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 格式:doc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5
(休闲版)国民基本科学素养调查问卷100题虎王金金整理编写据中国某机构调查,2010年中国国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仅占3.27%。
如此低的人数比例令人震惊之余引起了部分科学爱好者的关注,遂去查看当时的调查问卷,发现该问卷只是考核了一些小常识并且没有涉及到中医和zong叫(为防帖子神秘消失,本问卷所有涉及“zong叫”的地方都用“神学”等代替)。
本人认为,这样的问卷不能检验出一个人真正的科学素养——也就是说,真实比例可能远低于3.27%。
于是本人自己整理编写了新的调查问卷,用以考查当前中国公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真实人数比例。
本调查问卷共100题,所有题目皆是单选题。
前70题必须全部答对,只要答错一题就说明你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
最后30题只要答对20题以上就可以了。
其实都是些很简单的题目。
1、一种新的科学理论要被科学界接受,它必须具备的其中一点是:A:贿赂权威科学家。
B:能把以前的科学理论全部推翻。
C:必须能跟其他已被证实的科学理论相互兼容并蓄,能解释原有理论的所有数据。
2、科学精神最核心的两点是什么?A: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
B:勤奋钻研和勇往直前。
C:逻辑和实证。
3、某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现象,然而全世界所有科学家根据他的理论都无法独立重复出来,说明:A:该科学家的水平超越了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
B:科学界不会接受这个所谓的新发现。
C:其他科学家的生辰八字不佳。
4、科学界对实验数据有无标准?A:没有。
B:实验者自己定标准。
C:有非常严格的标准。
例如除了划分正常和异常现象,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外,还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真实地记录实验数据,不能根据实验者自己的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随意修改和解释。
5、科学有民族和国界的划分吗?A:有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的划分。
B:有,某些科学理论只有某些民族才能掌握。
C:科学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没有什么民族和国界的划分。
6、科学是一种信仰吗?A:科学当然是一种信仰啦,要警惕科学教!B:科学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问卷编号□□□□第一局部首先,我想问一下您的个人情况.101.性别(由调查员直接记录)1.男2.女102.您多大岁数了?________周岁103.您的实际文化程度______1.小学以下2.小学3.初中4.高中或中专5.大专6.大学104.您现在的职业(做什么工作)___1.专业技术人员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
商业工作人员5.效劳性工作人员6。
工交企业人员7.农林牧渔劳动者8。
家务劳动者9.学生和待业人员10。
离退休人员11.城镇待业人员12。
丧失劳动能力者13.个体劳动者14。
其他——————第二局部现在我想问几个与您的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201.您知道的有关科学技术的消息主要来源于下属渠道中的哪一个或哪两个?1.报纸、杂志2.图书3.播送4电视5.和亲友、同事的谈话6.因特网7.其他渠道202.在过去的一年里,您是否有过下述活动?如果有,是经常有,还是偶尔有?203.如果您收看电视节目中的科学节目,请问您平均一个月看几次?1.很屡次〔超过三次〕2.三次3.一两次4.几乎没有204.在过去的一年里,您是否有过下述活动?205.您对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报道、话题感兴趣吗?兴趣程度如何1.很感兴趣2.比拟感兴趣3.不大感兴趣4.毫无兴趣206.您对当前新闻话题感兴趣吗?是十分感兴趣、一般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1. 很感兴趣2.比拟感兴趣3.不大感兴趣4.毫无兴趣207.您是否经常阅读报纸?1.每天读2.一个星期读两次或两次以上3.一个星期读一次4.少于一星期一次5.几乎不读208.对于您来说,有没有定期阅读的刊物?假设有,请问平均每个月看多少份?请写出其中专业杂志的名称208a:1。
有2。
没有208b:每个月看_______次208c:名称〔1〕_______ 〔2〕_________209.总的来说,您平均每天看多少小时的电视?请写出。
科学素养问卷尊敬的科学课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中国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研究问卷”。
本调查的目的绝不是要对老师们个人素养进行评价,而是以统计的形式找出群体的特征,为修订科学教师培训教材提供可靠的依据。
问卷以匿名形式填写,我们保证对每位教师的答案保密。
如果因我们的失误而导致问卷中任何信息的泄露而使您的名誉受损,我们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了使调查能够获得真实的数据,请您务必注意如下几点:1.大概需要40分钟可以完成。
请不要查资料、不要讨论,当场交回问卷。
2.我们希望您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但是,如果您发现有些问题实在是不知道,就选“不知道”项;对于没有“不知道”选择项的题目,请给出您猜测的答案,不要不答。
3.填写过程中如有疑问和建议,请写在问卷旁边。
谢谢您的合作和支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2012.12.20中国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研究问卷一、请在下面各题选项前面的方括号内的数字上打“√”:1.您的性别是:[1]男[2]女2.您的年龄是()。
3.您任教的学校在()省(自治区)()市(县)()区(乡)。
4.您的学校是:[1]省属学校[2]市属学校[3]县(区)属学校[4]乡镇中心校[5]村小5.您的学历是:[1]初中[2]普通高中或中专[3]大专[4]本科[5]研究生6.您最后学历所属的专业是:[1]中文与艺术类[2]数学与自然科学类[3]社会科学类(含教育管理、小学教育)[4]工程技术类(含计算机类)[5]其它7.您接受过的科学教育职后培训时间总计大概是()年。
8.您的科学课累积教龄有()年。
9.您的职级是:[1]特级教师[2]中学高级教师[3]小学高级教师[4]小学一级[5]小学二级二、请在下列问题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在方括号内的数字上打“√”:1.在下面陈述中,最可能正确的一个答案是:[1]任何运动都是由外力推动的,生命运动也存在一个超自然的推动力。
科普调查报告科普调查报告科学普及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它旨在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为了解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科普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科学的了解程度、科学知识来源以及对科学的态度。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了来自不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的受访者的意见和观点。
共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了本次调查。
二、科学认知水平在调查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与科学相关的问题,以评估受访者的科学认知水平。
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基础科学知识掌握较为薄弱。
例如,在有关生物学的问题中,只有30%的受访者正确回答了“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这一问题。
在物理学方面,只有20%的受访者知道“万有引力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原因”。
这些结果表明,我们仍然需要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三、科学知识来源我们还调查了受访者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结果显示,互联网是公众获取科学信息的首选途径,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搜索引擎、科普网站和社交媒体了解科学知识。
此外,电视节目和科普书籍也是受访者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来源。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科学知识。
这提示我们,科学知识的传播渠道仍然不够广泛,需要进一步拓展。
四、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公众对科学的看法和态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科学持积极态度,认为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科学研究应该得到支持,并认为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职业。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对科学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科学研究可能存在偏见和错误。
这说明我们需要加强科学传播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以增强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五、科学普及的挑战与机遇科学普及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信息过载、科学知识的复杂性以及公众对科学的误解。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
高中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性别年龄班级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状况,了解影响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因素,为能寻找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我们组织了这次抽样调查,本问卷采用无记名回答方式,每个问题请同学实事求是地填写。
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一、判断题1、电子比原子小( )2、光速比声速快( )3、最早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4、千百年来,地球上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 )5、地球围绕太阳转,转一圈为一年( )6、就我们所知,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 )7、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 )8、人类呼吸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 )9、宇宙始于大爆炸( )10、钻石是非金属材料( )11、月亮本身不发光( )12、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 )二、选择题13、医生告诉一对夫妇,由于他们具有相同的病态基因,如果他们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这种病的机会为1/4,这意味着:①如果他们生育三个孩子,那么这三个孩子都不会得遗传病②如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有遗传病,那么后面的三个孩子将不会得遗传病③如果前面的三个孩子很健康,那么第四个孩子肯定有遗传病④他们的孩子都有可能得遗传病14、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①乱砍树木,绿色面积减少②自然灾害③煤、石油燃烧及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尾气④生活垃圾15、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时,突然闻到厨房间有煤气味道,你首先想到的是:①启动脱排油烟机排出煤气②检查煤气总开关是否关掉③打电话告诉家人④离开家并关好门16、当您抛一枚硬币的次数越多时,则得到国徽和面值的机会①愈接近②国徽机会多③面值的机会多④不能确定17、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最重要的一条原因是:①因含有大量水分②因可构成蛋白质③因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维生素④因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18、除中国外,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①美国②加拿大③印度④南非19、吃过多的盐会得高血压①会②不会③不清楚④它们之间没有关系20、计算机软件是指:①计算机程序②计算机部件③计算机质量④计算机类书刊21、对于克隆羊“多利”,你:①比较详细知道②想知道多一些,但没有合适途径去了解③听说过,但不感兴趣④不感兴趣,一点也不知道22、对家里一些有趣的小机械如钟表等,你是:①喜欢拆开看,然后再装好②会拆开来玩,然后就放在一边③想拆开看看,但怕父母责怪,因此不去动它④没有想到去动它23、首次在报纸上看到“克隆”技术、“厄尔尼诺现象”之类的新名词时,你总是:①先睹为快②按报纸的先后顺序一页页读下去③最后没东西看了,再翻过来看它们④根本不看24、你阅读课外科普读物吗?①喜欢并经常读②喜欢但很少读③不太喜欢但读过一些④不喜欢也从不阅读25、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否也能够引起你的兴趣,并很想弄懂其中的道理,比如: 晴空为何是蓝色,荷叶上的水滴为何呈球形等。
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1、当你遇到某种有趣的或是令人惊异的现象〔比方鸡蛋能承载一个人〕时,你是:〔〕A、当时觉得很有意思,过后便将它放在脑后了;B、觉得很有趣,很想了解原因;C、觉得很有趣,很想了解原因,并且自己尝试着去解决。
2、在遇到很多问题时,你会:〔〕A、觉得很烦,干脆什么都不去想;B、找一个简单的问题解决;C、请求别人援助选择其中的问题进行解决;D、自己对问题进行比拟、评价和筛选,从而确定合适自己探究的方向性问题或提出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的问题。
3、当你遇到问题〔如铁块会沉入水中,而铁船却能浮在水面?〕时,你是:(〕A、直接寻觅答案;B、自己先思考,并作出假设,然后再寻觅答案。
4、你认为:〔〕A、科学家们的假想和猜测都是建立在肯定的理论根底上的,所以,它们都是正确的;B、全部的假设和猜测都要经过实验的证明才能完美;C、即使是科学家的假设和猜测也不肯定正确;D、假设和猜测总是不断的进行理验证、修改,甚至有可能会被抛弃。
5、在假期中,你是:〔〕A、有方案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娱乐;B、就那样过呗!C、有方案,但总不能按方案去做D、有方案,而且也能按方案去做,但不能坚持。
6、在做一件事〔如考察河水的污染情况〕之前,你是:〔〕A、想到了就去做;B、作好打算才去做;C、先制订方案,然后一步一步按方案进行。
7、通常,你的制作:〔〕A、用现成材料进行组装或拼凑;B、材料是自己动手找,然后依据自己的构思进行制作。
8、在进行实验时,你是:〔〕A、喜欢自己亲自设计实验;B、先参考书上的实验方法,然后,对它进行改良;C、完全参照书上的实验方法;D、看着其他人动手。
9、有一位小朋友问:“把蚂蚁放在冰箱里会冻死吗?〞看到这个问题,你会有什么反响?〔〕A、请教他人;B、动手试验;C、猜测一下。
10、你会使用以下哪些仪器:〔〕A、直尺、量角器、圆规;B、量杯、量筒;C、测力计、温度计;D、天平。
11、使用测力计时:〔〕A、应先调零,然后再测;B、什么样的物体都可以测;C、读数时视线应由下往上看。
1. 引言2021年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问卷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调查活动。
科学素养是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它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科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认识。
而通过这份调查问卷,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
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内容我们需要对2021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份问卷究竟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否涵盖了科学素养的全面要素?通过对题目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调查问卷的意义和价值。
3. 对问题的解读与讨论在具体的问题讨论中,我们需要对每一个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和解读。
问题一可能涉及到公民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而问题二则可能涉及到公民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逐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公民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具体情况。
4. 调查结果的总结与分析在收集了足够多的问卷数据后,我们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这些数据将直观地展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而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5. 个人观点与理解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任务。
科学素养不仅关乎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这份调查问卷的意义,则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评估公民科学素养的机会。
6. 结语2021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科学素养教育和提高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问卷设计、问题解读、调查结果和个人观点的全面讨论,我们对这一主题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总结而言,公民科学素养调查问卷是一项重要的调查活动,它不仅有助于评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改进的契机。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推动科学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2011.10.4)
调查人数:33;男8人,女25人
主要从事工作:学生、接待、服务人员
经济与管理学院23031004 总结人:郭宇飞
1、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渠道了解时事新闻的?
2、您每周有几天通过下列大众传媒获得各种信息?
3、在过去的一年中,你参加过以下科普活动吗?
4、在过去一年中,您去过下列公共场所吗?如果去过,请问您去过几次?如果没去过,主要是哪个原因造成的?
5、您对下列各种信息感兴趣吗?
6、生活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下面这些说法您认为对吗?
7、您认为下面各种观点对吗?
8、您是赞成下面各种对科学技术的看法?
9、您怎样理解‘科学研究’这个词?
10、您认为下列哪几种职业声望最好?
11、您最希望您的后代从事哪几种职业?
12、如果有人向您推荐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品种,您在哪种情况下会接受?
13、有关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你同意以下哪种观点?
14、您认为要想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15、过去一年,您的家庭人均收入在您所在地区处于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