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课时(五章3主电路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31
电路原理教材电路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它是电子技术的基础,也是其他高级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本教材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电路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
电路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组成的。
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
电路的分类有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之分。
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都是恒定不变的,而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都是随时间变化的。
第二章电路基本定律。
电路中有许多基本定律,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
这些定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掌握了这些定律,可以方便地分析和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第三章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的分析方法有多种,包括节点分析法、支路电流分析法、戴维宁定理等。
不同的电路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更加简便地解决各种电路问题。
第四章电路稳态分析。
电路稳态分析是电路原理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直流电路稳态分析和交流电路稳态分析。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会如何分析各种电路中的稳态工作状态,为后续的电路设计和分析打下基础。
第五章电路动态分析。
电路动态分析是对电路中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它包括了电路的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
学生将学会如何分析电路中的动态响应,为信号处理和系统设计提供基础知识。
第六章电路设计与应用。
电路设计与应用是电路原理课程的延伸内容,学生将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各种电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调制解调电路等。
同时,学生还将学会如何应用电路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通过对电路原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路原理每章知识点总结基本元件:1. 电阻:电子元件中最基本的元器件,用来限制电流。
电阻的大小用欧姆(ohm)表示,符号为Ω。
2. 电容: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材料组成,用来存储电荷。
其大小用法拉德(Farad)表示,符号为F。
3. 电感: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导线围绕的磁场又会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称为电感,用亨利(Henry)表示,符号为H。
电路定律:1.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一段闭合回路中,各个元器件之间的电压和等于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电路中,流入一个节点的电流的总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的总和。
3.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 V=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第二章: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所有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只有一个路径可走。
并联电路:所有元件并联连接,电流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流动。
电流和电压的计算:1.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2. 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第三章:交流电路交流电路中的频率和周期:1. 交流电源的频率用赫兹(Hz)表示,一般为50Hz或60Hz。
2. 周期是指一个完整的波形所经过的时间,它与频率成反比。
周期T=1/f。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1. 交流电压:交流电压的大小可以用有效值表示,称为有效值,标识为Vrms。
2. 交流电流:交流电流的大小也可以用有效值表示,称为有效值,标识为Irms。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1.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会产生有功功率消耗。
2. 交流电路中的电容会导致电压滞后。
3. 交流电路中的电感会导致电流滞后。
第四章: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大小。
常用的放大电路包括共集电极放大电路(CE)、共基极放大电路(CB)和共射极放大电路(CC)。
放大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1. 输入端:输入信号称为小信号,其大小远远小于电源电压。
电路原理课程教案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的定义和单位电压的定义和单位电阻的定义和单位欧姆定律:I = V/R1.2 电路元件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开关灯泡、电机等负载1.3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2.1 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KCL):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电压定律(KVL):沿着闭合回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2.2 节点电压分析法选择参考节点列出节点电压方程解方程求解节点电压2.3 网孔电流分析法列出网孔电流方程解方程求解网孔电流根据网孔电流求解节点电压第三章:直流电路3.1 简单的直流电路分析简单的串联、并联直流电路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3.2 复杂直流电路分析多个电源、负载的直流电路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进行计算3.3 电路中的电源和负载特性电源的内阻和外特性负载的电阻和特性第四章:交流电路4.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交流电的频率、周期和相位4.2 交流电路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电阻对交流电的影响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电感对交流电的影响4.3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相量法阻抗分析法功率分析法第五章:电路实验与测量5.1 电路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设备和仪器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5.2 电路测量技术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讨论和结论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规范第六章:数字电路基础6.1 数字电路概述数字电路的概念数字电路的分类数字电路的特点6.2 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逻辑门电路的应用6.3 逻辑函数及其简化逻辑函数的定义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逻辑函数的简化方法第七章:组合逻辑电路7.1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类7.2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7.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第八章:时序逻辑电路8.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类8.2 触发器基本触发器:SR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C触发器触发器的真值表和时序图触发器的功能描述8.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第九章:数字电路仿真与实验9.1 数字电路仿真概述数字电路仿真的概念数字电路仿真的作用数字电路仿真软件9.2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逻辑门电路仿真实验组合逻辑电路仿真实验时序逻辑电路仿真实验9.3 数字电路实际操作实验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设备和仪器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十章:数字电路应用实例10.1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概念微处理器的结构微处理器的应用10.2 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概念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应用10.3 数字电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数字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实例未来数字电路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和关系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性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难点解析: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路分析的基础,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后续电路分析至关重要。
教学基本要求一、性质、地位和任务电路原理是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法,电路的网络方程分析法,电路基本定理,正弦交流电路,串、并联谐振电路,具有互感的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二端口网络,磁路等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电路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理论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
2.熟悉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的概念;理解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
3.熟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及其伏安特性,掌握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功率和能量的计算。
4.熟悉电压源、电流源及其模型。
5.了解电路中的受控源及其四种基本形式。
6.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法1.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变换。
2.掌握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3.掌握电源、受控源的等效变换。
第三章电路的网络方程分析法1.理解电路网络方程分析法的概念。
2.熟练掌握支路电流分析法、网孔电流分析法、节点电位分析法的步骤和规律,并会加以应用。
第四章电路基本定理1.理解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熟练掌握各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章正弦交流电路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熟悉正弦交流电的相关参量。
2.掌握正弦量的各种表示方法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3.掌握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伏安关系,功率消耗及能量转换。
4.理解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5.掌握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其相量图。
6.掌握正弦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方法。
7.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因,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8.熟练掌握相量法在一般正弦交流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第六章串、并联谐振电路1.理解串联谐振的条件及其特点2.理解串联谐振的频率特性及其通用谐振曲线。
大学电路原理教材大学电路原理教材目录:第一章电路基础理论1.1 电路元件和符号1.2 电路基本定律1.3 串并联电路的等效性质1.4 电路的节点和支路1.5 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直流电路分析2.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2.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2.3 电流分压和电压分流定律2.4 等效电阻和电路定理2.5 构建基础直流电路...第三章交流电路分析3.1 交流电和信号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表示3.3 交流电路中的复数表示3.4 交流电路的幅频特性3.5 交流电路的相位关系...第四章二端网络分析4.1 二端网络的参数与特性4.2 二端网络的等效性质4.3 串联与并联网络的等效4.4 电压与电流传输特性4.5 单位传输功率与最大传输功率 ...第五章三端网络分析5.1 三端网络的参数与特性5.2 三端网络的等效性质5.3 三端网络的稳定性分析5.4 构建常见三端网络...第六章放大电路基础6.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6.2 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质6.3 放大电路的线性增益6.4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5 常见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第七章反馈电路分析7.1 反馈的基本概念7.2 正反馈与负反馈7.3 反馈电路的分析方法7.4 反馈电路的稳定性分析7.5 常见反馈电路的应用与设计 ...第八章滤波电路设计8.1 滤波器的分类与基本特性 8.2 有源滤波电路的设计8.3 无源滤波电路的设计8.4 高频和低频放大器的设计 ...第九章非线性电路分析9.1 非线性元件的基本特性9.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9.3 非线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9.4 构建常见非线性电路...第十章数字电路基础10.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10.2 逻辑门与布尔代数10.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10.4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附录A 电路实验指导附录B 常见电路元件参数参考文献注:以上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可根据教材编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