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知识树说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19
第一单元知识树说教材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的教材内容。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本册教材的编排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走遍千山万水”是8组专题中的第一组专题,它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
二、研读课标确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高效,我深入研读第二学段的课程标准,根据我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48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有关课文,能默写两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了解作者语言的表达特点,积累优美的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山川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品味词句,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来描绘景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构建知识树的设计思路深入解读课标方能提纲挈领,明晰知识脉络方能整体把握。
因此,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教材教学要求,完整、详细地梳理好本单元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我精心设计并用重点字词突出本单元的知识点,绘制了第一单元教材知识树。
四、教材的整合、处理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把本组专题“走遍千山万水”作为树的主干,在本单元简短的导语中,它提示了学习内容,点明了专题,布置了学习任务。
接着,安排了有关山水景物的4篇文章和一个语文园地来组织本单元教学。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它将带领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1、古诗词三首它包括两首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一首词《忆江南》。
学习这三首古诗词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领会诗中运用的拟人、比喻、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体会作者孤寂、怀才不遇、喜爱、赞美江南山水的感情,激发学生爱美的情趣,受到美的熏陶。
运用知识树说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年级组徐彩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一.说课标1.本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
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会查字典、词典、硬笔书法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用毛笔临摹。
阅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在默读中质疑、能在略读中复述课文大意、能与他人交换阅读的感受、能朗读优美的诗文,并能赋予自己的感受,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学会赏析作品,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
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标点材料,并能随时练笔,修改习作中心错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期八次。
口语交际:运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学会倾听、与他人商讨不同的意见、能转述别人的意见、清晰讲述自己的见闻,力求具体生动。
综合性学习:主动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能解决谈话中的问题。
2.本册学习目标识字与写字:要求认识200个汉字、会写200个汉字,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要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阅读: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拓展延伸。
以上五个方面体现了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又能突出每篇课文的教学特色略读课文读后能粗知大意,交流体会,感知理解。
习作: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述和有创意的表达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具有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本册教材共安排八次习作、四次小练笔。
在习作类型上,兼顾了写实和写想象并能在习作中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口语交际: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与人商讨不同的意见能讲述自己的故事。
综合性学习:先明确任务知道自己做什么该怎样做。
实施有效的语文活动、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两组综合性学习。
在第三组课文中“童话故事”中,教材安排了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一组综合性学习。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推荐交流的形式,汇报学习收获,开展学习活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材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材料利用知识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三个方面加以解读。
说教材包括:教材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说目标包括: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说教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排,其编写体例是:首先呈现的是主题图;其次,呈现例题接着,再次,安排了“做一做”和综合性练习,最后,“你知道吗”和“整理与复习”(二)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全册共八个单元。
“数与代数”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图形与几何”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公顷和平方千米;“统计与概率”中包括条形统计图;“综合与实践”中安排了数学广角和实践活动。
(三)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
横向看本册教材,“图形与几何”中角的度量、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统计与概率”中数据的分析,“综合与实践”中1亿有多大、沏茶问题、烙饼问题等无不体现出“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
纵向看本册教材,“数与代数”的相关知识所占比例较大,本册书8个单元中有3个单元涵盖了这一内容。
大数的认识在本学期结束后,小学阶段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做准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
三大块知识互相延伸,相互拓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以数与代数(数的运算)为例,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一年级学生学习100内加减,为二年级打下了基础,三年级时由二年级学习的表内乘、除法和万以内加减法过渡到了一位数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四年级有关知识在这个年段主要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些知识的学习都为五年级小数、分数的乘除法以及六年级的比和比例做了铺垫。
第一单元知识树说教材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走遍千山万水”的教材内容。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
它将带领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下面,我将从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材编排的结构特点与知识的整合(2)研读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3)构建知识树的设计思路和设想(4)教材的处理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编排的结构特点与知识的整合1、全册教材的编排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第一组专题“走遍千山万水”它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
本单元“走遍千山万水”它由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一三大部分组成。
导语点明了本组的专题,提出了学习要求。
课例由3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其中,前3课是是精读课文,第4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语文园地由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五个栏目组成。
2、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教学要求,这三大部分在教材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第一单元教材一开始,书上第一页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真是江山如画!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这诗一般的语言就是本单元的导语。
它提示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了学习任务,引导单元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在3篇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也就是书上12页安排有这样一段“连接语”,(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四年级下册知识树
四年级下册知识树
一、语文知识
1. 识字与写字:掌握本册生字词,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 阅读与写作:阅读本册课文,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写作技巧,包括写作顺序、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等。
3. 口语交际: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学会倾听他人讲话,尊重他人观点。
4. 综合性学习: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资料,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数学应用
1. 四则运算: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和小数的计算。
2. 图形与几何: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会进行图形的测量、拼摆和画图。
3. 统计与概率:会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概率计算,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4. 数学广角:通过实际问题,学习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三、英语基础
1. 词汇与语法:掌握本册英语单词,了解基本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听、说、读、写:能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和短文,会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能正确朗读课文,书写简单的英语短文。
3. 语音、语调和语速: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培养良好的英语口语习惯。
四、科学探索
1. 生命世界:了解生命世界的组成和特征,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四年级上册知识树说课稿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偏坡营中心小学刘伟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我从七个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课标要求,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和知识整合、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方面:课标要求1、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①知识与技能:a.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
b.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
了解直线、线段、射线、平行线、垂线、角、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
c.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图技能。
②数学思想:a.初步形成数感,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b.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c.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理的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结合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③解决问题:a.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b.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④情感与态度:a.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b.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2、内容标准:①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②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演算。
③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④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绘知识树、说教材”基本程序
“绘知识树、说教材”内容概括为“三说”——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内容涉及以下七个方面,具体说明如下:
一、说课标。
1.说课程目标。
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说总目标或阶段目标或一册目标或单元目标。
(依据课标)
2.说内容标准。
根据课程标准,说本学科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或板块、领域,如初中小学语文分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五个方面、数学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运用”四大领域,),这几个方面具体到本年级的内容要求是什么。
(依据课标)
二、说教材。
3.说本校使用版本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
包括课本的编排意图、内容的呈现方式、知识与技能的范围等。
(依据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4.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既能在横向上说清本册教材的编排序列和内容范围,又能把本学段的同类知识进行立体式的整合(如说到“散文”就要把整个学段的“散文”作一立体交待,说到“三角形”也是如此)。
(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三、说建议。
5.说教学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和所用教材的特点,谈具体的教学建议。
(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6.说评价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谈如何评价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不是单纯说考纲和考点。
(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7.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