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吉米尔轧机AGC控制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2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森吉米尔冷轧机与四辊轧机或其他类型轧机的本质区别是轧制力的传递方向不同。
森吉米尔冷轧机轧制力从工作辊通过中间辊传到支撑辊装置,并最终传到坚固的整体机架上。
这种设计保证了工作辊在整个长度方向的支撑。
这样辊系变形极小,可以在轧制的整个宽度方向获得非常精确的厚度偏差。
森吉米尔轧机在结构性能上有如下主要特点:(1)具有整体铸造(或锻造)的机架,刚度大,并且轧制力呈放射状作用在机架的各个断面上。
(2)工作辊径小,道次压下率大,最大达60%。
有些材料不需中间退火,就可以轧成很薄的带材。
(3)具有轴向、径向辊形调整,辊径尺寸补偿,轧制线调整等机构,并采用液压压下及液压AGC系统,因此产品板形好,尺寸精度高。
(4)设备质量轻,轧机质量仅为同规格的四辊轧机的三分之一。
轧机外形尺寸小,所需基建投资少。
森吉米尔冷轧机基本上是单机架可逆式布置,灵活性大,产品范围广。
但是亦有极个别呈连续布置的森吉米尔轧机,如日本森吉米尔公司1969年为日本日新制钢公司周南厂设计制造的一套1270mm四机架全连续式二十辊森吉米尔轧机。
该轧机第一架为ZR22-50"型轧机,其余三架均为,ZR21-50"型轧机,轧制规格为O.3mm×1270mm不锈钢,卷重22t,轧制速度600m/min。
图2—1为该四机架全连续式森吉米尔轧机图片。
图2—1 日本日新制钢周南厂四机架全连续式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森吉米尔冷轧机的形式及命名法介绍如下:最常用的森吉米尔冷轧机形式是1-2-3-4型二十辊轧机。
例如ZR33-18″,“Z"是波兰语Zimna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冷”;“R”表示“可逆的”;“33”表示轧机的型号;“18″”是轧制带材宽度的英寸数。
森吉米尔冷轧机还有1-2-3型十二辊轧机,但是1-2-3型森吉米尔冷轧机在1964年以后就不再生产制造了。
森吉米尔冷轧机1-2型六辊轧机,由2个传动的工作辊和4个背衬轴承辊装置组成,如ZS06型,“S”表示“板材”,用来轧制宽的板材,但是它同样可以轧制带材,并且有一些还用在连续加工线上。
AGC控制系统的原理数学模型及应用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AGC在上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原理,AGC的分类及数学模型,AGC控制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和AGC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关键词:AGC;控制原理;数学模型;监控1 概述AGC是Automatic Gauge Control System的简称,即所谓的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系统。
是轧机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控制金属带材厚度精度,使金属带材厚差在限定的标准内,提高金属带材的成品率。
AGC系统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辊缝的计算,二是根据产品尺寸结合机架的形变量来调整实际的辊缝值,使之轧制的产品尺寸符合既定要求[1]。
1.1 我国厚度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目前我国已经应用的厚度控制系统,可大致分为3种基本类型[2]。
(1) 用测厚仪信号反馈控制轧机压下或轧机入口侧带钢张力的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系统。
上个世纪70年代,厚度控制系统大多是这类系统,而且是模拟线路。
按轧机出口侧测厚仪测出的带钢实际偏差信号反馈控制,大偏差或被轧带钢厚度大于0.4mm时,按偏差信号大小去移动压下位置,改变辊缝间距,以减小厚度偏差,即所谓粗调;在小偏差或被轧带钢厚度小于0.4mm时,则调节轧机入口侧带钢张力,进一步减小厚度偏差,即所谓精调。
我国早期的AGC系统调节压下装置的执行机构是电动的,因电动压下响应慢和非线性的缺点,逐渐被液压压下机构代替睁[3]。
(2) 采用前馈控制和测厚仪信号反馈控制轧机压下或轧机入口侧带钢张力的AGC系统。
将上述AGC系统数字化,并增加前馈控制回路就构成这类AGC系统。
前馈控制是当轧机入口侧有厚度偏差的带钢进入轧辊时,立即调节被控机架压下位置,将入口带钢厚度偏差消除的一种控制策略。
方法是将轧机入口侧测厚仪至轧辊中心的距离分成若干整数段,把经过入口侧测厚仪的每段带钢厚度顺序存入移位寄存器中,寄存器按FIFO方式工作,当寄存器输出的带钢段进入轧辊时,系统按该段厚度偏差值调整压下,以消除进入轧机的带钢厚度偏差。
轧机培训教程1450液压AGC控制系统概述一:厚度自动控制原理AGC控制的目的,是借助于辊缝、张力、速度等可调参数,把轧制过程参数(如原料厚度、硬度、摩擦系数、变形抗力等)波动的影响消除,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厚度。
而辊缝、张力等参数的调节又是以轧机的弹性曲线和轧件的塑性曲线以及弹塑曲线即P-H图为依据的。
板带轧制过程既是轧件在轧制压力P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又是轧机在轧制压力P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即所谓弹跳)的过程,二者同时发生,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而相互平衡。
由于轧机的弹跳,使轧出的带材厚度(h)等于轧辊的理论空载辊缝(So’)再加上轧机的弹跳值。
按照虎克定律,轧机弹性变形与应力成正比,则弹跳值应为P/K,此时h= So’+ P/ K式中:P——轧制力,t;K——轧机的刚度(t/mm),即弹跳一毫米所需轧制力的大小。
上式为轧机的弹跳方程,据此绘成曲线A称为轧机相关性变形式,如图,它近似一条直线,其斜率就是轧机的刚度。
但实际上在压力小时弹跳和压力的关系并非线性,且压力越小,所引起的变形也越难确定,亦即辊缝的实际零位很难确定。
为了消除这一非线性区段的影响,实际操作中可将轧辊预先压靠到一定程度,即压到一定的压力P。
然后将此时的辊缝批示定为零位,这就是所谓“零位调整”。
由图可看出:h= S0+(P-P0)/K式中S0——考虑预压变形的相当空载辊缝另一方面,给轧件一定的压下量(h0-h),就产生一定的压力(P),当料厚(h0)一定,h越小即是压下量越大,则轧制压力也越大,通过实测或计算可以求出对应于一定h值的P 值,在图上绘成曲线B,称为轧件塑性变形线。
B线与A线交点的纵坐标即为轧制力P,横坐标即为板带实际厚度h。
由P-H图可以看出,如果B线发生变形(变为B’),则为了保持厚度h不变,就必须移动压下位置,使A线移到A’,使A’和B’的交点的横坐标不变,亦即须使A线与B线的交点始终在一条垂直线C上。
轧机一机架AGC控制前面已经讲过AGC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方式。
下面以一机架为例具体讲解。
一、概述冷轧轧机使用的是日立设计的UCM轧机。
其AGC控制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机架的压下控制和2-4机架的精调速度AGC控制。
来料的缺陷基本上可在一机架消除。
一机架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所以,在本AGC系统中一机架采用了多种控制手段,其目的就是尽可能使一机架出口厚差最小。
一.一机架控制概况为了保证一机架的带钢出口厚度,在一机架中AGC采用了如下多种控制方法。
●前馈控制(FF)●虚拟测厚仪控制(GM SMITH)●反馈控制(FB)●轧机弹性系数控制(BISRA)●支撑辊偏心控制(REC)其中,前馈控制和BISRA属于预控AGC,而它们的控制方法又完全不相同,前馈控制是利用一机架前的测厚仪直接检测厚差#1 机架图1 一机架AGC控制构成进行控制,而BISRA则利用LOADCELL检测轧制力的变化,通过快速响应的控制系统实现对来料厚差的控制。
GM-SMITH是属于监控AGC,它不仅具有反馈控制的稳定性而且还克服了反馈控制的滞后性,在低速时监控效果则更好。
这是由于出口测厚仪与一机架之间有2.75米的固定距离,所以,从出口测厚仪所测的实际值在时间上要滞后一段时间,特别在低速时这段时间相对就比较长。
反馈控制就是利用出口测厚仪进行检测和控制的,所以无法克服这滞后时间。
而GM-SMITH则利用轧制力间接计算出一机架的出口厚差进行控制,再利用出口测厚仪进行修正,所以,与反馈控制相比它就克服了这段滞后时间。
在高速轧制时,由于这段滞后时间相对比较短,已不影响监控效果,所以就直接用反馈控制。
所以,反馈控制和GM-SMITH 的切换控制,弥补了仅用反馈控制在低速时的不足,使一机架的监控效果更佳。
支撑辊偏心控制则用于补偿由于支撑辊偏心而引起的一机架出口厚度偏差。
此控制方式没有投入。
通过这几种控制方式的共同作用,使一机架出口厚差最小化。
森基米尔二十辊轧机厚度AGC控制系统作者:刘新张成辉赵静波王浩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32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森基米尔轧机厚度控制原理以及这种自动厚度控制方法:秒流量控制AGC、BISRA AGC、前馈控制AGC、反馈控制AGC、张力控制AGC、SMITH AGC、加减速补偿控制AGC等。
根据轧制要求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控制组合方式,实现更好的厚度控制效果。
关键字:森基米尔轧机; AGC控制系统;厚度控制原理中图分类号:TS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211-011 引言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属于单机架可逆轧机,具有工作辊辊径小、轧制刚度大、控制精度高、工艺复杂等特点,适用于轧制硬度高的合金材料。
该轧机为日本日立公司生产,处理器为日立R700系列PLC,通过HMI对轧制现场机械设备进行操作,该控制系统具有信号通讯可靠、数据处理和控制流程速度快、设备便于操作、维护编程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优点。
该厂自动化技术人员在掌握国际先进设备及其自动控制思想基础上,针对轧机轧制工艺特点,多次改进控制方式、不断优化控制程序,形成了一套符合现场实际需求的完善版控制系统。
2 轧机厚度控制原理板材轧制过程即是轧件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也是轧机由于轧件的反作用力产生弹性变形(即弹跳)的过程,二者同时作用。
在轧制过程中,轧制力作用于Y轴方向,带钢厚度变化于X轴方向,随着轧制力的变化,根据弹性模量和塑性模量变化曲线,可以得到带钢出口厚度变化曲线,即P-H图,如图1所示。
3 自动厚度控制(AGC)为了保证带材的纵向厚度公差,获得高精度的产品,现代森基米尔轧机都配备了自动厚度控制(AGC)装置。
本轧机中所考虑的AGC应用控制方法主要有秒流量控制、厚度锁定控制(BISRA AGC)、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张力控制、SMITH控制、加减速补偿控制等。
(1)秒流量控制AGC利用出口侧的速度、入口的厚度和速度计算出出口的厚度,然后进行补偿调节,算出辊缝的改变,然后调整HYROP-F压上,从而实现轧件的出入口秒流量相等控制。
AGC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自动增益控制(AGC)是一种在电子设备中常见的技术,用于调节信号的增益,以保持信号的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AGC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工作流程、控制方法以及优缺点。
一、基本原理:1.1 反馈机制:AGC通过引入反馈机制来实现信号增益的自动调节。
它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并与预设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信号增益的调整方向和幅度。
1.2 可变增益放大器:AGC系统中常使用可变增益放大器来实现信号增益的调节。
可变增益放大器根据反馈信号的大小,自动调整放大器的增益,以保持输出信号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1.3 控制电路:AGC系统还包括一个控制电路,用于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调整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控制电路通常采用反馈控制算法,根据输入信号的特性和设定的参考信号,计算出合适的增益值。
二、应用场景:2.1 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系统中,AGC广泛应用于接收机中,用于调节接收信号的增益。
它可以自动适应信号强度的变化,保持信号在接收机中的合适水平,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2.2 音频处理:在音频设备中,AGC用于调节音频信号的增益,以保持音频的稳定性。
它可以自动调整音频信号的音量,使得不同的音频源在输出时具有相似的音量水平。
2.3 图像处理:在图像处理领域,AGC可以用于调节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它可以根据图像的特性,自动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以提高图像的可视性和质量。
三、工作流程:3.1 采样:AGC系统首先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获取输入信号的幅度信息。
3.2 反馈:采样得到的信号与预设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得到反馈信号。
3.3 调节:根据反馈信号的大小,控制电路计算出合适的增益值,并将其应用于可变增益放大器,实现信号增益的调节。
四、控制方法:4.1 开环控制:AGC系统中的控制电路可以采用开环控制方法。
在开环控制中,控制电路根据预设的参考信号和输入信号的特性,计算出合适的增益值,并直接应用于可变增益放大器。
轧机厚度自动控制AGC系统使 用 说 明 书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装备所自动化室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五日目 录第一篇 软件使用说明书第一章 操作软件功能简介第二章 操作界面区简介第三章 操作使用说明第二篇 硬件使用说明书第一章 接口板、计算机板跨接配置图 第三篇 维护与检修第一章 系统维护简介及维护注意事项第二章 工程师站使用说明第三章 检测程序的使用第四章 常见故障判定方法第四篇 泵站触摸屏操作说明第五篇 常见故障的判定方法附录:第一章 目录第二章 系统内部接线表第三章 系统外部接线表第四章 系统接线原理图第五章 系统接口电路单元图第一篇软 件 说 明 书第一章 操作软件功能简介.设定系统轧制参数;.选择系统工作方式;.系统调零;.显示时实参数的棒棒图、馅饼图、动态曲线;.显示系统的工作方式、状态和报警。
以下就各功能进行分述:1、在轧机靠零前操作手需根据轧制工艺,设定每道次的入口厚度、出口厚度和轧制力等参数。
也可以在轧制表里事先输入,换道次时按下道次按钮,再按发送即可。
2、操作手根据不同的轧制出口厚度,设定机架控制器和厚度控制器的工作方式,与轧制参数配合以得到较理想的厚差控制效果。
3、在泄油状态下,操作手通过在规定状态下对调零键的操作,最终实现系统的调零或叫靠零,以便厚调系统正常工作。
4、在轧制过程中,以棒棒图、馅饼图和动态曲线显示厚调系统的轧制速度、轧制压力、开卷张力、卷取张力、操作侧油缸位置、传动侧油缸位置、压力差和厚差等实时值。
(注意:轧机压靠前操作侧油缸位置、传动侧油缸位置显示为油缸实际移动位置。
轧机压靠后操作侧油缸位置、传动侧油缸位置显示的是辊缝值。
)5、显示系统的工作方式、系统状态和系统报警。
6、系统有两种与传动和测厚仪协调工作模式A.常用数据由厚控AGC发送到传动及测厚仪。
如人口厚度、出口厚度、轧制速度及张力等等。
传动以此为基准值,如调整需通过把手或其他方式加到此基准值上,然后返送回AGC。
轧机AGC系统故障及处理河北邯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目前拥有一条1550单机架六辊可逆轧机,设计年产量20万吨,轧机采用液压压上方式,实现AGC自动控制,本文主要结合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AGC系统原理AGC系统又称为自动辊缝控制系统(automatic roll gauge control),AGC系统在轧机应用领域中的工作原理是当轧机的轧制力发生变化就会实现轧机的自动补偿和调整动作,用测厚仪测得板材实际厚度与给定厚度比较,将偏差以电压的形式通过伺服阀达到控制液压缸的动作,调整轧机的轧辊辊缝,从而使出口板厚恒定,保证产品的目标厚度,同板差、异板差达到性能指标要求。
该轧机有2个压上缸,分别位于操作侧和驱动侧,每个压上缸各有1个压力传感器、伺服阀和电磁溢流阀。
伺服阀的供油管路前后各有1个液控单向阀。
压上缸压上时2个单向阀处于开通状态,电磁溢流阀做溢流阀用(压上缸的进油口压力大于调定压力时溢流)。
压上缸下降时电磁溢流阀换向进行卸荷,液控单向阀关闭油路对伺服阀进行保护。
2 AGC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2.1两侧AGC液压缸从快抬位置(228mm)快速上升到10mm辊缝位置的过程中,一侧无动作导致倾斜超限。
可能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有:2.1.1电磁溢流阀阀芯卡死,一直在进行卸荷。
判断是否卡死的依据有电磁溢流阀是否异常发热和是否有卸荷的声音。
处理方法--更换电磁溢流阀,需要注意的是更换完成后需要调节新阀至指定的溢流压力值;2.1.2 伺服阀航空插头里的信号线发生脱落,表现为伺服阀给定值和反馈值相差超过5%,处理方法更换航空插头;2.1.3 伺服阀内泄严重,更换伺服阀;2.2 换辊后在校辊过程中到轧制力差清零步骤时,两侧液压缸位置倾斜大于0.7mm报警无法正常校辊,可能的原因有:2.2.1 中间辊或工作辊安装偏差大。
通过观察在压上至标定轧制力过程中轧制力和两侧AGC缸位置变化,如位置变化同步,完成后轧制力差大于200KN,处理方法换辊;或者压力传感器异常,更换压力传感器;2.2.2 如AGC缸位置变化不同步,观察哪一侧与辊缝变化相差大,更换伺服阀此外在生产中还出现过因伺服阀零位磨损较大引起的液压缸轻微跳动、电磁溢流阀插头虚接引起的液压缸卡顿等现象。
板带材厚度精度是板带材产品的两大质量指标之一。
厚度自动控制简称为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是现代化冷轧薄板生产中实现高精度轧制的重要手段。
目前随着轧制理论、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以及他们在轧制工程中的应用,使得板带产品的厚度精度与板形指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然而,对单机架可逆式冷带轧机采用专门的控制技术,用以实现对板带材的高精度控制,仍是板厚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系统原理图参考相关资料,可确定该型号轧机的液压系统。
该液压系统主要控制元件包括伺服液压缸、伺服阀以及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注: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每个伺服缸控制回路引入了两个伺服阀,一备一用。
伺服缸的尺寸为ø570mm /480mm X 150mm(缸内径/活塞杆直径X行程),其最大工作压力为25Mpa,最大运动速度为3mm/s。
伺服阀采用先导级电液伺服阀,可选额定流量为:35L/min(额定压力10bar时),90L/min (额定压力70bar),最大控制压力为5080psi(350bar),响应时间8~18ms;系统油液控制精度为NAS5级。
二、轧机位置控制(AGC)系统如下该轧机液压压力系统主要由TCS系统、液压控制器、伺服阀控制器、伺服阀、液压油缸、位移传感器等6部分组成。
以下是液压压力伺服系统的控制图:液压AGC位置控制方式控制框图三、AGC系统的控制原理与计算方法1.模型调节原理AGC的调节过程,实际上是解决外界扰动(坯料厚度和硬度差等)、调节量(辊缝)和目标量(厚度)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的过程。
外界扰动影响压制力,调节辊缝也引起轧制力的变化。
因此,当轧件头部锁定之后,第一次测得的轧制力差⊿p肯定是由外界扰动引起的,就可用⊿p1=⊿pd计算出当时的辊缝调节量⊿s;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的压力测量值,不仅包含了外界扰动因素的影响(⊿pd),而且包含辊缝调节引起的轧制力变化量(⊿p1)。
轧机培训教程1450液压AGC控制系统概述一:厚度自动控制原理AGC控制的目的,是借助于辊缝、力、速度等可调参数,把轧制过程参数(如原料厚度、硬度、摩擦系数、变形抗力等)波动的影响消除,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厚度。
而辊缝、力等参数的调节又是以轧机的弹性曲线和轧件的塑性曲线以及弹塑曲线即P-H图为依据的。
板带轧制过程既是轧件在轧制压力P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又是轧机在轧制压力P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即所谓弹跳)的过程,二者同时发生,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而相互平衡。
由于轧机的弹跳,使轧出的带材厚度(h)等于轧辊的理论空载辊缝(So’)再加上轧机的弹跳值。
按照虎克定律,轧机弹性变形与应力成正比,则弹跳值应为P/K,此时h= So’+ P/ K式中:P——轧制力,t;K——轧机的刚度(t/mm),即弹跳一毫米所需轧制力的大小。
上式为轧机的弹跳程,据此绘成曲线A称为轧机相关性变形式,如图,它近似一条直线,其斜率就是轧机的刚度。
但实际上在压力小时弹跳和压力的关系并非线性,且压力越小,所引起的变形也越难确定,亦即辊缝的实际零位很难确定。
为了消除这一非线性区段的影响,实际操作中可将轧辊预先压靠到一定程度,即压到一定的压力P。
然后将此时的辊缝批示定为零位,这就是所谓“零位调整”。
由图可看出:h= S0+(P-P0)/K式中S0——考虑预压变形的相当空载辊缝另一面,给轧件一定的压下量(h0-h),就产生一定的压力(P),当料厚(h0)一定,h越小即是压下量越大,则轧制压力也越大,通过实测或计算可以求出对应于一定h值的P 值,在图上绘成曲线B,称为轧件塑性变形线。
B线与A线交点的纵坐标即为轧制力P,横坐标即为板带实际厚度h。
由P-H图可以看出,如果B线发生变形(变为B’),则为了保持厚度h不变,就必须移动压下位置,使A线移到A’,使A’和B’的交点的横坐标不变,亦即须使A线与B线的交点始终在一条垂直线C上。
因此,板带厚度控制实质就是不管轧制条件如变化,总要使A线和B线交到C线上,这样就可得到恒定厚度的板带材,由此可见,P-h图的运用实际上是板带厚度控制的基础。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厚度AGC控制系统陈旭;马步强;温恒【摘要】The modern Sendzimir mills are equipped with the AGC to ensure the thickness tolerance of the strip and produce the high - accuracy product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figurations, network structur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omation control of thickness system and crown adjustment system in Sendzimir mill are introduced. The automation thickness control ways ( such as feedforward control, feedbackward control, tension control, pressure control and so on)of Sendzimir mill are elaborated in detail.%为了保证带材的厚度公差,获得高精度的产品,现代森吉米尔轧机都配备了自动控制(AGC)装置.本文介绍了森吉米尔轧机AGC(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及辊形调整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网络结构、系统特点,并阐述了在森吉米尔轧机中的各种自动厚度控制方法:前馈控制、后馈控制、秒流量控制、张力AGC控制、加减速控制和压力AGC控制等.【期刊名称】《重型机械》【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4页(P26-28,32)【关键词】森吉米尔轧机;AGC控制系统;辊形调整系统;厚度控制方法【作者】陈旭;马步强;温恒【作者单位】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2;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2;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331 引言多辊轧机以其工作辊辊径小、轧机刚度大的特点广泛用于不锈钢带、硅钢带等生产。
第一章系统介绍Davy国际提供的厚板轧机的“自动厚度控制”(AGC)系统AGC控制装置取代了早期的压下螺丝系统。
新系统为轧辊辊缝和轧制负荷闭环控制提供了全部需要的功能;包括利用来自规程计算机信息对钢板间和各个道次间辊缝的设定,以及轧制中尺寸误差的动态修正功能。
液压控制是利用新的轧辊负荷油缸和设备提供数字位置反馈信号的数字位置传感器以及用来进行负荷测量的压力传感器执行的。
装在轧机牌坊上的延伸仪还可提供轧制负荷作为备用。
有两种方法用于现有压下螺丝闭环位置控制。
第一个方法,长行程绝对位置传感器装在每个压下螺丝中心一下:第二个方法,解析仪齿轮箱装在每个压下螺丝驱动电机涡轮上。
主要特点:压下螺丝位置控制环路液压位置和负荷控制环路轧机弹跳补偿用测量仪控制采用轧出侧r射线测厚仪进行“厚度误差修正”(只用于最后道次)。
带彩色监视器(In Touch MMI)和常规键盘的操作者控制站。
带Borland Paradox 数据库的数据处理PC。
自动调零和轧机弹跳校验。
带In Touch MMI的工程师接口PC机。
带有测厚仪,用来装载每块钢板设定信息的串行接口。
带有泵装置PLC的控制接口AGC系统的目标就是用控轧和非控轧工艺经过数个道次产生出有处于严格公差范围的钢板。
系统的组成AGC系统控制柜这是个双室柜,内有液压AGC系统用中央处理设备。
包括以下主要分系统:单机架控制器(SSC):这是个VME分机架为基础的分系统,包括各种处理器和接口模块。
DDC处理器根据AGC处理器提供有设定值和动态参考值进行液压油缸的闭环控制。
AGC/ LAN处理器经过液压油缸和压下螺丝进行轧制负荷和辊缝的自动闭环控轧。
此处理器利用来自规程计算机信息设定钢板间/道次间的辊缝,还可在轧制过程中修正厚度误差。
提供了各种操作者选择控轧方式,包括有测厚仪或没有测厚仪的负荷控制、位置控制,和厚度误差反馈。
该处理器还处理轧机弹跳校验和负荷调零。
AGC/LAN 处理器还可经过局部区域网络(LAN)提供SSC分系统、系统文件服务站和所有外围主机之间的以太网络和英特网络间的连接。
益原理
有效组合对助昕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整。
当弱信达到一定强度时,启动压缩放大电路,使输出幅动控制增益的幅度。
AGC细分为AGCi(输入自动
差而设计的。
该电路使A/D转换精度得以充分利可以实现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切换。
一般情况时建议选用“人工增益控制”方式。
控放大电路和控制电压形成电路两部分。
增益控制电压形成电路的基本部件是 AGC 检波器和大电路的输出信号u0 经检波并经滤波器滤除低大电路的输出信号u0 经检波并经滤波器滤除低。
当输入信号ui增大时,u0和uc亦随之增
量显著小于输入信号的变化量,达到自动增益
)。
增益控制AGC是为了在扩大量程范围基础上,利用,保证平衡机的指标不因信号小而降低。
轧机AGC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作者:黄羽王玉珏来源:《科技传播》2011年第22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机械应用到生产中。
传统的轧机机械生产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对于产品高精度优质量的要求,因此先进的轧机AGC控制系统在现实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地在扩大。
目前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AGC控制系统的应用明显使机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任何新事物在使用初期总是有其优点和缺点,先进的AGC控制系统也不例外。
本文首先介绍了AGC控制系统和轧机控制系统,然后分析了轧机AGC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最后对轧机AGC控制系统常见故障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轧机;AGC;控制系统;故障;处理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145-021 AGC控制系统和轧机控制系统的概述1.1 AGC控制系统的概念及其原理AGC控制系统又称为自动辊缝控制系统(Automatic roll Gauge Control),轧机AGC控制系统包括前馈控制、反馈控制、秒流量控制装置和液压执行装置,前3种控制调节装置均与液压执行装置保持通信。
AGC控制系统在轧机应用领域中的工作原理是由当轧机的轧制力发生变化就会实现轧机的自动补偿和调整动作,保证轧机在轧制过程中的恒值状态,使轧机生产精度精准,质量优质。
由连轧机组、检测仪表控制装置和电子计算机组成的对钢铝等材料的加工尺寸进行控制的塑性加工过程控制系统。
早期的连轧机因轧制速度低,对产品质量要求也不高,用人工控制尚能生产。
人们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如轧制每卷重45t的冷连轧薄带钢卷,要求厚度公差为±(5~50)μm,冷连轧机最高轧速达40m/s以上,热连轧年产量达 500万吨以上,冷连轧年产达 100万吨以上。
这样的任务再用人工控制已不可能完成。
20世纪60年代后期,连轧机开始采用计算机控制,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
SIEMENS轧机AGC功能介绍1、设备配置:1 x射线测厚仪2张力计3激光测速仪4 SONY磁尺5压力传感器2、功能配置:西门子的厚度控制主要分为入口厚度控制、出口厚度控制和各种补偿功能。
入口厚度控制又分为常规的秒流量和先进的秒流量两种, 两个原理均可以实现并能够按需要进行切换,先进的秒流量控制对补偿馄缝引起的误差和材料硬度偏差时特别有效。
出口分为A、B、C 三种模式。
2.1常规秒流量概念(CMF)2.1.1第一机架厚度控制:前馈控制来料厚度的偏差在轧机入口处由测厚仪测出,通过控制第一机架的辘缝和入口张力车昆的转矩进行修正。
前馈控制能够有效地补偿厚度偏差,根据来料情况和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前馈控制可以补偿入口处短期内出现的厚度偏差。
2.1.2第一机架厚度控制:反馈控制反馈控制环对长期存在于第一机架的厚度偏差起作用,第一机架后的残余偏差由出口测厚仪测出并分析计算平均的出口厚差,得出带钢单位长度方向上厚度偏差平均值;最终的修正值通过积分控制器传送到执行器,通过控制第一机架的馄缝和入口张力车昆的转矩进行修正。
因为厚度偏差在轧机出口处测出,所以短期内的厚差不能被反馈控制及时修正,带钢厚度的实际值由测厚仪时间常数和相关速度的延迟时间决定,馄缝和测厚仪间的距离越短,板厚反馈控制的效果越好。
2.1.3第二机架厚度控制:前馈控制第一机架后残留的厚度偏差由第一机架后测厚仪测出,通过控制2#机架的辘缝,及2#机架的速度和入口张力馄的转矩进行修正。
2.2扩展秒流量概念在扩展秒流量控制中,所改进的部分就是扩展了秒流量的原则到入口段,将张力馄假设为第零机架,其压下量为零。
2.2.1第一机架厚度控制:前馈控制前馈控制可以确保第一机架短期内的厚度偏差修正。
入口厚度偏差由入口测厚仪测岀,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传送到第一机架。
然后厚度偏差转换成为适当的修正值调节入口张力馄的速度和1#机架的辘缝。
2.2.2第一机架厚度控制:反馈控制板厚控制监控环影响第一机架的长期带钢厚度偏差。
森吉米尔轧机AGC控制原理
作者:韩存苏智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0期
摘要:冷轧可逆式轧机在轧制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几种关于AGC控制器的原理及对这几种控制方式的详细介绍,其中包括秒流量控制,前馈控制,后馈控制,以及其他一些补偿功能。
关键词:AGC 前馈后馈秒流量
中图分类号:T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b)-0084-01
自动厚度控制在森吉米尔轧机上应用于带钢的厚度控制,要求目标厚度的达标基于自动厚度控制,这也是带钢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基于秒流量的厚度控制使轧机厚度控制非常可靠。
由于热轧工艺因素带来规律性的厚度偏差,另外冷轧加工时卷筒偏心,摩擦,及温度因素也能带来厚度偏差。
轧制过程中应该将,冷轧热轧导致的厚度偏差分别矫正。
因此在轧机传动单元补偿了由于卷筒偏心钳口造成的厚度波动,合并秒流量控制。
一下几点是主要的厚度偏差因素。
.钢卷偏心
.带尾张力丢失
.轧制带头带尾温度偏差
.带钢冷却不均
带钢厚度的偏差矫正可以使用调整辊缝位置也可以使用张力调整,自动厚度控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秒流量控制
.前馈控制
.后馈控制
.轧制效率补偿
.矫正系数
AGC的控制输出信号主要由前馈,后馈控制以及其他补偿功能决定,这些矫正值正反馈叠加于执行器上,执行机构一是辊缝位置,二是前张力。
一、秒流量控制概念
秒流量基于理论是无论何时带材流入辊缝的体积同流出的体积都是一样的。
带材的体积计算是通过带钢横截面积乘以入口出口的速度,冷轧时带钢宽度方向不会改变公式如下。
如果考虑到速度偏差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出可能的出口厚度偏差转换成辊缝设定
入口出口的速度测量通过激光测速或者高分辨率的编码器,秒流量控制和前后馈使用同一执行机构,两者之间协调合作,秒流量控制能够预算出辊缝和出测厚仪之间的米数的计算误差,提高前后馈的动态响应精度。
在带钢到达测厚仪及带钢零速时系统已将采集数据。
因为闭系统将在出口侧产生速度提升,出口卷取机要设定加速偏差以防加速时产生张力波动。
以上所述是秒流量的主要特性。
带钢厚度偏差还是用前后馈前馈控制补偿入口侧短时偏差,通过辊缝和前张力卷筒执行偏差补偿。
后馈控制记录轧机出口侧的厚度偏差,之后反馈给辊缝执行机构,无法补偿短时偏差。
二、前馈控制系统
轧机入口侧带材厚度偏差通过入口侧测厚仪测出,通过前馈控制在机架辊缝处纠正偏差,前馈控制非常有效基于带材条件和动态响应性能前馈控制补偿轧机入口测的短时偏差通过使用入口测厚仪测量入口带材的不规则厚度推演出应该在带材上的反作用力,入口测厚仪与轧机辊缝直间被分成等距离的若干份,PLC记录每段的平均厚度及平均速度,记录的数据放入队列寄存器中跟随带钢同步进入辊缝区域AGC执行器按照相应寄存器的到达顺序及时响应,当带材到达辊缝区域时,考虑到测厚仪的延时及液压辊缝控制的响应速度。
三、后馈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