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大赛作品创意书
- 格式:docx
- 大小:7.89 KB
- 文档页数:3
人工智能创意赛创意书范例摘要:1.人工智能创意赛的背景和意义2.创意书的作用和重要性3.创意书的范例分析4.如何编写一份出色的创意书正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类人工智能创意赛也应运而生。
这些比赛旨在激发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发掘更多创新应用,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份富有创意和人工智能元素的创意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人工智能创意赛的背景和意义,阐述创意书的作用和重要性,并通过分析一个创意书的范例,告诉大家如何编写一份出色的创意书。
人工智能创意赛是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一项比赛。
它要求参赛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技术能力,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是针对某个特定领域的应用,也可以是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参加这样的比赛,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创意书是参赛者在比赛中向评委展示自己方案的重要文件。
它需要清晰地阐述自己的创意,展示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并说明创意的应用前景。
一份好的创意书不仅能吸引评委的注意力,还能为自己的方案赢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因此,在编写创意书时,需要认真对待,确保将自己的创意和方案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面是一份人工智能创意赛创意书的范例。
这份创意书提出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客服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解答用户的问题,提高客服效率。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推荐。
在创意书的撰写过程中,作者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技术原理,展示了系统的功能和优点,并说明了系统的应用前景。
这样的创意书让人一目了然,深受评委的喜爱。
要想编写一份出色的创意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明确自己的创意和方案,确保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其次,梳理创意书的结构和内容,确保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接着,运用丰富的技术术语和数据,证明自己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简易自动仓储搬运智能小车(F2题)一、任务设计制作一个简易智能小车,将四个带有三角形(▲)、圆形(●)、四方形(■)和十字形(╋)标志的立方体分别运送到指定的位置。
立方体尺寸为(8cm×8cm×8cm),随机放置在四个初始位置上,仓储场地示意图如下所示。
场地示意图二、要求1 基本要求用相关软件对电路进行建模仿真,使其满足以下要求:1)采用图形识别方法识别四个立方体;2)将带有三角形的立方体目标送到1号位置;3)将带有圆形的立方体目标送到2号位置;4)将带有四方形的立方体目标送到3号位置;5)将带有十字形的立方体目标送到4号位置。
6)能显示走过的路径长度、时间和路径示意图;7)具有最优路径选择能力。
2 发挥部分制作一个简易智能小车的实物,参赛队自制立方体和场地。
搬运顺序不限, 允许场地上有寻迹标志,但不允许立方体上有图案之外的识别物体。
基本要求如下:1)小车动力必须使用电池,不得用外接电源。
2)小车一旦启动,即能自动控制。
3)采用图形识别方法识别四个立方体;4)将带有三角形的立方体目标送到1号位置;5)将带有圆形的立方体目标送到2号位置;6)将带有四方形的立方体目标送到3号位置;7)将带有十字形的立方体目标送到4号位置。
三、说明1.设计报告必须包括建模仿真结果,发挥部分可以选作。
2.因为有的竞赛题目不易进行建模仿真,参赛者可以针对两道不同题目分别进行建模仿真与实物制作,评分时,仿真结果与实物制作各自的得分相加,作为参赛者的最后总分。
此时,只需要提交针对仿真结果的设计报告。
电子比赛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电子比赛策划书范文》一、比赛主题本次电子比赛旨在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电子技术的运用与展示,展现科技的魅力与无限可能。
二、比赛目的1. 提供一个平台,让参赛者展示自己在电子领域的创意和技能。
2. 促进电子技术的交流与学习,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3. 培养参赛者的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比赛时间与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四、参赛对象面向广大电子爱好者、学生以及相关专业人士,个人或团队均可报名参赛。
五、比赛项目1. 电子设计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给定的题目或主题,设计并制作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作品。
2. 编程竞赛:围绕电子编程相关内容,考察参赛者的编程能力和算法思维。
3. 创意展示:鼓励参赛者展示独特的电子创意概念或设计方案。
六、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参赛者填写报名表格,提交相关作品简介或创意方案。
主办方审核报名信息,确定参赛资格。
2. 培训与准备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组织相关培训活动,介绍比赛规则、技术要点等。
参赛者进行作品设计、调试与完善。
3. 初赛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参赛者提交作品或展示方案。
评委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或团队。
4. 决赛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4])进入决赛的参赛者进行现场展示或答辩。
评委根据作品表现、创新性等进行综合评分。
5. 颁奖仪式([具体时间区间 5])公布比赛结果,举行颁奖仪式。
七、奖项设置1. 一等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及丰厚奖金。
2. 二等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及奖金。
3. 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及奖金。
4. 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
5. 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等单项奖若干名。
八、宣传与推广1. 通过学校官网、社交媒体、校内公告等渠道发布比赛通知和相关信息。
2.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企业代表等作为嘉宾或评委,提高比赛的影响力。
“物电杯”电子设计创新大赛作品简介作品名称:多功能实用台灯制作者:汤超,陈宇,伍强胜,刘湘宁功能:通过测量环境光照强度,看此光照是否是人看书的最适合值,如果不是,台灯将自动调节台灯光强至合适程度,同时测量用户眼睛与桌面距离,提醒人与书本保持合适距离。
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效果.再有可以感应人的去离,用延时的功能来满足人走灯熄的效果,使其能方便而节约电能.作品简介:本产品以现有市场台灯为模型,通过光敏电阻和红外线探测头进行测量,利用单片机的简单转换和控制,在数码管上显示光强并自动调节光强和进行提醒,利用延时开关达到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关闭.用途:主要用于保护用户视力,并一定程度上纠正用户的不当坐姿,帮助用户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原理介绍:1.在台灯灯管附近放置若干光敏电阻测量光强,通过单片机AD转换然后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同时与设定标准值比较,通过反馈信息,电灯自动调节亮度,达到设置的标准值.2.通过在灯杆上放置红外管(呈十字架排布,竖直分高中低,以适合现代台灯的高度调节,横着排布来满足用户左右摆动,以至于不限制用户一个固定不能动的姿态,从而更实用),让其感应额头部位,当感应不到时,将自动报警提示,让用户注意自己的姿势.延时开关原理:通过红外检测人的去留,设置延长关闭时间.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uM 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形成电信号。
人体感应电路将波动的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再将放大后的电信号整形成标准的方波脉冲送往MCU识别。
该类电路的主体在信号的放大与整形,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电路1 )使用运算放大器放大,施密特电路整形。
2 )使用专用芯片放大整形图1为第一类:KDS209为红外传感器,它将感应到的红外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滤波及LM358进行前置放大,电容C110后的波形为标准的正弦波,此正弦波存在负值,经过二级放大将幅值抬升到了0~5V,MCU中有施密特电路将正弦波整形成方波信号。
兰州理工大学第四届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作品基于单片机及SMC1602液晶的温度时钟显示系统参赛成员:赵鹏飞丁伟东王晓霞所在学院: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所学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日期:2010年5月12日作品设计说明书一、作品名称:基于单片机及SMC1602液晶的温度时钟显示系统二、作品功能:1)具有准确详细的日期和时间信息显示功能。
能在SMC1602液晶屏的第一行以20XX:XX:XX XXX的格式显示从2000年01月01日至 2099年12月31日的年份、月份、日和星期日期信息;并在第二行以XX XX:XX:XX的格式显示上午或下午、小时、分钟和秒时间信息。
2)具有宽范围、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温度显示功能。
能在SMC1602液晶屏上以第一行“**TEMPERATURT**”和第二行“±XX.X℃”的格式显示当前的环境温度,测量温度范围为-55℃~ 125℃,显示精度为±0.1℃,温度转换时间小于200毫秒。
3)具有日期和时间信息手动调整功能。
通过SETKEY、UPKEY、DOWNKEY三个按键的配合,可以对年、月、日、星期、时、分、秒进行自由设定,并且上午或下午状态能够跟随小时自动变换,以方便手动效时。
4)具有掉电保护及数据自动恢复功能。
即当系统掉电后日期、时间信息不会丢失,在系统电源回复正常后系统自动恢复掉电时的状态继续工作。
5)具有整点提示、极限温度报警和显示内容自动变换功能。
每当整点、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物+30℃时,蜂鸣器发出持续5秒的间断提示声响。
日期、时间信息与温度信息自动以15秒为周期交替地显示在SMC1602液晶屏上。
6)具有背光显示和系统复位功能。
当压下BACKLIGHT按键时,液晶背光会打开,方便夜晚查看时间、温度信息,甚至可以当作简单的照明。
在系统发生软故障时,可以压一次REST按键,使系统重新启动。
三、系统原理1)主要硬件资源:AT89C52单片机一片、MSC1602液晶一块、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一个、24C02 EEPROM一片、蜂鸣器、12M石英晶震、常开按键开关、电容、电阻等。
电路设计书籍
电路设计是一个广泛的主题,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和应用。
因此,选择一本适合的电路设计书籍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背景知识。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电路设计书籍,供你参考:
1. 《电路原理》(第七版)- 詹姆斯·克拉克(James D.
Clark)著,此书是一本全面介绍电路设计的经典教材,适合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
2. 《实用电子电路设计手册》(第三版)-
Don
Gilliland 著,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电路设计示例和解决方案,适合电子工程师和业余爱好者阅读。
3. 《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第二版)-
John
Chiasson 著,这本书注重实践和应用,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电路设计项目和实验,适合电子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实践者阅读。
4. 《现代电路设计》(第二版)-
Paul
Gray 著,这本书介绍了现代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适合电子工程师和研究者阅读。
5. 《手把手教你学电路设计》(第二版)-
杨
杰著,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的电路设计书籍,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实例教你如何进行电路设计。
这些书籍都是非常优秀的电路设计参考资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和学习。
《电子设计大赛策划书方案》嗨,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份关于电子设计大赛的策划书方案。
作为一名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相信这份方案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我们来谈谈大赛的背景和目的。
电子设计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个比赛,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电子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大赛主题本次大赛的主题是“智能物联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
智能物联网将物联网技术与相结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智能化体验。
因此,本次大赛将围绕智能物联网展开,要求参赛选手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智能物联网系统。
二、参赛对象本次大赛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只要对电子设计有兴趣,都可以参加。
同时,也鼓励团队参赛,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赛制安排1.报名阶段: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并提供相关信息。
2.初赛阶段:参赛选手根据大赛主题,设计并制作一个智能物联网系统原型。
评审团队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技术含量进行评分,选出晋级决赛的团队。
3.决赛阶段:晋级决赛的团队需要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展示他们的作品原理、功能和技术细节。
评审团队将根据展示和答辩的表现,评出一、二、三等奖。
四、作品要求1.作品必须围绕智能物联网主题展开,具备创新性和实用性。
2.作品应具备完整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
3.作品应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化功能。
4.作品的设计文档应详细清晰,包括原理图、PCB图、程序代码等。
五、评审标准1.创新性:作品是否有独特的创意和思路。
2.实用性:作品是否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3.技术含量:作品的技术难度和实现程度。
4.文档完整性:作品的设计文档是否详细清晰。
六、奖励措施1.一等奖:奖金10000元,获奖证书。
附件3:学校:湘潭大学专业:自动化、微电子作者:吴晨枫、郭京作品名称:基于STM32的智能鱼缸作品简介:本系统应用GSM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音频解码技术等和VC6.0、Keil uVision4等开发工具平台,设计了一套以STM32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鱼缸管理系统。
系统可实现对鱼缸全自动、半自动和远程控制的智能化管理。
全自动模式下,系统可以定时的进行喂食、换水、通氧的基本功能,还可以通过人体红外感应自动启动喷泉、音乐播放和灯光闪烁及由此结合GSM网络的远程安防的高级功能。
半自动模式下,可通过按键或手机终端进行各功能的操作。
通过GSM网络不仅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而且可以定时反馈信息,让用户可以及时了解鱼缸及家里的相关情况,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制作过程:1、提出方案,分析可行性。
1、收集资料,分析原理。
2、用altium designer绘制电路原理图。
3、软件编程并仿真4、生成电子元件器件列表,购买元器件。
5、按原理图焊接电路,烧写程序,调试程序。
6、生产成品。
原理介绍及原理图:1、系统设计方案架构:系统结构图2、功能原理介绍:本系统设有两种模式:1、自动模式2、人工模式。
两种模式可以通过按键或者手机终端切换。
全自动模式时鱼缸会每天喂一次食;每周换两次水,量为总水量的1/3或1/4;通氧为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
鱼缸里的水温,距上次喂食,换水,通氧的时间等会通过GSM定时发送到设定的手机上。
当人体红外模块感应人过来的时候,它会自动按一定的规则闪灯和播放音乐打开喷泉开关直到人离开,同时通过GSM向手机发送短信。
当主人不在的时候,即可知道有人进入了房间。
具体的时间或是否发送短信可以通过按键或手机终端进行修改。
必要时可以利用摄像头模块通过网络远程监测鱼缸及室内情况。
人工模式则是通过按键来控制喂食,换水,通氧,音乐喷泉等一系列功能。
远程控制时是通过手机或是PC终端来控制切换模式,是否进行信息反馈。
电子设计大赛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及目标:电子设计大赛是为激发青年学生对电子设计的兴趣,提高其电子设计能力而设立的大赛。
通过大赛的举办,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推动学生在电子设计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为电子科技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比赛目标:1. 提高学生的电子设计水平,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增进学生对电子科技行业的了解,激发其对电子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二、比赛内容:1. 比赛主题:电子产品设计与创新。
2. 参赛项目限定范围:电子产品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
3. 参赛项目类别:根据参赛者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分为本科组和硕士研究生组。
4. 比赛形式:作品提交+现场答辩。
三、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1) 在校学生团队以班级/学校为单位进行报名。
(2) 报名材料包括团队成员名单、指导老师信息等。
(3) 参赛费用:根据比赛规模确定参赛费用。
2. 作品提交阶段:(1) 参赛团队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作品说明书和设计原理图。
(2) 作品说明书要包括产品介绍、功能说明、技术参数、设计流程等内容。
(3) 作品原理图要清晰明了,能够完整展示产品的设计和原理。
3. 初赛评审阶段:(1) 由专家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
(2) 评审标准包括创新性、实用性、技术难度等。
(3) 评选出入围作品,进入决赛。
4. 决赛现场答辩阶段:(1) 入围作品进行现场答辩。
(2) 现场展示作品设计理念、功能演示等。
(3) 评委进行提问并评分。
5. 结果公布和颁奖典礼:(1) 根据评委评分进行成绩排名,公布获奖名单。
(2) 举办颁奖典礼,表彰获奖团队。
四、比赛评分标准:1. 初赛评分标准:(1) 创新性:作品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2) 实用性:作品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 技术难度:作品的技术难度和可行性。
(4) 完整性:作品的设计流程和文档完整性。
2. 决赛评分标准:(1) 设计理念:作品的设计思路和理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列丛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列丛书)目录第1章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1.1 温度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11.1.1 基于AD592的-25~+105 ℃的温度测量电路21.1.2 基于MAX6566/6577的温度测量电路(T/F输出)61.1.3 基于HT7500的医用数字体温测量电路81.1.4 基于MAX6625/6626的温度测量电路(12位I2C数字输出)121.1.5 基于DS1624的数字温度测量电路141.2 湿度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171.2.1 基于SHT1x/SHT7x 单片智能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测量电路181.2.2 基于HS1100LF/HS1101LF 电容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测量电路211.3 压力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241.3.1 基于MPXxxxx系列集成硅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电路251.3.2 基于24PCSMT/26PCSMT系列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电路271.4 磁场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291.4.1 基于AD22151磁场传感器的磁场测量电路291.4.2 基于HMC系列磁场传感器的磁场测量电路321.5 液位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381.5.1 基于LLE系列光电液位传感器的液位测量电路381.5.2 基于LM1042/LM1830液位传感器的液位测量电路391.6 超声波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441.6.1 超声波发射/接收传感器441.6.2 基于LM1812超声波收发器的超声波遥控电路481.7 转速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521.7.1 基于KMI15/16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电路521.7.2 基于LM2907/2917 F/V转换器的转速测量电路551.8 加速度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581.8.1 基于ADXL05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测量电路581.8.2 基于MMA1220D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测量电路631.9 光电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661.9.1 基于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电路661.9.2 基于AM336光电检测集成电路的光电检测电路701.10 电流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751.10.1 基于ACS750电流传感器的电流检测电路751.10.2 基于MAX471/472电流传感器的电流检测电路761.11 电容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791.11.1 基于CAV414电容/电压转换器的电容测量电路791.11.2 基于CAV424电容/电压转换器的电容测量电路811.12 角度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831.12.1 基于UZZ9000和KMZ41的角度检测电路831.12.2 基于UZZ9001和KMZ41的角度测量电路871.13 霍尔元件应用电路设计891.13.1 基于UGN3132/3133的霍尔开关电路891.13.2 基于UGN3503的线性霍尔传感器电路891.13.3 基于TLE4941/4941C的霍尔传感器电路91第2章信号调理电路设计2.1 桥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922.1.1 基于AD22055的桥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922.1.2 基于1B32的桥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932.2 温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972.2.1 基于ADT70的铂热电阻信号调理电路972.2.2 基于AD594/595/596/597的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路99 2.3 可编程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1042.3.1 基于MAX1459的二线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1042.3.2 基于AD7714的三线串行接口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107 2.4 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1132.4.1基于MAX1450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1132.4.2 基于MAX1458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115第3章放大器电路设计3.1 仪表放大器电路设计1193.1.1 基于AD624的仪表放大器电路1193.1.2 基于INA114的仪表放大器电路1213.1.3 基于PGA206/207的可编程增益仪表放大器电路1243.2 FET输入仪表放大器电路1253.2.1 基于INA121 FET输入仪表放大器的放大电路1253.2.2 基于LT1102 JFET输入仪表放大器的宽带放大电路1273.3 差分放大器电路1293.3.1 基于AD8132的350 MHz差分放大器电路1293.3.2 基于AD8351的RF/IF 2.2 GHz差分放大器电路1313.4 隔离放大器电路1333.4.1 基于ISO120/121的隔离放大器电路1333.4.2 基于AD215的120 kHz隔离放大器电路1383.5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电路1413.5.1 基于AD603的90 MHz低噪声可编程放大器电路1413.5.2 基于VCA2612的可编程80 MHz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电路143 3.6 采样/保持电路1453.6.1 基于AD783的采样/保持电路1453.6.2 基于SHC5320的采样/保持电路1463.6.3 基于MAX5165的32通道采样/保持电路1483.7 宽带放大器电路1503.7.1 基于RF3377的DC~6 GHz宽带放大器电路1503.7.2 基于ABA52563的DC~3.5 GHz的宽带放大器电路151 3.8 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1523.8.1 基于LM4766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1523.8.2 基于TAS5000和TAS5100的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153第4章信号变换电路设计4.1 乘法器电路设计1604.1.1 基于AD835的250 MHz电压输出四象限乘法器电路1604.1.2 基于MC1495的宽带线性四象限乘法器电路1624.2 V/F和F/V变换电路1654.2.1 基于VFC121的精密单电源V/F变换电路1654.2.2 基于AD650的V/F和F/V变换电路1674.3 数字电位器电路设计1704.3.1 基于X9541的数字电位器电路1704.3.2 基于MAX5494~MAX5499的10位双通道线性数字电位器电路174 4.4 信号发生器电路1774.4.1 基于MAX038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1774.4.2 基于HT1380的串行时钟电路184第5章射频电路设计5.1 低噪声放大器(LNA)电路设计1865.1.1 基于MBC13720的0.4~2.4 GHz低噪声放大器(LNA)电路186 5.1.2 基于MGA72543的0.1~6 GHz低噪声放大器(LNA)电路187 5.2 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1925.2.1 基于AD8353的0.1~2.7 G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1925.2.2 基于SGA5263的DC~4.5 GHz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1935.3 混频器电路设计1955.3.1 基于MC13143的DC~2.4 GHz线性混频器电路1955.3.2 基于LT5512的DC~3 GHz下变频器电路1975.3.3 基于LT5511的400~3000 MHz上变频器电路1995.4 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2025.4.1 基于U2793B的300 MHz调制器电路2025.4.2 基于RF2721的0.1~500 MHz解调器电路2035.5 锁相环(PLL)电路设计2055.5.1 基于MC145106的4 MHz PLL电路2055.5.2 基于SP5748的2.4 GHz PLL电路2085.6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电路设计2115.6.1 基于AD9834的50 MHz DDS电路2115.6.2 基于AD9858的1 GSPS DDS电路2185.7 单片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2355.7.1 基于MC2833的调频发射电路2355.7.2 基于MC3371/3372的窄带调频接收电路2375.7.3 基于ET13X220的FM/FSK 27 MHz发射器电路2415.7.4 基于ET13X210的FSK 27 MHz接收器电路244第6章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6.1 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2486.1.1 基于TPIC2101的直流电动机速度控制电路2516.1.2 基于M51660L的直流电动机伺服控制器电路2556.2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2586.2.1 基于UCC2626/3626的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2586.2.2 基于L6235的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2656.2.3 基于ECN3067的高压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2676.3 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设计2706.3.1 基于MC3479的两相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2706.3.2 基于STK673010的三相步进电动机正弦波驱动电路2726.3.3 基于L6258的PWM控制双全桥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2746.4 异步电动机控制专用电路设计2786.4.1 基于SA866的三相PWM波形发生器电路2786.4.2 基于MC3PHAC的交流电机控制电路2806.5 单相交流通用电动机控制专用电路设计2866.5.1 基于MLX90804的单相交流电动机控制电路2866.5.2 基于MLX90805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单相交流电动机控制电路288 6.6 MOSFET/IGBT开关器件驱动电路设计2916.6.1 基于IR2136/21363/21365的三相桥栅极驱动电路291 6.6.2 基于MC33395的三相桥栅极驱动电路293第7章测量与显示电路设计7.1 数字电压表电路设计2957.1.1 基于ADD3501/3701的单片数字电压表电路2957.1.2 基于MAX1492/1494的单片数字电压表电路2987.2 真有效值测量电路设计3027.2.1 基于AD737单片真有效值转换器的真有效值检测电路302 7.2.2 基于LTC1966/1967/1968的单片真有效值检测电路307 7.3 电能计量电路设计3097.3.1 基于ADE7751的单相电能计量检测电路3097.3.2 基于ADE7752的三相电能计量检测电路3147.4 射频功率测量电路设计3217.4.1 基于AD8362的50 Hz~2.7 GHz射频功率测量电路321 7.4.2 基于LT5504的0.8~2.7 GHz射频功率测量电路3237.4.3 基于LTC5507的100 kHz~1 GHz射频功率测量电路325 7.5 相位差测量电路设计3267.6 显示器驱动电路设计3317.6.1 基于LM3914/3915/3916的LED条形显示驱动电路331 7.6.2 基于TC826的LCD条形显示驱动电路3327.6.3 基于MAX6952/6953的LED点阵显示驱动电路335第8章电源电路设计8.1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3408.1.1 基于TOPSwitchGX的六端单片开关电源电路3408.1.2 基于TEA152x的开关电源电路3448.2 DC/DC变换电路设计3468.2.1 基于MC34063的升压/降压DC/DC电路3468.2.2 基于TL497A的升压/降压DC/DC电路3488.2.3 基于MAX756/MAX757的3.3 V/5 V/可调输出、升压DC/DC电路3508.2.4 基于MAX649/MAX651/MAX652的5 V/3.3 V/3 V/可调输出降压DC/DC电路353 8.3 恒流源电路设计355第9章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xx系列芯片原理与应用9.1 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xx系列芯片简介3579.1.1 8通道12位ADC/2个12位DAC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123579.1.2 6通道12位ADC/2个12位DAC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143589.1.3 双通道16位ADC/ 12位DAC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163599.1.4 双通道16位/24位ADC/ 12位DAC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243599.1.5 双通道16位/24位ADC/12位DAC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34/8363609.1.6 10通道24位/16位ADC/12位DAC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45/847/848360 9.28 通道12位ADC/2个DAC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31/8323619.2.1 ADuC831/ ADuC832的主要技术性能与特点3619.2.2 ADuC831/ADuC832的内部结构3619.2.3 ADuC831/ADuC832的引脚功能和封装形式3629.2.4 ADuC831/ADuC832的应用电路3659.3 单片数据采集系统ADuC8xx系列芯片外围扩展电路3679.3.1 ADuC8xx的电源电路3679.3.2 ADuC8xx的外部存储器扩展电路3679.3.3 ADuC8xx的单主设多从设连接形式3689.3.4 ADuC8xx的四线UART到PC机的接口电路3689.3.5 ADuC8xx的XY矩阵键盘电路3699.3.6 ADuC8xx与HD44780字符LCD显示器接口电路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