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聂耳与国歌》优质课教案_16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6 聂耳与国歌【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纪、省、族、亡、危、勇、景、首、聂、烧、挥、赴”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积累词语。
3.了解“……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
4.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5.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2.诵读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难点】体会第四、第五自然段中的语言及其所含的爱国情感。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课前查工资料,了解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了解聂耳;《课时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师:质疑、引导、点拔。
学生:读、悟、议结合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掌握生字的书写。
2.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3.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全体起立,播放国歌。
2.你们知道国歌的歌名吗?它是由谁作词,谁作曲的呢?(《义勇军进行曲》、聂耳词、田汉曲)3.板书课题:聂耳与国歌。
4.同学们查找过资料,你知道聂耳吗?(学生交流预习收获)5.教师简介聂耳。
(课件出示)6.读课题质疑: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交流预习收获并提出疑问)7.着重归纳两个问题。
(1)国歌是什么时候产生的?(2)聂耳是怎样写出国歌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生字用拼音读准音,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课件出示生字)(2)理解生词,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做好记号;(3)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2. 检查自学效果。
(1)同桌互相测试对方对生字的认识情况。
(“聂”的声母是鼻音,“省”、“亡”、“景”的韵母都是后鼻音。
)(2)出示词语:聂耳世纪危亡义勇军情景民族3.“开火车”领读,齐读词语。
《聂耳与国歌》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掌握生字的书写。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3.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一、情境导入: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知道这首歌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聂耳与国歌》。
2.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二、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把读不准、不认识的字消灭掉。
3. 认读生字卡片。
给生字注音纪()省()族()亡()危()勇()景()首()聂()烧()挥()赴()4.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练习说话。
三、自由读课文。
1.理解相应生词,不理解的词语在边上做记号。
2.通读课文,做到流利准确。
3.检查自学效果。
4.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四、重点强化,促进感知。
1.自由读课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国歌。
2.看图:你看懂了什么?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讲了哪几个“镜头”。
2.引导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五、拓展延伸1.我国的国旗是什么?2.《国歌》的全称是什么?3.《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4.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六、课上训练1.积累词语我最棒()存亡()关头前仆()浴血()()不挠()前进2. 找出反义词连起来多大出开有小入少无关。
《聂耳与国歌》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掌握生字的书写。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3.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一、巩固背诵。
1.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2.“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二、理解课文。
1.默写。
记住易错字词。
2.小测:看拼音写汉字。
wánɡ wēi yǒnɡ
jǐnɡ shǒu niè
shāo huī fù
3.释词语:
生死存亡
危急关头
浴血奋战
不屈不挠
前仆后继
奋勇前进
三、精读课文,读读议议
1.导读第1、2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第3、4自然段。
(1)哪些词语最能代表聂耳的想法,行动和心声。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随着音乐伴奏,欣赏国歌。
3.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
(1)国歌的创作和谱曲成功以后,在祖国抗战时期起了什么作用?
(2)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3)背诵这一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你对这一段的内容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想?
五、课堂练习
1.背诵《国歌》歌词。
2..我能把字正确地填在括号里。
带戴峰锋导异堵绪脑恼
穿( ) ( )路山( ) ( )引情( ) ( )利 ( )车 ( )袋 ( )怒惊( )。
《聂耳与国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这是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国歌产生的背景,聂耳创作国歌的过程,以及歌曲的巨大意义,让学生体会热爱祖国、热爱国歌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内容含有的爱国之情。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读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歌的思想感情,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影《风云儿女》片段,同学们,你们知道这
是哪部电影吗?电影里放的是哪一首歌?它的词
曲是谁写的呢?
2、简介聂耳、田汉。
3、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想一想: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指名朗读。
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生死
存亡”、“危急关头”,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的爱
国热情。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师读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火一样燃烧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通过“激动、主动请求”这些词你体会到什么?
你认为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聂耳全身心地投入曲
谱创作中?
指名回答,各种方法理解、感悟词句。
(1)他一遍又一遍的朗诵着歌词:“起来,不愿
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
新的长城……”他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对
儿女的呼唤,仿佛看见了抗日勇士在浴血
奋战。
(2)他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一会儿在钢琴上
弹出激昂的音调,一会儿在房子里来回疾
走,一会儿又挥动臂膀高唱起来。
(3)反复朗读,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学习第5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国歌的创作和谱曲成功以后,在祖国抗战时期起
到了怎样的作用?
带读,指名读,比赛读,齐读。
3、《义勇军进行曲》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勇
气,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在抗战时期起
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
国歌。
四、情感升华
1、你知道哪些抗日英雄?出示图片。
2、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鲜
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起,珍惜我们拥有的
幸福生活,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练就更大的本
领,长大以后,做一个有用的人,使我们的祖国更富强。
五、总结延伸
1、齐唱国歌。
2、阅读一个有关中华民族受苦受难、奋起反抗的故事,或者收集聂耳的有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