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内桥接线备自投选择实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5.82 KB
- 文档页数:2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分析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是指通过集成先进的智能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实现变电站内桥备自动投入操作。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进行分析。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的原理是通过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变电设备和电网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系统可以及时判断变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自动投入桥备操作。
系统还可以对桥备操作进行自动化控制,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传统的桥备操作通常需要人工干预,存在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而通过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为干预的机会,避免了操作失误对变电设备和电网的影响。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还可以提高电网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可以迅速判断电网及变电设备的状况,并自动投入桥备操作,避免了由于人为干预导致的操作延误。
这样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缩短电力恢复的时间,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还可以远程控制和管理变电站的桥备操作。
通过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对变电站进行监控和操作。
这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安装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技术支持。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需要对变电站的各个设备进行精确的监测和分析,这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还需要考虑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例如电力波动、气候变化等因素。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是一种应用智能技术和自动化系统的新型投入操作方式。
它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应用和实施。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分析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内的设备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它能够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进行切换,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技术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趋势。
一、技术原理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进行切换操作,将故障线路与备用线路进行连接,从而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其主要技术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与监测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系统首先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系统的异常情况。
2. 故障诊断与判断一旦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系统将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对故障进行诊断和判断,确定故障的位置和性质,为后续的切换操作做准备。
二、应用场景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大型变电站和重要电力设施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型变电站在大型变电站中,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系统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进行切换操作,从而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降低故障对电网的影响。
2. 重要电力设施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重要的电力设施,如电网调度中心、变电站等,通过快速的切换操作提升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新能源接入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技术可以有效应对新能源接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发展趋势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技术正向着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方向不断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变电站内的桥备自投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判断系统故障,实现更精准的切换操作。
浅谈内桥接线变电站中110kV备自投与10kV备自投问题摘要:想要避免电力系统因为故障引起的大面积停电的事故,应该要使得内桥接线变电站中的110kV备自投和10kV备自投有一个良好的配合。
本文简要对备自投装备做了简要分析,介绍了通常情况下,110 kV进线备自投运行方式一和10 kV桥备投运行基本逻辑,提出一种确保110 kV进线备投与10 kV桥备投合理配合的方式,以期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关键词:内桥接线变电站;110kV备自投;10kV备自投通常情况下,电业局110 kV内桥接线变电站一般都应用在110 kV侧和10 kV侧分别配置备自投的方式,如果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110 kV进线备投与10 kV桥备投不良配合的问题,将会引起故障后停电范围扩大的事故,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内桥接线变电站中110kV备自投与10kV备自投的问题做重点分析。
1、备自投装置的应用要点1.1备自投装置在应用调试过程中应只动作一次在变电站的工作母线发生持续性故障或者永久性故障时,如果断路器没有进行切除工作则由于工作母线其电压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此备自投装置会动作。
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第一次将备用设备投入使用时因为持续性故障仍然存在,因此备用设备自身的继电保护会促使备用设备进行自行断开,所以此时继续投入备用设备不仅无法保障应用调试的成功,同时还会促使备用设备和电力系统在此遭到持续性故障的影响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故障的扩大并造成设备的损害。
因此工作人员在备自投装置的应用调试过程中应当确保其只动作一次,从而促使备自投装置满足所谓的充电状态。
110 kV备自投采用进线备投的方式,10 kV备自投采用桥备投的方式,正常运行方式如图一所示。
图一 110 kV内桥接线变电站正常运行方式1.2备自投装置的设计问题备自投装置的设计问题对于备自投装置的应用及调试起着基础性作用。
通常来说工作人员可以在备自投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手动跳闸和保护跳闸的有效设计实现进线备自投的合理跳闸。
变电站备自投动作条件分析及改进备自投即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是变电站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变电站双电源线单条出现故障,或双母线单条出现失电的情况下,装置自动合闸母分开关,为母线提供备用电源,防止长时间失电,保证用户供电。
在现今越来越重视供电可靠性的形势下,备自投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以浙江富阳供电公司为背景,备自投的动作逻辑发展经历了几个过程,判定条件不断改进,但仍存在着隐患,文章通过对比几种备自投动作条件,对实际案例加以分析,来阐述备自投动作条件的设定应该因地制宜,千万不可千篇一律,否则,备自投将形同虚设,特别是很多供电单位采取了统一的标准,有时起到的效果却适得其反。
标签:备自投;动作条件;整定;可靠性;灵敏度1 备自投的几种常见动作条件备自投的动作条件一般都是通过检无压无流的方式来实现,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广的方式,各大备自投生产厂家说明书中采用的基本都是这种方式。
而本单位却根据不同的接线方式,电压等级采用了两种方式。
1.1 检无压无流方式在内桥接线方式下(参考图2),一般采用的都是这种方式。
即通过判别进线1和进线2的电流及母线Ⅰ和母线Ⅱ的电压来判定备自投是否动作。
该方式的优点是动作可靠性高,缺点是判定条件较为复杂,当某变电站接线方式较为复杂时,就有可能出现拒动情况,灵敏度相对较低,且分为备进线及备母分多种方式。
1.2 检开关位置方式在单母分段接线方式下(参考图2),采用的是检开关位置的方式,即通过判别3DL和4DL的开关位置直接判定备自投是否动作。
该方式的优点是逻辑简单直接,灵敏度高,但是容易发生误动,可靠性相对较低。
1.3 备自投闭锁备自投都具有闭锁功能,常见的闭锁条件一般有:(1)动作一次闭锁。
(2)开关位置不对应闭锁。
(3)外部保护动作闭锁。
(4)本身备自投退出闭锁。
闭锁条件选择不当也容易引起备自投的拒动,扩大停电范围,影响供电可靠性。
2 几起案例分析及改进措施随着继电保护的发展,备自投装置的厂家越来越多,备自投装置动作的可靠性越来越高,对装置动作逻辑的设定也越来越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分析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是指在变电站内部设置备用自动切换设备,以实现对变电站内部设备和线路的自动切换和保护。
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性,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的优势1.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可以实现在电网故障时,自动进行设备和线路的切换和保护。
这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故障带来的影响。
3.节约人力成本: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可以实现自动化运行,减少了对人力的需求,可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变电站的经济效益。
4.提高供电质量: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电网故障进行切换和保护,可以有效地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
1.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扩大,对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性,适应了电网发展的需要。
2.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对人工的需求,适应了电力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4.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技术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技术也将不断地得到优化和完善,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技术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运行和管理。
2.高效化:智能变电站内桥备自投技术将不断优化和提升,实现更加高效的运行和管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1 引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电力电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备自投装置尤其是微机型备自投装置在110kV变电站中广泛被采用,来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及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
本文结合我公司在110kV韩村变电站二期扩建后,110kV主接线演变成为线路侧只有断路器无电流互感器的特殊内桥接线,BZT判据所需的线路侧电流无法直接采集,结合110kV韩村变电站的这种特点,具体阐述一下对110kV韩村变备自投的特殊要求。
2 主接线介绍(附图一)3 韩村内桥主接线与常规内桥主接线的差异从主接线图1可见,两种接线的差别就是电流互感器的装设位置不同,常规的接线线路侧均装有电流互感器,而韩村把电流互感器装设在主变进线侧。
4 内桥接线运行方式及备自投动作判据4.1运行方式单母带分段运行方式在保护逻辑上体现为进线一固定接一母,进线二固定接二母。
若正常运行时,一条进线带两段母线并列运行,另一条进线作为明备用,采用进线备自投。
若正常运行时,每条进线各带一段母线,两条进线互为暗备用,采用分段开关备自投。
4.2110kV 内桥接线微机线路备自投保护装置的判据:4.2.1进线二自投进线一运行,进线二备用,即1DL、3DL 在合位,2DL在分位;当进线一电源因故障或其它原因被断开,或分段断开后;进线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且只允许动作一次。
为了满足这个要求,设计了进线二自投的充电过程,只有在充电完成后才允许自投。
4.2.1.1充电条件a.Ⅰ母、Ⅱ母均三相有压;b.1DL、3DL在合位,2DL在分位;以上条件均满足,经15秒后充电完成。
4.2.1.2放电条件(任一条件满足立即放电)a.当2#线路电压检查控制字(JX2)投入且2#线路无压(<Ux2dz)时延时10S放电;b.2DL在合位;c.位置异常告警;断线告警;e.其它外部闭锁信号;4.2.1.3动作过程:(1)进线二自投充电完成后,Ⅰ母、Ⅱ母均无压,且进线一无流,延时TX1跳开1DL,确认1DL跳开后,经可整定延时Thq合2DL。
220kV扩大式内桥接线变电站220kV备自投分析发布时间:2021-06-01T05:27:36.789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4期作者:黄承贵[导读] 社会经济发展速率逐步调高,社会发展的动力形式的逐渐多元化发展,电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阳江市凯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摘要:社会经济发展速率逐步调高,社会发展的动力形式的逐渐多元化发展,电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现代科技手段在我国电力应用范围得到广泛扩大,备自投装置是电力运行中,现代科技应用的直接体现,备自投装置的系统管理自动化水平高,电力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强,在我国电力运行中的应用,可以大大调高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合理调节电力输送电流,是保障电力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具备双电源的条件下,当一路电源停电时可通过备自投装置切换至另一路电源,尽快恢复负载供电,对重要用电用户特别是大负荷用电用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220kV备自投装置;供电可靠性;改进措施0 引言该220kV扩大式内桥接线变电站为金属冶炼企业的用户站,运行负荷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如备自投拒动存在单一元件故障扩大至一般电力事故风险,因此对该变电站220kV备自投装置进行分析并改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20kV扩大式内桥接线变电站保护及备自投配置该变电站为220kV用户站,接线方式为扩大式内桥接线,3台主变变高侧无开关,主变保护兼做220kV母线保护,无独立的母差失灵保护。
含有2个桥开关,#1桥开关CT靠II母母线,#2桥开关CT靠Ⅲ母母线,其中II母无PT。
失灵保护均在桥开关断路器失灵保护装置中实现。
配置一套220kV备自投装置特殊定置版本。
2、目前备自投存在的问题该变电站220kV备自投装置为特殊定置版本,动作逻辑非常特殊且闭锁逻辑不太合理,存在单一元件故障扩大至一般电力事故风险。
在方式1A(3DL母联自投)情况下:进线1带1号主变,进线2带2、3号主变运行。
110kV内桥接线在宿州电网的应用和分析摘要:内桥接线具备特殊的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在县域电网中有一定的运行比例。
相比较常用的有母线接线,内桥接线对操作、检修、设备的启动送电都有着特殊的运行操作要求。
通过研究、分析内桥接线特殊的运行特点,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供读者参考.关键词:内桥接线运行操作危险点措施引言在变电站主接线的选择上,桥形接线属于无母线接线,相对其他有母线接线,桥形主接线因其接线简单、节省设备、占地小、投资小等特点,并具有一定的运行灵活性,目前在电网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例如宿州电网所辖的26座110kV内桥变电站,就有9座变电站采用内桥接线方式。
由于较多的桥形接线在电网中运行,因此分析桥形接线的优缺点,掌握桥形接线的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方法,研究其运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对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电网事故处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内桥接线的“操作”危险点分析和注意事项1.1 内桥接线的主变停复役操作分析由于闸刀不能带负荷拉合操作,因此内桥接线变压器的停复役操作较为复杂。
如对典型内桥接线而言,在操作主变高压闸刀前,需要先拉开一条线路开关和桥开关。
对非典型内桥接线而言,在操作主变高压闸刀前,需要断开检修主变所连母线上所有开关,内桥接线的方式不同,操作的开关各有不同。
如图一:操作7013闸刀前,必需首先断开811和812;如图二:操作7013闸刀前,必需首先断开808和700;图一不完全内桥接线图一两变三线扩大内桥接线操作闸刀前,操作人员都知道一定要检查开关在分闸位置,以防止带负荷拉合闸刀。
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熏陶、管理和要求,先拉开关再拉闸刀的操作原则已慢慢融入到操作人员的潜意识中。
但这通常都是面对常规有母线接线,一个间隔对应一路开关。
而内桥接线的特殊性在于主变高压侧闸刀对应几个间隔,主变停复役时,需要把主变几个来电侧开关全部断开后,才能操作主变闸刀。
然而如果把上述一把闸刀对应一个开关意识带到内桥接线的操作中,往往容易发生拉开进线开关就忘了桥开关的操作或检查,这样的操作疏漏是非常危险。
内桥接线方式下备自投闭锁浅析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对110kV及以下变电站在内桥接线方式下的备自投闭锁进行分析,指出了内桥接线方式下备自投闭锁的特点及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标签:备自投内桥接线闭锁0 引言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就是当工作电源因故障失电后,能自动而且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投入工作或将用户供电自动地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去,使用户不至于因工作电源故障而停电,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1]。
备自投的动作逻辑与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密切相关。
在变电站设计中针对不同运行方式准备多套自投方案是可行的。
以内桥接线为例,设计中需要同时考虑桥备自投和进线备自投,而装置对应桥备自投和进线备自投方式也启动不同的充电条件,采取不同的动作逻辑。
1 内桥接线方式下进线备自投情况分析1.1 内桥接线方式下进线备自投动作过程分析图1为进线备自投一次接线图。
工作线路同时带两段母线运行,另一条进线处于明备用状态。
正常运行时,母联断路器在合位,Ⅰ、Ⅱ段母线并列运行,当工作线路失电或偷跳时,如果备用线路有压且桥断路器在合位,则跳开工作线路,经延时合备用线路。
动作逻辑为:①充电条件(与):1DL合位,2DL分位,3DL合位,Ⅰ母有压,Ⅱ母有压,进线Ⅰ有压。
②放电条件(或):1DL分位,2DL合位,3DL分位,进线Ⅰ无压。
③起动条件:Ⅰ母无压,Ⅱ母无压,进线Ⅰ无流,进线Ⅱ有压。
起动后,延时跳开1DL,合上2DL。
1.2 闭锁备自投110kV 内桥接线形式下的进线备投,变压器的主保护以及高后备保护不需要闭锁进线备投,因为上述保护在动作时已将桥开关跳开,而桥开关的合位是进线备自投充电的必须条件,同时为了避免桥开关跳开后闭锁进线备自投还应将桥开关的合位短接,从而避免造成变压器的主保护以及高后备保护动作后跳开桥开关闭锁进线备自投,形成全站失压。
具体如下:如果1#主变故障(差动或高后备动作)跳开进线1DL和桥开关,满足备自投动作条件,合上2DL,此时3DL桥开关仍然为分位,即2DL带2#主变运行,这是合理的逻辑方式。
关于备自投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举例结合实际情况,针对现场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从较为简单的内桥接线方式时的进线备自投入手,对备自投的设计及调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及探讨。
标签:备自投跳闸闭锁可靠性1概述“备自投”是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装置的简称。
“备自投”可以使电网正常运行时的供电能力变强,使重载线路的负荷变小,限制短路电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近些年,电力系统在不断地进步,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开始占据更高的地位。
但是,因为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备自投装置的运行方式和逻辑关系总是违规的,所以尽管安装了不少的备自投装置,但是不能正式投入运行。
本文主要讨论进线备自投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或思路,并且对调试方法进行了举例分析。
2内桥接线方式备自投的动作过程分析2.1内桥接线方式的进线备投方式首先对较常见的内桥接线方式的进线备投进行详细的阐述。
如图1:当1DL分位,2DL、3DL合位,2#进线处于运行状态时,1#进线为2#进线备用,称为进线备投方式。
对于进线备投,当正常运行时,1#进线处于热备用,2#进线处于运行状态,3DL合位,此时系统的特点:①开关量的特点为1DL为分位,2DL、3DL为合位。
②电气特点为1、2#母线电压为正常电压,1、2#进线线路电压正常,我们把以上电气量与开关量的状态称为允许备投启动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充电状态,称为状态一。
取一种最简单常见的故障,当2#进线对侧发生故障,对侧开关跳闸(两侧都不投重合闸),本侧开关尚未跳开时,称为状态二,此时系统的特点:①开关量特点应为1DL为分位,2DL、3DL为合位。
②电气量特点应为1、2母线失压,同时进线2无压。
那么此时备自投就应该立即启动,去跳开本侧2#进线开关,同时合上1#进线开关恢复正常供电。
由于出现状态2以后备自投即启动动作,所以把状态2称作备投启动状态。
2.2分段备投方式当3DL分位,1DL、2DL合位,1#、2#进线处于运行状态时,称为分段备投方式。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57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速,农村电网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
济宁供电公司经研所在2011年济宁农网工程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9个110 kV 新建变电站工程选择《国家电网通用设计2011版》110-A3-2和110-A3-3两个方案进行设计。
两个方案110 kV均采用扩大内桥接线方式,具有可靠性高、设备较少、节省用地等优点。
但由于扩大内桥接线与其他接线方式相比较具有特殊性,对备自投装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图1)。
1 扩大内桥接线的特点(1)扩大内桥接线适用于架空进线线路较长的情况,因线路上故障机率较高,系统侧线路保护动作跳闸,容易造成供电线路失压。
因为具备两条供电线路(图1中1X、2X),一般一条线路主供、一条线路热备用,所以在主供进线故障失压的情况下,备自投装置动作跳开主供进线断路器,再合上备用进线断路器,即可完成负荷的电源自动切换。
整个过程不需要退出主变,各主变及低压侧的运行状态不改变。
保证了对外供电的连续性,这对部分重要的供电对象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本站为终端变电站,可实现灵活多样的运行方式和备用电源自投方式,且二次设备的配置也较为简单,扩大内桥备自投装置仅需一台。
2 扩大内桥接线的运行方式以本站采用的《国家电网通用设计2011版》110-A 3-2方案为例,采用三台50 MVA三绕组主变压器。
#1进线主供,#1进线断路器(图1中11D L)为合位,#2进线热备用,#2进线断路器(图1中12DL)为分位;三台主变均带电,两台主变带负载,一台主变热备用;由中、低压侧备自投来实现主变的切换;110 kV母线#1桥断路器(图1中31D L)和#2桥断路器(图1中32D L)均为合位,且三台主变的高压侧隔离开关(图1中21GL、22GL、23GL)均为合位。
当#1进线由于电源侧故障导致失压,断开11DL,合上12DL 即可实现电源的切换。
内桥接线方式下电力系统备自投的分析摘要:针对电力系统中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在设计、应用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备自投方案设计和应用中备用电源自投的启动条件设计、线路和母线电压的取用、备自投闭锁逻辑的设计、多级备自投间和备自投与重合闸间的配合以及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原则,对自适应备自投功能的实现逻辑进行了分析,提出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应能根据系统运行方式变化自动选择适当的动作逻辑。
关键词:备用电源自投内桥接线方式自适应1概述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备自投)是电力系统中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而装设的自动装置,对提高多电源供电负荷的供电可靠性,保证连续供电有重要作用。
备自投装置是当工作电源因故障或其他原因消失后,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或其他正常工作电源投入工作,并断开工作电源的自动装置。
2备自投逻辑方案设计备自投装置从原理上讲基本属于简单逻辑运算。
一套完善的备自投逻辑方案,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的要求,还应考虑装置实际运行环境的问题。
备自投的设计应避免求全思想,不切实际地追求适应一切故障情况甚至臆想的稀有故障情况会导致自投逻辑过分复杂而大大降低可靠性。
设计良好的备自投应该是在满足常见运行方式下,充分考虑相关环节,在系统可靠性与装置可靠性间取得合理的优化。
2.1备自投的启动条件工作母线失压是备自投启动的条件,但只有当工作母线电源确实无压,备自投才允许启动,故应设置启动延时躲开电压波动。
为防止备自投对线路倒送电,不论进线断路器是否断开,备自投延时启动后都应再跳一次该断路器,并将检查该断路器跳位辅助触点作为启动合闸的必要条件。
对进线本侧装设线路保护的变电站,可以在本侧保护跳进线断路器同时加速备自投,使备自投不经过延时合备用开关。
这种情况下仍然要考虑本侧保护范围外由对侧保护切除故障(如对侧母线上的相邻元件故障),备自投启动延时应与对侧保护过流段配合。
对侧设重合闸的系统中备自投可等待对侧重合一次失败后启动自投,也可直接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