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问题研究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上网阅读或者查找相关资源时,会受到一些网页的吸引,进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实验室的主要受用群体是学生,应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通过正确的途径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网络。
ﻭﻭ1引言ﻭﻭ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和深入融合,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1],而高等院校中的计算机实验室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不仅承担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还具备了辅助学生进行各学科领域的资料收集、数据分析以及科学研究等功能。
同时,因为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广泛、使用率高,所存在安全隐患也逐步被暴露出来。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并提出对策,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ﻭ2实验室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影响ﻭﻭ2.1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不安全因素ﻭ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是微软的win dowsxp或windows7操作系统[2]。
而这两款操作系统同样存在着各种安全漏洞,所以需要在工作中将操作系统不断地进行更新、修补漏洞。
在系统漏洞的补丁更新之前,这些漏洞就是安全隐患,例如针对实验室系统漏洞的网络攻击、某些软件无法正常安装及使用、病毒的大面积传播等威胁系统的安全性的事件。
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同样是一个繁杂的工程,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不同隐患的表现形式以及安全威胁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同样需要警惕。
ﻭ2.2计算机网络的薄弱性ﻭﻭ计算机实验室的计算机要进行通信以及信息共享就需要应用到网络,实现网络通信就要通过通信线路、路由器或交换机等设备,如果网络中的某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比如物理线路故障、ARP攻击、服务器故障等问题,整个网络都将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实验室正常的教学、任务无法正常进行,后期的维护工作也会困难重重。
ﻭﻭﻭ2。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ﻭﻭ的高速和计算机的普及为计算机病毒快速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改革研究刘林涛;田慧珍【摘要】The reform of the laboratory safety system need consider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thoughts, systems, security and supervision. First, emancipated minds must be kept. Through contrast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safety system of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it is found that a good security system is all on the purpose of "people-oriented. " If only ideological education lies on the top priority, supplemented by the professional system, supervision, and adequate supporting security, the effective laboratory safety system can be established.%对比了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凡好的安全体系,无不以“以人为本”为宗旨.提出改革实验室安全体系要从思想、制度、保障和监督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有把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再辅以专业的制度、监督和充分的配套保障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实验室安全体系.【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3(030)001【总页数】3页(P212-214)【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安全教育【作者】刘林涛;田慧珍【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徐州 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各高校都加强了实验室建设,高校实验室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99第2卷 第13期产业科技创新 2020,2(13):99~100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高校文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夏儒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实验教学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师生教学科研的重要平台。
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是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基础保障。
文章从高校文科类实验室特点出发,分析在制度体系、意识教育、动态监督方面的具体做法,提出优化管理模式、普及安全环保理念和强化实验管理队伍方面的探讨,致力于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文科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安全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13-0099-02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规划建设了各类学科实验教学中心,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实验室是师生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实验实践平台,可有效促进学生强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形成专业实践探究能力和养成专业认同感,对强化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促进学科科研发展,推进本科专业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实验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各学科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对实验资源开放共享的要求不断提高,随之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挑战也逐渐增大。
实验教学中心安全平稳运行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保障。
故对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工作的反思和探索是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重。
1 高校文科类实验室特点高校文科类实验室主要包括计算机实验室、基础实验实训室和综合实践实验室。
硬件设备主要为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学科基础实验实训设备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模拟分析软件、仿真软件等各类学习软件。
随着文科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和利用率的大幅提升,高校文科类实验室具备设备种类繁多、开放共享程度高、人流量大等特点。
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多数高校因历史悠久,部分实验室所在楼房老旧,线路老化,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12.27•【字号】浙教技〔2023〕61号•【施行日期】2023.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浙教技〔2023〕61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现将《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浙江省教育厅2023年12月27日附件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根据《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计划》等文件精神和浙江省数字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育信息化驱动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数字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内变量、快变量、强变量作用,统筹做好技术支撑、数字赋能、应用深化、公共服务、安全保障,构建数字教育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教育数据开放服务、数字教育协同创新、教育网络安全保障和数字教育发展制度等六大体系完善、结构合理、供给充分的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公平包容、更有质量、适合人人、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的数字教育生态。
到2027年,形成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数字教育高地,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示范省建设。
(二)基本原则立德树人、全面育人。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习者的终身幸福奠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与实践一、引言高校实验室是培养科研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与此实验室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建设和完善高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不仅是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需要,更是提升高校科研创新水平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高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与实践。
二、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重要性1. 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概念和内涵在高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中,责任是核心。
责任体系既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责任,也包括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实验室使用者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责任。
构建完善的责任体系,可以有效地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2. 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建设要求在建设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时,需要考虑实验室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并充分调动所有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建设。
三、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与实践1. 提升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实验室负责人应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到教学科研工作的大局中去,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使用者要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做到尊重生命、顾全大局。
2.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控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做到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实验室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和责任事项,加强对责任人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推动责任担当落实到位。
四、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实验室负责人责任意识不强,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全面落实,也威胁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期稳定。
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改革探索朱昱波; 尹志红【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9(010)015【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 安全; 信息化【作者】朱昱波; 尹志红【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与高校其他部门的场所不同,高校实验室开展的活动更多,人流量更大,其危险系数也更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导致实验室内开展的实验项目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公共财产与实验人员的损伤。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增多,实验室内开展的各项实验也更加复杂,以往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1],因此,多所学校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开始尝试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2-3]。
但同时由于我国的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慢,经验上相对不足。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一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管理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二是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建设更加方便。
三是相关化学药品的采购、储存等管理更加便捷。
四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4]。
五是减少私自排放化学实验废品的情况发生。
正是由于上述作用,加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建设非常必要。
2 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统筹联动方面。
大部分高校实验室都会设有安全领导机构且由党政一把手负责,但实验室安全具体管理工作往往由数个部门负责,这种多部门管理会导致权责不清的情况出现,甚至会发生工作上的冲突,部分工作内容会由多个部门插手,而部分工作则无人问津。
另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未与其他管理体系融合,影响管理水平[5]。
二是队伍建设方面。
部分高校实验室缺少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且在薪资待遇方面与教辅人员相同,导致该项工作的管理人员地位不高,无法留住人才,流动性极大,整体水平较低[6]。
三是管理制度方面。
大部分高校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但部分高校的管理制度与其实际情况不符,且多流于形式[7]。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61信息科学DOI:10.16660/ki.1674-098X.2018.02.161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毛炯(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摘 要: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众多研究型教室中的一类,因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存在诸多网络安全问题,对其运用造成影响。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与讨论,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问题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此推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建设。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实验室 网络安全 措施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1(b)-0161-02在近几年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领域中的主要代表,其中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相关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的重要区域,其中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在整体运行中往往会受到安全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所以需要对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所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1.1 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一般而言,在计算机实验室学生上网收集资料或者查阅相关信息的时候往往会弹出诸多网页广告,甚至会吸引学生的关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部分学生则会因为网页中所弹出的不良信息对自己的思想观念造成影响,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对网络安全的关注与重视,并且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没有时间对网络行为监督与控制,导致实验室网络安全技术过低,如此一来才会引发学生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浏览到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氛围以及思想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1.2 受到木马与病毒的影响在计算机实验室网络运行中,有诸多不法分子会将计算机木马植入到目标系统之中,并且会在系统启动之后隐藏在某一项设定的系统端口,当所植入的木马程序收到相应指令之后,会锁定目标信息,并进行篡改与复制。
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邵凯隽;孟军;王世泽;邵大展
【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
【年(卷),期】2016(033)003
【摘要】通过对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并通过保障体系的实践来进一步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参与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规范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总页数】6页(P235-240)
【作者】邵凯隽;孟军;王世泽;邵大展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温州医科大学教务处,浙江温州 325035;温州医科大学教务处,浙江温州 325035;温州医科大学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浙江温州 3250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74
【相关文献】
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构建 [J], 邵凯隽;孟军;王世泽;赵京丹
2.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构建 [J], 朱源
3.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J], 尹东
4.基于PDCA循环的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J], 孟国忠;农春仕
5.化学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J], 张飞;朱兴荣;张义;吴宏翔;丛培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议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软件系统管理与实践摘要:通过对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软件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实现对公共机房实验室设备的充分利用和高效维护,构建完善的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软件系统管理模式有利于对公共机房软件系统进行的科学管理。
该文从软件系统的比较与优化,软件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两个方面对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软件系统的有效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关系软件规划系统安装网络拷贝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52-0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办公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
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机器因其软件系统大、更新快以及使用频繁的特点使之容易产生故障。
因此对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软件系统的管理能有效避免病毒入侵,提高工作效率,使之更好的为人们所利用。
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探索和总结,研究出了一套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软件系统管理有效方案。
1 软件系统的优化1.1 母机安装方法的优化对母机进行安装时可以采用比较便捷的安装方式,可以使用全自动系统安装盘进行安装,将系统补丁和显卡、声卡、网卡驱动程序及一些通用应用软件集成在windows系统安装盘中,这样不仅简化了系统安装的程序还大大缩短了系统安装的时间。
此外,安装母机时可以事先安装一些基本的系统软件,基本软件系统的数据恢复较快,且程序相对不变,可以使用ghost将其备份,一旦计算机系统安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可以用ghost快速恢复数据,这样可以使计算机快速搭建不同层次的软件系统平台,使系统在一个较高的系统平台上继续安装,这样大大提高了母机软件系统的安装速度。
在对母机进行安装时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对母机系统软件安装前应将其网线拔下;第二,对所安装的软件进行必要的运行测试,为软件安装后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第三,为确保病毒没有入侵母机,在母机软件系统安装完毕后,要用杀毒软件对其进行全面杀毒;第四,有必要对软件系统进行备份,以免系统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
110Internet Security互联网+安全高校实验室不仅是开展各项科研实验的场所,更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基地。
经过一系列的推进和发展,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效果显著,但安全事故仍持续发生。
据统计,2001年—2020年期间,全国公开的实验室安全事故113起,其中600余人受伤,99人次死亡[1]。
这些事故多为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和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为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同时,也说明高校实验室开展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形势紧迫。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现状(一)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政策要求2021年9月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提出,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2]。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中提出,高校要采用信息化手段维护实验室安全,建设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用于实验室安全管理[3]。
(二)高校实验室规模随高等教育发展不断扩大的客观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校实验室规模的扩大。
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和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学生参加实验课程频次增加。
高校专业实验室作为学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以及“双一流”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繁重的实验任务。
高校实验室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等特点,不安全环节多且内容复杂,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危害[4]。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三)以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落后管理方式的新技术要求随着高校实验室规模的扩大,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存在对实验室相关安全动态数据掌控不够及时准确、对数据分析应用效率低下、数据信息共享程度差等问题。
传统安全管理方式过度依赖人的作用,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对安全管控的时效性、预警的前瞻性要求较高,有时甚至造成人为事故[5]。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作者:虞靖彬段自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从近几年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分析入手,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梳理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脉络,结合我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提出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安全防范体系(四位一体),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和培育优质的科研成果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在我校得到应用,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减少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012-04引言高校实验室有三方面的职能,一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二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基地,三是社会服务的窗口。
为解决好这三方面的实验需求,首先要进行实验室空间的合理布局,人员的合理流动。
其次要管理好每个实验室公共环境(水、电、气等)和实验设备及实验环境(耗材、药品、化学品、动物等)的领用与废弃物的处理。
为了使得这三方面的需求达到合理有序,不发生或少发生安全事故(这里说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以及能够产生安全隐患的实验耗材的发放与处理等),从实验室的布局、设备的维修保养,特别是化学品的使用存放、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实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工作作风等许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体系化思考,建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安全防范体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的组织方式,建设防范安全事故的硬件建设以及安全意识教育。
引导和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安全实验的良好习惯[1]。
一、近年来高校实验事故引发的思考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防护问题,首先是硬件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相关规范中都有硬性的规定(如放火、防盗、防雷击、防腐蚀等),在这里不做过多表述,重点谈一下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电气、机械、辐射、危险化学品和特种仪器设备等,在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时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作者:宫晓宇张莉蔡靖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15期摘要:本文主要关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对我国一些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建设和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解决方案1 引言信息网络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强有力地推进了各行业的变革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着实让人又爱又恨。
如:目前,臭名昭著的勒索病毒,计算机感染此病毒后,储存的文件会被自动加密,解决办法唯有支付高额赎金才有可能解密并恢复原文件。
截至2017年5月12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万台电脑感染此病毒,我国国内有2.8万家机构被勒索病毒攻陷,特别是高校校园网用户成了重灾区。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作为从事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等相关活动的重要场所,不断产生并实时存储着大量的数据和重要的信息,其安全问题尤显重要。
由于我国部分高校一定程度上疏于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控管理,特别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院系在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建设方面更为不力,加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自身具备开放性、综合性和共享性,使得木马、病毒以及带有威胁性的软件程序可能悄悄潜入实验室的计算机,进行盗取电脑数据、传播不良信息等非法活动,而且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不易根除,严重影响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和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由于高校有限的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与大量的学生使用者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矛盾,使用者的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水平。
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实际,主要就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2.1 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潜在的风险导致实验室网络安全客观存在薄弱性受计算机科学技术和软件工程发展水平的制约,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都存有潜在的风险,如: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或WINDOWS7操作系统,这款操作系统从推出至今一直提示存在各种安全漏洞,在操作过程中会不定期地提示用户需要进行系统程序下载,修补系统漏洞。
第5期2024年3月无线互联科技Wireless Intern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5March,2024基金项目:淮南师范学院质量工程项目;项目名称: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编号:2023hssysx02㊂作者简介:刘庆俞(1984 ),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深度学习和生成对抗网络㊂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与改革研究刘庆俞(淮南师范学院,安徽淮南232038)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实验中心是理工类人才培养和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㊂针对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文章从多方面提出了改革策略,包括加强人员培训㊁完善安全制度㊁更新安全设备等,以提高高校计算机实验中心的运行和安全管理水平㊂关键词: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TP311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环节,是深化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解㊁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1]㊂计算机实验教学作为计算机理论课教学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理论课的原理㊁方法以及实现的过程,让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夯实专业理论㊂计算机实验中心作为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㊂但是,由于计算机类实验室设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实验室的安全性逐渐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㊂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也出现了新变化[3-5]㊂因此,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也必须随之发生变革,才能满足高校发展需求,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障㊂1㊀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㊀㊀计算机实验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在高校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㊂学校应该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确保实验中心的安全和高效运行,为学校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㊂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出入实验室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㊂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㊂1.1㊀保障师生安全㊀㊀高校计算机实验中心涉及众多电子设备和贵重仪器,如果管理不善,可能存在火灾㊁触电等重大安全隐患[6],对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㊂实验室中存放着大量的设备和资料,如果发生盗窃或损坏,将会给学校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㊂因此,保障师生的财产安全也是计算机实验室的重要职责之一,做好安全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人身伤害事故和财产损失的发生㊂1.2㊀维护设备完好㊀㊀实验中心的所有仪器设备㊁软件系统等属于学校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较高,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设备被盗窃㊁损坏或者使用寿命缩短㊂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益㊂1.3㊀保障教学秩序㊀㊀实验中心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其运行秩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㊂如果实验中心存在安全隐患或管理混乱问题,可能无法保障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甚至导致一些实验课程无法顺利进行㊂因此,做好安全管理,确保实验中心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行,为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保障㊂1.4㊀提高防范意识㊀㊀计算机实验中心的安全管理不仅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工作,更是一项意识性工作㊂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在遇到火灾等安全问题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和人身伤害㊂提高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也可以增强实验中心的整体形象,展示实验中心对安全的重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声誉和信誉度㊂1.5㊀促进校园安全㊀㊀计算机实验中心作为高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实验中心的安全管理也直接关系到整个校园的安全稳定㊂如果实验中心存在安全隐患或管理不善,可能会对校园的安全稳定造成负面影响㊂因此,做好计算机实验中心的安全管理,也是促进校园安全和谐的重要举措之一㊂2㊀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㊀㊀高校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的问题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专业特殊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㊂2.1㊀设备管理问题㊀㊀计算机设备和各类硬件试验箱数量众多,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设备丢失或配件被盗等情况㊂同时,设备自身的老化㊁故障等问题也可能影响实验中心的正常运行㊂2.2㊀网络安全问题㊀㊀计算机实验中心涉及大量的计算机硬件㊁软件和网络设备,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网络攻击㊁数据泄露和病毒破坏等安全问题㊂2.3㊀人员管理问题㊀㊀进入计算机实验中心的人员众多,流动性强,涵盖多个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难度大㊂部分学生或教师可能违规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㊂部分高校尤其是教研实力较弱的地方院校,对计算机实验中心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员岗位设置浮于形式,有的学院由任课老师兼职实验员,专职实验员人数严重不足㊂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一般可分为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承担着信息化教学任务,专业实验室承担着计算机学科下各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任务㊂然而,在部分高校,实验员的职位划分不明确,实验室管理㊁实验教学和教辅人员没有区分,工作效率不高㊂2.4㊀环境安全问题㊀㊀不规范的操作或环境条件可能导致火灾㊁短路等安全事故㊂同时,不合理的实验室布局㊁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等也可能影响实验中心的正常运行㊂2.5㊀管理体制问题㊀㊀高校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可能存在制度不健全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㊂另外,计算机实验中心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如教学部门㊁科研部门㊁资产管理部门等㊂然而,一些实验室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各部门之间信息不畅,协同工作难以开展,容易产生管理问题㊂同时,缺乏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和规范,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存在困难㊂2.6㊀意识问题㊀㊀部分师生可能对网络安全㊁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㊂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可能存在不规范操作,使用不安全的软件或浏览不安全的网站,增加了安全风险㊂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可能在日常操作中忽视安全规定,增加安全风险㊂2.7㊀技术防范问题㊀㊀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可能存在监控系统不完善㊁报警系统不敏感等问题,导致在发生安全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计算机实验中心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防范水平,确保实验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7]㊂3㊀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的策略㊀㊀高校计算机实验中心针对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㊂3.1㊀建立安全管理制度㊀㊀针对计算机类实验室的专业特点,安全管理制度应涵盖设备管理㊁数据保护㊁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详细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是实验室安全运行的依据,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任务,努力做到管理工作闭环,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章可循㊂3.2㊀加强设备管理㊀㊀建立设备台账,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㊂尤其是价值20万元以上贵重仪器设备需要做到专人专管㊂同时,利用物联网㊁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实验中心重要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㊂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㊁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㊂3.3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㊀㊀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及时安装并开启反病毒监控软件,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提高网络防御能力㊂同时,使用正版软件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㊂针对部分重要实验室,可以构建强有力的防火墙,以有效阻止来自校园外网的非法攻击,同时通过防火墙来规范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操作㊂此方法可有效阻止网络异常行为的入侵,给实验室提供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从而提高内部网络安全,保证师生在实验室的正常网络使用㊂3.4㊀加强人员管理㊀㊀明确人员职责㊁行为规范和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实验室人员出入登记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中心㊂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禁止学生在实验中心进行违规操作㊂建立实验室人员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定期对实验室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㊂对于不遵守规定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㊂同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担当㊂3.5㊀重视环境安全管理㊀㊀建立完善的环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环境进行检查和维护㊂加强用电设备管理,确保电源线路的运行安全和稳定㊂同时,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和培训㊂制定应急预案和流程,确保在发生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㊁有效地应对㊂可以组建应急响应团队,定期进行模拟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㊂3.6㊀加强技术防范㊀㊀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对实验中心各分室及相关场所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㊂同时,加强报警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在发生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报警和处置㊂重要数据和软件是实验中心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因此数据安全保护至关重要㊂可以采用加密技术㊁访问控制等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㊂3.7㊀提高安全意识㊀㊀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通过常规安全知识竞赛㊁实验室安全考试等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8-9]㊂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㊁模拟演练等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灾难应对能力㊂引入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㊂例如,可以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对实验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评估和预防;或者张贴安全文化标语等,将安全警示教育融入师生的日常教学行为,形成全员参与的浓厚安全氛围㊂3.8㊀定期检查与维护㊀㊀对实验中心的各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隐患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问题㊂同时,加强对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的记录和分析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㊂3.9㊀建立奖惩机制㊀㊀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违反安全规程的操作行为进行严肃教育和处理,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师生进行表彰和奖励㊂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提高师生对实验中心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㊂3.10㊀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㊀㊀与学校保卫处㊁后勤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和配合,共同维护实验中心的安全运行和稳定㊂同时,可以寻求外部专业机构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安全管理水平㊂实施以上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计算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中心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发展㊂4 结语㊀㊀实验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教育教学以及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的关键因素㊂因此,计算机实验中心的安全管理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㊂针对计算机实验中心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高校需要从人㊁财㊁物等多方面加强管理㊂参考文献[1]张宝懿,李帅.新时代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探究[J].科技风,2023(5):148-150.[2]张彦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客观因素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4):195-196.[3]姜晓武.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3(11):396-398.[4]赵伟娜.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策略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3(21):35-37.[5]佟禹欣.云计算基础上的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2(14):15-18. [6]刘利民.计算机安全技术在高校实验室改造中的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3(1):182. [7]彭华松,沈冰洁,丁珍菊,等.多部门联动构建高校实验室EHS管理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9):299-303.[8]王楠.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改革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5):270-271.[9]裴传玲.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25):143-145.(编辑㊀王雪芬)Research on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reform of computer laboratorycenter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Liu Qingyu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232038 ChinaAbstract Computer laboratory center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posi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l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bility. Aiming at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in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of computer laboratory center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trend of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series of reform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from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personnel training perfecting the security system and updating the safety equipment etc.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of computer laboratory cent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 computer laboratory center security management problems laboratory teaching reform。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1.14•【字号】鄂教高函[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鄂教高函〔2016〕1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5〕36号)要求,在学校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经网上匿名评审、综合评审和公示,省教育厅研究确定,武汉大学“大学通识教学对人文慕课的利用及其研究”等523个项目为2015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项目实施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体现政策导向。
2015年度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36号精神为主线,按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坚持教研结合、坚持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二、坚持育人为本。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工作,要贯彻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
通过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
三、提高研究质量。
要把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不断推进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坚持教研相结合,寓研于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四、实行责任制度。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实行学校负责制。
各项目承担学校负责组织项目的启动、实施、经费管理及项目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
项目启动前,项目组要进一步完善研究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主持人和参与人员必须按照立项申请书中所确定的项目研究内容开展研究和实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工作档案。
高校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引言
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计算机实验室是指承担着计算机软件教学实践环节和学生自主上机学习开放式的计算机机房,承担着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任务。
其特点是:一是计算机的软件应用环境复杂。
既然是公用系统,就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课程教学的需求,以我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为例,目前有Windows XP、Windows Server、Linux三个分区,安装有常用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二是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多。
由于是面对全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又是全校唯一的全天开放的计算机机房;三是计算机角色的变化快,管理复杂。
一会是学生上课,一会是学生自主学习。
不同的方式,管理的方式、收费的方法就不相同。
如何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如何面对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而引入的病毒、攻击等导致的计算机系统的崩溃,是国内外同行非常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就是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出发,结合北京工业大学的计算中心软件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力求探讨一种立体式的安全保障体系,以维护计算机实验室系统的正常运行。
2实验室的安全保障体系
2.1问题的提出
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特点决定了其安全体系结构不同于一般网络信息中的安全体系结构,特别是对于用户计算机的管理是截然不同的。
网络信息中心涉及的计算机是分布在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当中,并不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负责,只是指导和建议,甚至是强制的。
而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就不同了,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安全要有实验室老师负责保证,要提供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软件,提供必备的硬件环境,所以既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又要防止学生中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损害,还要预防网络黑客的攻击与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另一方面,既要保证实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又要防止学生在上课时间访问不利于教学活动的Web站点与程序,例如上课时间玩游戏、聊天、浏览不良网页等等。
上述诸多的问题,都要求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安全体系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为实验教学提供环境更好质量更高的服务。
2.2建设立体的安全保障体系
所谓立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就是从计算机实验室的公共性角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办法、运用先进的安全技术,采取科学的系统的安全措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系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汇集了硬件、软件、网络、人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和接口的系统。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安全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信息安全问题的处理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随时间环境有不同层次的人的参与和协作,
以及技术的交叉运用等复杂过程。
从行业和组织的业务角度看,主要涉及安全立法、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三个层面。
要确保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注重把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层次。
计算机的安全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安全技术、安全工具或者是安全产品的缺乏,而是计算机管理人员和用户对安全知识忽视。
安全立法包括各种安全策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是计算机安全的最核心问题,是整个计算机安全建设的依据。
包括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制订的法律法规等。
安全管理主要是人员、组织和流程的管理,是实现信息安全的落实手段。
包括学校、部门制订的计算机实验的规定、使用方法以及处罚条例;安全技术主要有: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信息加密、防火墙、防杀病毒、入侵监测、漏洞扫描、安全审计及相关的服务等等,是实现信息安全的有力保证。
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保障体系必须全方位的考虑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环境以及应用的安全特性。
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 安全管理层
安全层主要包括安全立法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
实验室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国家层面的法规标准,制定相应的学校部门的计算机安全管理条例,组织专家对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形成计算机实验室立体安全模型的总体框架。
(2) 计算机硬件保护层
根据计算机实验室具备公用的特点,对于计算机的系统信息必须加以保护,以防止学生误删除或破坏软件,造成无法正常使用。
建议采用硬件保护措施,对硬盘的内容进行保护。
实现其目的。
优点是速度快,方便可靠,缺点是占用一定的硬盘空间。
(3) 操作系统硬化层
操作系统在安装过程中,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添加了许多常规的应用服务,但是对每个用户而言不一定都适用,因此需要在细致分析操作系统服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它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渠道,尽可能地减少在它上面运行的不必要的服务项目。
(4) 用户安全管理层
用户安全管理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对用户的账户、对资源的使用状况,例如使用的时间、计费、网络上流量、访问日志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5) 网络安全管理层
网络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性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包括内网安全管理系统、放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软件等。
综上所述,安全立法和安全管理框架下的安全层次模型如下图所示。
2.3典型的计算机实验室安全解决方案
北京工业大学软件教学基地共有8个实验室、1个服务器中心,有20余台含有高性能多处理机系统、IBM小型机和微机服务器,800余台微机构成。
实验室之间通过千兆网络实现互联,极大地改善了实践教学环境。
可以为学生提供上课、毕业设计、课题研发、自主学习研究等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实验环境,实验室可以按需配置,解决了学生上机难,速度慢,档次低等问题,为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工程型应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安全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 采用海光蓝卡(不同的版本)实现网络对传、硬盘的保护;
(2) 对计算机系统中应用程序按实验室进行优化处理,合理分配部署,既要做到方便使用,又要避免由于应用系统过多,机器负载过重导致性能下降;
(3) 对操作系统进行硬化处理。
操作系统的硬化分4个步骤:1)打好补丁;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3)确定子目录/文件的权限,要遵循最小原则;4)明晰用户权限,严格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
(4) 采用金盘电子阅览室系统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学校的收费系统进行对接;
(5) 采用LanSecS系统对实验室内部的安全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对学生使用程序进行进程级的管理,防止使用非法的软件;
(6) 采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防护,定期更新计算机防病毒软件,有效地遏制计算机的黑客攻击和病毒侵害。
3结束语
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是实验室能够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强调实践教学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要加强实验室的安全建设,要有投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中心近年来积极进行了实验室建设,无论是在软件建设方面,还是在硬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R].
[2] 王全民. 软件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