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第二章_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33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四大理论体系现代金融市场理论主要包括相辅相成的四大理论体系,即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以及方兴未艾的行为金融理论。
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在金融市场中,几乎所有的金融资产都是风险资产。
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追求投资者效用的最大化,即在同等风险水平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是在同等收益水平下的风险最小化。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是风险资产的均衡市场价格问题。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只能通过改变风险偏好来影响风险溢价,即“只能通过承担更大的风险来谋求更高收益”。
CAPM理论为消极投资战略——指数化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评价基金经理的业绩提供了参照系。
CAPM理论在假设前提上的局限性导致了实证的失效,这也为行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空间。
其在假设上的非现实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市场投资组合的不完全性。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主体对理性预期的偏离,各个投资者不可能达到一致的市场组合。
第二是市场不完全导致的交易成本。
在一个完全的资本市场中,追求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不存在税收和政府管制等交易成本,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且经济主体可以无成本地拥有信息,金融资产是完全可分的。
然而,现实的金融市场并不是无摩擦的,而是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如证券借贷限制、买空卖空限制和税收等。
第三是该理论仅从静态的角度研究资产定价问题,且决定资产价格的因素也过于简单。
从发展的角度,需要加入多因素跨期博弈模型来研究投资组合的动态变动。
二、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主要研究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其影响路径包括信息量大小和信息传播速度两方面得到内容。
如果资本市场是竞争性的和有效率的,则投资的预期收益应等于资本的机会成本。
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证券价格完全反应了所有可能获得或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的价格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金融市场学》教案课时分配表:主要参考文献:[1]王兆星等主编《金融市场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2]陈共等主编《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代鹏主编《金融市场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徐兆宏主编《中国证券法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5]王维安主编《网络金融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6]黄孝武主编《网络银行》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7]潘清木主编《金融市场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8]王庆先主编《金融市场学》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9]周升业主编《金融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0]胡继之主编《中国股市的演进与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章金融市场概论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的依据和内容,并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几个趋势有所了解重点难点: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教学方法:讲述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一、金融市场的概念所谓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就是指资金盈余的一方通过金融交易将多余的资金贷借、融通给资金短缺的另一方。
融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以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而直接进行的资金融通。
间接融资是指交易双方通过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来实现资金融通的。
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是指资金融通的场所或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它是以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这个概念包括如下三层含义:一是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这个场所可以是有形的,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外汇交易员们通过电信网络构成的看不见的市场所进行的资金调拨。
二是金融市场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
1、第二章:2、同业拆借市场:也称同业拆放市场,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市场。
3、回购协议:指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4、逆回购协议:买入证券的一方同意按预定期限以约定价格卖出其所买入证券5、出票: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6、承兑: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7、转贴现:指办理贴现业务的银行将其贴现收到的未到期票据,再向其他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票据转让行为,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8、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次贴现的票据转让行为。
9、共同基金:指将众多的小额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由专门的经理人进行市场运作,赚取收益后按一定得期限及持有的份额进行分配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
10、第三章11、剩余索取权:指股东索取公司对债务还本付息后的剩余收益的权利。
12、剩余控制权:表现为合同所规定的经理职责范围之外的决策权。
13、信用交易:又称垫头交易和保证金交易,指证券买者或卖者通过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得到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的证券买卖。
14、保证金购买:又称信用买进交易,指对市场行情看涨的投资者交付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由经纪人垫付其余价款为他买进证券。
15、卖空交易:又称信用卖出交易,指对市场行情看跌的投资者本身没有证券,就向经纪人交纳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借入证券,在市场上卖出,并在未来买回该证券还给经纪人。
16、优先股:在剩余索取权方面较普通股优先的股票,这种优先性表现在分得固定股息并且在普通股之前收取股息。
17、累积优先股:如果公司在某个时期内所获盈利不足以支付优先股股息时,则累积到次年或某一年盈利时,在普通股的盈利发放之前,连同本年优先股的股息一起发放。
18、可转换债券:指公司债券附加可转换条款,赋予债券持有人按预先确定的比例转换为该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