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1
《乙烯》说课稿《乙烯》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是烃的知识的继续,也是学习不饱和烃的开始。
乙烯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烯烃的代表物,乙烯分子结构中的碳碳双键决定了乙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乙烯的分子结构,然后通过三个现象明显的实验引出乙烯的化学性质,并着重通过加成反应体现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不仅使学生对乙烯的性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继续学习烯烃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才接触有机化学,虽然在上一节中对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还是比较陌生,对物质的空间结构更是不了解,对有机反应的产物判断和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都比较困难。
三、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四、教学难点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五、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2)进一步了解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确定乙烯的结构模型,从而得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3)通过乙烯的结构及实验现象,探讨出乙烯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烯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2)通过乙烯性质的探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探究有机化学的良好思路。
六、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景:小故事引入乙烯的用途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
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究不同于烷烃的烃--乙烯的结构,使学生加强对有机结构的认识;初步养成由物质的结构去讨论性质的习惯。
从自主探究物质的结构模型的角度去深化认识乙烯的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等,促进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一、选择题: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C.汽油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2.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A 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B 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 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D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A.水 B.溴水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4.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和氯化氢反应5.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下列试剂的洗气瓶A.澄清石灰水,浓H2SO4B.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C.溴水,烧碱溶液,浓H2SO4D.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6.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A.利用乙烯加聚反应可生产聚乙烯塑料B.可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C.是替代天然气作燃料的理想物质D.农副业上用作水果催熟剂7.将15g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体中CH4与C2H4的体积比为A 1:2B 2:1C 3:2D 2:3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A.SO3+H2O=H2SO4B.CH2=CH2+HClO→CH3—CHOHC.CH3Cl+Cl2→CH2Cl2+HCl D.CO2+2NaOH=Na2CO3+H2O9.为了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可用在某液体中浸泡过的硅土来吸收水果或花朵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上述目的。
则这种液体可能是A、水B、浓盐酸C、高锰酸钾溶液D、酒精10.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
教学设计来自石油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的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产品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乙烯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发展化工水平。
所以从乙烯的用途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出发,使学生有亲切感和重视感,学习中重视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结构组成是研究乙烯化学性质的关键,乙烯的化学性质是重点,加成反应是乙烯的特征反应,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习时,注意从乙烯的结构角度深化学生认识,建立“组成--性质--用途”的关系,使学生能更加深入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相关性质,能从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但是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还不深刻,需要进一步深化。
甲烷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饱和烃,为不饱和烃乙烯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乙烯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物质,也是有机合成的基础原料,从生活各个领域正在使用的乙烯产品作为开篇引课,目的是显示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再利用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实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乙烯的性质和结构,进一步加强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乙烯的加成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加成反应的原理,本节课开始先从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乙烯不同于甲烷的性质,引出乙烯及结构的介绍,再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加成反应的机理,加深学生对加成反应特点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的来源。
认识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重点是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认识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领会内因决定外因的辩证关系,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2.使学生感受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科学辩证关系。
教案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ethene)一、乙烯1、乙烯的来源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地位来源-—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分解乙烯的产量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2、乙烯的工业制法: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叫做烯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不饱和烃:分子里含有c=c或c≡c,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的烃叫做不饱和烃。
3、乙烯的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乙烯是平面型结构,键角都是,6个原子共平面。
4、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原理: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二、物理性质:乙烯是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1。
25 g/L,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
三、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1)燃烧现象:明亮火焰并伴有黑烟。
方程式:(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2、加成反应与溴水反应方程式: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与氢气:与氢化氢:与水:与氯气:3、加聚反应聚合反应:分子量小的化合物分子(单体)互相结合成分子量大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 加聚反应:加成&聚合反应 四、烯烃1、烯烃的通式应为C n H 2n (n>1) 3、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C=C + → C-C H H H H H HH HH H H HC=C + → C-C H H H H H H H H H Cl H Cl C=C + → C-C H H H H H HH H H OH H OH的乙烯生产能力为600.5万吨/年,即便加上目前正进行扩能改造的产能,也不过1112万吨,而有数据显示,目前乙烯年增长率达8.5%,估计在2005年乙烯年需求量将达到1500万吨,国内产能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0%左右。
《必修Ⅱ第3章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第1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依稀的结构,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2、理解加成反应的含义。
了解乙烯的用途。
【重点难点】1、乙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2、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新课导学】阅读课本P66“思考与交流”中乙烯与苯的用途,体会它们作为基本化工原料的重要价值。
思考: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是什么?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什么?一、乙烯的制得1. 石蜡油分解实验。
①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和甲烷对比)现象:②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和甲烷对比)现象:③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一试管气体,点燃:现象: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和的混合物。
例1:下列试剂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溴水C.蒸馏水D. HCl二、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色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较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
思考:在实验室中使用何种方法收集乙烯气体?三、乙烯的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
_ ____ 的烃叫烯烃。
请写出丙烯的分子式:烯烃的分子通式是:,试写出丁烯,戊烯的化学式:*乙烯与乙烷结构的对比,乙烯的结构特点:(1)乙烯是____结构,不能旋转,键角为____°(2) C=C不稳定:C=C易断裂而被氧化;C=C有一个键不稳定,容易断裂,有一个键较稳定. 四、乙烯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氧化反应a.可燃性:CH4 + O2→。
现象: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烯的C=C易被强氧化剂如KMnO4氧化而断裂,产物可能是CO2。
现象:紫色褪去,以此反应可以区别乙烯和烷烃思考:如果要除掉甲烷气体中混有的乙烯气体,应该使用什么?2.乙烯的加成反应CH2=CH2+Br-Br→(1,2-二溴乙烷)现象:。
反应实质:C=C断开一个,2个Br分别直接与2个价键不饱和的C结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车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乙烯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3)理解加聚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4)了解烯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推导,来探求物质的组成,进而体验发现物质的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人类探讨物质的过程与方法,获取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与程序教学重点: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加成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加聚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教学策略:合作实验、谈话讨论教学进程【课前研读】(提示:请同学课前务必完成!)1.不饱和烃定义:____________2.乙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3.乙烯分子中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都处于 _______,碳氢键之间的夹角约为____,为_______分子。
3.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料:____________②反应原理:副反应____________③发生装置:④收集方法:____________⑤尾气处理:点燃法⑥注意事项a.浓H2S04在反应过程中起_____作用。
b.无水乙醇与浓H2S04的体积比约为_____。
c.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______,以便控制反应的温度为170℃,以避免副反应(140℃)的发生。
‘d.为____________,应在反应液中加入少许碎瓷片。
e.如控温不当,会发生副反应,使制得的乙烯中混有等杂质气体,必须通过_______后才能收集到较纯净的乙烯。
4.乙烯的性质(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2)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a.乙烯易燃烧,燃烧时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乙烯能使酸性KMn04。
溶液褪色②加成反应乙烯能跟那些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起加成反应,如常温下使溴水褪色注:加成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碳架结构并未改变,这一点对推测有机物的结构很重要。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科学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加成反应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
那么从煤和石油中都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呢?【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乙烯【思考】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投影】资料卡片——《乙烯装置简介》【教师】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探究实验】投影教材P67 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分别观察现象【观察与思考】 1.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2.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生成的物质与甲烷的性质比较有什么异同?3.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教师】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烯烃【学与问】投影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 C2H4,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H 2=CH 2【思考与交流】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投影】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由教师补充【板书】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1. 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其中一根键不稳定。
2.原子之间的夹角均为120°3.乙烯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课题:来自石油和煤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二、乙烯的性质
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乙烯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乙烯的分子模型,掌握乙烯的空间结构,并识记乙烯的
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2、认真观察实验,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熟练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通过观察分析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从而熟练掌握加成反
应特点,会判断哪些反应是加成反应,并能迁移应用。
一、乙烯的结构
1、分子式
2、结构式:
3、结构简式:
4、电子式:
二、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乙烯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2)加成反应
乙烯与溴的反应方程式:3、加聚反应
试一试
1、CH2=CH2与H2的反应:
2、CH2=CH2与HCl的反应:
3、CH2=CH2与H2O的反应:。
乙烯教案锦州市铁路高级中学刘翠翠一、教案背景:乙烯是不饱和烃的开始,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的重点课之一。
在甲烷和烷烃的有关知识基础上学习烯烃的性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二、教学课题: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三、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材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认识乙烯的性质,(燃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分子结构模型增加感性认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烯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
2.通过乙烯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
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八、板书设计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一、乙烯的结构分子式C2H4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二、物理性质三、化学性质1、乙烯的氧化反应(1)乙烯的燃烧(2)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乙烯的加成反应九、教学反思:利用多媒体展示乙烯的反应机理,把空间的结构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分析和理解有机反应的方式,建立学习有机反应的方法,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基础。
同时设计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乙烯的化学性质,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乙烯性质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