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望远镜与显微镜
- 格式:ppt
- 大小:688.00 KB
- 文档页数:18
望远镜与显微镜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备课人:________)【教学目标】1.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主要组成与基本原理;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叫目镜,叫物镜。
2.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师用________作目镜和用________作物镜看清远处的物体。
3.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望远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显微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_,目镜是____________。
二、引入新课,揭示目标:师出示双筒望远镜和显微镜,让学生辨认(指名回答),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相同吗?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望远镜和显微镜(板书)学习目标是: (同上)三、指导自学一:1.出示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P91-92的内容,边看边实验,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1) 望远镜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什么?(2) 结合实验,讨论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各是什么透镜?成像情况如何?(3)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你学到了什么?2.生自学,师巡视.3.检测,点评.(1) 基本组成: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在此基础上,应明确课本上禁止标志,并介绍望远镜的镜头上有色薄膜的作用(保护眼睛)(2) 指名回答:按活动4.5的要求a.目镜-----凹透镜物镜-----焦距较大的凸透镜成正立的虚象,物体变近了.b.目镜-----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焦距较大的凸透镜成倒立的虚象,物体变近了.c.调换b中目镜和物镜的位置,看较近的物体两次变大,物体变大了.(3)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对望远镜进行分类.伽利略望远镜:目镜:凹透镜;物镜:凸透镜(正立)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目镜:焦距较短的凸透镜;物镜:焦距较长的凸透镜. (倒立)四、指导自学二:2.生自学,师巡视.3.检测,点评.(1)指名学生说出实验过程,分别说出通过物镜和目镜各看到了什么?师由学生的叙述,画出结构简图.(2)指名回答:功能:可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体.基本结构:目镜------焦距较长的凸透镜\物镜-----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五、课堂总结:师生归纳学到了什么:(略)六、课堂练习:1. 通常的望远镜目镜是由________制成,物镜是由________制成.而天文望远镜目镜是由________制成,物镜是由________制成.2. 为保护眼睛____(“能”或”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他强光源.3. 在显微镜结构中,物镜的焦距较_____,目镜的焦距较____,用它观察微小物体时,物体经物镜成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______(填”实”或”虚”)像.目镜起______作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望远镜和显微镜成像原理
知识点1 显微镜
1. 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2)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2. 成像原理:物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知识点2 望远镜
1. 望远镜的构造(以开普勒望远镜为例):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
2. 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知识点3 视角
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被观察的物体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视角。
1。
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原理与应用比较显微镜与望远镜是两种常见的光学仪器,它们在不同领域具有各自独特的应用。
本文将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一、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显微镜是一种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它通过光学镜头和光学系统使目标物体变大,以便观察细微结构和形态。
显微镜通常由物镜、目镜、台、光源等组成。
物镜是放置在目标物体上的镜片,能够让光线汇聚并放大目标物体的细节。
目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镜片,将物镜放大的影像再次放大,便于观察。
显微镜主要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可以观察和研究微生物、细胞结构、组织等;在医学中,显微镜可用于病理学、临床诊断等方面;在材料科学中,显微镜可以检测材料的表面结构、纤维组织等。
二、望远镜的原理与应用望远镜是一种用来观察远处物体的仪器,它通过光学镜头和光学系统使目标物体看得更远更清晰。
望远镜通常由物镜、目镜、焦距调节装置等组成。
物镜是接收光线的主要镜片,焦距较长,将远处物体的光线汇聚到焦点上。
目镜是观察者眼睛所看到的光学镜片,通过放大投影在视网膜上的物体影像。
望远镜主要应用于天文学、地理学和军事侦察等领域。
在天文学中,望远镜可观测星体、行星等;在地理学中,望远镜可用于观察地理景观和地形;在军事侦察中,望远镜是观察和监视远处目标的重要工具。
三、显微镜与望远镜的比较1. 原理上的不同:显微镜主要集中在物体表面或接近表面的细节,而望远镜则专注于远处物体的放大。
2. 光学结构上的不同:显微镜一般采用倒置的光学系统,使得光线能够通过物镜轴向进入并被观察者看到,而望远镜则采用直立的光学系统。
3. 应用领域上的不同:显微镜主要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而望远镜主要应用于天文学、地理学和军事侦察等领域。
4. 放大倍率上的不同: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较大,一般可达数百倍或数千倍;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一般较低,一般可达数十倍至数百倍。
综上所述,显微镜和望远镜虽然在原理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都是光学仪器,具有放大和观察物体的功能,为科学研究和观察提供了重要工具。
望远镜与显微镜【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构成和基本原理.2.初步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作用,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得重要性.[学习重点、难点]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构成和基本原理.【活动过程】实物投影插图(三星堆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文物"纵目青铜面具" 的图片),说明"面具"中纵目的眼球外凸长达16CM,象征着当时的人们扩展视觉、认识宇宙的强烈愿望。
今天我们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早已能看清楚很多遥远的其他星球上的物体并且还能看清楚动植物细胞等非常微小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要想看清楚物体可从两方面入手:1)2)活动一:认识望远镜1.自主阅读:阅读P94望远镜,初步了解望远镜的发明. 回答下列问题: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______。
2.自主探究: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师无意间通过透镜作为目镜和透镜作为物镜,从而导致了望远镜的发明。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处成像,注意: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他强光源。
活动二: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组合透镜分别观察物体。
1.合作探究:①以凹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较远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最清楚为止。
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于小组成员交流.―――――伽利略望远镜模型,原理图如右图。
②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稍远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最清楚为止。
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于小组成员交流.―――――开普勒望远镜模型,原理图如右图。
2.组内交流:器材类型目镜类型目镜焦距(“大”或“小”)物镜类型物镜焦距(“大”或“小”)开普勒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 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像(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 _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活动三:认识显微镜1.自主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和课本P96文字,初步了解显微镜的特点.其光路原理如图.器材类型目镜类型目镜焦距(“大”或“小”)物镜类型物镜焦距(“大”或“小”)显微镜3.自主探究:自制水滴显微镜对照课本“活动4.7”自制水滴显微镜,并用它观察教材上的字或者头发丝等等.4.组内交流:交流看到的现象和形成原因.完成下列问题显微镜的物镜是由______透镜制成的,目镜是用______透镜制成的.与开普勒望远镜不同的是,它的物镜的焦距很______ (选填“长”或“短”,下同),目镜的焦距较______ 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可制成一架______,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既可制成______ ,也可制成______ 。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成像原理;✓了解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载物片:承载被观察物体。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照亮被观察物体。
(2)成像原理: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实像恰好处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以开普勒望远镜为例):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
(2)成像原理: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由于所观察的物体极远,物距远大于二倍焦距,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经过目镜作用后成放大的虚像。
考点一显微镜例1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电子显微镜的知识,电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变式1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
它的原理是利用使荧光物质发光。
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答案】紫外线;凸透镜;凹面镜;【解析】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能鉴别钞票的真伪;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望远镜与显微镜知识梳理与练习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望远镜与显微镜》。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望远镜与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二是望远镜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知道它们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望远镜、显微镜、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实例。
2. 知识讲解:介绍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标本,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望远镜与显微镜的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成像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
(2)解释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列举生活中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实例。
(4)画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图。
2. 答案:(1)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包括物镜、目镜、镜身、支架等部分。
(2)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光学原理,将物体放大成像。
(3)生活中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实例有:观星、观察昆虫、显微镜观察细胞等。
(4)成像原理图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4.5望远镜与显微镜一、选择题1、人类制造的一种望远镜,能使人类观察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它是( ).A .伽利略望远镜B .开普勒天文望远镜C .射电望远镜D .哈勃空间望远镜1、D2、如图2所示,物镜和目镜都由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远处物体通过它成像情况是( ).A .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 .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再经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B3、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望远镜的目镜可以是凸透镜,也可以是凹透镜B .望远镜的目镜观察的是物体第二次成像C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D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3、D4、通过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 ).A .都是放大的实像B .都是放大的虚像C .前者是实像,后者是虚像D .前者是虚像,后者是实像4、B5、要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 ).A .平面镜B .凹透镜C .放大镜D .显微镜5、D6、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显微镜由两组透镜组成B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 .靠近眼睛的那组透镜叫做目镜,它的焦距比较小D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那组透镜叫做物镜,它的焦距比较大6、A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 .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 .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D .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7、C8、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8、D图9、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微小物体经过显微镜物镜后所成像的位置在().A.物镜的一倍焦距之内B.物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C.目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目镜的二倍焦距之外9、B10、一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有×5、×10的字样,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A.50倍B.5倍C.10倍D.15倍10、A11、显微镜下方常用一个小镜来做反光镜,这一个小镜可能是().A.平面镜B.凸面镜C.三棱镜D.凹面镜11、D12、我们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能不能被看清楚,与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有关B.离眼睛较远或较小的物体,可以用把它移近眼睛的办法来看清它C.当物体的直径小到0.1mm以下时,为了看清它,需要使用望远镜D.当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无法缩短时,为了看清它,需要使用显微镜12、B二、填充题13、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作是由两个(组)透镜组成。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4.5望远镜与显微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具体是透镜4.5望远镜与显微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3. 学会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3.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难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望远镜、显微镜。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3)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光的折射第四章透镜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望远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显微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望远镜与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七、作业设计1. 简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 描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3. 说明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能够正确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显微镜,如电子显微镜等,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一、望远镜的构造和特点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处物体的大型光学仪器,主要由物镜、目镜、焦距调节装置和支架等部分组成。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5望远镜与显微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其应用。
教材中涉及到的章节有:1. 望远镜的原理和结构2. 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3.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掌握其使用方法。
2.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实例,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通过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难点: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望远镜、显微镜、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远处的物体,如高楼、远处的树木等,思考如何能看到这些远处的物体。
2. 讲解望远镜的原理和结构:解释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展示望远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焦距等。
3. 演示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调整焦距等。
4. 讲解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解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展示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焦距等。
5. 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调整焦距等。
6.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填写实验报告单。
7.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
8.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望远镜的原理和结构2. 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3.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2. 描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举例说明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答案:1. 望远镜是利用物镜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目镜放大,使人眼能够观察到远处物体的仪器。
显微镜是利用物镜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通过目镜观察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