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基础知识知识学习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11.14 MB
- 文档页数:37
铁路客车小知识运送旅客和为旅客途中服务的铁路车辆,包括座车、卧车、餐车、行李车,以及为有空调设备的旅客列车供电的发电车等。
座车和卧车按设备分为软席车和硬席车;有些国家则分为一、二、三等车。
旅客列车中通常编挂有邮政车,邮电部门称火车邮厢,它的外形与客车近似,一般也列为铁路客车。
客车的构造必须保证旅客的旅途安全和具备舒适条件。
最早的客车车体是木质的,长度小,容量不大,设备简陋,而且转向架、制动装置和车钩缓冲装置的性能也较差,运行速度不高,旅行舒适条件较差。
现代的客车有很多改进。
由钢骨架加外包板的全金属结构已成为各国铁路客车车体的标准结构,其材质已由普通钢发展为低合金钢、不锈钢以至铝合金。
这种结构不仅大大提高了车体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保证旅客的安全,而且还延长了车体的使用寿命和减轻了车体自重,从而节约了车体的维修费用和牵引动力的消耗。
车体内部装饰和设备采用了新的材料和结构,增进了美观性和使用方便性。
空气调节装置的采用日益普遍,更加改善了旅行舒适条件。
客车转向架装用性能优良的弹簧悬挂装置,使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大幅度提高,并使旅客在车中不致感到剧烈颠簸。
高速旅客列车按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最高速度已达到每小时260公里。
硬座车供旅程不太长的旅客乘坐的普通客车。
它的中部是开敞式的大客室,在纵向中间过道两侧分设二人和三人座椅;两端设有厕所、洗脸室和通过台;在客室一端设有乘务员室和锅炉间。
客室内在车窗上方有行李架,供旅客放置随身小件行李;车顶板上有照明灯和电扇,在车端部上方的内外车顶板之间有供应旅客用水的水箱。
在有空调装置的客车上,其制冷和通风机置于车端上方,并沿车顶纵向设置风道。
长23.6米的车体,全车旅客定员约为120人。
软座车为旅客提供较舒适条件的座车。
中国铁路采用开敞式软座车,其平面布置与硬座车大体相似,但在中间纵向走道两侧均为双人沙发式座椅,座位间距较大,因而较为宽敞,全车旅客定员60多人。
近年来一些软座车采用了可躺式座椅,椅背能放到倾斜位置,座椅的朝向能随旅客的意愿改变,旅客可以获得较好的休息。
客车基础知识客车是指乘坐9人以上(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一般具有方形车厢,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公共交通和团体运输使用。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客车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客车形式客车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有铰接的,也有牵引挂车型的。
有两门、单门式,或备有行李舱。
多数客车采用柴油机驱动,目前也有纯电动车,全金属车身。
按照乘车人数计算所耗用的能源和所占的道路面积,公共交通车辆要比个人车辆经济,这是许多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客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世界范围而言,轿车制造和普及比较广泛,因此作为公共交通主体的客车制造业,无论是从设计理念还是设计技术,都表现出相当成熟,欧洲的客车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世界首位。
中国客车业的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客车企业引进的国外客车技术,主要集中在欧日两大系列。
典型品牌如郑州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龙、上海申沃、丹东黄海等,中国客车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个别厂家年产量已超过万台。
客车分类客车按总体结构可分为单车和列车。
单车是基本车型,按客车总重或设置座位数常分为大、中、小型。
中国规定单体客车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3.7米。
客车列车的车厢和车架分为前后两节。
两节车架用铰接盘连接,两节车厢用活动褶篷连接,使车厢前后相通,故又称为铰接式或通道式客车。
中国规定客车列车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8米。
按照服务方式不同,客车的构造亦不同,可分为旅行客车、城市公共客车、公路客车、铁路客车、游览客车及校车等类型。
旅行客车是一种小型客车,座位数不超过17个。
根据其外观形状,中国俗称“面包车”。
城市公共客车由于乘客上下车频繁,其地板离地高度较低并设有2~3扇客门,车内设站立位置,故车内通道应有足够的高度与宽度。
公路客车由于乘坐时间长,车内全部布置座席,通常只有1扇客门,乘坐舒适性要求较高,还须设有若干个行李舱。
铁路客车铁路公路上载运旅客用的车辆。
铁路上的客车还包括餐车,邮政车和行李车。
客车构造知识点总结一、车身结构1. 车身骨架客车的车身骨架通常由钢材制成,用以支撑车身整体结构和承载车身上部部件,如车门、车窗等。
车身骨架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
2. 车身外壳车身外壳是客车的外部表面,通常由钢板或铝合金制成。
车身外壳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性,还要考虑对风阻的影响和乘客的安全性。
同时,车身外壳还需要具有足够的抗腐蚀性能,以应对各种不同的气候和道路条件。
3. 车厢结构客车的车厢结构主要包括座椅、地板、天花板、侧墙等部件。
这些部件的设计需要考虑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考虑车内空间的合理利用和通风情况。
二、动力系统1. 发动机客车的发动机通常为柴油发动机,也有少量使用汽油发动机的客车。
发动机的排量和功率会因客车的使用环境和载客量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柴油发动机具有较高的扭矩和燃油经济性,适合长途客运。
而汽油发动机则具有更高的动力输出,适合城市短途客运。
2. 变速箱客车的变速箱通常为手动变速箱或自动变速箱。
手动变速箱需要司机自行操作换挡,而自动变速箱则通过液压系统自动实现换挡。
不同的变速箱设计会影响客车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
3.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由离合器、传动轴、差速器等部件组成,用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上。
传动系统的设计需要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确保客车的正常运行。
三、悬挂系统1. 前悬挂客车的前悬挂系统通常为独立悬挂或麦弗逊悬挂,用以支撑和缓冲前轮的运动。
前悬挂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通过性和舒适性,并且要适应各种不同的路况和载客量。
2. 后悬挂客车的后悬挂系统通常为钢板弹簧悬挂或空气弹簧悬挂,用以支撑和缓冲后轮的运动。
后悬挂系统的设计同样需要考虑通过性和舒适性,并且要适应各种不同的路况和载客量。
四、制动系统1. 制动器客车的制动器通常为液压式盘式制动器,用以实现对车轮的制动。
制动器的设计需要具有足够的制动力和散热性能,以确保客车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客车学习资料大客车的布置形式根据发动机的位置不同,大客车有下列布置形式: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见图l-4a;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见图1-4b;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见图l-4c。
发动机前置时,可布置在轴距外或布置在前轴上方。
发动机后置时,可以纵置或横置在汽车后部,见图l-4d。
(1)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大客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布置方案的优点是:动力总成操纵机构结构简单;散热器位于汽车前部,冷却效果好;冬季在散热器罩前部蒙以保护棉被,能改善发动机的保温条件;发动机出现故障时驾驶员容易发现。
此方案的主要缺点有:发动机凸起在地板表面上部,因而车厢面积利用不好,并且布置座椅时会受到发动机的限制;由于传动轴从地板下面通过,致使地板平面离地面较高,乘客上、下车不方便;传动轴长度长;发动机的噪声、气味和热量易于传人车厢内;隔绝发动机振动困难,影响乘坐舒适性;检查发动机故障必须在驾驶室内进行,降低了检修工作的舒适性;如果乘客门布置在轴距内,使车身刚度削弱;若采用前开门布置,虽然可以改善车身刚度,但会使前悬加长,同时可能使前轴超载。
(2)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这种布置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能较好地隔绝发动机的噪声、气味、热量;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同时由于后桥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之比增大,能改善车厢后部的乘坐舒适性;当发动机横置时,车厢面积利用较好,并且布置座椅受发动机影响较少;作为城市间客车使用时,能够在地板下部和客车全宽范围内设立体积很大的行李箱。
作为市内用客车不需要行李箱,则可以降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此方案的主要缺点是:发动机的冷却条件不好,必须采用冷却效果强的散热器;动力总成操纵机构复杂;驾驶员不容易发现发动机故障。
(3)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此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轴荷分配合理;传动轴的长度短;车厢内面积利用最好,并且座椅布置不会受发动机的限制;乘客车门能布置在前轴之前等。
此方案存在的缺点是:发动机必须用水平对置式的,且布置在地板下部,给检修发动机带来困难;驾驶员不容易发现发动机故障;发动机在热带的冷却条件和在寒带的保温条件均不好;发动机的噪声、气味、热量和振动均能传人车厢;动力总成操纵机构复杂;受发动机影响,地板平面距地面较高;在土路上行驶发动机极易被泥土弄脏。
1客车分类M3类客车分A B、I、II、III五个级别。
A级表示轻型城市客车、B级表示轻型旅游客车、I级表示城市客车、II级表示长途客车、III级表示旅游客车。
2、排放3、噪声车外:GB1495- 2002:发动机功率P v 150 kW: 80dB (A); P> 150 kW: 83dB车内:GB7258- 2004:直接档50km/h匀速行驶时车内噪声:w 79dB(A)JT/T 325-2010:4、汽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安装规定在安装中有正确调整照射方向的灯具有:远光灯、近光灯、前雾灯。
_________客车外部照明与信号装置的光色有白色、红色、黄色和琥珀色,请写出以下照明与信号装置的光色(不考虑与其它灯具组合或有共同透光面):前雾灯(白色或黄色)、后雾灯(红色)、转向信号灯(琥珀色)、制动灯(红色)、倒车灯(白色)、侧标志灯(琥珀色)、牌照灯(白色)、侧回复反射器(琥珀色)、后回复反射器(红色)、示廓灯(前面白色、后面红色)、危险警告信号(琥珀色)。
客车外部照明装置中只有(转向信号灯)、(危险警告信号)和(紧急制动信号)是闪烁的。
远光变近光时所有远光必须同时关闭,远光打开时,允许近光同时开着。
侧转向灯视表面或发光面前边缘至车辆前端的距离为1800mm;最前面的侧标志灯离客车前端的距离应不大于3000mm最后面的侧标志灯离客车后端的距离应不大于1000mm相邻标志灯的间距应不大于3000mm离地高度不小于250mm不大于1500mm最前面的侧回复反射器离客车前端的距离应不大于3000mm最后面的回复反射器离客车后端的距离应不大于1000mn,相邻回复反射器的间距应不大于3000mm离地高度不小于250mm不大于900mm 制动灯安装离地高度应不大于1500mm5、后视镜与下视镜当汽车满载,外后视镜所有零部件离地高度大于1800mm时,可免予撞击试验,且对后视镜单侧外伸量不作要求;但外后视镜离地高度小于1800mm时,应具有缓和冲击的能力(须经受GB15084规定的撞击试验),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最大宽度以外200mm车长大于6米的客车车前应至少设置一面前下视镜,前下视镜应能保证驾驶员能看清玻璃下方长 1.5米、宽3米范围内的情况。
客车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客车是指乘客运输的汽车,广泛应用于城市客运、旅游巴士、学生校车和长途包车等领域。
客车的安全和舒适性对于乘客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司机和乘客需要了解一些客车使用的知识点,以确保行车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客车使用知识点的总结:1. 车辆基本知识客车的基本知识包括车型、座位数量、车身尺寸、额定载客量、车辆重量、车辆高度等信息。
在使用客车之前,司机和乘客需要了解车辆的基本知识,以便正确操作和乘坐客车。
2. 客车的特点客车与其他类型的车辆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如车身长、车宽宽、车高高、座位多、载客量大等特点。
因此,在驾驶客车和乘坐客车时,需注意客车的特点,以确保行车安全和乘车舒适。
3. 车辆检查在使用客车之前,司机需要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车身、发动机、制动系统、轮胎、灯光、雨刮器等部件的检查,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确保行车安全。
4. 车辆维护客车作为一种商业运输工具,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更换机油、更换机滤、更换空调滤芯、检查制动系统、检查车轮平衡等维护项目,以保持车辆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行车安全和舒适。
5. 乘客安全乘客安全是客车使用中的重要问题,包括安全带使用、紧急出口位置、紧急疏散程序、消防器材位置等知识,乘客需要在乘车前了解相关安全知识,以应对突发情况。
6. 驾驶技巧驾驶客车需要具备一定的驾驶技巧,包括起步、加速、变道、转弯、制动等技巧,司机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以确保行车安全和乘车舒适。
7. 高速行驶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包括保持车速稳定、保持车距、避免疲劳驾驶、遵守交通规则等,以确保行车安全。
8. 夜间行驶夜间行驶需要特别注意视线不良、疲劳驾驶、照明灯光的使用等问题,司机需要提高警惕,确保行车安全。
9. 高温天气在高温天气下,客车容易发生故障,包括发动机过热、空调故障、轮胎爆胎等问题,司机需要提前准备,确保车辆正常行驶。
10. 冬季行驶冬季行驶需要注意路面结冰、雪天能见度不佳、车辆故障等问题,司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乘大巴车知识点乘大巴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它具有许多特点和知识点。
本文将从大巴车的起源、构造、使用和安全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乘大巴车的相关知识。
一、大巴车的起源大巴车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人们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同时运载大量乘客的公共交通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巴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并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二、大巴车的构造大巴车通常由车身、底盘、发动机、座椅、门窗等部分组成。
车身通常由钢材或铝材制成,具有较强的抗振能力和安全性。
底盘是大巴车的骨架,承载着车身和其他部件。
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部分,提供动力驱动车辆行驶。
座椅是乘客休息和乘坐的地方,通常采用舒适的设计和材质。
门窗则用于进出车辆和通风等功能。
三、大巴车的使用大巴车通常用于长途客运和旅游包车等场合。
乘客可以通过购买车票或包车的方式使用大巴车。
大巴车通常设有定点上下客站点,方便乘客上下车。
在旅游包车中,乘客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行程和时间,享受自由和舒适的旅行体验。
四、大巴车的安全乘坐大巴车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上下车时要注意台阶的高度和平稳性,以防摔倒;2. 在车内要系好安全带,尤其是长途行驶时;3. 遵守乘车秩序,不乱扔垃圾,不吸烟、喧哗等;4. 注意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尽量保持平稳的姿势;5. 在特殊情况下,如遇到紧急刹车等,要抓紧扶手或座椅,保持平衡。
大巴车的安全性受到车辆本身的质量和维护状况的影响,因此,乘坐大巴车时应选择正规的运输公司和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总结:本文从大巴车的起源、构造、使用和安全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乘大巴车的相关知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乘坐大巴车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安全、舒适地享受乘车的便利。
同时,也提醒大家在乘坐大巴车时要注意安全事项,确保自身的安全。
大巴车司机常识大巴车司机常识是指在开展大巴车运输工作中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它既包括基础的驾驶技术和交通规则,也包括客车的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一、行车安全常识1. 大巴车驾驶员要熟悉道路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距,不超速行驶,并遵守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
2. 注意驾驶安全,尽量避免疲劳驾驶。
驾驶员应按规定的时间休息,保证体力和注意力充足,避免发生事故。
3. 在行驶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车辆的保养、维修和检查。
及时检查车辆的制动、转向设备、轮胎、照明信号灯等,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在刹车时应用力均匀,避免急刹车导致行人或乘客在车内受到伤害。
5. 在滑坡或下坡时,要谨慎驾驶,保持适当车速,以防止车辆失去控制。
二、客车行车服务常识1. 司机要礼貌待客,尽量满足乘客的合理要求,并为老人、儿童等特殊乘客提供必要的协助。
2. 司机要熟悉车辆的规格和路线,确保乘客的安全和准时到达目的地,遵守时刻表。
3. 司机要掌握并告知乘客适当的乘车时机和地点,确保乘客的安全和减少乘车不便。
4. 司机应保持车辆的整洁,保持良好的驾驶环境,并随时清洁车辆外表面污物。
5. 对于车辆的装载,司机要按照规定的限额进行,不得超载,确保乘客的安全。
三、应急救援常识1. 司机要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应急事故,保护乘客的安全。
2. 在发生事故时,司机要立即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保护乘客免受伤害。
3. 在突发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司机要及时与车队联系,报告情况,并按照车队的指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安全知识常识1. 司机要定期参加大巴车运输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并按时参与体检,确保自身和乘客的安全。
2. 熟悉并遵守各项车辆和交通运输的安全规定,常识大巴车安全知识。
3. 掌握并执行车队的安全预防措施,包括疏导交通、防盗、防火、急救等。
总结:大巴车司机常识是指在大巴车运输工作中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中型客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中型客车的定义及分类中型客车是指车长在6米以上、9米以下,座位量在10-20座之间的客车。
根据使用性质和座位布局,中型客车可以分为乘用客车和专用客车两大类。
1. 乘用客车通常用于城市公交、长途旅游、企事业单位接送等场景,座位布局以乘客舒适为主,车辆外观一般较为时尚美观。
2. 专用客车主要指校车、工程车、旅居车等,座位布局和车身结构针对特定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功能性。
二、中型客车的结构和性能特点1. 车身结构:中型客车通常采用钢制车身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压和抗折能力,车身内部通过隔板和支撑结构进行布局,保证乘客安全。
2. 发动机和动力系统:中型客车动力系统一般采用柴油发动机,车辆动力输出平稳,燃油经济性较好,适合长途运输和载客场景。
3. 悬挂系统:中型客车悬挂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减震,提高乘坐舒适性,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和颠簸路面下的稳定性。
4. 制动系统:中型客车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刹车灵敏,制动距离短,保证了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5. 冷却系统:中型客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冷却系统对发动机进行散热,保证了车辆长时间稳定运行。
6. 空调系统:中型客车配备有空调系统,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7. 安全系统:中型客车安全系统多样,包括安全气囊、ABS防抱死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提高了车辆和乘客的安全性。
三、中型客车的维护和保养1. 发动机维护:定期更换机油和滤芯,清洗进气道和散热器,保持发动机内部清洁,延长发动机寿命。
2. 变速箱维护:定期更换变速箱油和滤芯,调整传动链条和齿轮,保证变速箱运转顺畅。
3. 制动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制动油液位和制动片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制动片,保证制动系统灵敏可靠。
4. 悬挂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减震器、弹簧和悬挂连接件,确保悬挂系统正常工作。
5. 电气系统维护:定期检查电瓶电解液位和电路连接情况,保证车辆电气系统正常工作。
第一节技术设备一、限界一切建筑物、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地铁建筑限界及设备限界,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与机车、车辆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侵入范围。
地下站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1600(±100)mm;其中1号线(白石洲~机场东站)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按1590(±100)mm控制。
二、线路(一)1号线全长40.876公里,2号线全长36.12公里,线路分为正线、辅助线、车厂线(车辆段、停车场通称为车厂,下同)。
辅助线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出入段线、安全线、存车线等。
(二)车厂内的线路1.竹子林车辆段共有32条股道,名称及股道编号分别为:车厂Ⅰ、车厂Ⅱ道,运用库内(1~12道),运用库内(13~16道),检修库内(17~19道),备用停车线(20道),试车线(21道),洗车线(22道),调车牵出线(23道),轨道车库内(24、25道),轨道车库内(26、27道),吹扫线(28道),平板车线(29、30道);2.前海车辆段共有54条股道,名称及股道编号分别为:车厂Ⅰ、车厂Ⅱ道,调车牵出线(3道),洗车线(4道),卸料线(5道),备用停车线(6道),平板车线(7、8道),工程车库内(9~12道),试车线(13道),镟轮库内(14道),双周检/季检库内(15~17道),停车列检库内(18~39道,其中36~39为预留线),吹扫库(40道),静调库内(41道),临修库(42道),厂架修库(43~48道),路网厂架修线(49~51道为预留线),喷漆线(52、53道),安全线(54道)。
(三)地铁车站、车厂与区间的分界:1.车站两端墙间内方的线路为站内线路(简称站线),两相邻车站相邻端墙间的线路范围称为区间,端墙外方与车站站台相连的延伸走廊及其护栏内侧均按站内管理,尽头站尽头端端墙外轨行区比照区间管理,具体范围由车站在各自的《站细》中作出明确界定。
中型客车知识点总结中型客车是指车长在6-8米之间的客车,通常用于城市公交、旅游包车等场合。
了解中型客车的知诟,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类车辆,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下面我们将从车辆结构、驾驶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车辆结构1. 车身结构:中型客车通常采用单体式车身结构,车身材质多为钢板或铝合金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腐蚀和抗冲击能力。
2. 发动机:中型客车的发动机通常为柴油发动机,功率在100-200匹左右,具有较强的扭矩和动力输出能力。
3. 变速器:中型客车的变速器通常为手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档位进行驾驶。
4. 制动系统:中型客车的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系统,配备有防抱死系统(ABS)和制动助力器,具有较好的制动性能和稳定性。
5. 悬挂系统:中型客车的悬挂系统通常采用独立悬挂结构,前轮为麦弗逊悬挂,后轮为多连杆独立悬挂,具有较好的通过性和舒适性。
6. 客舱设计:中型客车的客舱设计通常采用前置驾驶座椅和后排座椅布局,能够容纳15-30人不等,具有较大的乘坐空间和舒适性。
二、驾驶操作1. 起步:在启动中型客车时,应先踏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杆换入空挡,然后踩下刹车踏板,发动发动机,释放离合器踏板,缓慢松开刹车踏板,车辆即可缓慢行驶。
2. 换挡:手动变速器的中型客车在低速行驶时可以使用一挡或二挡,高速行驶时可使用三挡或四挡,根据路况和车速灵活变换挡位。
3. 转弯:在驾驶中型客车时,要根据路况和转弯半径,提前减速,保持车速稳定,适时打转向灯,进行转向操作。
4. 停车:停车时要事先观察周围环境,打开双闪灯和停车灯,拉起手刹,将换挡杆置于空挡,关闭点火开关,然后关闭车窗和车门,确认车辆安全后离开车辆。
5. 紧急情况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如刹车失灵、轮胎爆炸等,要镇定应对,紧握方向盘,稳住车身,使用手刹和挡位来控制车速,尽量寻找安全地带停车。
三、维护保养1. 发动机维护: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清洗发动机散热器,检查发动机皮带和正时齿轮是否松动。
客车使用知识点总结随着交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客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无论是旅游、上班还是外出办事,客车都提供了便捷和舒适的出行方式。
然而,客车的安全和正确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客车的使用知识点,才能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客车使用的知识点。
一、客车的种类客车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长途客车、城市客车、旅游客车、豪华客车等。
不同种类的客车其结构和功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客车之前,要先了解所乘坐的客车的类型,了解其特点和功能。
二、客车的安全设施1. 客车的座椅安全带客车的座椅安全带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设备,乘客在乘坐客车时,要系好安全带,确保在突发状况下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在行驶过程中,乘客也不要随意解开安全带,以防发生意外时不能及时保护自己。
2. 紧急逃生通道客车内通常都有紧急逃生通道,乘客在乘坐客车时要了解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逃出车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3. 灭火器和急救箱客车内通常配备有灭火器和急救箱,乘客在乘坐客车时,要了解其位置和使用方法,以便在发生火灾或者乘客受伤时能够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4. 应急窗客车通常配备有应急窗,乘客在乘坐客车时,要了解应急窗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便在火灾或者车辆意外时能够迅速逃生。
三、客车的乘客行为规范1. 不乱扔垃圾乘客在乘坐客车时,要保持车内环境的整洁和卫生,不要乱扔垃圾,保持车内清洁。
2. 不大声喧哗乘客在乘坐客车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乘客和驾驶员的正常行车。
3. 遵守座位规定乘客在乘坐客车时,要按照规定坐好位置,不要乱跑乱坐,保证车辆的稳定和安全。
4. 安全着装乘客在乘坐客车时,要穿着合适的衣服和鞋子,以免在突发状况下造成额外伤害。
四、客车的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1. 异响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异响时,乘客要及时提醒驾驶员,以便及时排查故障,确保车辆的安全。
解决方法:及时检查车辆底盘,查找异响的来源,及时维修。
客车知识客车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客车⼯业的发展巴⼠与客车是指专门设计⽤语运送旅客的⼀种汽车形式,相对轿车运载较多的乘客(9⼈以上)⽽俗称⼤客车。
1830年英国出现采⽤蒸汽机为动⼒的⼤型客车;1895年德国制造了单缸发动机驱动的8座公共汽车,早期的客车只是把车⾝装在卡车的底盘上,直到1922年才出现专为客车设计的底盘;1926年出现第⼀辆整体车驾的客车。
⽬前,德国的凯斯鲍尔、曼、奔驰、尼奥普兰,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荷兰的达夫,意⼤利的依维柯,⽇本的三菱和五⼗铃、⽇野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客车⽣产企业。
中国的客车⼯业从60年代开始起步,通过改装、引进技术提⾼和⾃⾏开发,现已初具规模,有⼀百多家客车制造商,分别⾪属机械、交通、城建、军⼯等⼏⼤系统,其中,⼤中型客车制造商71家,只有少数的⼏家客车⼚具客车底盘⽣产权。
⽬前,中国主要的⼤中型客车⽣产企业有:宇通、厦门⼤⼩⾦龙、亚星、中通、中⼤、安凯、黄海、桂林⼤宇等。
⼆、客车的分类及总体构造1、客车按车辆长度分为微型、轻型、中型、⼤型、特⼤型客车。
微型客车:车⾝长度≤3.5⽶的客车轻型客车:3.5⽶<车⾝长度≤6⽶,如YCK6601/6602中型客车:6⽶<车⾝长度≤9⽶,如YCK6799/6939H⼤型客车:9⽶<车⾝长度≤12⽶,如YCK6117/6126HG特⼤型客车:12⽶<车⾝长度≤13.7⽶,如YCK6139HGW2、城市客车:市区城市客车(市内公共汽车)和城郊城市客车(城郊公共汽车)⼩型城市客车,3.5⽶<车⾝长度≤7⽶中型城市客车,7⽶<车⾝长度≤10⽶,如YCK6805/6850/6950HC⼤型城市客车,10⽶<车⾝长度≤12⽶,如YCK6105/6116/6126HC特⼤型城市客车(铰接客车为13-18⽶,双层客车为10-12⽶并具有上下两层座位)3、客车按⽤途可分为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和特种客车。
城市客车:——市区公共汽车:⽤于城市市区的客车,车内设有坐席及⾜够的通道和站⽴⾯积,供乘客上下⾛动及站⽴之⽤。
客运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客运基础的必学知识点:
1. 客运概念:客运是指通过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将人员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的服务。
客运分为城市客运和长途客运两种。
2. 客运市场:客运市场是指客运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的集中地。
它分为城市客运市场和长途客运市场。
3. 客运管理:客运管理是指对各类交通工具进行运营、调度、安全监督和服务管理。
包括线路规划、票务管理、客户服务等。
4. 客运组织形式:客运组织形式有公共交通、个体经营、社会化服务等。
公共交通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的,个体经营是由个人或私人企业经营的,社会化服务是指由多个企业共同参与提供的客运服务。
5. 客运设施:客运设施包括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设施,以及车辆、船只、飞机等交通工具。
6. 客运票务:客运票务是指客运服务的售票和管理。
包括票价制定、售票方式、座位预订等方面。
7. 客运安全:客运安全是指客运过程中保障乘客和交通工具的安全。
包括安全管理体系、风险评估、事故预防等方面。
8. 客运服务:客运服务是指为乘客提供的舒适、及时、安全的运输服务。
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投诉处理等方面。
以上是客运基础的必学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为从事客运行业的人员提供基础的工作指导和知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