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553.13 KB
- 文档页数:8
实验3.11 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一、实验目的:1. 掌握二进制加减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2. 熟悉中规模集成计数器及译码驱动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准备:1.计数:计数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逻辑运算,计数器的种类繁多,如按计数器中图3.11.2另外一种可预计的十进制加减可逆计数器CD4510,用途也非常广,其引脚排列如图3.11.3所示,其中,E P 为预计计数使能端,in C 为进位输入端,1P ~4P 为预计的输入端,out C 为进位输出端,U /D为加减控制端,R 为复位端,CD4510输入、输出间的逻辑功能如表3.11.2所示。
表3.11.2:。
2. 译码与显示:十进制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后驱动数码管,可以显示0~9十个数字,CD4511是BCD~7段译码驱动集成电路,其引脚排列如图3.11.4所示。
LT 为试灯输入,BI 为消隐输入,LE 为锁定允许输入,A 、B 、C、D为BCD码输入,a~g为七段译码。
CD4511的逻辑功能如表3.11.3所示。
LED数码管是常用的数字显示器,分共阴和共阳两种,BS112201是共阴的磷化镓数码管,其外形和部结构如图3.11.5所示。
图3.11.4图3.11.5三、计算机仿真实验容:1. 计数10的电路:(1). 单击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7基本界面左侧左列真实元件工具条“CMOS”按钮,从弹出的对话框“Family”栏中选“CMOS_10V”,再在“Component”栏中选取4093BD和4017BD各一只,如图3.11.6所示,将它们放置在电子平台上。
图3.11.6(2). 单击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7基本界面左侧左列真实元件工具条“Source”按钮,从弹出的对话框“Family”栏中选“POWER_SOURCES”,再在“Component”栏中选取“VDD”和地线,将它们调出放置在电子平台上。
(3). 双击“VDD”图标,将弹出如图3.11.7所示对话框,将“Voltage”栏改成“10”V,再点击下方“确定”按钮退出。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集成十进制计数器、显示译码驱动器及数码管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2.学习译码器和共阳极七段显示器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熟悉用示波器测试计数器输出波形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生活中常需要将计数脉冲值直观的显示出来,它的实现一般经过了下面几个步骤,如图3.7.1方框图所示。
计数器输出的用8421BCD码表示的脉冲个数信号经译码器译码输出相应的脉冲信号,输出的脉冲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出相应的数字。
图3.7.1 计数、译码、显示框图1.计数器输入的脉冲数通过计数器计数,并将结果用8421 BCD码表示出来,本实验中采用了一种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
以74160为例,通过对集成计数器功能和应用的介绍,帮助读者提高借助产品手册上给出的功能表,正确而灵活地运用集成计数器的能力。
(1)74LS160的功能介绍74LS160为十进制可预置同步计数器,其逻辑符号如图3.7.2所示,功能表见表3.7.l所示。
212表3.7.l 74LS160的功能表注意: 3210Q Q Q Q CT CO T计数器有下列输入端:异步清零端CR (低电平有效),时钟脉冲输入端CP ,同步并行置数控制LD (低电平有效),计数控制端 CT T 和 CTp ,并行数据输入端 D 0~D 3。
它有下列输出端:四个触发器的输出端Q 0~Q 3,进位输出CO 。
根据功能表3.7.l ,可看出74160具有下列功能:① 异步清零功能:若CR 输入低电平,则不管其他输入端(包括CP 端)如何,实现四个触发器全部清零。
由于这一清零操作不需要时钟脉冲CP 配合(即不管CP 是什么状态都行),所以称为“异步清零”。
② 同步并行置数功能:在CR =“1”、且LD =“0”的前提下,在CP 上升沿的作用下,触发器Q 0~Q 3 分别接收并行数据输入信号D 0~D 3,由于这个置数操作必须有 CP 上升沿配合, 并与CP 上升沿同步,所以称为“同步”的。
实验九计数、译码与显示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的应用。
2.掌握译码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电路在数字系统中,经常需要将数字、文字和符号的二进制编码翻译成人们习惯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以便查看。
显示器的产品很多,如荧光数码管、半导体、显示器、液晶显示和辉光数码管等。
数显的显示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重叠式显示,二是点阵式显示,三是分段式显示。
重叠式显示:它是将不同的字符电极重叠起来,要显示某字符,只需使相应的电极发亮即可,如荧光数码管就是如此。
点阵式显示:利用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显示不同的数字。
例如火车站里显示列车车次、始发时间的显示就是利用点阵方式显示的。
分段式显示:数码由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若干段发光的笔划组成。
如电子手表、数字电子钟的显示就是用分段式显示。
本实验中,我们选用常用的共阴极半导体数码管及其译码驱动器,它们的型号分别为LC5011-11共阴数码管,74LS248 BCD码4-7段译码驱动器。
译码驱动器显示的原理框图如图1.9.1所示。
LC5011-11共阴数码管和74LS248译码驱动器管脚排列如图1.9.2所示。
图1.9.1 译码显示原理图LC5011-11共阴数码管其内部实际上是一个八段发光二极管负极连在一起的电路,如图1.9.3(a)所示。
当在a.b……g、DP段加上正向电压时,发光二极管就亮。
比如显示二进制数0101(即十进制数5),应使显示器的a.f.g.c.d段加上高电平就行了。
同理,共阳极显示应在各段加上低电平,各段就亮了,见图1.9.3(b)。
(a)LC5011-11管脚图(b)74LS248管脚图图1.9.2 显示器和译码驱动器外管脚排列图(a)(b)图1.9.3 半导体数码管显示器内部原理图74LS248是4线-7线译码器/驱动器。
其逻辑功能见表1.9.1。
它的基本输入信号是4位二进制数(也可以是8421 BCD码),D、C、B、A,基本输出信号有七个:a、b、c、d、e、f、g。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题目名称信号发生器学生学部(系)信息与计算机学部专业班级09信息工程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黎燕霞2011年6月27 日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数字电子计时器一般有振荡器、分频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应用最广泛的基本电路。
本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电子秒表,该秒表具有显示、连续计时、直接清零、启动计时和停止计时等功能。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1. 要求秒表范围0.1-9.9秒,设计精度为0.1秒;2. 要求用一个开关控制三种工作状态,其转换顺序为清零-计时-停止-清零。
3. 要求画好电路图,阐明电路的工作原理,说明设计思想;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 完成数字电子秒表的设计(包括计数器设计、555振荡模块设计、时序控制电路设计、数码显示器设计),绘制电路原理图;2.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邓保青.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脉冲与数字电路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李大友.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5】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发出任务书日期:2011年6月1日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2011 年6月30日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目录1前言 (1)2设计目的与任务 (1)2.1设计目的 (1)2.2设计的任务 (2)2.3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指标 (2)3数字电子秒表设计 (3)3.1电子秒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2发生电路 (5)3.2.1 脉冲发生器(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原理 (5)3.2.2 脉冲发生器(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参数计算 (5)3.3计数电路 (6)3.4译码显示电路 (8)4电路仿真 (10)5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 (10)5.1 数字电子设计的要求及步骤 (11)5.2.组装调试 (12)6元器件明细清单 (13)7参考文献 (13)1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实验七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的功能及应用2.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译码器的功能及应用3.熟悉LED数码管及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4.学会综合测试的方法二、实验仪器及设备器材数量实验箱 1万用表 1示波器 174LS160 274LS48 274LS20 1三、实验原理对于计数规模小的计数器我们使用集成触发器来设计计数器,但是如果计数器的规模达到十六个以上(如六十进制)时,如果还是用集成触发器来设计的话,电路就比较复杂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集成计数器来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
利用集成计数器的清零端和置数端实现归零,从而构成按自然态序进行计数的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1.用同步清零端或置数端置零或置数构成N进制计数器步骤如下:1)写出S N-1的二进制代码。
2)求归零逻辑,即求同步清零端或置数控制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3)画连线图2.用异步清零端或置数端置零或置数构成N进制计数器步骤如下1)写成状态S N的二进制代码。
2)求归零逻辑,即求异步清零端或置数控制端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3)画连线图在集成计数器中,清零、置数均采用同步方式的有74LS163;均采用异步方式的有74LS193、74LS197、74LS192;清零采用异步方式、置数采用同步方式的有74LS161、74LS160;有的只具有异步清零功能,如CC4520、74LS190、74LS191;74LS90则具有异步清零和异步置数功能。
四、实验内容用集成计数器74LS160分别组成8421码十进制和六进制计数器,然后连接成一个60进制计数器(6进制为高位、10进制为低位)。
使用译码显示电路显示。
用函数发生器的低频连续脉冲(调节频率为1-2HZ)作为计数器的计数脉冲,通过数码管观察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功能为正确。
五实验报告1. 六十进制计数器的电路连接图思路分析:采用两个74ls160的输出分别作为六十进制个位和十位的输出。
南京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名称: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应用实验学生班级:汽车技术121实验学生姓名:尹冬冬实验学生学号:215120235同组学生姓名:郁雷振吴敏正实验指导老师:曾宪阳实验时间:2014/5/9实验地点:基础实验楼B310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计数器译码器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
2、学会用给出的组件构成24、60进制计数译码器显示电路的技能及测试方法。
二、主要实验仪器:1. 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2. 74LS160、74LS48、74LS20、74LS10 、74LS00 、LC5011三、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由于74LS160计数器为异步清零和同步置数。
因此也存在两种的方法将74LS160改装为六进制计数器。
1. 异步清零先得出六进制计数器的数值表: Q3 Q2 Q1 Q00 0 0 00 0 0 10 0 1 00 0 1 10 1 0 00 1 0 1当采用异步清零时,按照十进制数表,可令当74LS160从0101跳到0110瞬间,清零方程输出有效清零信号进行清零。
由函数式可得清零方程F = Q2·Q1 。
将清零电路输出接到74LS160的清零端,即可完成一个六进制计数器。
2. 同步置数明显,代表十位的74LS160要由5跳到0形成一个循环,要置入数肯定是0000,由于置数方式为同步置数,那么必须是整个六十进制计数器在显示59后,在下一个脉冲上升沿出现时就可以将0000置入计数器,完成了由59到0的循环计数。
按照函数逻辑,可得置数函数式为F =Q2·Q0·RCO其中RCO为个位进制计数器的进位输出。
3. 用同一个数码管同时显示出个位数和十位数由于同一个数码管接受译码器信号是一致的,所以必须要对个位数信号和十位数信号进行选通再接入译码器,同时把高频率的时钟信号接到选通器和数码管的使能端。
具体的思路为,当高频时钟信号的低电平到达时,选通个位信号接入译码器,此时最右端的7端LED显示管也接收到有效显示信号,显示出个位数字。
南京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应用
实验学生班级:汽车技术121
实验学生姓名:尹冬冬
实验学生学号:215120235
同组学生姓名:郁雷振吴敏正
实验指导老师:曾宪阳
实验时间:2014/5/9
实验地点:基础实验楼B310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计数器译码器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
2、学会用给出的组件构成24、60进制计数译码器显示电路的技能及测试方法。
二、主要实验仪器:
1. 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
2. 74LS160、74LS48、74LS20、74LS10 、74LS00 、LC5011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原理
由于74LS160计数器为异步清零和同步置数。
因此也存在两种的方法将74LS160改装为六进制计数器。
1. 异步清零
先得出六进制计数器的数值表: Q3 Q2 Q1 Q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当采用异步清零时,按照十进制数表,可令当74LS160从0101跳到0110瞬间,清零方程输出有效清零信号进行清零。
由函数式可得清零方程F = Q2·Q1 。
将清零电路输出接到74LS160的清零端,即可完成一个六进制计数器。
2. 同步置数
明显,代表十位的74LS160要由5跳到0形成一个循环,要置入数肯定是0000,由于置数方式为同步置数,那么必须是整个六十进制计数器在显示59后,在下一个脉冲上升沿出现时就可以将0000置入计数器,完成了由59到0的循环计数。
按照函数逻辑,可得置数函数式为F =Q2·Q0·RCO
其中RCO为个位进制计数器的进位输出。
3. 用同一个数码管同时显示出个位数和十位数
由于同一个数码管接受译码器信号是一致的,所以必须要对个位数信号和十位数信号进行选通再接入译码器,同时把高频率的时钟信号接到选通器和数码管的使能端。
具体的思路为,当高频时钟信号的低电平到达时,选通个位信号接入译码器,此时最右端的7端LED显示管也接收到有效显示信号,显示出个位数字。
当高电平到达时,同理,可在左端的显示管显示出十位数字。
当高频时钟信号足够高时,就会看见十位数字和个位数组同时在一个数码管上显示。
(二)、实验步骤
1.按设计好的电路自行完成外引线连接,并设置各输入电平和控制端电平,用74LS90完成8421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功能。
(1)计数器输出QDQCQBQA接发光二极管,CP接连续脉冲信号(1Hz)。
观察随着CP脉冲数目的增加,输出QDQCQBQA状态的变化。
(2)CP接连续脉冲(1kHz),用示波器观察QD,QC,QB,QA与CP之间的对应波形。
2.按设计好的电路自行完成外引线连接,并设置各输入电平和控制端电平,用74LS90完成8421九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功能。
(1)计数器输出QDQCQBQA接发光二极管,CP接连续脉冲信号(1Hz)。
观察随着CP脉冲数目的增加,输出QDQCQBQA状态的变化。
(2)CP接连续脉冲(1kHz),用示波器观察QD与CP,QA与CP 之间的对应波形,并作QC QB QA波形于图3.1.6。
3.按图3.1.7所示,构成译码显示电路。
(1)按照表3.1.3的要求,用电平开关设置译码器控制端和输入端D~A的输入电平,观察显示器各字段的亮灭状态,并在表3.1.3中填写输出电平值。
(2)将74LS48的输入端D~A改接计数器74LS90的输出端QD~QA,并将74LS90接为十进制计数器。
从74LS90的ACP输入1Hz连续脉冲,观察计数-译码显示器的工作情况。
四、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a) 异步清零
按照清零函数式连接好清零电路,其余的电路连接主要是将代表个位的74LS160的进位输出接到代表十位的74LS160的使能端。
两个计
数器接同一个时钟信号。
再把两个74LS160分别接入两个74LS48译码器,再通过两个LED数码管显示器显示出来。
画出电路图如下:实验开始之后就可以通过两个LED显示管显示出六十进制计数器的计数过程了。
在经过不断计数到达59之后
下一个就循环跳回0重新开始计数。
b) 同步置数
同步置数电路与异步清零电路大体相同,只将清零电路换为置数电路,再将代表十位的74LS160的D0D1D2D3都接低电平。
再将置数电路输出端接入置数端口即可。
电路图如下:
其计数显示结果是跟异步清零方式一模一样的。
c) 在同一个数码管上显示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
这个内容会使用到4-2输入选通器74LS57,具体的电路实现并不难,如下图所示:
二、思考题
(1)在十进制加法译码器显示试验中,数码有时会显示0、2、4……和1、3、5……数码,分析其原因。
(2)本次实验中24进制、60进制电路中的74LS48换成74LS47接入电路,其他环节不变可以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
74LS148是8-3线优先编码器,74LS147是10-4线优先编码器(BCD码输出)。
二者都功能不一样,其他环节不变肯定不行,至少功能端的接线得重新改一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