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_一元二次方程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7
22.1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1.填空:(1)把5x2-1=4x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2)把4x2=8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3)把x(x+2)=15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4)把(3x-2)(x+1)=8x-3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2.填空:(1)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为-5,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2)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为3,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3)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5,一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为0,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4)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0,常数项为-6,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22.1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1.填空:(1)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其中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2.填空:(1)把(x+3)(x-4)=0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2)把(2x+1)2=4x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3.填空:在-4,-3,-2,-1,0,1,2,3,4这些数中,是一元二次方程x2-x-6=0的根的是 .4.填空:方程x2-36=0的根是x1= ,x2= .5.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解方程:2x2-6=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解方程:9(x-2)2=1.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2.2.1配方法(第1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解方程:2x2-8=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解方程:3(x-1)2-6=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9x2+6x+1=4;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3.填空:(1)x2+2·x·2+ =(x+ )2;(2)x2-2·x·6+ =(x- )2;(3)x2+10x+ =(x+ )2;(4)x2-8x+ =(x- )2.4.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x2-8x+1=0;解:移项,得 .配方,得, .开平方,得,x1= ,x2= .5.用配方法解方程:x2+10x+9=0.课外补充作业:6.填空:(1)x2-2·x·3+ =(x- )2;(2)x2+2·x·4+ =(x+ )2;(3)x2-4x+ =(x- )2;(4)x2+14x+ =(x+ )2.7.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x2+4x-12=0.解:移项,得 .配方,得, .开平方,得,x1= ,x2= .8.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7=0.22.2.1配方法(第2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x2-12x+35=0.解:移项,得 .配方,得, .开平方,得,x1= ,x2= .2.填空:(1)x2-2·x·13+ =(x- )2;(2)x2+5x+ =(x+ )2;(3)x2-32x+ =(x- )2;(4)x2+x+ =(x+ )2.3.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x2-x-74=0.解:移项,得 .配方, .开平方,得,x1= ,x2= .4.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2=0.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 .开平方,得,x1= ,x2= .5.用配方法解方程:9x2-6x-8=0.22.2.1配方法(第3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4=0.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 .开平方,得,x1= ,x2=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2x-1)2=4x+9.解:整理,得 .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 .开平方,得,x1= ,x2= .3.用配方法解方程:(2x+1)(x-3)=x-9.22.2.2公式法(第1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x2+x-6=0.解:a= ,b= ,c= . b2-4ac== >0.=_________,1x=_________,1x=__________.2.利用求根公式解下列方程:(1)21x=04;(2)24x ;(3)3x 2-4x+2=0.22.2.2公式法(第2课时) 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x 2-3x-2=0.解:a= ,b= ,c= .b 2-4ac= = >0.=_________,1x =_________,1x =__________.解:整理,得 . a= ,b= ,c= .b 2-4ac= = .=_________,12x =x =_________.(3)(x-2)2=x-3.解:整理,得 . a= ,b= ,c= . b 2-4ac== <0.方程 实数根.2.利用判别式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x 2-5x=-7;(2)(x-1)(2x+3)=x ;(3)x 2x.22.2.3因式分解法(第1课时) 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公式法解方程:2x(x-1)+6=2(0.5x+3)解:整理,得 . a= ,b= ,c= . b 2-4ac== >0.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x =_________,2x =__________.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 2解:移项,得 .因式分解,得 . 于是得 或 , x 1= ,x 2= .3.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x 2+x=0;(2)4x 2-121=0;(3)3x(2x+1)=4x+2;(4)(x-4)2=(5-2x)2.22.2.3因式分解法(第2课时)1.填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四种,它们是直接开平方法、 、、 .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2(x-3)2-6=0; 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 , x 1= ,x 2= .(2)用配方法解方程:3x 2-x-4=0;解:移项,得 .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 , . 开平方,得 ,x 1= ,x 2= .(3)用公式法解方程:x(2x-4)=2.5-8x. 解:整理,得 . a= ,b= ,c= . b 2-4ac== >0.=_________,x 1= ,x 2= .(4)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x+2)=3x+6. 解:移项,得 . 因式分解,得 . 于是得 或 ,x 1= ,x 2= .2.指出下列方程用哪种方法来解比较适当:(1)(2x+3)2=-2x;(2)(2x+3)2=4(2x+3);(3)(2x+3)2=6.课外补充作业:3.先指出下列方程用哪种方法来解比较合适,然后再按这种方法解:(1)(2x-3)2=25;(2)(2x-3)2=5(2x-3);(3)(2x-3)=x(3x-2).4.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1=0.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5cm,面积是7cm2,求两条直角边的长.解:设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cm.根据题意列方程,得.整理,得 .解方程,得x1= ,x2= (不合题意,舍去).答: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cm.2.一个菱形两条对角线长的和是10cm,面积是12cm2,(1)求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2)求菱形的周长.(提示:菱形的面积=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1.填空:(1)有一人得了流感,他把流感传染给了10个人,共有人得流感;第一轮传染后,所有得流感的人每人又把流感传染给了10个人,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人得流感.(2)有一人得了流感,他把流感传染给了x个人,共有人得流感;第一轮传染后,所有得流感的人每人又把流感传染给了x个人,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人得流感.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有一个人知道某个消息,经过两轮传播后共有49人知道这个消息,每轮传播中平均一个人传播了几个人?解:设每轮传播中平均一个人传播了x个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提公因式,得( )2= .解方程,得 x1= ,x2= (不合题意,舍去).答:每轮传播中平均一个人传播了个人.3.一个人知道某个消息,设每轮传播中一个人传播了x个人,填空:(1)经过一轮传播后,共有人知道这个消息;(2)经过两轮传播后,共有人知道这个消息;(3)经过三轮传播后,共有人知道这个消息;(4)请猜想,经过十轮传播后,共有人知道这个消息.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1.填空:(1)扎西家2006年收入是2万元,以后每年增长10%,则扎西家2007年的收入是万元,2008年的收入是万元;(2)扎西家2006年收入是2万元,以后每年的增长率为x,则扎西家2007年的收入是万元,2008年的收入是万元.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某公司今年利润预计是300万元,后年利润要达到450万元,该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解:设该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是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解方程,得x1≈,x2≈(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是 %.3.某公司今年利润预计是300万元,设该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是x,填空:(1)明年该公司年利润要达到万元;(2)后年该公司年利润要达到万元;(3)第三年该公司年利润要达到万元;(4)第十年该公司年利润要达到万元.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第1、2、3课时)1.填空(以下内容是本章的基础知识,是需要你理解的,先直接用铅笔填,想不起来再在课本中找)(1)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ax2+bx+c=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其中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3)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 .(4)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是:直接开平方法、、、.(5)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当b2-4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6)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用来表示.(7)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审题,,,, .2.填空:(1)把(x+2)(x-5)=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2)把(x+3)(x-3)=5x2-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kx+2=0的一个根是-3,则k= .(4)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列出的方程是 .(5)x2+12x+ =(x+ )2,x2-43x+ =(x- )2.(6)在方程①3x2,②5x2,③8x2=3x-1中,没有实数根的是,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 .(7)有一人得了流感,他把流感传染给了x个人,则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人得流感.(8)经过两年的努力,某村的青稞亩产由250千克达到300千克,求每年的平均增长率x.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列出的方程是.3.完成下面解题过程:(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4(x+2)2-9=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4=0;解:移项,得 .配方,得,.开平方,得,x1= ,x2= .(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2x(x-1)=3(x+1);解:整理,得 .a= ,b= ,c= .b2-4ac= = >0.=_________,1x =_________,2x =__________. (4)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2x-3)2=x 2.解:移项,得 . 因式分解,得 . 于是得或 , x 1= ,x 2= .4.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196x 2-1=0;(2)x 2+8x=0;(3)x(2x-5)=4x-10;(4)x(x-7)=1;(5)2x 2+3x+3=0;(6)4x 2+12x+9=81.5.一元二次方程kx 2-2x+1=0,填空:(1)当k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k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k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6.把小圆形场地的半径增加5米得到大圆形场地,场地面积增加了一倍,求小圆形场地的半径.7.某银行经过最近的两次降息,使一年期存款的年利率由4%降至2%,平均每次降息的百分率是多少?8.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大2cm ,高比上底小1cm ,面积等于8cm 2,求这个直角梯形的周长.文档说明(Word 文档可以删除编辑)专注于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小学试卷教案合同协议施工组织设计、期中、期末等测试中考、高考、数学语文英语试卷、高中复习题目、本文档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由于文档太多,审核有可能疏忽,如果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本店马上删除。
22.1《一元二次方程》(附答案)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把一元二次方程(x -2)(x +3)=1化为一般形式是 . 2.用配方法解方程2250x x --=时,配方后得到的方程是 ;当x = 时,分式2926x x --的值为零;一元二次方程2x (x -1)=x -1的解是 ;3.方程(x-1)2=4的解是 ;方程2x =x 的解是 .4.足球世界杯预选赛实行主客场的循环赛,即每两支球队都要在自己的主场和客场踢一场。
共举行比赛210场,则参加比赛的球队共有 支。
5.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是14cm ,面积是24 cm 2,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___ _______。
6.当m 时,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142=-+-m x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时这两个实数根是 .7.请你写出一个有一根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8.某种品牌的手机经过四、五月份连续两次降价,每部售价由3200元降到了2500元.设 平均每月降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9.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22*a b a b =-,根据这个规则, 方程(2)50*x +=的解为.10.李娜在一幅长90cm 、宽40cm 的风景画的四周外围镶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 成一幅挂图,使风景画的面积是整个挂图面积的54%,设金色纸边的宽度为xcm ,根据题 意,所列方程为: 。
11.若方程2310x x --=的两根为1x 、2x ,则1211x x +的值为 . 12.设a b ,是方程22011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a a b ++的值为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21x x y ++=B .2110x x+-= C .20x = D .2(1)(3)1x x x ++=- 2.一元二次方程x 2-3x +4=0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C .无实数根D .不能确定3.已知代数式2346x x -+的值为9,则2463x x -+的值为( )A .18B .12C .9D .74.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和为7,面积为6,则斜边为( ) AB .5 C.75.若a+b+c=0,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有一根是( ).A .1B .-1C .0D .无法判断6.在一幅长为80cm ,宽为50cm 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相同宽度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 2,设金色 纸边的宽为x cm ,那么x 满足的方程是( )A .213014000x x +-= B .2653500x x +-= C .213014000x x --=D .2653500x x --=7.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07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09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x ,那么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225003600x =B .22500(1%)3600x +=C .22500(1)3600x +=D .22500(1)2500(1)3600x x +++=8.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12x x 、,且22127x x +=,则212()x x -的值是( ) A .1 B .12 C .13D .25三、解答题(共64分) 1.解下列方程(10分)(1)解方程:2420x x ++= (2) 解方程2220x x --=2.(8分)关于x 的方程04)2(2=+++kx k k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0?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1节的内容,它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较为复杂的方程。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但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新的解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
2.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实践的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讲解与演示: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合作交流中讨论解题思路和解法。
4.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拓展训练。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
22.1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1.填空:(1)把5x2-1=4x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2)把4x2=8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3)把x(x+2)=15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4)把(3x-2)(x+1)=8x-3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2.填空:(1)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为-5,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2)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为3,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3)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5,一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为0,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4)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0,常数项为-6,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22.1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1.填空:(1)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其中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2.填空:(1)把(x+3)(x-4)=0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2)把(2x+1)2=4x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3.填空:在-4,-3,-2,-1,0,1,2,3,4这些数中,是一元二次方程x2-x-6=0的根的是 .4.填空:方程x2-36=0的根是x1= ,x2= .5.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解方程:2x2-6=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解方程:9(x-2)2=1.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2.2.1配方法(第1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解方程:2x2-8=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解方程:3(x-1)2-6=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9x2+6x+1=4;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 1 -x1= ,x2= .3.填空:(1)x2+2·x·2+ =(x+ )2;(2)x2-2·x·6+ =(x- )2;(3)x2+10x+ =(x+ )2;(4)x2-8x+ =(x- )2.4.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x2-8x+1=0;解:移项,得 .配方,得, .开平方,得,x1= ,x2= .5.用配方法解方程:x2+10x+9=0.课外补充作业:6.填空:(1)x2-2·x·3+ =(x- )2;(2)x2+2·x·4+ =(x+ )2;(3)x2-4x+ =(x- )2;(4)x2+14x+ =(x+ )2.7.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x2+4x-12=0.解:移项,得 .配方,得, .开平方,得,x1= ,x2= . 8.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7=0.22.2.1配方法(第2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x2-12x+35=0.解:移项,得 .配方,得, .开平方,得,x1= ,x2= .2.填空:(1)x2-2·x·13+ =(x- )2;(2)x2+5x+ =(x+ )2;(3)x2-32x+ =(x- )2;(4)x2+x+ =(x+ )2.3.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x2-x-74=0.解:移项,得 .配方, .开平方,得,x1= ,x2= .4.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2 -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2=0.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 .开平方,得,x1= ,x2= .5.用配方法解方程:9x2-6x-8=0.22.2.1配方法(第3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4=0.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 .开平方,得,x1= ,x2=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2x-1)2=4x+9.解:整理,得 .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 .开平方,得,x1= ,x2= .3.用配方法解方程:(2x+1)(x-3)=x-9.22.2.2公式法(第1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x2+x-6=0.解:a= ,b= ,c= .b2-4ac== >0.=_________,1x=_________,1x=__________.2.利用求根公式解下列方程:(1)21x=04;- 3 -- 4 -(2)24x ;(3)3x 2-4x+2=0.22.2.2公式法(第2课时) 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x 2-3x-2=0.解:a= ,b= ,c= .b 2-4ac= = >0.=_________,1x =_________,1x =__________.解:整理,得 . a= ,b= ,c= . b 2-4ac= = .=_________,12x =x =_________.(3)(x-2)2=x-3.解:整理,得 . a= ,b= ,c= . b 2-4ac== <0.方程 实数根.2.利用判别式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x 2-5x=-7;(2)(x-1)(2x+3)=x ;(3)x 2x.22.2.3因式分解法(第1课时) 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公式法解方程:2x(x-1)+6=2(0.5x+3) 解:整理,得 . a= ,b= ,c= . b 2-4ac== >0.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x =_________,2x =__________.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解:移项,得 .因式分解,得 .于是得或,x1= ,x2= .3.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x2+x=0;(2)4x2-121=0;(3)3x(2x+1)=4x+2;(4)(x-4)2=(5-2x)2. 22.2.3因式分解法(第2课时)1.填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四种,它们是直接开平方法、、、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2(x-3)2-6=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用配方法解方程:3x2-x-4=0;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 .开平方,得,x1= ,x2= .(3)用公式法解方程:x(2x-4)=2.5-8x.解:整理,得 .a= ,b= ,c= .b2-4ac== >0.=_________,x1= ,x2= .(4)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x+2)=3x+6.解:移项,得 .因式分解,得 .于是得或,x1= ,x2= .2.指出下列方程用哪种方法来解比较适当:(1)(2x+3)2=-2x;- 5 -(2)(2x+3)2=4(2x+3);(3)(2x+3)2=6.课外补充作业:3.先指出下列方程用哪种方法来解比较合适,然后再按这种方法解:(1)(2x-3)2=25;(2)(2x-3)2=5(2x-3);(3)(2x-3)=x(3x-2).4.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1=0.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5cm,面积是7cm2,求两条直角边的长.解:设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cm.根据题意列方程,得.整理,得 .解方程,得x1= ,x2= (不合题意,舍去).答: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cm.2.一个菱形两条对角线长的和是10cm,面积是12cm2,(1)求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2)求菱形的周长.(提示:菱形的面积=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 6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1.填空:(1)有一人得了流感,他把流感传染给了10个人,共有人得流感;第一轮传染后,所有得流感的人每人又把流感传染给了10个人,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人得流感.(2)有一人得了流感,他把流感传染给了x个人,共有人得流感;第一轮传染后,所有得流感的人每人又把流感传染给了x个人,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人得流感.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有一个人知道某个消息,经过两轮传播后共有49人知道这个消息,每轮传播中平均一个人传播了几个人?解:设每轮传播中平均一个人传播了x个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提公因式,得( )2= .解方程,得 x1= ,x2= (不合题意,舍去).答:每轮传播中平均一个人传播了个人.3.一个人知道某个消息,设每轮传播中一个人传播了x个人,填空:(1)经过一轮传播后,共有人知道这个消息;(2)经过两轮传播后,共有人知道这个消息;(3)经过三轮传播后,共有人知道这个消息;(4)请猜想,经过十轮传播后,共有人知道这个消息.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1.填空:(1)扎西家2006年收入是2万元,以后每年增长10%,则扎西家2007年的收入是万元,2008年的收入是万元;(2)扎西家2006年收入是2万元,以后每年的增长率为x,则扎西家2007年的收入是万元,2008年的收入是万元.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某公司今年利润预计是300万元,后年利润要达到450万元,该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解:设该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是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7 -解方程,得x1≈,x2≈(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是 %.3.某公司今年利润预计是300万元,设该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是x,填空:(1)明年该公司年利润要达到万元;(2)后年该公司年利润要达到万元;(3)第三年该公司年利润要达到万元;(4)第十年该公司年利润要达到万元.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第1、2、3课时)1.填空(以下内容是本章的基础知识,是需要你理解的,先直接用铅笔填,想不起来再在课本中找)(1)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ax2+bx+c=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其中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3)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 .(4)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是:直接开平方法、、、.(5)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当b2-4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6)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用来表示.(7)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审题,,,, .2.填空:(1)把(x+2)(x-5)=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2)把(x+3)(x-3)=5x2-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kx+2=0的一个根是-3,则k= .(4)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列出的方程是 .(5)x2+12x+ =(x+ )2,x2-43x+ =(x- )2.(6)在方程①3x2,②5x2,③8x2=3x-1中,没有实数根的是,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 .(7)有一人得了流感,他把流感传染给了x个人,则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人得流感.(8)经过两年的努力,某村的青稞亩产由250千克达到300千克,求每年的平均增长率x.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列出的方程是.3.完成下面解题过程:(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4(x+2)2-9=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4=0;解:移项,得 .配方,得,.开平方,得,x1= ,x2= .(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2x(x-1)=3(x+1);解:整理,得 .a= ,b= ,c= .b2-4ac= = >0.- 8 -- 9 -=_________,1x =_________,2x =__________. (4)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2x-3)2=x 2.解:移项,得 . 因式分解,得 . 于是得或 , x 1= ,x 2= .4.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196x 2-1=0;(2)x 2+8x=0;(3)x(2x-5)=4x-10;(4)x(x-7)=1;(5)2x 2+3x+3=0;(6)4x 2+12x+9=81.5.一元二次方程kx 2-2x+1=0,填空:(1)当k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k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k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6.把小圆形场地的半径增加5米得到大圆形场地,场地面积增加了一倍,求小圆形场地的半径.7.某银行经过最近的两次降息,使一年期存款的年利率由4%降至2%,平均每次降息的百分率是多少?8.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大2cm ,高比上底小1cm ,面积等于8cm 2,求这个直角梯形的周长.。
一元二次方程(1)教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整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并能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3.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4.培养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使学生知道并能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难点】:使学生掌握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一次项和系数以及常数项.一、自主学习课本,并完成以下练习:问题: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1、分析:现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则长为米,可列方程x()=去括号得①2、试一试:你能概括吗?上面①这种整式方程中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这样的方程叫做(仿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给它下个定义)(这样与一元一次方程对比,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使学生深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练习:每人仿照上述定义再写2个新方程3、总结该方程的一般形式:(x为未知数a、b、c是已知数,a≠0)其中a叫做二次项系数、b叫一次项系数,c叫常数项.(只有当a≠0时,才叫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a=0,b≠0,就是一元一次方程了。
所以在一般形式中,必须包含a≠0这个条件。
)4、根据上述2和3得出的结论和定义,你有什么启示?与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例1 把方程3x(x-1)=2(x+2)+8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去括号,得3 x2;-3 x=2x+4+8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2-5 x -12=0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5;常数项是-12。
二、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1)0233122=--x x ( ) (2)0522=+-y x ( )(3) 02=++c bx ax ( ) (4)07142=+-x x ( )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3x 2-x =2; (2)7x -3=2x 2;解: 解:(3)(2x -1)-3x (x -2)=0 (4)2x (x -1)=3(x +5)-4.解: 解:3、判断下列方程后面所给出的数,那些是方程的解;(1))()(1412+=+x x x ±1 ±2;(2)0822=-+x x ±2, ±44、填空:(1)0232=++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2)0432=+-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3)0232=-+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4)02342=-+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三、巩固性练习:1、写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02=++d cx abx ()0≠ab(2)()02=++-n m x n m ()n m ≠1、已知关于x 的方程1222-=--x kx x k )(。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首次接触二次方程。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判别式等,为学生后续学习函数、不等式等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熟练运用一次方程和不等式解决问题。
但一元二次方程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本质。
同时,学生对于解方程的技巧和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判别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判别式等知识点。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视频:准备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视频,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解法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一个实际问题: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A、B两点,已知A点坐标为(1,0),求B点的坐标。
2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0)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3.会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教学重难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会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2.理解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合理性.教学过程:一做一做:1.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解析】我们可以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现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 米,不难列出方程 x (x +10)=900整理可得x 2+10x -900=0. (1)2.问题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解析】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我们知道,去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万册,则今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1+x )万册;同样,明年年底的图书数又是今年年底的(1+x )倍,即5(1+x )(1+x )=5(1+x )2万册.可列得方程5(1+x )2=7.2,整理可得 5x 2+10x -2.2=0. (2)3.思考、讨论这样,问题1和问题2分别归结为解方程(1)和(2).显然,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02=++c bx ax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交流)共同特点:(1)都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上述两个整式方程中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ax 2+bx +c =0(a 、b 、c 是已知数,a ≠0). 其中叫做二次项,叫做二次项系数;叫做一次项,叫做一次项系数,叫做常数项.三、例题讲解与练习巩固例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 (1)(2)(3)(4)【答案】(2)是一元二次方程.例2. 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 (2)(x -2)(x +3)=8; (3)【解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方程的右边为0;二是左边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此外要使学生意识到: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是包括符号的.例3. 方程(2a —4)x 2—2bx +a =0, 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本题先由同学讨论,再由教师归纳.【答案】当a ≠2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 =2,b ≠0时是一元一次方程;例4.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3x -5m +4=0有一根为2,求m .【解析】一根为2即x =2,只需把x =2代入原方程.练习:1.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 (2) 2x (x -1)=3(x -5)-4;(3)【答案】(1)2x 2+3x -2=0; 二次项系数2、一次项系数3和常数项-2(2)2x 2-5x +19=0 二次项系数2、一次项系数-5和常数项192ax bx 3523-=+x x 42=x 2112x x x =-+-22)2(4+=-x x y y =262)2()43)(3(+=-+x x x 02=++c bx ax x x 3222-=()()()()2311222-+=+--y y y y(3)2y 2-7y +6=0 二次项系数2、一次项系数-7和常数项62.关于的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在m ≠3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在m =3且n ≠0时是一元一次方程3.已知x =0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k - 1)x 2+3kx +4 -4︱k ︳=0的解,求k .【答案】k =-1.四、小结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0),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都是根据一般式定义的,这与多项式中的项、次数及其系数的定义是一致的.3.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五、作业:0)3(2=++-m nx x m 02=++c bx ax。
22.1 一元二次方程一、知识点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二、题型总结题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问题1、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共有().①②③④⑤A.2个B.3个C.4个D.52、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B.C. D.3、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B.C.D.4、若5x2=6x-8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是A、5,6,-8B、5,-6,-8C、5,-6,8D、6,5,-85、一元二次方程3x2-4x=5的二次项系数是()A.3 B.-4 C.5 D.-56、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A.±3 B.3 C.-3 D.以上都不对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是0,则m的值是()A.1 B.2 C.1或2 D.08、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10、关于x的方程(a+1)+x-5=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_______.11、把一元二次方程(x+1)2-x=3(x2-2)化成一般式是______________.12、一元二次方程3x(x+1)-2x2+1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13、一元二次方程2x2-3=5x的二次项系数是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常数项是______.14、方程的一般形式是.15、把一元二次方程化简为一般形式是.16、若方程(m-2)x m2-5m+8+(m+3)x+5=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17、已知关于x的方程.当m为何值时,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18、已知关于x的方程(1)当a为何值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2)当该方程有两个实根,其中一根为0时,求a的值.题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1、若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A.6 B.5 C.2D.-62、如果x=4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那么常数a的值是().A.2B.-2C.±2D.±43、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为,则实数的值为()A.1 B.C.2 D.4、若x=-1是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实数根,则a的值为( )A.0 B.-2 C.1 D.-2或15、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是0,则值为()A.1 B.C.1或D.6、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是1,则k= .7、若方程的一个根,则=8、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根为1,则a-b的值是_____.9、已知a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a-2a+3的值是;10、若是方程的一个根,则=________.题型三: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巧求代数式的值1、已知m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代数m2-m的值等于()A、1B、-1C、0D、2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bx+a=0有一个根是-a(a≠0),则a-b的值为( )A.-1B.0 C.1 D.23、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为,那么的值是()A.4B.5C.8D.104、在方程中,若有,则方程必有一根为(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这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意义一样.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检验一个未知数的值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将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分别计算结果,再比较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如果左右两边相等,则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另外,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得的根,并不一定是实际问题的根,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实是实际问题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