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来历 前 由 有 人类辽阔大地 劳世之人
- 格式:pdf
- 大小:789.76 KB
- 文档页数:5
《大秦岭》主题曲歌词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秦岭愁回马,心事两悠然。
行到水穷处,月出孤舟寒。
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
央视探索栏目专题片《大秦岭》主题歌曲,气势磅礴,揭示了‚大秦岭‛深刻的自然、人文的内涵。
‚歌词‛编者‚李涛‛,把9位古代名人的名句,集中在一起。
李涛说历代文学巨匠的诗句是宝石,我只不过把宝石串连成项链。
李涛以超人的智慧,把跨越历史长河的巨匠们的诗句编集成一首歌词,这个作品当之无愧,是不朽的传世之作!《大秦岭》主题歌歌词:终南阴岭秀——祖咏①碧嶂插遥天——李世民②愿乘冷风去——李白③注:此处原句是‚泠风‛直出浮云间——李白④秦岭愁回马——杜甫⑤心事两悠然——白居易⑥行到水穷处——王维⑦月出孤舟寒——岑参⑧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⑨试登秦岭望秦川——孟浩然⑩《大秦岭》主题歌:先写出秦岭的外貌,再写对秦岭的向往,之后是情感的流露,感叹事世之沧桑,收笔宏大、高远。
整首歌词构思巧妙,气势磅礴,令人意犹味尽,回味无穷。
原诗句出处:①出自唐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②唐太宗李世民《望终南山》: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③、④唐李白《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⑤唐杜甫《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
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
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
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⑥唐白居易五律《雨夜赠元十八》:卑湿沙头宅,连阴雨夜天。
共听檐溜滴,心事两悠然。
把酒循环饮,移床曲尺眠。
莫言非故旧,相识已三年。
⑦唐王维五律《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⑧唐岑参《陪群公龙冈寺泛舟》:汉水天一色,寺楼波底看。
《女娲造人》背景材料据《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瑶水涸,冀州平,狡龙死,颛民生。
”女娲乃是上古女神,生有圣德。
据《风俗通》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人不暇供,乃引绳子绗亘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绗人也。
“由于女娲抟土为人”,是在中华大地的黄土高原进行的,所以她乃是抟黄土为人,这是中华民族之所以称是“黄种人”的缘故。
唐人李冗《独异志》载:“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
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祝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
’于是烟悉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目……”这就是后人用扇子的启源。
据《春秋世谱》载:“华胥氏生男子伏羲,女子为女娲。
”以上所说的“兄妹二人”即指女娲和伏羲。
据传说:不久,女娲怀孕生产,由于“近亲结婚”,所生下来竟是一个巨大肉疱。
伏羲负气之下,用石头把肉疱砸烂。
但奇怪的是这些肉渣却一个个变成了人。
正是由于二人的结合,才使地球上的人类得以生殖、繁衍。
生殖崇拜是中国上古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伏羲女娲名字本身,就是日月的意思。
远古人以日为父,以月为母,因“伏”与“父”,“娲”与“母”古音相近,故称“父羲母娲”。
就女娲“造人”之说,只不过是女娲进行的一场“用黄泥捏人”的原始雕塑游戏。
它说明上古人当时还没有认识到男女只有交配才能进行生育,对人类的生育蒙上一层神化天生心理。
因此,后代人建庙供奉女娲娘娘,都是祈求生男育女传宗接代。
此外,女娲还有“始作笙簧”,制订近亲不宜相婚配,为古代婚礼乐奠定基础。
今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还保留着每年春三月三,男子吹笙簧向女子求爱的习俗。
至于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和“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立极”等法力之说,传说昔者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头触不周山,于是“天柱折,地维绝”,女娲娘娘就炼了五色石补天,斩断鳌足作天柱。
《女娲造人》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4篇)一、(2022·云南省·同步练习)类文阅读女娲补天①女娲创造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
②不料有一年,不知道什么缘故,也许是神国出了大乱或者天地还不够牢固,宇宙间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塌了下来,大地也破裂了,出现横一道竖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
在这场大变动中,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出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
人类已经无法生存下去,同时又遭受到从山林的大火里逃窜出来的各种恶禽猛兽的残害。
人类的处境十分艰难。
③女娲看见自己创造的人类遇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
她没有工夫去追究祸乱的起因,赶忙亲自动手,辛辛苦苦,勇敢地独自担负起了帮助人类的重担。
④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把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都修补好。
仔细看虽然还有点不一样,远看去也就和原来的光景差不多了。
⑤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塌下来,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竖立在大地的四方,当作擎天大柱,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
用龟脚做成的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没有塌下来的危险了。
⑥那时,中原一带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兴风作浪,危害人类,女娲杀死了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禽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残害。
⑦剩下来还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
女娲便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湮塞住了滔天的洪水。
⑧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使宇宙发生的这场大灾祸,总算给女娲一手平息了;她的孩子们终于从死里逃生,得到了拯救。
⑨女娲补好天地,为人类做完了她能做的一切工作,也精疲力竭了,她不得不休息下来了。
所谓“休息”,也就是“死”,但女娲的死,却不是灭亡,而是也像盘古一样,转化成了宇宙间的许多事物。
在大荒的西方,有一处原野,叫作栗广之野,那里有十位神人,名叫女娲之肠,横断了道路,一字儿并排地站着,做守卫原野的工作——他们就是女娲的一条肠子变化成的。
完整word版)___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02集中华先祖梦想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从远古到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古老的文明,经历过辉煌和苦难,但是梦想一直照耀着前行。
今天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铸造新的辉煌。
在这个充满机会与梦想的时代,我们将带您回到远古聆听我们祖先最古老的故事。
桑干河在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全境横贯而过,将一片叫做泥河湾的地方切割成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峡谷。
这个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地方,却是我们远古祖先最北端的活动地点。
大约二百万年前,这里是一个淡水湖,面积达九千多平方公里。
一系列的考古活动将泥河湾的名字同中国漫长的石器时代以及人类的起源联系起来。
1978年,考古人员在泥河湾的小长梁地方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这是泥河湾首次发现史前遗物。
2001年,在另一处遗址的发掘中,考古人员意外地发现了一具远古猛犸象骨骼化石。
这具化石除了保存有十分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的痕迹外,还附着着一件大象肋骨附近的燧石刮削器,这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这个发现向我们展现出了二百万年前人类餐食大象的生动场景。
远古的泥河湾,一只猛犸象步履缓慢地走向沼泽,突然陷入泥泞,杀机正在陡然逼近,古人快速冲向大象,用最原始的石器和木棒给予它致命的一击,大象无力还击,慢慢倒下,那些猎食者用锋利的切割器割下鲜美的象肉,享受自己的午餐。
尽管泥河湾一带出土了众多的打制石器和古动物化石,却没有发现一件百万年以上的古人类化石。
我们的祖先在哪里呢?山海经》是一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充满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其中讲述了___抟土造人的故事。
___开天辟地后,一位名叫___的天神降生于凡间。
她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发现虽然景色优美,但却缺乏生灵。
于是,按照自己的模样,用黄土捏出一个个小人。
后来,她嫌捏弄泥人太费力,就用枝条沾了黄泥乱甩,顿时,贵贱人等应运而生,繁衍生息。
传说中的中国人起源故事,虽然充满了神秘和遥远感,但这只是一种虚幻的传说。
八年级上册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远古文明一、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是一个与世界大不相同的故事。
据科学家提出的认知,人类起源于非洲东部的大草原上。
经过数百万年的发展,现代人的祖先在跨越欧亚大陆、横渡海峡后,逐渐演进成为现代的人类。
考古学家认为,在非洲地区最古老的人类遗址可以追溯到500万年前,包括人类和猿的共同的祖先。
而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人类起源于距今约250万年前的早石器时代。
二、古代文明的开始古代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时间。
儒家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古代文明影响着不同的国家和地域,包括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伊朗、埃及等。
古代文明的开始多源于河流流域,因为河流是为了农业发展提供了水和肥料。
在河流流域发展起来的文明包括亚洲的黄河文明、文明、印度文明和近东文明,以及非洲的埃及文明等。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明一、文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早在距今4000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象形文字。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商之前的文字是原始的甲骨文,而在商周时期,随着六国分裂的战争,古代文字开始往礼仪和文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文字的进一步演进。
随后,秦朝的统一使得文字规范化和普及化,彻底建立了汉字的地位。
至此,汉字便成为了中国唯一且历久弥新的文字,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古代社会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王朝的演变。
与古埃及、古印度等国家相比,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是等级制度非常严格。
从古代人的身份,可以分为五等:上士、中士、下士、平民和奴隶。
在封建王朝时期,皇帝的权力非常大,对臣民施加强有力的管制。
而作为文学武器的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高度普及,使得这个社会学习成为了一个家庭的最主要任务。
第三单元:“大一统”时代一、秦始皇的统一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的皇帝,他继承自他的父亲,在通过了淘汰了六国的战斗后,实现了对中国的统一。
秦始皇用著名的长城来防止来自北方的侵略,也实行了笼统的统一制度。
对于人类的起源,世界各洲的神话故事都有各自的说法。
埃及神话认为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
远古时代埃及没有在世界上出现之前。
全能的神“努”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
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
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
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下许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与人类。
日耳曼神话认为人类是由天神欧丁创造的。
传说有一天欧丁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挺拔雄伟,另一棵风姿绰约,于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
欧丁首先赋予他们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他们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他们成为日耳曼人的祖先。
中国神话流传着女娲造人的传说。
东汉应邵的《风俗通》载:“……女娲拌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泥人也。
”《圣经》里流传着上帝造人的故事:上帝花了五天时间创造了大地万物,到第六天,他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人的鼻孔后,就成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亚当。
然后从亚当的身体取出一条肋骨又造了一个女人。
这就是亚当夏娃的故事。
亚当和夏娃在《圣经·旧约全书·刨世纪》开篇记载,上帝耶和华在七天内创造了天地万物:第一日,造光,分明暗昼夜;第二日,造天,定晨昏;第三日,造地,分水陆,造植物;第四日,造日月星辰司昼夜;第五日,造飞禽和水生动物;第六日,造人类和陆生动物。
第七日,天地万物造就完毕,耶和华休息,为安息日,定为圣日。
上帝在创造好世间万物后,他用地上的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捏了一个泥人,并取名叫亚当。
上帝把亚当放在长满了各种果树的伊甸园中,并对亚当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了必定死。
”上帝又用土创野地各样的走兽和空中各样的飞鸟,亚当一一给他们取了名字。
荒原中的典故及其出处
《荒原》中的典故出自于《诗经·小雅·荡》中的“荡荡上帝,下民之辟,邦畿千里,维民所息。
伊嗟及尔,载纳于彝,荒之既平,至此四海。
”这段诗描写了古代上帝荡以清平皇矣等名,为人类创造了安居乐业的条件,使得民众得以居住于广袤的荒原之上,享受着宁静祥和的生活。
在《荒原》中,这个典故被引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和创造力的赞美。
在这首诗中,荒原并不是一种负面的符号,而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神圣之地,这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此外,《荒原》中还引用了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被注定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艾略特在《荒原》中引用了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以此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
上古史二(伏羲氏、女娲氏)伏羲氏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蛇身人首,有圣德。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作三十五弦之瑟。
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
都于陈,东封太山。
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三皇本纪】春皇者,庖牺之别号。
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
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须垂委地。
或人曰: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今叶以天时。
且闻圣人生皆有祥瑞。
昔者人皇蛇身九首,肇自开辟。
于时日月重轮,山明海静。
自尔以来,为陵成谷,世历推移,难可计算。
比于圣德,有逾前皇。
礼义文物,于兹始作。
去巢穴之居,变茹腥之食,立礼教以导文,造干戈以饰武。
丝桑为瑟,均土为埙。
礼乐于是兴矣。
调和八风,以画八卦,分六位以正六宗。
于时未有书契,规天为图,矩地取法,视五星之文,分晷景之度,使鬼神以致群祠,审地势以定川岳,始嫁娶以修人道。
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
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牺,亦谓伏羲。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
布至德于天下,元元之类,莫不尊焉。
以木德称王,故曰春皇。
其明睿照于八区,是谓太昊。
昊者,明也。
位居东方,以含养蠢化,叶于木德,其音附角,号曰“木皇”。
【王子年拾遗记.一】伏者,别也,变也。
戏者,献也,法也。
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
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羲也。
【风俗通义.皇霸】伏者,别也。
牺者,献也,法也。
伏牺德洽上下,天应之以鸟兽文章,地应之以龟书。
伏牺乃则象作《易》卦。
【太平御览.78】伏羲为上古,观文于天,察理于地,俯仰二仪,经纶万象,至德备于冥昧,神化通于精粹。
是以图书着其迹,河洛表其文。
上古之世原文翻译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倏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染之食,藜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末函以为民先,股无股,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禳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形容起源之地的词语
1. 开天辟地:源自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
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事物或事件。
2. 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指那些在某一领域内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人物。
3. 天地剖判:犹言开天辟地,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事物或事件。
4. 天开地辟:犹言开天辟地,用来形容非常伟大的创举或变革。
5. 大辂椎轮:华美的大车是从无辐车轮的原始车开始的。
比喻事物的进化,是从简到繁,从粗到精的过程。
6. 滥觞所出:原指江河的发源之处水很小,只能浮起酒杯。
后用以指事物的起源,也比喻事物的起始阶段非常微小。
《世界历史》解说词(1-10集)第1集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人们我们的世界充满惊奇,从原始的蛮荒,经过无数的年代,生命经历了严酷的考验。
自然界简单的生命形式演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植物和动物,重大的气候变化曾经威胁到所有生命形式的存在,但生命延续了下来。
就在大约两百万年前,改变这个星球命运的生物出现了。
站在世界史最远端的是石器时代的人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是自然办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
对这一长期的人类演化过程,人们并不总能体会得到,人类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不过一百多年。
在此之前,人们只能把人类的起源归结于某个万能、全知的神,所以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美丽神话。
现代科学家把这种上帝造人的说法,称为神创论或特创论。
现代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却是完全不同的人类演化过程。
现在请与我们共同来探索人类先祖在创造辉煌壮丽的世界历史时,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
基督教认为人类是上帝创造的。
《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先用5天时间造昼夜、天地、植物、水生动物以及日月星辰,到了第六天用泥土造了一个叫亚当的男人,后来见亚当孤独又抽出他一根肋骨,将它变作一个叫夏娃的女子,与亚当结为美满夫妻。
所以我们人类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子孙。
人们曾经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并因此还引发了一些有趣的理论。
有个叫厄谢尔的爱尔兰大主教,根据《圣经》的说法,推算出上帝造人的时间是公元前4004年。
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神父,进一步把来当诞生的时间精确到小时,即公元前4004年3月23日上午9点整。
在这些神父看来,我们的世界史是从这一时刻开始的。
特创论虽然在各地长期占有统治地位,但是世界各族人民并非都是一些人云亦云的应声虫。
比如古希腊就有一批爱好智慧的脑力劳动者,专注于仰观宇宙、俯察人生。
其中米利森学派专和大多数人的意见唱反调,这个学派中的阿纳克西曼德甚至断言,人是从海里的一种很像鱼的动物变化过来的,如果不算原始人的图腾崇拜,这恐怕是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最早说法了,我们把这种说法称作自然发生说。
关于三皇五帝的古文献记载燧人氏:“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民食果苽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蠹》伏羲“古之未有三纲六纪,人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府察法于地。
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田以渔。
”神农氏“伏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易·系辞》黄帝:“昔少典氏娶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 ——《国语·晋语》“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罷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史记·五帝本纪》颛顼:“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国语·楚语下》帝喾:“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能明训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便彰百姓。
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舜:“盲者子,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蒸蒸治,不至奸。
”“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之人皆让居,…一年所居成集,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史记·五帝本纪》。
高考文言文《始善之论》伏闻上古之年,盘古奋威,混沌初开,已而清者上浮而为天,浊者下沉而为地,玉宇澄清,此天地之始也,善始之论。
天地既有,女娲圣眷,水土相融,塑为人形,此人之始也。
火麟昂首,凤舞九天,司禽总兽,此鸟兽之始也。
天地无涯,万物齐一,皆有其始。
燧人氏授民以火,有巢氏教民以居,神农氏诲民以耕。
自三氏以降,千秋万代,日渐兴旺。
此三人者,启我辈世代衣食之始。
黄帝驾车御剑,破蚩尤于九州,启炎黄千年之史;武王吊民伐罪,灭成汤于朝歌,启周室八百之岁。
凡一朝一代,欲有盛世者,必求善始,使开国以弊,那么无望长存,复何求安民富国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可见善始之用也。
魏征有言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凡君子欲展鸿图之志者,必求善终,亦不忘善始。
盖假设无善始,纵有善终,亦有憾于始也。
直如属文之时,假设无凤头,徒有猪肚、豹尾,亦难尽善也。
古人云:“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是故君子不肯碌碌无为,庸庸一生。
但有才智,必欲有所作为,并求善始而善终。
人既为百灵之长,那么当求尽善尽美,而不可舍其十之一也。
古人重善终,保晚节,不计前事,不责善始。
然今之人也,与先人异甚,每每追安逐逸,不愿披荆斩棘。
创业维艰,畏之者十之八九也。
然其一旦有其始,必战战兢兢,克勤克俭,以求善终,何也?惜其始之不易也。
正如属文者,假设妙手偶得,已有凤头,能不竭智以求猪肚与豹尾乎?今之众人,闻百家之言,受千秋之都,可为圣人师者,亦有十之一二,然终无人可为圣者,何也?乃无善始之念,莫敢为天下先也。
古有王羲之以己之于古人为逊。
以为“世殊事异”。
吾以此言为然也。
今之众人,莫不求猪肚之实,欲豹尾之力,独鲜有重凤头者,每草草于其始。
余以为庠序之中,先生堂上,不教善始之道,为大谬也。
假设能以善始之道诲人,俟人人善始之时,那么自能人人善终。
使人人善始,那么业各可取;使各致其业,那么事无不成。
假设有如此之民,那么不愁教化,不虑动乱也。
评陈世旭的《八大山人记》作者:石华鹏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21期石华鹏时间它有时力大无穷、残酷无比,不留情面地摧毁世间一切坚固的或者柔软的东西,但有时它敌不过它的对手,也会表现出温良善意、谦谦君子的一面,往往此刻,时间会牵着胜利者的手,同自己一道跋山涉水向永恒的深处走去。
时间终究是强大无情的,能战胜时间的,是极少数的幸运者。
我以为在这寥若晨星的幸运者中,伟大的艺术和艺术家往往有一席之地。
江西作家陈世旭的散文《八大山人记》,描述作者寻访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曾居的道院,由景触情,作者用饱含悲悯、诗意盎然的语言全面评价了八大山人悲怆的一生和他至高的艺术成就。
陈世旭在文末说:“岁月的不尽轮回和光阴的不停流逝,都不会让他完全死亡,他生命的大部分将躲过死神,在风中站立,在明与暗中站立,在时钟的齿轮上站立。
”伟大的八大山人和他伟大的画作证明了一点:真正的艺术是能战胜、主宰时间的。
八大山人何许人?为何引得后人顶礼膜拜?有一位不知来历、名叫叶丹居章江的人留下过一首诗《过八大山人》:“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
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
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
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这首诗如素描一般简洁而传神地刻画出了八大山人的形象,诗中的“遗世”“逃名老”“诗画”“禅真”“零落”等关键词几乎暗含了八大山人一生的际遇。
八大山人,名朱耷,江西南昌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明灭亡后,国毁家亡,朱耷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
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
一生清贫落寂,愤激郁结,装疯卖傻,嘲弄权贵,寄托于艺术,也成就于艺术。
在绘画、书法、诗跋、篆刻上造诣卓绝。
他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成为中国水墨写意画的一座高峰。
他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
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
表示世界的古语1、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
泛指天下各处。
出自:《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皇帝倾国来救敬瑭之急,四海之人,皆服皇帝信义。
」释义:皇帝用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帮助敬瑭渡过难关,天下所有的人都信服皇帝的信义。
2、九州我国古代分天下为九个行政区,称为「九州」。
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分别。
一般乃指《周礼》九州,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
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出自: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3、华夏中国的古称;古代汉族的自称。
《三国演义.第七五回》:「近闻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释义:最近听说云长擒拿于禁,斩杀庞德,真是威震整个天下。
4、宇内释义:即天下包举宇内。
——汉·贾谊《过秦论》释义:统括天下。
5、天下释义:四海之内,全中国。
天下,是东亚民族对宇宙的专有概念。
字义上的意思为“普天之下”,没有地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过,也有不同的用法,用来形容某一种地理概念。
天下。
是语境可以不断扩展的词。
天下之概念,伴随一定的秩序原理,就像自己的欲望广阔无边的宇宙观。
除此些以外,还有很多表示世界的古语:天地、宇宙、寰宇、寰球、三界、红尘、世间、尘世、江山、乾坤、人间、八荒、八极,八纮、八荒、六合、太虚、大荒、江湖、凡间。
中国古代人类的起源类来源主要就两种理论,一种是进化论,一种是创造论,进化论没有传说,只有创论有传说。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人类的起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人类起源的十大经典神话1、挪威神话:巨人始祖之死创造万物在挪威神话中,地球出现之前曾是两个世界:“Muspell”是一个火焰炽热的大陆;“Niflheim”是一个冰冻的大陆。
当Niflheim的冰冷与Muspell的炽热之火接触之后,巨人始祖和巨型圣牛奥尔胡玛拉解冻复活过来,圣牛奥尔胡玛拉用牛乳哺育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这对天神生育了布里,布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后来进行叛变并杀死了巨人始祖。
巨人始祖死后,他尸体上的肉形成了土地;骨骼形成了山脉;头发形成了树木;血液形成了江河湖泊,巨人始祖被挖空的头骨形成了布满星星的天空。
2、远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神话波斯神话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世界,阿尔布兹山脉生长了800年终于接触到了天空,雨水从阿尔布兹山顶流下形成了瓦卡什海和两条主要的河流。
世界上第一个动物是生活在Veh Rod河旁的白色公牛,然而波斯恶神安格拉·纽曼将这只白色公牛杀死。
之后太阳净化人类的种子长达40年之久,种子种下结出了大黄叶柄植物,这个植物成长后就成为最早的人类伴侣玛什耶和玛什耶那。
在拜火教神话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与恶神安格拉·纽曼之间的战斗共持续了12000年,在第一个3000年里,阿胡拉和光明世界与安哥拉的黑暗世界并存,最早的人类也经受着邪恶黑暗的诱惑误导。
恶神安格拉并没有像杀死白色公牛那样杀死玛什耶和玛什耶那,而是误导他们俩人对安格拉进行崇拜信仰。
经过50年之后,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生育了一对孩子,然而在恶神安格拉的诱导下,这对伴侣却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吃了。
之后,至高之神阿胡拉恢复了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的善良本性,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生,他们最终成为早期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