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合版)
- 格式:ppt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18
新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全文1.0.1 为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1.0.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避免采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建筑内部装修in terior decoration of buildings为满足功能需求,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
2.0.2装饰织物decorative fabric满足建筑内部功能需求,由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及其他合成纤维制作的纺织品,如窗帘、帷幕等。
2.0.3 隔断partition建筑内部固定的、不到顶的垂直分隔物。
2.0.4固定家具fixed furniture与建筑结构固定在一起或不易改变位置的家具。
如建筑内部的壁橱、壁柜、陈列台、大型货架等。
3、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3.0.1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修装饰材料七类。
注:其他装修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3.0.2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本规范表3.0.2的规定。
3.0.3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的有关规定,经检测确定。
3.0.4安装在金属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
3.0.5 单位面积质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3.0.6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修涂料,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且涂层干膜厚度不大于1.0mm的有机装修涂料,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版全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版全文我们都知道建筑设计防火的要求很高,下面为你整理了建筑设计防火的规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就跟随店铺一起去了解下吧,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的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5 厂房;6 仓库;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9 可燃材料堆场;10 城市交通隧道。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 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 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它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的建筑防火设计。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企业、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现行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1.0.4 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一、整合后的规范标准的修订整体趋于严格。
二、整合后的规范文字更加严谨、细致。
三、整合后的规范章节设置更加合理,条理更加清晰,删除了原规范一些重复出现的条款,合并统一了一些内容相近的条款。
四、整合后的规范将一些含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具体化,更便于实际操作。
五、整合后的规范与其他防火设计规范联系更加紧密术语解读--变化条文对比常见问题及回答问题1:在实际工程中,除适用于或者不适用以外的建筑可以套本规范吗?回答:不要套用,但可以参考.如广播电视建筑等。
问题2:如果专业规范与本规范相互冲突以哪个为准?回答:通常以本规范为准,因为这是防火规范。
但是有些专业比较强的规范,有特殊要求时,应以专业规范为准。
术语解读——建筑高度的计算常见问题及回答问题1:夹层的处理回答:如果坡屋顶内有夹层应计算到最高夹层的楼面.问题2:山地、台地建筑中一面或两三面外墙全部或局部凌空,其他外墙面覆土的空间算首层还是地下室?建筑高度如何计算?回答:坡地高层民用建筑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防火设计时对防火设计高度的确定。
防火设计高度确定之后,按照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执行.同时本规范还对坡地建筑消防扑救场地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楼层做了明确的规定。
防火分隔(楼板耐火极限、挑檐)、疏散独立且直通室外、消防扑救。
术语解读——裙房的最新界定术语解读--综合楼的最新界定常见问题及回答问题:商业网点中的300平方,指的是一层? 还是一、二层之和?如有净高5米多的底层店铺,面积300平方,装修后隔成二层使用,是否可以定义为商业网点?回答:包含一、二层:不能再视为商业网点术语解读—-安全出口的最新界定常见问题及回答问题:敞开楼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闫如何区别?回答:1、三面无建筑构配件围护的楼梯为敞开楼梯;2、有一面无建筑构配件围护的楼梯为敞开楼梯间;3、周围都有建筑构配件或有门的楼梯就形成楼梯间;4、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1年最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21年最新版)目录:3.1 火灾危险性分类3.2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3.3 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3.4 厂房的防火间距3.5 仓库的防火间距3.6 厂房和仓库的防爆3.7 厂房的安全疏散3.8 仓库的安全疏散3.1 火灾危险性分类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3.2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面积、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防火隔离等因素确定。
3.3 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生产工艺、物流要求等因素确定。
3.4 厂房的防火间距厂房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防火隔离等因素确定。
3.5 仓库的防火间距仓库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防火隔离等因素确定。
3.6 厂房和仓库的防爆厂房和仓库的防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生产工艺、使用物质的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确定。
3.7 厂房的安全疏散厂房的安全疏散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
3.8 仓库的安全疏散仓库的安全疏散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
3.1.2 当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的生产时,应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来确定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
如果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但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来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者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者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1整合修订版)解答1. 问:高层建筑的地下商场若兼作人防,其防火设计能否参照《人防防火规范》来执行?答:可以。
新规范1.0.3条“人民防空工程……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2. 关于商业服务网点的相关要求:1)在住宅建筑下面,由首层进入,可以上到该网点的二层,上下两层相加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的小型营业用房,即进入套内空间后的上下面积之和不超过300平方。
2)仅在首层设置不超过300平方的商业网点是否可行?答:可行。
3)仅在二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是否允许?答:不允许。
4)如首层设置60平方,二层设置240平方是否可行?答:如果二层240平方对应的首层也是商业服务网点,则可行,若做其他用途则不行。
5)门的宽度数量等无规定,从商业经营考虑,一般会开的比较大。
6)可否在三层打通楼板使用?答:不可。
7)网点内是否需要设置封闭楼梯间或者对楼梯本身有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的要求?答:首先不需要封闭楼梯间,其次二层如果不做营业用房,仅供业主辅助使用,不做防火要求;若二层也作为营业用房,楼梯的宽度、坡度等应满足疏散楼梯的要求。
宽度一般做1400较好,至少不小于住宅楼梯的疏散宽度。
8)网点内任一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应按“不宜大于30M”来执行。
理论依据老《高规》6.1.7《建规》5.3.13。
9)相邻商网之间的隔墙做防火墙,墙上装甲级防火门,可否?答:否。
10)可否设在地下一层和首层。
答:否。
11)首层可否向下开设地下室作为该网点的仓库?答:不可。
12)是否设消火栓?答:对低层而言,无需设置。
当面积大于200平方时,则应设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建规》8.3.3。
对高层而言要分别对待:a.下述高层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无论户内是否设有集中空调的住宅。
高度不超过100米,设有集中空调的一类高层建筑。
注意:切忌将“商业网点”等同于“户内用房”,前者强调商业功能,后者强调居住功能。
20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合修订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我国建筑领域的重要法规之一,对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年,该规范进行了整合修订,增强了建筑物的防火性能,提高了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保障。
整合修订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首先,对建筑结构的防火性能提出了更为具体和严格的要求。
修订版规范规定了建筑结构、构件和材料在防火性能上的指标,包括耐火极限、防火分区、耐火封堵材料等。
这些要求的增加和细化,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安全性能,防止火势蔓延,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修订版对建筑物内部的防火分隔和通道设计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范。
防火分隔和通道设计是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重要手段。
2024年修订版规范增加了关于防火门、防火门窗、隔烟楼梯间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些改进可以提高人员逃生的时间窗口,为消防人员的救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此外,修订版规范强化了建筑物内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的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及早发现火灾的重要手段,灭火系统则是迅速控制和扑灭火灾的关键设施。
规范对这两个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安装位置、设备选择、布局等方面。
这些改进可以提高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响应速度和灭火效果,从而有效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最后,修订版规范增加了对建筑物外立面和建筑细部的防火要求。
外立面和建筑细部是建筑物最薄弱的部位,也是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修订版规范增加了对建筑物外墙、窗户、防风设施等的防火要求,包括防火等级、材料选用、防火隔离等方面。
这些改进可以避免外部火灾对建筑物的侵害,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总体来说,2024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合修订版的出台,对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和火灾安全防范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增加和细化规范要求,加强建筑物各个部位的防火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火灾安全性,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则
建筑材料选择
- 选择阻燃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阻燃涂料、阻燃板材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
- 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如木材、塑料等。
如果必须使用,应采取额外的防火措施,如使用阻燃剂进行处理。
建筑结构设计
- 设计合理的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迅速逃生。
- 在建筑物中设置灭火设备,并确保其易于操作和维护。
- 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如使用防火墙、防火隔离等措施来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电气系统设计
- 采用符合防火标准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确保其不会成为火灾的起因。
-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电路短路引发火灾。
疏散和逃生设计
- 设计合理的疏散路线和出口,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离开建筑物。
- 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以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逃生的方向。
灭火系统设计
- 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用途选择适当的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 确保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持灭火器材的完好状态。
建筑使用管理
- 加强建筑物的日常管理,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灭火通道的畅通。
- 进行定期的防火演练,提高人员的火灾应急能力。
以上是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则的要点,建筑设计者和管理者应当遵守这些规则,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最大的安全保护。
最新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0.1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
并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3.0.2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
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A确定。
3.0.3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必须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规范表3.0.2相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3.0.4 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3.0.5 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的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难燃烧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烧体。
3.0.6 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的裙房,当屋顶不上人时,屋顶的承重构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体。
3.0.7 高层建筑内存放可燃物的平均重量超过200kg/㎡的房间,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柱、梁、楼板和墙的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第3.0.2条的规定提高0.50h。
3.0.8建筑幕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0.8.1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当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3.0.8.2无窗槛墙或窗槛墙高度小于0.80m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3.0.8.3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3.0.9 高层建筑的室内装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构造防火和防烟5.1.1 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5.1.1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