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中盐类水解问题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8.09 KB
- 文档页数:2
畅享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百万张大额内部优惠券,先领券后购物!手机应用市场/应用宝下载花生日记APP邀请码NJBHKZO,高佣联盟官方正版APP邀请码2548643跟踪检测(二十七)盐类的水解1.在0.1 mol·L-1K2CO3溶液中,由于CO2-3的水解,使得c(CO2-3)<0.1 mol·L-1。
如果要使c(CO2-3)更接近0.1 mol·L-1,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适量水B.加入少量盐酸C.加入适量KOH固体D.加热解析:选C K2CO3溶液中存在CO2-3的水解平衡:CO2-3+H2O HCO-3+OH-。
加入适量水,平衡正向移动,且溶液的体积增大,则c(CO2-3)减小,A错误;加入少量盐酸,CO2-3与H+结合生成HCO-3,则c(CO2-3)减小,B错误;加入适量KOH固体,溶液中c(OH-)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CO2-3)增大,更接近0.1 mol·L-1,C正确;加热,促使CO2-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CO2-3)减小,D错误。
2.(2018·长沙一模)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 HS-+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减小C.升高温度,c(HS-)/c(S2-)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解析:选B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解平衡常数保持不变,A项错误;加入CuSO4固体,发生沉淀反应:Cu2++S2-===CuS↓,c(S2-)减小,S2-的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HS-浓度减小,B项正确;水解过程吸热,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S-)增大,c(S2-)减小,c(HS-)/ c(S2-)增大,C项错误;加入NaOH固体,c(OH-)增大,pH增大,D项错误。
盐类水解高考重要知识点盐类水解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盐类水解指的是盐在水中溶解时,其离子会与溶剂水发生反应,形成酸性、碱性或中性的溶液。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盐。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过电荷的相互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物、硝酸盐、碳酸盐等。
当这些盐溶解在水中时,它们的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水合离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水合。
盐的水解可分为酸性水解、碱性水解和中性水解三种类型。
酸性水解是指盐水解时产生的溶液呈酸性反应。
例如,氯化铵溶于水中,产生氯离子和铵离子。
铵离子能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和水合铵离子:NH4+ + H2O -> NH3 + H3O+其中,氨气是碱性物质,使溶液呈酸性反应。
碱性水解则相反,溶液呈碱性反应。
碳酸盐和氢氧化铵是常见的碱性水解盐。
中性水解是指盐水解时产生的溶液呈中性反应。
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中,产生钠离子和氯离子。
这两种离子都不会与水发生反应,因此溶液的酸碱性度为中性。
盐类水解的酸碱性取决于离子的酸碱性质。
对于阳离子来说,具有强酸性的阳离子会使溶液呈酸性反应,具有弱酸性的阳离子会使溶液呈弱酸性反应。
对于阴离子来说,具有强碱性的阴离子会使溶液呈碱性反应,具有弱碱性的阴离子会使溶液呈弱碱性反应。
因此,盐的水解性质可以通过离子的酸碱性质来判断。
除了离子的酸碱性质,溶液温度也是影响盐类水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定温度下,盐的水解程度与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有关。
平衡常数越大,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例如,硫酸盐的水解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硫酸的水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而碳酸盐的水解程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为碳酸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溶液的酸碱性质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机理非常重要。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酸碱性质及其应用、盐类的制备和性质等问题。
论化学高考热点——盐类水解摘要:盐类的水解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高考中经常要考查的知识点。
为此,本文就有关盐类水解的定义、实质、规律、影响因素、应用等有关知识加以阐述,以期和广大的教师与同学们交流,增加我们对盐类水解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盐类水解;高中化学;高考热点《盐类的水解》位于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
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必考内容都有明确要求: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这一节既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又是高中化学的难点,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
笔者现对盐类的水解一节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和广大教师和同学们交流。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认真理解、体会定义,可以进一步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
二、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注意:发生水解的盐溶液里同时存在两个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的水解平衡。
三、盐类水解的类型根据盐类的不同,可分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强酸弱碱盐;强奸弱酸盐;弱酸弱碱盐。
1.强酸弱碱盐。
如:NH4Cl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NH4+ + H2O = = NH3。
H2O +H+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2.强碱弱酸盐。
如:CH3COONa的水解离子方程式:CH3COO- + H2O =可逆= CH3COOH + OH-强奸弱酸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3.弱酸弱碱盐。
如:CH3COONH4的水CH3COO- + NH4+ + H2O =可逆= CH3COOH + NH3*H2O CH3COONH4水溶液显中性。
如:NH4F的水NH4+ + F- + H2O =可逆=NH3*H2O + HF NH4F的水溶液显酸性。
如:NH4ClO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NH4++ ClO- + H2O =可逆= NH3*H2O + HClONH4ClO的水溶液显碱性。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详解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c(Na+)>c(S2-)>c(OH-)>c(HS-)>c(H+)或:c(Na+)+c(H+)=2c(S2-)+c(HS-)+c(OH-)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配制FeCl3,SnCl4,Na2SiO3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Al2S3,MgS,Mg3N2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如Mg,Al,Zn等活泼金属与NH4Cl,CuSO4,AlCl3等溶液反应.3Mg+2AlCl3+6H2O=3MgCl2+2Al(OH)3↓+3H2↑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水解.如CH3COOH与NaOH刚好反应时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pH=7,则CH3COOH过量。
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值范围相一致。
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FeCl3+3H2O=Fe(OH)3(胶体)+3HCl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
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2)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3)加热浓缩FeCl3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
文理导航Liberal Arts Guidance2023年第32期(总第500期)No.32,2023Serial No.500■专题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卷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化学反应原理中溶液酸碱性、盐类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这三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困难的。
而其中又以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所涉及到的计算量最大,难度最高。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化学反应;溶解平衡;盐类水解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考中关于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方面的问题。
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好相关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其中,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则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该部分内容,以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把握其特点、规律及解题方法等。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针对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这一知识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国外学者较早开始关注此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而我国学者近年来也逐渐加强了对该知识点的重视程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然而,尽管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如何准确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如何确定产物的结构等等。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
一、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理论基础(一)热力学基本原理在化学反应中,能量是守恒的,即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包括了热、光、电等形式能的转化与传递,以及物质内部微观粒子之间力的相互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该定律指出任何一个封闭系统内,都存在着与其相适应的熵变或焓变,且两者相等。
同时还有第二定律———不可逆性原则,也称为“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它描述了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内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这些定理对于分析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酸碱质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是研究酸碱电离过程及其产物,其中质子化和去质子化反应分别对应酸和碱的概念。
盐类的水解高中化学2011-05-01 21:11一、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就水解,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多元弱酸水解,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1.强酸和弱碱生成的盐水解,溶液呈酸性。
2.强碱和弱酸生成的盐水解,溶液呈碱性。
3.强酸强碱不水解,溶液呈通常中性(不一定)4.弱酸弱碱盐强烈水解(强烈是相对的)。
5.强酸酸式盐,取决于酸式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与电离以及水解平衡常数有关)二、水解过程中的守恒问题(以NaHCO3水解为例,HCO3-既水解又电离)NaHCO3溶液中存在Na+,H+,OH-,HCO3-,CO32-,H2CO3①.电荷守恒——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等于所有阴离子带的(即溶液呈电中性)c(Na+)+c(H+)===c(OH-)+2c(CO32-)+c(HCO3-)②.物料守恒(原子守恒)——溶液中某些离子能水解或电离,这些粒子中某些原子总数不变,某些原子数目之比不变n(Na):n(C)==1:1 所以 c(Na+)===c(HCO3-)+c(CO32-)+c(H2CO3)③.水的电离守恒(质子守恒)(也可以由上述两式相减得到,最好由上述两式相减得到)c(H+)+c(H2CO3)===c(OH-)+c(CO32-)如纯碱溶液中c(H+)水=c(OH-)水c(H+)水=c(HCO3-)+2c(H2CO3)+c(H+)所以c(OH-)水=c(HCO3-)+2c(H2CO3)+c(H+)三、影响盐类水解程度大小的因素1.内因即盐中弱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的弱电解质越难电离(电离常数越小),对水的电离平衡的促进作用就越大,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
例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均为0.1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____A.c(OH-)>c(HA)>c(HB)>c(H+)B.c(OH-)>c(A-)>c(B-)>c(H+)C.c(OH-)>c(B-)>c(A-)>c(H+)D.c(OH-)>c(HB)>c(HA)>c(H+)解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则,NaA的水解比NaB水解程度大,所以溶液中的c(HA)>c(HB),c(A-)答案A2.外因(1)温度升温,促进水解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最新教学资料·高考化学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明考纲要求理主干脉络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一、盐类的水解1.概念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3.特点(1)可逆: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2)微弱:通常盐类水解程度很小,一般无沉淀析出,无气体放出。
(3)吸热:中和反应放热,水解反应吸热。
(4)符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4.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填写下表(常温下):盐的类型实例是否水解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 强酸强碱盐NaCl、KNO3不水解中性=7强酸弱碱盐NH4Cl、水解NH+4、Cu2+酸性<7Cu(NO 3)2弱酸强碱盐CH 3COONa 、Na 2CO 3水解CH 3COO -、CO 2-3碱性 >75.水解的离子方程式(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
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如Cu 2++2H 2O Cu(OH)2+2H +; NH +4+H 2ONH 3·H 2O +H +。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
如Na 2CO 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3+H 2OHCO -3+OH -、HCO -3+H 2OH 2CO 3+OH -。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如FeCl 3溶液中:Fe 3++3H 2O Fe(OH)3+3H +。
(4)水解分别是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组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aHCO 3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HCO -3===Al(OH)3↓+3CO 2↑。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1.内因形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就越易发生水解。
盐类的水解高考知识点盐类的水解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在盐类溶液中水解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会影响溶液的酸碱性质。
下面将介绍盐类的水解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一、酸性盐的水解酸性盐是指含有酸性阳离子的盐,如NH4Cl。
当酸性盐溶解在水中时,酸性阳离子会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较强的酸性物质。
以NH4Cl为例,NH4+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NH4OH和HCl。
NH4OH是一种弱碱,而HCl是一种强酸。
因此,NH4Cl溶液呈酸性。
二、碱性盐的水解碱性盐是指含有碱性阳离子的盐,如Na2CO3。
碱性阳离子在水中与水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以Na2CO3为例,CO32-离子与水分子反应生成OH-离子和碳酸根离子(HCO3-)。
OH-离子是一种强碱,而HCO3-是一种弱碱。
因此,Na2CO3溶液呈碱性。
三、中性盐的水解中性盐是指既不含有酸性阳离子也不含有碱性阳离子的盐,如NaCl。
这类盐溶解在水中,不会引起酸碱性质的变化,所以NaCl 溶液是中性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中性盐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
例如,AlCl3是一种中性盐,但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和HCl。
水解反应的产物和离子浓度决定了溶液的酸碱性质。
四、盐类的水解常数盐类的水解反应可以用水解常数(Kw)来定量描述。
水解常数是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它表示水解反应的强弱程度。
对于一般的盐类水解反应,水解常数表达式可以写为:Kw = [H+][OH-]其中[H+]是氢离子的浓度,[OH-]是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当水解常数大于1时,水解反应偏向生成[H+],溶液呈酸性;当水解常数小于1时,水解反应偏向生成[OH-],溶液呈碱性;当水解常数等于1时,溶液呈中性。
实际上,由于酸性盐和碱性盐的水解反应会相互影响,导致水解常数不仅与盐的性质有关,还与溶液中其他物质的浓度有关。
因此,水解常数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盐类水解高考知识点盐类水解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和水解反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
一、盐类的溶解盐类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在水中溶解。
当盐溶解时,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作用,形成水合离子。
这种过程被称为盐的溶解,也可以看作是盐的离解。
二、盐类的水解1. 盐的水解当某些盐溶解在水中时,水分子会与盐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反应被称为盐的水解。
2. 强酸盐的水解强酸盐是指酸性离子与金属离子组成的盐,如硫酸铵(NH4HSO4)。
当强酸盐溶解在水中时,酸性离子会与水分子反应,生成酸性溶液中的H+离子。
3. 强碱盐的水解强碱盐是指碱性离子与金属离子组成的盐,如氢氧化钠(NaOH)。
当强碱盐溶解在水中时,碱性离子会与水分子反应,生成碱性溶液中的OH-离子。
4. 中性盐的水解中性盐是指酸性离子与碱性离子组成的盐,如氯化钾(KCl)。
当中性盐溶解在水中时,其离子不与水分子反应。
三、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1. 键能力离子的键能力越强,盐的水解程度越小。
如果某个离子的键能力很强,离子在溶液中很难与水分子反应,导致水解程度较低。
2. 离子电荷离子电荷的绝对值越大,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电荷绝对值大的离子会与水分子形成更强的电荷作用力,使得水解反应更容易发生。
3. 溶液浓度溶液浓度越高,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在浓溶液中,离子相互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大,从而加快了水解反应的进行。
四、盐类水解的应用盐类水解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氢氧化钠的水解反应可以用于制取氢氧化铝;氯化铵的水解反应可用于制取氨气等。
总结:盐类水解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盐的溶解和水解反应。
不同类型的盐在水中的水解程度会受到离子键能力、离子电荷和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盐类水解的应用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中。
注意事项:以上内容为一篇关于盐类水解的1000字文章,介绍了盐类溶解和水解的相关知识,以及影响因素和应用。
1、利用水解制备胶体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直到溶液变成红褐色为止,就形成了氢氧化铁胶体。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Cl3 +3H2O Fe(OH)3(胶体)+3HCl 。
注意1: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必须用氯化铁的饱和溶液。
注意2: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正反应)方向移动,促进了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注意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加热促进生成物盐酸的挥发,促进了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注意4:液体出现红褐色时必须及时停止加热,否则由于盐酸的过度挥发,平衡进一步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化铁溶液转变成了氢氧化铁固体,得不到胶体(量变产生了质变)。
2、利用水解配制溶液配制氯化铁溶液的方法: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浓盐酸中,然后再稀释成相应的浓度使用。
说明:氯化铁水解出现氢氧化铁胶体,为了防止氢氧化铁胶体的出现,加入盐酸抑制其水解,利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盐酸的浓度,有效避免了氢氧化铁胶体的产生。
3、利用水解实现弱碱的盐酸盐向弱碱的转化(1)加热蒸干氯化镁溶液得到氢氧化镁固体。
(2)加热蒸干氯化铝溶液得到氢氧化铝固体。
(3)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得到氢氧化铁固体。
(4)加热蒸干氯化铜溶液得到氢氧化铜固体。
4、由于双水解的缘故,制备Al2S3不能用复分解反应制备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3S2- +2Al3+ +6H2O=3H2S↑+2Al(OH)3↓Al2S3的制备方法:只能由单质铝与单质硫化合。
5、利用水解判断正盐溶液的酸碱性(1)强酸强碱盐溶液不水解呈中性,如氯化钠溶液。
(2)强酸弱碱盐溶液水解呈酸性,如氯化铵溶液。
(3)弱酸强碱盐溶液水解呈碱性,如醋酸钠溶液。
(4)弱酸弱碱盐溶液水解谁强显谁性。
①以醋酸铵溶液(中性)为参照标准,氢氟酸酸性比醋酸强,氟化铵溶液呈酸性。
盐类水解是高考的重难点内容之一,每年分值都不同,今天给大家分享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收藏哦!(一)盐类水解实质(从水的电离平衡下手)盐溶于水电离出的某种离子,与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二)盐类水解规律口诀: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解释:(1)弱碱强酸盐的水解在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和水的电离电离出来的可以跟水电离出来的结合成弱电解质,使下降,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从而造成溶液中的溶液呈现酸性。
(2)弱酸强碱盐的水解在溶液中的弱酸根阴离子,与电离出来的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使的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不断增大,直至建立起新的平衡,溶液呈现碱性。
规律:(1)弱碱强酸盐可溶性的弱碱强酸盐,如、、等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溶液呈现酸性。
(2)弱酸强碱盐可溶性的弱酸强碱盐,如、、、等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溶液呈现碱性。
(3)弱酸弱碱盐可溶性的弱酸弱碱盐,如、、等很容易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该盐水解生成的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
(4)强酸强碱盐各种强酸强碱盐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溶液仍为中性。
(三)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例子方程式盐类水解属于离子反应,可以按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例如,硫酸铜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按以下三个步骤写出:第一步写出水解的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把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改写为离子形式第三步消去反应式两边相同的离子()上述这个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揭示了水解的实质,是使水的电离平衡破坏,生成弱碱分子和,使溶液呈现酸性,比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有更大的优越性。
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写可逆号“”,不能写等号。
(2)难溶化合物不写沉淀符号“↓”。
(3)气体物质不写气体符号“↑”。
怎样才能又迅速、又准确地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呢?(1)弱碱强酸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弱碱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就是水分子的系数,也是氢离子的系数。
课后作业15盐类的水解〔时间:45分钟 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1 •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二次联考 〕以下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NaHSO C.SO 2答案B解析NaHS “水溶液中电离:NaHSONa ++H ++S -,溶液显酸性是由于电离的缘故 ,故A 错误;〔NH 4〕2SO 属于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中存在:N +H 2O 一^NH • hbO+H,溶液因水解显酸性,故B 正 确;SO 2与水反响生成 H 2SO,H 2SO 电离:H 2SO ^=H ++HS - ,故因电离显酸性,C 错误;H 2SO 溶液因电离显酸性,D 错误.2 .空气中直接蒸发并蒸干以下盐的溶液 :①Fe 2〔SO 4〕3;②NaCO;③KCl;④CUCI 2;⑤KHCO 可以得到相应盐〔可以含有结晶水〕的是〔〕A.①②③B.①⑤C.②④D.③④⑤答案A解析蒸干CuCl 2溶液时,CuCl 2会水解为Cu 〔OH 〕2和HCl;蒸干KHCOB 液时,KHCO 会受热分解生成 &CO 、CO 和 HQ3 .有四种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由 +1价阳离子 A B +和-1价阴离子X -、Y -组成的盐溶液,常温下AX溶液和BY 溶液的pH 都为7,AY 溶液的pH<7,BX 溶液的pH>7,那么可能不水解的盐是〔〕A.AXB.BXC.AYD.BY答案D解析AY 溶液的pH<7,说明A +发生水解反响:A ++HaO~-AOH+H 那么Y -可能不发生水解反响或发生水解 反响,但水解程度较 A +小;BX 溶液的pH>7,说明X 发生水解反响:X -+hbB^HX+OH 那么B +可能不发生 水解反响或发生水解反响,但水解程度较X 小,综上所述,含有X -或A +的盐,如AX BX AY 均能发生 水解反响,只有BY 可能不发生水解反响.4 .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说法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生活中常用明矶净水B.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C.用稀硫酸除去铜器外表的铜绿D.长期使用硫酸俊化肥的土壤 ,易变酸性,可施用适量的熟石灰答案CB.(NH 4)2SO D.H 2SO解析选项A 利用明矶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 ;选项B 利用碳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来清洗油污;选项C 中碱式碳酸铜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 ,与水解无关;选项D 中硫酸钱水 解导致土壤显酸性,所以可用熟石灰来中和.5 .为了配制N 的浓度和Cl -的浓度比为1 : 1的溶液,可在NHCl 溶液中参加( )A,适量的HCl B.适量的NaCl C.适量的氨水D.适量的NaOH答案C解析由于N 水解使NHCl 溶液中N 的浓度和C 「的浓度比小于1 : 1,要使N 的浓度和Cl -的浓度 比为1 : 1,可通过抑制水解并且增大N 的浓度到达目的.最好的方法是参加适量的氨水抑制N水解.A 项虽可抑制水解,但增加了 Cl -,B 项引入了 Na +,增加了 Cl -;D 项促进了水解,且引入了 Na +.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NHkCl 溶液呈酸性说明 NH 3 - H 2O 是弱电解质 8 .醋酸钠溶液中 c (Na +)> c (CH 3CO .C.常温下,在1 mol • L -1的盐酸中参加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溶液导电水平减弱D.常温下相同pH 的NaOH 容液和CHCOON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OH 浓度相同答案D 解析NHCl 溶液呈酸性,说明NHCl 是强酸弱碱盐,即NH • H 2O 是弱电解质,故A 正确;醋酸钠溶液中CHCOQK 解,所以c (Na +)>c (CH 3COO),故B 正确;常温下,在1mol • L -1的盐酸中参加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水平减弱,故C 正确;NaOH 抑制水的电离,CH 3COON 叙进水白^电离,故D 错误.• L -1氨水中滴入0.10 mol • L -1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A.M 〜N'司一定存在 c (Cl -)> c (N )> c (OH)> c (H +)B.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 10.0 mLC.pH=7 时,溶液中有 c (N 尸c (Cl -)=c (H +)=c (OH)D.P 点所处的溶液中存在:2 c (N )+2c (NH 3 • HO)=c (Cl -)解析 A 项,不符合电荷守恒,M~N'可应存在 c (N )>c (Cl -)>c (OH)>c (H +)或 c (N )> c (OH)> c (Cl - )>c (H +),错误;M 点pH=7,此时氨水应稍过量,故盐酸体积小于10mL,B 项错误;当溶液pH=7 时,c (H +)=c (OH),再由电荷守恒 c (N )+c (H +)=c (OH)+c (Cl -),可推知 c (N 尸 c (Cl -),故有 c (N 尸c (Cl -)>c (H +)=c (OH)C 项错误;P 点时溶液相当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Cl 溶液和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由物料守恒可知 c (Cl -)=2[ c (N )+c (NH 3 - H 2O)],D 项正确.8.25 C 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CHCOOHHC1OH 2CO7.向 10.0 mL 0.10 mol 图所示(假设无气体逸出) 卜列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常温下,稀释CHCOOH HC1O两种酸时,溶液的pH随加水量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相同浓度的CHCOON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c(C1O-)> c(CH3COQ> c(OH)> c(H+)-B.图像中a、c两点所处的溶液中 --------- 相等(HP代表CHCOO或HC1O)■ 一C.图像中a点酸的浓度大于b点酸的浓度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1O-+CO+HO 2HC1O+C -答案B解析醋酸的电离常数大于次氯酸 ,所以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小于次氯酸钠,醋酸钠和次氯酸钠都是强碱弱酸盐,其混合溶液呈碱性,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COON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H3CO0>c(C1O-)>c(OH)>c(H+),故A错误;在 ----------- 的分子、分母上同时■ 一乘以c(H+)可得:一,由于水的离子积和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a、c两点对应溶液的温度相同,故该比值相等,B正确;pH相等的CHCOOH HC1O,稀释相同白倍数时,较强酸中H+浓度小于较弱酸, 那么较弱酸的pH小于较强酸,酸fCHCOOH>HC1Of以a所在曲线表示CHCOOH,b所在曲线表示HC1O, 次氯酸的电离程度小于醋酸,所以醋酸的浓度较小,次氯酸的浓度较大,a、b两点相比,参加相同体积的水后仍然是次氯酸的浓度较大,即:图像中a点酸的浓度小于b点酸的浓度,C错误;碳酸的二级电离小于次氯酸,所以HC-的酸性弱于次氯酸,那么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1O-+CO+H2O HC1O+HC-,D 错误.9.NaHSQ§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S -+H O^H S Q+OH ①向0.1 mol • L-1的NaHSO溶液中分别参加以下物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参加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增大B.参加少量N&SQ固体,那么c(H+)+c(Na+)=c(HS -)+c(OH)+-c(S -) —-C.参加少量NaOhB液, ------ 、——的值均增大-D.参加氨水至中性,那么2c(Na+)= c(S -)>c(H+)=c(OH)答案C解析A项,参加少量金属Na,Na与水反响生成NaOH,NaOH^和HS -, c(HS -)减小,c(S -)增大;B项,参加NaSQ固体,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S-)+2c(S -);C项,参加少量NaOH^夜,-平衡②右移使 ----- 增大; -- 也增大;D项,由电荷守恒,c(Na+)+c(N )+ c(H+)=c(OH-—)+c(HS ')+2 c(S "),可知D错.10.25 C时,相同体积和pH的NaX NaY NaZ三种物质的盐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与所加水的体积关系如以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上述三种盐的原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大小是NaX>NaY>NaZB.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 NaY NaZ的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Z-)> c(Y-)>c(X-)C.等体积、等pH的NaX溶液和NaY溶液混合后,溶液中存在————D.在0.2 mol • L-1 NaX溶液中参加等体积0.1 mol • L-1的盐酸,所得混合液中存在c(H+)+ c(HX)=c(OH)+ c(Cl -)答案D解析加水稀释促进盐类水解,稀释相同白倍数时,pH变化越大,说明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小,其相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所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X>HY>HZM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的大小顺序是Z>Y>X,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A项,因原溶液pH相同,故水的电离度大小相同,错误;B项,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 NaY NaZ的混合液中,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中酸根离子的浓度越小,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Z-)<c(Y-)<c(X-),错误;C项,酸的酸性弓II弱不同,等体积等pH的NaX溶液和NaY溶液中,X-和Y的水解程度不同,一、一可分别理解为X和Y的水解百 - -分数,二者不相等,所以该选项错误;D项,相当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 NaCl、HX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 c(OH)+ c(Cl -)+ c(X-),根据物料守恒得c(Na+)= c(HX)+ c(X-)=2c(Cl -), 所以得c(H+)+c(HX)=c(OH)+c(Cl -),正确.11.离子浓度是分析溶液性质的重要尺度.以下对离子浓度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 • L-1的HA溶液和BOHB液,pH分别为2和13,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c(A-)>c(B+)> c(H+)>c(OH-)B.常温下,pH=2的HCl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9,那么混合溶液中:c(Cl- _ -+)>c(N )> c(OH)>c(H )C.NaHCO容液呈碱性,那么0.1 mol - L-1 NaHCQ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H+)+2 c(H?CO)= c(OH)+c(C -)D.少量的HA与NaB反响,最终产物为NaH解口HB;又知HC的酸性强于HA.现有pH相同的NaA NaB NaC三种溶液,其离子浓度关系为:c(C-)>c(B-)> c(A2-)答案D解析A项,HA与BOH勺物质的量相等,刚好完全反响生成BA;由0.1mol • L-1HA溶液和BOH容液的pH 分别为2和13可知,HA为弱酸、BOH^强碱,所以BA为强碱弱酸盐,A-在溶液中要发生水解,溶液呈碱性,A项错误.B 项,由于氨水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盐酸,故反响后溶液呈碱性,氨水相对于HCl溶液过量,NH3 • H2O发生电离,从而导致c(N )>c(Cl -),B项错误.根据质子守恒,NaHCO溶液中存在c(OH)=c(H+)+c(H2CO)- c(C -),故C项错误.D项,由少量的HA与NaB反响,最终产物为NaHAF口HB可知,HA-与B-不反响,说明HB的酸性强于HA的酸性,即A2-的水解程度大于B的水解程度,pH相同时,c(B-)>c(A2-);由于HC的酸性强于H2A,所以C-水解水平最弱,产生相同浓度的OH时所需浓度最大,D项正确.12 .常温下,以下图是用0.100 0 mol - 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 - L-1 HA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以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由图可知HA是一种弱酸,且K=1.0X10-5B.滴定到B点时,c(Na+)= c(A-)C.当NaOH§液的体积为10.00 mL 时,有c(A-)+c(OH)= c(H+)+c(HA)D.C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A-)答案C解析起始时溶液的pH=3,说明c(H+)=0.001mol • L-1,而HA浓度为0.1mol • L-1,故HA是弱酸;K a=-:——----------------- =1.0 X10-5,A正确.B点时溶液呈中性,那么c(H+)=c(OH)由电荷守恒c (Na +)+c (H +)=c (A -)+c (OH)可知 c (Na +)=c (A -),B 正确.假设参加 10mLNaOH^,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 的量HA 和NaA,由物料守值c (A -)+c (HA)=2c (Na +)和电荷守恒 c (Na +)+ c (H +)= c (A -)+ c (OH'),叠加可得 c (Na +)+c (OH)=c (H +)+ c (HA),而此时溶液呈酸性,溶液呈酸性时 c (A -)> c (Na +),那么 c (A -)+ c (OH- )>c (H +)+c (HA),C 错误;C 点溶液 pH>7,即 c (OH -)>c (H +),由电荷守恒 c (Na +)+c (H +)= c (A -)+ c (OH -),可 知 c (Na +)>c (A -),D 正确.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40分)分)X 、Y 、Z 、W 分别是HNa NHNO 、NaOH NaNO 四种强电解质中的一种.下表是常温下浓-1 ,0.01 mol - L 的 X 、Y 、Z 、W§放的 pH .(1)X 、W 的化学式分别为、. (2)W 的电离方程式为_.(3)25 C 时,Z 溶液的pH>7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将X 、Y 、Z 各1 mol 同时溶于水中制得混合溶液,那么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5)Z 溶液与W 溶液混合加热,可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 ,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NaOH NHNO(2)NH 4NO N +N— -(3)N +HO -HNO+OH(4) c (Na +)> c (N -)>c (N -)>c (OH-)> c (H +)△人(5)NaNO 2+NHNO --- NaNO+NJ +2H 2O解析从表中溶液的 pH 可知X 、Y 、Z 、底别为NaOHHNQ NaN0 NHNO .(4)所得溶液为等物质的量的NaNQ NaNO 的混合溶液,故溶液呈碱性,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 (Na +)> c (N -)>c (N ')>c (OH- )>c (H +) o(5)NaNO 2与NHNO 溶液混合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应为N 2,是由于NaNO 中+3价的氮元素与N 中-3价的氮元素发生归中反响产生的:NaNQ+NHNONaN@N4 +2HO .14.(5分)直接排放含SO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 .吸收液吸收SO 的过程中,pH 随n (S -) : n(HS -)变化关系如下表:13.(10 度均为(1)由上表判断,NaHSO溶液显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2)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选填字母).a.c(Na+)=2 c(S -)+c(HS -)b.c(Na+)>c(HS -)>c(S -)>c(H+)=c(OH)c.c(Na +)+ c(H+)= c(S -)+ c(HS -)+ c(OH)答案⑴酸HS-存在:HS --h f+S -和HS-+HO—~t H2SO+OH,HS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2)ab解析由表给数据n(S -) :n(HS -)=9 : 91时,溶?夜pH=6.2,所以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亚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存在两种变化趋势,电离趋势使溶液显酸性,水解趋势使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是由于电离趋势大于水解趋势;由表给数据n(S -) : n(HS -)=1 : 1时,溶液pH=7.2,可知吸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c(S )<c(HS ),所以(2)中b项正确;依据电荷守恒:c(Na+)+c(H+)=2c(S -)+ c(HS -)+c(OH)及c(H+)=c(OH)可判断a 正确.15.(12分)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电离和二级电离:H2A^HA+H:HA ■一^一+乩相同浓度时的电离程度 a (H2A)> a (HA-),设有以下四种溶液:A.0.01 mol - L-1的HA 溶液B.0.01 mol - L-1的NaHA§液C.0.02 mol • L-1的HCl溶液与0.04 mol • L-1的NaHA容液的等体积混合液D.0.02 mol - L-1的NaOH容液与0.02 mol • L-1的NaHA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据此,填写以下空白(填代号).(1)c(H+)最大的,最小的.(2)c(H2A)最大的,最小的.(3)c(A2-)最大的,最小的.答案(1)A D (2)C D (3)D A16.(13分)有A、B、G 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以下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B溶液的pH小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溶液焰色反响显黄色.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1)A的名称是.(2)写出C溶液和D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25 C时pH=9的A溶液和pH=9的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的是 (填A或C的化学式).(4)25 C时用惰性电极电解D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填“ >〞“<〞或“ =")7.(5)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响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6)室温时在一定体积0.2 mol • L-1的C溶液中,参加一定体积的0.1 mol • L-1的盐酸时,混合溶液的pH=13,假设反响后溶液的体积等于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和,那么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是 _.答案⑴醋酸钾(2)Ba(OH) 2+N&SO=BaSO j +2NaOH⑶Ba(OH) 2(4)=(5)c(OH)> c(Ba2+)= c(Cl -)> c(N )> c(H+)或c(OH)> c(Cl -)= c(Ba2+)> c(N )> c(H+)(6)2 : 3解析这八种离子形成的碱性物质中一定含有OH或CHCOQ而酸性物质那么只可能含有N ,即为水解显酸性的盐,又因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那么A应为水解显碱性的物质,那么一定为CHCOO 形成的盐,C中含有OH.D中除含Na+外,另一种离子与C中的阳离子可形成白色沉淀,因此D为NaSO,而C为Ba(OH)2,B 一定为NHCl;剩余的离子形成CHCOOK溶液显碱性.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参加酸或碱将抑制水的电离.电解NaSO溶液相当于电解水,溶质的浓度增大,但溶液仍为中性.NHCl与Ba(OH)2等物质的量混合时,Ba(OH) 2过量,而不发生水解的Cl- 与Ba2+的物质的量相等.盐酸与Ba(OH)2溶液混合后显碱性,那么c(OH )= 0.1mol • L-1,即可推出V(碱):V(酸)=2 : 3.。
化学高考知识点盐类水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考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其中盐类水解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盐类,指的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而盐类水解是指盐类溶解在水中时,产生酸碱性物质的过程。
以下将详细介绍盐类水解的一些重要内容。
在化学中,酸、碱和盐是三种常见的物质。
酸是指含有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含有OH-离子的物质,而盐则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当盐溶解在水中时,会发生盐类水解作用。
盐类水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盐酸性水解、盐碱性水解和盐中性水解。
接下来我们逐个进行介绍。
第一种情况是盐酸性水解。
当盐中的阴离子较强酸时,水解会产生酸性溶液。
例如,氯化氢盐(HCl)溶解在水中,会产生氯化氢酸(HCl)。
这是因为氯化氢酸的酸性来自于离子的水解。
HCl 溶解在水中形成H+和Cl-离子,产生出酸性溶液。
第二种情况是盐碱性水解。
当盐中的阴离子较弱碱时,水解会产生碱性溶液。
例如,乙酸钠(CH3COONa)溶解在水中,会产生乙酸(CH3COOH)。
乙酸的碱性来自于离子的水解。
CH3COONa溶解在水中形成Na+和CH3COO-离子,CH3COO-离子接受H+离子,生成乙酸,从而产生碱性溶液。
第三种情况是盐中性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较弱酸碱时,水解会产生中性溶液。
例如,硫酸钡(BaSO4)溶解在水中,不发生水解反应,因此生成的溶液是中性的。
盐类水解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肥皂就是通过脂肪酸与碱进行水解生成的。
脂肪酸是一种含有长链碳原子和一个羧基(-COOH)的有机酸,碱则是指含有OH-离子的物质。
当脂肪酸与碱反应时,会生成肥皂和水。
这是因为脂肪酸的碱性来自于离子的水解。
脂肪酸溶解在碱性溶液中,形成R-COO-离子和OH-离子。
R-COO-离子的负电荷与碱性溶液中的阳离子反应,生成肥皂。
此外,盐类水解还在环境保护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形式,主要是由于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它们溶解在空气中形成酸性物质,然后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笔记(盐类水解拾遗二则)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考点和热点。
不少同学对何时应当考虑盐的水解,何时不必考虑盐的水解问题疑惑不清,本文特就此作如下归纳阐述。
一、何时必须考虑盐的水解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比较盐溶液的酸、碱性时,通常考虑盐的水解。
一般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
如Na2CO3水溶液显碱性,NH4Cl水溶液显酸性。
2、比较盐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当盐中含有易水解的弱酸根离子,弱碱的金属阳离子(包括NH4)时,比较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需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H4Cl溶液中,由于NH4的水解,各离子浓度的顺序为:[Cl-]>[NH4]>[H]>[OH-]。
3.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组成盐的阴、阳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
如:NH4、Al3、Fe3、S2-、HS-、CO32-、HCO3-、SO32-、HSO3-、AlO2-等易水解的离子,当其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共在一起时,因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4、确定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产物金属与一些盐溶液反应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将镁粉投入NH4Cl溶液中,由于NH4Cl水解显酸性,而加热可以促进其水解,所以热而浓的NH4Cl溶液跟镁粉反应可以放出H2、其反应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2HMg=Mg2H2↑Mg2NH4Cl=MgCl22NH3↑H2↑同理:镁条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也按下式进行:Fe33H2O=Fe(OH)33HMg2H==Mg2H2↑2FeCl33Mg6H2O=2Fe(OH)3↓3MgCl23H2↑5、配制一些盐溶液配制或稀释一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配制FeCl3溶液时,需先加入少量HCl抑制其水解,避免配制时溶液变浑浊。
同理,配制Na2S溶液时常需加NaOH。
配制AgNO3溶液需加少量HNO36.制备一些盐类物质制备弱酸弱碱盐等极易水解的盐,要考虑盐的水解。
理论创新2011-112.独诵让学生进行个体表演,可展示学生的才华,体现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文化积累、生活经验、思想素养的二度创作的成果。
3.男声齐诵、女声齐诵、男女声轮流诵、男女声合诵、独诵与合诵的结合根据作品的特点,灵活地对诵读方式加以运用,可起到如同交响乐般的奇妙效果。
4.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诵读激情,补充课堂教学的阅读数量,拓宽视野。
古诗文的教学,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虽然它也是工具性的,但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其审美的、人文的方向,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浩瀚境界,这样,“满堂灌”的古诗文教学模式何愁不改,学生厌学古诗文的情况也必将一去不返了。
融入文言语境,与古人作心灵的交流,感知古文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蕴美,我们必须运用“读”这一武器去攻古诗文这一堡垒,打开这扇语言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味它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1]叶圣陶.阅读的秘密在哪里.[2]张必锟.关于文言诵读的几点考虑.[3]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4]钟家荣.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盐类水解重在应用,现结合高考命题中关于盐类水解的命题,来分析其题型特点以及变化趋势,研究近年来高考题目发现,化学平衡、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和盐类水解这部分知识,以及对这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每年高考的热点,盐类水解平衡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高考中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填空题、简答题形式考查,盐类水解的题目考查的重点一般都是通过使用物料守恒关系、电荷守恒关系、质子守恒关系来对离子浓度的大小进行比较。
一、电荷守恒关系因为电解质溶液在整体上显电中性,所以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也就是说溶液中正电荷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等于负电荷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但一定要注意电荷守恒不一定是阴阳离子数守恒。
高考总复习《盐类的水解》的解题指导【考纲要求】1.巩固理解盐类水解的主干知识。
2.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盐溶液蒸干后所得产物的判断。
3.根据平衡理论知识处理盐类水解的相关问题。
【要点梳理】盐类水解的应用1.根据水解规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如NH4Cl溶液显酸性,CH3COONa溶液显碱性等。
2.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及浓度的大小如Na2CO3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a+、CO32―、HCO3―、H2CO3、OH―、H+、H2O,且c (Na+)>2c (CO32―),c (OH―)>c (H+)。
3.配制易水解盐溶液时,要注意抑制水解如配制FeCl3、AlCl3溶液时滴加几滴稀盐酸,配制Na2CO3溶液时滴加几滴NaOH溶液。
配制FeCl2溶液时除滴加几滴稀盐酸抑制Fe2+水解外,还需加铁屑防止Fe2+被氧化。
4.实验室贮存试剂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Na2CO3、NaHCO3溶液显碱性,而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
FeCl2Fe2O3Fe(NO3)3Fe2O3AlCl3Al2O3NaAlO2NaAlO2KAl(SO4)2KAl(SO4)2Fe2(SO4)3Fe2(SO4)3Na2CO3Na2CO3NaHCO3Na2CO3Na2SO3Na2SO4Na2SO4Na2SO4要点诠释:盐溶液蒸干时所得产物的判断方法(1)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对应的弱碱,如AlCl3溶液蒸干后得Al(OH)3。
因为AlCl3溶液中Al3+水解吸热:AlCl 3+3H2O Al(OH)3(胶体)+3HCl,加热蒸干HCl挥发,水解平衡右移,得到固体Al(OH)3,再灼烧后Al(OH)3受热分解变成Al2O3。
NaHCO3溶液低温蒸干后可得NaHCO3固体,再灼烧NaHCO3固体后分解变成Na2CO3。
注意:“蒸干”与“蒸干灼烧”的区别,如AlCl3溶液蒸干得Al(OH)3,若为“蒸干灼烧”得Al2O3。
盐类的水解(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能发生水解的粒子是()A.B。
Na+C.D。
【解析】选D。
CH3COO—为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补偿训练】下列离子能促进水电离的是()A.H+B.H]-C。
D.【解析】选C。
H+、OH—均抑制水的电离;F-水解:F-+H2O HF+OH—,促进水的电离;Na+对水的电离无影响。
2.(2019·威海高二检测)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COOH+H2O HCOO-+H3O+B.CO2+H2O HC+H+C.C+H2O HC+OH—D。
HS—+H2O S2—+H3O+【解析】选C.A、D两项是电离方程式,B项是CO2溶于水后的电离过程。
【补偿训练】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CH3COOH+OH—CH3COO-+H2OB.S2-+2H2O H2S+2OH—C.CH3COOH+H2O CH3COO—+H3O+D.N+H2O NH3·H2O+H+【解析】选D。
A是酸碱中和反应;B中硫离子的水解要分两步进行;C是电离过程。
3。
(2019·榆林高二检测)关于0。
1 mol·L-1碳酸钠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粒子的种类共有5种B。
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C。
升高温度,平衡向水解的方向移动D.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可以使溶液中c(Na+)∶c(C)=2∶1【解析】选C。
溶液中粒子种类多于5种,A错误;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B错误;盐类水解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C正确;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液中c(Na+)∶c(C)〉2∶1,D错误。
【补偿训练】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各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几乎相等的是 ()A.NH4Cl和NH4NO3B。
NH4Cl和(NH4)2SO4C。
Ba(NO3)2和CuSO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