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SIM在世博高强度客流设施服务水平分析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644.87 KB
- 文档页数:5
第24卷 第06期计 算 机 仿 真2007年06月 文章编号:1006-9348(2007)06-0239-04V ISS I M在地铁枢纽客流微观仿真中的应用张建勋,韩宝明,李得伟(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摘要:枢纽的集散效率评价是地铁建设和运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目前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提出通过动态模拟地铁枢纽站内乘客疏散的方法来评估枢纽的集散效率,借助路面交通管理和控制的成熟办法和相应的仿真软件———V ISSI M,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枢纽抽象建模、地铁换乘枢纽的参数校核和枢纽内乘客模拟。
作为案例,以北京地铁宣武门枢纽换乘站为研究背景,对该站未来高峰时段的客流进行了模拟,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通过分析得出,利用V ISSI M进行地铁枢纽的客流微观仿真以达到评估枢纽集散效率的目的,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地铁枢纽站;微观仿真;交通管理;乘客交通流中图分类号:U491;TP391.9 文献标识码:AApplica tion of V ISS I M i n Pedestr i an S i m ula tion of M TR Sta tion sZHAN G J ian-xun,HAN B ao-m ing,L i D e-wei(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Beijing J 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the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in dealing w ith pedestrian traffic flow in metro hub isone of the key p roblem s in metro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Unfortunately,there is al most no theoretical ortechnological support in this field.This thesis comes up w ith a solution of dynam ic si mulation of the pedestriantraffic flow in metro stations.This solution resorts to the well-grounded p ractices in metro management and itscorresponding si m ulation soft ware named V ISSI M to carry out the modeling of the stations,the exam ination of theparameters in the transferring stations and the si mulation of the pedestrian traffic flow.Taking Xuan W u M enstation in Beijing M TR net work as an examp l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destrian traffic flow in rush hours inthe com ing future are p redicted the si m ulation parameters are calibrated by using a field data and satisfactoryresults are obtained.And this solution p roves to be very p ractical and efficient.KEYWO RD S:M etro hub;M icro-si mulation;Traffic management;Pedestrian traffic flow1 引言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而对于地铁枢纽站的建设却急需设计保障,这方面尚无技术支持。
VISSIM实验与交通设施设计任务第一篇:VISSIM 实验与交通设施设计任务VISSIM 实验与交通设施设计任务适用专业: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尾数为28)说明:本任务把交通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内容中的vissim仿真任务整合在交通设施设计的课程设计中。
vissim仿真具体要求结合实验指导书。
1.任务的对象见附图:。
2.根据附图中给定的道路边线(该线为车行道边线,不包括人行道宽度,但包括有非机动车道宽度)。
3.根据给定的图纸范围,自己根据道路宽度确定道路功能、等级、车道宽度及车道数。
4.针对平面交叉口:自己用CAD工具对交叉口进行交通设计(包括交叉口进口道、渠划、标志标线),每个平面交叉口提出两个方案。
5.针对立体交叉口(含分离式):对出入口及车道功能进行方案设计。
6.对于路段:主要是车道划分,如果有公交车站,应该设置成港湾式设计。
7.对于有公交专用线的路段及交叉口进口道进行设计。
对于以上所描述内容都要进行VISSIM仿真以重现交通,具体的交通量:路段每个车道流量为1000辆/h(大型车率6%,小型车率94%),左转流量10%,右转流量10%。
交通仿真专题:(在完成相应任务对象的交通设计的基础方案上进行)1.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及仿真:每条公交线通过调查得:设计高峰2分钟,平峰5分钟,车站每次停靠上车5人次,实载率85%,满载30人;停靠站合理设置三条公交线。
2.地面大型停车场设计及仿真:根据实际面积设计泊位及交通组织,然后仿真,高峰到达流量为100辆/h,周转率1.3h/辆。
3.多通道收费站设计及仿真:设计一个单向4个通道(双向8车道)的收费站场,并进行仿真:车道到达率为1000辆/h,每辆车服务时间10秒。
具体任务为:在进行合理的局部路网的交通组织的基础上,对临顿路-凤凰街与干将路形成的地面道路平面交叉口合理渠划设计,设计合理的标志标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
邓建华 2008-11-11第二篇:地下停车场划线及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方案四川锋行天下交通工程线有限公司地下停车场划线及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方案一、标线道路交通标线、停车位标线及指示箭头等采用专用标线涂料(分为热熔和常温冷涂)。
VISSIM仿真技术在道路施工期交通组织中的应用作者:高雨田来源:《时代汽车》2021年第05期摘要:研究基于VISSIM交通仿真软件,搭建广深高速新塘立交段现状交通运行模型,标定模型中各阶段涉及到的车辆-驾驶行为参数。
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仿真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提出改善建议,最后通过仿真模型,验证改善措施对施工组织期间对车辆通行效率的有效性。
研究通过仿真软件定量评价和直观展示广深高速公路新塘互通立交改造期间的交通运行情况,为新塘立交施工期间“保畅”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VISSIM 交通仿真施工期间交通组织1 引言广深高速全长122.8公里,是连接广州、东莞、深圳等三地最为重要的交通通道。
2019年,广深高速全线平均日交通量达到13万pcu/日,因此,广深高速新塘立交段改扩建期间,通过优化施工组织,维持道路的正常通车,降低因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压力和群众出行的不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研究采用交通仿真工具,对新塘立交改扩建期间各阶段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定量化的多方案测试,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建议,为新塘立交改扩建期间“保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2 技术路线为了确保VISSIM能够较更加真实地反映和重现新塘立交在施工组织期间的实际交通状况,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新塘立交现状基本道路数据、道路设计数据、交通管理数据;(2)标定跟车模型参数、车辆特性参数、驾驶员特性参数等仿真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将仿真结果与新塘立交现状的运行状况进行流量和运行速度等方面的校核,从而确保仿真结果更加真实准确;(3)对施工组织各阶段进行敏感度分析,挑出施工组织期间对正常交通运行影响最大的几个阶段,进行重点分析;(4)对施工组织期间最敏感阶段进行仿真;(5)提出结论及建议,见图1。
3 建模范围及研究时段及年限3.1 建模范围本次仿真的路网建模范围为广深高速新塘立交段、上下高速各匝道、上下高速各收费站及国道G107新塘立交段。
《基于VISSIM的首都机场出租车上客方案比选研究》篇一一、引言首都机场作为我国重要的航空枢纽,每天都有大量的旅客进出。
如何有效地提高出租车上下客的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篇论文以首都机场的出租车上客方案为研究对象,运用VISSIM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比较不同上客方案的运行效率和可行性,以期为首都机场的出租车管理提供参考。
二、VISSIM软件简介VISSIM是一款用于交通仿真的软件,具有高度的仿真精度和丰富的模型库,可模拟各种交通环境和交通状况。
使用VISSIM进行建模和仿真,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和预测不同上客方案的运行情况,从而为实际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三、首都机场出租车上客现状分析当前首都机场的出租车上客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上客区域混乱、上客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上客效率,我们采用了VISSIM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对不同的上客方案进行比较研究。
四、基于VISSIM的首都机场出租车上客方案建模与仿真1. 建模过程使用VISSIM软件进行建模时,我们首先需要建立首都机场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模型,包括道路、建筑、交通标志等。
然后根据不同的上客方案,设置出租车的上客点、行驶路线和停靠点等。
在模型建立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 仿真过程在模型建立完成后,我们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调整不同的参数,如出租车的数量、上客点的位置、交通流量等,模拟不同上客方案的运行情况。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时观察和分析各种数据的运行情况,如车辆的行驶时间、拥堵情况等。
五、不同上客方案的比较研究我们比较了多种不同的上客方案,包括分散式上客、集中式上客、智能调度上客等。
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上客方案在运行效率和乘客满意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其中,智能调度上客方案在提高上客效率和减少拥堵方面表现最为优秀。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建议首都机场采用智能调度上客方案。
这种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上客效率,减少拥堵情况,提高乘客的满意度。
第四章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使用介绍第一节 VISSIM微观仿真软件介绍1.VISSIM仿真系统基本原理VISSIM是由德国PTV公司开发的微观交通流仿真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离散的、随机的、以十分之一秒为时间步长的微观仿真软件。
车辆的纵向运动采用了德国Karlsruhe大学Wiedemann教授的“心理—生理跟车模型”;横向运动(车道变换)采用了基于规则(Rule-based)的算法。
不同驾驶员行为的模拟分为保守型和冒险型。
VISSIM软件系统内部由交通仿真器和信号状态发生器两大程序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接口来交换检测器的呼叫和信号状态。
"交通仿真器"是一个微观的交通流仿真模型,它包括跟车模型和车道变换模型。
"信号状态发生器"是一个信号控制软件,它以仿真步长为基础不断地从交通仿真器中获取检测信息,决定下一仿真时刻的信号状态并将这信息传送给交通仿真器。
图4.1 VISSIM中交通仿真器和信号状态发生器2.VISSIM仿真系统基本功能VISSIM可以作为许多交通问题分析的有力工具,它能够分析在诸如车道特性、交通组成、交通信号灯等约束条件下交通运行情况,不仅能对交通基础设施实时运行情况进行交通模拟,而且还可以以文件的形式输出各种交通评价参数,如行程时间、排队长度等。
因此,它是分析和评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各种方案的交通适应性情况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VISSIM的主要交通分析功能:1、固定式信号灯配时方法的开发、评价及优化。
2、能对各种类型的信号控制进行模拟,例如:定时控制方法、车辆感应信号控制方法、SCA TS和SCOOT控制系统中的信号控制等。
在VISSIM中,交通信号配时策略还可以通过外部信号状态发生器(V AP)来进行模拟,V AP允许用户设计自己定义的信号控制方法。
3、可用来分析慢速区域的交通流交织和合流情况。
4、可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信号灯控制以及停车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以及立交等5、分析公共交通系统的复杂站台设施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情况。
VISSIM实验案例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和交通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各种交通管理手段和策略。
VISSIM(Verkehr In Städten-SIMulationsmodell,即城市交通模拟模型)作为一种交通仿真软件,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规划研究和交通管理实践中。
为了验证VISSIM在交通规划和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下介绍一个VISSIM实验案例。
该案例以市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VISSIM模拟分析交通流量的分布和交通信号灯的优化配置,以减少道路拥堵程度。
具体步骤如下:第二步,设置交通流模型。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进出口道路上的交通流量和类型(车辆、公交车、行人等),以及交通流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可以设置不同路段的车辆转向规则,以模拟真实的交通行为。
第三步,配置交通信号灯。
通过VISSIM软件的信号控制功能,设置各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策略。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信号灯的时长、配时模式等参数。
第四步,运行仿真模拟。
在保证模拟参数的准确性的前提下,运行VISSIM模型,并观察模拟结果。
模拟结果包括交通流量的分布、道路拥堵程度、车辆行驶速度等指标。
第五步,优化信号灯配置。
通过观察模拟结果和分析数据,对比不同信号灯配置方案的效果。
通过试错和调整信号灯的控制策略,找出最佳的信号灯配时方案。
第六步,模拟验证。
根据最佳信号灯配时方案,再次运行VISSIM模型,观察模拟结果是否满足预期效果。
如果实际结果符合预期,则可将此方案用于实际交通信号灯的优化配置。
通过以上实验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VISSIM模拟可以准确地反映出道路网络中交通流的分布和交通拥堵的程度。
通过观察模拟结果,可以直观地了解到道路网络中哪些路段的交通流量较大,哪些路段容易出现拥堵。
其次,通过调整信号灯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道路的拥堵程度。
根据模拟结果,可以找出最佳的信号灯配时方案,从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vissim7例子标题:使用VISSIM7模拟交通流量的实例分析VISSIM7是一款用于模拟交通流量的软件,通过对交通流动进行模拟,可以帮助研究者和规划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交通系统。
下面将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VISSIM7进行交通流量分析。
1. 建立道路网络:在VISSIM7中,首先需要建立道路网络。
可以通过绘制道路的形状、设定车道数量和宽度等信息来建立道路网络。
这些信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2. 设置交通流量:在道路网络建立完成后,需要设置交通流量。
可以通过设定车辆的起始位置、速度和行驶方向等信息来模拟不同道路上的交通流量。
可以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设置不同车辆类型和流量大小,以模拟真实的交通状况。
3. 设定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对交通流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VISSIM7中,可以设定交通信号灯的工作时间、绿灯时间和红灯时间等参数。
通过模拟不同的信号灯控制方案,可以评估不同方案对交通流量的影响,并优化信号灯的调度策略。
4. 运行模拟:在设置好道路网络、交通流量和交通信号灯后,可以开始运行模拟。
VISSIM7会根据设定的参数,模拟车辆的行驶情况,并记录下每个时间步的交通流量数据。
可以通过查看模拟结果,了解道路网络的拥堵情况、车辆的行驶速度等信息。
5. 数据分析:模拟结束后,可以通过VISSIM7提供的分析工具对模拟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
可以生成交通流量密度图、速度分布图等,以便更直观地了解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
还可以通过导出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6. 优化方案:根据模拟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评估不同的交通管理方案,并制定优化措施。
例如,可以调整交通信号灯的工作时间,优化道路的布局,增加或减少车道数量等,以改善交通流量的状况。
7. 评估效果:在优化方案实施后,可以再次进行模拟,评估优化效果。
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模拟结果,可以判断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并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交通仿真技术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VISSIM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交通仿真软件之一,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和实时数据分析能力。
本文主要围绕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进行应用研究,通过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以及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该技术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预测等方面的潜力,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引言随着人口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交通仿真技术应运而生。
交通仿真技术通过构建交通仿真模型,模拟城市的道路网络和交通流动情况,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交通管理者分析交通状况,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策略。
2.VISSIM的概述VISSIM是由德国交通研究中心(PTV)开发的交通仿真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研究等领域。
VISSIM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和灵活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模拟城市中的车辆行驶规律和交通流动情况。
3.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实时数据是指在真实交通环境中获取的数据,包括车辆速度、密度、车头间距等。
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利用这些数据,结合仿真模型对现实交通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帮助交通规划者和管理者获取更加准确的交通信息。
3.1 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数据的采集是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的基础。
通过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和无线通信技术等手段,可以实时获取车辆行驶速度、位置和交通流量等信息。
3.2 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模拟通过将实时数据输入VISSIM交通仿真模型中,可以模拟真实交通情况下的车辆行驶规律和交通流量分布。
利用VISSIM的仿真功能,可以对不同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预测。
3.3 实时数据分析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还可以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包括车辆速度与密度的关系、车辆拥堵情况等。
VISSIM在道路交通仿真分析中的应用VISSIM在道路交通仿真分析中的应用ApplicationofVISSIMforTrafficSimulationandAnalysis■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彭武雄许源摘要:VIssIM仿真软件功能强大,能对各种交通系统进行模拟.目前,该微观仿真软件己得到了越来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武汉长江隧道"与"南京长江隧道"相关安全项目为研究背景,提出了用VISSIM模拟得出运行车速断面图和交通冲突数的方法,指出了方法的优点,表明了该软件在交通仿真中的实用性.关键词:VISSIM交通微观仿真'安全评价Abstract:ThefunctionofVISSIMispowerful,itcansimulatekindsoftrafficsystem.Atprese nt,ithavegotthemoreextensiveapplication.Thispapertakethesafetyitemsof"WuHanChangJiangTunnel''a nd"NanJingChangJiangTunnel"asthestudybackground,andadvancethemethodsaboutthech artofoperatingspeedandtrafficconflictsuseVISSIM,theadvantageofthesemethodsareindicate d,itprovedthatthissoftwareispracticalforsimulation.Keywords:VISSIMtrafficmicroscopicsimulationsafetyevaluationVISSIM是德国PTV公司开发的微观交通流仿真系统能分析在车道类型,交通组成,交通信号控制,停车让行控制等众多条件下的交通运行情况,具有分析,评价,优化交通网络,设计方案比较等功能,是分析许多交通问题的有效工具….70).一,VISSIM简介(一)VlsslM核心模型VISSIM采用的核一0模型是Wiedemann于1974年路是:一旦后车驾驶员认为他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心理(安全)距离时,后车驾驶员开始减速.由于后车驾驶员无法准确判断前车车速,后车车速会在一段时间内低于前车车速,直到前后车间的距离达到另一个心理(安全)距离时,后车驾驶员开始缓慢地加速,由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加速,减速的迭代过程.图1VISSIM中的跟车模型CWiedemann1974) (二)系统模块构成VISSIM系统由许多的模块组成,各模块在软件中有着不同的功能.现简要介绍几个常用的模块n].(1)车辆定义模块:主要用于车辆类别和车辆类型的定义,一种车辆类别可包含几种车辆类型,一种车辆类型根据外形设计尺寸,外形,颜色和动力性能等不同,同时可包含上十种车辆.(2)车速分布模块:用于定义车辆在模型道路上各个路段的运行车速,通常为一区间,并呈"S"形分布.(3)车辆跟驰模块:用于定义并设置车辆跟驰Wiedemann教授(1974年)研发的基于驾驶人心理一生理的跟车模型,如图1所示.(4)车辆驾驶模块:定义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主要可分为自由行驶,接近前方车辆行驶,跟驰行驶和制动.其界线可在图1中清楚地看到.(5)车道变换模块:在多车道的路段上,VISSIM在同一路段上使用.(6)交通量定义模型:定义进入模拟路段的车流量,采用混合交通量.(7)动态分配模块与V AP:动态分配模块能模拟实时交通的信息对驾驶员路径选择造成影响,真实地再现交通流的运行状况;V AP为感应式相位控制模块.(三)软件中参数的确定在一般情况下,模型的参数不需改变,但考虑到该软件是由德国开发的,而他们的交通流状况可能不与我国车流状况相同,于是参阅了他人的一些研究成果[3],对国内交通进行模拟时,可对以下参数进行修正:其它参数可采用默认值.表1VJSSJM驾驶行为有关参数确定值二,VISSIM功能的新应用VISSIM软件能应用在众多的方面,目前主要应用在交叉口延误分析及优化,城市路网评价及交通组织方案的研究等一],以下就所做项目中涉及到的VISSIM应用且目前他人未提出方面作相关步骤的陈述与分析,具体的计算过程较繁杂,这里不赘述.(一)运行速度断面图道路的运行车速能够作为分析众多交通问题的依据,然而目前运行车速的得出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对于拟建项目,运行车速更是无法得到.基于此,以"南京长江隧道"相关安全项目为研究背景,得出了运用VISSIM得到运行车速断面图的基本步骤.1,vIssIM基础数据的确定.(71首先确定车辆的类型与类别,即交通组成;然后是车辆的加,减速度及驾驶行为与路段类型等确定,这里不详细说明.2,期望车速分布这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设置的正确与否直可按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路段单元划分驾驶员在不同的道路线形条件下会有不同的期望车速,所以要先对模拟的道路根据线形状况来划线划分为直线段,纵坡段,平曲线段和弯坡组合段等若干个分析单元,单元的起,终点作为其运行车速定义的特征点.对于纵坡坡度小于3%的直线段和半径大于100Om的大半径曲线自成一段;其余小半径曲线段和纵坡坡度大于3%,坡长大于300m的纵坡路段以及弯坡组合段,作为独立单元分别进行运行车速的定义;当直线段位于两小半径曲线段之间,且长度小于临界值200m时,则该直线视为短直线,车辆在此路段上的运行速度保持不变.(2)各单元期望车速的定义在以上各单元的划分后,就可对各单元的期望车速进行定义.平直路段的期望车速可按《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附录B(1)中所给的初始运行速度进行设置,但要注意vIssIM中期望车速的设置为一区问,这需要根据"指南"中的数据并考虑驾驶员的"冒进"和"保守"来设置区间的上,下限;曲线路段可根据公式V得到;上坡路段可根据车辆动力学的知识运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到.3,数据收集点的设置在VISSIM中,可用数据收集点(DataCollec-最后得出的运行车速能反应整个道路车辆的运行状况,原则上应在第车道上每隔100m设置一个,但72).考虑到长直无干扰路段的运行车速变化不大,可隔200m设置一个;同时在保证以上设置的同时,在单元分段处和各单元的特征点处各需设置一个. 4,通过以上期望车速和数据收集点的设置即可得到整个路段的运行车速,以道路里程桩号为横坐标,加上直线与平曲线,纵坡,竖曲线等栏目,就可绘制出沿线运行速度变化曲线,即"运行速度断面图".得到了道路沿线的运行车速,就可以对很多问题进行分析了.在"南京长江隧道"和"武汉长江隧道"安全项目中,都运用该法进行了安全评价;同时在前者项目中,对可选的七个路线设计方案运用该方法得到了运行速度,在此基础之上得到了各方案的油耗量,废气排放量,通风量等,结合其它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方案的比选,最终得到了较满意的方案.(二)交通冲突评价在1997年奥斯陆会议上,Amundsen和Hyden提出了交通冲突的基本定义:两个或多个道路使用者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彼此接近到一定程度,此时若不改变其运动状态,就有发生碰撞的危险,这种现象称为交通冲突].交通冲突评价最先应用于道路交叉口,并以观测分时段的小时冲突数(采用严重冲突)与混合当量交通量之比(TC/MPCU)评价交叉口的安全水平[8]; 近几年,交通冲突也用来评价路段的交通状况和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等[.但交通冲突数据的得出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判断和记录,这样不仅是巨大财力的浪费;同时对于冲突的判别不同的人会有不会的评判标准,这样导致调查得出的冲突数据不准确.运用VIssIM能很好地很到交通的冲突数,而且可根据冲突的类型对发生的冲突进行等级的划分.在图1中,可以看到坐标轴横轴为车速差,有Ax和Bx两条分界线,当两车距离差在AX以下时,车速差几乎没有影响,这里可认为该区域属于车辆的紧急制动范围,为严重冲突;当两车距离差在Ax与Bx之间时,由于两车之间虽然较近, 但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此时两车的速度差会有一定的影响,该区域可认为是轻微的冲突.通过以上原理分析,可知道在分界线之间的区域可表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碰撞级别和减速级别,因此可以通过该原理得到严重冲突和轻微冲突.在VISSIM中,具体冲突数的得出较简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画出所需模拟区间的路网状况;(2)输入相关的基本运行数据;(3)在"文件"里选中"车辆记录",在"车辆记录"中选中"车辆交互状态",运行.(4)用ExCEL打开"车辆交互状态"记事本,筛选Ax口Bx.用以上方法的模拟可以很好地得到严重冲突(Ax)的车辆数及轻微冲突(B'X)的车辆数,从而来评价交叉口的冲突状况,但目前交通冲突的评价标准(TC/MPCU)只针对严重冲突,轻微冲突及混合交通冲突的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时该法除用在交叉口外,可也运用在其它任意的分析路段,如道路的交织段等,但其路段冲突的评价也没有分级标准,故该法并未在项目中进行应用.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VISSIM是可以对任何路段进行交通冲突分析的,得到其交通冲突数的.该模拟方法相比传统的方法有很多的优点,仍在本文中提出该方法,至于具体的应用及分级标准的提出有待与相关人士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三)结语针对VISSIM软件在交通评价分析中的应用,以"南京长江隧道"及"武汉长江隧道"的相关安全项目为背景,陈述了应用VIssIM进行交通面图和交通冲突数的方法,其中具体数据的得出并未详细介绍,只提出vISSIM能在该方面进行应用并简要地说明的方法的步骤,旨在说明该软件能应用的新领域,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望能继续探讨,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学习,使用和研究VISSIM,提出更好,更新的方法应用到需要解决的实际交通问题之中.参考文献:应用[J].公路,2005(8):ll8一l21.[2]Fellendorf,M.VISSIM:AmicroscopicSimula tionTooltoEvaluateActuatedSignalControlinclud—ingBusPriority.TechnicalPaper,Session32,64th iteAnnualMeeting.Oct.1994.研究——以VISSIM的应用为例[J].交通与计算机,2004, 22(3):3-6.行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2(28):232—235.织方案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6(3):6卜63.评价[J].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版),2006,3l(6):87—9O.RateandTheiruseinPredictingAccidents,evalua—tionMethodandDesignandOperationalEffectsof GeometriC.TRRnl026.Washington,D.C.1985.状况灰色聚类评价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版), 2005,30(3):l06—200.[9]罗石贵,周伟.路段交通冲突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1,18(1):65—68.,欢迎加入讨浍itsna@vip;Sina:com|…..曩l(请注明文章f码0795)■.(73萋盔焉碎囊舞曩越《蕞尊善番¨露譬鼍。
VISSIM仿真技术在高架路拥堵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工具的普及,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大城市的高架路上,由于车辆数量多、车流量大、道路空间有限等因素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更加突出。
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开始尝试利用先进的交通仿真技术来解决高架路拥堵问题,其中VISSIM仿真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VISSIM仿真软件是由德国PTV公司研发的一种交通仿真软件,它可以模拟多种复杂的交通场景,如城市交通、高速公路交通、高架路交通等。
通过VISSIM仿真技术,可以对交通系统进行全面模拟,包括交通信号、车辆行驶规则、路口拥堵情况等,从而提供决策参考和优化方案。
下面将对VISSIM仿真技术在高架路拥堵治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 交通流量模拟: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可以对高架路上的车辆流量进行模拟和分析,包括车辆速度、密度、流量等参数的模拟。
通过对车辆流量的模拟和分析,可以了解高架路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车辆流量下的拥堵情况,为后续的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2. 路口拥堵模拟:在高架路上,往往会存在一些拥堵的路口,这些路口的拥堵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高架路交通的畅通。
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可以对这些路口的拥堵情况进行精确模拟,包括车辆排队长度、延误时间、交通信号控制等情况,从而得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3. 交通信号优化:VISSIM仿真软件可以模拟和优化不同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包括绿灯时长、黄灯时长、红灯时长等参数的调整。
通过模拟和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可以有效减少路口拥堵情况,提高高架路交通的通行效率。
1. 北京市某高架路拥堵治理案例北京市某高架路因车流量大、车辆速度慢等问题,导致了交通拥堵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利用VISSIM仿真技术对该高架路的交通情况进行了全面模拟和分析。
经过模拟和分析,发现了高架路上存在的一些路口和交通信号控制问题。
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的应用探究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息进步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探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交通仿真技术。
VISSIM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仿真软件,在实时数据交通仿真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究了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及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
传统的基于实地观测数据的探究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复杂的城市交通条件下的需求。
因此,交通仿真技术应运而生。
交通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和分析不同道路拓扑结构和交通流量对交通运行状态的影响,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VISSIM交通仿真技术简介VISSIM是一种基于微观交通仿真原理的软件,它可以模拟和评估道路交通系统的性能。
该软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模拟不同类型道路上的车辆行为。
VISSIM通过引入路网、车辆和引导方式等角色来模拟真实的交通流淌,通过模拟分析,可以评估不同交通网络中交通拥堵状况,并猜测交通拥堵发生的可能性。
三、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探究VISSIM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实时交通数据,并将其应用于仿真模型中。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实时交通数据源,将真实数据输入到VISSIM中。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准确地模拟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淌状况,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此外,VISSIM还可以通过与交通控制系统的毗连,实时得到交通信号灯的状态,并将其应用于仿真模型中。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模拟不同交通信号配时方案对交通流的影响,为信号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四、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技术应用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通过使用实时交通数据源和交通信号灯状态,我们建立了一套基于VISSIM的实时数据交通仿真模型。
通过对模型的运行和分析,我们发现交通压力较大的区域和道路段,并提出了相应的交通管理和规划措施,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