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力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
在力学中常见的力在力学中常见的力主要有摩擦力、重力、弹力、拉力等。
这里的介绍如下:1、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
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对我们利益的摩擦力,也有与我们有害的摩擦力。
比如我们在地上行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等,都是对我们有利的摩擦力;发动机气缸之间的运动产生的摩擦力,轴承转动产生的摩擦力,这是对我们生产生活不利的摩擦力。
2、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就是由于有重力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的很多奇妙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
比如我们看到美丽壮观的瀑布,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奔流不息的河流,水力发电等,都是利用重力的作用。
但是当我们发射火箭和卫星时,重力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需要我们的科研人员想办法脱离地球的引力,再能将火箭和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
3、弹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
弹力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
例如,我们在一块木板上放一重物,被压弯的木板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
我们用弹簧的弹力制作成了弹簧秤,将一袋水果挂在弹簧上,水果把弹簧拉长,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物体的拉力,把拉力显示出来就是这一袋水果的重量。
小时候我们用橡皮制作成弹弓,利用橡皮拉伸后产生的弹力,能够把石子等物体弹出去,而可以用来打猎。
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能直接见到;而有的形变相当微小,必须用仪器才能觉察出来。
4、拉力:拉力是弹力的一种,在弹性限度以内,物体受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形变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形变随力作用的方向不同而异,使物体延伸的力称拉力。
而从力的作用对象来看,拉力可能是内力,也可能是外力。
比如,我们用来锻炼臂力的拉力器,两节火车厢利用拉力连在一起,水果利用拉力挂满枝头等等,都是由于拉力的作用。
一、几种常见的力1.万有引力(Law of Gravitation )1)文字叙述:在两个相距为r ,质量分别为m 1,m 2的质点间有万有引力,其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其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2)数学表示 0221r r m m G F = ——引力质量Gravitational Mass其中 211..1067.6--⨯=kg m N G ——引力常量。
2.重力(Gravity )——本质上归结于万有引力。
1)文字叙述:物体重力就是指忽略地球的自转效应时,地球表明附近物体所受的地球的引力,即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其方向指向地心。
2)数学表示 G=mg g=9.8m.s -2——重力加速度。
3)思考题:赤道的重力加速度大还是两极的重力加速度大?为什么?3.弹性力(Elastic Force )大家知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彼此将产生形变,使其内部产生反抗力——形变恢复力(弹性力)。
形变是产生弹性力的条件之一。
例如:板擦和桌子相互接触,彼此有了一定的形变,在各自的接触部分产生弹性力。
所以,弹性力是一种与物体的形变有关的接触力。
即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物体因形变而产生欲使其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性力。
常见的弹性力有:1)弹簧中的弹性力: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弹性力。
胡克定律(Hooke Law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数学表示 f=-kx——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Stiffness )。
k 的值决定于弹簧本身的性质。
而弹簧弹性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2)绳子被拉紧时所产生的张力绳的张力:即绳内部各段之间的弹性作用力。
下面以AB 段为研究对象,设其质量为m A 点和B 点的张力:'A A T T -=、'B B T T -=由牛顿第二定律:a m T T B A =+(1)当a =0或者m →0时,F T T B A =-=',绳子上各点张力相同而且拉力相等。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的概念与常见的几种力【知识梳理】 一.力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的分类:①性质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所以可以归并为四种力: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② 效果力,由力的效果命名的力,如支持力、动力、向心力、回复力等等。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常见的力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①大小:G = mg ;②方向:竖直向下;③作用点:作用点。
2.弹力:发生在形变物体之间,物体恢复形变的力。
①弹簧的弹力:胡克定律ΔF =k Δx ;②物体间的压力、支持力也是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绳的拉力也是弹力,总是沿绳背向受力物体。
3.摩擦力:分为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
①动摩擦力:发生在相对滑动物体之间。
大小F = μF N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②静摩擦力:发生在有相对滑动趋势物体之间。
大小在零与最大静摩擦之间;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典型例题】例1请在图2-1中画出杆和球所受的弹力.分析与解:(a )杆在重力作用下对A 、B 两处都产生挤压作用,故A 、B两点处对杆都有图2-1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图2-2(a )所示.(b )杆对C 、D 两处均有挤压作用,因C 处为曲面,所以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球心;D 处为支撑点,弹力垂直杆斜向上.如图2-2(b )所示.(c )球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斜向上.如图2-2(c )所示.(d )球与地面接触处,受地面的支持力,垂直地面向上,如图2-2(d )所示;而与侧壁接触处,若撤去侧壁,球仍能静止,故无弹力.点评:弹力产生的前提之一就是接触,但不一定接触就有弹力.可以采用“撤物法”判别有无弹力.例2 如图为皮带传动装置,当机器正常运转时,关于主动轮上A 点、与主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B 点、与从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C 点及从动轮上的D 点,这四点的摩擦力的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B .B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C .C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D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思考:若在水平皮带上轻放一个物体,试分析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状况。
一、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 ,离地面高h 处G ’=mg ’,其中g ’=[R/(R+h )]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二、 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 △x,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x 为形变量,单位是N/m.三、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②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生活中常见的力7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例题1】下述各力中,不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有()A.重力B.拉力C.弹力D.摩擦力【例题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可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用悬挂法寻找物体的重心,当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例题3】关于弹力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斜面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C.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向上的D.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线,指向受力物体【例题4】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A.6cm B.3cm C.1.5cm D.0.75cm【例题5】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例题6】在公式G=mg中,在地球表面处g=9.8N/kg,在月球表面处g′=1.63N/g。
力的概念及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它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在物理学中,力是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基础概念之一。
本文将对力的概念进行详细探讨,并对力进行分类。
一、力的概念力是一种向量量,它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或者产生变形。
力有两个基本属性,分别是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来源和性质,力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力及其特点。
1. 接触力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有两种类型:摩擦力和支持力。
(1)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在相互接触的表面之间产生的一种力,可以抑制物体相对滑动或者使物体停止。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物体材质以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2)支持力:支持力是物体放在其他物体上时,由于接触面的作用而产生的力。
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支持它的物体施加的压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2. 弹力弹力是弹性物体恢复原状时的力,它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弹力是物体内部原子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当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时,这种作用力会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3. 重力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引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地球表面上,重力的大小约为9.8N/kg。
4. 引力引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与质量的乘积成反比。
引力的大小与质量和距离有关,方向沿着两个物体之间的连线方向。
5. 电磁力电磁力是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力。
当两个带电体之间有电荷不平衡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电磁力。
电磁力可以是吸引力,也可以是斥力,它的大小与电荷量和距离有关。
6. 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典型的范性力,它们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引力是吸引性的力,而斥力则是排斥性的力。
力学常见的力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的领域中,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力:
1.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通常用符号Fg 表示。
2.弹力:是物体受拉伸或压缩后具有的恢复力,通常用符号Fk 表示。
3.摩擦力:是阻碍物体在表面上运动的力,通常用符号f表示。
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4.引力:是物体间由于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吸引力,通常用符号Fg 表示。
5.推力:是物体受到的推动力,通常用符号Ft表示。
6.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的向上的力,通常用符号Fb 表示。
7.惯性力:是物体在惯性参照系中所受的力,通常用符号Fi表示。
8.阻力:是物体在流体或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碍力,通常用符号Fr表示。
这些力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对于物体运动和稳定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第四讲:几种常见的力[要点导学]一、重力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性质:①物质性:②相互性:③同时性:④矢量性:2、力的作用效果①静力效果:②动力效果:3、力的三要素:大小(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作用点、方向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有时只需要画出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既要要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又要用标尺表示出力的大小的作图叫力的图示。
5、力的分类:①按力的性质(产生原因)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
②按作用效果分:压力、拉力、动力、向心力、回复力。
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6、重力的产生: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2)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到其他力等情况无关。
7、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减小,当纬度增加时,g值增大。
8、测量重力仍可以用弹簧秤测量,但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弹簧秤要保持竖直、静止状态时读数。
9、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是垂直向下也不能说是指向地心)10、作用点(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即重心)。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的确定a.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也称匀质物体),且形状规则,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
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心。
b. 非匀质物体和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
悬挂法找重心(适用于薄板)原理:拉力与重力是对平衡力,绳的反向延长线必过重心二、弹力1.形变:物体形状和体积的改变2.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如果在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第一讲三种性质的力1.重力产生: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物体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
作用点: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用悬挂法可以找薄板状物体的重心。
2.弹力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接触力、被动力)方向:作用在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上,与接触面垂直(点接触时,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形变前的位置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f=kx,劲度系数k(N/m)3.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力、被动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1).滑动摩擦力f=μF N,动摩擦因数μ,F N指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其大小与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大(2).静摩擦力f0、最大静摩擦力f m可由二力平衡条件求,f m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近似计算时,f m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摩擦力既可以做阻力,也可以做动力。
二.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2、要养成按一定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4、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也不同。
A.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多个施力物体B.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C.物体受到力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受到力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可能都不发生变化答案:AB关于力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C.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D.性质相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答案: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B.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C.画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D.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杆秤来测量力的大小答案:C下列有关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存在生命或动力的物体才可能施力,无生命或动力的物体只能受力不能施力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答案:D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B.一个悬挂于绳子下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子对它的拉力C.重力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D.在地面上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答案:D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面对重物的支持力方向相反答案:B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可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D.用悬挂法寻找物体的重心,当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答案: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C.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地理纬度及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及运动状态无关D.两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重力有可能不同答案: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中将物体释放后,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B.物体向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比向下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大C.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沿重力方向运动D.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答案:D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悬线的拉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B.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重力可以由弹簧秤测出,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D.站在匀速运动的电梯中的人,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底面给他的支持力相平衡答案:D(点拨: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重4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4N的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地球B.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木块C.这个压力不是重力,这个压力的施力物是木块,木块所受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D.这个压力与木块所受的重力相平衡答案:C(点拨:这个压力跟木块所受的重力不是同一个物体所受的力,不同物体所受的力无平衡可言)物体A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时,发生形变的物体A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B产生弹力作用,下列关于弹性形变和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先发生形变,后产生弹力B.物体A先产生弹力,后发生形变C.弹力和形变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的D.物体A由于形变而对物体B产生了弹力作用答案:CD下面有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①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②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③只有受到弹簧作用的物体才会受弹力作用④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上的D.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同的答案:CD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无关答案:B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答案:BCD如图所示,小球A系在坚直拉紧的细绳下端,球恰又与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A所受的力是()A.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B.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D.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答案:A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秤受到大小都为4N的拉力F1、F2的作用,弹簧秤的示数为( )D.无法确定答案:B(点拨:弹簧秤的示数是作用在它吊钩上的作用力大小,即作用在弹簧秤自由端上作用力的大小)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每个自重都是,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的砝码,则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 )A.0.2答案:c如图所示,条形磁铁A、B质量均为m,C为木块,它们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B对A的弹力为F1,C对B的弹力为F2,则F1、F2与重力mg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mg,F2=2mg >mg,F2=2mg>mg,F2=mg =mg,F2>2mg答案:B(点拨:A、B两磁铁由于异名磁极相对,它们间存在相互吸引的磁力,所以B对A向上的支持力除了平衡A所受的重力外,还要平衡B对A的磁力)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6cmB.3cmC.1.5cmD.0.75cm 答案:B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答案:A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B.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C.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D.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答案:AC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答案:D关于滑动摩擦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答案:CD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答案:D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水平向左,水平向右,水平向左,水平向右答案:A(点拨:物体所受的向右拉力小于×100(N),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所受的是静摩擦力)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增大,f不变增大,f增大变小,f不变不变,f不变答案:A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立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以水平力F拉B,而两立方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和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和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与桌面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D.若撤去外力F,则A和B之间,B与水平面之间都不存在摩擦力答案:ACD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α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块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B.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减小C.物块A仍可保持静止状态D.木板对A的作用力减小答案:BC(点拨:物块A的重力由木板给它的作用力平衡,物块A的重力是不变的)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推力F时,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B.物体A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C.物体A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D.物体A与斜面间的正压力一定增大答案:CD(点拨:A受推力F作用后,在F较小时物体仍具有相对斜面下滑的趋势,在F较大时物体具有相对斜面上滑的趋势,当F为某一适当值时物体相对斜面无运动的趋势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并且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静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N直接计算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答案:D水平的传输带将工件匀速地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A.工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静摩擦力作用B.工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作用C,工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作用D.工件不受摩擦力作用答案:D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C.两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说明两接触面越粗糙D.滑动摩擦力大小不仅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它们间的正压力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答案:D37,B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向下,f2向上,且f1=f2向下,f2向上,且f1>f2向上,f2向上,且f1=f2向上,f2向下,且f1>f2答案:C(点拨:运动员不管是匀速攀升还是匀速下滑,所受的摩擦力都是用来平衡他的重力)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作用在B物体上的水平力F为2N时,三个物体都静止,则物体A、B之间,B、C之间,C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0、0 、1N、1N、2N、2N 、2N、2N答案:C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斜面体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上有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斜面体给物块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B.水平面给斜面体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C.物块相对斜面有下滑的趋势,斜面相对水平桌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D.斜面体对水平桌面只有向下的弹力作用,不存在摩擦力作用答案:AD(点拨:将物块与斜面体作为整体来看,这一整体放在水平面上没有相对桌面运动的趋势)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的摩擦力也越大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匀速传送的速度无关D.若匀速地向下传送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F答案:AC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 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答案:ABD如图所示,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见图.在B轮上带有负载,P、Q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Q所受的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所受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所受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答案:A(点拨:皮带不打滑,说明P和Q处的摩擦力都是静摩擦力,A轮上的P点相对接触处的皮带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B轮上的Q点相对接触处的皮带也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如图所示,三块相同砖被压在两竖直方向的木板之间,设每块砖的重力为G,则A与左板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A与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答案:1.5G;0.5G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要能从A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F=_____N,这时系A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_____N答案:;1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A对绳的作用力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_____.答案:mg;(M-m)g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水平地拉重10N的物块,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增大拉力,当弹簧秤的示数为时物块开始滑动,为维持物块匀速运动,以后拉力只需.则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___N,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答案:;三、作图与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如图所示,一个金属球放在凹槽上,它的重心位置C在它的球心位置O的下方请在图中画出该金属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答案:图略(点拨:弹力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所以两侧的弹力均指向球心O)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F1与F2的方向相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最大的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若只撤去F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只撤去F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 m=μG=8N(1)∵F-F2=7N<f m∴物体保持静止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1=F1-F2=7N,方向水平向右.(2)∵F2=6N<f m∴物体保持静止,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2=F2=6N,方向水平向左(3)∵F1=13N>f m∴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左滑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3=μG=8N.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G A=20N的木块A,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在A上放有重G B=10N的木块B,B与A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求:(1)使A和B一起匀速运动的水平拉力F(2)若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B匀速运动时水平面给A的摩擦力多大答案:(1)12N(2)1N(点拨:F作用在B上时,A不可能受摩擦力作用,否则它不可能做匀速运动;F作用在A上时,B保持静止,受静摩擦力作用)第二讲力的合成和分解一、标量和矢量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力的分类及特点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效应,它是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原因。
在物理学中,力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力的几
种分类及其特点。
1. 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
这种力的特点是需
要物体之间有接触点才能产生,并且它的作用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2. 弹力
弹力是一种物体由于受到压缩或拉伸而产生的力。
它的特点是
当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时,力也会消失。
常见的弹力包括弹簧力和
橡皮筋力。
3. 重力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力。
它的特点是作用于物体质心,垂直于地面,并且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 摩擦力
摩擦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对彼此运动的阻力。
它的特点是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质地有关,作用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5. 浮力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它的特点是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有关,当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排除的液体或气体的质量相等。
以上是力的几种分类及其特点的简要介绍。
了解不同类型的力对于理解物体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原理非常重要。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王维斌,霎华慧,杨典才. (2016). 大学物理学[M]. 高教出版社.。
什么是力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力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其不同类型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或者使物体产生形变。
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它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来衡量。
不同类型的力:1.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它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产生的,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施力物体的远近。
2.弹力:弹力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产生形变时,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彼此产生的力。
例如,压缩弹簧后的弹力,拉伸橡皮筋时的弹力。
3.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由于不规则性而相互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
4.磁力:磁力是磁体之间或磁体与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磁力的方向由磁体的极性决定,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之间的力称为库仑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力,它们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如溶解度、沸点等。
7.核力:核力是作用于原子核内部,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的力。
这种力非常强大,能够在原子核内部克服电磁排斥力,使得质子聚集在一起。
以上是中学物理课程中关于力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力的介绍。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力的类型对于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在平地上受到一个2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题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
如果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是2kg,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加速度:a = F/m = 20N / 2kg = 10m/s²。
因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0m/s²。
2.习题:一个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的斜面下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忽略空气阻力。
生活中力的应用
生活中力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和活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力的应用:
1.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引起的力,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和稳定。
例如,我们站立或坐在地面上,因为地球的重力吸引我们。
重力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一些运动,如跳跃和攀登。
2. 摩擦力:摩擦力是阻止两个物体相对移动的力。
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移动物体或控制运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摩擦力来打蜡、擦地板或推动一辆车。
3. 弹力:弹力是物体被压缩或拉伸后的反弹力。
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一些活动,如弹琴、打篮球或使用弹簧。
4. 电力:电力是由电荷之间产生的力。
它可以帮助我们使用电器或完成电路。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电力来照明、加热食物或充电手机。
5. 磁力:磁力是由磁场引起的力。
它可以帮助我们使用磁性材料或完成电路。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磁力来吸附物体、制作电机或读取磁带。
总之,力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和活动。
了解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使我们更加独立和有创意。
- 1 -。
.
. 几种常见的力
【课堂练习】
1.关于力的下利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B.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2.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很可能也随着改变。
D.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3. 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一定越大;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支持面的滑动方向相反;
C.接触面的滑动摩擦系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4. 下列关于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
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的。
C.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D.弹力的方向总与形变的方向一致。
5.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安徽省2002年中考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看不出有形变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弹力。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D.发生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弹力。
7.一块冰重100牛顿,它的质量是______千克,把它溶解成水质量是_______千克,把它带到月球上去,其质量为______千克。
(g取10牛/千克)
8.一条放在地面上的长为L的柔软匀质粗绳,向上提其一端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长为L的均匀直钢管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抬起其一端使其与水平地面成30角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
9.按下列要求画出下图中物体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
(超纲题,可选做)
(1)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2)墙壁对球的支持力(3)大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4)半球形碗内壁对杆下端的支持力和碗边缘对杆的支力 (5)墙和地面对杆的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