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规范-建筑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496.65 KB
- 文档页数:33
住宅设计强制性条文第一章设计总则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住宅建筑规)3.1.2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住宅建筑规)3.1.3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住宅建筑规)6.1.4 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省住宅设计标准)3.1.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住宅建筑规)3.1.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住宅建筑规)3.1.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
(住宅建筑规)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住宅建筑规)3.1.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住宅建筑规)5.2.6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住宅建筑规)3.1.4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住宅建筑规)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5.1.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住宅建筑规)5.4.5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省住宅设计标准)4.3.1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4.3.2 厨房应配置洗涤池、操作台、灶台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住宅建筑规)4.4.2 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该直接开在厨房。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规)4.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餐厅的上层,并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住宅设计强制性条文第一章设计总则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住宅建筑规范)3.1.2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住宅建筑规范)3.1.3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住宅建筑规范)6.1.4 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省住宅设计标准)3.1.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住宅建筑规范)3.1.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住宅建筑规范)3.1.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
(住宅建筑规范)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3.1.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住宅建筑规范)5.2.6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住宅建筑规范)3.1.4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5.1.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住宅建筑规范)5.4.5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省住宅设计标准)4.3.1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4.3.2 厨房应配置洗涤池、操作台、灶台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4.4.2 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该直接开在厨房内。
住宅设计规范5.1.1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功能空间。
5.3.3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施或为其预留位置。
5.4.4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5.5.2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局部净高的室内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5.5.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至少有1/2的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
10m。
5.6.2 阳台栏杆设计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5.6.3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 5.8.1窗外没有阳台或平台的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设置防护设施.6.1.1楼梯间、电梯厅等共用部分的外窗,窗外没有阳台或平台,且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小于0.90m时,应设置防护设施.6.1.2公共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
6.1.3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
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
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6.2.1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2十层及十层以上且不超过十八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3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强制性条文第一部分:总则1.阐述了抗震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即确保建筑物在设计基准地震动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2.强调了抗震设计的重要性,要求建筑物设计应有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案。
第二部分:地震烈度与设计基准地震动1.确定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
2.确定建筑物所在位置的设计地震分组,以及基于地震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确定的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
第三部分:设计负荷1.确定建筑物在设计基准地震动作用下的设计负荷,包括地震荷载和附加负荷。
2.规定了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设计负荷计算方法和要求。
第四部分:结构设计1.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提出了设计方法和要求,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等。
2.规定了结构的材料和构造要求,包括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筋等。
3.规定了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包括强度设计和刚度设计。
第五部分:非结构性抗震设施1.对建筑物的非结构性组件和设备(电气设备、管道、附属设施等)提出了抗震设计要求。
2.规定了非结构性设施的安装和固定方法,以及抗震装置的选取和设计要求。
第六部分:地基与基础设计1.强调了地基和基础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性。
2.规定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和基础设计要求,包括土壤试验、地基处理和基础形式等。
第七部分:抗震设计文件与报告1.要求设计人员编制完整、准确的抗震设计文件和报告,包括设计计算书、施工图纸和技术说明等。
2.规定了设计审核和验收程序,确保抗震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第八部分:施工和监督1.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抗震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验程序。
总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强制性条文详细规定了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要求和方法,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必须遵守这些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强制性条文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 建筑场地为I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4.1 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
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 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 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 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1 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O,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
住宅设计强制性条文第一章设计总则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住宅建筑规范)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省住宅设计标准)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厨房应配置洗涤池、操作台、灶台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该直接开在厨房内。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规范)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餐厅的上层,并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规范)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
第一章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强制性标准3.1.3 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3.1.7 走道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3.1.7的规定。
走道最小净宽表3.1.7注: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二、走道地面有高差时,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 91-833.1.5 基地应避开噪声、振动、电磁干扰和其他污染源,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对科学实验工作自身产生的上述危害,亦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 6 使用有放射性、爆炸性、毒害性和污染性物质的独立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符合有关安全、防护、疏散、环境保护等规定。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41-873.1.3 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一903.1.6 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震等措施。
3.2.3 卫生间。
四。
卫生问不应设在餐厅、厨房、食品贮藏、变配电室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一883.1.6 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 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3.1.11 设系统空调或采暖的商店营业厅的建筑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四、营业厅与空气处理室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兼隔音构造,并不得直接开门相通。
3.2.10 联营商场内连续排列店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二、饮食店的灶台不宜面向公共通道,并应有良好排烟通风设施;四、各店铺的隔墙、吊顶等的饰面材料和构造不得降低商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规定,并不得任意添加设计规定以外的超载物。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筑设计1 设计基本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1.2基地高程一、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
2.1.4相邻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空地三、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
2.2.1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一、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
二、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
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
3.3.2地面排水一、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
4.2.1楼梯二、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九、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4.2.4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4.4.4楼地面四、存放食品、食料或药物等房间,其存放物有可能与地面直接接触者,严禁采用有毒性的塑料、涂料或水玻璃等做面层材料。
4.5.2窗四、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4.7.1建筑物内的公用厕所、盥洗室、浴室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上述用房不应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贮存、配电及变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四、楼地面、楼地面沟槽,管道穿楼板及楼板接墙面处应严密防水、防渗漏。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 年版第一篇建筑设计条文宣贯、专题报告、答疑一、“建筑设计”强制性条文概况:1、工程建设标准分类及其相互关系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背景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审批原则和实施要点4、“建筑设计”强制性条文的特点和实施难点5、“建筑设计篇” 2013 年版主要修改内容二、主要条文宣贯:1、第 1 章基本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 6 条强条)2、第 2 章室内环境(采光、隔声、空气质量的三部标准的部分强条)3、第 3 章各类建筑的专门设计(《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的部分强条)4、第 4 章专项设计(《无障碍设计规范》、《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的有关强条)三、专题报告 :1、“建筑设计”强制性条文今后的发展方向2、建筑设计规范与“强制性条文”的关系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其他设计规范的关系4、如何执行建筑设计强条中有关室内环境的量化指标5、关于建筑日照计算与住宅室内环境质量控制6、栏杆的防护高度与“可踏面”的有关问题7、建筑的无障碍设计与无障碍建筑的设计8、建筑设计如何选用“无障碍电梯”和“可容纳担架电梯”四、典型问题答案 :1、建筑设计的“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的“逃生”有何不同?2、如何确定建筑的形式和建筑的层数?3、如何计算走廊、通道净尺寸及窗地比指标?4、如何处理建筑设备相关标准改版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建筑设计”强制性条文概况:1、工程建设标准分类及其相互关系按文件形式分为:建设标准(《派出所建设标准》等,控制投资,较少对外)技术规范、规程(《住宅设计规范》等,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大部分)产品标准(《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等,产品的选用、安装)管理办法、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强度高、数量少)按等级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 JG(协会标准 CECS)地方标准 (北京 DBJ)企业标准 QB(I SO 国际标准和产业联盟标准需根据实际情况应用转化到各个等级中)按执行强度分为:强制性标准(有一定比例的强制性条文)推荐性标准(编号带 /T,推荐性不等于“宜” )在建工行业还有:标准图集通用图集技术措施实施导则(作为“准”标准文件,各个等级都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性条.doc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建筑抗震设计中必须遵守的强制性条文,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减少地震灾害。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第二章:抗震设计基本要求第三条: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功能和地震影响程度,划分为不同的抗震设防类别。
第四条:抗震设防标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第五条:抗震设计方法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确保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第三章:场地与地基第六条:场地选择建筑物的选址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不利地形。
第七条:地基处理建筑物的地基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第八条:地基承载力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应通过地质勘察确定,并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第四章:结构体系与布局第九条:结构体系选择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应根据其功能、规模和抗震要求合理选择。
第十条:结构布局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应合理,避免不规则布局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十一条:结构刚度与强度建筑物的结构刚度与强度应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第五章:抗震措施第十二条:抗震构造措施建筑物应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如设置隔震缝、减震器等。
第十三条:非结构构件抗震建筑物的非结构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等,也应采取抗震措施。
第十四条:设备抗震建筑物内的重要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抗震措施,防止地震时的损坏。
第六章:施工与验收第十五条: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第十六条:抗震性能验收建筑物竣工后,应进行抗震性能验收,确保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规范修订本规范应根据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和地震灾害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
第十八条:解释权本规范的最终解释权归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所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强制性条文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 建筑场地为I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4.1 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
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 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 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 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1 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O,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
建筑装饰设计相关国家标准及强制性条文汇编设计信息部2008年3月编印目录第一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第一篇建筑设计1 设计基本规定 (2)3 各类建筑的专门设计3。
1 公共建筑 (7)3。
2 居住建筑 (12)3。
3 老年人建筑 (12)3。
4 无障碍设计 (15)第二篇建筑防火1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1.1 一般规定 (20)2 防火和构造2.1 防火和防烟分区 (21)2。
2 建筑装修 (25)2。
3 防烟和排烟 (26)2.4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27)3 安全疏散和消防楼梯3.1 一般规定 (29)3.2 安全疏散距离和出口宽度 (32)3。
3 疏散楼梯间、楼梯和门 (37)3。
4 消防电梯 (41)第二部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3。
1 套型 (41)3。
2 卧室、起居室(厅) (41)3.3 厨房 (41)3。
4 卫生间 (42)3.7 阳台 (42)3.8 过道、储藏空间和套内楼梯 (42)3.9 门窗 (42)4.1 楼梯和电梯 (42)4.2 走廊和出入口 (43)4.4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43)4.5附建公共用房 (43)第三部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 照明标准值 (44)6 照明节能 (49)第一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第一篇建筑设计1 设计基本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
1 民用建筑分类3.1.1 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3。
1.2 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强制性规范建筑强制性规范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使用功能的规范性要求。
建筑强制性规范主要包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施工规范和建筑验收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建筑强制性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
首先,建筑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它是建筑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保障。
建筑设计规范包括结构设计规范、防火设计规范、电气设计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结构设计规范主要是确保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以保证建筑物在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情况下的安全性。
防火设计规范是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包括建筑物的防火材料选择、消防设备设置和应急疏散通道设计等。
电气设计规范主要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包括电线电缆敷设规范、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要求等。
其次,建筑施工规范是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施工规范包括土建施工规范、安装施工规范和施工安全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土建施工规范主要是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土方开挖、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和装饰装修等。
安装施工规范主要是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标准进行各种设备和管道的安装工作,包括电力安装、暖通空调安装和给排水安装等。
施工安全规范是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组织、安全设施和安全操作要求等。
最后,建筑验收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建筑验收规范主要包括建筑物竣工验收、材料验收和质量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物竣工验收是在建筑物完工后进行的一系列检验和测试工作,以评定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材料验收是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规格进行检查,以保证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质量验收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和检验,以保证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和合格性。
建筑强制性规范的执行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执行建筑强制性规范,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建筑强制性规范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强制性条文5.1.3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2 .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1.4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00h。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5.2.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2的规定,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
表5.2.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注:1.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2 .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3. 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4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5.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6.5.3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6. 相邻建筑通过连廊、天桥或底部的建筑物等连接时,其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的规定。
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汇编建筑专业分册2016年版目录一、通用规范....................................................................................................................................................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二、建筑规范、规程 ........................................................................................................................................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2.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2.4《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16 ..............................................................................................................2.5《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2.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2.7《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2.8《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2.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2.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2.1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2.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1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2.14《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2.15《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2010 ...............................................................................................2.16《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 ..................................................................................................2.1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2.18《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 ...............................................................................2.19《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2012 ...........................................................................2.20《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2.21《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2.22《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2.23《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 ...............................................................................................2.24《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2.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年版)》GB50325-2010 ....................................................2.2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016版未实施)........................................................................三、燃气、石油、化工.....................................................................................................................................3.1《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全部为强制性条文.........................................................................3.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很多为强制性条文.........................................................................3.3《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GB51142-2015 ..................................................................................3.4《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版)》GB50156-2012..................................................................3.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四、火力发电....................................................................................................................................................4.1《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4.2《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4.3《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4.4《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762-2012......................................................................................................4.5《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CJ90-2009.......................................................................................4.6《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2010......................................................................................4.7《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4.8《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4.9《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0966-2014..............................................................................................五、施工规范....................................................................................................................................................5.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5.2《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15 .....................................................................................5.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5.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六、相关专业规范 ............................................................................................................................................6.1《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14......................................................................................................6.2《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2013 .............................................................................................................6.3《电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GB50710-2011..................................................................................................6.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0966-2014.............................................................................................6.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6.6《20K 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6.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6.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6.9《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 ..............................................................................................七、地方标准....................................................................................................................................................7.1《民用建筑绿色标准》DB33/1092-2016 ......................................................................................................附件1浙江省建设领域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公告 .....................................................................................附件2《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浙公通字〔2015〕54号 .......................................一、通用规范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2.2? 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