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44.01 KB
- 文档页数:2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美国白蛾又称美国白灯蛾,秋幕毛虫,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该虫原产于北美洲,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后迅速扩散蔓延,严重暴发成灾。
一、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1、成虫雄成虫:体长9-12mm,触角双栉齿状,多数前翅有黑褐色斑点。
雌成虫:体长9-12mm,触角锯齿状,前翅多数纯白色。
2、卵圆球形,直径约0.5mm,卵块紧密排列,有密毛粘连,卵绿色,孵化前变褐色。
3、幼虫老熟幼虫头黑色有光泽,体长28-35mm,体色黄绿至灰黑色,背毛疣黑色,生有白色长毛。
背部有一条灰褐色纵带。
4、蛹体长8-15mm,暗红褐色,下颚须长达前翅2/3处,前翅延伸到第四腹节的3/4处。
臀棘8-17根,跟棘前端喇叭口状。
二、美国白蛾生活史规律美国白蛾在我县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砖石瓦砾、枯枝落叶、房檐、窗台下、墙体砖缝、土壤裂缝、柴(草)堆、树洞等处越冬。
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零星羽化,5月初达到羽化高峰,越冬代成虫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5月初第一代幼虫开始出现,5月中旬第一代为网幕高峰期,6月中旬第一代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6月下旬为下树化蛹高峰期,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下旬达到羽化高峰,成虫羽化2天后即可产卵,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开始零星出现,7月上中旬为第二代网幕高峰期,7月下旬第二代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羽化,8月下旬羽化达到高峰,8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出现,9月上、中旬为第三代网幕高峰期,9月底越冬代老熟幼虫开始陆续下地寻找隐蔽场所化蛹越冬,最晚11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化蛹越冬,部分发育晚的幼虫不能完成发育。
第一代发育较整齐,第二代和第三代虫态重叠现象严重。
三、各虫态特性1、成虫羽化多在15-19时,静止时间长,交尾时间多达8-36小时,交尾结束后不久就会产卵,产卵时间较长。
飞翔能力较差,一般在200—300米范围内。
属弱趋光种类,尤其雌蛾对光线不敏感,雄成虫对光线(尤其是紫外光线)稍强些。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第一:要加强监控,及时掌握虫情。
对一旦传入的美国白蛾,应按检疫条例及时予以清除。
要掌握新疫区虫害发生的面积、种群密度、分布状况及害虫喜食树种等,并准确掌握美国白蛾发生的始、盛、末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第二:人工剪除网幕消灭幼虫。
由于气候、天敌等的作用,越冬蛹一般死亡率很高,因而第1代虫源基数小,又发生在雨季之前,此时是处理网幕中幼虫的最佳时机。
要在幼虫3至4龄之前剪除网幕,因为此时幼虫群集网内尚未分散。
把剪下的幼虫集中烧毁。
第三:在末龄幼虫化蛹时。
可在树主干距地面1米处扎草捆,诱集幼虫在草捆内化蛹,再把草捆取下集中烧毁。
第四:药剂防治。
5月下旬是第1代幼虫孵化期,初孵幼虫集中在网幕内,所以这一时期用药效果最好。
农药一般选择触杀和胃毒剂,幼虫对一般的杀虫剂都较敏感。
对1至3龄幼虫用灭幼脲3号1000至1500倍液喷洒,10天后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且灭幼脲喷药3小时后遇雨仍不减药效。
用80%敌敌畏乳剂800至1000倍、农地乐2000倍液喷洒,效果都很好。
对3至4龄幼虫用敌敌畏加灭有脲3号效果更好。
喷药时注意必须把网打破,四周喷药,喷药要均匀,重点是树木向阳和树枝顶端部位,这些常是美国白蛾聚集的地方。
如果第1代幼虫未防治好,第2代幼虫就可能大面积发生,所以应更加重视。
第2代幼虫大致在7月下旬开始孵化,必须抓准时机全面防治。
第3代幼虫发生在9月初,这时药量可适当加大,而且考虑换药,以防美国白蛾产生抗药性。
第3代幼虫发生期天气虽已转冷,也应重视,一旦放松,很容易成灾,并且可转移到农田、路边,给明年的防治带来困难。
第五:冬季防治。
美国白蛾在建筑物缝隙、屋檐下面、树干皮下及树洞内、砖块杂物下面等处越冬,冬季可在这些地方人工挖蛹、摘蛹。
第六:生物防治。
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主要天敌,它寄生于美国白蛾的蛹中,使其不能羽化。
每年应定期在美国白蛾危害区释放一定数量的周氏啮小蜂。
保持天敌数量是防治美国白蛾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对于北美洲的森林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它们主要以树木的叶子和针叶为食,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影响。
了解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减少其危害至关重要。
1.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美国白蛾通常在夏季进行繁殖,雌蛾在树木上产卵。
一只雌蛾可以产下几百个卵,这些卵很快孵化成幼蛾,它们会在同一树木上聚集并以树叶为食。
幼蛾会逐渐变大,经过几次蜕皮后成为成虫。
成虫会展翅飞翔,寻找新的树木进行繁殖。
这种迁徙的行为是美国白蛾大规模传播的重要原因。
2.防治方法:(a)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是控制美国白蛾数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瓢虫、寄生昆虫等天敌可以捕食幼蛾,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此外,使用一种名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土壤细菌来喷洒感染美国白蛾幼虫的叶面,也可以起到杀虫的效果。
(b)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是防治美国白蛾的常见手段之一、农民和园艺师可以使用杀虫剂喷洒在树木上以杀灭成虫和幼虫。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选择安全、环保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c)机械防治:在美国白蛾的孵化季节,可以在树木周围设立细长的带有粘胶纸的帘子,以捕捉飞行的成虫。
此外,也可以在树干上缠绕塑料薄膜,防止幼虫爬行到其他树木上。
(d)生态防治:增加树木的抵抗力可以减轻美国白蛾的危害。
保持树木的健康,及早修剪受害部位,并定期施肥以提高树木的养分状况。
此外,种植对美国白蛾抵抗力较强的树种也可以降低其危害程度。
3.预防措施:(a)减少森林间距:美国白蛾可通过飞行快速传播,如果森林之间的距离过近,很容易从一片森林传播到其他地区。
因此,适当增加森林之间的间距可以减少其传播速度。
(b)监测和预警:定期监测各个区域美国白蛾的种群密度以及卵的产卵量,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的来说,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应综合采取多种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和生态防治,并结合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减轻其对森林和农作物的危害。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是一种具有破坏力的有害昆虫,它在美国各地都有发生,给作物及园林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美国白蛾主要在夏季及秋季发生,主要它的幼虫会在夏季接近于表土的地方,利用恶劣环境进行它们的生长及繁殖,所以美国白蛾在这个季节比较活跃。
同时,美国白蛾也有一定的发生规律,比如说它的发生高峰期和下降期都会有明显的周期性,这吸引了很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二、美国白蛾的特性美国白蛾属于飞蛾科的一种,成虫翅膀呈淡棕色,前翅有白色斑点。
初齿斜上方。
其幼虫体型较大,身体颜色较浅,喜欢在枝条、树干、树叶或地面上吃树皮和根部,对植物的生长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整个作物的死亡。
三、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法,比如引入美洲
白蜂,它能够寄生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上,从而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2. 防治草酸盐有机肥配方中的低浓度氮,用于
增加植物的抗病性和生长力,从而降低美国白蛾的危害。
3.
露地覆盖选择防虫二氧化硅;幼虫和成虫飞行接触到此物后浅灰色粉尘会沾粘在它们的身上,干扰接受气味信息和视觉信息,使其很难找到它们的食物来源。
4. 监测与识别,美国白蛾的
危害与繁殖,还可以通过将一些特殊化学物质加入到诱捕器中,吸引美国白蛾飞向诱捕器,然后被粘住再进行防治。
总之,美国白蛾的危害相当的大,对于稻谷、水稻、玉米、蔬菜、果树等都会产生非常大的损失,通过对美国白蛾的研究及精准防治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美国白蛾的危害程度,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的作物及经济利益。
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浅析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生物入侵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昆虫,由于其生殖力强、食性广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容易对本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造成危害。
美国白蛾近年来在南京市出现的情况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就其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浅析,以期为该地区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一、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幼虫主要以树木叶片为食,成虫则以花粉为食。
其幼虫对槐树、橡树、榉树、松树等多种树木都有害,喜欢在树木叶片上进行大规模的啃食,造成树木叶片减少,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美国白蛾还能在树木上产卵,使得树木表面被覆盖一层层的卵粒,导致树木枝干变脆,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
近年来,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主要原因之一是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加快了美国白蛾的繁殖速度和繁殖周期。
其次是交通运输的便利,使得美国白蛾很容易通过货物或者交通工具传播到南京市。
南京市的生态环境丰富,为美国白蛾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条件。
由于以上原因,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逐渐加重,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面对美国白蛾的威胁,南京市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和蔓延范围。
具体的防控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等天然的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数量的一种方法。
对于美国白蛾来说,可以引入天敌昆虫或者天敌鸟类,如小蜂、捕食性鸟类等,来捕食美国白蛾幼虫和成虫,从而减少美国白蛾的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需要使用农药,对环境友好,但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数量的一种方法。
对于美国白蛾来说,可以选择使用杀虫剂来喷洒在树木上,从而杀死美国白蛾的幼虫和成虫。
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浅析近年来,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给南京市的农业生产和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美国白蛾是一种对植物有害的昆虫,它的幼虫会啃食各种树木的叶片,严重影响了南京市绿化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下面将对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浅析。
一、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美国白蛾是一种侵入性外来种,其幼虫主要以树木的叶片为食物。
成虫喜欢夜晚活动,从四五月份开始成虫大量出现,成虫的繁殖力极强,一年可产千万只卵。
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主要是从外省市通过空气、水源等途径传入,也有可能通过无意间携带的方式传播。
一旦美国白蛾在南京市的某一区域发生,其数量就会快速增加,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将对南京市的绿化植被、农业生产和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美国白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危害绿化植被:美国白蛾的幼虫以树木的叶片为食,大量的幼虫啃食树木的叶片,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严重影响南京市的绿化植被。
2. 危害农业生产:美国白蛾不仅危害城市的绿化植被,也会对南京市农田的农作物造成危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3. 危害城市环境:美国白蛾的大量繁殖会造成城市环境的污染,从而影响市民的健康。
三、南京市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控措施为了应对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包括:1. 加强监测和预警:南京市政府加强对美国白蛾的监测,及时发现美国白蛾的活动轨迹和繁殖规律,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大规模蔓延的地区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
2. 生物防治:南京市政府加大对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力度,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进行生物防治,争取在其大规模蔓延前进行有效控制。
3. 化学防治:对于美国白蛾大规模蔓延的地区,南京市政府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进行控制,但在使用农药时也要注意环保和安全原则,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美国白蛾如何进行综合防治?美国白蛾如何进行综合防治?美国白俄是近几年危害性比较大的害虫种类,如何及时运用对美国白蛾进行综合防治是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下面将从人工、生物、化学为大家介绍美国白俄的综合防治。
一、人工物理防治措施1.捕捉成虫。
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成虫羽化高蜂期,组织人员在每日的清晨或黄昏捕捉成虫,然后销毁。
2.人工剪除网幕。
美国白蛾幼虫有群集和吐丝结网缀叶的习性,即1至4龄幼虫在树上危害时将局部枝条及叶片吐丝结成网幕状,在网内取食叶片。
此时通过观察并用高枝剪及时剪除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及危害的枝条,可消灭虫源达到防治的效果。
剪下的枝及网幕要装于塑料纺织袋中,集中烧毁。
3.围草诱蛹。
利用老熟幼虫有沿树干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进行结茧的习性,在树干上人为设置结茧场所,引诱其潜伏,然后予以消灭。
具体操作方法:发现有美国白蛾危害的树木,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时期,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处,用谷草、稻草、麦秸、杂草等在树干上绑缚一周,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然后于蛹前解下草把烧毁。
4.灯光诱杀。
利用诱光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诱光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5.摘卵块。
美国白蛾蛾卵多分布在树冠中下部外围叶片背面。
5月中旬至5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美国白蛾产卵盛期,组织人员采摘卵块并集中销毁。
6.挖蛹。
11月以后在树皮下、根部土壤、草堆内层、建筑物缝隙等隐蔽场所挖蛹销毁。
二、生物防治方法1.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
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预蛹初期,按照1头白蛾蛹放5头蜂的比例,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不但可以增加自然界中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群数量,同时可以保护其它天敌,可以达到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发生的效果。
2.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防治。
当虫株率低于5%时,在美国白蛾成虫期,按50米距离和2.5米或3.5米高度,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美国白蛾雄蛾。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美国白蛾是一种具有较强繁殖能力和传播能力的害虫,会对农业和林木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是全球性的检疫对象。
为了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治水平,本文就美国白蛾的发展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探究,首先对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分析美国白蛾的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保障农业和林木业的健康生产。
标签:美国白蛾;生活习性;生物防治美国白蛾是北美鳞翅目灯蛾科,共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黑头种型,另一种是红头种型,是一种对农业和林果业危害极大的害虫,而我国主要分布的美国白蛾是黑头种。
美国白蛾的传播途径十分广泛,其中主要通过木材进行传播。
由于其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都极强,因此在一段时期内往往泛滥成灾,对农业和林木生长造成极大的破坏。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探究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一、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1.影响美国白蛾发育的因素美国白蛾是一种生存能力极强的害虫,影响其发育生长的因素主要有三样,一是温度,二是湿度,三是光照。
对于美国白蛾而言,不同的因素分别对应不同时期的成长。
在美国白蛾成虫的羽化阶段,光照会对其造成重要的影响,而影响美国白蛾成虫羽化进度的则是温度和湿度,因此春季是美国白蛾发育的重要时期。
2.美国白蛾传播途径较广在美国白蛾发育阶段,各种形态的幼虫和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传播,这种传播既可以是远距离的,也可以是近距离的。
当美国白蛾的幼虫和卵附着在交通工具或者人体上时,就可以实现远途的传播,而美国白蛾的发生期多在铁路、公路、村庄、居民区等具有较多传播途径的地方。
3.美国白蛾适应能力较强美国白蛾的生存适应能力是虫类较强的,不仅能够耐零上四十摄氏度的高温,还能在零下16摄氏度的低温状态下存活。
美国白蛾的主要食物是梧桐树、杨树、榆树、桑树、柳树等各种落叶阔叶树木,还对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有严重的危害,不仅食性复杂,而且食量极大,尤其是四龄之后的幼虫。
美国白蛾的防治技术一、美国白蛾危害特点美国白蛾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一年发生2-3代,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食性杂。
幼虫喜食杨树、法桐、榆树、柳树、泡桐、刺槐、多种果树、桑树及多种农作物等300多种植物,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2、取食量大。
一头幼虫可以取食大型树叶8-15片,小型树叶18-23片,特别是进入4龄后,食量剧增,能在2-3天内把树叶全部吃光。
3、繁殖力强。
一只雌蛾可产卵600-1000粒,最高能达到1800粒。
4、适应性强。
在我国均适宜发生,且对恶劣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耐寒冷、耐高温、耐饥饿。
5、传播途径广。
每年自然扩散35-50公里。
在4-10月发生期,各虫态都能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随交通车辆进行远距离传播。
二、美国白蛾幼虫为害状幼虫孵化不久便在卵壳周围吐丝拉网,1-2龄幼虫只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叶片呈透明纱网状,3龄幼虫开始将叶片咬成缺刻。
三、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1、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每隔2-3天仔细查找一遍美国白蛾幼虫网幕。
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
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
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
2、围草诱蛹: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
在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m左右处,用谷草、稻草把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
化蛹期间每隔7-9天换一次草把,解下的草把要集中烧毁或深埋。
3、灯光诱杀:利用诱虫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
诱虫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在距设灯中心点50-100m的范围内进行喷药毒杀灯诱成虫。
4、利用天敌:在老熟幼虫期,选择气温20℃以上的无风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按幼虫和周氏啮小蜂1∶3的比例进行放蜂,每代放1至2次。
5、生物防治:在美国白蛾幼龄幼虫期 ,树冠上喷洒 Bt 乳油 200~300倍液6、化学防治:虫螨清600-800倍液,叶面均匀喷雾,在害虫高发期间隔7-10天,连续2次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美国白蛾是一种以毁灭性为主的害虫,它不仅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还会危害林木、园艺植物等其他生态环境。
在美国,这种害虫的发生率非常高,每年都会给当地的经济、生态环境造成损失。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和避免经济损失,我们有必要了解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一、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1. 生长季节美国白蛾生长的季节主要是春季至夏季,其中以6月至7月为其盛发期。
2. 繁殖周期美国白蛾的繁殖周期大约为2-3年,其蛹期可长达3-4周。
3.危害类型美国白蛾是一种以吃叶子为主的害虫,其不仅可以危害园艺植物和林木,还会繁殖在农作物上。
4. 生态破坏美国白蛾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这将影响到其他植物和动物的存活。
二、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1. 捕获杀虫剂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防治美国白蛾的方法,其可以使用露天塔、飞机、甚至是悬挂海绵球来捕获杀虫剂。
这种杀虫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农业和林业。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防治美国白蛾的方式,其可以使用一些微生物和天敌来控制美国白蛾数量。
样例有使用昆虫寄生因素或微生物,包括细菌属、真菌属、病毒。
3. 传统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传统的防治美国白蛾的方式,其可以使用杀虫剂防治美国白蛾,从而遏制其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
但是,这种方法有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如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4.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一种新型的防治方法,其可以使用陷阱将美国白蛾捕获并防止繁殖从而影响其数量的减少。
结论美国白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但是通过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可以防止其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保护农作物,遏制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防治美国白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方法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条件进行选择,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浅析一、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外来有害昆虫,原产于北美地区,后被引入其他国家,包括中国。
美国白蛾是一种猛禽,在幼虫期主要以树木的叶片为食,大量食害会导致树木死亡,给林木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美国白蛾的主要害虫有美国白蛾、亚洲白蛾、欧洲白蛾和大陆白蛾等。
美国白蛾分布广泛,对我国林木和农田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南京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园林景观。
美国白蛾在南京市也有发生。
据南京市林业和园林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给城市的绿化和园林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美国白蛾主要以树木的叶片为食,其幼虫会在树木上大量产卵,孵化后形成大量虫口,密集食害造成树木叶片凋落,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美国白蛾的幼虫表面有刺毛,对人体和动物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会引起皮肤瘙痒和过敏反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控措施针对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南京市林业和园林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努力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保护城市的植被资源。
1. 科学监测:南京市林业和园林部门加强对美国白蛾的监测工作,通过布设监测点,定期进行调查和监测,追踪美国白蛾的分布和数量,及时掌握其发生规律和态势,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生物防治:南京市林业和园林部门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天敌和天敌细菌,通过释放寄主天敌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寄主天敌可以选择性地捕食美国白蛾的幼虫,降低美国白蛾的数量和危害程度,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植被资源的伤害。
3. 化学防治:在发现美国白蛾的危害和数量较大时,南京市林业和园林部门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对美国白蛾的幼虫进行防治,阻断其生长发育,减少危害程度。
4. 利用灯具:南京市林业和园林部门还利用灯具来吸引和控制美国白蛾,通过布设紫外光灯、白炽灯等吸引美国白蛾成虫,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捕捉和灭除,减少美国白蛾的数量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