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4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简介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是一种用于评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工具。
该评定表包含88个项目,用于评估儿童在运动方面的发展和功能表现。
评定项目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包含以下88个评定项目:1. 爬行2. 趴立3. 睁眼静止4. 坐立拾物5. 坐起6. 起立7. 起立站立8. 站立静止9. 行走10. 跑步11. 踢球12. 投篮13. 操纵玩具14. 绕障碍物15. 抛接球16. 跳跃17. 用力挥拳18. 拮据模型19. 加大力量20. 忍住21. 音乐中的动作22. 观察模型动作23. 动作重复24. 眼球随声追踪25. 双眼同向查看移动物26. 传达看见和听见27. 听声定位28. 近距离看物体29. 转头看动物玩具...(继续列举剩余的评定项目)使用方法1. 使用前需确保评定者具有相关背景知识和训练,并能够正确和准确地评估儿童的运动功能。
2. 评定者将根据每个项目的描述和示范,观察和评估儿童在该项目上的表现。
3. 对于每个项目,评定者将根据儿童的运动技能和表现,给出相应的得分,以反映其运动发展水平。
4. 所有评定项目完成后,评定者将根据得分计算总体分数,以评估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
结论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可用于评估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展。
该评定表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非确认的内容。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如坐、爬、走、跑、跳等)的分类系统。
它由国际小儿神经学会(ICSPN)制定,主要用于评估脑性瘫痪或其他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
GMFCS共分为五个级别:
1. GMFCS I:儿童能够独立坐,不需要辅助就可以坐稳。
2. GMFCS II:儿童需要在辅助下坐稳,但不能独立爬行。
3. GMFCS III:儿童可以在辅助下爬行,但不能独立站立。
4. GMFCS IV:儿童需要在辅助下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5. GMFCS V:儿童不能独立行走,完全依赖于辅助设备。
每个级别都有详细的评定标准,包括儿童的运动能力、辅助设备的依赖程度等。
这些标准有助于医生和治疗师了解儿童的运动功能,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 项)
(标准化评估参考)
一、G MFM评估分5个能区,包括88项,分为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与跑跳5
个能区。
卧位与翻身能区总分为51分,坐位能区总分为60分,爬与跪能区总分为42分,站立位能区
总分为39分,行走与跑跳能区总分为72分。
二、评分标准
0分:指完全不能完成(做)
1分:指仅能开始会做(即完成动作<10%
2分:指部分(10%<完成<100%
3分:指能顺利圆满完成(即100%完成)
三、G MFM评分结果:包括以下几项:①原始分:5个能区的原始分;②总百分比:5个能区原始分占各自总分百分比之和再除以5;③月百分比:(本次总百分比-前次总百分比)/间隔月数;④月相对百
分比:本次月百分比/前次总百分比x 100%
四、评估方式与使用次数
进行评估之前,必须先细阅此评估工具原来的评估指引,每项以直接测试方式进行。
次评估工具作为对比训练前后的大肌能的改变,在接受训练开始进行第一次评估,
直至毕业进行最后一次评估,期间,可按情况和需要性每年进行一次评估,以作记录和统计。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
(GMFM88项)
(标准化评估参考)
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年月日入园时间:塢黾潯滤鯇勵孿腦夢锼榪棂处养齟贞钪丟繼颖谐殒憂釤轢觞谁腡郟谬锓槟录阏硤矿厅膿變斋烴鐳谚锌鳓難鴻钇蝈瀋鑭闈繡钋氇間锺装。
注:GMFM量表使用说明
一、GMFM 评估分5个能区,包括88项,分为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与跑跳5个能区。
卧位与翻身能区总分为51分,坐位能区总分为60分,爬与跪能区总分为42分,站立位能区总分为39分,行走与跑跳能区总分为72分。
二、评分标准
0分:指完全不能完成(做)
1分:指仅能开始会做(即完成动作<10%)
2分:指部分(10%< 完成<100%)
3分:指能顺利圆满完成(即100% 完成)
三、GMFM 评分结果:包括以下几项: ①原始分:5个能区的原始分;②总百分比:5个能区原始分占各自总分百分比之和再除以5;③月百分比: (本次总百分比- 前次总百分比)/间隔月数;④月相对百分比:本次月百分比/前次总百分比×100%。
四、评估方式与使用次数
进行评估之前,必须先细阅此评估工具原来的评估指引,每项以直接测试方式进行。
次评估工具作为对比训练前后的大肌能的改变,在接受训练开始进行第一次评估,直至毕业进行最后一次评估,期间,可按情况和需要性每年进行一次评估,以作记录和统计。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GMFM是1989年Russell制定的小儿脑瘫临床疗效评估量表,整个量表共80项评定指标,分5个运动功能区:第1区为卧位运动及部分原始反射残存,第Ⅱ区为爬与跪位运动,第Ⅲ区为坐位运动,第Ⅳ区为站位运动,第Ⅴ区为走、跑、跳及攀登运动。
该评估量表可较全面的评价脑瘫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与异常姿势反射,异常运动模式的消除情况。
仰卧位1.对称姿势2.A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3.STNR(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4.TLR(紧张性迷路反射)5.拥抱反射6.手过中线7.抬头45度8.髋膝屈曲(踢)右.9 .髋膝屈曲(踢)左10. 前臂伸手过中线(右)11.前臂伸手过中线(左)12.翻身,由仰到俯(右翻)13.翻身,由仰到俯(左翻)俯卧位14. 抬头45度15.抬头45~90度,肘支撑,胸离床面16. 抬头90度,手支撑,腹离床面。
17.朝前伸右手18.朝前伸左手19.翻身,由府向仰(向右)20.翻身,由府向仰(向左)21.降落伞反射Ⅱ运动功能区(爬、脆)13项22.腹爬(>2米)23.四点位持续10秒钟24.从四点位到坐位25.完成四点位26.四点位伸出右手27.四点位伸出左手28.四爬29.高爬30.爬楼梯4步跪31.高跪髋部伸展(10秒钟)32.半跪右腿在前(10秒钟)33.半跪左腿在前(10秒钟)34.跪走(10步)Ⅲ运动功能区(坐位)15项35.分半前倾坐36.头短暂直立37.扶腰坐38.头在中线稳定3秒钟39.双手支撑坐3秒钟40.独坐3秒钟41.直腰坐42.扭身坐43.坐位自由玩44.在椅子或小凳子上坐45.自己坐矮凳.46.自己坐高凳.47.坐位平衡(前方).48.坐位平衡(侧方).49.坐位平衡(后方)IV运动功能区(站立)11项50.抓物站51.独站3秒钟52.扶物单腿站(右脚)3秒钟53.扶物单腿站(左脚)3秒钟54.独站20秒钟55.单腿独站(右)10秒钟56.单腿独站(左)10秒钟57.站小板凳58.从高跪到站59.蹲着玩60.从下蹲位到主动站立v运动功能区(走、跑、跳)20项61.扶走5步62.牵两手走(<10步).63.牵一手走(>10步).64.独走10步65.走、停、转身100度。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一、概述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是用于评价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中粗大运动功能状态改变的一种极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它能较为敏感说明康复治疗的效果,适用于脑瘫儿童在康复治疗中的疗效的评价,解决了以往对脑瘫患儿疗效判断上的争议,在国内已广泛应用。
由Russell始创于1989年,经修正改良的GMFM量表由88项组成。
二、适应症脑性瘫痪。
三、禁忌症无。
四、测评工具垫子、适当高度凳子、体操棒、秒表、阶梯、组合套凳等。
五、评估内容详见表1- 12表1- 12 GMFM-88评估30分:动作还没有出现的迹象1分:动作开始出现(只完成整个动作的10%以下)2分:部分完成动作(可以完成整个动作的10%-90%)3分:整个动作可以全部完成七、计算方法原始分:五个能区的原始分。
各能区百分比: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即能区百分比=能区原始得分/能区总分*100%总百分比:五个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5。
目标区分值:选定目标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选定能区数。
八、注意事项及测评要求1、时间要求:完成一次评估时间30-40分钟,粗大运动分项目评估必须在康复处方后3天内完成,评估周期为3-6个月。
2、环境要求:舒适宽敞,适合评定。
3、测评过程:应逐项进行评估,测评时可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尝试,减少被测试者情绪。
4、给分要求:熟练每项评分标准,按评分标准给分。
表1-14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脑瘫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报告单姓名:性别:年龄:编号:评估项目原始得分百分比1 卧位与翻身(项目总分51分)()()2 坐位(项目总分60分)()()3 爬与跪(项目总分42分)()()4 站立(项目总分39分)()()5 行走、跑、跳(项目总分72分)()()总分()本结果只对本次检查负责,结果仅供医生参考。
测试者:测试日期年月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一、概述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是Palisano等于1997年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所设计的一套分级系统,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情况。
细大疏通功能评估表之阳早格格创做
(GMFM88项)
(尺度化评估参照)
姓名:性别:年龄:出死日期:年月日进园时间:
注:GMFM量表使用证明
一、GMFM 评估分5个能区,包罗88项,分为卧位取翻身、坐位、爬取跪、站坐位、止走取跑跳5个能区.卧位取翻身能区总分为51分,坐位能区总分为60分,爬取跪能区总分为42分,站坐位能区总分为39分,止走取跑跳能区总分为72分.
二、评分尺度
0分:指实足不克不迭完毕(干)
1分:指仅能启初会干(即完毕动做<10%)
2分:指部分(10%< 完毕<100%)
3分:指能成功圆谦完毕(即100% 完毕)
三、GMFM 评分截止:包罗以下几项: ①本初分:5个能区的本初分;②总百分比:5个能区本初分占各自总分百分比之战再除以5;
③月百分比: (本次总百分比- 前次总百分比)/隔断月数;④月相对于百分比:本次月百分比/前次总百分比×100%.
四、评估办法取使用次数
举止评估之前,必须先细阅此评估工具本去的评估指引,每项以间接尝试办法举止.
次评估工具动做对于比锻炼前后的大肌能的改变,正在担
当锻炼启初举止第一次评估,直至结业举止末尾一次评
估,功夫,可按情况战需要性每年举止一次评估,以做记
录战统计.。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66 & GMFM-88)评分表
儿童姓名性别病案号诊断
评估日期年月日出生日期年月日
实际年龄 GMFCS分级1□ 2□ 3□ 4□ 5□
评估者姓名测试条件(如房间、衣着、时间、同在的人)
注:GMFM量表使用说明
一、GMFM评估分5个能区,包括88项,分为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与跑跳5个能区。
卧位与翻身能区总分为51分,坐位能区总分为60分,爬与跪能区总分为42分,站立位能区总分为39分,行走与跑跳能区总分为72分。
二、评分标准
0分:指完全不能完成(做)
1分:指仅能开始会做(即完成动作<10%)
2分:指部分(10%<完成<100%)
3分:指能顺利圆满完成(即100%完成)
三、GMFM评分结果:包括以下几项:①原始分:5个能区的原始分;②总百分比:5个能区原始分占各自总分百分比之和再除以5;③月百分比:(本次总百分比-前次总百分比)/间隔月数;④月相对百分比:本次月百分比/前次总百分比×100%。
儿童粗大运动评定量表儿童粗大运动评定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粗大运动发展水平的工具。
该评定量表通常包含一系列任务和动作指标,用于衡量儿童在不同粗大运动技能方面的能力和表现。
评定量表的参考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估目的和年龄范围进行调整,以下为一些常见参考内容:1. 步行和奔跑能力:- 平衡能力:儿童能否直立行走或奔跑时保持身体平衡。
- 步态:儿童步行或奔跑时的步幅、步伐、步频等指标。
- 转弯和转折:儿童能否在行走或奔跑时完成转弯或转折动作。
- 跳跃和躲避:儿童能否跳跃或闪避障碍物等动作。
2. 投掷和接球能力:- 准确性:儿童投掷物体的准确度。
- 力量:儿童的投掷力量,如最远投掷距离等。
- 技术:儿童投掷和接球的动作技巧和协调性。
- 反应时间:儿童接到或抓住投掷物体的速度和反应时间。
3. 跳跃和爬行能力:- 跳跃高度和长度:儿童跳跃的高度和长度。
- 爬行能力:儿童能否爬过障碍物、攀爬等。
- 平衡能力:儿童跳跃和爬行时的平衡表现。
- 技巧和速度:儿童跳跃和爬行的技巧水平和速度。
4. 平衡和协调能力:- 单脚站立:儿童能否单脚站立,并保持平衡。
- 前后倾斜:儿童能否前后平衡倾斜,如走在坡道上等。
- 协调性:儿童在跳跃、踢球等活动中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 手眼协调:儿童能否通过目视目标并使用手部完成任务。
5. 运动速度和灵活性:- 快速奔跑:儿童在短距离内的奔跑速度。
- 反应和加速:儿童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加速能力。
- 灵活性:儿童能否进行弯腰、伸展等动作。
以上仅为儿童粗大运动评定量表的一些常见参考内容,具体评估内容和指标还需根据评估者的需要、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进行调整。
评定量表的设计应兼顾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能够准确评估儿童的粗大运动能力。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
(GMFM88项)
(标准化评估参考)
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年月日入园时间:
注:GMFM量表使用说明
一、GMFM 评估分5个能区,包括88项,分为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与跑跳5个能区。
卧位与翻身能区总分为51分,坐位能区总分为60分,爬与跪能区总分为42分,站立位能区总分为39分,行走与跑跳能区总分为72分。
二、评分标准
0分:指完全不能完成(做)
1分:指仅能开始会做(即完成动作<10%)
2分:指部分(10%< 完成<100%)
3分:指能顺利圆满完成(即100% 完成)
三、GMFM 评分结果:包括以下几项: ①原始分:5个能区的原始分;②总百分比:5个能区原始分占各自总分百分比之和再除以5;③月百分比: (本次总百分比- 前次总百分比)/间隔月数;④月相对百分比:本次月百分比/前次总百分比×100%。
四、评估方式与使用次数
进行评估之前,必须先细阅此评估工具原来的评估指引,每项以直接测试方式进行。
次评估工具作为对比训练前后的大肌能的改变,在接受训练开始进行第一次评估,直至毕业进行最后一次评估,期间,可按情况和需要性每年进行一次评估,以作记录和统计。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