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数学“三角函数”试题分析小结
- 格式:doc
- 大小:611.00 KB
- 文档页数:8
三角函数高考题型分类总结根据出现频率和难度程度,三角函数的高考题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求解三角函数值:给定某个角度,求其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值。
这是三角函数的基本应用,通常难度较低。
2.证明恒等式:要求学生运用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性质,证明某些三角函数的恒等式。
难度较高。
3.解三角形:给定某些三角形的一些角度或边长,要求学生利用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求解其余角度或边长。
难度较高。
4.求解三角方程:给定某些三角函数的式子,要求学生解出该式的解集。
这种题型通常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三角函数公式,难度较高。
5.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将三角函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求解高度、距离等。
考察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难度较高。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题型,还可能出现一些变形题,需要学生根据题目情况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知识。
总的来说,三角函数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需要扎实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6.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考察三角函数的图像、周期、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需要学生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和相关概念的理解。
7.复合三角函数:考察学生对三角函数复合的概念和公式的掌握,需要注意不同变换下函数值的变化。
8.三角函数的导数:考察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导数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包括链式法则、求导公式等内容。
9.反三角函数:考察学生对反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公式的掌握,需要注意定义域、值域和解的判断。
10.三角函数的应用:考察学生将三角函数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解决三角形、距离等问题。
总的来说,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好三角函数的知识对于高考的成绩至关重要。
在复习中,学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深入理解概念和定理,做好练习题和真题的训练,同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高考三角函数重点题型解析及常见试题、答案+数列常见题型总结高考三角函数重点题型解析及常见试题(附参考答案)三角函数的主要考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最值),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恒等变换(主要是求值),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平面向量的基本问题及其应用.题型1 三角函数的最值:最值是三角函数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主要方法是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通过三角换元或者是其它的三角恒等变换转化问题.例 1 若x 是三角形的最小内角,则函数sin cos sin cos y x x x x =++的最大值是( )A .1-BC .12-+ D .12+分析:三角形的最小内角是不大于3π的,而()2sin cos 12sin cos x x x x +=+,换元解决.解析:由03x π<≤,令sin cos ),4t x x x π=+=+而74412x πππ<+≤,得1t <≤.又212sin cos t x x =+,得21sin cos 2t x x -=,得2211(1)122t y t t -=+=+-,有2111022y -+<≤=.选择答案D . 点评:涉及到sin cos x x ±与sin cos x x 的问题时,通常用换元解决.解法二:1sin cos sin cos sin 242y x x x x x x π⎛⎫=++=++ ⎪⎝⎭,当4x π=时,max 12y =,选D 。
例2.已知函数2()2sin cos 2cos f x a x x b x =+.,且(0)8,()126f f π==.(1)求实数a ,b 的值;(2)求函数)(x f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x 的值.分析:待定系数求a ,b ;然后用倍角公式和降幂公式转化问题. 解析:函数)(x f 可化为()sin 2cos 2f x a x b x b =++.(1)由(0)8f = ,()126f π=可得(0)28f b ==,3()12622f a b π=+= ,所以4b =,a =(2)()24cos 248sin(2)46f x x x x π=++=++,故当2262x k πππ+=+即()6x k k Z ππ=+∈时,函数()f x 取得最大值为12.点评:结论()sin cos a b θθθϕ+=+是三角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它在解决三角函数的图象、单调性、最值、周期以及化简求值恒等式的证明中有着广泛应用,是实现转化的工具,是联系三角函数问题间的一条纽带,是三角函数部分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题型 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图象从“形”上反应了三角函数的性质,一直是高考所重点考查的问题之一.例3.(2009年福建省理科数学高考样卷第8题)为得到函数πcos 23y x ⎛⎫=+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sin 2y x =的图象A .向左平移5π12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5π12个长度单位 C .向左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D .向右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分析:先统一函数名称,在根据平移的法则解决. 解析:函数π55cos 2sin 2sin 2sin 2332612y x x x x ππππ⎛⎫⎛⎫⎛⎫⎛⎫=+=++=+=+ ⎪ ⎪ ⎪ ⎪⎝⎭⎝⎭⎝⎭⎝⎭,故要将函数sin 2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5π12个长度单位,选择答案A . 例4 (2008高考江西文10)函数tan sin tan sin y x x x x =+--在区间3(,)22ππ内的图象是分析:分段去绝对值后,结合选择支分析判断. 解析:函数2tan ,tan sin tan sin tan sin 2sin ,tan sin x x x y x x x x x x x <⎧=+--=⎨≥⎩当时当时.结合选择支ABCD-和一些特殊点,选择答案D . 点评:本题综合考察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当不注意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函数分段不准确时,就会解错这个题目.题型3 用三角恒等变换求值:其主要方法是通过和与差的,二倍角的三角变换公式解决.例5 (2008高考山东卷理5)已知πcos sin 6αα⎛⎫-+= ⎪⎝⎭则7πsin 6α⎛⎫+ ⎪⎝⎭的值是A. BC .45-D .45分析:所求的7πsin sin()66παα⎛⎫+=+ ⎪⎝⎭,将已知条件分拆整合后解决. 解析: C.34cos sin sin cos sin 6522565ππααααα⎛⎫⎛⎫-+=⇔+=⇔+= ⎪ ⎪⎝⎭⎝⎭,所以74sin sin 665ππαα⎛⎫⎛⎫+=-+=- ⎪ ⎪⎝⎭⎝⎭. 点评: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诱导公式等三角函数的知识,考查分拆与整合的数学思想和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πcos sin 6αα⎛⎫-+= ⎪⎝⎭ 例6(2008高考浙江理8)若cos 2sin αα+=则tan α= A .21B .2C .21-D .2- 分析:可以结合已知和求解多方位地寻找解题的思路.()αϕ+=sin ϕϕ==,即1tan 2ϕ=,再由()sin 1αϕ+=-知道()22k k παϕπ+=-∈Z ,所以22k παπϕ=--,所以sin cos 2tan tan 2tan 222sin cos 2k πϕππϕαπϕϕπϕϕ⎛⎫-- ⎪⎛⎫⎛⎫⎝⎭=--=--=== ⎪ ⎪⎛⎫⎝⎭⎝⎭-- ⎪⎝⎭.方法二:将已知式两端平方得()2222222cos 4cos sin 4sin 55sin cos sin 4sin cos 4cos 0tan 4tan 40tan 2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方法三:令sin 2cos t αα-=,和已知式平方相加得255t =+,故0t =, 即sin 2cos 0αα-=,故tan 2α=.方法四:我们可以认为点()cos ,sin M αα在直线2x y +=而点M 又在单位圆221x y +=上,解方程组可得5x y ⎧=⎪⎪⎨⎪=-⎪⎩,从而tan 2y x α==.这个解法和用方程组22cos 2sin sin cos 1αααα⎧+=⎪⎨+=⎪⎩求解实质上是一致的.方法五:α只能是第三象限角,排除C .D .,这时直接从选择支入手验证,由于12计算麻烦,我们假定tan 2α=,不难由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出sin ,cos 55αα=-=-,检验符合已知条件,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求值的能力,试题的根源是考生所常见的“已知()1sin cos ,0,5βββπ+=∈,求tan β的值(人教A 版必修4第三章复习题B 组最后一题第一问)”之类的题目 ,背景是熟悉的,但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考生具有相当的知识迁移能力.题型4 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这类问题通常是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问题,主要表现在航海和测量上,解决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正余弦定理建立数学模型. 例7.(2008高考湖南理19)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以点E 为中心的7海里以内海域被设为警戒水域.点E 正北55海里处有一个雷达观测站A .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行驶的船只位于点A 北偏东45且与点A相距B ,经过40分钟又测得该船已行驶到点A 北偏东45θ+ (其中sin 26θ=,090θ<<)且与点A相距海里的位置C .(1)求该船的行驶速度(单位:海里/小时);(2)若该船不改变航行方向继续行驶.判断它是否会进入警戒水域,并说明理由.分析:根据方位角画出图形,如图.第一问实际上就是求BC 的长,在ABC ∆中用余弦定理即可解决;第二问本质上求是求点E 到直线BC 的距离,即可以用平面解析几何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解三角形解决. 解析:(1)如图,402AB =2, 1013AC =26,sin 26BAC θθ∠==由于090θ<<,所以226526cos 1()2626θ=-= 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10 5.BC AB AC AB AC θ+-=1051553=/小时). (2)方法一 : 如上面的图所示,以A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点,B C 的坐标分别是()()1122,,,B x y C x y ,BC 与x 轴的交点为D . 由题设有, 112402x y AB ===, 2cos 1013cos(45)30x AC CAD θ=∠=-=, 2sin 1013sin(45)20.y AC CAD θ=∠=-=所以过点,B C 的直线l 的斜率20210k ==,直线l 的方程为240y x =-. 又点()0,55E -到直线l 的距离35714d ==<+,所以船会进入警戒水域.解法二: 如图所示,设直线AE 与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2AB BC AC ABC AB BC +-∠=⋅=2222402105⨯⨯=31010.从而2910sin 1cos 110ABC ABC ∠=-∠=-= 在ABQ ∆中,由正弦定理得,102sin 1040sin(45)2210AB ABC AQ ABC ∠===-∠⨯. 由于5540AE AQ =>=,所以点Q 位于点A 和点E 之间,且15EQ AE AQ =-=. 过点E 作EP BC ⊥于点P ,则EP 为点E 到直线BC 的距离. 在QPE ∆Rt 中,5sin sin sin(45)15357.5PE QE PQE QE AQC QE ABC =∠=⋅∠=⋅-∠=⨯=<所以船会进入警戒水域.点评:本题以教材上所常用的航海问题为背景,考查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坐标方位画出正确的解题图. 本题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对方位角的认识模糊,画图错误;二是由于运算相对繁琐,在运算上出错. 题型5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结合: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二者的结合有的是利用平面向量去解决三角函数问题,有的是利用三角函数去解决平面向量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平面向量只起衬托作用,三角函数的基本问题才是考查的重点.例8(2009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第18题)已知向量)1,(sin ),2cos ,cos 2(x b x x a ωωω==,(0>ω),令b a x f ⋅=)(,且)(x f 的周期为π.(1) 求4f π⎛⎫⎪⎝⎭的值;(2)写出()f x 在]2,2[π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 分析: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计算公式将函数()f x 的解析式求出来,再根据)(x f 的周期为π就可以具体确定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下面只要根据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即可. 解析:(1)x x x b a x f ωωω2cos sin cos 2)(+=⋅=x x ωω2cos 2sin +=)42sin(2πω+=x ,∵)(x f 的周期为π. ∴1=ω, )42sin(2)(π+=x x f ,12cos 2sin )4(=π+π=π∴f .(2) 由于)42sin(2)(π+=x x f ,当πππππk x k 224222+≤+≤+-(Z k ∈)时,()f x 单增,即ππππk x k +≤≤+-883(Z k ∈),∵∈x ]2,2[ππ- ∴()f x 在]2,2[π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8,83[ππ-.点评:本题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为入口,但本质上是考查的三角函数的性质,这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例9 (2009江苏泰州期末15题)已知向量()3sin ,cos a αα=,()2sin ,5sin 4cos b ααα=-,3,22παπ⎛⎫∈⎪⎝⎭,且a b ⊥.(1)求tan α的值; (2)求cos 23απ⎛⎫+⎪⎝⎭的值. 分析:根据两个平面向量垂直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一个三角函数的等式,通过这个等式探究第一问的答案,第一问解决后,借助于这个结果解决第二问. 解析:(1)∵a b ⊥,∴0a b ⋅=.而()3sin ,cos a αα=,()2sin ,5sin 4cos b ααα=-,故226sin 5sin cos 4cos 0a b αααα⋅=+-=,由于cos 0α≠,∴26tan 5tan 40αα+-=, 解得4tan 3α=-,或1tan 2α=.∵3π 2π2α⎛⎫∈ ⎪⎝⎭,,tan 0α<, 故1tan 2α=(舍去).∴4tan 3α=-. (2)∵3π 2π2α⎛⎫∈ ⎪⎝⎭,,∴3ππ24α∈(,). 由4tan 3α=-,求得1tan 22α=-,tan 22α=(舍去).∴sincos 22αα=cos 23απ⎛⎫+= ⎪⎝⎭ππcos cos sin sin 2323αα-=12= . 点评:本题以向量的垂直为依托,实质上考查的是三角恒等变换.在解题要注意角的范围对解题结果的影响.题型6 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变换:这是一类重要的恒等变换,其中心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π,有的时候还可以和正余弦定理相结合,利用这两个定理实现边与角的互化,然后在利用三角变换的公式进行恒等变换,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题型.例10.(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数学17题)三角形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设向量(,),(,)m c a b a n a b c =--=+,若//m n ,(1)求角B 的大小;(2)求sin sin A C +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两个平面向量平行的条件将向量的平行关系转化为三角形边的关系,结合余弦定理解决第一问,第一问解决后,第二问中的角,A C 就不是独立关系了,可以用其中的一个表达另一个,就把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问题. 解析:(1)//,()()()m n c c a b a a b ∴---+,222222,1a c b c ac b a ac +-∴-=-∴=. 由余弦定理,得1cos ,23B B π==.(2)2,3A B C A C ππ++=∴+=,222sin sin sin sin()sin sin cos cos sin 333A C A A A A A πππ∴+=+-=+-3sin )26A A A π=+=+ 250,3666A A ππππ<<∴<+<1sin()1,sin sin 26A A C π∴<+≤<+≤点评:本题从平面向量的平行关系入手,实质考查的是余弦定理和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变换,解决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变换要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的范围对结果的影响.题型7 用平面向量解决平面图形中的问题:由于平面向量既有数的特征(能进行类似数的运算)又具有形的特征,因此利用平面向量去解决平面图形中的问题就是必然的了,这在近年的高考中经常出现.考试大纲明确指出用会用平面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例11. 如图,已知点G 是ABO ∆的重心,点P 在OA 上,点Q 在OB 上,且PQ 过ABO ∆ 的重心G ,OP mOA =,OQ nOB =,试证明11m n+为常数,并求出这个常数.分析:根据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把题目中需要的向量用基向量表达出来,本题的本质是点,,P G Q 共线,利用这个关系寻找,m n 所满足的方程. 解析:令OA a =,OB b =,则OP ma =,OQ nb =,设AB 的中点为M , 显然1().2OM a b =+,因为G 是ABC ∆的重心,所以21()33OG OM a b ==⋅+.由P 、G 、Q 三点共线,有PG 、GQ 共线,所以,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 PG GQ λ=,而111()()333PG OG OP a b ma m a b =-=+-=-+, 111()()333GQ OQ OG nb a b a n b =-=-+=-+-,所以1111()[()]3333m a b a n b λ-+=-+-.又因为a 、b 不共线,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31(313131n m λλ,消去λ,整理得3mn m n =+,故311=+nm .结论得证.这个常数是3. 【点评】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工具,它有着广泛的应用,用它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其基本思路是根据采用基向量或坐标把所要解决的有关的问题表达出来,再根据平面向量的有关知识加以处理.课标区已把几何证明选讲列入选考范围,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题型8 用导数研究三角函数问题:导数是我们在中学里引进的一个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利用导数探讨三角函数问题有它极大的优越性,特别是单调性和最值. 例12. 已知函数22()cos 2sin cos sin f x x t x x x =+-,若函数()f x 在区间(,]126ππ上是增函数,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分析:函数的()f x 导数在(,]126ππ大于等于零恒成立.解析:函数()f x 在区间(,]126ππ上是增函数,则等价于不等式()0f x '≥在区间(,]126ππ上恒成立,即()2sin 22cos 20f x x t x '=-+≥在区间(,]126ππ上恒成立, 从而tan 2t x ≥在区间(,]126ππ上恒成立, 而函数tan 2y x =在区间(,]126ππ上为增函数,所以函数tan 2y x =在区间(,]126ππ上的最大值为max tan(2)6y π=⨯=,所以t ≥为所求.点评:用导数研究函数问题是导数的重要应用之一,是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意识.本题如将()f x 化为()sin 2cos 2)f x t x x x ϕ=+=+的形式,则ϕ与t 有关,讨论起来极不方便,而借助于导数问题就很容易解决.题型9 三角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将三角函数和其它的知识点相结合而产生一些综合性的试题,解决这类问题往往要综合运用我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全方位的多方向进行思考.例13. 设二次函数2()(,)f x x bx c b c R =++∈,已知不论α,β为何实数,恒有(sin )0f α≥和(2cos )0f β+≤.(1)求证:1b c +=- ; (2)求证:3c ≥;(3)若函数(sin )f α的最大值为8,求b ,c 的值.分析:由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可以得出()10f =,再结合有界性探求.解析:(1)因为1sin 1α-≤≤且(sin )0f α≥恒成立,所以(1)0f ≥,又因为12cos 3β≤+≤且(2cos )0f β+≤恒成立,所以(1)0f ≤, 从而知(1)0f =,10b c ++=,即1b c +=-.(2)由12cos 3β≤+≤且(2cos )0f β+≤恒成立得(3)0f ≤, 即 930b c ++≤,将1b c =--代如得9330c c --+≤,即3c ≥. (3)22211(sin )sin(1)sin (sin )()22c c f c c c αααα++=+--+=-+-, 因为122c+≥,所以当sin 1α=-时max [(sin )]8f α=, 由1810b c b c -+=⎧⎨++=⎩ , 解得 4b =-,3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1b c +=-,由(sin )0(2cos )0f f αβ≥⎧⎨+≤⎩ 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得出()()1010f f ≥⎧⎪⎨≤⎪⎩,从而(1)0f =,使问题解决,这里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在起了重要作用. 【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 一、选择题1.若[0,2)απ∈,sin cos α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A .[0,]2πB .[,]2ππ C .3[,]2ππ D .3[,2)2ππ 2.设α是锐角,且lg(1cos )m α-=,1lg 1cos n α=+,则lgsin α=( ) A .m n - B .11()2m n - C .2m n - D .11()2n m-3.若00||2sin15,||4cos15a b ==,a 与b 的夹角为30。
高考数学中的三角函数问题解析高考数学是很多学生心中的痛,尤其是在数学中的三角函数方面,更是常常成为他们最为头疼的问题。
为此,本文将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基本公式、属性等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高考数学中的三角函数问题,希望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础概念,通常被定义为角度(或弧度)与直角三角形的对应关系。
其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是三个最基本的三角函数。
其定义如下:正弦函数sinA = 对边 / 斜边 (对于任意角A,斜边为定值)余弦函数cosA = 邻边 / 斜边 (对于任意角A,斜边为定值)正切函数tanA = 对边 / 邻边需要注意的是,三角函数的定义不仅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也适用于任意角度的三角形。
二、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中,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基本公式:sin²A + cos²A = 1(平方和恒等式)sin2A = 2sinAcosAcos2A = cos²A - sin²AtanA = sinA / cosAcotA = cosA / sinA需要注意的是,sin²A代表的是sin A的平方,而sin2A则表示的是sin(A+A)。
因此,在运用这些基本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区分。
三、三角函数的属性在解决高考数学中的三角函数问题时,如果能够充分掌握三角函数的属性,那么就可以更加轻松地处理问题。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三角函数属性:正弦函数的周期是2π,而余弦函数的周期也是2π。
正弦函数在x = kπ + π/2(k为整数)的位置取得最大值1,最小值-1;在x = kπ的位置取得最小值0,最大值0。
余弦函数在x = kπ的位置取得最大值1,最小值-1;在x = kπ + π/2(k为整数)的位置取得最小值0,最大值0。
正切函数在x = kπ + π/2(k为整数)的位置有一个无定义点,即该点不在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内。
一、高中三角函数高考试题分析
1、高考试题的类型
高中三角函数高考试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知识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公式等的掌握情况;另一类是应用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应用能力,如求解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
2、高考试题的难度
高中三角函数高考试题的难度主要取决于试题的类型,基础知识类试题的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公式等的掌握情况;而应用类试题的难度较高,考查的是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应用能力,如求解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
二、教学策略研究
1、注重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公式等,以便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熟练运用。
2、强调实践
在教学中,要强调实践,让学生多加练习,多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提高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应用能力。
3、注重拓展
在教学中,要注重拓展,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更多应用,如椭圆的极坐标方程、曲线积分等,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考三角函数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23600π= ,1800π=3.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S=r l .21α----是圆心角且为弧度制。
r-----是扇形半径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一点p (x,y ), r=22y x + (1)正弦sin α=r y 余弦cos α=r x 正切tan α=xy (2)各象限的符号:sin α cos α tan αxy+O— —+x yO — ++— +y O— ++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平方关系:s in 2α+ cos 2α=1。
(2)商数关系:ααcos sin =tan α (z k k ∈+≠,2ππα)6.诱导公式:记忆口诀:2k παα±把的三角函数化为的三角函数,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1sin 2sin k παα+=,()cos 2cos k παα+=,()()tan 2tan k k παα+=∈Z . ()()2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3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 αα-=-. ()()4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口诀: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5sin cos 2παα⎛⎫-=⎪⎝⎭,cos sin 2παα⎛⎫-= ⎪⎝⎭. ()6sin cos 2παα⎛⎫+= ⎪⎝⎭,cos sin 2παα⎛⎫+=- ⎪⎝⎭.口诀:正弦与余弦互换,符号看象限.7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降幂公式: 1+cos α=2cos 22α cos 2α22cos 1α+=1-cos α=2sin 22αsin 2α22cos 1α-= 9.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c a ca B =+-;2222cos c a b ab C =+-.三角形面积定理.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如图,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三角函数解答策略(1)在选择题或者者填空题局部命制2~3个试题,考察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通过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求值、解三角形、平面向量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等该专题的重点知识中的2~3个方面.试题仍然是突出重点和重视根底,难度不会太大.(2)在解答题的前两题(一般是第一题)的位置上命制一道综合性试题,考察综合运用该局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试题的可能考察方向如我们上面的分析.从难度上讲,假设是单纯的考察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解三角形、在三角形中考察三角函数问题,那么试题难度不会大,但假设考察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那么题目的难度可能会大一点,但也就是中等难度.备考建议由于该专题内容根底,高考试题的难度不大,经过一轮复习的学生已经到达了高考的要求,二轮复习就是在此根底上进展的稳固和强化,在复习中注意如下几点:(1)该专题具有根底性和工具性,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难点问题,但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概念、公式、定理很多,不少地方容易混淆,在复习时要根据知识网络对知识进展梳理,系统掌握其知识体系.(2)抓住考察的主要题型进展训练,要特别注意如下几个题型: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求函数解析式或者者求函数值,根据三角函数值求未知三角函数值,与几何图形结合在一起的平面向量数量积,解三角形中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综合运用,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问题.(3)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该局部充分表达了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变换),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在指导解题中的应用. 解答策略1.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根本策略。
〔1〕常值代换:特别是用“1”的代换,如221cos sin αα=+tan cot tan 4παα=⋅=等。
〔2〕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
如分拆项:22222cos 2sin cos sin sin ααααα+=++21sin α=+;配凑角:α=〔αβ+〕-β,β=2βα+-2βα-等。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考点解析命题题型最全汇总,超详细!(附习题及公式汇总)三角函数专题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平面向量、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
高考在该部分一般有两个试题。
一个试题是,如果在解答题部分没有涉及到正、余弦定理的考查,会有一个与正余弦定理有关的题目,如果在解答题中涉及到了正、余弦定理,可能是一个和解答题相互补充的三角函数图象、性质、恒等变换的题目;一个试题是以考查平面向量为主的试题。
命题方式—平面向量主要命题方向有两个:(1)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共线向量定理为主(2)以数量积的运算为主;三角函数解答题的主要命题方向有三个:(1)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主体的解答题,往往和平面向量相结合;(2)以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变换为主题,综合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等;(3)以实际应用题的形式考查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知识的实际应用.考点解析—该专题的主要考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最值),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恒等变换(主要是求值),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平面向量的基本问题及其应用。
图像经典1.正弦函数图像(几何法)2.正切函数图像3.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主要研究方法5.三角函数解题技巧三角函数是高考数学核心考点之一。
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始终保持'一大一小'甚至是'一大两小'的模式。
一、见“给角求值”问题,运用“新兴”诱导公式一步到位转换到区间(-90o,90o)的公式.1、sin(kπ+α)=(-1)ksinα(k∈Z);2、cos(kπ+α)=(-1)kcosα(k∈Z);3、tan(kπ+α)=(-1)ktanα(k∈Z);4、cot(kπ+α)=(-1)kcotα(k∈Z).二、见“sinα±cosα”问题,运用三角“八卦图”1、sinα+cosα>0(或<>2、sinα-cosα>0(或<>3、|sinα|>|cosα|óα的终边在Ⅱ、Ⅲ的区域内;4、|sinα|<>三、见“知1求5”问题,造Rt△,用勾股定理,熟记常用勾股数(3,4,5),(5,12,13),(7,24,25),仍然注意“符号看象限”。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题型分析(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三角函数小题:5年8考.题目难度较小,主要考察公式熟练运用,平移,由图像性质、化简求值、解三角形等问题(含应用题),基本属于“送分题”.考三角小题时,一般是一个考查三角恒等变形或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另一个考查解三角形. 年份 题目 答案2017年 14. 函数()23sin 3cos 4f x x x =+-(0,2x π⎡⎤∈⎢⎥⎣⎦)的最大值是 .1 2016年(7)若将函数y =2sin 2x 的图像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 (A )x =62k ππ- (k ∈Z ) (B )x=62ππ+k (k ∈Z ) (C )x=122k ππ- (k ∈Z ) (D )x =122k ππ+ (k ∈Z ) B2016年(9)若cos(4π–α)= 53,则sin 2α= (A )257(B )51(C )51- (D )257-D2016年(13)△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A =,cosC =,a =1,则b = .2014年 4. 钝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AB=1,BC=2 ,则AC=( )A. 5B. 5C. 2D. 1B2014年 12. 设函数()3sin x f x mπ=.若存在()f x 的极值点0x 满足()22200x f x 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66,-∞-⋃∞B. ()(),44,-∞-⋃∞C. ()(),22,-∞-⋃∞D.()(),14,-∞-⋃∞C2014年 14. 函数()()()sin 22sin cos f x x x ϕϕϕ=+-+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12013年15.设θ为第二象限角,若π1tan 42θ⎛⎫+= ⎪⎝⎭,则sin θ+cos θ=__________.105-三角函数解答题在全国2卷中每年只考一个类型,交错考法不分奇偶数年.不考的那一个一般用两道小题代替.三角函数大题侧重于考解三角形,重点考查正、余弦定理,小题中侧重于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数列一般考求通项、求和.数列应用题已经多年不考了,总体来说数列的地位已经降低,题目难度小.1sin 2ADCAD CAD =∠因为ABDS由正弦定理可得1B AC ∠ABD 和ADC 中,由余弦定理知222AD BD =+222AC AD DC =+-222232AB AC AD BD DC +=+,所以1AC =的内角A ,B ,C又a 2+c 2≥2ac ,故422ac ≤-,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因此△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1.其他三角函数典型难题1、(2014年1卷)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边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y =()f x 在[0,π]上的图像大致为 B2、设函数()cos()3f x x π=+,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A .()f x 的一个周期为2π-B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83x π=对称 C .()f x π+的一个零点为6x π=D .()f x 在(,)2ππ单调递减3、已知函数()()sin cos 0,,f x x x x ωωω=+>∈R 若函数()f x 在区间(),ωω-内单调递增,且函数()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ω=对称,则ω的值为 .π4、A.512π B.3π C.4π D.6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向右平移ϕ个单位后,得到)22sin()(ϕ-=x x g ,又∵2|)()(|21=-x g x f ,∴不妨ππk x 2221+=,ππϕm x 22222+-=-,∴πϕπ)(221m k x x -+-=-,又∵12min 3x x π-=,∴632πϕπϕπ=⇒=-,故选D.考点: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2016全国1卷12)已知函数()sin()(0),24f x x+x ππωϕωϕ=>≤=-,为()f x 的零点,4x π=为()y f x =图像的对称轴,且()f x 在5()1836ππ,单调,则ω的最大值为 B (A )11 (B )9 (C )7 (D )56、已知0ω>,函数()sin()4f x x πω=+在(,)2ππ上单调递减.则ω的取值范围是( )A()A 15[,]24 ()B 13[,]24 ()C 1(0,]2()D (0,2]7、.设(0,)2πα∈,(0,)2πβ∈,且1sin tan cos βαβ+=,则 BA .32παβ-=B .22παβ-=C .32παβ+=D .22παβ+=8、函数的图像可由函数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___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
专题三角函数1(新课标全国Ⅰ卷)已知cos(α+β)=m,tanαtanβ=2,则cos(α-β)=()A.-3mB.-m3C.m3D.3m【答案】A【分析】根据两角和的余弦可求cosαcosβ,sinαsinβ的关系,结合tanαtanβ的值可求前者,故可求cosα-β的值.【详解】因为cosα+β=m,所以cosαcosβ-sinαsinβ=m,而tanαtanβ=2,所以=12×2b×kb×sin A2+12×kb×b×sin A2,故cosαcosβ-2cosαcosβ=m即cosαcosβ=-m,从而sinαsinβ=-2m,故cosα-β=-3m,故选:A.2(新课标全国Ⅰ卷)当x∈[0,2π]时,曲线y=sin x与y=2sin3x-π6的交点个数为() A.3 B.4 C.6 D.8【答案】C【分析】画出两函数在0,2π上的图象,根据图象即可求解【详解】因为函数y=sin x的的最小正周期为T=2π,函数y=2sin3x-π6的最小正周期为T=2π3,所以在x∈0,2π上函数y=2sin3x-π6有三个周期的图象,在坐标系中结合五点法画出两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函数图象有6个交点.故选:C3(新课标全国Ⅱ卷)设函数f(x)=a(x+1)2-1,g(x)=cos x+2ax,当x∈(-1,1)时,曲线y=f(x)与y=g(x)恰有一个交点,则a=()A.-1B.12C.1D.2【分析】解法一:令F x =ax 2+a -1,G x =cos x ,分析可知曲线y =F (x )与y =G (x )恰有一个交点,结合偶函数的对称性可知该交点只能在y 轴上,即可得a =2,并代入检验即可;解法二:令h x =f (x )-g x ,x ∈-1,1 ,可知h x 为偶函数,根据偶函数的对称性可知h x 的零点只能为0,即可得a =2,并代入检验即可.【详解】解法一:令f (x )=g x ,即a (x +1)2-1=cos x +2ax ,可得ax 2+a -1=cos x ,令F x =ax 2+a -1,G x =cos x ,原题意等价于当x ∈(-1,1)时,曲线y =F (x )与y =G (x )恰有一个交点,注意到F x ,G x 均为偶函数,可知该交点只能在y 轴上,可得F 0 =G 0 ,即a -1=1,解得a =2,若a =2,令F x =G x ,可得2x 2+1-cos x =0因为x ∈-1,1 ,则2x 2≥0,1-cos x ≥0,当且仅当x =0时,等号成立,可得2x 2+1-cos x ≥0,当且仅当x =0时,等号成立,则方程2x 2+1-cos x =0有且仅有一个实根0,即曲线y =F (x )与y =G (x )恰有一个交点,所以a =2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 =2.解法二:令h x =f (x )-g x =ax 2+a -1-cos x ,x ∈-1,1 ,原题意等价于h x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因为h -x =a -x 2+a -1-cos -x =ax 2+a -1-cos x =h x ,则h x 为偶函数,根据偶函数的对称性可知h x 的零点只能为0,即h 0 =a -2=0,解得a =2,若a =2,则h x =2x 2+1-cos x ,x ∈-1,1 ,又因为2x 2≥0,1-cos x ≥0当且仅当x =0时,等号成立,可得h x ≥0,当且仅当x =0时,等号成立,即h x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0,所以a =2符合题意;故选:D .4(全国甲卷数学(理)(文))已知cos αcos α-sin α=3,则tan α+π4=()A.23+1 B.23-1C.32D.1-3【答案】B【分析】先将cos αcos α-sin α弦化切求得tan α,再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因为cos αcos α-sin α=3,所以11-tan α=3,⇒tan α=1-33,所以tan α+π4 =tan α+11-tan α=23-1,故选:B .5(新高考北京卷)已知f x =sin ωx ω>0 ,f x 1 =-1,f x 2 =1,|x 1-x 2|min =π2,则ω=()A.1B.2C.3D.4【分析】根据三角函数最值分析周期性,结合三角函数最小正周期公式运算求解.【详解】由题意可知:x 1为f x 的最小值点,x 2为f x 的最大值点,则x 1-x 2 min =T 2=π2,即T =π,且ω>0,所以ω=2πT=2.故选:B .6(新高考天津卷)已知函数f x =sin3ωx +π3 ω>0 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函数在-π12,π6 的最小值是()A.-32B.-32C.0D.32【答案】A【分析】先由诱导公式化简,结合周期公式求出ω,得f x =-sin2x ,再整体求出x ∈-π12,π6时,2x 的范围,结合正弦三角函数图象特征即可求解.【详解】f x =sin3ωx +π3 =sin 3ωx +π =-sin3ωx ,由T =2π3ω=π得ω=23,即f x =-sin2x ,当x ∈-π12,π6 时,2x ∈-π6,π3,画出f x =-sin2x 图象,如下图,由图可知,f x =-sin2x 在-π12,π6上递减,所以,当x =π6时,f x min =-sin π3=-32故选:A7(新高考上海卷)下列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2π的是()A.sin x +cos xB.sin x cos xC.sin 2x +cos 2xD.sin 2x -cos 2x【答案】A【分析】根据辅助角公式、二倍角公式以及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并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对A ,sin x +cos x =2sin x +π4,周期T =2π,故A 正确;对B ,sin x cos x =12sin2x ,周期T =2π2=π,故B 错误;对于选项C ,sin 2x +cos 2x =1,是常值函数,不存在最小正周期,故C 错误;对于选项D ,sin 2x -cos 2x =-cos2x ,周期T =2π2=π,故D 错误,故选:A .8(新课标全国Ⅱ卷)对于函数f(x)=sin2x和g(x)=sin2x-π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f(x)与g(x)有相同的零点 B.f(x)与g(x)有相同的最大值C.f(x)与g(x)有相同的最小正周期D.f(x)与g(x)的图像有相同的对称轴【答案】BC【分析】根据正弦函数的零点,最值,周期公式,对称轴方程逐一分析每个选项即可.【详解】A选项,令f(x)=sin2x=0,解得x=kπ2,k∈Z,即为f(x)零点,令g(x)=sin2x-π4=0,解得x=kπ2+π8,k∈Z,即为g(x)零点,显然f(x),g(x)零点不同,A选项错误;B选项,显然f(x)max=g(x)max=1,B选项正确;C选项,根据周期公式,f(x),g(x)的周期均为2π2=π,C选项正确;D选项,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f(x)的对称轴满足2x=kπ+π2⇔x=kπ2+π4,k∈Z,g(x)的对称轴满足2x-π4=kπ+π2⇔x=kπ2+3π8,k∈Z,显然f(x),g(x)图像的对称轴不同,D选项错误.故选:BC9(新课标全国Ⅱ卷)已知α为第一象限角,β为第三象限角,tanα+tanβ=4,tanαtanβ=2+1,则sin(α+β)=.【答案】-22 3【分析】法一:根据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得tanα+β=-22,再缩小α+β的范围,最后结合同角的平方和关系即可得到答案;法二:利用弦化切的方法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法一:由题意得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41-2+1=-22,因为α∈2kπ,2kπ+π2,β∈2mπ+π,2mπ+3π2,k,m∈Z,则α+β∈2m+2kπ+π,2m+2kπ+2π,k,m∈Z,又因为tanα+β=-22<0,则α+β∈2m+2kπ+3π2,2m+2kπ+2π,k,m∈Z,则sinα+β<0,则sinα+βcosα+β=-22,联立sin2α+β+cos2α+β=1,解得sinα+β=-223.法二:因为α为第一象限角,β为第三象限角,则cosα>0,cosβ<0,cosα=cosαsin2α+cos2α=11+tan2α,cosβ=cosβsin2β+cos2β=-11+tan2β,则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cosβ(tanα+tanβ)=4cosαcosβ=-41+tan2α1+tan2β=-4(tanα+tanβ)2+(tanαtanβ-1)2=-442+2=-223故答案为:-22 3.10(全国甲卷数学(文))函数f x =sin x-3cos x在0,π上的最大值是.【答案】2【分析】结合辅助角公式化简成正弦型函数,再求给定区间最值即可.【详解】f x =sin x -3cos x =2sin x -π3 ,当x ∈0,π 时,x -π3∈-π3,2π3,当x -π3=π2时,即x =5π6时,f x max =2.故答案为:2一、单选题1(2024·宁夏石嘴山·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P 1,2 ,则7cos 2θ-2sin2θ=()A.-15B.15C.-2D.2【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知:tan θ=2,根据倍角公式结合齐次化问题分析求解.【详解】由题意可知:tan θ=2,所以7cos 2θ-2sin2θ=7cos 2θ-4sin θcos θsin 2θ+cos 2θ=7-4tan θtan 2θ+1=7-4×222+1=-15.故选:A .2(2024·广东茂名·一模)已知cos α+π =-2sin α,则sin 2α-3cos α+π2cos αcos2α+1=()A.-1B.-25C.45D.78【答案】D【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求出tan α,再结合诱导公式及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利用正余弦齐次式法计算得解.【详解】由cos α+π =-2sin α,得cos α=2sin α,则tan α=12,所以sin 2α-3cos α+π2 cos αcos2α+1=sin 2α+3sin αcos α2cos 2α=12tan 2α+32tan α=18+34=78.故选:D3(2024·河北保定·二模)函数f (x )=1-e x1+e xcos2x 的部分图象大致为()A. B.C. D.【答案】A【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即可.【详解】设g x =1-e x1+e x,则g-x=1-e-x1+e-x=e x-11+e x=-g x ,所以g x 为奇函数,设h x =cos2x,可知h x 为偶函数,所以f x =1-e x1+e xcos2x为奇函数,则B,C错误,易知f0 =0,所以A正确,D错误.故选:A.4(2024·山东济宁·三模)已知函数f(x)=(3sin x+cos x)cos x-12,若f(x)在区间-π4,m上的值域为-3 2,1,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π6,π2B.π6,π2C.π6,7π12D.π6,7π12【答案】D【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f(x),再借助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解即得.【详解】依题意,函数f(x)=3sin x cos x+cos2x-12=32sin2x+12cos2x=sin2x+π6,当x∈-π4,m时,2x+π6∈-π3,2m+π6,显然sin-π3=sin4π3=-32,sinπ2=1,且正弦函数y=sin x在π2,4π3上单调递减,由f(x)在区间-π4,m上的值域为-32,1,得π2≤2m+π6≤4π3,解得π6≤m≤7π12,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π6,7π12.故选:D5(2024·江西景德镇·三模)函数f x =cosωx x∈R在0,π内恰有两个对称中心,fπ=1,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fα +gα =35,则cos4α+π3=()A.725B.1625C.-925D.-1925【答案】A【分析】根据y轴右边第二个对称中心在0,π内,第三个对称中心不在0,π内可求得32≤ω<52,结合fπ=1可得ω=2,再利用平移变换求出g x ,根据三角变换化简fα +gα =35可得sin2α+π6=35,然后由二倍角公式可解.【详解】由x∈0,π得ωx∈0,ωπ,因为函数f x 在0,π内恰有两个对称中心,所以3π2≤ωπ5π2>ωπ,解得32≤ω<52,又fπ=cosωπ=1,所以ωπ=kπ,k∈Z,即ω=k,k∈Z,所以ω=2,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得到函数y=cos2x-π3=cos2x-2π3,即g x =cos2x-2π3,因为fα +gα =cos2α+cos2α-2π3=32sin2α+12cos2α=sin2α+π6=35,所以cos4α+π3=1-2sin22α+π6=1-2×35 2=725.故选:A6(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已知函数f(x)=sin2ωx+cos2ωx(ω>1)的一个零点是π2,且f(x)在-π6,π16上单调,则ω=()A.54B.74C.94D.114【答案】B【分析】整理可得f(x)=2sin2ωx+π4,以2ωx+π4为整体,根据单调性分析可得1<ω≤2,再结合零点分析求解.【详解】因为f(x)=sin2ωx+cos2ωx=2sin2ωx+π4,x∈-π6,π16,且ω>1时,可得2ωx+π4∈-π3ω+π4,π8ω+π4,且-π3ω+π4<0<π8ω+π4,若f(x)在-π6,π16上单调,则-π3ω+π4≥-π2π8ω+π4≤π2,解得1<ω≤2,又因为f(x)的一个零点是π2,则πω+π4=kπ,k∈Z,解得ω=k-14,k∈Z,所以k=2,ω=7 4 .故选:B.7(2024·山东临沂·二模)已知函数f x =sin2x+φϕ <π2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π6,0,则()A.f x 在区间-π8,π3上单调递增B.x=5π6是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C.f x 在-π6,π4上的值域为-1,32D.将f x 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5π12个长度单位后,得到的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答案】D【分析】借助整体代入法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A、B;结合正弦函数最值可得C;得到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后借助诱导公式即可得D.【详解】由题意可得2×π6+φ=kπk∈Z,解得φ=-π3+kπk∈Z,又ϕ <π2,故φ=-π3,即f x =sin2x-π3;对A:当x∈-π8 ,π3时,2x-π3∈-7π12,π3,由函数y=sin x在-7π12,π3上不为单调递增,故f x 在区间-π8 ,π3上不为单调递增,故A错误;对B:当x=5π6时,2x-π3=4π3,由x=4π3不是函数y=sin x的对称轴,故x=5π6不是f x 图象的对称轴,故B错误;对C:当x∈-π6 ,π4时,2x-π3∈-2π3,π6,则f x ∈-1,1 2,故C错误;对D:将f x 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5π12个长度单位后,可得y=sin2x+2×5π12-π3=sin2x+π2=cos2x,该函数关于y轴对称,故D正确.故选:D.8(2024·广东广州·二模)已知函数f(x)=2sin(ωx+φ)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将函数f(x)的图象向右平移θ(θ>0)个单位后所得曲线关于y轴对称,则θ的最小值为()A.π8B.π4C.3π8D.π2【答案】A【分析】根据给定的图象特征,结合五点法作图列式求出ω和φ,再根据图象的平移变换,以及图象的对称性即可得解.【详解】由fπ4=1,得sinπ4ω+φ=22,又点π4,1及附近点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则π4ω+φ=π4+2kπ,k∈Z,由f5π8=0,点5π8,0及附近点从左到右是下降的,且上升、下降的两段图象相邻,得5π8ω+φ=π+2kπ,k∈Z,联立解得ω=2,φ=-π4+2kπ,k∈Z,而|φ|<π2,于是φ=-π4,f(x)=2sin2x-π4,若将函数f(x)的图像向右平移θ(θ>0)个单位后,得到y=sin2x-2θ-π4,则-2θ-π4=π2-kπ,k∈Z,而θ>0,因此θ=-3π8+kπ2,k∈N,所以当k=1时,θ取得最小值为π8 .故选:A9(2024·四川雅安·三模)已知函数f x =sin ωx +3cos ωx (ω>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当ω=2时,函数y =f x -2log πx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②当ω=2时,函数y =f x +φ 为奇函数,则正数φ的最小值为π3;③若函数y =f x 在0,π3 上单调递增,则ω的最小值为12;④若函数y =f x 在0,π 上恰有两个极值点,则ω的取值范围为136,256.A.1 B.2C.3D.4【答案】B【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由图象分析判断①;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判断②③;由极大值的意义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判断④.【详解】依题意,ω>0,函数f (x )=212sin ωx +32cos ωx =2sin ωx +π3,对于①:f (x )=2sin 2x +π3,令y =f x -2log πx =0,即f x =2log πx ,作出函数y =f (x )和函数y =2log πx 的图象,如图,观察图象知,两个函数在0,7π12 上只有一个零点,f 13π12 =2sin 5π2=2,当x =13π12时,y =2log π13π12=2log π1312+2log ππ=2+2log π1312>2,当x >13π12时,2log πx >2≥f (x ),因此函数y =f x 与函数y =2log π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①正确;对于②:f (x +φ)=2sin 2x +2φ+π3 为奇函数,则2φ+π3=k π,k ∈Z ,φ=-π6+k π2,k ∈Z ,即正数φ的最小值为π3,②正确;对于③:当x ∈0,π3 时,ωx +π3∈π3,π(ω+1)3,由y =f x 在0,π3 上单调递增,得π(ω+1)3≤π2ω>0,解得0<ω≤12,正数ω有最大值12,③错误;对于④:当x ∈(0,π)时,ωx +π3∈π3,ωπ+π3,而y =f x 在(0,π)上恰有两个极值点,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得3π2<ωπ+π3≤5π2,解得76<ω≤136,因此ω的取值范围是76,136,④错误.综上,共2个正确,故选:B .10(2024·河北保定·二模)已知tan α=3cos αsin α+11,则cos2α=()A.-78B.78C.79D.-79【答案】B【分析】利用切化弦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解出sin α,再结合二倍角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因为sin αcos α=3cos αsin α+11,所以4sin 2α+11sin α-3=0,解得sin α=14或sin α=-3(舍去),所以cos2α=1-2sin 2α=78.故选:B .11(2024·河北衡水·三模)已知sin (3α-β)=m sin (α-β),tan (2α-β)=n tan α,则m ,n 的关系为()A.m =2nB.n =m +1mC.n =m m -1D.n =m +1m -1【答案】D【分析】利用和差角的正弦公式化简,结合已知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依题意,sin (3α-β)=sin [(2α-β)+α]=sin (2α-β)cos α+cos (2α-β)sin α,sin (α-β)=sin [(2α-β)-α]=sin (2α-β)cos α-cos (2α-β)sin α,则sin (2α-β)cos α+cos (2α-β)sin α=m sin (2α-β)cos α-m cos (2α-β)sin α,即sin (2α-β)cos αcos (2α-β)sin α=m +1m -1,即tan (2α-β)tan α=m +1m -1=n .故选:D12(2024·辽宁沈阳·三模)已知tan α2=2,则sin 2α2+sin α的值是()A.25B.45C.65D.85【答案】D【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和同角之间的转化,进行求解判断选项【详解】当tan α2=2,则sin 2α2+sin α=sin 2α2+2sin α2cos α2sin 2α2+cos 2α2=tan 2α2+2tan α2tan 2α2+1=22+2×222+1=85故选:D13(2024·贵州黔东南·二模)已知0<α<β<π,且sin α+β =2cos α+β ,sin αsin β-3cos αcos β=0,则tan α-β =()A.-1 B.-32C.-12D.12【答案】C【分析】找出tan α和tan β的关系,求出tan α和tan β即可求解.【详解】∵sin αsin β-3cos αcos β=0,∴sin αsin β=3cos αcos β,∴tan αtan β=3①,∵sin α+β =2cos α+β ,∴tan α+β =2⇒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2⇒tan α+tan β1-3=2,∴tan α+tan β=-4②,由①②解得tan α=-1tan β=-3或tan α=-3tan β=-1 ,∵0<α<β<π,∴tan α<tan β,∴tan α=-3tan β=-1 ,∴tan α-β =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2.故选:C .二、多选题14(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已知函数f (x )=23cos 2x +2sin x cos 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函数f (x )的一个周期为2πB.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点π3,0 对称C.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φ(φ>0)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函数g (x )为偶函数,则φ的最小值为5π12D.若f 12α-5π24 -3=12,其中α为锐角,则sin α-cos α的值为6-308【答案】ACD【分析】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化简,由周期公式可判断A ;代入验证可判断B ;根据平移变化求g (x ),由奇偶性可求出φ,可判断C ;根据已知化简可得sin α-π12 =14,将目标式化为2sin α-π12 -π6 ,由和差角公式求解可判断D .【详解】对于A ,因为f (x )=31+cos2x +sin2x =2sin 2x +π3+3,所以f (x )的最小值周期T =2π2=π,所以2π是函数f (x )的一个周期,A 正确;对于B ,因为f π3 =2sin 2×π3+π3 +3=3,所以,点π3,0 不是函数f (x )的对称中心,B 错误;对于C ,由题知,g x =f (x -φ)=2sin 2(x -φ)+π3 +3=2sin 2x +π3-2φ +3,若函数g (x )为偶函数,则π3-2φ=π2+k π,k ∈Z ,得φ=-π12-k π2,k ∈Z ,因为φ>0,所以φ的最小值为5π12,C 正确;对于D ,若f 12α-5π24-3=2sin 212α-5π24 +π3 =2sin α-π12 =12,则sin α-π12 =14,因为α为锐角,-π12<α-π12<5π12,所以cos α-π12 =154,所以sin α-cos α=2sin α-π4 =2sin α-π12 -π6=232sin α-π12 -12cos α-π12=232×14-12×154=6-308,D 正确.故选:ACD 15(2024·辽宁鞍山·模拟预测)已知函数f x =sin x ⋅cos x ,则()A.f x 是奇函数B.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C.f x 的最小值为-12D.f x 在0,π2上单调递增【答案】AC【分析】首先化简函数f x =12sin2x ,再根据函数的性质判断各选项.【详解】f x =sin x ⋅cos x =12sin2x ,函数的定义域为R ,对A ,f -x =-12sin2x =-f x ,所以函数f x 是奇函数,故A 正确;对B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2=π,故B 错误;对C ,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12,故C 正确;对D ,x ∈0,π2 ,2x ∈0,π ,函数f x 不单调,f x 在0,π4 上单调递增,在π4,π2上单调递减,故D 错误.故选:AC16(2024·安徽·三模)已知函数f x =sin x -3cos x ,则()A.f x 是偶函数B.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πC.f x 的值域为-3,2D.f x 在-π,-π2上单调递增【答案】AC【分析】对于A ,直接用偶函数的定义即可验证;对于B ,直接说明f 0 ≠f π 即可否定;对于C ,先证明-3≤f x ≤2,再说明对-3≤u ≤2总有f x =u 有解即可验证;对于D ,直接说明f -5π6>f -2π3 即可否定.【详解】对于A ,由于f x 的定义域为R ,且f -x =sin -x -3cos -x =-sin x -3cos x =sin x -3cos x =f x ,故f x 是偶函数,A 正确;对于B ,由于f 0 =sin0 -3cos0=-3,f π =sinπ -3cosπ=3,故f 0 ≠f π ,这说明π不是f x 的周期,B 错误;对于C ,由于f x =sin x -3cos x ≤sin x +3cos x =sin x +3cos x 2≤sin x +3cos x 2+3sin x -cos x 2=sin 2x +3cos 2x +23sin x cos x +3sin 2x +cos 2x -23sin x cos x =4sin 2x +4cos 2x =4=2,且f x =sin x -3cos x ≥-3cos x ≥-3,故-3≤f x ≤2.而对-3≤u ≤2,有f 0 =-3≤u ,f 5π6 =2≥u ,故由零点存在定理知一定存在x ∈0,5π6使得f x =u .所以f x 的值域为-3,2 ,C 正确;对于D ,由于-π<-5π6<-2π3<-π2,f -5π6 =2>3=f -2π3 ,故f x 在-π,-π2上并不是单调递增的,D 错误.故选:AC .17(2024·山西太原·模拟预测)已知函数f x =sin 2x +φ 0<φ<π2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12对称,且h x =sin2x -f x ,则()A.φ=π12B.h x 的图象关于点π6,0中心对称C.f x 与h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4对称 D.h x 在区间π6,5π12内单调递增【答案】BCD【分析】根据正弦函数的对称性求解φ判断A ,先求出h x =sin 2x -π3,然后利用正弦函数的对称性求解判断B ,根据对称函数的性质判断C ,结合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代入验证判断D .【详解】由题意得2×π12+φ=π2+k π,k ∈Z ,解得φ=π3+k π,k ∈Z ,又因为0<φ<π2,所以φ=π3,A 错误;由φ=π3可知f x =sin 2x +π3,则h x =sin2x -sin 2x +π3 =12sin2x -32cos2x =sin 2x -π3,令2x -π3=k π,k ∈Z ,解得x =π6+k π2,k ∈Z ,令k =0,得x =π6,所以点π6,0 是曲线y =h x 的对称中心,B 正确;因为f π2-x =sin 2π2-x +π3 =sin 4π3-2x =sin 2x -π3=h x ,所以f x 与h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4对称,C 正确;当x ∈π6,5π12 时,2x -π3∈0,π2 ,故h x 在区间π6,5π12内单调递增,D 正确.故选:BCD 18(2024·浙江金华·三模)已知函数f x =sin2ωx cos φ+cos2ωx sin φω>0,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A.φ=π6B.ω=2C.f x +π6为偶函数 D.f x 在区间0,π2的最小值为-12【答案】ACD【分析】先由正弦展开式,五点法结合图象求出f x =sin 2x +π6,可得A 正确,B 错误;由诱导公式可得C 正确;整体代入由正弦函数的值域可得D 正确.【详解】由题意得f x =sin 2ω+φ ,由图象可得f 0 =12⇒sin φ=12,又0<φ<π2,所以φ=π6,由五点法可得ω×4π3+π6=3π2⇒ω=1,所以f x =sin 2x +π6 .A :由以上解析可得φ=π6,故A 正确;B :由以上解析可得ω=1,故B 错误;C :f x +π6 =sin 2x +π6 +π6=cos2x ,故C 正确;D :当x ∈0,π2 ⇒2x +π6∈π6,7π6 时,sin 2x +π6 ∈-12,1,所以最小值为-12,故D 正确;故选:ACD .19(2024·浙江温州·二模)已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P -3,4 为其终边上一点,若角β的终边与角2α的终边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A.cos π+α =35B.β=2k π+π2+2αk ∈Z C.tan β=724D.角β的终边在第一象限【答案】ACD【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角α的三角函数,结合诱导公式判断A 的真假;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出2α的三角函数值,结合三角函数的概念指出角2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由对称性确定角β终边与单位圆交点,从而判断BCD 的真假.【详解】因为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P -3,4 ,所以:OP =5,所以sin α=45,cos α=-35,所以cos π+α =-cos α=35,故A 对;又sin2α=2sin α⋅cos α=2×45×-35 =-2425,cos2α=cos 2α-sin 2α=-35 2-45 2=-725,所以2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725,-2425 ,因为角β的终边与角2α的终边关于直线y =-x 对称,所以角β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2425,725,所以tan β=724,且β的终边在第一象限,故CD 正确;又因为终边在直线y =-x 的角为:k π-π4,k ∈Z ,角2α的终边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x 对称,所以2α+β2=k π-π4⇒β=2k π-π2-2αk ∈Z ,故B 错误.故选:ACD20(2024·广东佛山·二模)已知函数f x =sin x +cos2x 与g x =sin2x +cos x ,记h x =λf x +μg x ,其中λ,μ∈R 且λ2+μ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x 一定为周期函数B.若λ⋅μ>0,则h x 在0,π2上总有零点C.h x 可能为偶函数 D.h x 在区间0,2π 上的图象过3个定点【答案】ABD【分析】对于A :计算h x +2π ,化简即可;对于B :求出h x ,然后计算h 0 h π2的正负即可;对于C :计算h x ,h -x 是否恒相等即可;对于D :令f x =0g x =0,求解x 即可.【详解】对于A ,∀x ∈R ,h x +2π =λf x +2π +μg x +2π =λf x +μg x =h x ,A 正确;对于B ,h x =λcos x -2sin2x +μ2cos2x -sin x ,则h 0 =λ+2μ,h π2=-3μ,因为λμ>0,即λ,μ同号,所以h 0 h π2<0,由零点存在定理知h x 在0,π2上总有零点,故B 正确;对于C ,h x =λsin x +λcos2x +μsin2x +μcos x ,h -x =-λsin x +λcos2x -μsin2x +μcos x ,由h x =h -x 得2λsin x +2μsin2x =2λsin x +2μ⋅2sin x cos x =2sin x λ+2μcos x =0对x ∈R 恒成立,则λ=μ=0与题意不符,故C 错误;对于D ,令f x =0g x =0 ,则sin x +cos2x =1-2sin 2x +sin x =-sin x -1 2sin x +1 =0sin2x +cos x =cos x 2sin x +1 =0 ⇒sin x =1或sin x =-12cos x =0或sin x =-12,即x ∈-π6+2k π,π2+2k π,7π6+2k π ,k ∈Z ,故所有定点坐标为-π6+2k π,0 ,π2+2k π,0 ,7π6+2k π,0 ,k ∈Z ,又因为x ∈0,2π ,所以函数h x 的图象过定点π2,0 ,7π6,0 ,11π6,0 ,故D 正确;故选:ABD .21(2024·湖南·二模)已知函数f x =12cos 2x -π3 ,把y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 =π6是y =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B.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k π+π6,k π+2π3k ∈Z C.y =g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D.f x +g x 的最大值为12【答案】ABD【分析】根据题意,求得g x =-12cos2x 的图象,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两角差的正弦公式,逐项判定,即可求解.【详解】将函数f x =12cos 2x -π3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 =g x =12cos 2x -π =-12cos2x 的图象,对于A 中,令x =π6,求得f x =12,即为函数y =f x 最大值,所以直线x =π6是函数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所以A 正确;对于B 中,令2k π≤2x -π3≤2k π+π,k ∈Z ,解得k π+π6≤x ≤k π+2π3,k ∈Z ,可得f x 的单调减区间为k π+π6,k π+2π3,k ∈Z ,所以B 正确.对于C 中,由于g x =-12cos2x 是偶函数,可得函数g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所以C 错误.对于D 中,由f x +g x =12cos 2x -π3 +-12cos2x =1212cos2x +32sin2x -12cos2x =34sin2x -14cos2x =12sin 2x -π6 ≤12,即f x +g x 的最大值为12,所以D 正确.故选:ABD .22(2024·广东江门·一模)已知函数f (x )=sin 2ωx +π3 +sin 2ωx -π3+23cos 2ωx -3(ω>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f x 相邻两条对称轴的距离为π2,则ω=2B.当ω=1,x ∈0,π2时,f x 的值域为-3,2 C.当ω=1时,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解析式为y =2cos 2x +π6D.若f x 在区间0,π6上有且仅有两个零点,则5≤ω<8【答案】BCD【分析】根据三角恒等变换化简f x =2sin 2ωx +π3,进而根据周期可判断A ,根据整体法求解函数的值域判断B ,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可判断C ,根据零点个数确定不等式满足的条件可判断D .【详解】f (x )=sin 2ωx +π3 +sin 2ωx -π3+23cos 2ωx -3=sin2ωx cos π3+cos2ωx sin π3+sin2ωx cos π3-cos2ωx sin π3+3cos2ωx=sin2ωx +3cos2ωx =2sin 2ωx +π3,对于A ,若f x 相邻两条对称轴的距离为π2,则T =2×π2=π=2π2ω,故ω=1,A 错误,对于B ,当ω=1,f x =2sin 2x +π3 ,当x ∈0,π2 时,2x +π3∈π3,4π3,则f x 的值域为-3,2 ,B 正确,对于C ,当ω=1,f x =2sin 2x +π3,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解析式为f x +π6 =2sin 2x +π6 +π3 =2sin 2x +2π3 =2cos 2x +π6,C 正确,对于D ,当x ∈0,π6 时,2ωx +π3∈π3,2ωπ6+π3,若f x 在区间0,π6 上有且仅有两个零点,则2π≤2ωπ6+π3<3π,解得5≤ω<8,故D 正确,故选:BCD 三、填空题23(2024·北京·三模)已知函数f (x )=sin x cos ωx ,x ∈R .①若ω=1,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②若ω=2,则f (x )的值域是.【答案】π[-1,1]【分析】把ω=1代入,t 明智二倍角的正弦,结合正弦函数的周期求出f (x )的最小正周期;把ω=2代入,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借助换元法,利用导数求出f (x )的值域.【详解】当ω=1时,f (x )=sin x cos x =12sin2x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2=π;当ω=2时,f (x )=sin x cos2x =sin x (1-2sin 2x ),令sin x =t ∈[-1,1],g (t )=t (1-2t 2)=-2t 3+t ,求导得g (t )=-6t 2+1,当-1≤t <-66或66<t ≤1时,g (t )<0,当-66<t <66时,g (t )>0,函数g (t )在-1,-66 ,66,1 上单调递减,在-66,66上单调递增,g (-1)=1,g 66 =69,g (1)=-1,g -66 =-69,所以g (t )min =-1,g (t )max =1,f (x )的值域是[-1,1].故答案为:π;[-1,1]24(2024·北京·模拟预测)已知函数f (x )=sin ωx -2cos ωx (ω>0),且f α+x =f α-x .若两个不等的实数x 1,x 2满足f x 1 f x 2 =5且x 1-x 2 min =π,则sin4α=.【答案】-45/-0.8【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f (x )的解析式,再由题意可得函数关于x =α对称,且最小正周期T =π,即可求出ω的值,从而得到2α=φ+π2+k π,k ∈Z ,再由二倍角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可得.【详解】因为f (x )=sin ωx -2cos ωx =5sin ωx -φ ,其中tan φ=2,由f α+x =f α-x ,可得f x 关于x =α对称,又两个不等的实数x 1,x 2满足f x 1 f x 2 =5且x 1-x 2 min =π,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T =π,又ω>0,所以2πω=π,解得ω=2,所以f x =5sin 2x -φ ,所以2α-φ=π2+k π,k ∈Z ,则2α=φ+π2+k π,k ∈Z ,所以sin4α=sin2φ+π2+k π =sin 2φ+π+2k π =-sin2φ=-2sin φcos φsin 2φ+cos 2φ=-2tan φtan 2φ+1=-2×222+1=-45.故答案为:-4525(2024·湖北荆州·三模)设0<α<β<π2,tan α=m tan β,cos α-β =35,若满足条件的α与β存在且唯一,则m =,tan αtan β=.【答案】191【分析】由tan α=m tan β得到sin αcos β=m cos αsin β,再结合cos α-β =35,利用sin α-β =-45,得到cos αsin β=-45m -1 ,sin αcos β=-4m5m -1 ,从而sin α+β =-4m +1 5m -1,再由满足条件的α与β存在且唯一,得到α+β唯一,从而sin α+β =-4m +15m -1=1,求得m 即可.【详解】解:由tan α=m tan β,得sin αcos α=m sin βcos β,即sin αcos β=m cos αsin β,因为0<α<β<π2,tan α=m tan β,所以-π2<α-β<0,0<m <1,又cos α-β =35,所以sin α-β <0,从而sin α-β =sin αcos β-cos αsin β=m -1 cos αsin β=-45,所以cos αsin β=-45m -1,所以sin αcos β=m cos αsin β=-4m5m -1,所以sin α+β =sin αcos β+cos αsin β=-4m +15m -1,因为α,β∈0,π2,所以α+β∈0,π ,因为满足条件的α与β存在且唯一,所以α+β唯一,所以sin α+β =-4m +1 5m -1=1,所以m =19,经检验符合题意,所以tan α=19tan β,则tan α-β =-43=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an α-9tan α1+9tan 2α,解得tan α=13,所以tan αtan β=9tan 2α=1.故答案为:19,1【点睛】关键点点睛:关键是结合已知得出sin α+β =-4m +15m -1 =1,求出m ,由此即可顺利得解.。
一、单选题1.(2024·湖北·二模)若ππcos ,,tan 223sin αααα⎛⎫∈-=⎪-⎝⎭,则πsin 23α⎛⎫-= ⎪⎝⎭()A .718-B .718-C .18-D .182.(23-24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若,π2α⎛⎫∈ ⎪⎝⎭,且cos 13αα=,则sin 212α⎛⎫- ⎪⎝⎭的值为()A B .338C .D .3.(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角θ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点2023π2023πsin,cos46P⎛⎫⎪⎝⎭在角θ的终边上,则sin21cos2θθ=+()A B.C D.4.(2024·陕西咸阳·二模)当函数3sin4cosy x x=+取得最小值时,sin6x⎛⎫+=⎪⎝⎭()A.4+-B.310+-C.310+D.410+5.(2024·安徽·模拟预测)已知()tan 4αβ-=,()()sin 3cos αβαβ-=+,则tan tan αβ-=()A .12B .35C .65D .536.(2024·山东泰安·一模)若2πcos 24sin 22αα⎛⎫+-=- ⎪⎝⎭,则tan2α=()A .2-B .12-C .2D .127.(2024·贵州毕节·模拟预测)已知sin 125α⎛⎫+= ⎪⎝⎭,0,2α⎛⎫∈ ⎪⎝⎭,则cos 3α⎛⎫+= ⎪⎝⎭()A .10-B .5-C .4D .34-8.(2024·福建泉州·模拟预测)若0,2α⎛⎫∈ ⎪⎝⎭,3sin 2cos 2sin cos 20αααα+=,则tan α=()A .4B .2C .12D .14A .925-B .925C .2725-D .272510.(2024·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在ABC 中,已知tan tan tan tan 1A B A B ++=,则cos 2sin C C +的值为()A .2B .2C D .11.(2024·辽宁·一模)已知,αβ满足πππ2π,44αβ≤≤-≤≤,且553π32cos 5,962sin252ααββ⎛⎫-+=+=- ⎪⎝⎭,则24πsin 994αβ⎛⎫+-= ⎪⎝⎭()12.(23-24高三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开学考试)若cos 20501)a -=,则=a ()A .12B .1C .32D .213.(23-24高三下·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已知()cos(),cos 35αβαβ+=-=,则2log (tan tan )αβ-=()A .12B .12-C .2D .2-【详解】因为()cos(),cos35αβαβ+=-=,14.(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已知sin1523α︒⎛⎫-=⎪⎝⎭,则()cos30α︒-=()A.13B.13-C.23D.23-【答案】A【详解】因为sin(15°-)=,所以cos(30°-α)=cos2(15°-)=1-2sin2(15°-)=1-2×=.15.(2024·吉林白山·二模)若πcos43πcos4αα⎛⎫+⎪⎝⎭=⎛⎫-⎪⎝⎭,则πtan24α⎛⎫-=⎪⎝⎭()A.7-B.7C.17-D.17【详解】因为πcoscos sin1tan43πcos sin1tancos4αααααααα⎛⎫+⎪--⎝⎭===++⎛⎫-⎪⎝⎭,故1tan2α=-,则22122tan42tan21tan3112ααα⎛⎫⨯-⎪⎝⎭===--⎛⎫--⎪⎝⎭,故34tan 27π441tan2tan 143αα⎛⎫-== ⎪⎝⎭+⋅-.故选:B.16.(23-24高三下·江西·开学考试)已知α为锐角,且πtan tan 14αα⎛⎫++= ⎪⎝⎭,则sin 21cos 2αα+=()A .12B .3-C .2-D .13【答案】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可得出关于tan α的方程,由已知可得出tan 0α>,可得出关于tan α的方程,求出tan α的值,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和余弦公式可求得所求代数式的值.【详解】因为α为锐角,则tan 0α>,则πtantan π4tan tan tan π41tan tan 4ααααα+⎛⎫++=+⎪⎝⎭-1tan tan 11tan ααα+=+=-,整理可得2tan 3tan 0αα-=,解得tan 3α=,所以,()()()22222cos sin sin 21cos 2sin cos sin cos 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cos sin 1tan 132cos sin 1tan 13αααααα+++====----.故选:C.17.(2023·全国·高考真题)已知()11sin ,cos sin 36αβαβ-==,则()cos 22αβ+=().A .79B .19C .19-D .79-18.(2021·全国·高考真题)若tan 2θ=-,则sin 1sin 2sin cos θθ+=+()A .65-B .25-C .25D .6519.(2021·全国·高考真题)若0,,tan 222sin παααα⎛⎫∈=⎪-⎝⎭,则tan α=()A .15B C D20.(1995·全国·高考真题)已知θ是第三象限的角,且44sin cos 9+=θθ,那么sin 2θ的值为A B .C .23D .23-。
全国卷历年高考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真题归类分析(2015年-2019年共14套) 三角函数(共20小题)一、三角恒等变换(6题)1.(2015年1卷2)o o o o sin 20cos10cos160sin10- =( )(A )32-(B )32(C )12- (D )12【解析】原式=o o o o sin 20cos10cos 20sin10+ =o sin 30=12,故选D.2.(2018年3卷4)若,则A. B. C. D.【解析】,故答案为B.3.(2016年3卷7)若3tan 4α=,则2cos 2sin 2αα+=( ) (A)6425 (B) 4825 (C) 1 (D)1625【解析】由3tan 4α=,得34sin ,cos 55αα==或34sin ,cos 55αα=-=-,所以2161264cos 2sin 24252525αα+=+⨯=,故选A .4.(2016年2卷9)若π3cos 45α⎛⎫-= ⎪⎝⎭,则sin 2α=( )(A )725 (B )15 (C )15- (D )725-【解析】∵3cos 45πα⎛⎫-= ⎪⎝⎭,2ππ7sin 2cos 22cos 12425ααα⎛⎫⎛⎫=-=--= ⎪ ⎪⎝⎭⎝⎭,故选D .5.(2018年2卷15)已知,,则__________.【解析】:因为,,所以,因此6.(2019年2卷10)已知a ∈(0,π2),2sin2α=cos2α+1,则sinα=( ) A.15B.5C.33D.255【解析】2sin 2cos 21α=α+,24sin cos 2cos .0,,cos 02π⎛⎫∴α⋅α=αα∈∴α> ⎪⎝⎭.sin 0,2sin cos α>∴α=α,又22sin cos 1αα+=,2215sin 1,sin 5∴α=α=,又sin 0α>,55B . 【点评】这类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中二倍角公式(几乎必考)、两角和与差公式、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等三角函数公式,难度以容易、中等为主。
- 总结 全国高考数学“三角函数”试题分析小结 一、客观题重基础,有关三角函数的小题其考查重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与图象变换、定义域与值域、三角函数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
【例1】 (2007年四川)下面有五个命题: ①函数y=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
②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是{a|a=Zkk,2|. ③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sinx的图象和函数y=x的图象有三个公共点. ④把函数.2sin36)32sin(3的图象得到的图象向右平移xyxy
⑤函数.0)2sin(〕上是减函数,在〔xy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④((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解答:①4422sincossincos2yxxxxcosx
,正确;②错误;③sinyx,tanyx和yx在第一象
限无交点,错误;④正确;⑤错误.故选①④. 【点评】 本题通过五个小题全面考查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图象、性质的基础知识. 三角函数的概念,在今年的高考中,主要是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每套试卷都有不同程度的考查.预计在2008年高考中,三角函数的定义与三角变换仍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例2】(2007年安徽)函数π()3sin(2)3fxx的图象为C:
① 图象C关于直线1211x对称; ② ②函数)(xf在区间)12π5,12π(内是增函数; ③由xy2sin3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C. 以上三个论断中正确论断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解答 C①图象C关于直线232xk对称,当k=1时,图象C关于1211x对称;①正确;②x∈)12π5,12π(时,
23x∈(-2,2),∴函数)(xf在区间)12π5,12π(内是增函数;②正确;③由xy2sin3的图象向右平移
3
π个
单位长度可以得到23sin(2)3yx,得不到图象,③错误;∴正确的结论有2个,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二、解答题重技能.三角函数解答题是高考命题的常考常新的基础性题型,其命题热点是章节内部的三角函数求值问题;命题的亮点是跨章节的学科综合命题.
【例3】 (2007年安徽)已知0,为()cos2fxx的最小正周期, - 总结 1tan1(cos2)4
,,,ab,且a·bm.
求22cossin2()cossin的值. 解答:因为为π()cos28fxx的最小正周期,故π. 因m·ab,又1costan24ab··.故1costan24m·.
由于π04,所以
222cossin2()2cossin(22π)cossincossin
22cossin22cos(cossin)cossincossin
1tanπ2cos2costan2(2)1tan4m
·.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周期函数、平面向量数量积与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考查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三角函数求值问题. 本类问题一般有三种形式:①给式求值,②给值求值,③给值求角.其一般解法是:将角化为特殊角或将三角函数化为同角、同名函数进行合并与化简,最后求出三角函数的值来.
【例4】 (2007年天津)已知函数()2cos(sincos)1fxxxxxR,.
(Ⅰ)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数()fx在区间π3π84
,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解答:(Ⅰ)解:π()2cos(sincos)1sin2cos22sin24fxxxxxxx. 因此,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Ⅱ)解法一:因为π()2sin24fxx在区间π3π88,上为增函数,在区间3π3π84,上为减函数,又π08f,3π28f,3π3πππ2sin2cos14244f
,
故函数()fx在区间π3π84
,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
解法二:作函数π()2sin24fxx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区间π9π84
,上的图象如下: - 总结 由图象得函数()fx在区间π3π84,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3π14f. 【点评】 本小题考查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两角差公式、倍角公式、函数sin()yAx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三、考应用融入三角形之中.解三角形题目既考查三角形的知识与方法,又考查运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换的技能. 【例5】 (2007年四川)如图,l1、l2、l3是同一平面内的 三条平行直线,l1与l2间的距离是1, l2与l3间的距离是2, 正三角形ABC的三顶点分别在l1、l2、l3上,则△ABC的边长 是 ( )
(A)32(B)364
(C)4173 (D)3212 解答:D 因为l1、l2、l3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直线, l1与l2间的距离是1,l2与l3间的距离是2,所以过A作
l2的垂线,交l2、l3分别于点D、E,如图,则∠BAD=
∠BAC+∠CAE,即∠BAD=60°+∠CAE,记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两边取余弦得:
CAECAEasin60sincos60cos1,
即aaaa2232332
11
整理得3
212,,1)9(32aa解之得,故选D.
【点评】 本题以平面几何为平台,主要考查运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意图与新课标接轨,需引起高三备考学生的密切关注.
【例6】 (2007年全国Ⅰ)设锐角三角形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2sinabA.
y x O -
总结 (Ⅰ)求B的大小;
(Ⅱ)求cossinAC的取值范围. 解:(Ⅰ)由2sinabA,根据正弦定理得sin2sinsinABA,所以1sin2B,
由ABC△为锐角三角形得π6B.
(Ⅱ)cossincossinACAA
cossin6AA
13coscossin22AAA
3sin3A
.
由ABC△为锐角三角形知, 22AB,2263B.2336A,
所以13sin232A.由此有333sin3232A,
所以,cossinAC的取值范围为3322
,.
【点评】 (1)问考查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当属容易题,(2)问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应用,但题干中△ABC为锐角三角形是不可忽略的条件,必须在分析题目时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综合体现三角函数的工具性作用.虽然工具性作用有所减弱,但是对它的考查还会存在.这是由于近年高考出题突出以能力立意,加强了对知识的应用性地考查经常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出题.
【例7】 如图,甲船以每小时302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航行, 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1A
处时,乙船位于
甲船的北偏西105方向的1B
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
航行20分钟到达2A
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
的2B
处,此时两船相距102海里,问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
解法一:如图,连结11AB
,由已知22102AB,
北 - 总结 122030210260AA,
1221AAAB,
又12218012060AAB∠
,
122AAB△是等边三角形,
1212102ABAA,
由已知,1120AB
,
1121056045BAB∠,
在121ABB△
中,由余弦定理,
22212111212122cos45BBABABABAB
22220(102)2201022
200.
12102BB.
因此,乙船的速度的大小为1026030220(海里/小时).
答:乙船每小时航行302海里. 解法二:如图,连结21AB,由已知1220AB
,122030210260AA,112105BAA∠,
cos105cos(4560) cos45cos60sin45sin60 2(13)4,
sin105sin(4560) sin45cos60cos45sin60 2(13)4.
北 乙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