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剥卦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7
《易經》.第二十三卦【剝】山地剝艮上坤下剝:不利有攸往。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
順而止之,觀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象曰:山附地上,剝﹔上以厚下,安宅。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
象曰:剝床以足,以滅下也。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凶。
象曰:剝床以辨,未有與也。
六三:剝之,無咎。
象曰:剝之無咎,失上下也。
六四:剝床以膚,凶。
象曰:剝床以膚,切近災也。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象曰:以宮人寵,終無尤也。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象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
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
講議篇第二十三卦山地剝問前程:就要睇自己的實力,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要能屈能伸,唔好死牛一面頸,因為呢度係小人得志的時候,問婚姻:如困未結婚,拍緊拖就容易被小人破壞,如果問離婚就好,結婚就唔好,因為由安宅至剝廬,中間無好過,問事業:創業就尚未係時候,因為成個卦係不宜有所行動,更不宜積極行動,問結業就好,即係結束行動。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
問前程:就唔好諗住倚靠人地,一定要自己幫自己,就算有人幫都會被人破壞,問婚姻:無論拍緊拖或者已經結婚,都會俾人破壞,唔好聽閒言閒語,問事業:就處於開始辛苦的階段,係無人幫的。
六二:問前程:就係無論你做得點好都好啦,都唔會有人賞識,同時一定要低調處理,唔好叻唔切咁樣領功,因自己雖然好有條件,但係無一個好的靠山,問婚姻:亦表示唔樂觀,問離婚就好,問結婚就唔好,問事業:就一定唔可以合作,因為陰爻得中,自己有能力,但係上下兩爻都係敵比,五爻亦係敵應,所以合作就一定無好結果。
六三:問前程:唔好信人,好容易俾人出賣,因為無比而有應,六三係五個陰爻中間,上面兩個陰爻,下面兩個陰爻,成敵比重重,以為都有D優勢的,因為同上九相應,但係上九同六三都唔位,六三係陰居陽位,而上九就陽居陰位,所以自己失位,以為有靠山,但係呢個靠山都係失位,亦都係靠唔住的,問婚姻:如果係女人就要揀D無乜長輩的家庭先至好嫁,因為自己唔受重視又無人幫,所以問婚姻就要小心,問事業:合作一定唔長久,獨資就好。
《易经证释》剥卦孔子《宣圣讲义》剥卦上艮下坤。
以少阳加阴。
其阳且尽。
不胜五阴。
阴盛阳衰。
天道将穷。
故曰剥。
易卦中以否损与剥为相类。
而凡阳在上之卦。
如末济恒困等。
亦有相似之处。
总由阴阳不得和匀。
而阳反被阴摈斥也。
剥之卦象。
一阳居上。
不能久留。
众阴在下。
相为朋比。
犹水地比之象。
而阳不与随和。
以比卦一阳在五爻。
犹近下也。
剥则孤矣。
位高无辅。
气升难沉。
本乾上九之德。
而履重坤之地。
坤不复承顺天行。
反相与悖道而驰。
同奸为害。
此天道之剥。
万物不可久存之时。
故剥为九月卦。
言时近重阴。
物皆凋敝。
天将寒冷。
人感衰微。
阴以剥阳。
刚不复主。
在上者不克保其敬慎之义。
则随时以倾颓。
在下者不克充其贞静之德。
而因物以衰歇。
传曰剥烂也。
言破败不复自完。
如草木之残落耳。
艮为山。
坤为地。
高下不相接。
而有巍峨欲堕之形。
陵空如云。
俯地如瀑。
倾泻之情。
若不终曰。
此所以有剥烂之称也。
剥卦继贲之后。
而与复对。
天道至贲。
气己外泻。
乃变为剥。
传曰致饰。
然后亨则尽矣。
故受之以剥。
此天时往来之数。
万物兴废之理。
当春夏之时。
荣繁美丽。
天之饰也。
一交秋令。
西风肃杀。
凋残衰败。
天之剥也。
天道随时。
万物以变。
是饰之极。
既剥之始。
贲之终。
即剥之初。
往复之间。
生杀之道。
有必至者.故圣人慎饰以保亨。
亨不尽。
物不剥。
人亦犹是。
少壮之时。
伟丽自喜。
曾几何。
衰惫不振。
得志之日。
轻肥自快。
曾几何日。
颓废莫禁。
皆盛衰循环。
隆替往复。
数不可逭。
理不可逃。
非天之始厚终薄。
乃时之物穷必变也。
故观于贲剥。
而知消息盈虚之有定。
生长收藏之有时。
君子以为人事之规。
世道之准。
不以太过而至不及。
不徇现在而忘将来。
乃克长保其亨。
不使之剥。
此人道能顺天而立极。
不随时以行藏。
偕物以生杀者也。
无形无患。
有形者皆不免。
况妄求饰乎。
饰志在外。
则虚其中。
阳乃上浮。
则晦塞其内。
此剥之至。
天道也。
亦人事也。
故君子尚无色。
贵本质。
朴以为宝。
则不丧其真。
妄以为戒。
则不失其亨。
行乎中道。
则不履于危。
立乎正位。
则不倾于险。
易经中剥卦的启示面对困难寻求突破与变革易经中剥卦的启示:面对困难寻求突破与变革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著作,凝聚了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
其中的剥卦,蕴含了对于面对困难寻求突破与变革的深刻启示。
本文将从剥卦的含义、理论支持以及如何应用于生活中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一、剥卦的含义剥卦,又称剥离卦,由六个九爻组成,上卦为坤卦,下卦为震卦。
坤为地,震为雷,相互之间形成了雷遇于地的现象。
根据易经的解读,剥卦通常象征着困境和困难,人们面对剥卦所代表的困境时,需要寻求突破与变革的方法与策略。
二、剥卦的理论支持1.阐扬自我潜能易经中的剥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发掘自己的潜能。
在困境中,我们常常会被负面情绪所笼罩,无法正常思考和应对。
然而,正如《易经》所言:“剥卦,莫若自天祐之”。
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阐扬自我内在的潜能,才能化解困难,实现突破与变革。
2.正确认识困境剥卦还教导我们正确看待困境,不要因为一时的困苦而气馁。
困境是生活中常见的挑战,思考潜藏在其中的机遇,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3.适时调整战略剥卦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战略和方法。
做到有机动性,顺势而为,来实现突破和变革。
正如易经中所言:“剥,不利有攸往”。
也就是说,只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策略,才能顺势而为,逢凶化吉。
三、剥卦在生活中的应用1.认识问题所在面对困境时,首先要客观冷静地认识问题所在。
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所在和原因,正确认识自己当前所处的处境。
2.寻求改变的方法和策略困境往往需要改变才能突破,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理论和方法。
可以通过学习有关知识,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或者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寻找启示。
3.行动起来突破和变革需要行动的支持。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不断调整和改进。
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始终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变革。
4.与他人合作面对困境,有时我们需要找到合作的伙伴。
易经第23卦是剥卦。
下面是剥卦的详细解释:1.剥卦象征剥落:高山受风雨的剥蚀而风化,逐渐接近于地面之表象,因而象征剥落。
位于贲卦之后,序卦当中这样说道:“致饰,然后享则绝矣,因此受之以剥。
剥者,剥也。
”经过贲卦的文饰,通到达了尽头,接着等于剥蚀了。
2.象曰:山附于地,剥。
上以厚下安宅。
此卦卦象为坤(地)下艮(山)上,好比高山受堕落而风化,逐渐接近于空中之表象,是以象征剥落。
位居在上的人看到这一现象,应当加强根蒂根基,使它更加雄厚,只有这样才能牢固其居处而不至于发生危险。
3.剥卦属于中下卦。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山在地上,风雨剥蚀,这是剥卦的卦象。
君子观此卦象,以山石剥落,岩角崩塌为戒,从而厚结民心,使人民安居乐业。
4.剥卦谈的是事物有盛必有败落的事理。
从初爻到第四爻根柢上都是这个意思。
其第五爻谈的是对待败落给与的一些补充行动措施,其最后一爻谈的是给与的一些补充行动措施以后所上到的结局。
5.剥卦具有破裂摧毁性。
此卦阴盛阳衰,喻小人得势,君子窘迫,事业废弛。
当然,易经是充溢辩证思维以及铺开变革的哲理,若是剥落物落到地上,地上正是一个坑,剥落物将其填平;或许地上是瘠薄的地盘,剥落之物土壤肥美,这又是好事了。
6.剥卦初六爻辞说:“剥床以足蔑贞凶。
”意思是床腿被剥落邪恶侵袭正直所以凶险。
这是说邪恶的小人开始兴盛而正直的君子开始衰落时君子应当提高警惕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在邪恶势力尚未形成气候之前就应除之以免养虎为患。
以上是关于易经第23卦剥卦的详细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二十三卦:剥卦剥卦:bō,山地剥,上艮下坤。
《序卦》: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落也。
卦辞: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顺而止之,观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释〗:剥就是剥落,阴剥落阳,柔来剥落刚。
五阴在下,一阳在上,群阴长盛消剥于阳,阴盛而阳孤,小人之道长盛,君子困顿,不利于快速往前。
君子看到小人势长的现象,应停止行动顺时而止。
人有生老病死,天有春夏秋冬,这是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君子应该尊崇事物消长盈虚的变化规律,韬光养晦,随顺而止,以待其时。
知道进,还要学会止。
(阴盛阳衰,小人得势,君子困顿,被压制、被剥夺的时候,可顺不可逆,顺时而止,韬光养晦,以待其时,知道进,还要学会退。
蒲柳望秋而凋,松柏经冬而茂;人有生老病死,天有春夏秋冬,人和事物的发展有旺、相、休、囚、死,在休、囚、死的阶段要顺势而止,韬光养晦,以待其时。
旺是旺盛、兴旺的状态。
相是次旺、滋养旺盛状态的阶段。
休是休息、休安无事,是一种平静的过渡。
囚是被囚困、被禁锢,是衰落的状态。
死是被克制而全无生命的态势,同时,也是因缘循环轨道上的一站,是一种孕育和过渡,有死才有生,有生就有死。
在止的阶段不是叫我们停止不前,而是让我们停下来休养生息、恢复体力、增加动力、充电提高,为下一步的旅途做好充分的准备,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你让人家眼红了,就会对你进行剥夺。
剥就是抢夺你的工作、待遇和权力,压制不让你发展和成长。
只有学习的权力是很难被剥夺的,因此在被欺凌时,应当顺势而止,加强学习,修省提高自己,为今后更好地做事提供动力,在艰难困苦中磨炼自己,反而会逾挫逾勇。
剥是人生的淬炼阶段,虽然痛苦,却能让我们去除杂质,更加成熟。
也能让我们体会人情冷暖和残酷无情,明白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剥夺来的不香,争抢来的不甜,得到也不心安,不会给我们带来长久快乐,反而伤害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痛苦,我们一定要明白只有朋友的关爱和友情才会长存和历久弥香,何必争来斗去,你剥我,我剥你呢?)象曰:山附于地,剥。
剥卦的象征意义易经中的剥离与舍弃剥卦作为易经中的一个卦象,代表了一种剥离和舍弃的含义。
它以一条持续不断的直线形状为基础,上方有一个单独的阴爻,象征将不必要的东西剥离、舍弃。
剥卦的象征意义在易经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传达了一种关于舍弃和改变的理念。
在易经中,剥卦所代表的是某种剥离和舍弃的过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剥离和舍弃的事物。
这些事物可能是旧的观念、陈旧的习惯、误导人的情绪等等。
剥卦象征着我们需要摒弃这些不必要的东西,以便让新的事物得以生长和发展。
剥卦传达了一种改变的信息。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对我们产生困扰或阻碍的障碍物。
这些障碍物可能是我们的坏习惯,也可能是我们对自己的误解。
而剥卦告诉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需要舍弃这些阻碍我们前进的事物,摒弃内心的固执和拘束,以便给自己创造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同时,剥卦也提醒我们在舍弃中寻找到新生的力量。
在剥离和舍弃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可能会感到痛苦和不安,但这正是我们内心成长和进步的契机。
从舍弃中我们可以找到新的希望和能量,重新定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只有通过置之不理和舍弃过去的束缚,才能给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
在实际生活中,剥卦的象征意义也可以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当我们面临重要抉择时,剥卦提醒我们需要审视现状,剥离不必要的因素和思维模式,并选择真正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通过剥离与舍弃,我们才能走出迷茫,找到人生的真谛。
总而言之,剥卦在易经中代表了剥离和舍弃的象征意义。
它告诉我们在舍弃旧有的因素和束缚时,给自己留下新的发展可能性。
通过剥离,我们可以找到新的力量和机遇,重新定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剥卦的象征意义也能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易经白话版第二十三卦《剥卦》易经白话版第二十三卦《剥卦》《周易》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
《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易经白话版第二十三卦《剥卦》,欢迎阅读。
剥:不利有攸往。
【白话】《剥卦》象征剥落:不利于前去行事。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白话】《象辞》说:《剥卦》的卦象是坤(地)下艮(山)上,好比高山受侵蚀而风化,逐渐接近于地面之表象,因而象征剥落;位居在上的人看到这一现象,应当加强基础,使它更加厚实,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住所而不至发生危险。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白话】初六,剥落床体先由床的最下方床腿部位开始,整个床腿都损坏了,结果必然凶险。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白话】《象辞》说:“剥落床体先由床的最下方床腿部位开始”,是说先损毁床的基础。
基础损坏毁灭了,自然就会有凶险的情况发生,而且还会逐渐扩展波及到上面。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白话】六二,床腿剥掉后,又开始剥落床头,以至于整个床头都剥落了,结果必然凶险。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白话】《象辞》说:“床腿剥掉后,又开始剥落床头”,是因为六二爻没有相应的陽爻援助。
由于没有外援,所以导致凶险的情况发生。
六三,剥,无咎。
【白话】六三,虽被剥落,却没有什么灾祸。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白话】《象辞》说:“虽被剥落,却没有什么灾祸”,是因为六三脱离了上下陰爻的行列,而独与陽爻上九相应,由于它潜藏着陽刚的性质,所以仍然可以免灾祸。
易经23卦详解白话文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典籍,其中包含了64个卦象,每个卦象
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解释。
下面我将用白话文来详细解释易经中的
第23个卦象。
第23卦名为《剥》,象征着剥落、剥皮的意思。
这个卦的上卦
为坤,代表地,下卦为乾,代表天。
天在上,地在下,象征着天地
交互作用的状态。
《剥》卦的形象是山下有雷,雷声震动山体,山体逐渐剥落。
这个形象揭示了一种剥离、脱落的变化过程。
《剥》卦的解释是,在某种情况下,人们需要放下旧有的观念、习惯或者束缚自己的东西,以便迎接新的机会和挑战。
这个卦象告
诉我们,只有摒弃过去的包袱,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在人际关系方面,《剥》卦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不真诚、虚伪
的人。
我们需要学会辨别出真正的朋友和伪装的敌人,以免受到伤害。
在工作和事业方面,《剥》卦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为了获得成功,我们需要舍弃旧的方法和思维模式,去尝
试新的方式和策略。
在健康方面,《剥》卦提醒我们要及时放下压力和负担,保持
心情愉快,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第23卦《剥》是一个提醒我们要勇于放下旧有束缚,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卦象。
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剥离过去的包袱,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无论是在人际关系、工作事业还是健康
方面,我们都需要学会适时地剥离,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易经》第⼆⼗三卦剥卦详解⼭地剥⾉上坤下剥卦,象征剥落、侵蚀。
坤为地,⾉为⼭,⼭⽯风化,崩塌于地,为剥。
剥为剥落,有侵蚀的含义。
⼜本卦五阴⼀阳,即⼩⼈极盛,万物零落,所以称为剥。
阴盛阳衰,⼩⼈壮⽽君⼦病。
内顺⽽外⽌,此时应顺从隐忍,不宜采取任何⾏动。
剥卦,⼭地剥卦,原⽂《剥》:不利有攸往。
《彖》⽈:剥,剥也。
柔变刚也。
“不利有攸往”,⼩⼈长也。
顺⽽⽌之,观象也。
君⼦尚消息盈虚,天⾏也。
《象》⽈:⼭附于地,剥。
上以厚下安宅。
初六:剥床以⾜,蔑贞凶。
《象》⽈:“剥床以⾜”,以灭下也。
六⼆:剥床以辨,蔑贞凶。
《象》⽈:“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六三:剥之,⽆咎。
《象》⽈:“剥之⽆咎”,失上下也。
六四:剥床以肤,凶。
《象》⽈:“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六五:贯鱼以宫⼈宠,⽆不利。
《象》⽈:“以宫⼈宠”,终⽆尤也。
上九:硕果不⾷,君⼦得舆,⼩⼈剥庐。
《象》⽈:“君⼦得舆”,民所载也。
“⼩⼈剥庐”,终不可⽤也。
剥卦,(⽩话详解):⼭地剥卦的象征意义剥卦,是异卦相叠,坤卦在下,⾉卦在上。
坤为地,在⼭之下;⾉为⼭,在地之上。
⼭在地上,常年受到风吹⾬打,雷击⽇晒,被剥蚀不⽌。
从整个卦象上看,五阴在下,⼀阳在上,阴盛⽽阳孤;⾼⼭附于地。
⾼⼭被风⾬侵蚀⽽剥落,其原来的美⾊遭到破坏,剥落物落在地上,把⼤地上的原物压坏,破坏了⼤地原有的美⾊,对⼤地也是⼀种破坏。
所以剥卦具有破坏性。
此卦阴盛阳衰,喻⼩⼈得势,君⼦困顿,事业败坏。
当然,易经是充满辩证思想和发展变化的哲理,若是剥落物落到地上,地上正是⼀个坑,剥落物将其填平;或者地上是贫瘠的⼟地,剥落之物⼟壤肥沃,这⼜是好事了。
剥卦位于贲卦之后,《序卦》之中这样说道:“致饰,然后享则尽矣,故受之以剥。
剥者,剥也。
”经过贲卦的⽂饰,通达到了尽头,接着就是剥蚀了。
《象》⽈:⼭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象》中指出:剥卦的卦象是坤(地)下⾉(⼭)上,好⽐⾼⼭受侵蚀⽽风化,逐渐接近于地⾯之表象,因⽽象征剥落;位居在上的⼈看到这⼀现象,应当加强基础,使它更加厚实,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住所⽽不⾄发⽣危险。
剥卦解释,山地剥六爻吉凶解卦,易经剥卦详解展开全文导语:剥卦艮上坤下,为乾宫五世卦。
剥卦象征剥落,因山高倾危而剥落。
此时为阴气极盛之时,君子宜谨慎隐忍,不可贸然行动。
剥。
不利有攸往。
象曰:山附于地,剥。
上以厚下,安宅。
剥卦代表着『剥落困顿』之象,剥卦艮上坤下,为乾宫五世卦。
剥卦象征剥落,因山高倾危而剥落。
此时为阴气极盛之时,君子宜谨慎隐忍,不可贸然行动。
山地剥六爻吉凶详解初六。
剥床以足,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阴剥阳落,初六正当剥之始,床已剥落至足,意味着邪恶侵袭正义,所以凶险。
主讼事受人欺,疾病缠绵,寻人不见,婚姻不成。
六二。
剥床以辨,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辨是指床板以下,剥床以辨说明剥落已由下向上至床身,邪恶势力愈加猖狂,更加凶险。
主讼事胜,病渐愈,凡事吉。
六三。
剥之,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卦中六三与上九相应,与之呼应,支持正义,所以无咎。
主求财不利,病难安,出行不利。
六四。
剥床以肤,凶。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灾祸已近九五,床脚床身都已剥落,已经蔓延到了表面,即将与人皮肤相连,所以凶。
主灾祸降临,求财不利。
六五。
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贯鱼是指穿成串的鱼,宫人指嫔妃。
以与率同,六五为皇后。
此爻象征皇后率领后宫嫔妃,像一串鱼一样,依名分之序,承受君主宠爱,为有序之象,所以无不利。
求财出行吉,讼事散,病难安,凶事散,吉事成。
上九。
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硕是大,庐为房屋,舆是车子。
上九为仅存之一阳爻,尚未被吃掉,硕果仅存,说明剥落已经到了极点,正是混乱时刻,乱久必治,当有德之君出现在上位时,另外五个阴爻的庶民就会拥戴,可以得到乘坐的车子。
此爻主讼事散,失物难寻,病死。
剥卦(山地剥)具体事占详解胎孕:是第三胎,母生时有惊,如有凶神,必亡其母子。
求事:宜远,须三次方可成。
求官:先难后易,望小得大位,丑辰日月应。
易经23卦详解白话文
易经23卦详解白话文
易经中的第23卦叫做《剥》。
这个卦的卦象上面是艮,下面
是坤,表示山在地下。
山是高大的,而地则是平稳的,象征着剥落、剥离的过程。
《剥》卦的象征意义是:揭开、剥落、脱落、剥离。
它代表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变化。
此卦的卦辞是:"剥小人不利",意思是坏人败露了,不利于他。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不好的人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那对他来说将是不利的。
这是因为暴露了真实的本性,会让他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和支持。
这个卦的形象描绘了一种坏人被揭露的情景。
他本来隐藏在黑暗中,企图进行不正当的勾当,但最终还是被人发现了真相,并被惩罚了。
这个卦告诉我们,邪恶的人终究会被揭露,正义会战胜邪恶。
在人际关系中,这个卦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建议:要与不正直的人保持距离。
不要与那些虚伪、心机重的人交往,以免被他们利用、受伤害。
在事业方面,这个卦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正直和诚信。
只有遵守道德原则,秉持诚实和正直的态度,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那些不正直的人最终会被揭露,并且遭受失败的结果。
总的来说,易经第23卦《剥》是在告诫人们在人际关系和事业中要保持诚实、正直的原则。
不要与不义之人为伍,要远离他们。
只有坚守正道,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易经中剥卦的启示学会放下才能得到更多易经中剥卦的启示:学会放下才能得到更多易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智慧的瑰宝”。
其中的八卦象征着世界万物的演变和变化规律,每一个卦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
剥卦作为其中之一,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学会放下才能得到更多。
本文将通过解读剥卦的形象和象征意义,探索如何应用这一启示来提升个人生活和成就。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剥卦的形象。
剥卦由上六爻阴爻居上,下二爻阳爻居下,代表了秋天的景象:薄冰将要解冻,大地开始裸露。
这个形象表明了一种剥离和放下的过程,暗示了一种减少和舍弃的态度。
正如大自然在秋天剥离落叶,为新生命的到来腾出空间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和负担,才能迎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其次,在象征意义上,剥卦传达了学习放下的重要性。
易经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整体,个体只有通过与整体的协调和适应,才能获得和谐与成功。
剥卦象征着去除那些不必要的、阻碍我们前进的东西,是摆脱过去的包袱,为未来的进步创造条件。
学会放下,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放下,更是对于固有观念、坚持和执念的舍弃。
只有心灵空灵的状态,才能让我们更敏锐地洞察到机遇的来临,迎接更多的可能性。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剥卦的启示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个人成就。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放下对过去的执念。
过去的遗憾、错误和失去可能会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只有及时放下过去的包袱,我们才能真正面对当前和未来,积极寻找新的机会和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放下对于外界事物的依赖。
物质财富的堆积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相反,过度追求物质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困境和纷争之中。
只有学会放下对于物质的执着,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追求内心真正的价值和美好。
最后,我们需要放下对于自我的执着。
固有的观念和自我设限往往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瓶颈。
只有摆脱对于自我形象和身份的过度执着,我们才能挖掘出更大的潜力和成就。
易经中剥卦的智慧探索生活中的剥离与蜕变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剥卦被认为是一种象征着变动和变革的卦象。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借鉴剥卦的智慧,学会剥离、蜕变,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一、剥卦的含义及象征剥卦是由下卦为乾(表示天)上卦为兑(表示泽)组成。
根据易经的解释,乾象征着刚健的力量,兑象征着顺畅的流动,可以理解为事物从刚劲到流动的过程,反映了一种变化和变革的状态。
剥卦的象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剥离:剥卦中的剥,意味着去除和脱去,暗示需要剥离不必要的束缚和负担,让自己能够自由地向前发展。
2. 蜕变:剥卦中的蜕,意味着变化和更新,象征着个人的进步和成长。
正如蛇蜕皮一样,我们也需要不断地蜕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
3. 变动:剥卦象征着变动和变革,它提醒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并主动去迎接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生活中的剥离与蜕变1. 剥离不必要的情绪和负面思维: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情绪和负面思维的困扰,它们会阻碍我们的发展和进步。
借鉴剥卦的智慧,我们可以学会剥离这些不必要的情绪和思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自己的情绪智商和心理弹性。
2. 剥离不必要的物质和关系:现代生活往往让我们身心俱疲,我们被物质和人际关系所累,很难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剥卦则提醒我们需要剥离那些对我们发展没有帮助的物质和关系,减少无效的社交和消费,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
3. 蜕变自我,追求进步:剥卦的蜕变意味着进步和成长,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思考不断地提升自己,并在生活中实现自我蜕变。
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4. 适应变化,把握机遇:剥卦的变动意味着生活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只有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
学会灵活应变,善于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在变化中找到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剥卦易经中的变动之象解读剥卦是易经八卦之一,亦称为卤卦。
在易经中,每个卦象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剥卦也不例外。
剥卦以一个阳爻在上,两个阴爻在下的形态呈现,象征着事物的开展、变动和演变。
本文将对剥卦进行解读,探讨其中的变动之象以及其应用。
一、剥卦的卦象解读剥卦的卦象由上爻为阳爻,下爻为阴爻构成。
阳爻象征强实的力量,阴爻则表示柔顺的态度。
这种组合形成了剥卦独特的特征,蕴含着变动和演变的意味。
在剥卦中,上爻代表刚强的力量。
它象征着拨云见日、摆脱束缚,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
而下爻的两个阴爻则代表着被动、柔弱的态度。
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变动之象。
二、剥卦的象征意义1. 变动与演变剥卦代表着事物在演化过程中的不断变动。
在自然界和人生中,变动是不可避免的。
剥卦提醒我们要敏锐地察觉变动的迹象,并适时做出调整。
只有顺应变动,才能抓住机遇,实现事业的成功。
2. 剥落剥离剥卦还象征着剥落与剥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摒弃旧的观念、习惯或者身边不利于发展的人事物,以便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剥卦提醒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变化,剥离不利的因素,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
3. 见机行事剥卦也提示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形势,根据环境变化作出及时的应对。
在复杂的社会中,只有准确判断形势,才能把握机遇,化危为机,迈向成功。
三、剥卦的应用1. 在工作中的应用剥卦的变动之象提醒我们在工作中要密切关注环境和内外因素的变化。
只有及时调整策略,灵活应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在人际关系中,剥卦提示我们要善于剥离不良的人际关系,保持积极的心态。
面对变动,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不固守旧观念,与环境及人事物相协调,以求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3. 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剥卦提醒我们在个人成长时要不断剥落旧的陈规,拥抱变化,接纳挑战。
只有摒弃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开拓新的领域,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四、结语剥卦作为易经中的一个卦象,通过其独特的变动之象,向我们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剥卦:解读易经第23卦剥卦代表什么剥(bō)卦展示“剥”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
“剥”的意思是剥落。
剥卦的代号是0:1。
主卦是坤卦,卦象是地,阳数是0;客卦是艮卦,卦象是山,阳数是1。
主方应当阴中有阳,恰当采取主动措施,改变目前状况,否则只得忍受客方制约。
剥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二十三卦。
卦象为山地剥(剥卦)顺势而止。
左图中,红色表示当位的爻,天蓝色表示不当位的爻,箭头表示有应。
解读易经第23卦剥卦详解剥卦原文剥。
不利有攸往。
象曰:山附于地,剥。
上以厚下,安宅。
白话文解释剥卦:有所往则不利。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山在地上,风雨剥蚀,这是剥卦的卦象。
君子观此卦象,以山石剥落,岩角崩塌为戒,从而厚结民心,使人民安居乐业。
《断易天机》解剥卦艮上坤下,为乾宫五世卦。
剥卦象征剥落,因山高倾危而剥落。
此时为阴气极盛之时,君子宜谨慎隐忍,不可贸然行动。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剥削蚀烂,灾情之忧;进取难成,顺时而止。
得此卦者,时运不佳,多有损失,前进有阻,宜顺时而止,安份自守。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时运:时运不佳,安心自守。
财运:出口获利,剥人之财。
家宅:不离己宅,寄居可买。
身体:魂不附体,千万小心。
传统解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艮)相叠。
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高山附于地。
二者都是剥落象,故为“剥卦”。
此卦阴盛阳衰,喻小人得势,君子困顿,事业败坏。
大象:山附于地喻山石崩而落于地面上,五阴迫一阳,正义被损。
运势:恶运缠身,宜重新部署,不宜自作聪明,防被女子及小人连累。
事业:时运不佳,乃大势所趋,个人只能顺应时势而暂停行动,静观待变,不可冒险,积极创造条件,增强实力,谨慎隐忍,勿与小人同流。
时来运转,成就事业,为期不远。
经商:已从高峰转入低落,进入不景气时期,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整顿,尤其不可孤注一掷。
景气形势一旦到来,可顺势从容再起。
求名: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不宜执意强求,应继续创造条件,努力提高自己,充实处世的本领,增强实力,待机东山再起。
剥卦中的变化与发展的启示剥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代表着大象消亡、脱落的意义。
在剥卦中,有着变化与发展的启示,可以引发我们对于生活、工作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剥卦中的变化与发展的启示。
一、适应变化,积极应对挑战剥卦所象征的大象消亡脱落,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变化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变化时刻存在,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事务,都需要我们时刻准备应对挑战。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在职场中,一个人也需要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
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工作任务的变动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适应这些变化,主动学习新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灵活变通,开拓思维剥卦中的大象消亡脱落,也在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灵活变通,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扰和难题,需要我们开拓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
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需要灵活变通的情况。
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放下一些旧有的观念和做法,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维模式。
三、脱胎换骨,实现自我突破剥卦中大象的脱落,也暗示着生命中的蜕变和个人的突破。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压力和挑战,能够引导我们成长和进步。
在工作中,我们也需要不断进行自我突破,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只有在面对挑战时,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突破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蜕变。
四、顺势而为,把握机遇剥卦中所蕴含的变化与发展的启示,还包括顺势而为,把握机遇。
生活中,时机和机遇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们需要敏锐地洞察机会,并及时行动。
在职场中,也需要我们善于把握机遇。
机会往往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充分利用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
总之,剥卦中的变化与发展的启示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易经中剥卦的启示面对痛苦追求真正的自由易经中剥卦的启示:面对痛苦追求真正的自由易经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经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
其中的六十四卦象征着不同的人生境遇和命运变化,给人们以启迪和指引。
其中,剥卦作为六十四卦中的一种,蕴含着独特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提供了面对痛苦、追求真正自由的启示。
一、剥卦的基本意义在易经中,剥卦的卦象为“☲”,上卦为离卦,下卦为坤卦。
离卦象征着火,坤卦象征着地,相互交融中形成了剥卦。
“剥”字意指剥去外表,昭示着褪去表面的干扰和假象,去除一切的虚伪和欺骗,揭示真实的本质。
二、剥卦的象征意义剥卦通过火热融蚀土地的形态,形容生活中的痛苦和困境。
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痛苦时,我们不能逃避,也不能选择沉默,而是要主动迎接,以真实的态度去面对。
只有当我们探索痛苦的根源,剥去一切虚伪和表面装饰,才能寻求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三、面对痛苦的勇气在追求真正自由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痛苦。
剥卦提醒我们,面对痛苦需要勇气和坚持。
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勇敢地接受和面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要逃避或抱怨,而是要勇敢面对和思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成长。
四、剥去假象的智慧剥卦教导我们剥去一切的虚伪和欺骗。
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形象而掩盖真实的自己,这样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表面的成功,却无法持久和真正的心灵自由。
只有勇敢地剥去自己表面的假象,直面内心的真实,才能真正的获得自由。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剖析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努力成为真正的自己。
五、剥卦的自由启示面对痛苦,剥卦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智慧——追求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表象,而是内心的解放。
当我们勇敢地面对痛苦,剥去虚伪,寻求真实,我们会发现自己内心拥有无限的力量和智慧。
这种内在的自由是不受外界干扰和束缚的,是一种从内心散发出来的能量,让我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境。
剥卦的五行属性及其对人生的影响剥卦是《易经》中的六十四卦之一,由两个阳爻叠加而成。
在五行生克关系中,剥卦属于木克土,代表了崩解、脱落和剥离的意义。
剥卦的五行属性及其对人生的影响,是我们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剥卦的五行属性剥卦由上爻为乾、下爻为坤组成,具有木克土的属性。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剥卦处于克制土的地位,具有强势、激进的特征。
木属于阳性,坤为阴性,因此兼具阴阳之象,代表着柔和、顺从的属性。
二、剥卦对人生的影响1. 表征崩解与脱落剥卦的属性使其象征着事物的崩解与脱落。
在人生中,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剥离掉糟糕的习惯、消极的情绪,以便重新开始并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剥卦的影响告诉我们,只有当旧有的东西被摧毁,新的生机才能开始。
2. 提醒应警惕短视行为剥卦象征着过于激进和强势的行为。
这种行为往往忽视了周围的环境和影响,只考虑个人利益,容易导致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
因此,剥卦的影响提醒我们要更加警惕,避免过度自信和不顾后果的行动。
3. 要学会顺应变化由于剥卦具有木克土的属性,它还意味着生命中的变动和挑战。
木能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土则受到木的限制和剥夺。
剥卦对人生的影响告诉我们,要学会顺应变化,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够生生不息、立于不败之地。
4. 强调坚持和意志力剥卦的影响也提醒我们在人生中要保持坚持和意志力。
剥卦具有强势的特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不被外界影响动摇。
剥卦的五行属性给予我们勇气和毅力,使我们能够在逆境中逆袭。
5. 促使放下过去剥卦的影响也提示我们要放下过去。
不论是过去的错误、伤痛还是困扰,都需要我们剥离掉,重新开始。
只有放下过去的包袱,我们才能够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
总结:剥卦的五行属性及其对人生的影响,既有其独特的激进和强势的一面,也包含着柔和、顺从的特征。
它提醒我们要学会顺应变化,保持坚持和意志力,放下过去的包袱,并且提醒我们要避免过于激进和强势的行为。
剥卦的意义与解读易经中的蜕变与突破易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本揭示人类命运和自然规律的经典之作。
其中,剥卦被视为易经中的一种卦象,代表着脱去外表的干扰,揭示真实本质的重要象征。
本文将探讨剥卦的意义以及如何从易经中的蜕变与突破中理解剥卦课题。
一、剥卦的意义剥卦由阳爻在上,阴爻在下组成,象征着剥离或脱壳的过程。
它呈现了一种脱离束缚和限制的状态,提醒人们在人生旅程中,要勇敢面对现实并从束缚中解放自己。
剥卦意味着逐渐褪去人为的外在变化,揭示生活的本质,迈向真实和自由。
二、易经中的蜕变与突破易经通过卦象的六爻变化,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蜕变与突破。
人生处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易经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蜕变和突破,我们才能够达到进取、发展和超越的状态。
蜕变是指从一种状态逐渐过渡到另一种状态,而突破则是快速跨越界限,实现质的飞跃。
易经中的蜕变与突破有助于我们认识剥卦的真正含义。
三、剥卦的蜕变与突破1. 蜕变剥卦象征着脱去外在的干扰和假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被物质和虚荣所迷惑,在追求外在的繁华过程中远离自己的本心。
只有通过剥卦的蜕变,我们才能够回归内心,认清事物本质,突破表象,思考真正重要的东西。
2. 突破剥卦还意味着通过剥离外在、超越界限,实现突破。
蜕变只是一个阶段,真正的突破则是在蜕变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有通过勇敢地突破,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实现更大的目标和价值。
四、剥卦的启示剥卦的意义与易经中的蜕变与突破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
1. 追求真实:剥卦提醒我们要勇敢面对现实,脱去外在的假象和干扰,追求真实的本质。
2. 超越界限:蜕变和突破是人类进取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勇敢地突破常规和界限,我们才能实现更大的成就。
3. 坚持内心:剥卦给予我们回归内心的启示,只有通过与内心对话和对内在的反思,我们才能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五、结语剥卦的意义与易经中的蜕变与突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勇敢面对现实、追求真实本质的人生态度。
《易经证释》剥卦孔子《宣圣讲义》剥卦上艮下坤。
以少阳加阴。
其阳且尽。
不胜五阴。
阴盛阳衰。
天道将穷。
故曰剥。
易卦中以否损与剥为相类。
而凡阳在上之卦。
如末济恒困等。
亦有相似之处。
总由阴阳不得和匀。
而阳反被阴摈斥也。
剥之卦象。
一阳居上。
不能久留。
众阴在下。
相为朋比。
犹水地比之象。
而阳不与随和。
以比卦一阳在五爻。
犹近下也。
剥则孤矣。
位高无辅。
气升难沉。
本乾上九之德。
而履重坤之地。
坤不复承顺天行。
反相与悖道而驰。
同奸为害。
此天道之剥。
万物不可久存之时。
故剥为九月卦。
言时近重阴。
物皆凋敝。
天将寒冷。
人感衰微。
阴以剥阳。
刚不复主。
在上者不克保其敬慎之义。
则随时以倾颓。
在下者不克充其贞静之德。
而因物以衰歇。
传曰剥烂也。
言破败不复自完。
如草木之残落耳。
艮为山。
坤为地。
高下不相接。
而有巍峨欲堕之形。
陵空如云。
俯地如瀑。
倾泻之情。
若不终曰。
此所以有剥烂之称也。
剥卦继贲之后。
而与复对。
天道至贲。
气己外泻。
乃变为剥。
传曰致饰。
然后亨则尽矣。
故受之以剥。
此天时往来之数。
万物兴废之理。
当春夏之时。
荣繁美丽。
天之饰也。
一交秋令。
西风肃杀。
凋残衰败。
天之剥也。
天道随时。
万物以变。
是饰之极。
既剥之始。
贲之终。
即剥之初。
往复之间。
生杀之道。
有必至者.故圣人慎饰以保亨。
亨不尽。
物不剥。
人亦犹是。
少壮之时。
伟丽自喜。
曾几何。
衰惫不振。
得志之日。
轻肥自快。
曾几何日。
颓废莫禁。
皆盛衰循环。
隆替往复。
数不可逭。
理不可逃。
非天之始厚终薄。
乃时之物穷必变也。
故观于贲剥。
而知消息盈虚之有定。
生长收藏之有时。
君子以为人事之规。
世道之准。
不以太过而至不及。
不徇现在而忘将来。
乃克长保其亨。
不使之剥。
此人道能顺天而立极。
不随时以行藏。
偕物以生杀者也。
无形无患。
有形者皆不免。
况妄求饰乎。
饰志在外。
则虚其中。
阳乃上浮。
则晦塞其内。
此剥之至。
天道也。
亦人事也。
故君子尚无色。
贵本质。
朴以为宝。
则不丧其真。
妄以为戒。
则不失其亨。
行乎中道。
则不履于危。
立乎正位。
则不倾于险。
此圣人以剥示教之微意也。
贲为好饰。
乃循至于剥。
苟先觉其变。
而求其常。
则不饰。
又奚病。
无如世人之昧昧。
徒贪夫外观之美。
虚文之夸。
而忘亨之难长。
数之易变。
此蚩蚩者终随草木以同腐耳。
讵不可慨也哉。
故讲易至剥。
辙悲人道之不立。
而念天道之无常也。
剥之为剥。
其道在变。
顺变应时。
不随物剥。
此君子之志行也。
故处剥不易。
而君子尤难。
以天道既剥。
阳气将藏。
阴气弥满。
小人得时。
与否相似。
慎以自处.敬以安人。
不夸不矜。
毋怯毋葸。
则能因地道之重厚。
山道之凝止。
而可免于剥。
一阳虽微。
犹有光明之象。
用以观下。
或得监察之方。
此君子观于天时。
固守其道.不与群阴混。
犹可止于其所。
诗云。
于缉熙敬止。
既此义也。
此文王处剥之道也。
剥卦为穷卦。
与否之塞。
损之伤。
未济之隔绝。
皆为天道之变。
人道之危。
世道之衰之时。
当其前者。
唯有以人顺天。
而能胜天。
以道趋时。
而能办时。
盖天道变中有常。
时运终则有始。
知其变。
守其常保其终复于始。
此君子之道也。
不违天而能济其变。
不悖时。
而能裕其穷。
穷变不害。
以还于道。
则永保太和。
正性命。
上焉者。
超越造化。
归于无极。
中焉者。
因应天时。
立于中极。
下焉者。
趋避吉凶。
循于有极。
此人事之轨范。
易教之所由立也。
在贲以柔文刚。
巳成亨尽之势。
至剥以柔易刚。
逐为穷绝之时。
故君子见几不出终日。
知其将至。
而预防之。
则履霜不待坚冰。
而明岁之且寒。
察其已见。
而推臆之。
则日中不待昃晷。
而觉日之且暮。
天时如是。
人事亦然。
此易以剥继贲。
繁华凋谢。
一春一秋。
生育杀伤。
一新一故。
气所自至。
理所必然。
故因剥卦之象。
而知大道之不可久。
应变因时。
智者所尚。
此读易见天心。
必取微于剥复二卦也。
阳与阴互为消长。
阳长则生。
阴盛则杀。
凡阴长阳消之卦。
皆天道穷尽之时。
剥虽留一阳。
而在上爻。
处穷之地。
无可进也。
阳升阴降。
升至于极高。
欲求再进。
唯有变而下。
此剥之后必为复也。
剥与姤对。
以阳生阴。
故曰姤。
而夬则以阳化阴。
且至极位。
故进则为乾。
而名夬。
夬者快也。
阳得势也。
易道阳重。
体人之性善。
天之德仁。
仁善皆阳。
不仁与恶皆阴。
则阳之穷。
即仁之伤。
善之害。
剥为仁善之薄。
即世道之衰。
人道之危。
故四德不具。
而君子道消。
时运使然。
固天道所必至。
抑人道之未能早明也。
夏桀商纣之季。
果天道耶。
使桀纣不立。
汤武焉能代兴。
则虽天道。
亦由人事。
故文王演易。
将以天道警人。
使人知天命靡常。
而人不可不勉耳。
乾坤以四德立全易之纲。
得其一者。
足以成用。
剥将奚用哉。
此读其辞。
即可明吉凶进退之旨矣。
剥犹剥物。
脱其生机。
其命何系。
如剥树之皮。
其木必枯。
剥果之皮。
其内必溃。
草木尚如此。
况生物乎。
此剥之不可久也。
亦明矣。
是以君子遇剥。
唯速蕲其复不强争于一日也。
遵时养晦。
而不忝所生。
则中心和平。
无恡于时。
鉴天之变。
勖己之志。
明时之非。
厚我之德。
则消息盈虚。
无害于道。
阴盛则阳自退。
柔胜则刚自伏。
此机贵早见。
而昧者未察。
故临剥始知不可为者。
愚也。
己剥而欲强争者。
妄也。
愚妄之夫。
唯随剥同尽。
安有济耶。
剥烂之义。
亦由阴盛于内。
犹物之自腐也。
阳为生之根。
内无阳。
乃自溃烂。
以贲之致饰于外。
中诚不立。
故易烂。
如蒙虎皮之羊。
虽外观彪炳。
一遇真虎。
则败矣。
此致饰之过。
而亨尽之由来也。
读者就卦象细释之。
即可知传辞之意也。
剥。
不利有攸往孔子《宣圣讲义》此剥卦彖辞。
言全卦之吉凶也。
以剥当阳剥之时。
天地气敛。
万物形伤。
阳盛日长。
理宜静息阳动阴静。
阳发阴藏。
天地且不能违。
而况人乎。
故不利有攸往。
即不宜于动作也。
剥以禄之受刑。
变示为.示主福佑。
主刑伤。
一吉一凶。
观于字巳甚明。
故名剥者。
见禄之受伤。
而不复保也。
人物之生命。
以禄为数。
贪富寿夭强弱。
皆禄主之。
物之荣枯生杀亦然。
禄不保。
则生尽。
退藏以自善其身。
尚虞末足。
况欲有所作为乎。
彖辞以不利有攸往。
断定全卦行藏。
而启人趋避之道也。
乾坤四德。
剥无一焉。
此其所以不宜于行也。
往慨一切动作言。
凡有所为。
必有所动作。
阳且消尽。
君子道穷之时。
是彖辞为君子言也。
若小人则否。
小人因剥且得志耳。
故剥复与否泰大同时为之也。
《宗主附注》剶为阳剶之象。
薄也迫也。
气己薄。
日己迫。
故曰劙。
柔来变刚。
前途黯淡。
如日暮途穷之时。
将何往乎。
故不利有攸往。
小人道长。
君子道消。
四德俱失。
而天变可畏也。
彖曰.剥。
剥也。
柔变刚也。
不利有攸往。
小人长也。
顺而止之。
观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
天行也。
孔子《宣圣讲义》此申明彖辞之义。
指示君子应变之道也。
剥剥也。
柔变刚也。
乃剥卦阳消阴长。
万物随剥之义。
柔来化刚。
刚尽为柔。
系从观之变来。
巽二阳变为艮一阳。
故曰柔变刚。
卦虽变刚。
而爻从柔化。
以下为坤也。
坤母而艮子。
子随母化。
不能胜也。
阴胜阳微。
天地闭息。
不利有攸往。
小人道长之时。
然君子当如何。
则在顺时抱一。
旁观俯察。
以听其变。
顺而止之之谓也。
顺以应坤。
止以孚艮。
坤艮合德。
不违于时。
上下同心。
不伤其守。
顺则毋逆。
故能适时止则有守。
故能抱一。
此君子处剥之初也。
因剥自观变来。
观取观察为用。
仰观天道。
俯察物情。
是则君子观象处剥之道也。
所谓观象。
本一阳明可于上。
而万物在其下。
如明照之象。
君子观察。
必待于明。
得明为观。
则得失皆见。
因明以察。
则善恶毕呈。
况能止以静者乎故观象者。
君子之道也。
君子所观。
不外天行。
盈虚消息。
与物同明。
观至微。
察至细。
而物无遁形。
事无遁情矣。
故曰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尚重也。
重此则轻一切。
天行乾道也。
体坤则承乎乾。
内刚外柔之道也。
象曰。
山附于地。
剥。
上以厚下安宅。
孔子《宣圣讲义》此全卦象辞。
申明剥卦之用也。
在彖言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
为人民言也。
象言上以厚下安宅。
为官上言也。
皆人道耳。
剥以艮坤合。
少男随母。
在象为山附地。
二者皆土。
地大山小。
故曰附。
明其不能相违也。
阳少而阴大。
刚消而柔长。
虽贵无辅。
虽崇益危。
既不能飞升以出于位。
则唯止于其所。
以反附于下。
由阳之微。
而日化于阴。
故曰剥。
剥则空有魏莪之观。
而不得上即云天。
空有固定之志。
而不得下违博厚。
是象在上位之巽弱。
在下之空虚蒙懂。
外强中乾。
表里依附。
形在神亡。
此剥之为象。
有不可终日之势。
而世道艰危之时也。
然天者以时变迁。
人者因势利导。
圣人作易。
为立人道也。
天穷而人必有以济之。
旋乾转坤。
人所能世。
其道维何。
则在上述消息盈虚四字。
消息盈虚。
天行定率。
不可易也。
消者息之。
虚者盈之。
天道几微。
原可为也。
人定胜天。
天亦从之。
此易道之大。
能包天地。
移运数。
而超乎形以上者也。
夫剥不可为也。
而人道不可不为。
知不可为而为之。
非逆天也。
顺以应之。
非违时也。
因以正之。
此象辞以厚下安宅四字。
示其途也。
剥为剥。
以阳衰也。
而坤者纯阴。
.阴静则阳生。
是衰者盛之机。
亡者存之机。
苟知其本。
则适其机。
剥之本坤也。
坤顺承乾。
阳乃有拹。
坤静生阳。
生乃有源。
此即因变之道。
应时之宜。
而天道不终剥也。
故剥之后有复。
人亦当帅之。
厚下安宅者。
用坤之道。
弘坤之德。
以先固其本也。
厚下谓恩泽及民。
安宅谓使民安居。
皆培固根本之道也。
民为邦本。
食为生根。
民得其生。
本乃日厚。
不独剥时为然。
而于剥尤关重要也。
故在上位者.必先以厚下安宅为事。
民安则国保。
民生则君亦不失其位。
是厚下正以培上。
安民正以保位也。
顺坤之道。
以厚载物。
则艮得其所止。
而相保以重固。
永成其崇高之观。
而免倾危之害。
因阴之性。
以静守贞。
则阳得其所养。
而相拹以生息。
迄收其来复之效。
而免穷尽之虞。
此人道观天时之变。
而能顺应以济之和之者也。
夫道一。
而德用无穷。
天地虽多变。
而中极不失。
剥固非时。
而当其剥也。
天地无所加减。
是天道之永贞不失也。
乃亘万古而如一。
人道亦然。
随时物而荣者。
随之而枯。
体天地之不变者。
亦同其不息。
故君子小人异其类也。
易所示。
君子之道也。
亨尽者剥。
君子以贞代之。
贞则利矣。
阳微者剥。
君子以静养之。
静则生矣。
此又不独于政事然。
于修道养生。
何莫不然。
天时顺推。
.人道顺易。
易逆数也。
逆而求其本始。
则得之矣。
上位者。
以民下为本始。
无本则绝。
无始无生。
厚下安宅。
乃圣王之教。
虽千万世无改也。
而愚者昧之。
故能处亨。
而不能处剥。
自忘其本始。
又何以保其位。
延其命哉。
是覆败之由.虽曰天运。
亦人事之末藏也。
周易取艮卦之用。
而名曰剥。
既示天运之无常。
复以辞明言上下处剥之道。
以见人道之有则。
读者奈何不细绎之。
《宗主附注》上所讲大可深思。
不必以剶为小人得志。
而君子无所为也。
君子志在促速变。
变为坤。
则能顺承乾道。
变为复。
则能开创天运。
乱与治。
替与降。
总在此一变中。
盈必虚。
消必息。
何遽谓无望哉。
然在此时。
顺止二字。
实造福增禒之道。
彖文拈出明示读者。
岂无意乎。
初六。
剥床以足。
蔑贞凶.孔子《宣圣讲义》此剥初六爻辞也。
剥之初爻。
当坤之始。
坤厚载物。
而爻居下。
故有床足之喻。
以其数当剥。
反失其厚载之德。
而有剥脱之虞。
为阳不与阴调。
而柔来变刚。
则虽厚重能载之床。
而有折足难安之祸。
剥床者。
人也。
亦床也。
足者床也。
亦人也。
以在下不为用耳。
床高而地下。
不适其位。
故自剥而人亦因之以剥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