戏曲民主战士”的本质,但却没有更全面地写出他在生活中真实的“人性”。
笔者认为,人是复杂的,其复杂性来自于社会,尤其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我们该让他们离历史的本来面目近一些,而不是为了维护人物的“伟大”和“尊严”,舍弃其余为“人”的真实的一面。
关汉卿(节选)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剧情,掌握文中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
2.理解话剧作品人物语言在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性格上作用。
3.体会剧中主人公的凛然正气和刚正不屈的性格,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美。
说明:这是一篇新编历史剧,创作上使用了“戏中戏”,“人中人”的艺术手法。
田汉通过关汉卿《南吕一支花不伏老》中的一句自我人格写照:“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为基调,刻画了关汉卿面对钱财权势的诱惑、贪官污吏的迫害和鹰犬爪牙的的阻挠不妥协、不退让的“铜豌豆”的性格特质。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课文虽然是一篇节选文字,但仍很长,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浏览整篇课文,阅读整个剧本,因此,学生预习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引导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整篇话剧的故事情节。
无论是关汉卿还是田汉创作《关汉卿》的年代与学生都有一定的距离,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从复述整个剧本紧张激烈的故事冲突开始,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学生学习课文夯实基础。
本文节选了原剧的高潮部分:第八章节。
学生理解剧本两条线索的发展,即以关汉卿酝酿、创作、演出《窦娥冤》的活动过程中与反动势力斗争为主线,以关汉卿与朱帘秀的爱情发展为副线。
两条线索在第八章交错,把情节推向高潮,文章正是在激烈的斗争中张显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升华了他们的情感。
课堂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体会话剧语言的感染力,感受课文作品中蕴涵人物崇高美和命运的悲剧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话剧的语言极具感染力,让学生圈划出体现主人公铮铮傲骨的句子,在课堂上激情朗读,体会主人公大义凛然的高尚情操与美丽的精神世界,感受作品中蕴涵人物命运的悲剧美。
2.难点:理解作者用“戏中戏”虚实结合的方式塑造人物的方法。
说明: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课文中作品独特的构思方式相对陌生,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从剧本情节集中和内容上人物塑造的互见法加以点拨,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刻。
田汉关汉卿《剧本》1958年第5期作者简介田汉,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剧作家、诗人。
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原名寿昌。
少年时期,田汉就受到进步诗人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思想。
1916年,受到舅父易象资助,东渡日本,在东京高等师范就读,并加入李大钊主办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进行诗歌创作。
1920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蔽》、《咖啡店之一夜》。
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职期间创作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
这时期,田汉不仅从事文艺创作,还积极参加政治运动,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个人执行委员之一。
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投奔无产阶级。
193 2年田汉参加中国共产党,担任一些重要职务。
这时期,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回春之曲》等作品,同时,又进入电影界进行艺术活动,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进步电影文学剧本。
又创作了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抗日战争期间,田汉除了大量的社会活动外,仍继续进行创作。
抗战胜利后,他又写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梦》等戏剧和电影剧本。
新中国成立后,田汉担任国家文化部门重要领导职务,为繁荣和壮大戏剧队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他还创作了话剧《关汉卿》和《文成公主》。
这两部剧作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内容概要《关汉卿》,多场次话剧。
元代大都,传来呜呜的号筒声,一列行刑的队伍穿过大街。
一个蒙受不白之冤的年轻女子就这样被押赴刑场。
许多善良的人们慨叹这位女子的悲惨命运。
临街酒馆里的刘大娘向关汉卿讲述了女犯朱小兰的不幸遭遇以及她的悲惨身世。
朱小兰的悲剧激起了关汉卿对这个弱女子的无限同情之心和对官府衙门草营人命的无比愤慨。
富有强烈正义感的关汉卿要拿起笔,把朱小兰的悲剧写出来,让人们看清社会的腐败,为百姓们伸冤。
他决定以朱小兰的遭遇为素材,进行创作。
话剧《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田汉解放后又一部力作。
此剧是作者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13世纪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周年而作的。
话剧《关汉卿》所描写的不是这位剧作家战斗的一生,而是他一生中的一次战斗——《窦娥冤》的创作、演出及其结局。
从时间上看,写的是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年)的深秋,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的春天,不足半年所发生的事件。
基本剧情是:在大都(今北京)近郊一家小酒店的门前,一位清白无辜的少女朱小兰,因反抗勾结官府的恶棍张驴儿的污辱,而被诬告被捕。
在瑟瑟的秋风中,这个善良的少女被送上了断头台,她的年老无靠的婆婆匍匐在通往刑场的古道上呼天抢地地痛哭,愤愤不平的人们也在默默无言的饮泣。
关汉卿睹之思之忧之,悲愤难抑,他以笔作刀,以朱小兰冤狱为创作素材,写成了著名的社会悲剧《窦娥冤》,在艺妓朱帘秀、赛帘秀,伶人欠耍俏,笛王玉梅、书会朋友谢小山,大剧作家王实甫、王和卿、杨显之等坚决支持下,使《窦娥冤》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也触怒了以阿合马为代表的社会黑暗势力。
悲剧的作家遇到了作家的悲剧。
关汉卿“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具体表现在:不改戏。
“不改不演,要你们的脑袋!”关汉卿的回答是,宁可掉头,决不改戏。
勇敢的朱帘秀决定照原本演出,“我宁可不要这颗脑袋,也不要你的戏受一点损失”;但她同时还有另一个请求:“汉卿连夜离开大都”。
然而关汉卿泰然自若,莞尔一笑:“不要脑袋就都不要吧!”他再次亲临剧场,同阿合马当面进行斗争。
结果铁锁锒铛,关汉卿和朱帘秀双双入狱。
剧作家中的败类叶和甫奉主子之命,来狱中劝降,关汉卿回答他的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至此,死神一步步逼近了关汉卿,他没有丝毫的畏惧,没有半点哀伤,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最后由于万名群众签名具禀,关汉卿由判斩改为流放杭州。
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新的战斗生活。
剧本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成功地塑造了关汉卿、朱帘秀、王和卿、王显之,阿合马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田汉(1898.3.12—1968.12.10)生平简介:湖南长沙人,字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
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
1920年与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三叶集》出版。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
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电影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
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抒情性强。
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并选为校长,此时与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办艺术鱼龙会,会上演出他的剧作《名优之死》,记叙艺人在黑暗社会的遭遇,获得成功。
同年冬成立南国社及南国艺术学院,1928至1929年率南国社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各地举行话剧公演和其他艺术活动,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
同时期他也创作了大量剧本。
1930年加入“左联”,写下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同年南国社被国民党查封。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等职。
此时创作的《年夜饭》、《乱钟》、《顾正红之死》等剧多描写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和现实生活的黑暗。
他还与聂耳、冼星海、张曙等合作创作了大量歌曲,其中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曾广泛流传,《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同时他与夏衍阳、翰笙等参加艺华影片公司,编写拍摄了许多电影。
1935年创作的剧本《回春之曲》是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来表现人民抗战决心的作品。
同年被国民党逮捕,经营救出狱。
抗战开始,立刻参加集体创作话剧《芦沟桥》,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
后到武汉参加抗战宣传工作。
1939年后在桂林主编《戏剧春秋》月刊,此时对京剧、汉剧、湘剧等戏曲进行了改革,写了大量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戏曲剧本,有《江汉渔歌》、《岳飞》等。
1944年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组织了西南戏剧展览会。
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1.了解剧作家田汉、关汉卿生平,以及有关话剧的知识2.熟读剧本文,了解剧情并能复述该剧内容3.掌握本剧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法4.明确本文选材的特点内容概要1.剧作主旨。
剧本以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戏剧《窦娥冤》的过程为中心线索,突出地表现了关汉卿\'以杂剧为武器,为斗争而创作\'的战斗精神,塑造了关汉卿的艺术形象。
并表现了歌妓珠帘秀(即朱簾秀)\'以演剧为武器,用生命来斗争\'的崇高品格。
2.创作背景:一九五八年, 当时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举行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十三世纪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活动七百周年的纪念活动, 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就是为此而创作的。
3.剧作特色:(1)本剧是一部新编历史剧。
作者既忠实于历史,又追求艺术真实;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形成了独特的,带有浪漫主义激情史剧风格。
(2)剧作在戏剧结构上, 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
全剧以关汉卿酝酿、准备、创作、修改、排演《窦娥冤》的全过程来结构戏剧情节,展开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3)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采取了\'人中人\'的艺术手法。
关汉卿的形象与其所写戏中窦娥的形象,一实一虚,虚实相融,又交相辉映。
(4)剧作写的是历史悲剧,却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重难点提示1.田汉(1898-1968) 湖南长沙人,本名田寿昌。
现代剧作家、现代戏剧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16年留学日本。
11921年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
后与欧阳予倩等创办南国剧社, 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从事话剧创作, 演出和教学活动。
1930年他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被选为执行委员。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还与聂耳、冼星海、张曙等合作创作了大量歌曲,如《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都曾广泛流传。
《义勇军进行曲》于1982年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田汉 关汉卿
《剧本》1958年第5期 作者简介 田汉,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剧作家、诗人。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原名寿昌。少年时期,田汉就受到进步诗人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思想。1916年,受到舅父易象资助,东渡日本,在东京高等师范就读,并加入李大钊主办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进行诗歌创作。1920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蔽》、《咖啡店之一夜》。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职期间创作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这时期,田汉不仅从事文艺创作,还积极参加政治运动,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个人执行委员之一。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投奔无产阶级。1932年田汉参加中国共产党,担任一些重要职务。这时期,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回春之曲》等作品,同时,又进入电影界进行艺术活动,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进步电影文学剧本。又创作了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抗日战争期间,田汉除了大量的社会活动外,仍继续进行创作。抗战胜利后,他又写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梦》等戏剧和电影剧本。新中国成立后,田汉担任国家文化部门重要领导职务,为繁荣和壮大戏剧队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还创作了话剧《关汉卿》和《文成公主》。这两部剧作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内容概要 《关汉卿》,多场次话剧。元代大都,传来呜呜的号筒声,一列行刑的队伍穿过大街。一个蒙受不白之冤的年轻女子就这样被押赴刑场。许多善良的人们慨叹这位女子的悲惨命运。临街酒馆里的刘大娘向关汉卿讲述了女犯朱小兰的不幸遭遇以及她的悲惨身世。朱小兰的悲剧激起了关汉卿对这个弱女子的无限同情之心和对官府衙门草营人命的无比愤慨。富有强烈正义感的关汉卿要拿起笔,把朱小兰的悲剧写出来,让人们看清社会的腐败,为百姓们伸冤。他决定以朱小兰的遭遇为素材,进行创作。杂剧名角朱帘秀本是良家女子,因在元人的欺压下,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最后落入烟花巷,成为远近闻名的歌伎,她不仅演技高超,并且又以刚正不阿、豪爽侠义而闻名,深受戏剧界同行的赞誉和敬重。她和关汉卿交情很深,听说关汉卿要为朱小兰鸣不平、十分赞赏他的勇气,鼓励他一定要创作成功,并表示只要他敢写她就敢演。她的徒弟赛帘秀等人闻讯关汉卿创作抨击时弊、为百姓伸冤的好戏,都十分振奋,纷纷表示坚决参加演出。朋友和同行们的支持与鼓舞,给了关汉卿的创作以极大的信心,立即投入紧张的创作中去。他夜以继日,伏案疾书,把对朱小兰的同情和对黑暗政府的恨全部集于笔端,终于完成了一部震天动地的举世佳作《窦娥冤》。他的朋友王显之闻讯赶来,俩人共同把剧本又润色、修改了一遍。这样,一部语言生动、情节感人、内容深刻的《窦娥冤》诞生了。戏剧界的朋友们被关汉卿大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可是,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竭力阻挠,大加干涉。叶和甫听说关汉卿居然写出一部冒犯政府、替百姓伸冤呐喊的剧本,急忙来到关汉卿的家,假惺惺地劝他千万不能冒这么大的风险创作,应该多写烟花粉黛取乐于人的作品。这个厚颜无耻的家伙还力劝汉卿去迎合、巴结元世祖的宠臣阿合马,这样便可享尽荣华富贵、应有尽有。刚正不阿的关汉卿恨透了像叶和甫这样的小丑,听了他的一番胡言,气愤至极,把他轰出家门。《窦娥冤》一剧在投入排练的时候,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最重要的是没有演出场地,剧场的老板们只顾多挣钱,一听说要在自己的剧场上演这种冒险的剧,生怕得罪政府中的大人物,纷纷拒绝。在关键时刻,关汉卿的老友王和卿及时赶来,出面周旋,帮助关汉卿解决了演出场地的困难。在关汉卿和演员们的紧张努力下,《窦娥冤》终于赶排出来,并在颜丞相为其母祝寿之即,在玉仙楼上演。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许多观众被剧中情节所震动,剧场甚至有人高呼“为万民除害”。整个剧场气氛令人振奋。朱帘秀扮演的窦娥冤十分成功。颜丞相的老母也赏给她许多礼品。益都千户王著到后台慰问关汉卿和演员们。《窦娥冤》的上演使朝廷官僚们心惊肉跳,他们又恨又怕。阿合马遣人传令,第二天晚上还得上演,但是,一定要好好修改剧的内容。对此无理要求,关汉卿义愤填膺,他不屈服于强暴,发誓决不更改。朱帘秀也坚定地站在关汉卿一边,照原本演出。这样一来,该剧在社会上的反响愈来愈大。气急败坏的阿合马将关汉卿和朱帘秀两人关进监牢。并残暴地挖掉了扮演蔡婆婆的赛帘秀的双眼。面对强权镇压,关汉卿宁死不屈。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更激起他对黑暗统治的愤恨。他鼓励难友们“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当叶和甫来劝降时,告诉他王著因看了《窦娥冤》后十分气愤,刺杀了贪官阿台马和郝侦。官司越打越大。还说如果汉卿把一切责任都推到王著身上,自己不仅一身轻,还能得到巨额赏钱。他怒不可遏“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了人。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他下定决心“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一位善良的狱吏帮助他与朱帘秀相见。共同的理想和事业,使俩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关汉卿把自己写好的《双飞蝶》赠给她,表达了自己的一片衷情。狱中的关汉卿坚强不屈,狱外的百姓为他伸冤呐喊。朋友们上呈“万民折”,要求释放关汉卿,加上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四起。这样,关汉卿才幸免于一死,被判驱逐出境,押往杭州。关汉卿这个敢于为真理而斗争的伟大的剧作家被迫离开了元大都,离开了帮助他、热爱他的至亲好友和乡亲百姓,告别了他深爱已久的朱帘秀。朱帘秀何曾不想与心爱的人远走高飞,共享人间美好的生活,但是,在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下,她的这点卑微的愿望也难以实现。幸亏众人相助,经过一番周折,就在他们即将分离之际,官府传来命令,同意朱帘秀与关汉卿共赴杭州。
作品鉴赏《关汉卿》是田汉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13世纪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周年而创作的。剧本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为中心,成功地塑造了关汉卿、朱帘秀、王和卿、王显之,阿合马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剧本描写了关汉卿正直、善良,勇敢的大无畏精神,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黑暗政治。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苦难和黑暗的时代。那个时代是没有道理和王法可讲的。人民的财产可以随时被侵吞、性命随时被杀害。一方面是统治者、恶霸、有钱有势的人肆虐猖獗、为所欲为,他们侵占民田,掠人为奴,无恶不作。据史书记载,被大恶霸阿合马掠去作妻妾的良家妇女竟达133人。一方面是贫苦善良的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欺凌而无处申诉。关汉卿的毕生事业,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高举起正义的火把,将自己的生命安危置之度外,向那些无法无天的恶贼作强烈的抗议,宣泄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怨愤,为劳苦大众伸张正义。当关汉卿听说良家少女朱小兰因反抗恶棍凌辱,被赃官陷害处斩,胸中激起义愤,决心以此为素材,写下这千古悲剧。在当时的黑暗制度下,许多文人墨客都采取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对待人生,而关汉卿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反映现实批判现实。他冒着生命危险创作《窦娥冤》,并在作品中公然抨击统治阶级草营人命的罪恶。关汉卿借不屈少女窦娥的嘴,对那个暗无天日的社会诅咒道:“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作天……”表现了关汉卿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无比仇恨。当反动权贵阿合马强迫他修改剧本否则不许上演时,关汉卿顽强抵制,不仅拒绝修改一字,并在善良歌伎朱帘秀等人的支持下,坚决上演。这种大胆反抗权贵,替穷人伸冤的勇敢精神,在当时的文人中,确实难能可贵。剧本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义、勇于自我牺牲、敢爱敢恨的朱帘秀,嫉恶如仇的赛帘秀,诙谐风趣、爱憎分明的王和卿,仗义、坚强的王著。也描写了淫威邪恶的阿合马,狠毒卑鄙的郝祯,投机取巧的无耻文人叶和甫。现存历史文献中,有关关汉卿的生平材料极少。田汉根据仅有的历史资料,全面分析元代社会的政治阶级状况以及人民生活,深入研究关汉卿作品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从而准确地把握关汉卿的思想和性格特征。田汉为人民奉献了一位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憎恨丑恶、不畏权贵、大义凛然,追求真理的古代文人关汉卿的光辉形象。七百年前,关汉卿以“酌奇而不失其真”的创作精神写出了惊天动地的《窦娥冤》,七百年后,田汉以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精神写下了不朽的剧作《关汉卿》。早在30年代初期,田汉就开始了他进步的文艺活动,并参与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以笔为武器向反动的黑暗统治宣战。因此,可以说,关汉卿的艺术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一切进步文人的斗争品格,也体现了田汉一生为我国戏剧事业奋斗的亲身体验。作品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运用大胆的想象,炽热的诗情和作者一贯的历史责任感,博得极高的声誉。全剧结构完整、语言精炼、通俗,描写细腻,被公认为是田汉戏剧创作的高峰,堪称中国话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关汉卿》于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姜小凌)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评论[支持者: 0 人 ,反对者: 0
人,中立者: 0 人] 查看评论信息
2005-2-27 14:02:00 推荐使用『中国教育网址大全』 tecdai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11926 积分:28790 圈子:参与的圈子 注册:2003年3月14日 第 3 楼 小 大 收录 个性首页 | 博客 | 邮箱
关汉卿(梗概) 第一场 元世祖至元18年(1281年)的大都。靠城边小酒店街口,许多人拥挤着看行刑的行列。骡车上的女犯后面紧跟着一个老妇高声叫冤。太医院的名医、大剧作家关汉卿从酒店女掌柜刘大娘口中了解了朱小兰冤案的全部情况。关汉卿到街口与书会朋友谢小山作别,和欠耍俏向城外方向走去。这时,权臣中书省平章政事阿合马的第二十五个儿子带着爪牙,进入刘大娘酒店,将大娘的女儿二妞抢走。刘大娘伏地大哭。 第二场 大都附郭朱帘秀的家,当时的行院所在。关汉卿气愤地向朱帘秀讲述着朱小兰的悲惨故事。朱帘秀虽为名噪一时的歌妓,却出身贫苦农家,小兰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她的共鸣。二人当即商定,由关汉卿将朱小兰的冤案写成杂剧《窦娥冤》,朱帘秀主演窦娥。 第二场 城外西山林园阿合马华丽的别邸中,关汉卿正在为阿合马的母亲诊治,侍女在伺候着。关汉卿认出丫头秋燕就是二妞。在治好了阿合马母亲的心痛病后,利用阿合马母亲要常赐他的机会,救出了二妞。二妞得以与刘大娘团聚,并同差官周福祥结成美满姻缘。 第四场 关汉卿在书斋里对着残烛时而哦吟、构思,时而伏案狂草,时而起身伸腰,抽剑起舞,谯楼鼓敲三点。鸡叫了,他还在拼命地写《窦娥冤》。有人叩门,谢小山与玉梅进来。关汉卿与他们商谈《窦娥冤》几折的牌子。关流卿太累睡着,鼾声大起。谢小山与玉梅走出。 第五场 关汉卿的好友杨显之在关汉卿在书斋看已写成的几折《窦娥冤》,并作修改。看着修改过剧本,关汉卿不觉朗诵起来。猥琐文人叶和甫威胁、利诱关汉卿,要他不要写《窦娥冤》。关汉卿的好友王和卿为演《窦娥冤》找园子。 第六场 玉仙楼后台。关汉卿跟卸了装的马二、燕山秀、赛帘秀从绣幕的门帘后面紧张地窥视着前台的表演和观客席的情况。后台的管事们和蒙古的卫士们不时地走动着,场上正演唱着《窦娥冤》。朱帘秀的演出非常成功。关汉卿、王和卿向她祝贺,益州千户王著也向朱帘秀、关汉卿致谢。此时叶和甫领着中书省左丞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