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路原理》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8
电路第五版答案1. 引言《电路第五版答案》是对电路学科中《电路第五版》教材的习题答案进行解析和讲解的文档。
本文档总结了教材中各章节的习题解答,并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和说明。
本文档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路学科知识,并提供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和对比。
2. 内容概述本文档按照《电路第五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对每章的习题进行了分类整理和解答讲解。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第一章第一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元件的基本性质。
习题主要涉及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功率和能量等相关内容。
2.2 第二章第二章介绍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习题主要讲解了电路中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及电阻、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2.3 第三章第三章介绍了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习题主要涉及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和并联等电路中的分析和计算。
2.4 第四章第四章介绍了电路中的交流信号和频谱分析。
习题主要讲解了交流电路中的相位和频率的计算,以及交流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
2.5 第五章第五章介绍了动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习题主要涉及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元件的响应特性分析,包括自然响应和强迫响应的计算。
2.6 第六章第六章介绍了功率和能量在电路中的应用。
习题主要讲解了功率的计算和电路的功率分配,以及能量的储存和传输等相关内容。
2.7 第七章第七章介绍了电路中的共振现象和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习题主要涉及共振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以及滤波器的设计和性能分析。
2.8 第八章第八章介绍了电路中的放大器和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
习题主要讲解了放大器的增益、频率响应和输入/输出阻抗的计算和分析。
3. 使用方法本文档提供了对《电路第五版》教材中习题的答案解析。
学生可以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对照本文档中的习题解析进行学习和巩固知识。
同时,本文档也可以作为复习和自测的参考资料,供学生检验和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4. 结语《电路第五版答案》是一本对电路学科中习题进行解析和讲解的文档。
电路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的基础课程,它涉及到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分析方法。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路原理第五版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1. 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是指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所获得的能量,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4. 电流的方向是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即从高电压到低电压。
第二章基本电路定律1. 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V/R。
2.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定律(电流定律):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 第二定律(电压定律):沿着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等于零。
第三章电路分析方法1. 节点电流法:假设电路中有n个节点,通过写出节点电流方程组,可以解得各个节点的电流值。
2. 支路电压法:假设电路中有m个支路,通过写出支路电压方程组,可以解得各个支路的电压值。
第四章电路元件1. 电阻:是最基本的电路元件之一,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
2. 电容:是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元件,用来储存能量。
3. 电感:是一种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用来产生电磁感应。
4.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元件,用来控制电流的流向。
5. 晶体管:是一种可以放大和控制电流的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第五章交流电路分析1. 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2. 交流电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交流电的周期数,单位是赫兹(Hz)。
3.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指与相同功率的直流电所产生的热效应相同的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值。
第六章三相电路1. 三相电是指由三个相位相差120度的交流电组成的电路。
2. 三相电路比单相电路更加稳定和高效,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商业领域。
电路原理江缉光答案【篇一:清华大学电路原理备考经验谈】两本都看看),这二本书可以当作教材和参考书。
其实我数学复习的60%的时间都在研读这两本书。
全书(或指南)建议看三遍,每遍侧重不一样,看个人安排了。
这项工作最晚要在考前100天做完。
2.李永乐的四百题,建议做两遍,第一遍可以二天一套,一天模拟考(卡点做,把答案按考场上要求写在纸上),一天总结,结合全书上相关知识点复习。
这项工作最好一个月之内做完。
3、李永乐的冲刺1354、真题,可以不全做,做做有代表性的还有最近两年的就行。
资料就这么多,关健是要反复看,一定要勤总结。
还有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我主要是靠模考来提高的)。
专业课:资料:1、清华的三本参考书(官方网站上有)2、红皮书。
3、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原理试题选编》(绿皮书)小绿皮—历年试题汇编貌似是红皮的5、清华内部的讲义。
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考研秘籍1. 考研基本情况初试考察电路原理这门专业课有两个系:自动化系与电动系,两系实力非常强大,纵向看,全国第一地位无人敢撼动,横向分析,两系在清华校内各专业中也是炙手可热的专业。
. 因此,每年两系竞争火热,2010年考研自动化系报名500余人,实录取17普通工学,3人强军计划工学,15名工程,电机系350余人,实录8个工学,15个工程。
2011年自动化系报名400余人,实录12工学,3人强军工学+10余名工程,电机系报名250人左右,实录8名工学,10余名工程。
2011年分数线方面,自动化复试线378,进复试48名,分4个大方向,分数分布如下:419、418、415、413、411、409、408、407、406、404、401、399、397、395、394、393、392??..自动化系电路最高分139,电机系复试线375,进复试35名左右。
高分如下:424、418、416、414、413、409、406、404、401???...电机系电路原理最高分是149分。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5-1 试判断图5-22所示集成运放电路的反馈类型。
a) b)图5-22题5-1的图答 (a )F R 、1R :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
(b )F R 、1R :引入了正反馈。
5-2 电路如图5-23所示,解答下列为题: 1)1F R 引入了何种反馈,其作用如何? 2)2F R 引入了何种反馈,其作用如何?图5-23 题5-2图解 1)1F R 、3E R 引入的是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
其作用是稳定静态电流2E I 。
其稳定过程如下:↓↓→↓→↑→↑→↑→↑→2211122E B C C B E E I I U I I U I2)2F R 引入的是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其作用是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如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抑制干扰和噪声、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等。
由于是电压负反馈还可使反馈环路内的输出电阻降低)1(AF +倍。
由于是串联反馈可使反馈环路内的输入电阻增加)1(AF +倍。
2F R 引入的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电压2C U ,其稳定过程如下:↓↑→↑→↓→↓→↑→↑→2211112C C C C B E C U I U I I u U5-3 在图5-24所示的两级放大电路中,(1)那些是直流负反馈;(2)哪些是交流负反馈,并说明其类型;(3)如果F R 不接在T 2的集电极,而是接在C 2与L R 之间,两者有何不同?(4)如果F R 的另一端不是接在T 1的发射极,而是接在它的基极,有何不同,是否会变为正反馈?5-24 题5-3图解 1)1E R 、2E R 直流串联电流负反馈,F R 、1E R 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2)F R 、1E R 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3)如果F R 不接在T 2的集电极,而是接在C 2与L R 之间,则F R 、1E R 只有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没有直流反馈。
4)如果F R 的另一端不是接在T 1的发射极,而是接在它的基极,则变为正反馈。
第一套基本题1.1 求图1.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1和电流I1,I2。
设:(1)U S=2V;(2)U S=4V;(3)U S=6V。
图1.11.2 已知图1.2所示电路中电流I5=4A。
求电流I1,I2,I3,I4和电压源电压U S。
图1.21.3 求图1.3所示电路中从电压源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 eq。
图1.31.4 求图1.4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校验功率守恒。
图1.4 第二套提高题1.1 已知图1.1所示电路中电压U=3V。
求由电源端看进去的电阻R eq和电阻R1的值。
图1.11.2 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3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40V。
求负载吸收的功率。
图1.21.3 已知图1.3所示电路中,R1=40W,R e=27W,R b=150W,R L=1500W ,=0.98。
求电压增益u2/u1和功率增益p2/p1。
其中p1是u1供出的功率,p2是R L吸收的功率。
图1.3 第一套基本题2.1 求图2.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R ab。
图2.12.2 试求图2.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图2.22.3 试将图2.3所示电路化成最简单形式。
图2.32.4 图2.4所示电路中,设输入电压为U i,试求U o/ U i。
图2.4 第二套提高题2.1 求图2.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R ab。
图中各电阻值均为1。
图2.1答案:2.2 求图2.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L。
设I S,R,R L为已知。
图2.22.3 求图2.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2.32.4 图2.4所示电路由许多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含R1和R2两个电阻。
设单元数极多,视作无穷大。
(1)设R1=2,R2=1。
求A,B处的入端电阻。
图2.4 (2)以B点为电位参考点,若每个节点电压是前一个节点电压的一半,问此时R1/R2是多少?第一套基本题3.1 在图3.1所示电路中,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图3.13.2 试用回路电流法求图3.2所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电压U S。
《电路原理》课后参考答案第一章一、略二、10~22:BCBBB ,ABACD ,ACC ;23:ABCD ;24:AAA ;25:ABD ;26:BB ;27:D ;28:D 三、29:(a )U s =U R =8V ,2A I =,16W s U P =(发出),P R =16W(吸收)。
(b )I =I s =5A ,U =20V ,100W s I P =(发出),P R =100W(吸收)。
(c )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为I s =5A ,而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U s =8V ,40W s I P =(关联参考方向,吸收40W),40W s U P =(非关联参考方向,发出40W)30:(a )流过电压源、电阻的电流为电流源电流5A ,U R =50V ,U '=60V ,P R =250W (吸收250W),300W s I P =-(发出300W),50W s U P =(吸收50W)(b )电阻电流源端电压均为10V ,R 5A I =,电压源电流S -10A I '=,100W s U P =-(发出100W),50W s I P =(吸收50W),P R =50W(吸收50W)(c )1R 5A I =,2R 10V U =,2R 5A I =,s 0A I '=,20V U '=,0W s U P =,100W s I P =-(发出100W),150W R P =(吸收50W),250W R P =(吸收50W)(d )25A I =,U 1=-10V ,s 10A I '=,U '=0V ,100W s U P =-(发出100W),0W s I P =(吸收0W),P 1=50W(吸收50W),P 2=50W(吸收50W)31:图(a):u =Ri +u s ;图(b):u =-Ri +u s ;图(c):u =Ri -u s ;图(d):u =-Ri -u s 32:11A 3I =,27A 3I =,34A 3I =,45A 3I =33:220()L S R L Lu u p R R μ==34:P 3A =36W(吸收36W),436 W P Ω=(吸收36W),P 受控源=72W(发出72W)35:I 1=3A ,U 3=18V 36:U =5V ,I =-1.5A ,323R =Ω二、18~37:BDCAC ,ADABA ,CCDAB ,DBCDA 三、38:R 1=2Ω、R 2=18Ω、R 3=180Ω39:R L =24Ω40: 1.44A I =,345.6W P =41:1VU =-42:(a)10ab R =Ω;(b)2ab R =Ω;(c) 6.6ab R =Ω;(d)53ab R =Ω;(e)30ab R =Ω;43:150V U =,15V U =44:0.5AI =45:11A I =,2 2.2A I =,独立电流源吸收功率为16W -;受控电流源吸收功率为1.2W ,5Ω、3Ω和2Ω吸收功率分别为5W 、0.12W 和9.68W 46:12.8W P =47:67R =Ω48:080VU =49:120V 电压源发出功率约为113.49W ,60V 电压源发出功率约为59.14W 50:115V 4U =51:18A I =、210A I =,32A I =、40A I =、52A I =-52:09A,3A s I I ==-53:14WP =54:受控电压源吸收功率为0;受控电流源吸收功率为9W -55:8V ab U =-56:2α=57:21V 19ab U =-二、9~20:DACBC ,DCACB ,CB 三、21:(a )U 4.5x =V ;(b )I 1x =-A 22:1I 1.4=A 23:3U 19.6=V 24:os0.364U U =25:(1)I x =37.5A ;(2)I x =40A 26:(a)(b)27:0.2I =A 28:29:1Ax I =-30:R =R eq =8Ω时,R 上得到最大功率为max 4.5P =W 31:U s2=100V 32:1 1 VU ∧=二、14~18:ABCDA 三、19:(1))(t u 波形为:(2)s t st s s t t t t t t i t u t p 22110 0 1624122 )()()(23><<<<⎪⎩⎪⎨⎧-+-=⋅=,,,(3)当s t 1=时,V u 1)1(=,(1)0.5()W J =当s t 2=时,0)2(=u ,(2)0W =当∞=t 时,0)(=∞u ,()0W ∞=20:t =1s 时,(1) 2.5(A)i =,t =2s 时,(2)5(A)i =,t =3s 时,(3)5(A)i =,t =4s 时,(4) 3.75(A)i =21:2.5F ;10H22:(a)V 10)0(=+c u .5A 1)0()0(-==++i i c (0)15V R u +=-(b)(0)1A L i +=,(0)5V R u +=,V 5)0(-=+L u 23:(a)A 34)0(1=+i ,1A )0(2=+i ,A 37)0(=+i (b)A 3)0(1=+i ,(0)18V u +=-,(0)21.6V L u +=-(c)1(0)A 6c i +=-,11(0)A 6i +=(d)(0) 3.33A c i +=,(0)66.6A u +=24:1(0)4L u V +=-,2(0)0L u V+=25:(1)1(0)0u +=2(0)0u +=,(2)101s t duU dtCR +==,200t du dt+==,(3)222021s t d u R U dtLCR +==26:2()4V tc u t e-=,2()0.04mAt i t e -=27:(1):1.024kV (2)652.6610R =⨯Ω(3)4588.44s t ≥(4)()50kA i t ≤,75.010W p -=⨯(5)7.5s28:(1)V )e 1(100200tc u --=(0≥t ),2000.2e A (0)ti t -=≥(2)18.045 mst =29:()50010000.24Att i ee --=-30:50()14eV tL u t -=,()50614e Wt p -=--31:()6102121Vt c u t e -⎛⎫=- ⎪ ⎪⎝⎭32:2()1A Rt s L L u i t e R -⎛⎫=- ⎪⎝⎭,211W2Rt S Lu p e R -⎛⎫=- ⎪⎝⎭33:(1)()2A L i t =(2)48W p =34:()40.8tC u t e V-=+35:2() 1.50.75t i t e A-=-36:2()(22)()t L i t e t A ε-=-,21()(3)()t i t e t A ε-=+37:23()[5 e] A (0)ti t t -=-≥38:(1)()L i t =591.22.4e A (0) t t --≥(2)591()[1.8 1.6] A (0)t i t et -=-≥39:43[2.5 2.5e ] V (0)t c u t -=-+≥40:()54.1710180.667A ti e-⨯=-,()54.17100.833A t c i t e -⨯=,()54.17104Vt c u t e -⨯=-41:(1)在20≤≤t 区间,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为()()V110100tc e t u --=在32<≤t 区间,RC 的全响应为()()10022030V t c u t e--=-+在∞<≤t 3区间,RC 的零输入响应为()()100320Vt c u t e --=-(2)()()()()()()()1002100310010130122013V t t t c u t e t e t e t εεε-----⎡⎤⎡⎤=----+--⎣⎦⎣⎦42:(2)(6)()[10(1e )()15(1e )(2)5(1e )(6)] V t t t c u t t t t εεε-----=----+--43:(1)()()()201001V tc u t et ε-=-,()2010mAt cie t ε-=(2)()()2080V t c u t e t ε-=,()()()200.48mAtc i t t e t δε-⎡⎤=-⎣⎦44:()L i t =10 5eε() Att -⋅45:200 ()(1.5e ) ε() Vtu t t -=-第五章一、略二、20~36:C(ACB)CBA,CCBBC,(CA)BABC,BC 三、37:(1)波形图如题5-37图(a)所示。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领域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涉及到对电路系统的行为和特性的分析。
《电路》第五版作为一本经典的教科书,其课后习题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习题答案示例,但请注意,具体的答案应与您所使用教科书的习题内容相匹配。
习题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解答: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一个闭合回路中,沿着回路方向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电压升的代数和。
要应用KVL,首先需要识别电路中的所有回路,并为每个回路设置一个方向(通常为逆时针方向)。
然后,对每个回路应用KVL,将电压降和电压升相加,设置等式为零。
习题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解答: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表明,进入任何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应用KCL时,需要识别电路中的所有节点,并为每个节点写出电流守恒方程。
电流进入节点为正,流出节点为负。
习题3:节点分析解答:节点分析是一种基于KCL的电路分析方法,它通过为电路中的每个节点写出方程来求解未知电压。
首先,选择一个参考节点(通常为接地点),然后为其他节点写出KCL方程。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找到电路中所有节点的电压。
习题4:网孔分析解答:网孔分析是另一种基于KVL的电路分析方法,它通过为电路中的每个网孔写出方程来求解未知电流。
每个网孔的方程都是基于KVL 的,即沿着网孔的路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压升之和。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找到电路中所有网孔的电流。
习题5:戴维南定理解答: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线性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单一的电压源和一个内阻来等效。
要应用戴维南定理,首先需要将网络中的所有独立电源短路,然后计算开路条件下的输入阻抗。
最后,将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一个内阻的串联组合。
习题6: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解答: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说明,当负载阻抗等于源阻抗的复共轭时,负载上可以获得最大功率。
要应用此定理,需要计算源阻抗,并将其与负载阻抗相匹配,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
答案及解析 115答案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题 1】:由 U AB 5V 可得: I AC 2.5A :U DB0:U S125. V 。
【题 2】: D 。
【题 3】: 300; -100 。
【题 4】: D 。
【题 5】: a ii 1 i 2 ; b uu 1 u 2 ; cu uSi i S R S ; di iS1。
u u SR S【题 6】: 3;-5; -8。
【题 7】: D 。
【题 8】: P US1 50 W ; P US26W ;P US30 ; P IS115 W ; P IS214W ;P IS315W 。
【题 9】: C 。
【题 10】: 3; -3。
【题 11】:-5 ; -13。
【题 12】: 4(吸收);25。
【题 13】: 0.4。
【题 14】: 3 I123;I1 。
A3【题 15】: I 4 3A ; I 2 3A ; I 3 1A ; I 5 4 A 。
【题 16】: I7 A ;U 35 V ;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UI245W 。
【题 17】:由图可得 U E B4 V ;流过2电阻的电流 I E B 2 A ;由回路 ADEBCA 列 KVL 得U AC 2 3I ;又由节点D 列 KCL 得I CD4 I ;由回路 CDEC 列 KVL 解得; I3 ;代入上式,得 U AC7 V 。
【题 18】:P 1 2 I 1 22 ;故 22I 2 ;P 22I 1I 2; I 1I 2KCL : 43 I 1;I 1 8 8 ⑴ I 1A ;U S 2I 11 I 1V 或1.6V ;或 I 1I2 。
255⑵ KCL : 4 3 8A ;U SI 1I 1;I 1。
2 4 V2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题 1】: [解答 ]94 A =0 .5 A ; U ab4 8.5 V ;I3 9 I 7Uab66 1.25 W = 7.5 W ;吸I 121.25A ; P收功率 7.5W 。
1. 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参考方向)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当实际电路的尺寸与工作波长接近时选项A ) 该实际电路应该用分布参数电路来计算。
选项B ) 该实际电路应该用集总参数电路来计算。
答案:A2. 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参考方向)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一实际电路的尺寸是300m 长 , 该电路的工作频率是610Hz选项A )该实际电路应该用分布参数电路来计算。
选项B )该实际电路应该用集总参数电路来计算。
答案:A3. 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参考方向)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一实际电路的工作频率是6106⨯Hz ,该电路的工作波长为选项A )m 100=λ 选项B )m 50=λ 选项C )m 20=λ 选项D )m 10=λ 答案:B4. 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参考方向)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电路计算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的选取原则( )。
选项A) 必须与实际方向选得一致选项B) 任意选取选项C) 电压与电流的方向必须选得一致选项D) 电压与电流的方向必须选得相反难易程度:易答案:B5. 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参考方向)难易度:适中;认知度: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网络N 的端口电压和电流为A I V U 1,220-==,说明该方框等效为( )。
选项A ) 电源选项B ) 负载选项C ) 不能确定答案:A6. 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参考方向)难易度:适中;认知度:应用图中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0>R ,ui P =,则下列正确的关系式是选项A ) P>0 选项B )P=0 选项C ) 0P ≤ 选项D ) 0P ≥ 答案:C7. 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难易度:容易;认知度:应用电 路 及 其 对 应 的 欧 姆 定 律 表 达 式 分 别 如 图 1、图 2 、图 3 所 示,其 中 表 达 式 正 确 的 是选项A ) 图 1选项B ) 图 2选项C ) 图 3答案:B8. 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难易度:容易;认知度:应用如图所示,R1=0.2Ω,R2=0.1Ω,R3=1.4Ω,R4=2.3Ω,则电流I(方向如图)为:选项A ) 1.5A 选项B )5.5A 选项C ) 3A 选项D )8A 答案:A9. 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难易度:容易;认知度:应用如图所示,R1=0.2Ω,R2=0.1Ω,R3=1.4Ω,R4=2.3Ω,求V ab =选项A)9.6V 选项B)4V 选项C) 8.5V 选项D)11.5V答案:A10.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难易度:适中;认知度:应用电路如图所示,已知100V电压源产生的功率为100W,则电压U=选项A)40V 选项B)60V选项C) 20V 选项D)-60V答案:C11.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难易度:适中;认知度:应用电路如图所示,2A电流源产生的功率P=选项A)16W 选项B)8W选项C)40W 选项D)-40W答案:A12.知识点:12(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难易度:适中;认知度:应用如图所示,R1=0.2Ω,R2=0.1Ω,R3=1.4Ω,R4=2.3Ω,若R2以外的电路用戴维南定理等效,则等效电压源和等效电阻分别为:选项A)18V, 3.9Ω选项B)18V, 4Ω选项C)6V,3.9Ω选项D)6V, 4Ω答案:C13.知识点:1(电压电流及参考方向)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使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时,要正确选择量程,应使被测值选项A )小于满标值的一半左右选项B )不超过满标值即可选项C )超过满标值的一半以上选项D )无关答案:C14. 知识点:2(基尔霍夫定理及应用)难易度:容易;认知度:理解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I选项A )IR E U -=选项B )IR E U +=选项C )IR E U +-=选项D )IR E U --=答案:B15. 知识点:2(基尔霍夫定理及应用)难易度:适中;认知度:应用电路如图所示,电压u=选项A )5V 选项B )3V选项C )1V 选项D )-2V答案:C16. 知识点:2(基尔霍夫定理及应用)难易度:适中;认知度:应用图示电路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式为选项A )U=25-I选项B )U=25+I选项C )U=-25-I选项D )U=-25+I答案:C17. 知识点:2(基尔霍夫定理及应用)难易度:适中;认知度:理解图示电路中,已知A I 151=,A I 33=,A I S 8=,则2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