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液面测试原理及计算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3
动液面测试原理及计算方法原理:动液面测试的原理基于静力学和浮力定律。
当一个管浸入液体中,液体会上升到管的高度,直至液体的重力与液体的浮力相平衡。
根据浮力定律,液体对浸入其中的柱体的浮力与柱体所排斥的液体的重力相等。
因此,测量柱体的高度即可得到液位的高度。
计算方法:通常使用的计算方法有六种。
分别是:差压计算法、液面抽吸法、压力计算法、质量法、电容法和声波法。
1.差压计算法:该方法基于现象当一个管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上升到一个高度,并且液面高度会例如的在两边液面的差压。
通过测量液体的差压,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
2.液面抽吸法:该方法使用负压来抽吸液体。
当管浸入液体中,通过抽吸管中的空气创建一个负压,液体会上升到一个高度。
通过测量抽吸管中漂浮液体的高度,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
3.压力计算法:该方法基于现象当一个管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管壁产生一个压力。
通过测量液体对管壁的压力,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
4.质量法:该方法基于现象当管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管内柱体产生一个浮力。
通过测量柱体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
5.电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液体对电容器的影响来计算液位的高度。
当液体上升到电容器的高度时,液体会使得电容器的电容值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
6.声波法:该方法通过发送声波到液体中,当声波遇到液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通过测量声波的反射时间,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
通过以上六种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液体的液位。
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精度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测量条件和需求。
2011-06-11 08:01:52 2楼油井的动液面参数直接反映了地层的供液情况及井下供排关系, 是进行采油工艺适应性评价和优化的关键数据之一[ 1- 3] 。
动液面测试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声波进行测试, 但是, 这种方法有两方面的缺点, 一是回声的技术受井筒的情况制约产生误差; 二是不能实时在线测量。
文献[ 3- 4] 通过地面功图推算动液面, 但是由于悬点载荷的确定比较复杂和繁琐, 而且在计算过程中忽略了一些阻力因素, 也存在误差。
有杆泵主要由泵简、柱塞、游动阀( T V) 、固定阀( SV) 等组成。
把地面示功图或悬点载荷与时间的关系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处理之后, 由于消除了抽油杆柱的变形、杆柱的粘滞阻力、振动和惯性等的影响, 将会得到形状简单而又能真实反映泵工作状况的井下泵示功图[ 8- 9] 。
井下泵相对于悬点受力简单、动载荷的影响小。
泵工作工程中, 泵筒内压力p ( t ) 随柱塞运动方向的改变, 由吸入压力p i 升至排出压力p o 或由p o 降至p i , 柱塞完成卸载或加载: 当SV 开启后, 液体经SV 孔吸入泵腔, 此时p ( t ) = p i , 柱塞加载完成, 泵载保持不变; 当TV 开启后, 液体经T V 孔排出泵腔, 此时p ( t ) = p o , 柱塞卸载完成, 泵载保持不变,当SV、T V 均处于关闭状态时, p i< p ( t ) < p o 。
如果忽略柱塞与液体的惯性力, 则作用于柱塞上的平衡方程应是: Fp ( t) = p p ( f p - f r ) - p ( t ) f p + Wp f ( 1)其中, Fp ( t ) ! ! ! 泵的载荷, N; p p ! ! ! 游动阀上部的压力, Pa; p ( t ) ! ! ! 泵筒内压力, Pa; Wp ! ! ! 柱塞重量, N; f ! ! ! 柱塞与泵筒间的摩擦阻力, N ; f p、f r ! ! ! 柱塞、抽油杆的截面积, m2。
动液面计算公式范文
在进行动液面计算之前,首先需要获取一些基本的参数。
这些参数通
常包括液体的密度、容器的形状和尺寸、液体的流量等。
其中,液体的密
度是计算动液面的关键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液体的体积和高度计算结果。
1.圆柱形容器的动液面计算公式:
对于圆柱形容器,动液面的高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A*h
其中,V表示液体的体积,A表示底面积,h表示液体的高度。
2.球形容器的动液面计算公式:
对于球形容器,动液面的高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4/3)*π*r^3
h=(3V/(4πr^2))^0.5
其中,V表示液体的体积,r表示球的半径,h表示液体的高度。
3.锥形容器的动液面计算公式:
对于锥形容器
V=(1/3)*A*h
h=(3V/(A))^0.5
其中,V表示液体的体积,A表示底面积,h表示液体的高度。
除了上述基本形状的容器,还有很多其他特殊形状的容器,比如椭球形、碗形等。
对于这些容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动液面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考虑液体的流入和流出以及容器内部的流动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动液面的计算结果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抽油机井示功图法计算动液面的修正算法张胜利;罗毅;吴赞美;王丽娜;赵磊;章莎莉【摘要】Calculating dynamic fluid level with indicator diagram of rob-pumped well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for studying closed-loop control of production wells. Based on further analyzing the model of dynamic fluid level computa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 a corrected algorithm method connecting the actual measured fluid level with annular pressure gradient by statistical regressing site-tested data of annulus pressure gradient in 10 wells. Using this calculating model, the basic method of using indicator diagram to calculate dynamic fluid level is corrected, with which the relatively much more precise results are reached. The success is a useful trial method to carry out intellectual injection-production adjustment of oil wells by calculating dynamic fluid level with indicator diagram in Huabei Oilfield.%通过抽油机井示功图计算动液面是近年来油井闭环控制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功图法计算动液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10口井的环空压力梯度现场测试数据的统计回归,建立了实测动液面与环空压力梯度关联的修正计算模型,利用上述计算模型修正了根据示功图计算动液面的基础方法,获得了相对准确的计算结果.对于华北油田现场应用示功图计算动液面实现油井智能供排协调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1(033)006【总页数】3页(P122-124)【关键词】示功图;载荷;计算;动液面【作者】张胜利;罗毅;吴赞美;王丽娜;赵磊;章莎莉【作者单位】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华北油田公司采油一厂,河北任丘062552;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5.5抽油机井动液面是了解油井的供液情况、诊断油井故障的重要参数。
织5井排采参数计算公式
压力计显示屏显示的压力——流压:即为压力计深度所测试的压力。
当压力计在煤层中部时,所测压力即为流压;当压力计深度大于煤层中部深度时,流压=显示压力-(D-H)/100;当压力计深度小于煤层中部深度时,流压=显示压力+(D-H)/100。
D-压力计深度;H-煤层中部深度。
织5井煤层深度355.2-426.4m,厚度71.2m,中部深度390.8m。
压力计深度429.11m。
流压计算:
井底流压=显示压力-(429.11-390.8)/100=显示压力-0.3831
或:流压=压力计沉没度/100+套压-0.3831
动液面计算:
当套压为0时,
动液面=压力计深度-压力计显示压力×100=压力计深度-井下液位
当套压>0时,
动液面=压力计深度-压力计显示压力×100+套压×100=压力计深度-井下液位+套压×100
泵效计算:
泵效=实际产液/理论产液*100%=实际产液/(3.14*0.019*0.019*1.1*冲次*时间)*100%=实际产液/(0.001247*冲次*时间) *100% (要量好冲程,才能计算泵效)
液量单位:方;冲次:次/分钟时间:分钟
完成生产参数如下:丝堵井深463.92m,气锚顶深438.74m,压力计深429.11m,泵深428.06m,光杆留头1.60m,悬绳距1.10m,防冲距1.50m。
冲程1.45m。
抽油井动液面的测试目的和意义:测抽油机井液面是为了解油井的地层供液能力,工作制度是否合理,以便进行油井动态分析。
一、准备工作:1、穿戴好劳保用品;2、抽油机综合测试仪一套、井口连接器(测试枪)一套、信号连接线一根、回声弹若干、100mm平口起子一把、专用勾头扳手一把、试电笔一支、绝缘手套一副、安全帽一顶、生料带一卷、棉纱若干、钢丝刷子一把、标准井口一座。
二、操作步骤:1、将工具和仪器带入井场,放在便于操作的地方;2、用试电笔测配电箱绝缘并报结果;3、一手带绝缘手套,一手带劳保手套,侧身按配电箱上的停止按钮,刹紧刹车,切断电源;4、观察井口套管压力值、检查套管闸门、短节丝扣处有无损坏和赃物及渗漏,并清洁;5、人站侧面双手将井口连接器装在套管闸门上,用勾头扳手上紧;6、卸下枪膛,装上回声弹,装好枪膛后盖,旋转手柄扳机,缩回撞击针;并销定枪膛保险销。
7、连接好信号线,打开套管闸门;8、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输入井号和日期,然后按“回车”键,进入测液面的界面;轻敲击微音器看有无反应,检查信号线是否工作正常,调整仪器灵敏度,看不清楚时调整亮度;9、退回枪膛保险,按液面测试键进入测液面的界面按“回车”键,顺时针旋转手柄,扣动发音扳机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观察灵敏度调试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在下一次测试时进行进行调整;测试完后进行保存;必须测出清楚的液面。
10、关套管闸门,打开放空阀进行放空,卸掉枪膛后盖,挑出弹膛,退出空弹壳,(如果需要重新测试时装好新弹,上紧枪膛后盖,进行下一次测试。
)11、动液面计算:(1)接箍计算法:数出10个油管接箍波峰并且量出距离,再量出井口到液面波峰的距离。
公式:动液面=10个油管接箍波峰距离÷10根油管实际距离×井口到液面的波峰距离+油补距。
(2)音标计算法:量出井口到音标波峰的距离,再量出井口到液面波峰的距离。
公式:动液面=井口到音标波峰的距离÷井口到音标的实际距离×井口到液面的波峰距离+油补距。
259/自动化工图折算液面试验岳红钢 王循 马广博 左虎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陆上油田作业区 河北 唐海 063200【摘要】动液面数据是分析油藏能量状况、合理调整油井工作制度的关键参数之一。
在陆上作业区已有自动化工图的506口油井上进行了折算试验,总体误差范围<±10%,标准差为4.7%。
实施该项技术,可以实现液面波动趋势的在线跟踪,为油田生产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自动化 动液面 工图 油藏动态监测1 示功图推算动液面的原理和主要计算公式1.1 动液面计算原理及主要公式抽油机井上行程由于游动阀关闭,固定阀打开,悬点静载荷主要包括抽油杆在流体中的质量、活塞以上液柱质量、油管压力对活塞的作用力,减去沉没度液体对活塞的反作用力,减去套管压力对活塞的反作用力。
而下行程由于游动阀打开,固定阀关闭,悬点静载荷只有抽油杆柱在流体中的质量。
[1]图1 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图1为理想示功图。
图中最大值-最小值,代表活塞以上液柱的质量,最小值至0为抽油杆在液体中的质量,最大值为光杆负荷。
抽油机悬点的静载荷可以由下式表达:上行程下行程 ()g L f W L s r j d ×−××=ρρ式中fr ——抽油杆截面积,m 2 Wju ——上行程悬点静载荷, N;rL ——油管内流体密度, Kg/m 3 rW ——水密度qrl ——每米抽油杆在液体中重力,Kg/m;L ——泵挂深度,m; Lf ——动液面, m;Ap ——柱塞面积,m 3 pt ——油管压力, MPa;At ——抽油杆面积,m 3 pc ——套管压力,MPa;Wjd ——下行程悬点静载荷, N W f ——含水rs ——抽油杆在空气中密度,7850 Kg/m 3ro ——原油密度 混合液密度近似计算两式相减得:而Wju- Wjd 为示功图的静载(表示为DW ),整理后得:动液面 :第一项为:上、下静载荷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