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分析与控制

成本分析与控制

成本分析与控制
成本分析与控制

成本分析与控制

一、从财务报表看成本分析与控制

二、成本观念与种类

三、成本与利量分析

四、成本与投资分析

五、成本与价值分析

六、制造成本之规划与控制

七、推销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八、人事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九、采购成本之规划与控制

十、管理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十一、研发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十二、财务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十三、资本支出之规划与控制

十四、整体性成本控制与降低方案

1.弹性预算

2.目标管理

3.流程改造

4.PPV

十五、个案分组讨论

十五、问题综合研讨

一、从财务报表看成本分析与控制

(一)会计与财务的意义

会计是企业的语言(language of business)

会计制度建立后,所有与财务收支有关的产销活动,均需详细记载于规定的帐册中。会计人员定期将此等财务资料编制成报表,以显示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况果。此等报表对于企业经营者及主管、投资人、银行以及政府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信息。总之,会计之基本目的在于收集资料(data analysis)以供决策。

(二)会计报表

1.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表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Point of time)之财务状况。表上列出企业资产(Assets)、负债(Liabilities)及业主权益(Equities)。

(1)资产─乃拥有之有价值的东西。现金、应收帐款、存货、办公设备、土地、房屋、机器、专利权等均属

之。

(2)负债─即界债或欠款,亦即欠付债权人的金额。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银行借款、应付工资、应付税捐

等均属之。

(3)业主权益─资产超过负债之数目即属之。其主要来源为股本与保留盈余。

(4)资产负债方程式─资产在企业中等于负债与业主权益之和。其关系可以下列方程式表示:

资产=负债+业主权益

2.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

表示企业在某一期间(Period)的营业结果(亏或盈)。

表上列出收入(Revenue)与支出(Expenditure)。

(1)收入─乃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投资所产生的资产输入(如现金应收帐款或其它应收款项)。

(2)支出─为了产生收入而耗费之物资、劳务或金钱。

例如材料费、广告费、工资。

(3)收益或损失(Profit or Loss)─收入超过支出则有收益;反

之,则有损失。

(三)财务分析

分析财务报表之目的,在对各种实际而重要的问题寻求答案:

1.获利情形与将来的展望?

2.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如何?

3.各项费用是否受到适当的控制?

4.存货是否过量?

5.固定资产利用程度是否合理?

6.负债金额育业主权益比较是否相称?

(1)百分率─纵向分析(Per Cents-Vertical analysis)所谓纵

向分析乃将百分率应用于报表中的上下项目之金

额。例如主利率(毛利与销货收入的百分率),存货占

总资产的百分率。

(2)比率─横向分析(ratios─Horizontal analysis)所谓横向

分析,乃将报表中的一个项目与左右项目的金额或其

不同日期的金额相互比较之倍数或增减之百分率。例

如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比)应为二倍,今

年销货收入比去年增加25%。

3.重要财务分析比率

(1)流动性分析─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减存货),除以流动负债

(2)资本结构分析─财务安全性

负债比率:负债除以业主权益

业主权益对固定资产比率

(3)回转性分析─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销货收入除以存货

应收(付)款项周转率:销货收入除以应收(付)款项。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货收入除以固定资产

(4)获利能力分析─

销货毛利率:毛利除以销货收入

净利率:净利除以销货收入

业主权益报酬率:税后净利除以业主权益

投资(总资产)报酬率:税后净利除以总资产

二、成本观念与种类

成本的属性可分为下列几种:

(三)固定/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乃是成本金额不随营业活动(生产或销售)而改变。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则随营业活动之变动而改变。对制造业

而言,必须增加产量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以提高

竞争能力。

(四)直接/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系指成本可以直接归属于各部门或产品的成本。

间接成本:系指与各部门或产品有关,但不能或不易直接归属于各部门或产品,须以适当分摊方法计入各部门或产品之成本。

(五)外露/内涵成本

外露成本:为购买资产的实际支出。如购买原料、机器、厂

房等。

内涵成本:使用自有资产,而未实际支出的代价,如使用自

有土地、房屋等。

(六)学习成本

学习成本:当工人由于反复从事于同一工作,而逐渐熟悉该项工作后,将使其工作更有效率,可用较少时间来完成同一的工作,并减少错误。由于对工作流程、工具使用及工作方法的熟悉,使得浪费原

料及重复工作(rework)的可能性减低,进而减少技术工人的雇用量,使得产品的单位成本在预期

的情况下降低。这种成本降低,就是学习的效果。

学习曲线之用途,不仅限于估计直接人工时数而已,它尚可用来估计人工成本以及随人工时数

呈正比例变化的各项成本。当员工更熟悉其工作时,不但人工成本可降低,而且与人工有关的

变动制造费用亦将减少。

(七)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1.取得成本(First-in cost)

(1)开发成本(Cost of sourcing):即寻求、查访、评选供货商

的支出,应包括订单处理(Order processing)的费用。

(2)采购价格(Negotiated price):即与供货商谈判后的购入成本。

(3)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甓如国外采购供货商以FOB报价,买商需支付运费(Freight),甚至保险费

(Insurance)。

(4)检验成本(Inspection cost):当进料检验所支付的品管人员薪资、乃至检验仪器或机具的折旧费用。

(5)试车成本(Startup cost):机具之安装成本(Installation cost)及试车成本(Test-run cost)。

2.作业成本(In-House cost)

(1)仓储成本(Storage cost):包括仓库租金、仓管人员薪资、

水电费、仓储设备(栈板、堆高机、自动搬运等)之折旧费用、保险费等。

(2)操作成本(Operation cost):机器设备使用之燃料费或水电

费、操作之工时、人员训练等。

(3)维修成本(Maintenance cost):保养维护、机具损坏、故障

检修等之人力及零件费用。

4.处置成本(Disposal cost)

拋弃老旧机器或废料之清运费用,尚应包括台电工司核能电厂之核废料及台塑公司汞污泥所造成之环保成本。

四、成本与投资分析

资本预算技术(Capital Budgeting Techniques)资本预算系指某项支出,预期的收入期间超过一年以上。

(八) 成本收回限期法(Payback method):

收回最初投资成本所属的年数(numbers of year)。 (九) 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NPV):

以适当的资金成本(利率)将未来的收入折算成现值,减去投资成本。NPV 0可决定是否进行资本支出。 资本预算技术可以协助解决二项问题:如何选用互有排斥性的投资方案?有多少投资方案可以选用(按回收

限期快、慢或现值大小、排列优先次序,并在资本预算总额限制下,合理选用投资方案)

替代品的价值分析:灯泡

规格

数量

价格

寿命

请购100伏特50个80元1倍100瓦(目前只需要5个)

采购100伏特60个70元3倍100瓦(一盒)

<备注:用途─仓库照明>

价值分析个案研讨

王君为某化学工厂采购主管,有一天,他接到工厂的请购单,欲购买保温材料─岩棉(Rock Wool)一批,规格为厚度5吋,该工厂过去数年来均使用岩棉做为化学品储朝槽之保温材料。

但是,最近几年因新的保温材料─玻璃纤维(fiber glass)制造公司陆续成立,依照业务员所送来的产品目录,规格为7吋的玻璃纤维与前述5吋的岩棉保温效果相同,但价格便宜20%,因此,王君决定径行改用玻璃纤维,并立即通知厂商送货。

问题讨论:

1.王君改用替代品的决策过程中,有无值得检讨的地方?

2.以玻璃纤维(7吋)取代岩棉(5吋)其结果如何?功能是否真能符合要求?

3.若功能不符合要求,请购单位应如何处理?

4.若功能不能符合要求,王君的下场如何?

成本降低方案─弹性预算

—————————————————————

?1993年上半年度营业收入、费用分析

67,272,846USD

27,182,675

22,148,788

.全年度目标达成32.92%

.上半年目标达成81.5%

.上半年营业费用占营收16.6%

(1991、1992年占率16.5%、25.6%)

42,918←

→20,934 →11,323 →14,832

52,716←→26,522

→10,950

→5,073

单位:新台币千元

差异7,969←

9,827

差异1,858←

单位:新台币千元

成本分析与控制

成本分析与控制 一、从财务报表看成本分析与控制 二、成本观念与种类 三、成本与利量分析 四、成本与投资分析 五、成本与价值分析 六、制造成本之规划与控制 七、推销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八、人事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九、采购成本之规划与控制 十、管理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十一、研发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十二、财务费用之规划与控制 十三、资本支出之规划与控制 十四、整体性成本控制与降低方案 1.弹性预算 2.目标管理 3.流程改造 4.PPV 十五、个案分组讨论 十五、问题综合研讨 一、从财务报表看成本分析与控制 (一)会计与财务的意义

会计是企业的语言(language of business) 会计制度建立后,所有与财务收支有关的产销活动,均需详细记载于规定的帐册中。会计人员定期将此等财务资料编制成报表,以显示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况果。此等报表对于企业经营者及主管、投资人、银行以及政府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信息。总之,会计之基本目的在于收集资料(data analysis)以供决策。 (二)会计报表 1.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表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Point of time)之财务状况。表上列出企业资产(Assets)、负债(Liabilities)及业主权益(Equities)。 (1)资产─乃拥有之有价值的东西。现金、应收帐款、存货、办公设备、土地、房屋、机器、专利权等均属 之。 (2)负债─即界债或欠款,亦即欠付债权人的金额。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银行借款、应付工资、应付税捐

等均属之。 (3)业主权益─资产超过负债之数目即属之。其主要来源为股本与保留盈余。 (4)资产负债方程式─资产在企业中等于负债与业主权益之和。其关系可以下列方程式表示: 资产=负债+业主权益 2.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 表示企业在某一期间(Period)的营业结果(亏或盈)。 表上列出收入(Revenue)与支出(Expenditure)。 (1)收入─乃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投资所产生的资产输入(如现金应收帐款或其它应收款项)。 (2)支出─为了产生收入而耗费之物资、劳务或金钱。 例如材料费、广告费、工资。 (3)收益或损失(Profit or Loss)─收入超过支出则有收益;反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教案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操纵的意义 1.课程概述 2.成本分析的定义 3.成本差异分析的要点 4.费用操纵的意义 5.费用操纵实例探讨 第二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操纵(一)1.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简要讲明 2.案例解析:青岛海尔资产负债表 3.案例解析:青岛海尔资产损益表 第三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操纵(二)1.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2.财务比率分析的两个差不多方法 3.财务比率分析――短期偿债能力 第四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操纵(三)1.财务比率分析――资本结构 2.财务比率分析――周转性 第五讲个不成本因素分析与操纵(一)

1.财务比率分析――收益力 2.个不成本因素分析简要讲明 3.制造成本――构成因素分析 第六讲个不成本因素分析与操纵(二)1.制造成本――直接原料 2.制造成本――直接人工(上) 第七讲个不成本因素分析与操纵(三)1.制造成本――直接人工(下) 2.制造成本――制造费用 3.销售费用――构成因素分析 4.销售费用――广告费用 第八讲个不成本因素分析与操纵(四)1.销售费用――呆账操纵实例 2.销售费用――费用预算操纵表 3.治理费用――预算分析与操纵 4.治理费用――支出事前核准 5.治理费用――间接人工(上) 第九讲个不成本因素分析与操纵(五)1.治理费用――间接人工(下) 2.研发费用――预算分析

3.研发费用――操纵方法 第十讲个不成本因素分析与操纵(六)1.财务费用的分析与操纵 2.资本支出的分析与操纵 第十一讲整体成本分析与操纵(一)1.损益两平点分析 2.损益两平点在治理决策的运用 3.案例分析 第十二讲整体成本分析与操纵(二)1.长期投资决策的原则 2.长期投资分析常用工具 3.弹性预算操纵 ★课程对象 ——谁需要学习本课程 1.财务总监; 2.财务经理、主管; 3.预算专员;

2019中级财务管理讲讲义第54讲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2)

知识点·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例8-16】沿用例8-13中的资料,A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3.6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A产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40000元。其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0000-8000×1.5×3.6=-32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0000-8000×1.5)×3.6=-72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40000÷10000-3.6)×10000=4000(元)。 知识点·成本差异原因分析 用量差异价格差异 材料用量差异人工效 率差异 变动制造 费用效率 差异 材料价格 差异 人工工资 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 用耗费差异 主要责任部门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 【提示】但也不是绝对的(如采购材 料质量差导致材料数量差异或工作 效率慢是采购部门责任) 采购 部门 由人事劳动 部门管理 部门经 理负责

练习 【单选题】企业生产X产品,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4元/小时,当期实际产量为600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为32400元,实际工时为1296小时,则在标准成本法下,当期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2017) A.1200 B.2304 C.2400 D.1296 【答案】B 【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296-600×2)×24=2304(元)。所以,选项B正确。 【计算题】(2014)乙公司生产M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月标准总工时为23400小时,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84240元。工时标准为2.2小时/件。假定乙公司本月实际生产M产品75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15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7000元。 要求: (1)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3)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控制成本:用人成本分析

控制成本:用人成本分析 很多人一听到控制人工成本,或降低人工成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裁人、降工资,但实际上我们必须区分开员工工资与人工成本这两个概念,企业要想降低人工成本,没有必要一定是降低员工工资水平或总量,在提升员工工资的前提下降低人工成本是完全有可能的。 企业人工成本的构成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的用工成本,即员工工资总量,指那些直接投资在员工身上的工资、福利等成本;一部分是间接的用工成本,指那些为了获取有效的人力资源而投入的招聘、培训等成本。当然员工工资总量是构成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从降低工资总量入手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企业往往为了应一时之需而忽略了重新获取有效人力资源的难度和投入,因此合易顾问建议企业不要仅仅从人工成本总量上进行分析和考量,而应该关注一下人工成本的结构和比率。 人工成本结构分析 人工成本的结构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企业人工成本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是指组织在招募和录用员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录用成本和安置成本。 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组织为提高员工的生产技术能力,以便于使之适合组织任务,为增加组织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等。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组织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工资福利等维持成本、奖金等奖励成本以及调剂成本等。 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健康医疗保障、安全生育保障等费用。 人力资源的退出成本:人力资源的退出成本是由于员工离开组织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离职前低效成本、离职后的岗位空缺成本(新员工补充成本,新员工的训练成本,新员工的低效成本)等。 这其中有些成本是显性的,直接通过财务支出可以体现出来,如招募成本、培训成本、奖励成本等;有些成本是隐性的,并没有产出直接的支出,而是通过对其他成本的影响进而增加组织运营的总体成本,如错误甄选人员造成的低效成本、录用不合格的人员离职造成的

成本分析与控制

携手蓝草企业为事业腾飞蓄能https://www.doczj.com/doc/0410676101.html, 财务管理专家黄俭老师简介:滨江双创联盟理事长、中国首届企业管理咨询师、高级会计师、有多年大型企业集团高级财务管理经验和十年的培训咨询经验。黄老师目前是蓝草企 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讲师、上海企业家协会特聘财务讲师。 黄老师背景:多年的实战经验,让他把繁琐的财务工作讲解通俗易懂,让非财务人员快速 成为理财行家!黄老师曾在大中华集团公司,河南羚锐股份有限公司,圣象集团担任财务 经理。具有20年的丰富的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可以通过有效阅读报告,洞察企业经营玄机并进行财务分析。10年丰富的培训师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管理及策划实战经验。近年来为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的体统财务培训和咨询服务,对企 业中的各项财务相关法规和财务制度等有充分的把握,熟悉企业财会实务,并对非财务管 理者如何进行企业运作总体财会核算和控制具有丰富的经验。 培训风格: 4、生动:生动活泼,亲和力强,机智风趣,寓教于乐,学习效果好; 5、原创:坚持原创性需求调研与课程开发,使课程从体系上、理论上、操作上等都具有 不同一般的高度、深度与实用度; 6、实效:深厚的财务管理、税务筹划、内部审计经验,善于从本质和源头上引申,达到 事半功倍的培训与绩效改善。 主讲课程: 《总经理的财务管理》、《财务报表解读与分析》、《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EVA》、《成本会计》、《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税务策划与税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成本控制与分析》 培训过的客户中知名公司: 武钢、际华国际、中国国航、宁德时代、东风汽车、广本汽车、虹桥机场、欧姆龙国际、 上海市政府下属发改委等单位。 推荐理由:黄老师分享都是干货,内容实战又不缺乏幽默;课程突出实用性、故事性、新鲜性和幽默性。通过一系列财务管理案例剖析点评,使企业管理人员快速掌握一些财务管理 先进理念,分析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天工作成绩优异而努力学习,为明天事业腾飞培训学习以蓄能!是企业对员工培训的 意愿,是学员参加学习培训的动力,亦是蓝草咨询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草咨询提供的训练培训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含企业采购标的),通过蓝草企业精心准备的课程,学习达成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

成本费用管理与流程控制

5.1成本费用管理风险与关键环节控制 5.1.1成本费用管理风险 企业要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合理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与使用,就需要掌握成本费用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成本费用控制过程中加以预防。在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当关注的风险如下图所示。 上图5-1所示——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 5.1.2成本费用管理关键环节控制 针对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风险,需要对成本费用管理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以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成本费用管理控制的关键环节如下图5-2所示

上图5-2所示——成本费用管理关键环 5.2职责分工和授权批准 5.2.1成本费用管理岗位职责 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费用工作组织、领导与运行体制,规定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成本费用管理部门及各成本费用执行单位的权限,明确各岗位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如下表所示,提供参考。 表5-1成本费用管理控制岗位职责一览表

5.3成本费用预测、决策与预算控制5.3.1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流程

5.3.2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对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业务环节的授权审批事项进行规范,确保授权和审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对以下事项的授权批准情况作出规定。 1.成本费用定额、决策和预算的授权批准。 2.成本费用计划的授权批准。 3.成本费用支出的授权审批。 4.成本费用分析的授权审批。 第3条属于本部门授权范围内的成本费用业务不用通过审批程序,由部门负责人自主决定。 第2章授权批准方式 第4条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编制和预算调整实行股东大会最终审批制,除此之外的其他成本费用业务的开展实行总裁最终审批制。 第5条企业成本费用的授权批准实行以“一审一批制”为主,其他授权批准方式为辅的批准方式。 第3章授权批准权限和程序 第6条各部门根据企业相关规定、企业经营现状以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待批待审事项,并根据待批待审事项的要求编制相关申请报告或报表。具体如下。 1.财务部负责编制、汇总企业总体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 2.各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 3.各部门对超出成本费用定额外的成本费用支出事项提出申请。 4.各部门对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在本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编制报告。 5.财务部对本企业总体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编制报告。 6.财务部定期编制成本费用相关财务报表,报上级审核审批。 7.其他成本费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须报审报批的事项。 第7条企业财务部作为成本费用管理的主导部门,承担成本费用业务的汇总和初次审核功能,具体具体工作事项如下。 1.汇总并初审各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进而编制企业总体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 2.汇总和初审各部门对本部门成本费用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进而编制企业总体的成本费用执行分析报告。 3.汇总并初审各类成本费用定额,进而编制企业总体成本费用定额标准。 第8条企业财务总监作为财务部的直接领导,对成本费用的业务承担复核以及授权范围内的最终审批的职责。

铸造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410676101.html, 铸造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作者:张小红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01期 摘要:铸造企业因生产特点决定成本核算复杂,成本分析难度大,成本管理难度大。本文分析了铸造成本的构成,推导了铸造成本核算公式,进行了成本的模拟核算。通过对成本的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控制点,对铸造企业有效降低成本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针对成本的关键控制点,提出了降低成本的具体建议性措施。 关键词:铸造成本敏感性分析关键控制点降成本 铸造企业加工工序复杂,需经过砂处理、造型、制芯、熔炼、浇注、清理等几大工序,每大工序又由较多细分工序组成,生产工序中生产资料流从投入到产出不如冷加工企业消耗对象化、很直观和清晰,加之铸造工艺专业性较强,铸造用材料品种复杂且用量不易控制,造成铸造成本分析难度大,成本控制难度大。 低成本制造是企业重要竞争力。那么,铸造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成本管理与控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是铸造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成本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影响成本的关键控制点,有的放矢的系统开展降成本工作,挖掘降成本的潜力,对降低成本将起到重要意义。 一、铸造成本归集与核算 铸造成本核算通常采用定额成本法,使用工艺定额、工时定额、能源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对实际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摊。 (二)原材料 原材料成本通过铁水成本归集,要核算原材料成本,应先核算铁水成本,现假定铁水成本为Coy。 为便于进行计算与下一步分析,对产品的工艺出品率、废品率、残值做以下假定: 铸件工艺出品率为G,发生的废品率为N,(本文仅讨论内废),废品及回炉料的残值为Z元/吨。 假定原材料成本为C1(元/吨),则C1 = {Coy-Z*(1-G)-Z*G*N}/{G*(1-N)} (二)辅助材料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 1.课程概述 2.成本分析的定义 3.成本差异分析的要点 4.费用控制的意义 5.费用控制实例探讨 第二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一) 1.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简要说明 2.案例解析:青岛海尔资产负债表 3.案例解析:青岛海尔资产损益表 第三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二) 1.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2.财务比率分析的两个基本方法 3.财务比率分析--短期偿债能力 第四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三)

1.财务比率分析--资本结构 2.财务比率分析--周转性 第五讲个别成本因素分析与控制(一) 1.财务比率分析--收益力 2.个别成本因素分析简要说明 3.制造成本--构成因素分析 第六讲个别成本因素分析与控制(二) 1.制造成本--直接原料 2.制造成本--直接人工(上) 第七讲个别成本因素分析与控制(三) 1.制造成本--直接人工(下) 2.制造成本--制造费用 3.销售费用--构成因素分析 4.销售费用--广告费用 第八讲个别成本因素分析与控制(四)

1.销售费用--呆账控制实例 2.销售费用--费用预算控制表 3.管理费用--预算分析与控制 4.管理费用--支出事前核准 5.管理费用--间接人工(上) 第九讲个别成本因素分析与控制(五) 1.管理费用--间接人工(下) 2.研发费用--预算分析 3.研发费用--控制方法 第十讲个别成本因素分析与控制(六) 1.财务费用的分析与控制 2.资本支出的分析与控制 第十一讲整体成本分析与控制(一) 1.损益两平点分析 2.损益两平点在管理决策的运用

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教案

企业成本分析与操纵 【摘要】: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进展,传统成本治理方法暴露了专门多弊端,急需更为先进的、科学的成本治理方法来指导实践,本文要紧以“成本效能理论”和“成本动因理论”为依据,并结合自己在实践中体会,着重介绍了成本治理七个环节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成本操纵与成本分析,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关键词】:成本操纵成本分析成本效能理论成本动因理论 【正文】: 一、成本操纵的差不多含义 所谓成本操纵,是企业依照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治理目标,由成本操纵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往常和成本操纵过程中,对各种阻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治理目标实现的治理行为。 成本操纵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

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觉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查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操纵,能够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治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养,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进展和壮大。 二、成本操纵的基础工作 成本操纵的起点,或者讲成本操纵过程的平台确实是成本操纵的基础工作。成本操纵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操纵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阻碍。 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要紧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操纵要紧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操纵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要紧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治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不重要。在工作实践中,依照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操纵需要,还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定额治理是成本操纵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操纵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操纵工时成本,以及操纵制造费用,都要依靠定额制度,

(考试题满分)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方法

(考试题满分)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方法 单选题(30) 1.直接以货币支付的薪酬是: (3分) (正确答案:B) A:保险 B:津贴 C:休假 D:医疗 2.进行人力成本的控制和降低人力成本,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 (3分) (正确答案:A) A:效率 B:素质 C:创造力 D:利用率 3.间接工时率就是间接工时占总工时的比例,这一比例要: (3分) (正确答案:C) A:稳定 B:波动 C:降低 D:升高 4.从成本角度做人力成本分析目的是先预留下: (3分) (正确答案:D) A:薪酬空间 B:成本空间

C:市场空间 D:利润空间 5.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 (3分) (正确答案:A) A:定员定编的预算方法 B:顺推的预算方法 C:历史常数推算的预算方法 D:倒推的预算方法 6.以历史常数推算法得出的是: (3分) (正确答案:A) A:经验值 B:预估值 C:比较值 D:精确值 7.正向降低法主要是从: (3分) (正确答案:A) A:节流上入手 B:开源上入手 C:绩效上入手 D:研发上入手 8.间接以货币支付的人力成本是: (3分) (正确答案:B) A:红利 B:休假

D:红包 9.下列属于无效人力成本的一项是: (3分) (正确答案:D) A:董事 B:部门经理 C:需要的职能人员 D:工作程序重复的人员 10.招聘费用属于: (3分) (正确答案:C) A:一般成本 B:有效成本 C:无效成本 D:预算成本 11.在契约、法律方面最大的弱势群体是: (3分) (正确答案:D) A:中层管理者 B:决策者 C:员工 D:企业 12.层层负责,一级一级往下压,这就是人力成本控制的: (3分) (正确答案:A) A:开始 B: 核心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完整版

E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 技巧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 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 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 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直接原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 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 1.整体差异化分析

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 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 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 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例如销货收入或叫营业收入,为什么比以前少,是因为销售量比以前少,还是因为薄利多销,尽管销售量增加了,但是整体的收入都在减少。所以要从整体上分析造成差异的到底是量差还是价差。 5.单项差异分析 在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而且要看细目,即单项的差异分析。 【案例】 某一家企业年初的总预算是2000万,其中消费性的支出是500万,生产性的支出是1500万。到年底时正好花了2000万,这说明它的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但实际上,如果做比较细目的分析和探讨,会发现消费性的支出对公司带来的贡献非常有限,本来预算是500万,结果消费性的支出方面达1500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精编版】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经营成本核算严格执行:当用则用,当省则省。该省的钱,一毛不拔;该用的钱,毫不吝惜。每个公司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与费用控制办法。 K公司一家传统制造、高新技术、技术密集型的港资公司,此前节省成本只是停留在:无票采购、扣减人工等观念。对于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一天,K老板找到小郑说,我们公司的经营成本怎么就这么高,怎么进行控制呢?难道不就是简单的不开支吗? 对于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经营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也就是财务常说的料工费)。这三个核算项目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一个产品必定由该三要素组成,缺一不可。 明确了三要素后,我们就知道对成本的分析应该从三要

素出发,而怎么就有差异呢?那就是必定有预算或者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施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了。 财务管理中,差异化分析法就有五种: 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盈亏平衡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5、单项差异分析:在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而且要看细目,即单项的差异分析。

成本控制与分析-曾国庆老师

成本控制与分析 课程背景 近年来全球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上涨压力:油价、原材料价格飞涨;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人力成本上涨;物流成本上涨……。俗有中国价格“屠夫”之美誉的格兰仕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成本优势一路攻城掠寨,抢占微波炉半壁江山。同时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讲过:企业经营者只需做二件事情:第一是销售;第二是控制成本。 课程收益 重塑成本管控理念,聚焦成本降低识 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为经营管理提供成本数字支持 跳出传统成本控制框架,从运作流程层面把控成本降低策略与方法 熟悉成本形态以便作出正确经营决策。 课程大纲 高级财务经理、会计经理、成本会计、财务分析人员 需要控制成本的责任中心负责人 课程大纲 1.管理者必知的成本概念 1.1企业竞争四种形态 1.2成本与费用的界定 1.3成本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变动成本和固定资产 ?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 ?目标成本和付现成本 ?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可递延成本和不可递延成本1.4成本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体现 ?成本在利润表中的体现 2.成本分析程序与方法 2.1成本分析的意义 2.2成本分析流程 2.3成本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差异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 3.成本分析具体内容 3.1生产成本分析 ?材料差异分析 1 / 1

?人工差异分析 ?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3.2营业费用分析 ?营业费用分析步骤 ?营业费用分析注意事项 ?营业费用分析内容 3.3管理费用分析 ?管理费用分析步骤 ?管理费用分析注意事项 ?管理费用分析内容 3.4财务费用分析 ?财务费用分析步骤 ?财务费用分析注意事项 ?财务费用分析步骤 4.成本的经营控制实务 4.1思想指挥行动—现代成本控制理念 ?宅急送3个月扭亏的启示 ?观念的PK:钱是赚回来 OR 钱是省回来 ?树立现代成本控制理念?成本控制的四大策略 ?成本控制的四大技术 ?成本控制应避免四大误区4.2采购成本控制 ?采购成本的构成 ?不要忽视的隐形采购成本?采购价格的控制 ?采购成本的控制 4.3库存成本控制 ?库存的五大“毒性” ?库存成本的构成 ?库存成本的控制 4.4生产成本控制 ?生产成本的构成 ?生产成本的控制 4.5营销成本控制 ?营销成本预算编制 ?营销成本的控制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54讲_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2)

(5)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84240/23400=3.6(元/小时) (2)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57000/15000=3.8(元/小时)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57000-7500×2.2×3.6=-2400(元)(4)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000-7500×2.2)×3.6=-5400(元)(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5000×(3.8-3.6)=3000(元)。 知识点·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知识点·固定成本差异分析口诀 【记忆口诀】 实实两条线 中间插预算 (先耗费后能量) 预和实之间 实际工时安 (先产量后效率) 【8-17】沿用之前资料,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2元/小时,标准工时为1.5小时/件,假定企业A 产品预算产量为10400件,实际产量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90000元。其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0000-8000x1.5x12=46000(元)(超支) 耗费差异=190000-10400x1.5x12=2800(元)(超支) 能量差异=(10400x1.5-8000x1.5)x12=43200(元)(超支) 产量差异=(10400x1.5-10000)x12=67200(元)(超支) 效率差异=(10000-8000x1.5)x12=-24000(元)(节约)。 练习 【单选题】某产品的预算产量为10000件,实际产量为9000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8000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8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则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为()。(2018年) A.超支72000元 B.节约60000元 C.超支60000元 D.节约72000元 【答案】A 【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80000-9000×8×1.5=72000(超支)。 【判断题】在标准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2017) 【答案】× 【解析】在标准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一)

第一章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 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一.成本分析的定义 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 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直接原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 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

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二.差异化分析的方法 1.整体差异化分析 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 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 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 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例如销货收入或叫营业收入,为什么比以前少,是因为销售量比以前少,还是因为薄利多销,尽管销售量增加了,但是整体的收入都在减少。所以要从整体上分析造成差异的到底是量差还是价差。

第54讲_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1)

第三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本节框架 知识点——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标准成本及其分类】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判断题】理想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2014年) 【答案】× 【解析】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理想标准成本是一种理论标准,一般很难达到。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制定】产品标准成本通常由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构成。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应分为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Σ(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标准) 【例8-1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算如下: 项目 标准 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 标准单价①45元/千克15元/千克30元/千克 标准②3千克/件6千克/件9千克/件标准成本③=②×①135元/件90元/件270元/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④=∑③495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额/标准总工时(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例8-12】沿用8-11资料,A产品的直接标准人工成本计算如下: 项目标准 月标准总工时①15600小时 月标准工资②468000元 小时标准工资率③=②÷①30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④ 1.5小时/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⑤=④×③45元/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价格标准)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 【例8-13】沿用[例8-11]中的资料,A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计算: 月标准总工时=15600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总额=5616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56160/15600=3.6(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87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87200/15600=12(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1.5(元/小时)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6+12)×1.5=23.4(元)。 知识点——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相应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以实际产量为基础)。 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花了多少钱)-(实际产量下应该花多少钱)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方法

学习课程: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方法 单选题 1.人力成本主要包括:回答:正确 1. A 薪酬 2. B 人事费用 3. C 工资和奖金 4. D 薪酬和人事费用 2.直接以货币支付的薪酬是:回答:正确 1. A 保险 2. B 津贴 3. C 休假 4. D 医疗 3.进行人力成本的控制和降低人力成本,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回答:正确 1. A 效率 2. B 素质 3. C 创造力 4. D 利用率 4.间接工时率就是间接工时占总工时的比例,这一比例要:回答:正确 1. A 稳定 2. B 波动 3. C 降低 4. D 升高 5.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回答:正确

1. A 定员定编的预算方法 2. B 顺推的预算方法 3. C 历史常数推算的预算方法 4. D 倒推的预算方法 6.调升或调减工资是在:回答:正确 1. A 人力成本预算之前 2. B 人力成本预算之后 3. C 定岗、定编、定员之后 4. D 定岗、定编、定员之前 7.控制权下移就是把:回答:正确 1. A 人事权下移 2. B 责任分解下去 3. C 成本分解下去 4. D 目标分解下去 8.控制人员的最好方法是:回答:正确 1. A 目标责任制 2. B 控制成本 3. C 承包经营 4. D 分工负责 9.所谓精品战略,实际上就是:回答:正确 1. A 人才战略 2. B 品牌战略

3. C 最优性组合 4. D 最优性价比 10.间接以货币支付的人力成本是:回答:正确 1. A 红利 2. B 休假 3. C 奖金 4. D 红包 11.下列属于直接成本的一项是:回答:正确 1. A 商业保险 2. B 社会保险 3. C 遣散补偿 4. D 住房公积金 12.下列属于无效人力成本的一项是:回答:正确 1. A 董事 2. B 部门经理 3. C 需要的职能人员 4. D 工作程序重复的人员 13.在企业里有一项开发费用不但不能降而且需要不断增加,这就是:回答:正确 1. A 招聘费用 2. B 产品开发费用 3. C 公关费用 4. D 企业福利费用

浅析企业的成本控制分析论文提纲

浅析企业的成本控制分析 论文提纲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某企业的存货管理分析论文提纲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成本在企业的营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它也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在今天大多数行业尤其是制造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下成本控制工作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做好成本控制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自2008年以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制造企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国外市场萎缩,而国内的生产要素市场的成本在进一步加大,企业面临着涅磐重生的机遇选择,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所以,成本控制重新被企业提升了高度,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特别是企业的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选择。基于此,本文通过选取一个典型的中国制造业公司,以企业的现实实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来揭示企业成本控制在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无疑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目标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某制造公司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了解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影响和作用。 2、调查法,通过对成本控制的相关书籍和科研资料的研读、借鉴,增强个人的理论学习。 3、数据分析法,通过对该企业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营销成本和服务成本等数据进行分析,来对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分析。 本论文最后的研究目标有以下三个: 第一,揭示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揭示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作用; 第二,通过对案例公司的分析,找出成本控制整体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 第三,通过论文得出的结论,给其他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三、论文主要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成本管理)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暴露了很多弊端,急需更为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来指导实践,本文主要以“成本效能理论”和“成本动因理论”为依据,并结合自己在实践中体会,着重介绍了成本管理七个环节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

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影响。 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还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控制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

课件_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时代光华网络课程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 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 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 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直接原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 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 1.整体差异化分析 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 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 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 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例如销货收入或叫营业收入,为什么比以前少,是因为销售量比以前少,还是因为薄利多销,尽管销售量增加了,但是整体的收入都在减少。所以要从整体上分析造成差异的到底是量差还是价差。 5.单项差异分析 在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而且要看细目,即单项的差异分析。 【案例】 某一家企业年初的总预算是2000万,其中消费性的支出是500万,生产性的支出是1500万。到年底时正好花了2000万,这说明它的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但实际上,如果做比较细目的分析和探讨,会发现消费性的支出对公司带来的贡献非常有限,本来预算是500万,结果消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