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349.00 KB
- 文档页数:26
1.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称为( )。
A.返工B.纠正C.纠正措施D.返修答案:D解析:19000标准 3.12.9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2.依据GB/T19001标准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时,输入内容可以不包括()。
A.人身伤亡事故B.顾客满意C.改进的机会D.过程绩效答案:A解析:19001标准9.3.2,“人身伤亡事故”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容。
3.纠正措施应()相适应。
A.与产品的特点B.与人员的能力高低C.与过程的复杂性D.与不合格所产生的影响答案:D解析:19001标准10.2.1:纠正措施应与不合格所产生的影响相适应。
4.抽样检验的检验批由N 个()组成?A.样本B.总体样本C.单位产品D.部分产品答案:C解析:检验批:由同型号、同种类、同等级、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时间组成的单位产品。
5.工序能力指数 Cp广泛应用于计量数据的能力指数,即整个质量标准(公差范围)整除以( )的比值。
A.5σB.6σC.3σD.4σ答案:B解析:《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P296:Cp=T/6σ6.采取合同保全措施应在( )。
A.合同生效后至合同履行完毕前进行B.合同被解除后进行C.合同被宣告无效后进行D.合同被撤销后进行答案:A解析:合同的保全措施主要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期间,合同没有成立生效,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无效、被撤销,不能采取保全措施。
此题改编于老版的《合同法》所谓合同的保全,是指合同之债的债权人依据法律规定,在债务人不正当处分其权利和财产,危及其债权的实现时,可以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行为行使撤销权或者代位权的债权保障方法。
《合同法》第73、74、75条对此制度作出了规定。
7.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以下的罚款。
A.2倍B.3倍C.5倍D.等值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一条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7号——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06.1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7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美容业、化妆品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7号《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20年1月3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20年6月16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化妆品产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第四条国家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化妆品原料实行分类管理。
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
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
化妆品原料分为新原料和已使用的原料。
国家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化妆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化妆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
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管理,诚信自律,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
第七条化妆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督促引导化妆品生产经营者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中国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
中国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损害赔偿以及产品质量争议解决等。
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是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这里所指的产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产品必须是经过加工、制作的物品。
而未经人们加工、制作的天然物品和自然生长品不属于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
- 产品必须是用于销售的。
凡不是用于销售目的产品,不是产品质量法所调整的产品。
- 产品应是动产。
产品质量法所称产品不包括不动产。
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是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管理,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但军工产品、核设施、核产品(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例外)不适用本法。
产品质量保证和改进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保证和改进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连续改进产品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本企业设立质量部门,负责产品质量保证和改进管理工作。
第五条质量部门的职责包含:1.负责订立和推行产品质量保证和改进相关的管理制度;2.引导各部门的质量掌控工作;3.开展质量培训和宣传工作;4.组织产品质量检验和评估;5.负责处理产品质量投诉和不合格品处理。
第六条各部门依法搭配质量部门的工作,负责执行本制度。
第三章质量保证第七条产品质量保证的基本原则是:质量第一,客户至上。
第八条本企业要求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标准的要求,而且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九条产品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包含:1.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2.设立质量目标,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查;3.确保原材料子采购合规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4.掌控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5.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和测试;6.建立不合格品处理和追溯制度;7.定期开展质量内审和管理评审。
第十条产品质量记录的管理要求:1.全面、真实记录产品质量相关信息;2.定期整理和归档,确保便于追溯和查询;3.保密产品技术资料和质量记录。
第十一条产品质量改进的工作目标是连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十二条产品质量改进的具体措施包含:1.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问题和改进措施;2.定期开展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3.审查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4.研究和引进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5.乐观参加行业标准的订立和推广。
第十三条质量改进成绩的评估和认可:1.嘉奖质量改进成绩显著的个人和团队;2.及时发布质量改进的情况和成绩。
第四章产品质量管理衔接第十四条本企业重视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和完善与客户、供应商和监管部门的沟通机制。
产品质量把控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公司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生产的产品。
第三条定义1.产品质量:指产品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实现的符合要求的特性和性能。
2.把控:指以审查、检验、检测、监测、评估、分析等方式对产品质量进行掌控和管理。
3.管理制度:指公司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订立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流程。
第二章产品质量把控要求第四条设计要求1.产品设计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产品设计必需满足客户需求和合同商定。
3.产品设计必需经过评审和验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产品设计必需考虑可连续性,包含环境友好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考虑。
第五条采购要求1.采购的原材料子必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采购的原材料子必需经过鉴定和检验,确保质量可控。
3.采购的原材料子必需具备质量保证体系,供应商必需持有有效的质量管理认证。
第六条生产要求1.生产过程必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生产过程必需依照产品制造引导书进行操作,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生产过程必需有严格的检验掌控,包含原材料子入库检验、生产过程自检和定期抽检等。
4.生产过程必需保证环境卫生,设备设施必需保持清洁,作业区域必需保持乾净。
第七条检验要求1.检验必需由专业人员进行,具备相应的技术本领和资质。
2.检验必需在规定的检验设备和环境条件下进行。
3.检验必需依照产品规格和标准进行,包含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功能检验等。
4.检验结果必需记录并进行评估,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方可放行。
第三章产品质量管理措施第八条管理流程1.公司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产品质量管理工作。
2.公司订立产品质量管理手册,明确管理职责和流程。
3.公司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包含产品设计、采购、生产、检验等各个环节的记录。
4.公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试题汇编一、单选题1.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查处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时,可以行使()。
A.拘留权B.留置权C.调查权D.冻结银行存款答案:C(《产品质量法》第18条)2.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
A.内部财务制度B.内部人事管理制度C.内部管理制度D.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答案:D(《产品质量法》第3条)3.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下列行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是()。
A.向社会推荐企业生产的优质产品B.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C.对当事人涉嫌从事违法生产、销售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D.受理消费者的产品质量申诉答案:A(《产品质量法》第25条)4.下列情况,属于产品缺陷的是()。
A.冰箱不制冷B.产品不符合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C.产品不符合以实物样品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D.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答案:D(《产品质量法》第46条)5.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职权,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依法执行处罚。
A.质量技术监督部门B.公安机关C.检察机关D.审判机关答案:B(《产品质量法》第69条)6.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或误导消费者的,由()予以处罚。
A.质量技术监督部门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药品质量监督部门D.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答案:B(《产品质量法》59条)7.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A.抗诉B.检举C.控告D.申诉答案:B(《产品质量法》第10条)8.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A.县级B.省级C.市级D.同级答案:B(《产品质量法》第19条)9.产品若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即为()。
A.产品瑕疵B.产品缺陷C.处理品D.劣质品答案:B (《产品质量法》第46条)10.以低等级、低档次的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产品的行为,即为()。
《经济法律基础》的内容比较丰富,考点也较多,综合历年考题来看,归纳出以下规律,特标注在各章节中。
(红色标注是重点章节,需要重点把握;蓝色标注是次重点章节,需要深入掌握;没有标注的章节,仅需了解。
)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进行学习。
第一部分:法理知识,为学习经济、管理方面的专门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1章基础理论知识第一节法学基础知识(重点章节)第二节经济法基础理论(重点章节)第2 章民法基础知识第一节民法概述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重点章节)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重点章节)第四节代理(重点章节)第五节时效第六节财产所有权(重点章节)第七节债权第二部分:经济实体法律。
这是学习的重点内容。
是所谓知法、守法和用法的核心。
第3 章企业法律制度(重点章节)第一节企业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国有企业法第三节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第四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第五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六节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第七节企业破产法第4 章公司法律制度(重点章节)第一节公司法概述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第四节公司财务会计第五节公司的合并\分立\增资和减资第六节公司的解散和清算第5章证券法律制度第一节证券法一般理论第二节证券发行制度(重点章节)第三节证券交易制度(重点章节)第四节上市公司收购第五节证券监管体制第6章合同法律制度(重点章节)第一节合同与合同法概述第二节合同的签订第三节合同的履行和救济第四节合同的担保第7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第一节知识产权与工业产权第二节专利法第三节商标法第8 章竞争法律制度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第二节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章节)第三节反垄断法概述第9 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第一节产品质量法概述第二节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第三节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重点章节)第四节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责任第10 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第二节消费者的权利(重点章节)第三节经营者的义务第四节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第五节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与法律责任(重点章节)第11 章财政法律制度第一节财政法总论第二节预算法第三节政府采购法(次重点章节)第四节税法(次重点章节)第12章金融法律制度第一节金融与金融法第二节银行法第三节票据法(次重点章节)第四节保险法(次重点章节)第五节外汇管理法第13章房地产法律制度第一节房地产法概述第二节房地产开发法律制度第三节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第四节商品房预售第五节房屋租赁第六节房地产抵押第14章劳动法律制度第一节劳动合同(次重点章节)第二节集体合同第三节劳务派遣合同第四节社会保险第五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次重点章节)第15 章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中国的贸易救济制度第三节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权利和义务第16 章环境法律制度第一节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法的体系第二节环境法基本原则第三节环境法律制度第四节防止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第17 章会计、审计、统计法律制度(次重点章节)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第二节审计法律制度第三节统计法律制度第18 章仲裁和诉讼(次重点章节)第一节仲裁第二节诉讼第三节法律文书。
产品质量控制规章制度标题:产品质量控制规章制度引言概述:产品质量控制规章制度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质量目标的设定1.1 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产品特点和客户要求的质量目标。
1.2 确定可衡量的指标:质量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如产品合格率、退货率、客户投诉率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1.3 不断优化提升:定期评估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不断优化提升,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提高。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2.1 建立质量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控制规章制度。
2.2 制定质量管理手册:编制质量管理手册,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2.3 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供应商管理和原材料控制3.1 严格筛选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稳定质量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控。
3.2 制定原材料采购规范:明确原材料的采购标准和检验要求,保证原材料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3.3 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对进货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不合格品及时退货或处理,防止不合格原材料影响产品质量。
四、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检验4.1 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建立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确保生产过程可控。
4.2 实施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4.3 进行产品检验:建立产品检验标准和检验程序,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五、质量问题处理和持续改进5.1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内部质量问题,避免质量事故发生。
5.2 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经济法概论——单项选择题第一章基础理论知识1、法的本质是(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的渊源指的是(B、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3、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C、宪法)4、在原始社会调整人们关系与行为规则的是(D、人们的原始习惯)5、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法是(A、奴隶制法)6、人类社会最后一个类型的法是(D、社会主义法)7、划分法律部门的基本依据是(A、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8、经济法的主旨思想是(D、社会责任本位)9、构建经济法律关系的首要要素是(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10、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公民个人(C、专指一定条件下的公民个人)1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要形式是(A、组织)12、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C、民法)第二章民法基础知识1、我国民法调整(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2、甲与乙签订一份合同,要求乙将一套设备运到合肥。
该合同客体是(C、运输行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4、下列行为中不能代理的是(D、专场演出)5、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活动为(B、代理人的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代理行为)6、下列各项行为中,(B、甲委托乙代理去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婚姻凳记)7、李某因长期不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导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李某因此丧失子(C、胜诉权)8、债务人明确表示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B、诉讼时效的中断)9、公民不能享有所有权的物是(A、土地)10、承租人使用出租人的租汽车是(D、非所有人行使占有权)11、下列各项所有权取得方式中,属于原始取得的是(B、国家取得无人继承的遗产)12、冯某和赵某分别出资2万元和4万元开设一个个体餐厅,因经营不善造成亏损,3年累计共欠债8万元。
对该债务,双方应承担(A、无限、按份责任)13、按份共有人对共有财产(D、分享权利、分担义务)14、下列属于所有权绝对消严的是(A、所有权客体的消灭)15、在债的法律关系中(A、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特定)16、根据债的主体双方的人数,债可以分为(C、单一之债和多数之债)17、根据债的一方当事人各自权利、义务及相互间关系,债可以分为(A、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18、下列选项中,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是(C、乙不懂法律有诉讼时效一事,将6年前向甲借的3 000元归还于甲)19、留置不适用于(D、建筑合同)第三章企业法律制1、企业内部的调整对象是(C、企业内外部社会经济关系)2、国有企业有(C、政府投资或者参股设立的企业)3、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核心是(D、生产经营决策权)4、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D、职工代表大会制)5、职工代表大会是国有企业的(D、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6、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以(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7、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按顺序首先清偿(B、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8、在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和合伙企业的债务(C、承担无限连带责任)9、企业由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对该企业进行整顿的是被申请破产的(D、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10、被申请破产的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向法院申请对该企业进行整顿的,应在法院受理案件后(C、3个月内提出)11、在下列财产中,不属于破产财产的是(C、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12、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的第一清偿顺序是(C、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13、债权人会议设主席(D1人)14、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C.6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