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品德课件-《逛商场》|苏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22
3、秋苏教版品社四上《逛商场》word教案
一、小调查:了解本地的商业场所
1、家住在相近社区的同学编成一个组,各组调查社区邻近的商业场所。
调查前制作表格:
名称、类别(大型购物商场、百货商店、专卖店、个体便利店)、要紧货品。
2、小组讨论分析,什么缘故在社区邻近会布局如此的商业场所,并期望增设哪些商店?
二、什么缘故同一种商品会有不同的价格
1、选取一种品牌、型号一样的商品,调查它在不同商业场所的价格有什么不同。
如,大型购物商场、大型批发货仓、便利店、个体商店等。
2、分析同一种商品价格不同的要紧缘故。
三、制作“购物小常识”手抄报。
1、请事先向父母了解或搜集有关的购物小常识。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
3、小型的手抄报展览。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逛商场》(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四年级品德与社会《逛商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唐文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买东西的学问。
相信大家对我们的红领巾商店并不陌生,它既为大家提供了方便,又为同学们提供了综合实践的舞台。
可是,最近老师却在红领巾商店中看到了这样一些画面。
(播放PPT:学生插队、不使用礼貌用语、不要买的东西随手乱丢……)学做文明小顾客同学们,看了这几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畅所欲言)你在购物时还看到过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学生畅所欲言)小营业员们利用课余时间,为大家服务,我们应该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今天,我们邀请了五(9)班的小营业员们和大家一起来谈谈文明购物的话题。
我们首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现在,我们就“文明购物”的话题对他们进行一下采访,可以在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想问他们什么问题。
(两名小营业员谈感受:喜欢有礼貌的顾客、喜欢顾客拿东西轻拿轻放、喜欢排队的顾客、喜欢不乱拿东西的顾客)4、师:其实,营业员的话就是希望大家能成为一名文明的顾客。
顾客离不开营业员,营业员也离不开顾客。
他们之间是相互合作、相互服务的关系。
我们不光要尊重营业员的劳动成果,更要做一名文明的顾客。
三、维护我们的权利。
1、师:在购买东西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还要维护自身的权利。
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5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回答:“消费者权益日”)2、师:对。
设立消费者权益日就是为了增强人们的消费保护意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犯。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你在购物时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3、学生交流(如学生想不出,举书上的例子)4、面对这些意外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呢?你在购物时还遇到过哪些问题,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帮帮你。
a.买东西忘拿了,怎么办?(要文明礼貌,要有发票,试着要回来,下一次要小心)板书:协商b.买的东西不爱吃,退掉可以吗?(相机问还有哪些商品不可以退换呢?)C. 买到了不合格产品怎么办?(拨打12315投诉,或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板书:消协d.我没有拿东西,保安却要检查我的口袋,怎么办?(可以拨打110,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相机出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板书:法律(板书:A协商B消协C 法律)5、购物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小问题能和商家协商解决,但有些时候就需要我们消费者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逛商场》教案课题
逛商场
课型
新课
教时
3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地,知道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具有购买商品的初步常识.
2、学会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
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3、了解现代消费的不同购物形式和支付方式。
重点
目标1和2
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
三、实践运用与巩固
、各组汇报自家附近商业场所的情况。
2、
交流讨论:为什么为什么同一种商品会有不同的价格
3、比较在不同的商业场所同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
4、分析同一种商品价格不同的主要原因。
5、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购物形式和付款方式吗?
6、制作购物小常识宣传栏。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逛商场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本地或家庭附近的一些购物场所,了解购买商品的初步常识,增强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2.学会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知道有些商品由于时间、地点的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变化,具有独立购买商品的能力,能把钱花得更巧。
3.初步形成“多吃绿色食品”、“节俭生活、不乱花钱”、“文明购物”、“购物时注意人身安全”等消费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认读食品的保质期,能够通过辨别食品包装上的种种安全标志来分辨食品的质量。
2.学会购买价廉物美、实用性高的学习用具。
3.注意文明购物并养成索要、保留发票的习惯。
4.学会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了解商品价格变化规律,把钱花得更巧。
5.注意购物时的安全保障。
教具准备废旧的食品包装袋、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图片、工商管理员解说录像、两位同学购买文具的录像、发票图示、“巧花十元钱”课前实践调查表。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带包装食品的安全标志师:同学们,你们独自买过东西吗?你最近一次是在什么地方买过什么东西呢?生:我在超市帮妈妈买过瘦肉。
生:我在市场买过生菜。
生:我在学校附近的文具店里买了钢笔。
师:看来大家买过的东西还不少。
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积累了不少购物经验。
今天,请大家陪老师一起去逛商场。
(板书:逛商场——)首先,我要去超市购买一些食品,如牛奶、面包等等,有谁愿意提醒我在买这些带包装食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要注意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师:这位同学真细心。
谢谢你!(板书:生产日期保质期)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食品包装袋、包装盒或者包装罐,都准备好了吗?举起来大家互相看看。
(学生纷纷举起自己准备的包装袋)快找找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哪里?(学生寻找)(请一名同学拿着自己的包装袋到前面来,借助大屏幕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指给大家看。
) 师:请你说说你这盒牛奶的生产日期。
生:这盒牛奶的生产日期是20XX年1月1日。
师:请你教大家认认,前四位指的是——生:年份,20XX年!师:中间的两位“01”指的是——生(齐):1月!师:如果把“0l”改为“11”呢?生(齐):那就是11月!师:中间两位数代表的是月份,那么后两位数“0l”呢?生(齐):表示1号!师:如果是“20”呢?生(齐):那就是20号1师:那么这盒牛奶的生产日期就是——生(齐):20XX年1月1日。
3、2019秋苏教版品社四上《逛商场》word教案
一、小调查:了解本地的商业场所
1、家住在相近社区的同学编成一个组,各组调查社区附近的商业场所。
调查前制作表格:
名称、类别(大型购物商场、百货商店、专卖店、个体便利店)、主要货品。
2、小组讨论分析,为什么在社区附近会布局这样的商业场所,并希望增设哪些商店?
二、为什么同一种商品会有不同的价格
1、选取一种品牌、型号一样的商品,调查它在不同商业场所的价格有什么不同。
如,大型购物商场、大型批发货仓、便利店、个体商店等。
2、分析同一种商品价格不同的主要原因。
三、制作“购物小常识”手抄报。
1、请事先向父母了解或搜集有关的购物小常识。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
3、小型的手抄报展览。
4、
5、附送:
2019秋苏教版品社四上《面对欺负和威胁》word教案2019秋苏教版品社四上《面对欺负和威胁》word教案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5 页共5 页。
逛商场(说课设计)一、教材解读《逛商场》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九课。
第三单元以“聪明的消费者”为主线,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了解生活,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教育学生从小爱生活、会生活。
从本课的内容来看,本课由三大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是“买东西的学问”,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个人经历层面让学生了解一些购物常识,它是后两个板块的铺垫。
第二板块是“做个文明小顾客”,从个人实践、走访调查的角度强调了“文明购物”的重要性,旨在让学生学会文明愉快地购物。
第三板块是“我有哪些权利”,借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鲜活的消费实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一些权利,能明明白白地购物。
二、学生实态分析(设计理念)四年级的儿童正处于主动消费的萌芽期,许多消费领域都开始渐渐涉足,其消费价值观尚处于模糊阶段。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消费意识逐渐增强。
多数学生对于购物、消费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但仍然缺乏较系统的认识。
加之社会物质环境的不断丰富、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断优越,学生“乱花钱”的现象已比比皆是。
随着儿童对社会生活的逐渐适应与心理发展的成熟度提高,使我们对儿童的消费价值观、消费技能的引导成为可能,所以选择这一时期发展其社会认知能力,增强其消费技能,帮助儿童逐渐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现代课程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
课标、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本地区、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教学目标1、知道本地的商业场所和选购商品的有关常识。
2、知道作为消费者应该享有的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