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课件】【统编版】
- 格式:pptx
- 大小:5.30 MB
- 文档页数:39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统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历史》统编版教材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具体内容包括:夏朝的建立与衰亡、商朝的建立与发展、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度以及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
详细内容涉及夏禹治水、汤武革命、周文王与周武王的功绩,以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和关键人物,分析这些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3. 学习并能够运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的知识,分析西周的政治与社会结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的内容及其对西周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原因和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历史》统编版教材、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时间线图表。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历史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物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图片中的历史文物,推测它们与夏商周时期的关系。
2. 知识讲解:夏朝:介绍夏禹治水的故事,强调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意义。
商朝:讲解汤武革命,分析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特点。
西周:详细讲解分封制和宗法制度,展示西周的政治与社会结构。
东周: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介绍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题1:夏朝是如何建立和衰亡的?例题2:商朝为什么能够取代夏朝?例题3: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度是如何运作的?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应用所学知识。
练习1:绘制夏商周时期的时间线。
练习2:分析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贡献。
六、板书设计1. 夏商周的更替时间线。
2. 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要点。
3. 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和关键人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析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变迁,并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统编版】教学内容:1.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成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结束于约公元前1600年。
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他治水有功,受到百姓的爱戴。
但夏朝一位王夏桀荒淫无道,导致了夏朝的灭亡。
2.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商朝成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由汤推翻夏朝而建立。
商朝的都城曾多次迁移,直到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商朝的一位王商纣王暴虐无道,导致商朝灭亡。
3. 周朝的建立与灭亡:周朝成立于公元前1046年,由周武王推翻商朝而建立。
周朝的都城起初设在镐京,后迁至洛邑。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周朝一位王周赧王时期,周朝衰败,最终被秦朝灭亡。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更替的过程,掌握夏商周的历史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3. 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更替的过程。
难点: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夏商周时期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夏商周的更替。
二、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更替的过程,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三、课堂讲解1.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禹治水的图片,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夏朝的建立。
然后讲解夏桀的暴政,导致夏朝的灭亡。
2.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商汤革命的图片,讲解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的过程。
然后讲解商纣王的暴政,导致商朝的灭亡。
3. 周朝的建立与灭亡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武王革命的图片,讲解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的过程。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统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历史》统编版教材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具体内容包括夏朝的建立与衰亡、商朝的建立与发展、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以及东周的春秋战国争霸。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衰亡过程,了解我国早期国家制度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衰亡过程及其国家制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件中的夏商周时期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早期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夏朝的建立与衰亡(2)商朝的建立与发展(3)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4)东周的春秋战国争霸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夏商周的更替夏朝:建立、衰亡商朝:建立、发展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东周:春秋战国争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
(2)分析夏商周三个朝代国家制度的基本特点。
2. 答案:(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
夏朝末年,夏桀暴政,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2)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
商朝中期,盘庚迁都至殷,商朝进入全盛时期。
商朝末年,商纣王暴政,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3)西周:周武王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周幽王时期,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4)东周: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统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古代史》第四章“夏商周的更替”,详细内容涉及夏朝的建立与崩溃、商朝的兴起与盘庚迁殷、西周的封建制度与东周的分封制瓦解。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1. 夏朝的建立及其社会制度;2. 商汤革命与商朝的繁荣;3. 西周封建制度的确立;4. 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争霸;5.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及其历史背景;2.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及社会制度;3. 认识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东周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
教学重点:夏商周的更替过程、关键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历史地图、时间线图表;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历史资料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地图,引发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探索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夏商周的背景,讲解夏朝的建立与崩溃。
a. 夏朝的建立:大禹治水,启建立夏朝。
b. 夏朝的崩溃:夏桀暴政,商汤革命。
3. 商朝兴起与更替:a. 商汤革命,商朝建立;b. 盘庚迁殷,商朝繁荣;c. 商纣王暴政,周朝兴起。
4. 西周封建制度:a. 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b. 周公旦制定封建制度,实行分封制;c. 西周的文化与科技成就。
5. 东周分封制瓦解:a.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b. 诸侯国间的争霸与联盟;c. 东周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启蒙。
6. 随堂练习:分发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夏商周更替时间线;2. 夏商周重要事件及人物;3. 西周封建制度框架图;4. 东周诸侯国争霸关系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夏商周更替的过程;b. 分析西周封建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c. 请列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并说明他们的主要成就。
2. 答案:a. 夏商周更替的过程:大禹治水,启建立夏朝→夏桀暴政,商汤革命→商朝建立,盘庚迁殷→商纣王暴政,周朝兴起;b. 西周封建制度特点:分封制,诸侯国与中央政权关系密切;影响: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为后来的诸侯争霸埋下伏笔;c.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