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病症-第3节-肺炎喘嗽
- 格式:ppt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42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点详解:肺炎喘嗽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
若邪在肺卫不解,化热入里,练液成痰,痰热互结,闭阻肺络,肺气闭塞,则出现本病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等。
肺主气而朝百脉,若感邪较重或正不胜邪,病情进展,则可由肺而累及他脏。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大肠之气不得下行,则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若邪热炽盛,内陷厥阴,引动肝风,则出现高热、神昏、抽搐等邪陷厥阴之变证;气为血之帅,若肺气郁闭,影响及心,致血行不畅,脉道涩滞,则出现唇甲发绀、舌有瘀斑等气滞血瘀证候,甚或因心失所养,心气不足,心阳虚衰,而出现面白肢冷,呼吸急促,心烦不安,右胁下痞块增大,脉微欲绝等重危之象。
若病情严重者,可因内闭外脱而死亡。
肺炎喘嗽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
痰热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
治疗原则:治疗以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基本法则。
痰热闭肺证候: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痰热壅盛,故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
肺气郁闭故见气促喘憋,鼻翼煽动。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象。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常用药: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清肺平喘,细茶升清降浊,桑白皮、葶苈子泻肺,苏子、前胡宣肺化痰,黄芩、虎杖清肺解毒。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点详解:咳嗽咳嗽病位不离于肺,常涉及脾,基本病机为外邪犯肺或内伤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咳嗽。
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小儿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兼有表证者,多属外感咳嗽;起病缓,病程较长,并伴不同程度脏腑功能失调者,多数内伤咳嗽。
治疗原则:小儿咳嗽的基本病机是肺气失宣,故以宣通肺气为基本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一般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治宜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
肺系病症——肺炎喘嗽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小儿肺炎。
肺炎喘嗽的病名首见于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是作者对麻疹病程中出现咳嗽、喘息、鼻煽等肺气闭塞证的命名。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好发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
本病若治疗及时得当,一般预后良好。
[病因病机]本病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
小儿外感风邪,外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肺失宣降,清肃之令不行,致肺被邪束,闭郁不宣,化热烁津,炼液成痰,阻于气道,肃降无权,从而出现咳嗽、气喘、痰鸣、鼻煽、发热等肺气闭塞的证候,发为肺炎喘嗽。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司腠理开合,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为水之上源。
其性以宣发肃降为顺,肺闭气郁为逆。
邪气闭郁于肺,肺失清宣肃降,水液输化无权,则凝而为痰,痰滞肺络,阻于气道,以致肺气上逆,为咳为喘,喉中痰鸣;若外邪入里化热,热邪炽盛,灼津炼液成痰,痰热交结,壅于气道,痰随气逆,则壮热烦渴,喘嗽多痰,喉间痰鸣漉漉。
肺主气而朝百脉,若邪气壅盛或正气虚弱,病情进一步发展,可由肺而涉及到其他脏腑。
如肺失肃降,可影响脾胃升降失司,以致浊气停聚,大肠之气不得下行,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
若热毒之邪炽盛,热炽化火,内陷厥阴,引动肝风,则又可致神昏、抽搐之变证。
肺主气,心主血,肝藏血,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
肺气闭塞,气机不利,则血流不畅,脉道涩滞,故重症患儿常有颜面苍白、青紫,唇甲发紫,舌质紫暗等气滞血瘀的证象;若正不胜邪,气滞血瘀加重,可致心失所养,心气不足,甚而心阳虚衰,并使肝脏藏血失调,临床出现呼吸不利,或喘促息微,颜面唇甲发绀,胁下痞块增大,肢端逆冷,皮肤紫纹等危重症。
而心阳不振和肺气闭塞,如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使病情好转,有可能迅速导致阳气虚脱。
《儿科学》肺系病症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三节肺炎喘嗽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肺炎喘嗽好发年龄是()A.新生儿B.婴儿C.幼儿D.婴幼儿E.学龄前儿童2.肺炎喘嗽的好发季节是()A.春季B.冬季C.夏季D.冬春E.秋冬3.参附龙牡救逆汤适用于肺炎喘嗽哪个证候?()A.邪陷厥阴B.心阳虚衰C.痰热闭肺D.毒热闭肺E.肺脾气虚4.华盖散适用于肺炎喘嗽哪个证候?()A.邪陷厥阴B.心阳虚衰C.痰热闭肺D.风寒闭肺E.风热闭肺5.风热闭肺证应选用何方?()A.桑杏汤B.银翘散C.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D.麻杏石甘汤E.桑杏汤6.痰热闭肺证首选方剂是()A.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B.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C.千金苇茎汤D.麻杏石甘汤E.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7.恶寒发热,呛咳频作,痰白清稀,呼吸急促应辩证为()A.风热闭肺B.风寒闭肺C.痰热闭肺D.阴虚肺热E.毒热闭肺8.汗出热不解,口渴引饮,咳吐黄痰,咽部红赤,气急鼻煽应辩证为()A.风寒闭肺B.风热闭肺C.痰热闭肺D.毒热闭肺E.阴虚肺热9.气急鼻煽,候中痰鸣,烦躁不安,两肋煽动,摇身撷肚应辩证为()A.风热闭肺B.痰热闭肺C.毒热闭肺D.心阳虚衰E.阴虚肺热10.高热炽盛,咳嗽剧烈,气急鼻煽,鼻孔干燥如烟煤应辩证为()A.风热闭肺B.痰热闭肺C.毒热闭肺D.心阳虚衰E.阴虚肺热11.低热盗汗,面色潮红,干咳无痰应辩证为()A.风热闭肺B.痰热闭肺C.毒热闭肺D.心阳虚衰E.阴虚肺热12.低热起伏不定,咳嗽乏力,喉中有痰,纳呆便溏应辩证为()A.风热闭肺B.风寒闭肺C.痰热闭肺D.阴虚肺热E.肺脾气虚13.突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呼吸困难,烦躁不宁者应辩证为()A.痰热闭肺B.毒热闭肺C.风热闭肺D.心阳虚衰E.邪陷厥阴14.壮热神昏,口噤项强,二目上视应辩证为()A.痰热闭肺B.毒热闭肺C.风热闭肺D.心阳虚衰E.邪陷厥阴15.下面哪项不是肺炎喘嗽的主要症状?()A.发热B.咳嗽C.气急D.腹胀E.鼻煽B型选择题:1. A.桑菊饮B.桑杏汤C.桑白皮汤D.泻白散E.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1)风热咳嗽的首选方剂是()(2)风热闭肺的首选方剂是()2. A.金沸草散B.华盖散C.小青龙汤D.麻杏石甘汤E.桂枝汤(1)风寒咳嗽的首选方剂是()(2)风寒闭肺的首选方剂是()3. A.沙参麦冬汤B.补中益气汤C.人参五味子汤D.参苓白术散E.六君子汤(1)气虚咳嗽的首选方剂是()(2)肺炎喘嗽之肺脾气虚证的首选方剂是()4. A.沙参麦冬汤B.麦门冬汤C.青蒿鳖甲汤D.百合固金汤E.千金苇茎汤(1)阴虚咳嗽的首选方剂是()(2)肺炎喘嗽之阴虚肺热证的首选方剂是()。
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在儿科学文献中,肺系病症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其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指儿童因肺炎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状。
一、肺炎喘嗽的发病原因肺炎喘嗽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其中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其次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
寄生虫感染则是由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
二、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现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咳嗽、喘息、呼吸急促、胸闷等。
咳嗽通常是湿性咳嗽,有时伴有痰液。
喘息通常在咳嗽之后发生,表现为呼气期呼吸困难、胸部紧迫感。
呼吸急促是肺炎喘嗽的常见症状之一,儿童出现呼吸急促时,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胸闷是指儿童在肺炎喘嗽时出现的胸部不适感。
三、肺炎喘嗽的诊断与治疗肺炎喘嗽的诊断主要依靠儿科医生的临床判断和相关的检查结果。
临床判断通常包括儿童的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X线等。
治疗肺炎喘嗽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喘嗽,应首先进行抗病毒治疗;②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喘嗽,应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③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对于儿童出现喘息、呼气困难等症状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
四、肺炎喘嗽的预防措施肺炎喘嗽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清洁;②注重个人卫生,定期洗手,避免接触有病毒、细菌等的人或物品;③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④预防性接种,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相关接种计划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五、肺炎喘嗽的注意事项儿童出现肺炎喘嗽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避免儿童暴露在不良的环境中;②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物质,如烟草、油烟等;③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肺炎喘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特征是呼吸急促、咳嗽和喘息。
尽管肺炎喘嗽的症状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幸运的是,存在一些有效的诊疗方案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一、病因与诊断1. 病因肺炎喘嗽的主要病因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感染会引起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狭窄和黏液分泌增加,从而引发咳嗽和喘息症状。
2. 临床表现与诊断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喘息和胸闷等症状。
患者一般会有呼吸困难的感觉,尤其在活动或夜间更为明显。
诊断肺炎喘嗽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辅以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的评估。
二、非药物治疗1. 呼吸道疏通技术呼吸道疏通技术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旨在通过体位改变和轮流体位进行胸部物理疗法,促进黏液排出和呼吸道通畅。
常见的呼吸道疏通技术包括背部拍击、振动和呼吸运动训练等。
2. 氧气疗法氧气疗法可以提供额外的氧气给患者,以减轻呼吸困难和缓解症状。
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给予氧气疗法,以及给氧浓度和时间的调整。
三、药物治疗1. 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剂是肺炎喘嗽治疗的基础药物,能够舒展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支气管痉挛和炎症反应。
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包括短效β2激动剂和长效β2激动剂。
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在肺炎喘嗽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减轻呼吸道水肿和黏液分泌。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严重程度,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3. 抗生素如果肺炎喘嗽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则抗生素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根据细菌的敏感性,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并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静脉给药或口服给药。
四、康复护理1. 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避免病毒感染的途径,如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勤洗手等。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少吸烟、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也有助于康复。
2. 呼吸康复训练呼吸康复训练是指通过特定的呼吸肌肉锻炼和有氧运动来增强呼吸功能和改善肺部通气。
肺炎喘嗽一、定义: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二、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
三、病因病机:病因:1.感受外邪2.他病传变病机:邪热闭肺是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
四、诊断要点:1.起病急,有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或高热不退。
3.新生儿肺炎时,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等症状为主,而无上述典型症状。
4.肺部听诊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常伴干性啰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5.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6.实验室检查包括:(1)血象检查:细菌引起的肺炎,白细胞总数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引起,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有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2)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和鉴别等。
五、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热、咳、痰、喘是肺炎的典型症状;2.治疗原则:开肺化痰,止咳平喘。
3.证治分类:常证(1).风寒闭肺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分析:风寒之邪外袭于肺,肺失宣肃,而见诸症。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3 杏仁5 苏子5 荆芥5 防风5桔梗3 白前5 陈皮5 甘草3(2)风热闭肺证候:轻则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粘稠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重则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分析:风热犯肺,外感风寒化热而来,热盛则易发展为痰热闭肺证。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3 杏仁5 生石膏15 甘草5 金银花10连翘8 薄荷3 桑叶8 桔梗3 前胡5(3)痰热闭肺证候: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红苔黄,脉弦滑。
第三节肺炎喘嗽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
肺炎喘嗽的病名首见于<麻科活人全书),该书叙述麻疹出现“喘而无涕,兼之鼻煽”症状时,·称为“肺炎喘嗽”。
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一般发病较急,若能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本病包括西医学所称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
>[病因病机]引起肺炎喘嗽的病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外因主要是感受风邪,小儿寒温失调,风邪外袭而为病,风邪多夹热或夹寒为患,其中以风热为多见。
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宜,久病不愈,病后失调,则致正气虚弱,卫外不固,腠理不密,而易为外邪所中。
肺炎喘嗽的病变主要在肺。
肺为娇脏,性喜清肃,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感受风邪,首先侵犯肺卫,致肺气郁闭,清肃之令不行,而出现发热、咳嗽、痰壅、气促、鼻煽等症。
痰热是其病理产物,常见痰热胶结,阻塞肺络,亦有痰湿阻肺者,肺闭可加重痰阻,痰阻又进一步加重肺闭,形成宣肃不行,症情加重。
.以肺为主要适应症,肺气郁结,气滞血瘀,心血运行不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气不足,心阳虚衰。
也可因邪热过盛,导致厥阴郁结,以致高热,动风证。
若影响脾胃升降,浊气不聚,大肠之气衰,则可出现腹胀、便秘等腑证症状。
患有严重肺炎或体质虚弱的孩子,病后往往无法康复。
比如身体虚损,卫弱,可引起长期不规则发热,或寒热交换,自汗;津液不足者可出现发热,尤其是夜间,手足灼热,盗汗,夜不寐等症状。
[临床诊断]1.发病较急,轻证仅有发热咳嗽,喉间痰鸣,重证则呼吸急促,鼻翼煽动。
2.病情严重时,痰壅气逆,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唇口青紫发绀。
3.初生儿患本病时,常见不乳、神萎、口吐白沫,可无上述典型证候。
4.肺部听诊可闻细湿哕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5.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疾病:肺炎、喘嗽肺炎和喘嗽是常见的肺系疾病,特别在儿童中更为普遍。
了解这些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儿童生病时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肺炎和喘嗽的相关信息,包括疾病的定义、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的感染。
细菌,病毒或真菌可以引发肺炎。
在儿科中,病毒性肺炎更为常见。
肺炎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以及体力衰弱等。
对于特别弱小或有免疫缺陷的儿童,肺炎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有肺炎症状的儿童,尤其是年幼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儿童,家长应尽快求医。
喘嗽是一种特殊的咳嗽,常伴有哮喘发作。
喘嗽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尖锐的呼吸声、呼吸困难和胸闷。
喘嗽发作一般会发生在夜间,并且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
孩子因喘嗽而失眠、食欲不振,严重时还会引起气促和疲劳。
与肺炎相比,喘嗽并不能直接危及生命,但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喘嗽可能引发并发症,例如呼吸道感染等。
针对这些肺系疾病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对于细菌性肺炎,通常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消灭细菌感染。
但对于病毒性肺炎,抗生素无效。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退烧药以缓解症状,同时保持充分饮水和休息。
对于喘嗽,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来扩张气道,减少喘息的发作。
对于严重的喘嗽病例,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或吸入类固醇来减轻炎症反应。
除了治疗,预防也是关键。
对于肺炎和喘嗽,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首先,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疾病预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应经常洗手,并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
其次,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肺炎球菌疫苗。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关键,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的睡眠和经常锻炼。
最后,对于已经患有喘嗽或肺炎的儿童,家庭应该提供温暖和舒适的环境,避免潮湿和寒冷的天气。
总结起来,肺炎和喘嗽是常见的儿科肺系疾病。
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而喘嗽则是一种特殊的咳嗽,常伴有哮喘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