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调查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222.50 KB
- 文档页数:5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背景和意义三、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具体标准四、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结果和分析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为了衡量耕地质量、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的分析,了解我国耕地质量的现状,并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背景和意义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是指根据耕地的地力、土壤、水利等条件,将耕地划分为不同的质量等别。
这一评定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摸清我国耕地资源的家底,为国家制定农业政策、安排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三、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具体标准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主要依据以下标准:地力等级、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灌溉条件、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定,将耕地划分为一至十等。
四、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结果和分析根据评定结果,我国耕地质量呈现出以下特点:1.高质量耕地分布不均。
我国一至三等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江南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2.中低质量耕地占比较大。
我国四至七等耕地分布广泛,这些耕地地力相对较弱,土壤肥力较低,需要加大投入和科技支撑,提高耕地质量。
3.耕地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投入,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改善了耕地质量。
五、结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对于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力度,提高耕地质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耕地质量现状,评估耕地质量问题,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国耕地质量提升工作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龄:()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地区:()城市()农村4. 您的职业:()农民()农业技术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科研人员二、耕地质量现状5. 您认为您所在地区的耕地质量总体状况如何?()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6. 您认为耕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可多选)()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化肥农药使用不当()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其他__________7. 您所在地区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如何?()较高()一般()较低()很低8. 您所在地区的耕地土壤酸碱度如何?()pH值适宜()偏酸性()酸性()碱性三、耕地利用与保护9. 您认为耕地保护意识在您所在地区如何?()很强()较强()一般()较弱()很弱10. 您所在地区是否存在过度开发耕地现象?()是()否11.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耕地质量?(可多选)()推广有机农业()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施肥()控制农药使用()其他__________12. 您所在地区是否实施了耕地保护政策?()是()否13. 您认为耕地保护政策在您所在地区实施效果如何?()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四、意见和建议14. 您认为政府应如何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加大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先进技术()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打击违法用地行为()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其他__________15. 您对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有何建议?()____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请您认真填写,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耕地质量现状,为我国耕地质量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耕地质量等别和耕地质量等级对应表一、耕地质量等别1. 一等地: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
2. 二等地:土壤肥力较好,有机质含量适中,适宜种植大部分农作物,产量较稳定且品质尚可。
3. 三等地:土质较一、二等地稍逊,有机质含量较低,适宜种植部分农作物,产量较为不稳定,品质一般。
4. 四等地: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适宜种植少部分农作物,产量不稳定且品质较差。
5. 五等地:土质极差,有机质含量极低,几乎不适宜种植农作物,产量非常不稳定且品质极差。
二、耕地质量等级1. 优质耕地:包括一等地和部分二等地,土壤肥沃,产量高且品质优良,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
2. 中等耕地:包括剩余的二等地和部分三等地,土壤肥力较好,产量较稳定且品质尚可,适宜种植大部分农作物。
3. 次优耕地:包括剩余的三等地和部分四等地,土壤质量较差,产量不稳定且品质一般,适宜种植部分农作物。
4. 劣质耕地:包括剩余的四等地和五等地,土壤贫瘠,产量非常不稳定且品质差,适宜种植少部分农作物。
三、人类与耕地的关系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优质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能够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中等耕地虽然质量稍逊,但仍能支撑大部分农作物的种植,为农村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粮食和蔬菜供应。
次优和劣质耕地虽然产量和品质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农作物可供种植,对于一些缺乏优质土地资源的地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受到环境污染和土地退化的影响,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高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和农民应共同努力,采取科学的耕作方式,合理利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技术手段,保护耕地的肥力和生态环境。
此外,还应加强土地整治工作,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好耕地质量,不仅关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也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的饮食健康。
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申请表申请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单位全称 地址 邮编项目实施单位 法人代表 联系人联系电话项目名称 耕地面积 (公顷)耕地地理位置 图幅号/图斑耕地四至范围 经度: —纬度: —立项批复文号申请质量验收评定理由提交材料名称耕地质量评定初审表申请单位全称 地址 邮编项目实施单位 法人代表 联系人联系电话项目名称 耕地面积 (公顷)耕地地理位置 图幅号/图斑耕地四至范围 经度: — 纬度: —立项批件文号申请质量验收评定理由受理人 受理时间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土壤样品采集单项目编号: 土壤样品编号: 项目名称申请单位名称地理位置 区(县) 镇(乡) 村 屯土壤名称 代表面积(亩) 地形地貌成土母质采样位置 纬度: 经度: 海拔(m):采样方法采样深度(cm) 采样状态颜色: 干湿度:样品数量(g)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样品送达 方式:□受检方送寄、□抽样方提送报告交付□寄 □取 □受检方 □抽样方 □电话 □传真名 称地 址 地 址 邮 编 电 话电 话日 期 年 月 日 代表人 (签字) 采样单位(盖章)抽样人申请单位(盖章)日 期年 月 日备注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土壤样品封条 申请单位 采样单位监 贴 人 采 样 人封样日期 年 月 日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土壤样品封条 申请单位 采样单位监 贴 人 采 样 人封样日期 年 月 日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土壤样品封条 申请单位 采样单位监 贴 人 采 样 人封样日期 年 月 日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土壤样品封条 申请单位 采样单位监 贴 人 采 样 人封样日期 年 月 日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土壤样品封条 申请单位 采样单位监 贴 人 采 样 人封样日期 年 月 日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实地勘察表申请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法人代表 单位地址联系电话邮 编 统一编号 四至范围 土地权属 野外编号种植制度图幅图斑号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耕地地理位置目前耕地状况开垦或耕地质量建设前的土地状况土地类型 耕地面积 土质类型 地类(水田或旱地) 道路条件排灌设施适宜作物土壤类型土类: 土种: 前茬作物名称及产量名称:产量: ㎏/h ㎡地 形 质地结构 田面平整度 坡 度 土体厚度 梯田类型 坡 向耕层厚度 田面宽度 耕层质地田埂高度 类型梯田化水平熟化年限成土母质 灌溉水源类型砾石含量 出现位置田间输水方式障碍层次 厚度灌溉保证率 立地条件 土壤侵蚀潜水水质及埋深土 地 整 理排涝能力污染类型污染面积采样点距污染源距离污染情况污染物形态污染造成的危害其 它备 注1、“道路条件”填写:配套、部分配套、不配套2、“排灌设施”填写:很好、好、较好、一般、差、无3、“砾石含量”填写:多、较多、少、较少、无(划分标准:>30%为多,20-30%为较多,10-20%为少,<10%为较少)评定专家组长: 勘察人(签名): 勘察日期: 年 月 日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综合评分表 申请单位名称 补充耕地项目名称补充耕地地理位置 申请评定耕地面积(亩)序号 评分项目 赋分标准 评分内容 得分 1 立项批准手续 2分手续齐全2分、无批准手续0分2 是否按规划设计要求实施2分符合2分、部分符合1分、不符合0分3 道路条件是否配套5分配套5分,部分配套1-4分,不配套0分4 排灌实施是否完善10分很好10分、好8分、较好6分、一般4分、差2分、无0分5 灌溉保证率 10分≥80%为10分、70-80%为9分、60-70%为8分、50-60%为7分、40-50%为6分、30-40%为5分、20-30%为4分、10-20%为3分、≤10%为2分一般耕地(水田、缓坡地):≤2°为10分、2-5°为8分、5-10°为6分、10-15°为4分、15-25°为2分、≥25°不予评定6 土地坡度与平整10分建成梯田(地)的情况如下:田坎高度可反映实际坡度对梯田(地)的影响,可根据田坎高度高低给予赋分:同时可根据梯田(地)田面宽度不同给予赋分。
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专家组根据立地条件、农田根底设施水平、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英将乡**村片:全氮1.11g/kg,速效磷36.80mg/kg,速效钾98.71mg/kg,有机质27.94g/kg,PH5.26,阳离子交换量10.41Cmol/L 〔以上数据均为多点取样平均值〕,评定该工程新增耕地地力等级为旱耕地六等耕地地力标准,代表耕地面积34.13亩;石塘镇十一都村、十都村片:全氮1.24g/kg,速效磷13.02mg/kg,速效钾83.9mg/kg,有机质25.4g/kg,PH5.32,阳离子交换量8.45Cmol/L〔以上数据均为多点取样平均值〕,评定该工程新增耕地地力等级为旱耕地七等耕地地力标准,代表耕地面积54.31亩;陈坊乡翁溪村〔一〕片:全氮0.84g/kg,速效磷15.01mg/kg,速效钾31.09mg/kg,有机质17.53g/kg,PH5.26,阳离子交换量8.19Cmol/L〔以上数据均为多点取样平均值〕,评定该工程新增耕地地力等级为旱耕地七等耕地地力标准,代表耕地面积53.21亩;陈坊乡翁溪村〔二〕片:全氮0.82g/kg,速效磷13.70mg/kg,速效钾28.67mg/kg,有机质17.72g/kg,PH5.50,阳离子交换量7.80Cmol/L〔以上数据均为多点取样平均值〕,评定该工程新增耕地地力等级为旱耕地七等耕地地力标准,代表耕地面积33.52亩;葛仙山乡南耕村片:全氮1.57g/kg,速效磷7.73mg/kg,速效钾65.40mg/kg,有机质30.66g/kg,PH5.71,阳离子交换量10.77Cmol/L〔以上数据均为多点取样平均值〕,评定该工程新增耕地地力等级为旱耕地七等耕地地力标准,代表耕地面积51.64亩;稼轩乡八都村片:全氮1.17g/kg,速效磷8.46mg/kg,速效钾35.30mg/kg,有机质25.62g/kg,PH5.96,阳离子交换量7.21Cmol/L〔以上数据均为多点取样平均值〕,评定该工程新增耕地地力等级为旱耕地七等耕地地力标准,代表耕地面积47.93亩。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通常是根据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不同地块的耕地进行评估,并将评定结果整理成表格。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的模板,具体内容可能根据当地的评定标准和数据要求进行调整:
表格说明:
1.地块编号:每个耕地地块的唯一标识号。
2.地块位置(经纬度):记录每个耕地地块的具体位置信息。
3.耕地质量等别:根据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将地块评定为一
等、二等、三等等级。
4.评定日期:进行评定的具体日期。
5.评定机构:负责进行耕地质量评定的机构或公司。
6.质量评定备注:针对每个地块的质量评定结果进行简要的备注,
如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等信息。
此表格仅为一个示例,实际的耕地质量评定结果表可能需要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和评定标准进行调整。
确保采用合适的评定标准,并
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1. 介绍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是用于评估和分类耕地质量的工具,根据一系列指标对土壤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其适宜用于农业生产的能力。
该结果表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水分保持能力、肥力状况等方面的数据。
2. 结果表格示例下面是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的一个示例:序号地块编号土壤类型质地有机质含量(g/kg)pH值水分保持能力肥力状况1 A001 黄壤砂壤20 6.5 中等中等2 A002 红壤黏土30 7.0 高高3 A003 棕壤砂土15 6.0 低3. 各字段解释•序号:每个地块在结果表中的唯一标识符。
•地块编号:用于区分不同地块的编号。
•土壤类型:描述土壤的主要类型,如黄壤、红壤、棕壤等。
•质地:描述土壤颗粒大小和组成,如砂壤、黏土、砂土等。
•有机质含量:反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以克每千克(g/kg)为单位。
•pH值:衡量土壤酸碱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越碱性,数值越小表示越酸性。
•水分保持能力:描述土壤保水能力的等级,如低、中等、高等。
•肥力状况:评估土壤肥力水平的指标,如低、中等、高等。
4. 数据分析与评价通过对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中各字段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土壤类型与质地根据结果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块拥有不同的土壤类型和质地。
黄壤是一种常见的耕地类型,在本例中占据了一个地块。
红壤在这个区域也很常见,并且拥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
棕壤则在这个区域相对较少,且有机质含量较低。
4.2 有机质含量与肥力状况根据结果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的肥力状况存在一定的关系。
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往往具有较高的肥力状况,而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则表现出较低的肥力水平。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来提高耕地的肥力。
4.3 pH值与水分保持能力pH值和水分保持能力是评估耕地质量等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结果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pH值在6.0到7.0之间,属于中性或稍微偏碱性。
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调查表填表说明:A1统一编号:采用19位编码,由6位行政区划+7位高标准农田建设类型固定编码()+4位项目年号(yyyy)+2位项目顺序号组成。
A2项目名称:填上级批复文件中的项目名称。
A3地理位置:指项目区评价单元所在县(区)、乡(镇、办)、行政村、屯的名称。
A4四至范围:经纬度根据GPS定位填写,填报时统一采用2000坐标系。
A5海拔高度:采用GPS定位仪现场测定填写,单位为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6评价单元耕地面积:精确到0.1亩。
A7田间道路通达度:集中连片田块中,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率,最大值为1.0。
A8排灌设施:指排灌设施完善情况。
填很好、好、较好、一般、差、无。
A9农田林网化程度:填高、中、低。
A10成土母质:填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土、洪积物、硅质岩、砂页岩、花岗岩、石灰岩、紫色页岩。
A11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土壤分类命名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修正稿(GB 17296),表格上记载的土壤名称应与土壤图一致。
A12地貌类型:填写大地貌类型,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
A13地形部位:指中小地貌单元,填写山间盆地、宽谷盆地、平原低阶、平原中阶、平原高阶、丘陵上部、丘陵中部、丘陵下部、山地坡上、山地坡中、山地坡下。
A14地形坡度:填写被评价地块的整体坡度。
可以通过在地形图上量算获得,也可以用坡度仪测定,单位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15地形坡向:按地表坡面所对的方向分为E(东)、S(南)、W(西)、N(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NE(东北)等。
坡度﹤3°时填平地。
A16质地构型:按1m土体内不同质地土层的排列组合形式填写:薄层型、松散型(通体砂型)、紧实型(通体黏型)、夹层型(夹砂砾型、夹黏型、夹料姜型等)、上紧下松型(漏砂型)、上松下紧型(蒙金型)、海绵型(通体壤型)。
A17耕层质地:填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黏土。
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调查表格
表1 县(市、区)乡(镇)灌溉保证率调查表(水田/旱地/水浇地)
注:请在各村对应的灌溉保证率空格内水田划“*”,旱地划“√”,水浇地划“#”。
1.充分满足:包括水田、水浇地;
2.基本满足: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在关键需水生长季节有灌溉保证的水田和水浇地;
3.一般满足:有灌溉系统,但在大旱年不能保证灌溉的水田和旱地;
4.无:无灌溉条件,包括旱地。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注:请在各村对应的空格内划“√”
1.无洪涝灾害:有健全的干、支、斗、农排水沟道(包括抽排);
2.丰水年暴雨后有短期洪涝灾害:排水体系(包括抽排)基本健全;
3.丰水年大雨后有洪涝灾害:排水体系(包括抽排)一般;
4.一般年大雨后有洪涝灾害:无排水体系(包括抽排)。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表3 县(市、区)乡(镇)指定作物产量调查表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表4 县(市、区)乡(镇)耕地平均投入水平调查表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表5 县(市、区)2005年-2011年大型土地整理项目调查表
注:1.请在对应的空格内划“√”;
2.大型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国家级投资、省级投资进行的土地整理项目。
填表人:盖章:(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联系电话:。
江苏省通州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报告南通市国土资源局通州分局江苏金宁达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工作背景 (1)二、工作依据 (1)三、工作目标与任务 (2)(一)工作目标 (2)(二)工作任务 (2)四、工作思路与原则 (3)(一)工作思路 (3)(二)工作原则 (3)五、工作组织 (4)(一)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 (4)(二)组织项目实施 (4)六、工作程序与过程 (5)(一)工作准备 (5)(二)外业调查资料收集 (7)(三)内业数据处理 (10)(四)征求意见与补充完善阶段 (11)(五)预检与验收 (11)(六)成果整理归档 (11)七、成果说明 (11)(一)报告成果 (11)(二)图件成果 (11)(三)表格成果 (12)(四)数据库成果 (12)(五)其他成果 (12)八、工作经验与体会 (12)(一)严格遵循《规程》和《实施方案》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的关键 (12)(二)领导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的保证 (12)(三)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 (13)(四)收集充足、可靠的基础资料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的前提 (13)(五)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手段 (13)(六)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是提高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实用性的有效途径 (13)一、工作背景以全国土地二次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评定与更新,逐步建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体系是《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规划》(国土资发[2011]98号)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此,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部署开展2011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1]1115号),部署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试点工作,通知要求各省以农用地分等工作成果为基础,通过开展相关补充调查,更新有关资料数据,形成全国31个省(县、市)与最新土地调查成果一致的耕地质量等级成果,今后每6年或10年全面更新一次。
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调查表格
表1 县(市、区)乡(镇)灌溉保证率调查表(水田/旱地/水浇地)
注:请在各村对应的灌溉保证率空格内水田划“*”,旱地划“√”,水浇地划“#”。
1.充分满足:包括水田、水浇地;
2.基本满足: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在关键需水生长季节有灌溉保证的水田和水浇地;
3.一般满足:有灌溉系统,但在大旱年不能保证灌溉的水田和旱地;
4.无:无灌溉条件,包括旱地。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注:请在各村对应的空格内划“√”
1.无洪涝灾害:有健全的干、支、斗、农排水沟道(包括抽排);
2.丰水年暴雨后有短期洪涝灾害:排水体系(包括抽排)基本健全;
3.丰水年大雨后有洪涝灾害:排水体系(包括抽排)一般;
4.一般年大雨后有洪涝灾害:无排水体系(包括抽排)。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表3 县(市、区)乡(镇)指定作物产量调查表
页脚内容5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页脚内容5
表4 县(市、区)乡(镇)耕地平均投入水平调查表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页脚内容5
表5 县(市、区)2005年-2011年大型土地整理项目调查表
注:1.请在对应的空格内划“√”;
2.大型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国家级投资、省级投资进行的土地整理项目。
页脚内容5
填表人:盖章:(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联系电话:
页脚内容5。
附录A(资料性附录)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实地踏勘表(式样)见表A.1。
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实地踏勘表(式样)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A.1野外调查编号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A.2四至范围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经纬度及海拔高度由GPS仪进行测定。
经纬度的计量单位可以选择十进制,小数点后保留5位小数;也可以选择度分秒(°′″),秒的小数点后保留2位小数。
其它坐标系的坐标由测量单位测定。
A.3地理位置项目区评价单元所在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的名称。
A.4耕地类型水田、水浇地和旱地。
A. 5土地权属土地的使用权划分为国家、集体。
A. 6质地构型按1m土体内不同质地土层排列组合形式填写,分为薄层型、松散型、紧实型、夹层型、上紧下松型、上松下紧型、海绵型,另黄淮海区补充形式有:夹黏型、通体壤、通体砂、裸露岩石。
A.7地形部位中小地貌单元。
如河流及河谷冲积平原区分出河床、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高阶地等;山麓平原区分出坡积裙、洪积锥、洪积扇(上、中、下)、扇间洼地、扇缘洼地等;黄土丘陵区分出塬、梁、峁、坪等;低山丘陵与漫岗区分为丘(岗)顶部、丘(岗)坡面、丘(岗)坡麓、丘(岗)间洼地等;平原河网圩田区分为易涝田、渍害田、良水田等;丘陵冲垄稻田按宽冲、窄冲,纵向分冲头、冲中部、冲尾,横向分冲、塝、岗田等;岩溶地貌区分为石芽地、坡麓、峰丛洼地、溶蚀谷地、岩溶盆地(平原)等。
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具体描述。
A.8田面坡度实际测定田块内田面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度数(田面倾斜度的大小)。
A.9地下水埋深常年潜水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
A.10有效土层厚度实际测量确定,单位:cm,取整数位。
A.11耕层厚度实际测量确定,单位统一为:cm,取整数位。
A.12土壤(耕层)质地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黏土(黄淮海区粘土)。
A.13障碍因素黄淮海区:无、夹砂层、砂姜层、砾质层,内蒙古长城沿线区:瘠薄、障碍层次、沙化、盐渍化、无,黄土高原区:盐碱、瘠薄、酸化、渍潜、障碍层次、无。
江苏省通州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报告南通市国土资源局通州分局江苏金宁达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工作背景 (1)二、工作依据 (1)三、工作目标与任务 (2)(一)工作目标 (2)(二)工作任务 (2)四、工作思路与原则 (3)(一)工作思路 (3)(二)工作原则 (3)五、工作组织 (4)(一)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 (4)(二)组织项目实施 (4)六、工作程序与过程 (5)(一)工作准备 (5)(二)外业调查资料收集 (7)(三)内业数据处理 (10)(四)征求意见与补充完善阶段 (11)(五)预检与验收 (11)(六)成果整理归档 (11)七、成果说明 (11)(一)报告成果 (11)(二)图件成果 (11)(三)表格成果 (12)(四)数据库成果 (12)(五)其他成果 (12)八、工作经验与体会 (12)(一)严格遵循《规程》和《实施方案》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的关键 (12)(二)领导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的保证 (12)(三)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 (13)(四)收集充足、可靠的基础资料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的前提 (13)(五)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搞好耕地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手段 (13)(六)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是提高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实用性的有效途径 (13)一、工作背景以全国土地二次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评定与更新,逐步建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体系是《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规划》(国土资发[2011]98号)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此,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部署开展2011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1]1115号),部署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试点工作,通知要求各省以农用地分等工作成果为基础,通过开展相关补充调查,更新有关资料数据,形成全国31个省(县、市)与最新土地调查成果一致的耕地质量等级成果,今后每6年或10年全面更新一次。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培训教材1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二〇一四年六月2目录一、土地整治耕地及其质量特点 (1)(一)土地整治耕地特点 (1)(二)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变化过程与特点 (1)二、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定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3)(一)理论基础 (3)(二)政策及技术依据 (4)三、工作目标及内容 (5)(一)工作对象 (5)(二)工作目标 (5)(三)工作组织 (5)(四)工作程序 (6)(五)工作费用 (7)四、评定方法 (8)(一)评定原则 (8)(二)评定方法 (9)五、评定步骤 (10)(一)收集资料 (10)(二)评定底图确定 (11)(三)评定单元划分 (11)(四)确定基本参数和评定因素 (12)(五)外业调查 (13)(六)数据获取 (14)(七)等别计算 (14)1(八)结果校验 (18)六、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确定 (18)七、成果编制 (19)八、成果应用 (20)(一)信息报备 (20)(二)年度更新 (20)九、其他事项 (20)附件1:X省X县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因素调查表 (22)附件2: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 (24)附件3:31 个省(区、市)国家级等别指数转换规则 (27)附件4:评定案例 (28)案例一、湖南省醴陵市大障镇新联村补充耕地项目 (28)案例二、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占家山村段家等低丘缓坡土地开发项目 (34)案例三、浙江省松阳县林村林场大坪垦造耕地项目耕地 (37)案例四、河南省新郑市耕地质量建设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 (39)案例五、土地开发复垦项目耕地质量监测评定 (52)2一、土地整治耕地及其质量特点(一)土地整治耕地特点1.原有耕地与新增耕地并存,土壤结构均受到人为干扰土地整治包括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三个方面,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以新增耕地为主,土地整理以原有耕地质量提升为主。
土地整治既包括新增耕地,也有原有耕地的质量提升。
土地整治过程中,项目区的土壤结构均受到人为干扰,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土地整治及项目完成后的一定时期内对农作物和植被生长会造成一定影响。
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调查表格
表1 县(市、区)乡(镇)灌溉保证率调查表(水田/旱地/水浇地)
注:请在各村对应的灌溉保证率空格内水田划“*”,旱地划“√”,水浇地划“#”。
1.充分满足:包括水田、水浇地;
2.基本满足: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在关键需水生长季节有灌溉保证的水田和水浇地;
3.一般满足:有灌溉系统,但在大旱年不能保证灌溉的水田和旱地;
4.无:无灌溉条件,包括旱地。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注:请在各村对应的空格内划“√”
1.无洪涝灾害:有健全的干、支、斗、农排水沟道(包括抽排);
2.丰水年暴雨后有短期洪涝灾害:排水体系(包括抽排)基本健全;
3.丰水年大雨后有洪涝灾害:排水体系(包括抽排)一般;
4.一般年大雨后有洪涝灾害:无排水体系(包括抽排)。
填表人:盖章:(乡/镇)
联系电话:
2
表3 县(市、区)乡(镇)指定作物产量调查表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3
表4 县(市、区)乡(镇)耕地平均投入水平调查表
填表人:盖章:(乡/镇)联系电话:
4
表5 县(市、区)2005年-2011年大型土地整理项目调查表
2.大型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国家级投资、省级投资进行的土地整理项目。
填表人:盖章:(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联系电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