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学
- 格式:ppt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26
形式美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指事物的一些自然属性(如色彩、线条、声音、形体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对称、比例、均衡、节奏、多样统一等)所显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因而它是一种抽象形式的美,是具体对象的美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美的形式。
我们如果从具体对象中,将构成美的形式因素加以抽象,就会得到一种抽象的形式美。
比如圆形线条是公认的形式美,但它是从客观世界的众多事物中,如圆形的日、月、树干、水纹等抽象而成的。
这种线条的美,就是一种抽象美。
它虽然已脱离了具体的对象,但仍然与具体对象相联系。
当抽象的形式美体现为一个具体事物的外形时,抽象的形式美就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了。
形式有内形式和外形式之分。
内形式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组织结构;外形式是指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和事物外观的装饰成分。
形式美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它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诉诸于视觉的颜色、线条、形体等等的美,如植物类的鲜花,装饰类的家具,动物类的熊猫等,令人赏心悦目,这些都属于视觉之类的形式美。
另一类诉诸于听觉的声音美,如动人的乐曲,优美的歌声,胜利的锣鼓等,悦耳动听,这属于听觉形式美的范围。
无论是诉之于视觉的形式美,还是诉之于听觉的形式美,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大量地直接感受到的。
美学原理对美的认识美学原理是关于美的研究和认识的学科,它探讨了美的本质、美的特征、美的判断标准等问题。
美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许多哲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的辛勤探索和思考。
通过对美学原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的概念,并在审美活动中更加深入地鉴赏美的艺术作品、自然景观以及人们的行为和品德。
首先,美学原理认为美不仅仅是一种主观感受,而是与客观事物相关的。
美的存在是客观的,它存在于艺术作品、自然景观以及人们的行为和品德中。
美学原理强调了审美客观性的重要性,认为美的判断应该基于客观事实和标准。
其次,美学原理指出美是多元的,多种多样的事物都可以被认为是美的。
美学原理提出了一些美的特征,例如对称、协调、和谐、统一等。
然而,每个时代、每个文化都有不同的审美偏好和标准,所以美学原理也认为美是多元和相对的。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对于美的认识应该具有包容和尊重的态度。
此外,美学原理探讨了美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作为美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形式、内容和意义来表达美。
美学原理认为,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他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艺术作品不仅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抒发,也是与观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美学原理认为,艺术的意义在于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让人们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美的本质。
美学原理还提出了美的判断标准,例如形式美、情感美和理念美。
形式美强调作品的外在形式和结构的优美和完整性。
情感美强调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感受的深度和真实性。
理念美强调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度。
美学原理还关注美的教育和培养。
美学原理认为美的认识和鉴赏应该是人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之一。
通过美的教育和培养,人们可以更好地审美和感受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最后,美学原理强调了审美的主体性。
美的认识和鉴赏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每个人对美的认识都会受到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美学原理认为个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也是认识美的重要途径。
形式美自然形态和艺术形态心得体会美谁不喜欢?我们应该把天生的感受力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作为,自觉的按照美的尺度来建造我们美好的每一天,而不只是在美术馆才能感受到没美的现象,不只是在电影院、音乐厅才能知道美的存在,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按照美的尺度去生活,去感受。
美,无论在字体上还是在意境上,都是让人感到舒服的。
美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追求的一种期望,女人的美是一种修饰,男人的美是一种气质,孩子的美是天真,老人的美是岁月的烙印;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感体现,这也正是几千年来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
我也自认为是一个有一定的、朴素的美学感悟能力的人,所以,早在十多年前就计划要读一读美学方面的理论著述。
曾借阅了《美学原理》,记不确切作者是谁,应该是黑格尔一类的名人专著。
可惜只看了不到十页,便读不下去了。
确实读不懂!在中小学时学习过美术,我以为,美学跟美术一样,学过以后我才知道,美学是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我了解到,美学与美术并不是同一概念。
现在终于有机会通过网院这个平台好好地学习美学,虽然很抽象,但确实是收获良多。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18世纪中叶的事情。
当然,审美活动、审美现象是自从有了人类生活以来就一直存在的。
那些原始人用来装饰身体的贝壳、石珠、兽牙,以及史前陶器上巧妙的线纹和图形、岩画和洞穴壁画的造型等,就充分表明,早在人类产生装饰和娱乐自己的最初意识之际,人便不仅同动物生存状态有了质的区别,而且其审美意识的最初萌芽也已诞生。
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人和人的活动存在,就有人对美的感受、追求、创造以及对美的问题的不断思考。
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
形式美及形式美法则的名词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式美无处不在。
无论是艺术品、建筑设计还是日常用品,都可以体现出形式美的存在。
形式美是指对于事物外在形态的审美价值和感觉上的满足。
它与功能性无关,纯粹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形式美进行名词解释,包括其定义、特征和重要性。
接下来,将详细解释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包括其定义、不同类型和应用原则以及具体应用举例。
然后,将探讨形式美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特别聚焦于艺术、建筑和设计领域。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强调形式美及其法则的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形式美及其法则的概念,并展示其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探讨和解释相关概念和示例,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形式美原则,提升自身审美水平,并获得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此外,本文还意在激发读者对形式美的兴趣,使其能够更加欣赏和享受美学带来的乐趣。
2. 形式美的名词解释:2.1 定义:形式美是指事物外在形式及其构造所呈现出的美感或审美价值。
它强调事物的整体结构、比例、对称性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表现,以及独特而吸引人的外观形态。
形式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和建筑等领域。
2.2 特征:形式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整体性:形式美强调整体结构和关系的完整性,通过各个元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展现出来。
- 简洁性:形式美追求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剔除冗余和复杂度,使得事物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
- 对称性:对称是形式美中常见且重要的特征之一,对称线能够使对象具有平衡感和稳定感。
- 比例感:形式美侧重于事物各部分之间大小和长度比例的合理安排,使得整体呈现出协调统一的视觉效果。
- 独创性:形式美强调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通过突破传统模式和创新设计来吸引人的注意力。
2.3 重要性:形式美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形式美能够提高人们对事物的审美体验,增强感知质量和视觉享受。
第四章形式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产生美感,并引起人们的想象和一定的感情活动时,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称为美的形式。
如:各种曲线,各种对称图形、各种富有变化而和谐的形体、面孔、声音和色彩。
第一节美的形式和形式美一、美的形式: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产生美感,并引起人们的想象和一定的感情活动时,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称为美的形式。
如:各种曲线,各种对称图形、各种富有变化而和谐的形体、面孔、声音和色彩。
二、形式美:是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是各种美的形式的一种规律及共同特征。
如:比例、对称、均衡、和谐、韵律、富有变化等。
第二节形式美的要素一、形态及其分类:自然形态:生命力、运动感、力度感人为形态:抽象形态:几何形态:点、线、面、体直线:力量、稳定、生气、刚强曲线:优美、柔和曲面:温和、飘逸平面立体:严格、率真、坚硬曲面立体:柔和、富有弹性自由形态:自由曲线、曲面:自由、奔放流畅模仿形态:是人类对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模仿,美观实用飞机、潜水艇、轿车的流线、建筑物上述各形态分别展示画面。
二、色彩及其审美特征:色相图:分别根据该图说明色彩的分类、色相、明度、纯度以及不同色彩给人的不同的心理生理、和心理联想。
可依据不同色彩的审美特征展现相应的画面(服装?建筑物?或者各种标记?)第三节形式美的规律一、整齐一律:各构成要素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色彩单一,给人以秩序感。
画面:阅兵仪仗队等二、对称与均衡对称: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
画面:故宫全景、艾菲尔铁塔、凯旋门等审美特征:庄重、稳定、可靠;但静止、生硬、单调、呆板。
均衡:组成整体的两个部分在形体、色彩、质地诸方面大致相等。
画面:盆景五针松审美特征:动中有静,单一与丰富并存。
三、比例与尺度:比例:是对象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个部分与细部之间的比较关系。
以黄金分割比例为标准设计的希腊雅典女神庙、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等分析比例美及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形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
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区别。
美的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之间的重大区别表现在:首先,它们所体现的内容不同。
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
而形式美则不然,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
其次,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存在方式不同。
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
色彩的物理本质是波长不同的光,人的视觉器官可感知的光是波长在390—77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
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的电磁波程度不同,而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十分复杂的色彩现象。
色彩既有色相、明度、纯度属性,又有色性差异。
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有情感属性,形成色彩美。
如红色通常显得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振作;蓝色显得宁谧、沉重、悒郁、悲哀;绿色显得冷静、平稳、清爽;白色显得纯净、洁白、素雅、哀怨;黄色显得明亮、欢乐等。
形状和线条作为构成事物空间形象的基本要素,也都具有极富特色的情感表现性。
如直线具有力量、稳定、生气、坚硬的意味;曲线具有柔和、流畅、轻婉、优美的意味;折线具有柔和、突然、转折的意味;正方形具有公正、大方、固执、刚劲等意味;三角形具有安定、平稳等意味;倒三角具有倾危、动荡、不安等意味;圆形具有柔和、完满、封闭等意味。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4第五章形式美与美育美总是通过特定形式来显现的,而同时,形式美也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创造美和欣赏美都要从形式美开始。
因此,形式美在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节形式美及其形成和发展一、形式美与形式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的结构方式和外部表现形态。
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
(一)形式美与美的形式。
形式美属于美的形式因素,但又不等于美的形式。
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具体的美的形式和抽象的形式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形式美总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法则;另一方面,形式美又总是渗透在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之中,通过它们体现出来。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美的形式的特性:第一,美的形式依存于美的事物。
第二,美的形式同美的内容紧密相连。
第三,美的形式具有可变性。
(三)形式美的特性: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号性。
第一,抽象性。
指各种个别的美的形式中能够抽取出某种富有美感的共同形式特征。
这种特征以抽象的形式存在,审美意味朦胧,审美感受不确定,适应于表现各种事物的美。
第二,相对独立性。
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
一是因为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和组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二是形式美是从具体美中抽象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由美。
第三,装饰性。
装饰性是指形式美具有装点和修饰事物外观的特性。
第四,符号性。
符号性是指形式美具有审美符号特性。
按照美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美因素,不仅是结构美的事物形式外观的造型符号,同时也是表达创造者内心情绪的情感符号,是体现美的事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象征符号。
"形式美的普遍基础"与"形式美的社会历史根源"两部分内容可以认真阅读教材。
美学里的美的定义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哲学学科,包括对美的本质、美的概念、美的特征以及美的标准的探讨。
在美学中,美的定义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美的定义。
一、感性美的定义感性美是主观个人经验的美,是一种直接从感官感受中取得的美。
它在于单纯的感受,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大量知识。
所以,感性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化和情感化的美,不同人在面对同一美的物品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性美。
二、客观美的定义客观美一般指客观存在的美,是一种普遍的、普及的、超越感性经验且不受主观影响的美。
这种美是没有个人感受的,只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漂亮的自然景色等。
客观美没有个人、文化、历史和地区的限制,所以这就是一种普遍性美,与感性美不同的是,它是不受主观感知的影响。
三、主观美的定义主观美是指美在人的主观感受中所产生的美,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即人在欣赏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美,是主观自发性和自我意识性的体验。
在文化和情感背景、审美观等因素的影响下,个体的主观感受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主观美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
四、客体美的定义客体美是指美所针对的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即物体本身就有一定的美。
比如一幅画、一件艺术品或者是一个人,它们本身就具有美丽感,无论是否被欣赏到,它们的美丽感都存在于自己之中。
因此,客体美不是被主观感受所主宰或者基于人的情感而存在的美,而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独立于主观的、一种抽象的特质。
五、功能美的定义功能美是指针对某个物体或者事物在具备某种功能的同时达到一定的美感,即实用和美感的双重结合。
这样的美是用来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的,而不是仅仅出于审美的兴趣来欣赏的美,是重要的美感来源之一。
比如,优美的车身线条不仅具备了美观的外貌,同时也具有抛物线造成空气阻力的特点,就算是美感的源泉之一。
六、形式美的定义形式美是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指的是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所形成的美。
在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各个领域中,所有艺术作品为表现其内在精神、思想、情感而创造的形式都可以算是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