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重彩
- 格式:doc
- 大小:929.00 KB
- 文档页数:9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1. 引言1.1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兴起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时期正是中国艺术界经历了一场启蒙与繁荣的阶段。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传统绘画开始走向现代化转型,其中重彩工笔人物画作为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体,得到了更多艺术家的关注和创作。
在这段时期,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艺术家开始运用传统工笔技法,并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题材和现代审美观念,使得重彩工笔人物画在当代中国艺术领域中崭露头角。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逐渐走出传统的束缚,融合了更多现代元素和国际艺术风格,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种融合和创新的特点,也使得重彩工笔人物画在当代中国艺术市场中备受瞩目,并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逐渐成为中国艺术界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传统绘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2. 正文2.1 特点之一:注重色彩的运用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色彩运用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特点。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注重细腻的线条和精细的描绘,而重彩工笔人物画则更注重色彩的运用和表现。
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大胆运用明快的色彩,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了现代感。
在这些作品中,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常常是画面的焦点。
艺术家们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通过颜色的明暗对比和鲜艳的色彩对比,艺术家们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体现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对于背景色彩的运用也是重彩工笔人物画的一大特点。
艺术家们常常会用大胆的色彩搭配来丰富画面,让整幅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活力。
背景的色彩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对比和融合,常常能够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作品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的表现丰富多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享受。
艺术家们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为传统工笔人物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气息。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是指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采用工笔技法,并注重色彩的鲜明对比和细腻表现。
这种画风在当代中国绘画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成为当代中国画坛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
重彩工笔人物画主要借鉴了传统工笔绘画的技法,但在风格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写实表现,而是更注重个性化和艺术表现力。
画家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设计,使作品更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气息。
重彩工笔人物画将传统的平面构图拓展到空间上,使形象更立体化,更生动活泼。
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画家通过对人物的神态、面容、衣着等方面的描绘,来传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
画家在表现人物形象的注重刻画人物的动态感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人物的眼神、动作和表情的捕捉和处理,使人物更加栩栩如生,让观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魅力和生命力。
在色彩的运用上,重彩工笔人物画采用了鲜艳明亮的色彩,强调对比和衬托。
画家运用色彩的明暗和渐变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同时通过颜色的运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气氛。
有些画家还会运用饱和度和色彩的对比来强调人物的形象和意境。
重彩工笔人物画还注重细节的表现和纹理的描绘。
画家通过精细的笔触和细致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皮肤质感、服饰纹理等细节,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画家还通过对背景和环境的描绘,来营造出特定的场景和氛围。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力,在当代艺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
它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创新理念,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情趣。
无论是在展览、拍卖还是私人收藏领域,重彩工笔人物画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推崇,成为当代中国绘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word格式] 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辨析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辨析爱素圭青开充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辨析口王永刚摘要: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关系的模糊与辩论,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既定认知的挑战,它们都被用来概括工笔画.”工笔”是画法,相对于”意笔”;”重彩”是材料性质突出色彩效果;”岩彩”是材料的出处强调革命性. 正是这些彼此不同的艺术派别,风格与个性,建构着当代中国本土绘画最新的形态.关键词:工笔画重彩画岩彩画十年前的2001年4月的”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8月的”首届中国岩彩画展”,9月的”与世纪同行——20O1工笔重彩艺术精品展”曾密集登场.2011年4月18日,全国”第八届工笔画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又开展了,而”第六届中国岩彩画展”也将于今年的9月在杭州展出.近十年来,又有多少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的单项展和综合展呢?参展的画家们有谁能清楚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名称背后的区别呢?2003年严好好的《生旦净丑》在第二届中国画展上获得金奖,引发了《中国书画报》自2003年10月9日到2004年1月29日连续12期关于中国画的界定标准,品评标准和评审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龙瑞,严好好,徐先堂,陈传席,刘国辉,李宝林,王建梓,甘长霖,赵绪成,胡明哲,郑雅风,喻继高,周积寅,郭西元,位正中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以时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的《中国画历史像一条麻绳要不断有新的麻和草续进去》文章为终结.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就这样纠结着,模糊着,发展着.在从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间,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在理论上的探讨更是激烈,在”中国知网”的跨库检索中,关于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方面的论文有800多篇之巨.《美术》杂志在2002年第7期和第11期,分别登载了潘世勋的《”岩彩”作为画种的提法不妥》和胡明哲的《谈”岩彩”命名》两篇文章,就”岩彩”作为画种的名称展开讨论.同年6月,王天胜在一次访谈中提出:中国工笔画要想进一步发展,关键有这么几条:第一,要继续学习传统不能放弃,因为放弃传统,工笔画这个画种可能就要变体了,就不能称其为中国工笔画了.中国工笔画不是日本画或其他的什么画种,因为中国工笔画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个固定的画种,它必然受到一定的要求和规范的限制;第二,在此基础上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先进技术和艺术思想.同年8月,冯远在”首届中国岩彩画展”的序中谈道:着眼于复兴和推动中国当代岩彩画的发展,并拓宽,延伸其表现手法趋于现代化,需要发扬古代岩彩绘画勇于吸纳外来艺术精华的传统精神,发挥其融合东西方艺术表现手法的优势特性,结合当代审美观念来反映现实生活,推进岩彩画表现形态的现代化进程,才能44振兴中国的现代绘画.究竟什么是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它们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工笔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帛画,其最早的名称是”细画”.张彦远记述吴道子”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概括其特征为”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谓的”细画”,实际上就是自魏晋以来就已成熟的精细化的色彩绘画,它尚意重型,尽其精微,意境抒情,在经历了唐宋院画的辉煌与繁荣之后,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整体衰微.”工笔画”作为一个规范的绘画品类概念,是在清乾隆时期才被正式提出.清代邵梅臣在《画耕偶录》中记载:”渲染始自王维,右承以前皆钩研法也.工笔用钩研颇难藏拙,老眼更非所宜……闰甫与余同岁,交亦最久.乙未八月六十生日,必欲以余工笔画为寿,不忍拂其意,勉强作此,历二十一日始成.”清代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论朱听泉:”凡工笔写意人物,花卉,巨幛小幅,靡不臻妙.”又论及张大林:”凡工笔,散笔,靡所不能.无分既胜,而用心亦良苦矣.”这时被多次运用的”工笔”概念是相对于”意笔”而言的,”工笔画”要比”工致画”和”工细画”更能与”写意画”相对应;”工笔”不仅能表现线条的特质,也同样能表达”色彩”的特征.晋唐时期成熟的人物画和青绿山水画,两宋时期强盛的白描,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元明清时期贫弱的勾染体山水画,花乌画和人物画等,都能在”工笔画”的概念下获得归宿.工笔又可分为工笔淡彩和工笔重彩,工笔重彩是指设色时以使用矿物色为主所绘制的风格工整细密的作品,是相对于设色时以使用透明植物质颜料为主的淡彩而言的.有史学家认为”工笔重彩”的名称来源于潘絮兹.1991年,潘絮兹在”第二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前言中写道:”工笔重彩画终于走出了低谷,初步走向了繁荣昌盛.”工笔重彩画与重彩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的时期内,重彩画的发展史与工笔重彩画的发展史是重叠的.薛永年在《重彩画及其语言》中写道: “新时期以来,在中日交流,当代壁画兴起,汉唐绘画出土的交互启发下,随着大国画意识的提出,重彩画在工笔画的复兴中重现生机,以淡化用线的,强化用色的没骨画为突破口,以矿物质颜料和代石色的更多开发与使用为致力点,重彩画的发展日渐兴旺.”重彩画是中华民族绘画的原发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观念更迭产生了不同的创作阐述与风格变化.我国古代最早的重彩壁画大约出自殷商时期,《说苑?反质篇》引《墨子》佚文云“殷纣时期?宫墙文画?,?锦绣被堂”…,可见殷商时曾创作过一些重大历史题材的庙堂壁画.我国最早关于工艺的专门着作《周礼?考工记》中所述的设色之工就有五种,”丹青”一词也出现于《周礼》中,”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丹青由最初的朱砂与石青颜料逐渐演变为我国绘画的代名词.”重彩”一词源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一章中,写有“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漆姑汁炼煎并为重采郁而用之”.这里张彦远所记载的颜料通过研磨,熔炼,淘汰分出深浅,轻重;胶用漆姑汁煎炼,都作为重采(“采” 通”彩”),通过郁色后使用.清代张式在其《画谭》中提到”石青, 石绿,朱砂,谓之重色”.古人因矿物色色彩艳丽且具有覆盖性,而称之为”重彩”或”重色”.蒋采苹认为”重彩”是因矿物质颜料覆盖力强,与透明的植物质颜料形成对比,故称”重着色”.这种通过反复渲染,多重着色或者使用具有覆盖力的矿物色颜料绘制而成的具有浓重艳丽视觉效果的作品被称为重彩画.在”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理论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翟墨认为重彩画”把?工笔?摆脱开来,专门以?重彩?命名画种,这是一种革命,一种扩展,一种自由”,是传统工笔画的开放形态.重彩画又可分为传统工笔重彩和现代重彩,现代重彩将传统的工笔重彩方法与没骨画法,写意以及材料制作等现代绘画语言要素融合在一起,强化绘画的本体特质,更具视觉冲击力.现代重彩画注重作品的立意,强调作品的主题性,在取材和立意上更自由.传统意义上的”人物,山水,花鸟”分类边界已经不再清晰,内涵和外延更加开阔.岩彩画的兴起始于借鉴日本画风与材料的说法,最早见于熊文韵个展(1996中国美术馆)上胡明哲的文章《以岩彩为契机》.部分20世纪90年代留日回国的画家们打出”岩彩画”的旗帜,借助日本画的材料技法和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加入工笔重彩画的复兴运动.20世纪80年代留学日本,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005年归国的刘新华教授在其《勿忘民族性》一文中谈到岩彩是源于日本画对于石色的称谓.日本画称石色为”岩绘具”,”岩”是岩石,”绘具”是绘画色彩,绘色之意……”岩彩”与“石色”,”重彩”均为同样概念,都是岩石色彩之意,不可厚此薄彼.但是,在思想深层它反映了中国画家的立场和思想倾向.即是以中国画还是以日本画为母体的意图.黄宾虹说:”画学有民族性,为遗传性.”以”岩彩画”命名画种,在体现中国绘画的民族性上不够明确.2010年9月在广州的”东方色彩?中国意象中国岩彩画之学术理想研讨会”上,”岩彩画”是否应当被看成是一个新的画种,认同材料划分,强调材料技法及艺术语言自成一体;美术时空ARTEDUCAT1oNRESEARCH还是将”岩彩画”看做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跳出地域和文化以及材料和技法的限制,成为自由发展的艺术表现的命题,再一次被提出来.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清晰明确”岩彩画”精神的内核,即那些与传统文入画,工笔画,宗教壁画等传统绘画有明确承传关系的部分.近3O年的工笔画现代复兴之路,承载着现实与历史的碰撞,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矛盾,呈现出中国画的文化品格和图式形态向现代转型的多种可能.当下工笔画所缺少的,是独立的,彼此真正不同的艺术派别,风格与个性,以及现实主义的厚重和对意境美的追求.重彩画从被文人画长期忽视的”色彩”出发,追寻中国绘画本真的意象语言,表现中国绘画情景与语言交融的独特审美.岩彩画的革命性丰富了工笔画的内涵,延伸了文人画的外延.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关系的模糊与辩论,是与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完全同步的一个文化现象,是当代国际文化大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解读的必然,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既定认知的挑战,是现代中国画中最具革命性的一部分,预示着2l世纪”中国画”发展的主要趋势,建构着中国本土绘画当代最新的形态.参考文献:[1]冯远.中国画如何界定如何评价——《中国书画报》关于第二届中国画展金奖作品的讨论.美术,2004(5).[2]潘世勋.”岩彩”作为画种的提法不妥.美术,2002(7).[3]胡明哲.谈”岩彩”命名.美术,2002(11).[4]陶宇.再创中国工笔画的新辉煌——王天胜访谈.东方艺术,2002 (6).[5]冯远等.首届中国岩彩画展?序——学术研究:继承,借鉴和创新——关于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文艺评论,2002(6).[6]何香久.丹青之约——中国工笔画艺术高层论坛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132.[7]薛永年.重彩画及其语言.美术观察,1998(7).[8]蒋采苹.蒋采苹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73.(作者单位:安阳市第一职业中专)编辑伍宝45。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继承了传统的工笔人物画技法,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
这种画风以鲜艳明亮的色彩、精细的细节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而著称,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的神态和情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第一,色彩鲜艳明亮。
传统工笔人物画以淡雅的色调为主,追求细腻和平静的画面氛围。
而当代的重彩工笔人物画则追求色彩的鲜艳和对比,通过色彩的丰富和饱满来表现人物的生动性和个性特征。
画家常常运用饱和的原色和互相对比的冷暖色调来打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第二,细节精致入微。
当代的重彩工笔人物画在细节的处理上非常讲究,画家通过精细的描绘和精确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表情、肌肉纹理和衣物纹样等细节。
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使观者对人物的形象和情感有更加深入的感受和理解。
笔触丰富多样。
重彩工笔人物画的笔触非常丰富多样,画家常常运用扁平笔、满笔和散笔等不同的笔法来表现不同的物体质感和结构形态。
画家通过笔触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轮廓线条、光影效果和纹理细节,使画面的观感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一种刺激感和动态感。
第四,意象富有表现力。
重彩工笔人物画的意象常常非常富有表现力和个性化,画家常常通过夸张的形象和丰富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感状态。
画家通过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服饰装束和陈设环境等来构建画面的意象,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并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想象。
工笔画重彩技法有哪些工笔画重彩技法有哪些工笔画重彩技法属于勾勒填彩法,古代已经盛行,从对以看到的敦煌壁画和张营、周响的工笔人物画,直到宋代的院体花鸟,大都使用工笔画重彩技法的形式。
下面就跟随店铺一起来看看吧!工笔画重彩技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明四家的仇英,实不愧为善施重彩的高手,此位国画家笔下的人物、山石、树木、建筑物,所施重彩细匀明丽,典雅而无火气。
故宫藏画中仇英所作的《贵妃晓妆图》,线法工谨细'腻,色调绚丽渊雅,细纤处如同游丝毫发,但已不唐宋重彩画的雄健奔放了。
这种工笔画技法,首先是作好正确的轮廓草图,然后辅在过稿的玻璃上用铅笔描下,区分浓淡粗细用笔,一般人物手面用墨稍淡,衣服用墨稍重,然后层层晕染,有时打底罩染。
重彩画动用的颜料多,面部一般加粉调和朱瞟或游石,然后晕染红颊、口唇,最后再罩淡粉。
白色的衣服也直接加粉染出,衣服上施用石青、石绿、珠砂或部分地使用西画广告颜料,以达到绚丽装饰的效果。
工笔画重彩技法的山西岩山寺壁画,就是既继承了中国重彩画技法的勾勒着色技法,但又不拘守于一般宫廷的佳女重彩画,而是全部以青绿熏染填铺而成。
一九七八年在苏州瑞光塔内发现的北宋人所画《四天王像》,为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所画。
画史上曾记载过唐代佛教画家吴道子画过大量壁画,可惜没有保留下一处他的壁画原迹。
从《四天王像》的人物形态,勾勒用笔,特别是重彩敷色方面,恰可想见到唐代人物重彩画技法的面貌。
这幅作品使用的重彩有韩砂、银珠、石青、石绿、蛤粉、泥金等不易退色的颜料,至今色泽鲜艳如新,真是难得的原作真迹。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工笔人物画,在唐代基本用重彩画呢?这可能因为当时的'壁画、绢画多,便于重彩设色有关系。
现在的工笔人物画和地方年画,也是重彩技法。
就是善于运用浓艳强烈的重彩色调,画出了大量色彩明丽的画图。
【拓展】工笔画定义工笔画,古代绘画,崇尚写实,求形似,是以工整者多;至唐王维创水墨画法,尚意轻形,题材由人生转变为描写自然,大致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因而画法有工笔与写意之分。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一种,它是在古代的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这种绘画技法下,画家使用细彩,重在色彩的饱和度和对人物形态的 accurate 表现。
这种画法近年来在中国艺术界备受青睐,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色彩明亮鲜艳,饱和度高为了表现出画面的色彩感和视觉效果,重彩工笔人物画的绘画色彩非常明亮鲜艳,其饱和度也相对较高。
画家会根据题材和表现场景选择适合的颜色来表现出人物的形态和性格特征。
在绘画中,“纳鼎”、“飘带”、“锦缎”等丰富多彩的颜色是常见的表现形式。
二、人物形象特征清晰重彩工笔人物画不仅追求色彩的鲜明,还追求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清晰表现。
画家会通过细腻的刻画来完美的表现出人物的细节,尽力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征。
如画家在表现年轻的少女时,常常会将她们的性格特征刻画出来,如清新、活泼、羞怯等。
三、细节精细,表现很到位重彩工笔人物画注重画面中的细节表现,如人物的肌肉、眼神、手势等等。
这些细节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心情等方面,表达出画面更加细致和真实的感觉。
绘画技法上,画家通常使用非常细的笔刷,在细节的表现上可以准确、精细,让观者看到画面真实的细节。
四、中西方元素的契合重彩工笔人物画是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并非完全固守传统,也能够吸收西方的画风元素或意识形态的内容,并进行表现的融合。
例如,一个画面呈现出中国山水元素与西方油画技法结合的画面效果,既有中国传统的意境,又有西方的透视效果和饱满的色彩效果。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对传统进行了深度发展,同时融合了中西方元素,使得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当代中国艺术界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延续和创新,它以浓墨重彩的画法
表现人物形象,强调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表现形象上注重写实性和立体感。
通过准确的线条和细致
的描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观赏性。
画家运用色彩的层次感和对光影的把握,刻画出人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人物形象更加逼真、生动。
在题材和表达上,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展示出浓重的时代气息与个人风格。
画家
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题材,而是把目光投向当下的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
命运。
他们通过对人物表情、动作、服饰、背景等细节的把握,传递出对社会现象和人民
生活状态的思考和关怀。
画家们注重个人的艺术表达,体现出个体的独特风格和观点,使
作品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表现技法上创新多样。
画家们摒弃了传统工笔画中以细腻、含蓄为主的表现风格,大胆运用鲜明明亮的色彩,强调对比效果,营造出艳丽、炫目的视
觉效果。
他们也善于运用装饰性的构图和造型,将人物描绘得更加丰富多变,给人一种视
觉上的冲击力和刺激感。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写实描绘、时代题材的选择和个人风格的
表达,展示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当代
中国艺术的创新和突破,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解析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题材与造型创新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传统工笔和西方重彩的结合,注重以细腻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在当代的创作中,工笔重彩人物画的题材和造型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创新。
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题材呈现出多样性和现代性。
传统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大多以历史故事、古代文人雅士、宗教题材等为主题,而当代的创作中,除了传统的题材外,还涉及到当代社会、现代艺术、流行文化等各种主题。
在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可以看到对现代都市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对当代女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表达,对当代流行文化符号的运用等等,丰富了工笔重彩人物画的题材内容。
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在造型方面也有了一些创新。
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追求准确细腻的笔触和严谨的线条,倾向于写实主义的造型风格,而当代的创作则更加灵活多样。
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在保持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例如变形、夸张、抽象等,使得画面更富有动感和表现力。
也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家在造型上的特色风格,例如用大胆的色块和流畅的笔触来表现人物肌肉的力量感,或者运用错位和旋转的视角来表达人物心理状态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使得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造型更为多样、富有创意。
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在创作题材和造型上的创新也受到了艺术家个人经历和观念的影响。
艺术家通常会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观点和思考融入到创作中,从而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一些艺术家在创作中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思考,对人类命运和存在的触动等等,这些都使得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更具有时代感和思想性。
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在题材和造型上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创新性,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使得传统的工笔重彩人物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有望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发展壮大,并为观众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全体参展学生,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工笔重彩展览。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本次展览的背景和目的。
工笔重彩,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以其精细入微、色彩斑斓而著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工笔重彩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我们学校特举办此次工笔重彩展览,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欣赏、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本次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工笔重彩作品展示,二是工笔重彩技艺讲解,三是互动体验区。
接下来,我将分别向大家介绍这三个部分。
一、工笔重彩作品展示本次展览共展出我校学生创作的工笔重彩作品100余幅。
这些作品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多个题材,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工笔重彩领域的才华和创意。
以下是部分作品的简要介绍:1.《秋江独钓图》: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秋景,画面中的渔翁、鱼鹰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2.《富贵牡丹》:作者运用工笔重彩技法,将牡丹的富丽堂皇、娇艳欲滴展现得淋漓尽致,寓意吉祥如意。
3.《山水清音》:作者以山水为背景,巧妙地将音乐元素融入画面,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
4.《仕女图》:作者以古代仕女为题材,展现了古代女性的优雅气质和审美情趣。
二、工笔重彩技艺讲解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工笔重彩艺术,我们特别邀请了学校美术专业教师为观众进行现场讲解。
讲解内容包括工笔重彩的历史渊源、技法特点、色彩运用等方面。
通过讲解,观众可以深入了解这一传统绘画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三、互动体验区为了让观众亲身感受工笔重彩的魅力,我们在展览现场设置了互动体验区。
观众可以在这里免费领取画笔、颜料等工具,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工笔重彩的创作过程。
通过互动体验,观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还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还要感谢以下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1.学校领导对本次展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美术专业教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
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鲜明,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精确的构图,表现人物的形神特征和内心情感。
当代中国的重彩工
笔人物画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呈现出了独特的艺
术风貌。
在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中,艺术家们注重对人物的光影表现和色彩运用。
他们通
过精细的线条勾勒、层次清晰的色彩叠加和光影的渲染,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在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征时,他们注重捕捉人物的神情和表情,通过细致入微的线条描绘和
饱满鲜艳的色彩运用,使人物显得生动而有趣。
他们也注重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层次的变化,打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赋予作品以鲜明的个性和审美体验。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风貌。
艺术家们通
过选取不同的题材,如历史人物、民俗风情、当代生活等,展现了丰富的创作主题和表现
形式。
他们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造型和服饰的细节描绘,展示出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
和个人风采。
他们也运用了当代绘画的新技法和表现手法,如影像融合、高光采用、色彩
对比等,使作品更加富有现代感和时尚气息。
除了传统的笔墨技法和绘画手法,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还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艺术家们援引了西方绘画的色彩理论和构图原则,将中
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与现代艺术的思维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风格。
他
们将传统的画面布置和人物形象置于现代城市或抽象的背景之中,通过对比和对话,传达
出对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思考和探索。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摘要】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工笔画的一种发展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其特点与风格包括色彩鲜艳、线条清晰、造型准确,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在技巧与方法上,艺术家们注重色彩的层次感和对光影的处理,通过运用不同的笔触和颜料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在题材与题材方面,重彩工笔人物画多以古代文人、民间人物、传统戏剧角色等为题材,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表现形式和传统工笔画有所不同,但仍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历史渊源,特点与风格,技巧与方法,题材。
1. 引言1.1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工笔画在当代的一种发展形式,它融合了传统技法和现代审美理念,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这种画风中,艺术家们以浓郁的色彩和精细的笔墨描绘人物形象,呈现出丰富的情感和生活气息。
重彩工笔人物画不仅注重人物形象的细腻表现,更强调色彩的奇异变幻和构图的隽秀动人。
通过对质感表现的精准描绘和对色彩对比的巧妙运用,艺术家们使人物形象更具立体感和生动性,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效果。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影响,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特点,使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审美价值。
艺术家们通过对人物的精雕细琢和色彩的鲜明运用,使作品充满了张力和魅力,展现出现代人物画的革新之处。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点,成为当代中国艺术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展现出时代的气息和精神内涵。
2. 正文2.1 历史渊源"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绘画传统。
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之一,起源于唐代五代时期,宋代达到全盛。
在古代,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一种以线描为主,色彩辅助的技法,注重描绘人物的生动形态和细腻表情。
涨知识什么是工笔重彩画工笔重彩画有什么特征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以矿物色为主)的绘画艺术。
在中国绘画历史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重要的地位。
迄今为止,已出土的许多秦汉时期墓室的壁画、帛画,元代的永乐宫壁画,北京的明代法海寺壁画以及敦煌大量的重彩壁画都是重彩画的杰出例子。
另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据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工笔重彩宗教祭祀绘画作品,构图巧妙,线描精细,设色绚丽,显示了当时工笔重彩画技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
工笔重彩画即浓重色彩的画法。
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
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
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中国画可以分为宫廷画、民间画和文人画;其中,宫廷画和民间画多以勾线为主、着色为辅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一直被沿用至今,称作工笔重彩。
从技法上讲,中国画可分为工、写两大类,即工笔与写意;工笔中有淡着色与重着色两种画法,分别叫做工笔淡彩与工笔重彩。
工笔重彩的使用不仅十分广泛,而且形式多样。
从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夔凤》、《人物御龙》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已经具备了工笔重彩画的雏形。
如果从中国绘画使用的原料看,工笔重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的原始岩画。
据考古发现,原始岩画的红色涂绘颜料含有较多铁质,由此,可以推断它是一种矿物质颜料。
在制作岩画的过程中,“画家们”将赤铁矿磨制成粉,调和牛血等制成调和料,并用手指或羽毛等工具蘸着颜料绘制于岩壁之上。
这些原始绘画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却仍保持如初,这充分证明了矿物质颜色所具有稳定而不易变色的特性。
这也是矿物质颜料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发挥出其特性并一直沿用至今的缘故。
无论是敦煌的壁画,还是唐宋时期的卷轴画,抑或是元代的永乐宫壁画,明代的法海寺壁画等作品,都大量使用天然矿物质石青、石绿、朱砂、朱瞟、金、银、云母等颜色,这些充分证明了矿物质颜料在中国画运用的原始性及重要性,及其与重彩画发展历史的内在联系。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绘画形式,它将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技法与当代艺术观念有机结合,以独特的形式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内涵。
在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色彩运用上具有鲜明的风格和个性。
传统工笔绘画注重线条描绘和纹理表现,色彩运用相对保守。
而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则将传统工笔和现代风格相结合,强调色彩的丰富和表现力。
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鲜艳夺目,色彩饱满丰富,不拘一格地运用各种明亮鲜艳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特征和个性。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注重表达内在情感和精神层面。
传统工笔绘画侧重于形象的真实和客观,对于人物的内在感受和情感表达相对较少。
而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则通过更直观、真实的方式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画家通过精细的笔触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将人物的表情、姿态和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知和理解人物的情感世界。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题材选择上具有多样性和现代性。
传统工笔绘画的题材多以宫廷人物、古代文人等为主,对于现代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描绘相对较少。
而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则更加注重现实题材和个人经历的表达,通过对当代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将人物形象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更加接近当代人生活和情感的艺术表达。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延续了传统绘画的特点,同时又融入了现代艺术观念和审美追求。
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展示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成为中国当代美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工笔重彩技法一、介绍工笔重彩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之一,以细致入微的线条和丰富鲜艳的颜色为特点。
它起源于唐代,经过宋代的发展成熟,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
工笔重彩技法在传统绘画领域享有盛誉,被视为精细技法的代表之一。
二、技法原理2.1 细致线条工笔重彩技法注重在绘画中使用细致入微的线条来描绘细节。
画家运用毛笔或细笔,以状似骨线的细线勾勒出物体的轮廓。
这些线条细腻而有力,让观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的形态。
2.2 丰富鲜艳的颜色工笔重彩技法善于使用饱和度高、明快的颜色来表现形象。
画家运用颜料进行层层叠加,色彩丰富而充满生气。
这种技法要求画家有较强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对颜料的掌控能力。
2.3 注意细节的刻画工笔重彩技法强调对物体细节的刻画,画家注重描绘物体的纹理、光影以及微妙的表情。
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2.4 分层填色工笔重彩技法采用的是分层填色的方法,先上底色,再在底色上逐渐叠加其他颜色。
这种方法能够使色彩更加丰富饱满,同时也能保留下底色的进一步发挥。
三、绘画步骤3.1 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画纸和画笔。
2.准备各种颜料和调色盘。
3.准备淡化笔和细笔。
4.确定绘画题材和构图。
3.2 初步勾画1.用淡化笔轻轻勾勒出整体轮廓和主要细节。
2.注意构图的平衡和比例。
3.3 上底色1.选择合适的颜料,用细笔或毛笔上色。
2.要求底色均匀饱满。
3.4 细致描绘1.运用细缺笔,逐渐描绘物体的各个细节,包括轮廓、纹理等。
2.注意线条的精细度和力度的变化。
3.5 填充颜色1.采用分层填色的方式,由浅入深,逐层上色。
2.注意颜色的搭配和过渡。
3.6 补充细节1.在底色和上色之间,继续补充细节的描绘。
2.注意光影的处理和表情的刻画。
3.7 着眼全局1.在细致描绘细节的过程中,时刻注重整体的平衡和协调。
2.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统一性。
四、工笔重彩的代表作品4.1 《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是明代画家王时敏的代表作之一。
永乐宫壁画重彩技法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研究永乐宫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境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唐代宫殿遗址,也是中国唐代宫廷壁画的典范之一。
永乐宫的壁画以其精美绝伦的重彩技法而著称,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深远。
一、永乐宫壁画重彩技法的特点永乐宫壁画的重彩技法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色彩鲜艳:永乐宫壁画采用了大量的明艳色彩,尤以红、蓝、绿为主,色彩饱满、明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线条简洁:永乐宫壁画在描绘人物、动植物等形象时,线条简洁流畅,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形象生动。
3. 色彩分层:永乐宫壁画在运用色彩时,善于分层渲染,使得色彩过渡自然,层次分明,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二、永乐宫壁画重彩技法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1. 对色彩运用的影响:永乐宫壁画的色彩鲜艳、明亮,使得当代工笔重彩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大胆、明快,追求更具现代感的色彩表现方式。
2. 对线条处理的影响:永乐宫壁画的线条简洁、流畅,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线条处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导当代画家在线条上追求简约、流畅、富有动感。
3. 对技法创新的影响:永乐宫壁画的重彩技法在色彩分层、渲染上具有独到之处,促进了当代工笔重彩画家在技法运用上的创新和突破,使得重彩画作品更富有张力和立体感。
三、永乐宫壁画重彩技法的再现与传承随着对永乐宫壁画的深入研究和挖掘,人们对其重彩技法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一些当代画家开始尝试以永乐宫壁画的重彩技法进行创作,并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创新。
1. 以永乐宫壁画为题材的创作:一些重彩画家选择以永乐宫壁画的题材进行创作,力求在色彩运用、线条处理、技法创新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以此来继承和传承永乐宫壁画的重彩技法。
2. 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一些画家在探索永乐宫壁画重彩技法的基础上,尝试将其与现代绘画语言相结合,使得重彩画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的韵味,更加富有现代感和个性。
3. 加强传统技法的教育与传承:在当代,一些重彩画家加强了对永乐宫壁画重彩技法的教育与传承,力图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技法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工笔重彩法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工笔重彩法吗?这可是一门超级厉害的艺术技法呢!工
笔重彩法呀,就好比是一位精心打扮的美人,每一处细节都被精心雕琢,华丽无比。
比如说,那细腻的线条,不就像是美人头上精致的发
饰吗?一丝一缕都那么清晰动人。
工笔重彩法强调的是对画面的细致描绘和丰富色彩的运用。
你看那
些精美的工笔重彩画作,那细腻的笔触,把每一个形象都刻画得栩栩
如生,这不就跟雕刻大师精心雕琢出的精美雕塑一样嘛!每一片花瓣、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可见,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的柔软和轻盈。
再说说色彩,那丰富而鲜艳的颜色,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啊!
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派对,各种绚丽的色彩汇聚在一起,争奇斗艳。
红色的热烈、蓝色的深邃、绿色的生机,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独特
的氛围。
在学习工笔重彩法的过程中,画家们就像是勤劳的园丁,耐心地浇
灌着自己的艺术之花。
他们一笔一划地勾勒,一遍又一遍地渲染,只
为了让作品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毅力呀!
我曾经见过一幅工笔重彩的花鸟画,哇,那真的是让我惊叹不已!
那鸟儿的羽毛,根根分明,色彩斑斓,仿佛下一秒就要展翅高飞。
那
花朵的娇艳欲滴,让我都忍不住想要伸手去触摸。
这不就是工笔重彩
法的魅力所在吗?它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无比绚丽、细腻的世界。
总之,工笔重彩法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能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无限可能和无尽魅力。
它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艺术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我们去欣赏、去探索、去热爱。
你难道不想去感受一下工笔重彩法带来的震撼吗?。
工笔重彩技法工笔重彩技法是中国画中的一种传统绘画技法,它注重细节和色彩的表现,是中国画中最为精细的一种技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工笔重彩技法。
一、工笔重彩技法的概述1.1 工笔和重彩的概念工笔,是指用毛笔或者其他器具,在画纸上逐字逐句地描绘出形象、写出文字或图案等。
它强调线条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色彩鲜艳。
重彩,是指在中国画中采用浓烈鲜艳的颜色来表现物象。
它强调色调浓烈、层次分明、光影变化丰富。
1.2 工笔重彩技法的特点工笔重彩技法注重对细节和色彩的表现,要求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非常仔细地描摹每一个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并使用浓烈鲜艳的颜色进行填充。
此外,工笔重彩还要求画家必须精通各种不同材料和器具的使用方法,以便能够在画中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质感和纹理。
二、工笔重彩技法的基本步骤2.1 素描素描是工笔重彩技法的第一步,它是为了确定画面的构图和形态。
画家需要用轻柔的线条勾勒出整个画面的基本形状,并细致地描绘出每一个物体的结构和比例。
2.2 用笔用笔是工笔重彩技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需要画家使用毛笔或其他器具,按照素描所示的形态逐字逐句地描绘出每一个物体。
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特别注意线条的清晰和结构的严谨。
2.3 上底色上底色是指在完成用笔之后,使用浅色调来填充整个画面。
这一步骤可以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明亮、清晰,并能够为后续上色打下基础。
2.4 上色上色是工笔重彩技法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需要画家使用浓烈鲜艳的颜料进行填充。
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颜料的搭配和使用方法,以便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光影变化和质感。
2.5 补色补色是指在完成上色之后,对画面进行必要的修整。
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颜色调整和细节修正,并确保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完美。
三、工笔重彩技法的应用范围工笔重彩技法在中国画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花鸟画、人物画和山水画中。
它能够表现出各种不同材料和器具的质感和纹理,并能够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生动。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
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流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当代,重彩工笔人物画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其浓
郁的色彩和精细的笔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关注。
在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中,色彩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
艺术家们通过运用鲜明
丰富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他们可以运用鲜艳的颜色来衬托人物的喜悦,
温暖的色调来表现人物的安详与幸福。
艺术家们在选择颜色时常常注重配色的和谐,力求
色彩的辉煌和对比的统一。
色彩的运用使得画面变得鲜活有力,充满了生命力。
在笔触方面,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也有了新的突破。
艺术家们大胆运用粗
犷有力的笔触,通过运用工笔细腻的线条结合重彩的厚重质感,赋予作品强烈的表现力和
立体感。
他们可以运用不同粗细的笔触来表现人物的肌肉线条和服装纹理,使得画面细腻
而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观感冲击。
在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中,绘画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也经历了一定的变革。
传统的
重彩工笔人物画常常以宫廷贵族或文人雅士为主题,注重对面貌、服饰等细节的精细描绘,以展示其高雅和身份。
而在当代,艺术家们延续了传统的绘画风格和技法,同时也开创了
一种新的表现方式。
他们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通过细腻的表情和手势来展示人物的
情感与性格。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技法的变化来传达人物的心情和表情,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摘要】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以其色彩饱满、明快的表现方式、细致入微的描绘技巧、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表现手法和展现现实主义精神的特点,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这种画风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必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国艺术界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色彩饱满,明快,细致入微,传统与现代,艺术风格,出现手法,现实主义,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独特魅力,观众,艺术体验,发展壮大。
1. 引言1.1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含义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含义,是指在传统的工笔画技法基础上,运用浓墨重彩的表现手法,塑造出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出画家对于人物内心情感和生活境遇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这种画风融汇了传统的细腻描绘和现代的生动表现,赋予了作品更加饱满的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感。
在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重彩工笔人物画不仅是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于当代社会现实的观察和表达。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精细描绘和色彩的运用,画家们能够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现实情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领略到人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引发共鸣和思考。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含义,不仅在于艺术形式的呈现,更在于对人物生活和情感的关怀和传达,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表现形式。
1.2 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的特点当代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现代气息的绘画形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色彩饱满、明快的表现方式。
这种画风在色彩运用上非常大胆和丰富,艺术家们常常运用鲜艳的色彩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
细致入微的描绘技巧。
重彩工笔人物画注重细节描绘,艺术家们通过精湛的技法和耐心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和艺术感。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艺术风格。
这种画风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精髓,还融入了当代艺术元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传统的韵味,又具有现代的时尚感。
工笔重彩1、什么是工笔画?“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
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
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仕女和佛像)。
2、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
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
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什么是工笔重彩画?即浓重色彩的画法。
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
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
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这是一幅传统重彩工笔花鸟画这是一幅现代重彩工笔花鸟画这是一幅永乐宫壁画(传统宗教题材)朝元图(奉宝玉女.部份)此幅为奉宝玉女的半身像。
玉女头戴花冠,上身著广袖衫,双手端装有龙旃的圆盘,宽衣博带,仪态端庄。
玉女面相俊俏,双目前视,嘴唇微闭,极具温柔娴雅的神韵。
玉女面部和衣纹的线描疏密有致。
土黄色的衣裙,绿色的飘带,沥粉贴金的发饰和龙旃,给人高贵富丽之感。
4、什么是工笔淡彩画?重彩画指粉质不透明颜料的画法,淡彩指透明颜料和墨色为主的画法。
淡彩强调淡雅、单纯、朴素、纯净之美,所以基本上以墨为主加透明颜料以描绘虚幻、朦胧的意境。
这是一幅淡彩画什么是没骨工笔画?工笔画以线为骨干,所以一般工笔画都是先勾墨线然后染色。
之所以称为“没骨”就是不勾墨线,直接用颜色或墨渲染。
有时画面仍然有“线”的感觉,这种“线”是渲染出来的效果或是“空”出来的效果,不是勾出来的。
这是现代没骨画法这是传统没骨画法5、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1)勾线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
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
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
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怎样保护毛笔?新买来的笔,笔毛有胶,长时间不用会被虫蛀,可以先洗净后放好。
作画时笔不可久置水中,久浸毛质容易变软,有碍笔力挺健。
毛笔用完后,要洗净,捋直笔毛,倒挂在笔架上,使笔头朝下,切忌湿时插在笔筒里。
7、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
其性能是不渗水。
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
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
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
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
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
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
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
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
8、中国画用什么样的墨?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墨有固体墨与液体墨两种。
中国画的传统用墨是固体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三种。
油烟墨——是用桐油等油类烧制成烟制成。
其黑色偏暖,用来作画,与其他透明颜色调和用很协调。
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书法。
漆烟墨——用传统大漆烧烟而成,其黑色细润而有光泽,用于绘画也合适。
在选用时以质地细腻、滋润呈蓝紫色为好。
以“顶、上、贡、选”为墨的等级之分。
液体墨保持了油烟墨的特点,由于使用方便,现在十分普及,但用于写意画较好。
其中以“天津书画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阁墨汁”为好。
9、中国画用什么样的颜料?中国画使用的颜料有植物颜料(水色)和天然矿物质颜料(石色),还有化学合成颜料三大类。
植物颜料有花青、胭脂、藤黄等。
矿物质颜料有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绿、石黄等。
由锌管包装的中国画颜料大都是化学合成颜料。
这些统称中国画颜料。
水色(植物颜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调和使用,没有覆盖力,色质不稳定,容易退色。
石色(矿物颜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调和使用,覆盖力强,色质稳定,不易退色。
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间也不能调和使用。
10、中国画的执笔方法是怎样的?初学者,首先要懂执笔,姿势才能正确,达到运笔用墨自如,应注意以下几点:(1)笔正:笔正则锋正。
骨法用笔以中锋为本。
(2)指实:手指执笔要牢实有力,还要灵活不要执死。
(3)掌虚:手指执笔,不要紧握,指要离开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运笔自如。
(4)悬腕、悬肘:指大面积的运笔要悬腕或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
11、为什么工笔画要把纸或绢裱在画板上画?不论是熟纸或是熟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湿涨、干缩。
每当纸上有水时纸会涨大,干了以后恢复原样。
生宣纸或生绢不存在这个问题,水在生纸上很快就会渗化,涨、缩不明显,所以画写意画不需要把纸裱起来。
熟纸熟绢上过胶矾水,水在纸面上不渗化,当画面上某个部分开始渲染有水时,有水的地方纸面变松高低不平,染的地方越多,纸面就会越不平整,染上去的颜色会随着纸面凸凹出现水渍,颜色是上不匀净的。
所以在作画以前,先把纸喷湿,让纸或绢涨开,然后趁湿把纸的四边涂上胶水或浆糊裱在画板上。
待干后纸完全平整,干湿都不会变形了,作起画来才方便。
12、画工笔画怎样过稿、怎样裱纸?因为熟纸或熟绢不易改动,所以画工笔画一般先在图画纸上画好素描稿,然后拷贝到熟宣纸或绢上画正稿。
步骤是:(1)选好纸或绢,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两个公分,准备以后裱纸时涂胶水或浆糊用。
(2)素描稿放在熟纸或绢的下面,用HB的铅笔轻轻地把稿子描下来,轮廓要描清楚,笔痕不要太重,以免将来勾墨线时压不住拷贝留下的铅笔线。
(3)找一张普通白纸裁得同素描稿一样大,用来做衬纸。
因熟纸或绢一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状,下面衬白纸,作画时容易看清画面效果。
把衬纸打湿让其完全涨开再用浆糊或胶水贴在画板上。
(4)待衬纸干后,把拷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喷嘴或喷壶把纸喷湿,等纸完全涨开趁湿把画纸四周反面涂上一至两公分的胶水或浆糊粘牢,干后就可以作画了。
13、画工笔画在裱纸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把纸裱好?裱纸对于画工笔画来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不注意会造成漏矾,给以后的工作带来不便。
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稿用纸一定要比素描稿四边大出一至两公分,用来涂胶水或浆糊,要不然画面会变小。
(2)画板平放在桌面上,往纸或绢上喷水要适量,太多的水会冲掉画纸表面的胶矾水,还会把纸涨裂。
喷水太少,纸或绢不能完全涨开,在作画时,纸面还会不平整。
所用的喷壶或喷嘴喷出的水最好是雾状,这样比较均匀。
水在纸面最好是薄薄喷一层,让水渗到纸里去以后,再用胶水或浆糊粘到画板上。
(3)画纸上有水时,不要用手摸,更不要用布擦或用吸水纸吸,这样会造成漏矾。
14、什么是“白描”?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
依靠线本身的粗细、刚柔、方圆、巧拙、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
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
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十八描”是古人所总结的线的各种描法。
通过线条的力度、节奏、韵律、气势等美感效果来表现对象,以传达作者的情感。
这18种描法为: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这些描法实际上可基本分为之两大类。
一是中锋行笔,要求力度均匀,笔划粗细一致,其效果圆润饱满。
如铁线描、琴弦描、高古游丝描。
二是在行笔过程中笔锋不但有上下起伏及左右摇动的变化,而且行笔节奏也不同,从而形成多变化的线条。
如:兰叶描、柳叶描、行云流水描、战笔描等。
无论哪种描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不是为了“描法”而描。
工笔佛像画多用“人物十八描”中的哪一种描法?工笔用笔必须笔笔做到工整细腻,写意则可意到笔不到,潇洒自如,变化丰富。
工笔佛像画一般都以细线为主,多用“人物十八描”中的游丝描或铁线描,衣纹有时可以画得粗些,面部及手臂的用线则必须用稍细线勾出。
15、工笔画怎样用笔?工笔画在勾线时行笔不要太快,要有节奏。
勾画短线时执笔以腕肘着桌面,以手指活动为主;勾稍长一些的线应悬腕而肘着桌面,以腕部活动为主,手指执笔要实,使腕部活动灵活;勾更长一些的线应腕部着桌面而肘部悬起,线随腕动(不要随着手指动)。
无论勾哪一种线,在行笔的过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气呵成。
总之无论哪一种执笔方法,都应保持线条的圆浑与流畅。
例如:白描勾线不是用细线沿着轮廓去“描”,而是书法中讲究的用笔去“写”出形象。
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和美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弱的线条。
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
中锋用笔饱满而有弹性,线条圆润浑厚,结实而有力感;开始练习勾线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是在线条转折的地方,因为毛笔是圆锥形,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浮滑在纸面上,不符合要求。
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擎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一个拖的力量行笔。
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
所以说,每勾一条线都应该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欲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上下行笔也是这样,欲下先上,欲上先下,这样笔与纸就有了摩擦。
(2)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行笔中有各种变化,中途转向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顿挫时要调整笔锋方向,不使出现侧锋。
中锋圆转用笔为“转”,侧锋方拐为“折”。
(3)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要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不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
还要注意练习用线的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粗细、连断、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以达到白描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