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11章1
- 格式:ppt
- 大小:741.50 KB
- 文档页数:47
一建建筑实务11章知识点一建建筑实务是建筑工程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其中的第11章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知识点,并就其实际应用进行一些思考和讨论。
一、建筑材料及构件的质量检验和评定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及构件的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
通过这些检验方法,可以对建筑材料和构件的质量进行准确评估,并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施工机械的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理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选择施工机械时,需要考虑工程的具体要求、工期和经济因素等。
同时,对施工机械的使用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现浇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施工工艺。
在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施工技术,如模板安装与调整、钢筋安装、混凝土拌合与浇筑等。
这些技术的正确操作和协调配合对于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四、建筑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水电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供水、给排水、电力供应等方面。
在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施工技术,如管道布置与安装、电线电缆敷设、设备安装等。
这些技术的正确应用和操作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五、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良好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施工组织与管理中,需要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合理分配人力和物力资源、合理安排施工队伍等。
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所述的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施工体系。
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点,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
建筑物理习题解答2.3根据2-16所示条件,定性的作出稳定条件下墙体内部的温度分布线,区别出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并说明理由。
已知213λλλ>>。
解:考虑通过材料层的第一、二、三层的热流强度分别为1q 、2q 、3q 。
因是稳定传热,有q q q q ===321 ,在考虑材料层的第一、二、三层的厚度分别为1d 、2d 、3d 。
由稳定传热公式有:33222111R R R q i θθθθθθ-=-=-= 即 33222111R R R i θθθθθθ-=-=-即有 33322221111λθθλθθλθθd d d i -=-=-上式即为 33322221111λθθλθθλθθ⋅-=⋅-=⋅-d d d i上式中的11d i θθ-、221d θθ-、332d θθ-即为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
因213λλλ>>,故有 33211221d d d i θθθθθθ->->-即第二层温度线的倾斜度最大,第三层最小。
2.4如图2-17所示条件,在保证内表面不揭露的情况下,室外气温不得低于多少?并作出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线。
已知i t =22℃,i ϕ=60%解:〔1〕计算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的等效传热阻。
多孔板有空气部位热阻:W K m R ⋅=++++=21.035.004.011.017.074.102625.074.102625.0 无空气间层部位热阻:W K m R ⋅=++=22.0236.004.011.074.1150.0 空气间层的当量导热系数为:()K m W R d air ⋅===574.017.00975.0λ 因 33.074.1574.0==con air λλ 故取修正系数 93.0=ϕ。
代入公式,得多孔板等效热阻为:WK m R ⋅=⨯⎥⎥⎥⎥⎦⎤⎢⎢⎢⎢⎣⎡+-⨯+⨯=2139.093.0)04.011.0(236.0425350.05.974600 等效正方形孔圆孔板等效为正方形多孔板<单位:mm>26.2526.2597.597.5 42〔2〕分别计算防水层、找平层和保温层的传热阻。
第一章1.室外热湿作用:属于室外的因素如太阳辐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雨雪等,统称为室外热湿作用2.室内热湿作用:属于室内的因素如空气温度和湿度、生产和生活散发的热量和水分等。
统称为室内热湿作用3.室内热环境的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辐射温度。
4.正常比例散热: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约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25%~30%5.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室内空气温度、有效温度ET、热感觉PWV-PPD指标6.7.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8. 相对湿度:在一定湿度、一定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f,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水蒸气量fmax的百分比。
9.10.露点温度:在大气压力一定、空气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11.气候要素: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降水,积雪,日照以及冻土等都是组成室外热湿气候的要素。
12.气候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13.采暖期:某一地区建筑设计计算采暖天数,即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c的天数。
14.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在采暖期的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15.采暖度日数:室内基准温度18°c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
16.城市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1)高密度的建(构)筑物改变了地表(下垫面)的性态;a.由粗糙度改变所引起的,对地表大气层而言,城市是一体化的下垫面曾,他对太阳辐射的净吸收率,对地转风的摩擦系数增大,而对天空的长波辐射系数减少b.表面材料性质改变使得光合作用引起的自然能量固化过程停止,失去湿“呼吸”功能从而加大了固汽两相显热交换2)高密度的人口分布改变了能源与资源消费结构a.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增强城市区域的温室效应,b.向城市覆盖层内排放大量人为热量17.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法:导热、对流和辐射18.导热系数是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c时,在1h内通过1m2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建筑物理(第3版)复习资料大全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物理黄如波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室内热环境第二章:建筑的传热与传湿第三章:建筑保温与节能第四章:建筑隔热与通风第五章:建筑热照与遮阳建筑光学第一章:建筑光学基本知识第二章:天然采光第三章:建筑照明建筑声学第一章:声音的物理性质及人对声音的物理感受第二章:建筑吸声扩散反射建筑隔声第三章:声环境规划与噪音控制第四章:室内音质设计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壁面热辐射。
2.人体热舒适的充分必要条件,人体得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蒸发散热量占25%-30%3.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为: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和人体衣着状况。
4.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以太阳直射辐射照度、散射辐射照度及用两者之和的太阳总辐射照度表示。
水平面上太阳直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
散射辐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
太阳总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等因素的影响。
空气温度地面与空气的热交换是空气温度升降的直接原因,大气的对流作用也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下垫面的状况,海拔高度、地形地貌都对气温及其变化有一定影响。
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一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和绝对湿度相反。
风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5.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6.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热,则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7.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因素是作用于人体的气流速度和环境的水蒸气分压力。
8..热环境的综合评价:1)有效温度:ET 依据半裸的人与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应的瞬时热感觉作为决定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评价标准。
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1. 声音的基本性质①声波的绕射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②声波的反射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③声波的散射(衍射)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④声波的折射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
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
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⑤声波的透射与吸收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0E E E E γατ=++0E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E γ——构件反射的声能; E α——构件吸收的声能; E τ——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0/E E ττ=; 反射系数0/E E γγ=;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E α,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11E E E E E γαταγ+=-=-=⑥波的干涉和驻波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
2.声音的计量①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符号W 。
单位:瓦(W )或微瓦(μW )。
②声强定义1: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改点处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
定义2:在声波传播过程中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
符号:I ,单位:W/m2dW I dS=意义:声强描述了声能在空间的分布;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传热系数空调工程上的K值计算对于空调工程上常采用的换热器而言,如果不考虑其他附加热阻,传热系数K值可以按照如下计算:K=1/(1/Aw+δ/λ+1/An)W/(㎡·°C)其中,An,Aw——内、外表面热交换系数,W/(㎡·°C)δ——管壁厚度,mλ——管壁导热系数,W/(m·°C)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计算公式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 (m2。
K/w)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
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
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m2。
k/w)(一般取0。
04)R -围护结构热阻(m2。
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 (w/(m2。
k))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
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导热系数定义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大一物理十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大一物理课程的十一章主要涵盖了力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牛顿力学、平衡、运动和引力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描述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F = ma,其中 F 是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对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二、平衡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状态,可以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情况。
1. 静态平衡: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受到的力在空间中平衡,不会发生转动。
2. 动态平衡: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者匀速旋转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仍然均为零。
物体在这种状态下保持动态平衡。
三、运动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变化位置的过程,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情况。
1. 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运动的情况。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不变。
2. 曲线运动:指物体在空间中沿曲线路径运动的情况。
曲线运动需要考虑物体的变速和加速度,并使用相关的数学工具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
四、引力引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1.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2.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引力,是一种常见的引力现象。
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重量是通过引力产生的,并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综上所述,大一物理的十一章主要围绕牛顿力学、平衡、运动和引力展开。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建筑物理习题及答案第⼀篇建筑热⼯学第⼀章建筑热⼯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体舒适度⽽定的要求。
(2)空⽓湿度:根据卫⽣⼯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流速度不同时,⼈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流速度使⼈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搞成完全恒温的“⼈⼯空间”?答:我们所⽣活的室外环境是⼀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有较强的适应能⼒。
⽽⼀个相对稳定⽽⼜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的⽣理功能的降低,使⼈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从⽽危害⼈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热运动,热量由⾼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吸热、结构本⾝传热、表⾯放热。
严格地说,每⼀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分⼦间和接触的空⽓、空⽓分⼦与壁⾯分⼦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对流传热只发⽣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相对运动,互相掺合⽽传递热能的。
1-4、表⾯的颜⾊、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和对结构内空⽓间层的表⾯,在辐射传热⽅⾯,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起主导作⽤;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3.1章1.什么是声音、声源?声源的种类有哪些?(p.303、304)声音:声音是人耳所感受到的“弹性”介质中振动或压力的迅速而微小的起伏变化。
声源:声源通常是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振动的物体。
声源的种类: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2.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如何定义?分别举例。
(p.304)点声源:声源尺寸相对于声波的波长或传播距离而言比较小、且声源指向性不强时,则声源可近视为点声源。
线声源:火车、在干道上行驶的成行的车辆以及在工厂中排列成行的同类型机器就是拉长了的声源。
面声源:把许多距离很近的声源放置在一个平面上也类似于平面波,这两种情况都接近于“面声源”。
3.波阵面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种类声源的波阵面是何形状?(p.304)4.正常人耳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什么是频谱?频谱的种类有哪些?(p.305)正常人耳可听的频率范围:20~20kHz频谱:频谱是由一些离散频率成分形成的谱,即断续的现状谱。
声音频率与能量的关系用频谱表示。
5.中心频率如何计算?频带种类有哪些?(p.306)倍频带的中心频率须由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的几何平均值求得,就是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乘积的平方根。
6.建筑声环境检测常用倍频带的中心频率有哪些?其低频、中频和高频范围是多少?(p.306)常用的8个倍频带的中心频率是63Hz、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及8kHz250Hz以下的倍频带通常称为低频,500Hz至1kHz的倍频带是中频,2kHz以上的倍频带称为高频。
7.什么是声功率?声强?声压?(p.307)声功率: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音能量,记作W,单位为瓦(W)或微瓦(μW)。
声强:在声波传播过程中,每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称为声强,记作I,单位是瓦每平方米(W/m2)声压:空气质点由于声波作用而产生振动时所引起的大气压力起伏称为声压,记作p,单位是牛顿每平方米(N/m2)8.什么是声功率级?声强级?声压级?(p.307、308)9.n个相同声压叠加的总声压级是如何计算?(p.309)10.已知一台风扇的倍频带声压级如下表,求其总声压级。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第1节 功1、功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运动方向)垂直。
有力无距离: 搬而未起,推而未动,有力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
有距离无力: 物体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运动方向上没有力对物体做功(踢球离开脚后移动的距离,人对足球没有做功)。
力和距离垂直: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通过的距离和力的方向垂直,物理在力的 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 ,用F 表示力,单位是牛(N ),用s 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功的符号是w ,单位是 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单位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 ,1 J=1 N •m 。
5、在竖直方向上提升物体克服物体重力做功或物体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 =Gh ;在克服摩擦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
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不用机械时对重物所做的功(Gh )。
第2节 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公式:P=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 的单位:焦(J ),时间t 的单位:秒(s ),功率P 的单位:瓦(W )。
物理11章总结归纳第一章:力学基础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力、速度、加速度和质量等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学科。
力学的基础概念包括质点、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大定律等。
第二章: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主要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其中,直线运动主要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以及自由落体运动;曲线运动主要研究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
第三章:力学基本定律力学基本定律由牛顿三大定律组成。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任何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力后的加速度与施力和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一个作用力都会伴随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包括力的分解、合成力的平衡和非平衡、摩擦力、受力分析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这些应用,可以解决各种实际物体运动和力学问题。
第五章:功、能、机械能功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公式为功等于力乘以物体的位移和力与位移的夹角的余弦值。
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状态或形状而具有的具有做功能力的物理量。
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守恒性是机械能的重要特征。
第六章:动量与碰撞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公式为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守恒原理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碰撞可以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两种情况。
第七章:静电场静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电场,是指电场的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场。
静电场的研究对象包括电场的性质、电势、电场线、电场力线等。
第八章:电场和电势电势是电场能量与电荷之比,是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势能大小的物理量。
电场力是描述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第九章: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是电荷通过导体单位时间的流过量。
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是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