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膀胱切除及回肠代膀胱术手术配合
- 格式:pdf
- 大小:141.35 KB
- 文档页数:1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xx成功后,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作下腹正中切口,下起耻骨联合上,上至脐上2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牵开腹直肌,暴露充盈的膀胱。
游离膀胱腹膜反折,游离膀胱右侧壁,分离右输尿管,钳夹离断,近膀胱端接扎。
游离膀胱侧壁,膀胱侧韧带分束缝扎离断,推开子宫,游离子宫膀胱间隙。
同样方式处理左侧。
游离耻骨后,缝扎止血。
游离尿道,沿膀胱颈口剪断尿道,移去膀胱。
膀胱标本见右侧壁广基菜花样肿瘤,距颈口>3 cm。
冰冻报告:
切缘未见癌细胞,有异性增生。
创面彻底止血。
沿髂外动脉、髂外静脉清扫淋巴结,游离闭孔神经,切除整片淋巴组织、脂肪组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同样方法处理左侧。
打开腹膜,分离阑尾系膜,缝扎离断,切除阑尾,残端接扎荷包包埋。
取末段回肠40cm,仔细分离肠系膜,断端用碘伏消毒。
用1-0丝线对肠管进行端端缝合,恢复肠道连续性。
回肠段用稀碘伏冲洗,暂时控制肠管系膜后,沿系膜对侧缘剖开,把肠断折叠成W形,用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形成一个新膀胱。
游离两侧输尿管,分别插入双J管,分别种植于新膀胱。
放置Fr-22导尿管,尿道断端与新膀胱作外翻间断缝合,气囊注水15ml,稍作牵引,新膀胱注水200ml,未见明显渗漏。
用稀碘伏冲洗盆腔,放置左右两侧引流管。
缝合腹膜,把新膀胱置于腹膜外。
逐层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组织、皮肤。
术毕。
术中出血约150ml,情况稳定,安返病房。
1/ 1。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对5例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做好术前及术中护理。
结果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具有解剖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
结论积极地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配合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愈来愈多的腔镜手术代替开放手术,而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愈合快等优势,也越来越被更多的手术患者接受。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的开展,也证明了微创手术的进步。
我院自2012年至今开展了5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术中强调医护之间默契配合,护士应充分了解膀胱的解剖结构,熟悉手术步骤,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
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2.3岁。
其中3例为复发性膀胱癌,术后病检均为高分化肌层侵润性尿路上皮癌,未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
1.2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平卧位,臀部稍垫高,头部降低15度。
采用五点穿剌法建立气腹进行腹腔内操作。
首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再游离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以下输尿管,游离输精管、精囊及前列腺后壁;游离膀胱前壁,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离断尿道;然后分离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切除膀胱前列腺;在下腹正中作5~6cm切口,取出标本,再将回肠拉至切口外,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Bricker术)。
1.3结果本组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10~430min,平均387min。
术后肠功能恢复2~5d,术后3d可下床活动,术后均恢复顺利,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1~3月患者回肠膀胱造口無并发症发生,能自我护理,恢复正常生活。
2巡回护士配合2.1术前准备2.1.1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1d,巡回护士加强对患者访视,并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生化指标检查结果,从而对患者手术风险等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等。
1、麻醉成功后,放置胃管,患者取头低脚高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放入F18双腔尿管一根。
2、脐下缘切开皮肤约2cm,巾钳对称牵起皮肤,穿入气腹针建立气腹满意后拔出气腹针,穿入10mm Torcar。
置入腹腔镜,直视下在脐下3-4cm腹直肌外缘分别放置右侧12mm及左侧5mmTrocar。
在右侧及左侧髂前上棘内侧3-4cm 分别放置5mm、12mm Trocar。
3、于左右侧髂总动脉分叉处找到双侧输尿管,提起并游离至膀胱壁外,暂不离断。
4、仔细辨认输精管走行,超声刀切开左侧输精管表面的腹膜,游离输精管及精囊直至与前列腺交汇处,钛夹夹闭后离断输精管。
同法处理右侧输精管。
5、将输精管和精囊向上牵拉,于前列腺和精囊汇合处上方横行切开狄氏筋膜,看到直肠周围的脂肪组织后沿此间隙一直向远处分离至前列腺尖部,使前列腺与直肠前壁分离。
6、于脐正中壁及两侧脐内侧壁作倒U形腹膜高位切口,向远处分离膀胱前间隙,显露并离断耻骨前列腺韧带和阴茎背深静脉浅支。
分离前列腺两侧,显露盆内筋膜,在其反折线处切开,显露肛提肌,再向中线分离显露前列腺尖部。
7、2-0可吸收线缝合背深静脉复合体后用超声刀切断,向下分离至前列腺尖部,紧贴尖部剪开尿道前壁,牵出尿管,Hemolock夹闭远端后剪断,钳夹断端并向上牵引,离断尿道后壁。
将前列腺尖部向头侧翻起,显露其后方的尿道直肠肌并紧贴前列腺切断。
8、提起输尿管下段,在膀胱壁外切断。
沿髂内动脉向膀胱游离,分离出膀胱上动脉,用Hemolock夹闭切断。
提起膀胱顶部,用超声刀游离并切断膀胱侧血管蒂直至前列腺基底部。
将输精管和精囊向前牵拉,用超声刀紧贴前列腺包膜切断血管蒂直至前列腺尖部。
将切除之标本装入一次性标本袋,于下腹部正中作5cm切口,逐层切开取出标本。
9.将回肠拉出切口,于距回盲部约10cm游离约15cm回肠,于回肠膀胱上方恢复肠道连续性,回肠膀胱稀释碘伏+甲硝唑冲洗彻底。
10.将左侧输尿管自腹膜后拖至右侧,纵行剪开部分管壁,插入F7单J管并用4-0可吸收线固定,距回肠膀胱末端约5cm戳孔后用4-0可吸收线吻合左侧输尿管至此。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配合体会束玲;敖平【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对8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时间280~450 min;出血量90~600 ml;术后住院时间10~25 d。
术后新膀胱充盈良好,控尿满意。
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相对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术中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和精确、娴熟的手术配合有效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562-564)【关键词】膀胱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护理;手术配合【作者】束玲;敖平【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1.手术室;泌尿外科,安徽芜湖 2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1]。
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已在国内外大型医疗中心广泛开展。
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开展了8例该类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1~72岁;其中7例为移行细胞癌,1例为鳞状细胞癌。
3例患者有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史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史。
8例患者术前均行膀胱尿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CT或MRI检查,未发现远处或盆腔淋巴结转移,IVP提示上尿路形态及功能正常。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头低脚高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手术。
①采用4孔或5孔法建立腹腔镜通道。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作为泌尿科常见的肿瘤,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常规手段,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并发症较多。
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创伤较小,出血较少,新膀胱功能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等优点[1]。
我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开展了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7例。
手术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55~72岁,平均61.55岁。
其中膀胱鳞状细胞癌伴左肾输尿管扩张积水5例,多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2例,、右肾萎缩无功能2例。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
采用五点穿刺法,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下腹正中线上作4~5cm切口,取出标本。
将左右输尿管下段及回肠末段拉至切口外,离断40cm回肠段,纵形剖开后“m”形折叠形成新膀胱。
输尿管插入新膀胱内1cm作吻合。
新膀胱回纳腹腔,缝合腹壁切口,腹腔镜下做新膀胱及尿道吻合。
1.3 结果手术时间4.5~7.2h,平均6.3h。
失血量180~550ml,2例输血400ml。
7例肠蠕动恢复均为3天,4~5天恢复饮食,1周内拔除引流管,第3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第4周拔除导尿管。
1例术后2周因粘液堵塞导管发生尿漏,引流1周后治愈。
术后1~3个月随访,病人排尿均能自控,新膀胱容量180~350ml,未见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或返流。
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护理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新开展的手术,病人对手术方法、手术疗效缺乏了解,因此顾虑较多。
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深入病房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简要过程及优点,以取得理解与配合。
2.1.2 物品准备常规开腹器械一套(阑尾器械),肠加一套,摄像成像系统1套,包括30度广角的硬镜、摄像头、摄像机、监视仪、冷光源系统,另备腹腔镜肾切除盘器械一套,腹腔镜持针器、双极,微乔线2—0 、3—0 、4—0数根,超声刀,18号硅胶引流管,乳胶引流管一根(用于套肠钳,保护肠管),无菌桌两个(一大一小)。
全膀胱切除及回肠代膀胱术手术配合
发表时间:2019-06-11T09:49:38.88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作者:边伟王娟王燕飞[导读] 膀胱癌浸润广泛或经多次手术复发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 075000
1. 适应证: 膀胱癌浸润广泛或经多次手术复发者。
2. 麻醉方式: 全麻。
3. 手术体位: 平卧位。
4. 特殊用物:膀胱造瘘管,肠钳。
5.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单,取下腹部正中切口直至耻骨联合上缘。
(2)探查膀胱后壁及两侧肿瘤浸润部位及切除范围。
(3)找到乙状结肠,在输尿管横过髂内动脉、静脉处打开后腹膜,即可找到一侧输尿管。
(4)游离两侧输尿管至近膀胱入口处,远端结扎。
切断后将两输尿管近端引出创口并插入输尿管导管,用丝线固定导管将其放入手套内,以免尿液污染创口。
(5)分离膀胱周围韧带并分次切断用7号丝线作贯穿结扎。
(6)游离前列腺,切断前列腺韧带并于前列腺尖部切断尿道,将前列腺与膀胱全部切下,后尿道用7号丝线贯穿结扎。
(7)依据肠系膜血运情况选择并游离保留系膜之回肠段,将回肠两断端行端端吻合,恢复肠道之连续性,关闭肠系膜间隙,用3-0 DEXON全层内翻缝合后外加细丝线浆肌层荷包缝合。
(8)分离的回肠用无菌盐水多次冲洗肠腔,一侧闭合。
(9)将左输尿管与近端回肠吻合,右输尿管与远端回肠吻合,尽可能将输尿管、回肠吻合口放置于腹膜外,并予以固定。
(10)回肠内放置引流管1根,常规清点物品,缝合伤口。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持续时间4.5~7.5小时,患者出血量达80~580ml,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长10~28天。
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效果良好,对膀胱功能效果满意。
结论针对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患者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恢复速度快、对患者创伤程度低、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
手术过程中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并娴熟配合手术,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在临床上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膀胱癌治疗最佳办法是手术,传统手术出血量高,对患者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高[1]。
而针对膀胱癌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出血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新膀胱充盈,膀胱功能良好,完全符合恶性肿瘤根治准则。
为此,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膀胱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9±2.4)岁。
1.2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
借助腹腔镜下采用五点穿刺法进行全膀胱切除,以患者下腹正中线上进行切口,长约4~5cm。
输尿管左右端以及回肠末段放置在切口外部,回肠段40cm离断,以纵形剖开之后采取“M”形状进行折叠成新膀胱。
全膀胱切除及回肠代膀胱术手术配合
发表时间:2019-06-11T09:49:38.88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作者:边伟王娟王燕飞[导读] 膀胱癌浸润广泛或经多次手术复发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 075000
1. 适应证: 膀胱癌浸润广泛或经多次手术复发者。
2. 麻醉方式: 全麻。
3. 手术体位: 平卧位。
4. 特殊用物:膀胱造瘘管,肠钳。
5.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单,取下腹部正中切口直至耻骨联合上缘。
(2)探查膀胱后壁及两侧肿瘤浸润部位及切除范围。
(3)找到乙状结肠,在输尿管横过髂内动脉、静脉处打开后腹膜,即可找到一侧输尿管。
(4)游离两侧输尿管至近膀胱入口处,远端结扎。
切断后将两输尿管近端引出创口并插入输尿管导管,用丝线固定导管将其放入手套内,以免尿液污染创口。
(5)分离膀胱周围韧带并分次切断用7号丝线作贯穿结扎。
(6)游离前列腺,切断前列腺韧带并于前列腺尖部切断尿道,将前列腺与膀胱全部切下,后尿道用7号丝线贯穿结扎。
(7)依据肠系膜血运情况选择并游离保留系膜之回肠段,将回肠两断端行端端吻合,恢复肠道之连续性,关闭肠系膜间隙,用3-0 DEXON全层内翻缝合后外加细丝线浆肌层荷包缝合。
(8)分离的回肠用无菌盐水多次冲洗肠腔,一侧闭合。
(9)将左输尿管与近端回肠吻合,右输尿管与远端回肠吻合,尽可能将输尿管、回肠吻合口放置于腹膜外,并予以固定。
(10)回肠内放置引流管1根,常规清点物品,缝合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