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292.50 KB
- 文档页数:27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儿科学》(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肺炎喘嗽的诊断标准。
(1)起病较急,有发热,干咳,气促,鼻煽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出版)[3]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15年发布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4]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
(1)新近出现发热,干咳为主,稍有黏痰,可伴有畏寒、头痛、胸痛等症状。
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
(2)肺部听诊可闻及吸气末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或干啰音,年长患儿肺部体征初期常不明显。
(3)胸部X线检查显示点状、斑片状、节段性、大叶性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
(4)肺炎支原体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原阳性和(或)单次MP–IgM抗体滴度≥1∶160;或者恢复期和急性期双份血清MP–IgM或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
(二)证候诊断参考《中医儿科学》(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1.急性期常证(1)风热闭肺证: 发热,咳嗽,咽红,气急,有汗,口微渴,痰黄,量少或无,舌红,苔黄,脉浮数。
(2)痰热闭肺证: 高热不退,咳嗽,痰黄黏稠,痰涎壅盛,气急鼻煽,面赤口渴,口周发绀,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3)毒热闭肺证:高热炽盛,喘憋,咳嗽,烦躁口渴,涕泪俱无,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芒刺,苔黄,脉洪数。
(4)湿热闭肺证: 身热不扬,咳嗽,咯痰不爽,食少腹胀,大便黏腻,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兼证瘀血阻络证: 咳嗽,喘促,气急,胸闷胸痛,口周发绀,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曲张,脉弦涩。
《中西医结合治疗 1 例小儿肺炎喘嗽的护理》一、疾病概述小儿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当于西医的小儿肺炎。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外感风邪: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侵。
风邪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常兼夹寒、热、燥等邪。
- 内蕴痰热: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所伤,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为痰。
痰热互结,上贮于肺,发为本病。
- 正气虚弱: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2. 发病机制- 外邪犯肺:风邪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若邪热壅肺,炼液为痰,痰热互结,阻于气道,则见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
- 痰热闭肺:痰热内盛,闭阻肺气,肺失宣降,气滞血瘀,可出现口唇青紫、鼻翼扇动等症。
严重者可致心阳虚衰、邪陷厥阴等变证。
三、临床表现1. 发热:体温可高达 38℃ - 40℃,热型不定,可为弛张热、稽留热或不规则热。
2. 咳嗽:初期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嗽逐渐加重,有痰声。
痰液可为白色黏液痰、黄色脓性痰或血性痰。
3. 气促:呼吸急促,每分钟可达 40 - 80 次。
严重者可有鼻翼扇动、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
4. 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喘憋,可伴有点头呼吸、呻吟等。
5. 肺部体征:早期肺部可无明显体征,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
四、治疗要点1. 西医治疗- 抗感染: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 对症治疗:发热时给予退烧药,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治疗。
- 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中医治疗- 中药内服: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 中药外敷:可选用中药膏剂外敷肺俞、膻中等穴位,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风寒闭肺: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3、痰热闭肺: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粘稠,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指纹紫浮。
4、毒热闭肺: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喘憋,便秘溲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一)发热1、密切观察发热时间及程度,性质和规律。
2、注意有无伴随症状,如怕冷、出汗、口渴、面色变化、舌苔、脉象、神志等的变化。
3、体温过高或过低、发热程度与伴随症状不符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4、遵医嘱清天河水 ( 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 次、5、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减轻呼吸道症状。
(二)咳喘1、咳喘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将痰液吸出。
2、注意观察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呼吸的频率、节律,咯痰的性质、量、气味、颜色,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症状。
3、出现呼吸困难、面唇紫绀时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
4、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中医特色治疗1、风寒闭肺患儿中药汤剂宜热服,风热闭肺患儿中药汤剂宜频服、温服,痰热闭肺、毒热闭肺患儿中药凉服、频服。
2、中医贴肺腧穴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输注,必须使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与西药注射剂合用时,建议用生理盐水间隔,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4、常用的药物有穿琥宁、双黄连、清开灵等注射液。
(三)特色技术1.穴位贴敷 : 充分暴露贴敷部位,注意保暖及患者隐私。
膏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一般以 0.2-0.3cm 为宜,并保持一定湿度。
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停止使用,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处理。
肺炎喘嗽的中医护理指导肺炎喘嗽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痰鸣、气急、鼻煽为主要临床表现,重者患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病位在肺,病机为邪犯与肺,肺气上逆,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
中医药在防治此类呼吸道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如何做好肺炎喘嗽的护理护理呢?◆ 肺炎喘嗽的辨证分型及临症施护(一)风寒闭肺证① 病室避风,注意保暖。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③ 高热时要多饮水,可用温水擦身,或杵针大椎、合谷、少商、商阳等穴以散寒退热或中药保留灌肠退热;或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胃经等推拿退热。
(二)风热闭肺证① 穿衣被盖不宜过暖。
② 指导多饮水,拍背协助排痰。
③ 高热者,可针刺大椎、风池等穴或点刺放血;或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用中药退热;或中药保留灌肠清热解毒;或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胃经等推拿退热。
(三)湿热闭肺证① 痰多黏稠不宜咳出时,医嘱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② 祛痰贴贴敷肺腧、大椎穴以化痰、止咳。
③ 小儿肺炎推拿:平肝经清肺经、清补大肠经、清补脾经以清肺化痰止咳。
(四)痰热闭肺证① 病室空气流通,湿温度适宜,避免干燥、灰尘及异味刺激。
② 患儿出现气急、喘憋时宜静卧,及时吸氧、吸痰。
③ 多饮水,予以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④ 便秘者,于中药汤剂中加清热通便药,或单用大黄或番泻叶泡水,使热从下泄。
⑤ 祛痰贴贴敷肺腧、大椎穴以化痰、止咳。
(五)阴虚肺热证① 盗汗多者,可用干毛巾擦干,并及时更换内衣,以免受凉。
② 干咳者可用百部、百合、杏仁、麦冬煎汤频饮,以滋阴润肺。
③ 祛痰贴贴敷肺腧、大椎穴以化痰、止咳。
(六)肺脾气虚证① 低热患儿应多休息,避免活动量过大;自汗患儿可用黄芪、浮小麦、麻黄根泡水频饮。
② 咳甚患儿可用黄芪、紫菀、款冬花泡水频饮;便溏者腹部热敷。
③ 祛痰贴贴敷肺腧、大椎穴以化痰、止咳。
④ 小儿肺炎推拿:平肝清肺经、清补大肠经、清补脾经以清肺健脾化痰止咳。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总结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总结报告1. 引言肺炎喘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肺炎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最近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也是一种导致肺炎的病毒。
肺炎病人常常伴随咳嗽和喘息,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适与困扰。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在缓解肺炎病人的喘嗽症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炎喘嗽的中医护理方案。
1. 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中医将肺炎喘嗽分为不同的病理类型,如风寒型、风热型、湿热型等。
在治疗之前,准确的辨别病理类型对于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至关重要。
中医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诊断方法来确定病理类型,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 中药调理中药具有温通散寒、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对于缓解肺炎喘嗽症状非常有效。
常用的中药有炙甘草、淡竹叶、款冬花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煎剂、颗粒、丸剂等形式服用,也可以通过熏洗、吸入等方式使用。
中医护理中,中药的配方和使用方法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3. 食疗调养中医强调饮食对于疾病的调理作用。
肺炎病人在护理期间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整。
食疗调理方案包括适量摄入含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食材,如蘑菇、西红柿、胡萝卜等;少食生冷食物,避免过辛辣油腻食品;增加饮水量,保持身体的湿润等。
这些食疗方案都有助于改善肺炎喘嗽症状,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
4. 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缓解肺炎的喘嗽症状具有独特的效果。
按摩肺经的穴位,如太渊穴、太冲穴、百会穴等,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舒缓呼吸道症状。
按摩的方法包括指压、轻揉、拍打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感受进行调整。
5. 心理疏导肺炎病人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中医护理强调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病人的交流、鼓励和安慰等方式,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提高康复的效果。
同时,中医护理也推崇病人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帮助恢复身心的平衡。
总结起来,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中药调理、食疗调养、穴位按摩和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总结报告范文In recent times, the outbreak of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has been a major concern worldwide. It has affected millions of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this illness is coughing, particularly in severe cases that lead to pneumonia. In this report, we will analyze and summarize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lan for patients with cough due to pneumonia.最近,冠状病毒大流行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它已经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和健康。
这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咳嗽,特别是在导致肺炎的严重病例中。
本报告将分析和总结肺炎所致咳嗽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
Chinese medicine approaches illnesses from a holistic perspective, taking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the overall balance of one's body and mind. When it comes to managing cough caused by pneumonia,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regulating qi (vital energy) flow and clearing heat from the lungs.中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疾病,考虑诸如身心总体平衡等因素。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近几年来,肺炎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
肺炎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也给全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传统中医药在肺炎的诊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因此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诊疗方案,帮助患者了解并更好地应对肺炎所带来的喘嗽问题。
肺炎的中医解读:肺属金,主管呼吸,喘嗽是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中医认为,喘嗽是肺热或肺寒引起的,通常伴随着咳嗽、胸闷等症状。
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炎,中医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中医诊断与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和舌脉等进行全方位的诊断,然后采用针灸、草药等方式进行治疗。
1. 肺热型肺炎的喘嗽:肺热型肺炎通常伴随着高热、咳嗽、咳痰黄稠、痰黄等症状。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化痰,药物选择以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为主,如黄芩、板蓝根等。
此外,针灸疗法也可用于辅助治疗,比如对肺经穴位进行刺激,以促进病情缓解。
2. 肺寒型肺炎的喘嗽:肺寒型肺炎通常伴随着咳嗽、嗓子疼痛、畏寒等症状。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温肺散寒,药物选择以具有温肺散寒功效的草药为主,如干姜、附子等。
同时,中医认为寒湿易侵袭肺脏,因此可以采用艾灸疗法或者贴敷温热的中药来增加肺部的温度,促进病情康复。
3. 三焦卫气失和型肺炎的喘嗽:由于肺主气机,如果三焦卫气失和,会导致肺炎症状的出现,如喘嗽、烦躁等。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调理气机,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艾灸、推拿等。
选择的穴位通常是手太阴肺经的部分穴位,如太渊、太商等,以恢复肺部的正常气机。
除了中医药治疗外,中医还注重调节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污染和接触有害气体。
此外,饮食也对恢复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肺喜清淡,患者在饮食方面要低脂、低盐、高纤维,多食用蔬菜水果,适量吃些白木耳、柚子皮等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
综上所述,肺炎喘嗽是中医诊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