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整理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 爱琴文明。
- 克里特文明。
- 时间:公元前2000 - 前1700年间。
- 特点: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是其标志。
- 迈锡尼文明。
- 时间: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
- 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以及众多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等是其文明的体现。
迈锡尼文明还使用线形文字B。
- 黑暗时代。
- 公元前12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毁灭后,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黑暗时代”,但也孕育了新的文明因素。
2. 古希腊城邦。
- 城邦的含义。
- 城邦是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 城邦的兴起。
- 公元前8 - 前6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 兴起的原因:- 地理环境的影响。
希腊半岛多山、多岛屿、土壤相对贫瘠,这使得农耕经济不发达,但是却有利于航海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使希腊人形成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
- 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
希腊人在海外建立众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母邦相似,客观上促进了城邦制度的发展。
- 城邦的特点。
-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城邦的基本特征。
- 公民政治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公民是指本邦成年男子,他们享有政治权利,能够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管理。
- 城邦的政体类型。
- 贵族制。
- 含义:由贵族集体领导,权力受公民大会制约。
- 特点: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
它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 民主制。
- 以雅典为代表。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城邦事务管理的权利(这里的公民不包括妇女、外邦人和奴隶)。
- 君主制。
- 城邦早期存在的一种政体形式,君主拥有最高权力。
- 僭主制。
- 含义: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 评价:僭主制虽然是独裁统治,但在某些情况下,僭主们会采取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等的措施,推动城邦的发展。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学习目标】一、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二、课标解读:在学习中,学生要认识到,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东方文明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西方文明也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正是由于东西方的差异才形成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色彩。
【自主学习】一、爱琴文明⒈含义: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⒉发展概况⑴克里特文明①形成:约在公元前2000-年间,克里特岛产生了国家,王宫建筑群和的出现是其标志。
②繁荣:公元前1600年左右,进入繁荣期。
③毁灭:约公元前年,由于古希腊人的一支入主克里特岛,克里特文明销声匿迹。
⑵迈锡尼文明①形成: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是目前可确认的属印欧语系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最早文明。
②特点:一系列兴起,并伴之出现王宫、卫城、王室陵墓及众多的刻有的泥版文书.③毁灭:公元前世纪,由于另一支希腊人的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希腊进入了“黑暗时代”。
二、古希腊的城邦制度1、城邦的兴起:概念:是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社。
主要居民是公民。
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主要特征)。
殖民扩张。
公民政治。
原因:受地理环境影响:①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海岛众多。
②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地少人多。
2五种政体的共同特点:都有公民大会,公民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
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贵族制与寡头制比较:都是贵族统治。
区别是贵族集体统治还是少数统治。
君主制与僭主制比较:都是君主统治。
区别是君主的合法性问题。
⒊城邦的特点⑴最主要的特征是,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⑵实行公民政治,城邦的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
⑶城邦政体类型多样,有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等多种类型。
概念阐释:城邦:是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社。
主要居民是公民。
公民: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并自备武装服兵役、成年男子。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班级姓名学号面批时间: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
一.古希腊城邦
1.概括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3分)
2.分析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二.古希腊城邦政体
1.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2分)分析城邦之间关系?(2分)
2.指出成为城邦公民要具备哪些条件?(2分)哪些人不属于城邦公民?(2分)
(从课本P22、P28分析)
3.城邦政体有哪五种类型?(5分)1.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2.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利娜兴高采烈地与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被禁止进入会场,主要是因为()
A. 会议内容与妇女没有关系
B. 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C. 妇女无权干预男人的事务
D. 男子掌握的信息多于妇女
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课堂检测】
1.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指
A.爱琴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迈锡尼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下列对古希腊城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B.每个城邦就是一座城市
C.不少城邦向海外殖民扩张
D.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B.无等级差别,无贵贱之分
C.范围只局限在城市
D.实行联邦制
【知识梳理】【重点掌握】
1.希腊城邦
(1)时间: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
(2)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
(注:每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是平等的邻邦国家)(3)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4)希腊自然地理环境:
①山多地少人多②三面环水,港湾众多,遍布岛屿③航海业发达
(5)自然地理环境:
①促进古希腊城邦的形成。
②促进古希腊文明的形成。
③促进航海业发达,及海外殖民扩张。
④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吸收东方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希腊文明奠定了牢固基础。
2.城邦公民
(1)含义: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不是指全体成年国民)(2)非公民:外邦移民、奴隶、妇女、他国公民、附属国居民
(本国)(他国、附属国)
3.城邦政体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类型(城邦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