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放歌
- 格式:pdf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值28271550120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阅读经典,在从容流转的文字中倾听作者的讲述。
伟大领袖毛泽东以高度凝练的文字,讲述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渡长江的史实;鲁迅先生用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讲述清国留学生让人深恶痛疾的行为和藤野先生关怀备至的谆谆教诲;茨威格运用大量比喻和夸张,讲述列夫·托尔斯泰藏污纳gòu的皮肤、平庸粗鄙的脸庞上却有着穿透一切的犀利眼光;郦道元把地理著作写得引人入胜,他笔下重岩叠zhàng、水流湍急的三峡令读者神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dǎng wù bǐB.dāngè bìC.dǎngè bìD.dāng wù bǐ(2)根据语境,写出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藏污纳gòu()重岩叠zhàng()2.古诗文默写。
(共8分)漫步于古典诗歌的殿堂,我们可欣赏东皋“树树皆秋色,(1)______”的山野秋景,也能观赏钱塘湖“乱花渐欲迷人眼,(2)______”的初春风光;我们随李白乘舟东下,看那大江在原野中尽情奔腾的磅礴气势“(3)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随王维于边塞看大河在荒漠中流淌着苍茫无边的孤寂“(4)______,______”(《使至塞上》);我们会感受到刘桢借青松的刚劲,明志向之坚贞“(5)______?______”(《赠从弟》)。
3.班级召开《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请参与完成下面活动。
(5分)(1)【辨人物】请根据下面的描述,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人物。
(2分)A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他先就读南开中学,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开明的教育,他在南开的三年成绩优异,虽然生活贫困,但能靠奖学金维持。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阅读答案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陈玉洁1974年,叶嘉莹终于得以第一次回国探亲。
1. 你有生命放歌的意义在于: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不放弃希望,用心灵的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
2. 歌声里没有苦难过后的平和与宁静,但它能成为心灵的疗愈之音,给予人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苦难。
3. 当你感到迷茫和无助时,可以用歌声来宣泄内心的情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4. 通过歌声表达自己的心声,能够获得情感的宣泄和宽慰,使内心能够得以解放,并找到真正的自我。
5. 在歌声中传递出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未来的希冀,给人以力量和勇气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以简单的歌声,表达生命的坚韧和对未来的期许,正如一缕微风轻轻吹过,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神奇。
生命中的那些不如意和挫折,在歌声中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生活中有着种种磨难和苦难,但是当我们学会用歌声来化解心中的不愉快,便能够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歌声是一种奇妙的力量,它具有治愈心灵的魔法。
当我们在歌声中敞开心扉,释放内心的情感时,那种纯真和热忱便能够温暖我们的心灵。
在歌声中,没有规矩和束缚,只有自由和浪漫。
我们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歌声来述说自己内心的故事,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有过无数个苦难和挫折,但是每一次的困难都让我更加坚强和勇敢。
因为我相信,在歌声里,我可以找到坚忍和勇敢,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每一首歌曲都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是我心灵的寄托和慰藉。
对于我来说,歌曲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在歌声中,我找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冀,它给予我力量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歌声里,我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宁静,让我明白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战都是一种成长,都是一种财富。
生命放歌,意味着不忘初心,热爱生活,用歌声来述说心声,展现真实的自我。
歌声中没有苦难过后的平和与宁静,但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希望,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让我们用歌声来记录生命中的美好和感动,用歌声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让我们在歌声中找到无尽的力量与勇气。
龙源期刊网 让生命放歌作者:童喜喜来源:《教育·读写生活》2019年第10期不是所有国家,都重视晨诵。
比如美国的主流教育中,诗歌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并没有相对完整的晨诵课程。
相对于更强调科学地生活的西方文明,东方文明更重视诗意地栖居。
正如林语堂所说的那样:“平心而论,诗歌对我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得多,而不是像西方人似乎普遍认为的那样是既对之感兴趣却又无所谓的东西。
……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
”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可以清晰地看见东方文化的浪漫。
不是所有诗歌诵读,都可以称为新教育晨诵。
无论是理念还是操作上,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对新教育晨诵与中国古代蒙学、读经(经典诵读)运动、华德福的晨诵、一般诗歌教学等四种常见诗歌诵读活动进行过梳理和比较,指出了诸多异同。
总体来说,和传统晨诵相比,新教育晨诵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传统晨诵是以诗为中心,新教育晨诵是以人为中心。
这个颠覆性的改变,是新教育晨诵课程的突破性创新。
正是这一教育主体的截然不同,从这一原点出发,一切应该关照的是人,关照的是生命本身。
由此,新教育晨诵有了自己的宗旨——让生命放歌。
让生命放歌,所以,新教育晨诵以读者而不是诗歌或作者为主体,以满足生命的渴求为目标,以满足生活的需求为目标,从而有了细节上的无数调整。
无论是结合不同情境进行不同诵诗,还是对诗歌内容进行改编,强调与生活的“编织”、对生命的“叩问”,无一不是以具体方法,细致入微地关照生命,关照心灵。
让生命放歌,所以,诗歌的诵读不再是从外向内的灌输,而是读者心灵与所读诗歌发生的共振,是水乳交融的阅读。
在这样的晨诵中,诵读的诗歌不仅属于作者,属于过去,同时属于读者,属于现在。
当读者发自内心地诵读一首诗歌时,这首诗歌就成為读者的再创造,就成为读者内心向外涌现的甘泉。
让生命放歌,新教育晨诵从2000年就开始漫长的跋涉,直到2016年,首次提出新教育晨诵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纲要,并以吻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吻合诗歌的学习特点、吻合生活的情境变化、吻合学校的学习节律的原则,研发出版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新教育晨诵》全套教材。
诗人刘湛秋:放歌生命追寻自然江河与诗人刘湛秋第一次相逢是在春节前的一个寒冷夜晚。
在暖暖的火锅旁,刘先生高声吟颂着自己的诗歌。
他谈吐自如,言语中充满了对生活、对自然的渴望。
虽然刘先生已是64岁的高龄,但在他爽朗的笑声中,笔者分明看到了一种年轻。
这位几十年前就已闻名天下的诗人、《诗刊》杂志社原常务副主编,在他年逾花甲时出版了三本诗集,用人、风景、爱情来描绘自己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和美好的祝愿。
其中诗集《大自然之恋》是刘先生用了10年心血汇集而成的,而诗中那些纯抒情和唯美的东西则是他10年来对美好生活的体验。
它像一朵小花,像片落页,像飘忽不定的云,像醒后消逝的梦刘先生没有“腕”的架子,采访他几乎没有费一点儿周折。
采访地点就约定在刘先生的家里。
走进刘先生的家中,就像走进了书的海洋——几个巨大的书架把房间塞得满满的。
这是笔者第二次和刘先生见面,但他丝毫也没有掩饰起一头“飞舞”的乱发,而家中的凌乱不堪更显他桀骜不逊的个性。
刘先生自50年代就开始朦胧诗歌的写作,最初创作的作品主要以风花雪月的事情为主。
和大多数文人一样,他在文革期间的创作也受到了许多挫折和打击。
刘先生形容说,他的作品就像树和小草一样,越有压力就越能顽强地生长。
人、爱情、风景是刘先生诗歌里的主题,这和刘先生早期喜爱俄罗斯文学,翻译著名诗人普希金、叶塞其的诗集有关。
同时,刘先生也受意大利风格的影响,喜欢很休闲的东西。
从刘先生诗歌里浪漫的笔调不难看出,他追求着一种随意的生活。
来北京生活有23年了,刘先生曾经担任《诗刊》杂志常务副主编,先后出版过22本散文、诗歌、评论和小说集。
其中,小说《错爱的伊甸园》讲述了一个有关人性和道德的故事,曾被圈内人士誉为“东方的《廊桥遗梦》”。
刘先生笑称,这本书有别人的经历,也有自己的体验。
这次刘先生出版的三本诗集被他称为“轻诗歌”。
刘先生对此自有一番见解。
他认为,诗歌在开拓人性、拓展人和自然的关系、意象选择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
您用生命放歌,歌声里有造句1.我用生命放歌,把心中的欢乐传递给每一个人。
2.青春年华如歌,让我们一起奏响人生的乐章。
3.在生命的舞台上,我们都是歌手,唱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4.感恩生命的馈赠,让我用歌声表达对世界的热爱。
5.唱出心底的思念,让歌声穿越时空,传递我的祝福。
6.歌声就像一阵微风,拂过人们的心灵,带来无穷的温暖和希望。
7.生命如歌,时而欢快,时而悲伤,唱尽人生百态。
8.用音符编织成的歌声,跨越了文化的界限,唤起了心灵的共鸣。
9.在音乐的海洋里,我畅游于歌声的浪潮中,尽情释放自己。
10.每一首歌都是一段故事,用乐音和歌词串联起生活的点滴。
11.歌声是心灵的魔法,能够治愈我们内心的疲惫与伤痛。
12.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我都会用歌声坚定地向前走。
13.生命之歌从不停歇,它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和梦想。
14.歌声是我与世界交流的桥梁,让我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传达出去。
15.倾听生命的旋律,让每一个音符都充满爱与希望。
16.歌声是一面镜子,能够反射出我内心深处的美好与力量。
17.我用生命放歌,向爱与和平的世界呼唤,并为之奋斗。
18.用歌声点亮黑暗的角落,让世界充满温暖和光明。
19.无论困难多大,我都相信歌声能带给我力量,让我坚持前行。
20.我用歌声唤醒沉睡的梦想,让它们在生命的舞台上绽放。
21.每一次演唱都是对生活的回味,让我珍惜每一个瞬间。
22.歌声是我心灵的翅膀,让我自由地飞翔在音符的世界里。
23.用真挚的歌声托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4.歌声是心灵的纹章,让我绽放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25.生命之歌是一首永恒的乐章,让我们共同演绎它的华美与动人。
26.歌声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宝藏。
27.在音乐的海洋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幸福。
28.每一次高昂的歌声都是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29.生命之歌永不停息,让我们用真诚的歌声传递爱和美好。
30.用歌声描绘出生活的画卷,让每一个人都被深深触动。
让生命放歌
让生命放歌
在感知流水无情花落去的时候,忽然让我想起,一位母亲曾经对她孩子说的话:"孩子呀在你以后的生活中,一切全靠你自己一个人打拼,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坎坎坷坷,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帮助你什么,包括你最亲的人父母和丈夫,父母有一天会死去,丈夫也许会离你而去,但这世上只有一个永远不会背叛你的人,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样永远都能帮助你的东西,那就是你学到的本领。
”仔细想想这话虽然不好听,但确为大实话。
往往人都是在生命将要画上句号的时候,领悟到这些道理,因为人生真的不可能再来一次,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空间,实在太难太难,其实人活着就是一种感觉,朋友,请各自珍惜自己生命的存在,那样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灿烂,其实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有时候,我静静地坐在窗边,默默的倾听大自然美妙的天籁之音,体味身边的亲切和温暖,仿佛看见眼前五彩斑斓下精致的花瓣盛开,四季的一张张美丽画面,轻纱般缥缈飞速的掠过于脑海、无数熟悉或者不熟悉的脸庞渐隐渐现,而自己就在这样逝去的故事里,将泪痕擦拭干净,让欢笑在脸上出现,而后又被时光的流沙,镌刻出越来越深的沟壑,定格成岁月泛黄的空白。
曾经的过往淡淡地沉淀与升华,而在沉淀和升华之间,我们在生活里承受着风吹雨打,酸甜苦辣的煎熬,后迈开步伐前进,旅途中,一串串的脚印,由深及浅地向远方延伸。
在人生的道路上,亲爱的朋友们,就让我们放歌生命,演绎出我们精彩的人生吧!。
生命在理想中谱曲,在奋斗中放歌,在奉献里升华。
生命是一颗种子破土而生,生命是一个嫩芽沐浴春风,生命是广阔中的无穷无尽,生命是微细里的无尽无终,生命是我们每天早晨瞭望中的朝阳升起,生命是我们每天双脚走过的万点尘踪!生命是春天里生机盎然的田野,生命是夏季里艳阳高照下的炙热峥嵘,生命亦是秋天里瓜熟蒂落的收获,生命更是冬天里沉睡酣然静待花开的从容!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
应该感谢赋予我们生命的人,否则,我们哪里会知道还有一个如实神奇多彩的世界?
有了这个过程,我才体验到了生命的坚强和脆弱,体验到了命运的曲折和惊喜。
走过的路,回头看,才知道“原来,不过如此!”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蛋白质的集合体。
不断地补充蛋白质,就可以保持定制的生命活力。
但是,生命走到极限时,无论补充什么,都是无用功。
生命力强的人,富有责任心的人,或许会留点什么给后人,让后人的生命过得更好,更长久,更富有价值。
可是,还得后人真地愿意接受前人的忠告才行。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过去了,就永远追不回。
生命的本质就是意识。
提升意识境界,可提升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最终获得大智慧。
彻悟宇宙真理。
人生真谛。
古代圣贤,释迦牟尼佛,老子,孔子。
都是在研究和践行生命科学。
最终他们都获得了生命的解脱,大彻大悟。
意识有自己的自觉性,自在性,自律性。
人活着就是要多看“正能量”的书。
增加知识储备。
把意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最终把人的“真善美”德性朗现出来。
和圣人一样,大彻大悟!获得大智慧!。
生命放歌‘呼…·’一片树叶从树上无奈的飘落,跳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支舞曲,她就如一片泥土归入尘埃,她埋怨那一阵风把它刮下来,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这大概就是生命的舞曲吧!秋天来了!又是令人感慨万千的季节,是诗人‘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好时光。
我也在感慨生命的虚无缥缈以及无尽的感伤。
人的一生大概就是被风吹走的那片落叶吧,如此留恋,如此不舍,又夹杂多少未知与空洞,无论你的人生有多么伟大,做出对社会多少贡献,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有回归故土的那一天,只是在早或晚之间徘徊不定吧!我对未来怀着怎样的期许;对生活有怎样的追求;对世界有着怎样的渴望,都会化作天边的一缕轻烟随风而去吧!我像什么?我自言自语,谁能来替我回答呢?我多愁善感?忧虑吗?只有它可以替我回答这个有些沉重又有些理性的问题,它是时间,是生命吧!我在想:“人为何要出生又要死去呢?”为何不可以长存于世呢?是谁规定无聊的“生死论:呢?不只是我想知道吧,连那片落叶也很想明白吧。
落叶经历了生老病死,她就不存在了吗?不是的,她虽然躯体死了但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品质还在。
我说错了吗?渐渐地,我不再一味的感慨世态炎凉,而是在深层体会"生命"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
生命拥有最高贵的灵魂,达到不死的最高境界,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幸运儿,她有幸来到这个世界观赏,停留。
可有些人却白白走了一遭。
人活这一辈子,有经过也有结果,有些是留传千古,有些却遗臭万年,人与人之间距离咋这么大呢?我解释给你听:“那是因为他们被金钱,权力,地位迷惑了她,蒙住了她的双眼,看不清了东西,每个人都应该审视自己的每一步,走着不断珍视着每一步,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而不是遗臭万年。
生命仅有一次,过了就永远回不来了,你还仍然不知所措吗?还来得及,现在就请你像我一样——放歌生命吧!。
2009年第3期(总第104期)/五月号现代哲学MODERN P H I LOS OP HYN o 132009/Gen eralNo 1104/M ay心灵苦旅中的生命放歌)))解读5庄子#逍遥游6李振纲 胥士元*=摘要>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
位居5庄子6首篇的5逍遥游6是庄子哲学之总纲。
对于庄子来说,/逍遥游0既不是/鲲0在水中的游,也不是/鹏0在空中的游,而是/心0在世间的游,是精神的苦旅:神游!只有神游是游于/无穷0的逍遥游。
/游0即化/形0归/虚0,是/心0对/形0的抗争。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生命哲学;化与虚;心灵的超越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09)03-0118-07一、何谓/逍遥0之/游0?唐陆德明5经典释文6有5庄子音义6,解篇名云:内篇,内者,对外立名。
/逍遥游者,篇名,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
0郭象注:/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0这是以自得适性释庄子/逍遥0义。
郭注当时及尔后流行最广。
关于居于5庄子6内篇之首的5逍遥游6的主旨,历来为研究庄子思想的学人所重,也因此形成众说纷纭的情形。
成玄英5庄子序6云:/所言逍遥游者,古今解释不同。
今泛举纮纲,略为三释。
所言三者:第一,顾桐柏云:逍者,销也;遥者,远也。
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
以斯而游,故曰逍遥。
第二,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遥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然靡所不游,故曰逍遥。
第三,穆夜云:逍遥者,盖是放狂自得之名也。
至德内充,无时不适;忘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
0这里提出了三种逍遥义。
或许是要为郭象的5庄子注6专门做疏,所以没有提及郭氏的逍遥义。
其实郭象与支道林的/逍遥0义最富理趣。
郭庆藩案:刘义庆5世说新语6文学类云: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
作者: 詹霄武 黄玉华
作者机构:�中小学德育》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中小学德育
页码: 44-4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2期
主题词: 国家高新区 学校 自主发展 德育 校长 外国 宁波 生命
摘要:浙东甬江南岸,在翠绿的林荫丛里,一幢幢橙色建筑组成的校园透着勃勃生机。
这里就是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领路人,校长林良富清醒地意识到真正的德育是自主德育,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才能促进学生自我的生成完善。
自主是培养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林良富校长带领老师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中。
自主课堂:让学生找回自觉与自信走进高新区外国语学校的大门.。
2017.12备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这篇文章字数不多,只有一千五百多字,但是字里行间透出的美感,透出的真情,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文章中,作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分别描述了春雨美丽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静;冬雨自然平静的特点,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爱,对大自然的爱。
因此,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四个方面去赏析这篇美文。
只要从这四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欣赏,学生就会很容易把握本文主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首先,是美在文章的结构。
全文一共七个自然段,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表现的。
第一自然段写了雨给作者的形象记忆是永远美,起到了引领全文的作用,也为下文定下了“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的感情基调。
紧接着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分别抒写了雨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对雨的不同感受。
以季节为序,层次分明地写了雨的特点、感受,使得喜欢之情更具体化。
作者写春雨时,不是直接去写雨,而是通过春天各种景物的色彩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春雨的清新纯净,表达了春雨的美丽、娇媚。
如“春天,……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再写夏雨热烈粗犷的特点也是如此。
紧抓景物在雨中的热闹氛围,体现夏雨的特点。
如,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紧接着写秋雨“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雨不大出门。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写冬雨时,文中说“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雨已经化妆了,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2008年第5期(总第143期)统氓柱啃讫丝T H E M O D E R N E D U C A T I O NJ O U R N A LN o.5,2008G e ner al,N o.143教育理论研究生命人的建构一一让鲜活的生命放歌武秀霞【摘要】生命人不是一种简单的生命体,其除具备一般意义上的生命特征外,还有自身独特的思想和追求,是集自由、自主、个性以及创新于一身的类生命体。
教育,即是让鲜活的生命放歌,让教育者与学习者能从课本知识以及“权力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教育活动中体味生命的意义。
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知识自觉地融合,在个人头脑中构建新的观念。
教育应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树立“生命意识”,建构生命型教师和学生,以教师的生命意识唤起学生的生命价值感,以学生自身生命意义的实现促进教师自我生命意识的生成,使他们应具备的自由自主、个}生和创新等特征得以发扬和体现。
【关键词】建构;生命;生命人;生命教育【作者简介】武秀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生命人”的培养问题一直是生命教育领域的焦点。
目前,这种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并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方面,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日益期盼以及新课改队伍的壮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探索和实践能力的人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各个层面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生命缺失,其导致教师和学生的“物化”,缺少应有的活力,他们本应该具有的创新、独立意识因受沉重的压抑而无法释放,这是当代人生命价值感缺失的重要缘由,其有悖于新的课改理念和人的存在本质,也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因此,教育要革新,根本上就应关注人的“生命”这一本体价值,使各种制度、工具都服务于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这样,新课改的实施才有意义,教育才能真正成为生命的存在形式一一我们必须从过去对教育社会性,对“三中心”过分强调的误区中走出来,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性。
阅读与作文
地
址:长春市南关区南岭投递局3号专用信箱
3YU D U Y U Z U O W N
6
u
k
张履祥凡读书,每处必
求
其
实,必然有益。
校
当山涧的清溪潺潺地融入大河,当金黄的落叶恋恋地离开枝头,当洁白的雪花悄悄地拥抱大地,我的心灵总是受到震颤,就会从心底深处发出这样的赞叹——生命如歌!
岁月的长河,尽管生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照样可以激起五彩缤纷的浪花,创造出既属于自己又奉献于社会的价值。
小燕子带着南国的气息,一夜间把春洒满人间。
每每看到冰面下涌动的水流,小河边枝头吐露的鹅黄,田埂上钻出的嫩芽……我就知道已经立春了,万物开始复苏,新的生命很快就会把这单调的世界装扮得分外妖娆。
这一刻,我突然懂得了感受,感受生命的绮丽,感受人生的美好。
春天,好美,美得醉人!
夏夜的繁星,就像颗颗宝石,点缀在一望无际的蔚蓝天空。
它们从亘古苍穹眨着眼睛,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梦幻般的古希腊神话。
在这静谧的夏夜,看着数不清的星星,我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一天的烦恼和孤独,顷刻间化为乌有。
星空,好美,美得深邃!
秋日的斜晖,投下一个个俏丽的影子。
树叶便像一叶叶小舟,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盘旋,时而上下翻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情地演绎着自己的美丽。
落叶,好美,美得成熟!
冬天的黄昏,毫无保留地展示着绚丽的光彩。
漫步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当花季少女绰约的丰姿跃入你的视
野,飘舞的衣裙模糊了你的视线之后,你或许不会注意到,在这茫茫人海之中,有着一个拥有太多平凡的我。
我没有那清纯可人的亮丽外貌,没有那婀娜多姿的苗条身材,也没有那秋水般的明目,自然也不会顾盼生姿,更不会“回眸一笑百媚生”。
我的笑容虽被人恭维过,但我深知那只不过是同“病”相怜的好友的善意安慰而已。
然而正因为我平凡,我便少了漂亮女孩那过分的矫揉造作,却多了一份平易近人的随和与发自内心的真诚。
靓女们整日生活在我辈视为樊篱的别人的包围里,一颦一笑都备受关注,不免活得很累。
而普通不出众的我,却不受任何羁绊,过着闲云野鹤般的闲适生活。
我不美,但我绝不会因此而去做一张假脸,整日对镜描眉画眼,搔首弄姿;我不美,但我并不会因此而埋怨造物主的不公,整日自怨自艾、愤世嫉俗。
在七月流火的夏日里,我会着一袭藕色长裙,虽说不上娉娉婷婷,却也颇飘逸潇洒;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我也会穿一件大红风衣,虽谈不上光彩照人,却也为生命涂抹上一缕亮色。
我不
□ 陈露
那一抹夕阳,悠悠地露出离愁的忧伤。
游子们也会在这一刻留下美丽的惆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乍看离愁,哀伤难免,但也掩饰不住它们永恒的美好。
夕阳,好美,美得灿烂!
生命短暂,转瞬即逝。
但只要我们用心灵去体会,美丽俯拾皆是。
失落时的一个微笑,孤独时的一声祝福,忧戚时的一分慰藉,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岁月悠悠,生命如歌,从孕育到结束,无时不充满生机和活力,无处不写下拼搏和奉献。
生命的旅程,不全是铺满鲜花和掌声,还会有电闪雷鸣、冰霜雪雨。
正是有了这些,生命的内涵才更精彩;正是有了这些,生命的价值才更充实;正是有了这一串串有深有浅的脚窝,才谱写了生命最绚丽且壮美的赞歌!
我美丽,因为我平凡
江苏徐州撷秀中学
□ 刘李杨
生命放歌
210022
E 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