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题库整理终极版本
- 格式:docx
- 大小:82.42 KB
- 文档页数:14
电磁兼容培训试卷
姓名日期分数………………………………………………………………………………………………….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电磁兼容性预测算法的四级筛选()。
A、幅度筛选
B、频率筛选
C、详细分析
D、性能分析
E、因果分析
2、下面属于常见的抑制电磁干扰技术的()。
A、接地
B、屏蔽
C、线束短接
D、滤波
3、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
A、干扰源
B、传输通道
C、接收器 D 、辐射干扰
4、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之间的差值()。
A、发射限值
B、传导限值
C、电压限值
D、电流限值
5、随着频率的,孔隙的泄露越来越严重。
因此。
金属网对微波或者超高频不具备屏蔽性能()。
A、减小 B 、增加 C、不变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相调制、交叉调制、直接混频()。
2、电磁屏蔽的材料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3、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该在高平级电路输入端()。
4、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
其中。
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5、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答案:选择题1-5
ABCD ABD ABC A B 判断题
1-5。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磁兼容(EMC)是指:A. 电器产品与电磁场无任何相互作用的状态B. 电器产品能够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的能力C. 电器产品从一种电磁环境切换到另一种电磁环境的能力D. 电器产品利用电磁场进行数据传输的能力答案:B2. 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目标是:A. 降低电磁辐射B. 提高电气安全性C.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D.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电磁兼容测试的内容:A. 电磁辐射测试B. 电磁抗扰度测试C. 电磁波传输测试D. 电磁兼容性分析测试答案:D4. 使用屏蔽材料是一种常见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其原理是:A. 吸收电磁辐射B. 反射电磁辐射C. 屏蔽电磁辐射D. 弱化电磁辐射答案:C5. 所谓电磁波传输测试是指对电器产品的:A. 电磁辐射进行测试B. 电磁抗扰度进行测试C. 信号传输能力进行测试D. 外壳材料进行测试答案:C二、问答题1. 请简要说明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性在于确保电器产品能够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同时不对其他设备或环境产生干扰。
如果电磁兼容设计不合理,产品可能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造成通信故障、设备损坏等问题。
此外,一些特殊行业如医疗、军事等对电磁兼容要求更加严格,不合格的产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2. 请列举至少三种电磁兼容设计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a. 使用屏蔽材料:屏蔽材料能够吸收或反射电磁辐射,从而减少辐射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b. 路径分隔设计:通过减少电磁信号传输路径的共享,避免不同电路间的电磁耦合,降低干扰风险。
c. 地线分离设计: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地线分开设计,防止模拟信号的干扰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
三、案例分析某通信设备公司开发了一款新的无线路由器产品,但在电磁兼容测试中发现其在高功率发射模式下会对附近的无线电设备产生较大的干扰。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分析该问题可能的原因,并提出可能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与可靠性技术》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电磁兼容( EMC)是指电气或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同时不会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
A.(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扰B.(相互协调且共同工作C.(单向影响且正常工作D.(相互兼容且互不干扰答案:D2.下列哪项不是电磁干扰的三要素之一?(()A.(干扰源B.(传播路径C.(敏感设备D.(电磁屏蔽材料答案:D3.在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时,下列哪项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小辐射干扰?((()A.(使用滤波器消除传导干扰B.(对电缆进行屏蔽处理C.(增加设备的接地电阻D.(采用差模信号传输答案:B4.关于电磁兼容性测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磁兼容性测试是验证设备或系统是否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的重要手段B.(辐射发射测试用于测量设备在无意识情况下产生的电磁辐射C.(传导发射测试主要用于评估设备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传导途径产生的干扰D.(辐射敏感度测试是评估设备在受到外部强电磁场干扰时,其性能是否会受到影响,测试时通常不需要专门的测试场地答案:D5.在电子设备的接地设计中,下列哪种接地方式可以有效抑制高频干扰?((()A.(单点接地B.(多点接地C.(混合接地D.(浮地答案:B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题5分,共35分)1.电磁兼容性的三个主要方面是_________、电磁抗扰度和电磁环境兼容性。
答案:电磁发射2.在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时,常用的三种基本方法是_________、滤波和接地。
答案:屏蔽3.辐射干扰主要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途径传播。
答案:空间波;地表面波4.在进行传导发射测试时,通常使用_________来模拟设备对电网或其他设备的干扰。
答案:人工电源网络(AMN)或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5.电磁兼容性标准通常分为_________标准和_________标准两大类。
测试序列知识考试试题库(四)电磁兼容检测知识⏹单项选择题1.在电磁兼容测试中,保护的输入激励量的施加值应在动作值上、下规定暂态误差的几倍之内。
(B)A.一倍B.两倍C. 三倍D. 四倍⏹多项选择题A.在GB/T 14598.13-2008标准中,验收准则对受试设备功能的分类有(ABCD)。
B.A. 保护、测量 B. 命令与控制C. 人机接口和可视报警D. 数据通信⏹填空题2.1、标准GB/T 14598.19-2007工频抗扰度试验中,对直流开入回路施加工频干扰,测试中该回路处于处于未激励状态。
⏹判断题3.在电磁兼容测试中,受试设备保护功能的延时应设置为它们预期应用的最小实用值。
(正确)⏹简答4.在GB/T 14598标准中,受试设备的试验端口如何分类?答:在GB/T 14598标准中,受试设备的试验端口分为辅助电源端口、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通信端口、功能地端口。
⏹计算题5.某一保护装置需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保护功能投入电流速断保护(整定5.0A、0s)、低电压保护(整定50V、0.1s),在动作误差为±3%时,在施加干扰过程中考核保护功能,受试设备激励量应施加什么值?答:施加电流值为:不动作状态:5.0A-5.0A×3%×2=4.7A动作状态:5.0A+5.0A×3%×2=5.3A施加电压值为:不动作状态:50V+50V×3%×2=53V动作状态:50V-50V×3%×2=47V分析题6.静电放电试验主要的试验部位有哪些?如何选择?答:所选择的试验部位应当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操作者易于接近的部位,包括去掉继电器或装置外壳才能接近的整定调整部位,但不包括去掉外罩之后还需要去掉任一部分才能整定调整的部位。
选择的试验部位有:在正常运行中易于接触的旋钮、按钮、开关、通信接口等;导电部分接近其内面的绝缘盖的部位;靠近具有绝缘盖的被试装置的导电部位。
电磁兼容习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电磁兼容三要素?答:①干扰源②敏感源③耦合途径2.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答:例如雷电是自然干扰源,手机辐射是人为干扰源3.为什么要对产品做电磁兼容设计?答:满足产品功能要求、减少调试时间,使产品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使产品不会对系统中的其它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4.对产品做电磁兼容设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答:电路设计(包括器件选择)、软件设计、线路板设计、屏蔽结构、信号线/电源线滤波、电路的接地方式设计。
5.在电磁兼容领域,为什么总是用分贝(dB)的单位描述?答:因为要描述的幅度和频率范围都很宽,在图形上用对数坐标更容易表示,而dB就是用对数表示时的单位。
6.40V是多少dBV?多少dBmV?20lg40=32dBV=20lg40000=92dBmV7.0dBW是多少dBmW?答:0dBW=1W=10lg1000dBmW=30dBmW8.为什么频谱分析仪不能观测静电放电等瞬态干扰?答:因为频谱分析仪是一种窄带扫频接收机,它在某一时刻仅接收某个频率范围内的能量。
而静电放电等瞬态干扰是一种脉冲干扰,其频谱范围很宽,但时间很短,这样频谱分析仪在瞬态干扰发生时观察到的仅是其总能量的一小部分,不能反映实际的干扰情况。
9.在现场进行电磁干扰问题诊断时,往往需要使用近场探头和频谱分析仪,怎样用同轴电缆制作一个简易的近场探头?答:将同轴电缆的外层(屏蔽层)剥开,使芯线暴露出来,将芯线绕成一个直径1~2厘米小环(1~3匝),焊接在外层上。
10.一台设备,原来的电磁辐射发射强度是300μV/m,加上屏蔽箱后,辐射发射降为3μV/m,这个机箱的屏蔽效能是多少dB?答:这个机箱的屏蔽效能应为40dB。
11.波阻抗的定义是E/H,自由电磁波的波阻抗是多少?答:377Ω12.设计屏蔽机箱时,根据哪些因素选择屏蔽材料?答:从电磁屏蔽的角度考虑,主要要考虑所屏蔽的电场波的种类。
对于电场波、平面波或频率较高的磁场波,一般金属都可以满足要求,对于低频磁场波,要使用导磁率较高的材料。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磁干扰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3.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4.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标志和美国的【FCC】标志。
5. 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准。
6.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交连的磁通】;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7.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
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近区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8.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
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屏蔽效能。
9.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10.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11.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12.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氧体】材料所组成的。
13.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14.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15.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
其中,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emc历年试题1. 什么是电磁兼容性?答案: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2. 电磁干扰的来源有哪些?答案:电磁干扰的来源主要包括雷电、电气设备、电力系统、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工业噪声、生物电磁等。
3. 什么是电磁噪声?答案:电磁噪声是指在电磁环境中产生的干扰信号,它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4. 什么是电磁辐射?答案: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现象,这些电磁波可能是自然产生的或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5. 什么是电磁屏蔽?答案:电磁屏蔽是指通过使用导电材料来阻挡电磁波的传播,从而减少电磁干扰的一种方法。
6. 什么是电磁干扰滤波器?答案:电磁干扰滤波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它可以过滤掉电路中的不需要的信号或噪声。
7. 什么是电磁兼容性测试?答案:电磁兼容性测试是指对设备或系统进行测试,以确定其在电磁环境中是否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
8. 什么是电磁兼容性标准?答案:电磁兼容性标准是指规定设备或系统必须满足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的文件,以确保它们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并不产生过度的电磁干扰。
9. 什么是辐射发射?答案:辐射发射是指设备向空间发射的电磁能量,这些能量可能来自设备的线路、元件、天线等。
10. 什么是辐射敏感度?答案:辐射敏感度是指设备在受到外部电磁辐射时所表现出的性能下降程度。
如仍需获取更多题目及答案,建议查阅相关论坛或咨询专业人士。
11.什么是静电放电?答案:静电放电是指在物体表面或内部,由于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电场强度足以使周围空气或介质电离,从而使电荷快速转移的现象。
12.静电放电对电磁兼容性有什么影响?答案:静电放电会产生瞬时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可能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
13.什么是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答案: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耦合、间接耦合和辐射耦合。
仪表工电磁兼容试题集一、选择题1. 什么是电磁兼容?a. 互相干扰b. 互相产生协同作用c. 互相隔离d. 不存在兼容问题2. 在电磁兼容中,如何降低电磁辐射的干扰?a. 增加电流强度b. 提高频率c. 采用屏蔽措施d. 增加工作电压3. 以下哪种情况下会造成电磁干扰?a. 高温环境下b. 低湿度环境下c. 高湿度环境下d. 低温环境下4. 电磁兼容设计中,对于首次设计的产品,应该进行哪些测试?a. 发射测试和抗扰测试b. 发射测试和屏蔽测试c. 发射测试和匹配测试d. 发射测试和吸收测试5. 以下哪项是电磁兼容测试的基本内容?a. 发射测试和抗扰测试b. 发射测试和屏蔽测试c. 发射测试和匹配测试d. 发射测试和吸收测试二、填空题1. 仪表工电磁兼容是指仪表设备在电磁环境下互相 ________ 、互相 ________ 的能力。
2. 电磁兼容性设计中,屏蔽是常用的 ________ 措施之一。
3. 电磁兼容测试可以分为发射和 ________ 两个方面。
4. 电磁兼容测试中,对于发射测试,主要测试的指标是电磁辐射________ 。
5. 仪表工电磁兼容测试的基本目的是保证仪表设备在电磁环境下能正常 ________ 和正常 ________ 。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意义及其原则。
2. 什么是电磁兼容性测试?请简单介绍其分类和测试方法。
3. 仪表工电磁兼容测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请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内容。
四、论述题在仪表工电磁兼容设计中,应当注意哪些关键问题?请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具体建议,并阐述其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从仪表工电磁兼容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个具体的故障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请描述该案例的背景、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注意,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假设。
电磁兼容课程作业(问答58题)1. 为什么要对产品做电磁兼容设计?答:满足产品功能要求、减少调试时间,使产品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使产品不会对系统中的其它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2. 对产品做电磁兼容设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答:电路设计(包括器件选择)、软件设计、线路板设计、屏蔽结构、信号线/电源线滤波、电路的接地方式设计。
3. 在电磁兼容领域,为什么总是用分贝(dB)的单位描述?10V是多少dBV?答:因为要描述的幅度和频率范围都很宽,在图形上用对数坐标更容易表示,而dB就是用对数表示时的单位,10V是20dBV。
4. 为什么频谱分析仪不能观测静电放电等瞬态干扰?答:因为频谱分析仪是一种窄带扫频接收机,它在某一时刻仅接收某个频率范围内的能量。
静电放电等瞬态干扰是一种脉冲干扰,其频谱范围很宽,但时间很短,这样频谱分析仪在瞬态干扰发生时观察到的仅是其总能量的一小部分,不能反映实际干扰情况。
5. 在现场进行电磁干扰问题诊断时,往往需要使用近场探头和频谱分析仪,怎样用同轴电缆制作一个简易的近场探头?答:将同轴电缆的外层(屏蔽层)剥开,使芯线暴露出来,将芯线绕成一个直径1~2厘米小环(1~3匝),焊接在外层上。
6. 一台设备,原来的电磁辐射发射强度是300V/m,加上屏蔽箱后,辐射发射降为3V/m,这个机箱的屏蔽效能是多少dB?答:这个机箱的屏蔽效能应为40dB。
7. 设计屏蔽机箱时,根据哪些因素选择屏蔽材料?答:从电磁屏蔽的角度考虑,主要要考虑所屏蔽的电场波的种类。
对于电场波、平面波或频率较高的磁场波,一般金属都可以满足要求,对于低频磁场波,要使用导磁率较高的材料。
8. 机箱的屏蔽效能除了受屏蔽材料的影响以外,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答: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机箱上的导电不连续点,例如孔洞、缝隙等;另一个是穿过屏蔽箱的导线,如信号电缆、电源线等。
9. 屏蔽磁场辐射源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答:由于磁场波的波阻抗很低,因此反射损耗很小,而主要靠吸收损耗达到屏蔽的目的。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磁干扰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3.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4.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标志和美国的【FCC】标志。
5. 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准。
6.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交连的磁通】;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7.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
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近区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8.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
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屏蔽效能。
9.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10.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11.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12.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氧体】材料所组成的。
13.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14.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15.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
其中,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一.填空1.电磁干扰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两类: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途径】和【敏感单元】。
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8.辐射干扰的传输性质有:近场藕合及远场藕合。
传导干扰的传输性质有电阻藕合、电容藕合及电感藕合。
什么是传导耦合?答:传道耦合是指电磁干扰能量从干扰源沿金属导体传播至被干扰对象(敏感设备)2.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包括电流源和磁流源辐射。
或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3.如果近场中,源是电场骚扰源,那么干扰源具有小电流、大电压的特点。
6.屏蔽效能SE 分别用功率密度、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来描述应为10logP1/P2 ,20logH1/H2 ,20logU1/U2 。
13 .设U1 和U2 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 】分贝。
7.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通带内呈低的串联阻抗和高并联阻抗。
13 .常见的电阻藕合有哪些?(1) 公共地线阻抗产生的藕合干扰。
(2) 公共电源内阻产生的藕合干扰。
(3) 公共线路阻抗形成的藕合干扰。
9.双绞线多用于高频工作范围,在单位长度线长中互绞圈数越多,消除噪声效果越好。
在额定互绞圈数中,频率越高屏蔽效果越好。
10 .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阻带范围,其并联阻抗应很小而串联阻抗则应很大。
11 .100V= 40 dBV= 40000 dBmV 。
12 .一般滤波器由电容滤波器和电感滤波器构成。
13 .减小电容耦合干扰电压的有效方法有三种:减小电流强度、减小频率、减小电容。
14 .金属板的屏蔽效能SE(dB) 包括吸收损耗、反射损耗和多次反射损耗三部分。
15 .传导敏感度通常用电压表示、辐射敏感度可以用电场,或V/m 表示。
17 .信号接地的三种基本概念是多点、单点和浮地。
18 .(1)静电的产生有摩擦、碰撞分离带电和感应带电。
(2))术语解释:静电放电(答:静电放电是指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很强的电场,找到合适的路径二产生的放电现象(3))静电放电需要满足三个要素,“不”属于静电放电三要素的是P58 【三要素:积累一定电荷、放电途径、静电敏感器件(4))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5))CMOS 集成芯片很容易受严重的静电影响19 .硬件技术法、软件技术法、软硬件结合法是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三种方法,其中软件技术法是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特有的方法。
20 .一般辐射源依其特性可分为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在近场为高阻抗场,电流源在近场为低阻抗场场,近场和远场的粗略划分为,当r 0.15915 λ时为远区场。
辐射近区场场点与源点之间的距离及和干扰源的工作波长λ的关系是r<0.15915 λ22 .6.瞬态干扰;时间很短,但幅值很大的电磁干扰。
(针对雷击浪涌可采用哪些元器件)抑制瞬变骚扰的常用器件有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和放电管等。
23. 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 】标志和美国的【FCC 】标志24 、雷电的危害可以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浪涌三种,感应雷又分为两种: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25 、在常用高性能 4 层PCB 板中,有:电源层(VCC)、地线层(GND )、信号层1(SGN1 )和信号层2(SGN2 )共有4 个布线层,VCC 和GND 层均可视为屏蔽层,并形成天然的去耦电容。
从屏蔽功能需要和期间安装维护方便性考虑,一般把VCC 和GND 安排在2、3 层26. 在PCB 布线中,合理布置“地线”很重要,通常数字地和模拟地需要_分开_布线(且尽量避免重叠以防止耦合),然后再接于电源地,以免造成数字地的地线干扰信号串入模拟地27. 印制导线的拐弯应成圆角,因为直角或尖角在高频电路和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会影响电气性能。
28. 通常模拟电路工作于低频状态,对于这样的敏感电路,单点接地是最好的接地方式;但对于高速数字电路或高频模拟电路,高频电流是由接地噪声电压和数字电路布线区域的降压产生,宜优先选用多点_接地29. P CB 板的布线通常需遵守3W 原则,一般表述为:走线间距间隔(走线中心间的距离)必须是单走线的 3 倍30. 常用的隔离技术有隔离变压器、_光电隔离光纤隔离二.选择题2. 以下可用于抑制消除共模阻抗藕合的是:C: 中断接地环路3. 孔缝的泄漏程度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A :缝隙的泄漏比孔洞的严重;4. (1 )接地设计中,以下正确的是B: 在信号线与电源线必须交叉的地方要使导线互相垂直(2)为减小耦合场强干扰,导线如在开口附近,导线走向应该 B :垂直于开口方向(3)当双面PCB 板布线时,为减少线间的信号寄生耦合,两面的导线应尽量避免相互平行8.射频搭接电阻一般要比直流搭接电阻 A :大9.16 :关于电场骚扰源和磁场骚扰源ABCA :如果源具有大电流、低电压的特点,那么近场中源是磁场骚扰源B :如果源具有高电压、低电流的特点,那么近场中源是电骚扰源C:避雷针导入大地的雷电流在近场主要是磁场骚扰源17. 接地方式当系统的工作频率很高,为f>10MHz 时,应选B: 多点接地系统13. 同轴电缆用于高频信号传送,一般线长大于/10 时应双点或多点接地三. 名词解释1. 电快速脉冲群由电路中的感性负载断开时产生。
其特点不是单个脉冲,是一连串的脉冲,因此,它对电路影响较大。
因为一连串的脉冲可以在电路的输入端产生累计效应,使电平干扰的幅度最终超过电路的噪声门限。
电气设备最主要的危害是静电、浪涌和高频脉冲群2. 吸收滤波器吸收滤波器是由有耗元件构成的,它通过吸收不需要频率成分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来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
3. (对骚扰的)抗扰性装备、设备或者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4. 屏蔽原理的传输线理论将屏蔽壳体比作为传输线,并认为辐射场通过金属时,在外表面被反射一部分,部分在金属内传播:被吸收而受到衰减。
5. 电磁辐射中间区中间区是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生活、工作和居住的所有人可能产生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该区域内不能建造疗养院、医院、学校和具名住宅,但是可以建造机关和工厂。
7.屏蔽原理的涡流效应电磁波在金属壳体上产生感应涡流,而这些涡流又产生了与原磁场反相的磁场,抵消削弱了原磁场而达到屏蔽作用。
8. 电磁辐射安全区是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生活,工作和居住的所行人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因此该区域可以建造所有的人的活动场所。
9.S AR ——吸收比率每公斤人体组织吸收的电磁功率(W/kg )。
用来衡量电磁辐射在生物单位组织中感应的电场。
10.SPD浪涌保护器,是用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雷电流进行分流的器件,一般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11. 横电电磁波TEM 波:在传播方向上没有电场和磁场分量,称为横电磁波。
12 .公共阻抗耦合由于两个以上电路有公共阻抗,当两个电路的电流流经一个公共阻抗时,一个电路的电流在该公共阻抗形成的电压就会影响到另一个电路,这就是公共阻抗耦合。
13 .电磁干扰安全余量(EMISM)敏感度阈值和关键测试点或信号线上的干扰比值。
14..屏蔽效能屏蔽体的好坏用屏蔽效能来描述,屏蔽效能表现了屏蔽体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
屏蔽效能定义为屏蔽前某点的场强与屏蔽后该点的场强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15.串模干扰串模干扰是指干扰电压与有效信号串联叠加后作用到仪表上的。
串模干扰通常来自于高压输电线、与信号线平行铺设的电源线及大电流控制线所产生的空间电磁场。
16 .波阻抗将空间某处的电场和磁场的横向分量的比值称为媒质的波阻抗。
17. 天线效应任何载有时变电流的导体都能向外辐射电磁场,同样,任何处于电磁场中的导体都能感应出电压。
因此,金属导体在某种程度上可起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作用。
18. 共模干扰相线和地、中线和地之间存在的骚扰信号称为共模骚扰信号。
共模扼流圈常常被附加做电源输入线,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共模干扰7、耦合路径部分或全部电磁能量从规定源传输到另一电路或装置所经由的路径。
四.问答题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或者说,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线路、设备、系统相互不影响,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
1. 电磁屏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答:电磁屏蔽是以某种材料(导电体或导磁体)制成的屏蔽壳体,将需要屏蔽的区域封闭起来,形成电磁隔离,即其内的电磁场不能越出这一区域,而外来的辐射电磁场不能进入这一区域(或者进入该区域的电磁能量将受到很大的衰减)。
2. 高频、低频磁场屏蔽措施的主要区别?答:(1)高频磁场屏蔽采用低电阻率的良导体材料,如铜、铝等。
其屏蔽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在屏蔽体表面所产生的涡流的反磁场来达到屏蔽的目的。
强磁场采用多层屏蔽技术的作用是易引起磁饱和,抑制磁饱和(2)低频磁场屏蔽常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如铁、硅钢片。
其屏蔽原理是利用铁磁材料的高磁导率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
3.低频磁场屏蔽材料选择原则有哪些?低频(1000KHz 以下)磁场的屏蔽常用高磁导的贴磁材料(如铁、硅钢片)①为获得更好的磁屏蔽效果,需选用高导磁材料,并要使屏蔽体有足够的厚度,有时需要更多层屏蔽②用铁磁材料做的屏蔽罩,在垂直磁力线方向不应有开口或缝隙③铁磁材料的屏蔽不能用于高频磁场屏蔽4.为何辐射强度伤害常定在30~300MHz ?人体对次频段有最大吸收能量,故在此频段内微波对人体伤害最大。
6.波导衰减器的原理是什么?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屏蔽效能主要决定于什么?由电磁场理论可知,波导对于在其内部传播的电磁波,起着高通滤波器的作用,高于截止频率的电磁波才能通过。
屏蔽效能主要决定于波导管的截面形状,截面尺寸,还有波导管的长度和其截止频率。
7. 对较大型开口或通风口如何做好屏蔽?(1)覆盖金属丝网将金属丝网覆盖在大面积的通风孔上,能显著地防止电磁泄漏。
金属丝网结构简单成本低,通风量较大,适用于屏蔽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2)穿孔金属板一般而言,孔洞尺寸愈大,电磁泄漏也就愈大,屏效愈差,为了提高屏蔽效能,可在满足屏蔽体通风量要求的条件下,以多个小孔代替大孔。
(3)截止波导通风孔金属丝网和穿孔金属板在频率大于100MHZ 时,其屏效将大为降低。
尤其是当孔眼尺寸不是远小于波长甚至接近于波长时,其泄漏将更为严重。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波导对于在其内部传播的电磁波,起着高通滤波器的作用,高于截止频率的电磁波才能通过。
8. 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