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培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61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统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历史》统编版教材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具体内容包括:夏朝的建立与衰亡、商朝的建立与发展、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度以及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
详细内容涉及夏禹治水、汤武革命、周文王与周武王的功绩,以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和关键人物,分析这些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3. 学习并能够运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的知识,分析西周的政治与社会结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的内容及其对西周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原因和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历史》统编版教材、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时间线图表。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历史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物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图片中的历史文物,推测它们与夏商周时期的关系。
2. 知识讲解:夏朝:介绍夏禹治水的故事,强调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意义。
商朝:讲解汤武革命,分析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特点。
西周:详细讲解分封制和宗法制度,展示西周的政治与社会结构。
东周: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介绍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题1:夏朝是如何建立和衰亡的?例题2:商朝为什么能够取代夏朝?例题3: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度是如何运作的?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应用所学知识。
练习1:绘制夏商周时期的时间线。
练习2:分析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贡献。
六、板书设计1. 夏商周的更替时间线。
2. 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要点。
3. 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和关键人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析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变迁,并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
2024年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教材第四章“夏商周的更替”。
具体内容包括夏朝的建立与崩溃、商朝的建立与发展、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东周的变化与春秋战国的纷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原因、过程及影响。
重点:夏商周的兴衰成败、历史发展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中国古代史》辅导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图,简要介绍夏商周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分析历史事件及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夏商周更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夏商周更替的典型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夏商周的更替夏朝:建立与崩溃商朝:建立与发展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东周:变化与春秋战国的纷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
(2)分析夏商周更替的原因及影响。
2. 答案:(1)夏朝:约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一位君主桀被商汤推翻。
商朝:约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末代君主纣王被周武王灭掉。
西周:周武王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被犬戎所灭。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纷争不断,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
(2)原因:内部矛盾、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外部的侵略等。
影响:推动历史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形成中华文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对夏商周更替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但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仍不够深刻,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史记》等古籍,了解更多关于夏商周的历史故事,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2024年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历史》教材中关于夏商周的更替的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一课“夏商周”的第二部分“夏商周的更替”,内容主要包括夏朝的建立和衰落、商朝的建立和盘庚迁都、西周的建立与分封制、东周的演变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掌握各个朝代的兴衰原因。
2. 通过对夏商周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和衰落、商朝的建立和盘庚迁都、西周的建立与分封制、东周的演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国历史》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入夏朝的建立。
2. 讲解夏朝:介绍夏朝的建立、主要历史事件及衰落原因。
3. 过渡到商朝:讲解商汤灭夏、盘庚迁都等事件。
4. 讲解商朝:介绍商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及灭亡原因。
5. 过渡到周朝:讲解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分封制。
6. 讲解周朝:介绍周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及东周的演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时间线,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记忆。
8. 例题讲解:分析夏商周三个朝代更替的共同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夏商周的更替夏朝:建立、主要历史事件、衰落原因商朝:建立、盘庚迁都、灭亡原因周朝:建立、分封制、东周演变2. 夏商周三个朝代更替的共同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及其原因。
2. 答案: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建立。
夏朝的衰落原因主要有:内部矛盾激化、王权衰落、自然灾害等。
商朝:建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由商汤建立。
商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暴政、阶级矛盾尖锐、外患等。
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由周武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