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除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48.56 MB
- 文档页数:14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持续时间4.5~7.5小时,患者出血量达80~580ml,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长10~28天。
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效果良好,对膀胱功能效果满意。
结论针对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患者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恢复速度快、对患者创伤程度低、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
手术过程中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并娴熟配合手术,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在临床上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膀胱癌治疗最佳办法是手术,传统手术出血量高,对患者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高[1]。
而针对膀胱癌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出血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新膀胱充盈,膀胱功能良好,完全符合恶性肿瘤根治准则。
为此,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膀胱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9±2.4)岁。
1.2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
借助腹腔镜下采用五点穿刺法进行全膀胱切除,以患者下腹正中线上进行切口,长约4~5cm。
输尿管左右端以及回肠末段放置在切口外部,回肠段40cm离断,以纵形剖开之后采取“M”形状进行折叠成新膀胱。
一、引言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其中,膀胱癌全切术是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膀胱癌全切后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膀胱癌全切术后治疗方案1. 术后病理分期膀胱癌全切术后,首先应对病理组织进行分期,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膀胱癌分期标准,将膀胱癌分为以下几期:(1)Tis期:原位癌。
(2)Ta期:肿瘤仅限于黏膜层。
(3)T1期: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4)T2期:肿瘤侵犯肌层。
(5)T3期: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6)T4期:肿瘤侵犯远处器官。
2. 术后辅助治疗(1)放疗放疗是膀胱癌全切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T2-3期膀胱癌,尤其是伴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3)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放疗分为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两种方式。
外照射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局部和淋巴结转移,而近距离放疗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局部。
(2)化疗化疗是膀胱癌全切术后的另一重要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T2-3期膀胱癌,尤其是伴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3)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顺铂、卡铂、多西他赛、紫杉醇等。
化疗方案通常为多药联合化疗,如MVC(顺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方案。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膀胱癌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适用于以下情况:1)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2)对化疗和放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3. 随访与监测膀胱癌全切术后,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内容包括:(1)体格检查:包括腹部、盆腔、肛门指诊等,以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了解病情变化;(3)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超声等,以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对5例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做好术前及术中护理。
结果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具有解剖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
结论积极地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配合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愈来愈多的腔镜手术代替开放手术,而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愈合快等优势,也越来越被更多的手术患者接受。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的开展,也证明了微创手术的进步。
我院自2012年至今开展了5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术中强调医护之间默契配合,护士应充分了解膀胱的解剖结构,熟悉手术步骤,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
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2.3岁。
其中3例为复发性膀胱癌,术后病检均为高分化肌层侵润性尿路上皮癌,未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
1.2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平卧位,臀部稍垫高,头部降低15度。
采用五点穿剌法建立气腹进行腹腔内操作。
首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再游离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以下输尿管,游离输精管、精囊及前列腺后壁;游离膀胱前壁,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离断尿道;然后分离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切除膀胱前列腺;在下腹正中作5~6cm切口,取出标本,再将回肠拉至切口外,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Bricker术)。
1.3结果本组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10~430min,平均387min。
术后肠功能恢复2~5d,术后3d可下床活动,术后均恢复顺利,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1~3月患者回肠膀胱造口無并发症发生,能自我护理,恢复正常生活。
2巡回护士配合2.1术前准备2.1.1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1d,巡回护士加强对患者访视,并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生化指标检查结果,从而对患者手术风险等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等。
20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总结20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做好心理护理是术后恢复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前提。
准确、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顺利完成该手术的关键。
【关键词】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67-02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肿瘤电切、膀胱部分切除及根治性膀胱全切[1]。
浸润性膀胱癌、复发性膀胱癌或多发浅表性膀胱癌均需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
传统手术的尿流改道容易引起生活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是截取一段回肠在膀胱原位再造一个生理和解剖都与膀胱类似的新膀胱,将其与输尿管和尿道吻合的一种术式[2],具有自行排尿、控尿及无需戴尿袋等优点。
此外我院还对该术式进行改进,在膀胱全切时保留膀胱颈,避免损伤尿道括约肌的血管和神经,极大降低尿失禁、尿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0年7月对20例膀胱癌患者实施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42~64岁病平均54岁。
术前均行B超﹑CT﹑膀胱镜检查,病理诊断确诊浸润性膀胱癌。
1.2手术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全麻满意后,打开皮及皮下,游离耻骨后疏松结缔组织,打开筋膜显露耻骨前列腺韧带,结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切断输精管.结扎膀胱上A、输尿管,紧贴膀胱剪断结扎。
肠襻纵形剖开后,“U”型回肠折叠缝合成贮尿囊,输尿管末端与贮尿囊作插入式吻合。
制成回肠原位新膀胱。
1.3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伤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均能从尿道正常排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2护理2.1术前准备2.1.1心理护理:手术前一天访视病人,查阅病例了解病情。
16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
方法针对进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16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有效护理配合,术前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结合临床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此组患者手术治疗及有效的护理配合,结果显效率为87.5%,有效率为12.5%,无效率为0%。
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下进行全膀胱切除术,进行密切的护理配合,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大大上升。
【关键词】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护理配合腹腔镜手术现已是20世纪末在外科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被称为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多种常见疾病治疗的手术中,几乎所有的传统手术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并已取代部分传统手术成为某些外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对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以及术中及术后有效的护理为患者康复取得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现将笔者对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16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在67.2岁。
2护理配合2.1术前护理2.1.2心理护理新入院的患者得知所得的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均会对手术产生恐惧的心理[2]。
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知识缺乏,担心手术的效果与成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入院宣教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2.1.2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做各项检查,已明确诊断,并了解病情。
如血液化验、肾功检查、胸片、心电图、b超、x线等检查。
护理人员做好术区的备皮、备血、抗生素的皮试、清洁灌肠等术前准备工作。
有高血压的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血糖高的患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手术中引起并发症。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作为泌尿科常见的肿瘤,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常规手段,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并发症较多。
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创伤较小,出血较少,新膀胱功能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等优点[1]。
我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开展了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7例。
手术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55~72岁,平均61.55岁。
其中膀胱鳞状细胞癌伴左肾输尿管扩张积水5例,多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2例,、右肾萎缩无功能2例。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
采用五点穿刺法,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下腹正中线上作4~5cm切口,取出标本。
将左右输尿管下段及回肠末段拉至切口外,离断40cm回肠段,纵形剖开后“m”形折叠形成新膀胱。
输尿管插入新膀胱内1cm作吻合。
新膀胱回纳腹腔,缝合腹壁切口,腹腔镜下做新膀胱及尿道吻合。
1.3 结果手术时间4.5~7.2h,平均6.3h。
失血量180~550ml,2例输血400ml。
7例肠蠕动恢复均为3天,4~5天恢复饮食,1周内拔除引流管,第3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第4周拔除导尿管。
1例术后2周因粘液堵塞导管发生尿漏,引流1周后治愈。
术后1~3个月随访,病人排尿均能自控,新膀胱容量180~350ml,未见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或返流。
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护理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新开展的手术,病人对手术方法、手术疗效缺乏了解,因此顾虑较多。
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深入病房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简要过程及优点,以取得理解与配合。
2.1.2 物品准备常规开腹器械一套(阑尾器械),肠加一套,摄像成像系统1套,包括30度广角的硬镜、摄像头、摄像机、监视仪、冷光源系统,另备腹腔镜肾切除盘器械一套,腹腔镜持针器、双极,微乔线2—0 、3—0 、4—0数根,超声刀,18号硅胶引流管,乳胶引流管一根(用于套肠钳,保护肠管),无菌桌两个(一大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