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知识点详尽归纳和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课标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2、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3、认识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过程方法】1、查阅资料:利用煤的干馏生成的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情感态度】1、体验有机物与生产、生活的重要关系【课前预习】1、苯的分子结构的推导2、苯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资料(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煤的干馏煤的综合利用有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是将煤粉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为化学变化,也称煤的焦化。
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将煤转变为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同时煤的燃烧效率得到提高。
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主要是将C与H2O(g)反应,生成的CO与H2又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等气体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直接液化是将煤与H2在一定条件下作用生成液体燃料;间接液化是先将煤转化为CO和H2,然后经过催化合成,得到液体燃料,如CH3OH、乙二醇、液态烃、汽油等【课内探究】一、苯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请探究: 利用燃烧法测得苯的化学式为C6H6,请根据烃类物质的特点以及C的价键原则确定苯分子的可能结构(不考虑C=C=C这种结构)CH≡C—CH2CH2—C≡CH CH≡C—C≡C—CH2CH3CH2=CH—CH=CH—C≡CH请思考:这些结构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些什么化学性质?你可以用什么样的实验证明这些结构?有不饱和的双键或三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或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方案:加入溴的CCl4溶液或酸性KMnO4实验现象:颜色并不褪去实验结论:苯中无不饱和的双键或三键探究苯的结构会是吗?友情小贴士:实验证明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邻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由苯的一氯代物和二氯代物均只有一种,可知,苯上的六个H是等位的,相邻的两个H均是一样的,那你认为苯会是什么结构呢?凯库勒式:但是这种结构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苯的化学性质,只是在当时很了不起,所以至今都还在沿用苯的分子结构:强调: 苯分子并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温馨点击:若Ω≥4,则通常含有苯环苯分子并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依据:1. 苯环上的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均相等2.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因反应而褪色3. 苯环上的邻二氯取代物结构只有一种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共价键,主要体现碳碳单键的性质(易取代,难加成)苯是平面形分子,其6个C与6个H在同一个平面上,且为正六元环(键角120°)。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一、选择题: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C.汽油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2.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A 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B 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 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D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A.水 B.溴水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4.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和氯化氢反应5.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下列试剂的洗气瓶A.澄清石灰水,浓H2SO4B.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C.溴水,烧碱溶液,浓H2SO4D.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6.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A.利用乙烯加聚反应可生产聚乙烯塑料B.可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C.是替代天然气作燃料的理想物质D.农副业上用作水果催熟剂7.将15g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体中CH4与C2H4的体积比为A 1:2B 2:1C 3:2D 2:3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A.SO3+H2O=H2SO4B.CH2=CH2+HClO→CH3—CHOHC.CH3Cl+Cl2→CH2Cl2+HCl D.CO2+2NaOH=Na2CO3+H2O9.为了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可用在某液体中浸泡过的硅土来吸收水果或花朵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上述目的。
则这种液体可能是A、水B、浓盐酸C、高锰酸钾溶液D、酒精10.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
高中校本实验探索多角度探究石蜡油催化裂化一、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科学探究《石蜡油的裂化》二、实验背景(一)查阅文献《石蜡油的裂化》可以探究烯烃性质、了解烯烃可来源于石油,是高一化学有机实验引入烯烃非常重要的实验,如何优化该实验激发了老师们的探究兴趣。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该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的温度、催化剂、裂化产物的性质。
(二)教学现状人教版教材实验从加热到完成实验需要15分钟左右,反应时间长、烯烃量少、现象不明显、成功率较低、存在易倒吸的安全隐患;改进的实验有很多优点,但很多一线教师师仍然回避“不做”。
把演示实验改成了“看”实验、“讲”实验。
化学学科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实验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我校重视实验教学的设计,本实验就是适合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设疑的校本实验案例。
三、实验创新要点(一)探索适合高中生学情的多角度探究化学实验的校本实验(二)通过对实验的再实践和再探究,探索实验成败的影响因素,发现问题、创新实验、拓展实验探究方向、获取成果、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态度和探索真知的精神。
(三)寻找实验过程中引起倒吸的本质原因,改进装置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提升实验的操控性、安全性。
(四)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利用碎瓷片在有效的时间内安全的完成该实验。
(五)拓展裂化产物的检验,先检验液态生成物,再验证气态生成物,更直观的理解烷烃裂化的原理和反应进程。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烷烃及其相关性质,知道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3~4人,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讨论分析、合作探究、分组完成多角度探究石蜡油催化裂化。
五、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烷烃高温分解产生产生不饱和烃例:十六烷裂化、深度裂化原理(二)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烷烃裂化、深度裂化原理2、过程与方法(1)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提出问题,并通过对比实验、合作讨论、查阅文献、实践探究、数据分析等方法多角度探究石蜡油的催化裂化。
《必修Ⅱ第3章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第1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依稀的结构,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2、理解加成反应的含义。
了解乙烯的用途。
【重点难点】1、乙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2、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新课导学】阅读课本P66“思考与交流”中乙烯与苯的用途,体会它们作为基本化工原料的重要价值。
思考: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是什么?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什么?一、乙烯的制得1. 石蜡油分解实验。
①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和甲烷对比)现象:②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和甲烷对比)现象:③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一试管气体,点燃:现象: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和的混合物。
例1:下列试剂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溴水C.蒸馏水D. HCl二、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色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较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
思考:在实验室中使用何种方法收集乙烯气体?三、乙烯的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
_ ____ 的烃叫烯烃。
请写出丙烯的分子式:烯烃的分子通式是:,试写出丁烯,戊烯的化学式:*乙烯与乙烷结构的对比,乙烯的结构特点:(1)乙烯是____结构,不能旋转,键角为____°(2) C=C不稳定:C=C易断裂而被氧化;C=C有一个键不稳定,容易断裂,有一个键较稳定. 四、乙烯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氧化反应a.可燃性:CH4 + O2→。
现象: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烯的C=C易被强氧化剂如KMnO4氧化而断裂,产物可能是CO2。
现象:紫色褪去,以此反应可以区别乙烯和烷烃思考:如果要除掉甲烷气体中混有的乙烯气体,应该使用什么?2.乙烯的加成反应CH2=CH2+Br-Br→(1,2-二溴乙烷)现象:。
反应实质:C=C断开一个,2个Br分别直接与2个价键不饱和的C结合。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知识梳理一、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结构1.工业上的乙烯主要来源于石油,它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不溶于水。
实验室制取乙烯时用排水法收集。
2.烯烃是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的总称,通式为C n H 2n ,乙烯结构简式为 CH 2==CH 2。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氧化反应(1)燃烧:将乙烯点燃,现象是乙烯燃烧,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CH 2==CH 2+O 2−−→−点燃2CO 2+2H 2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将乙烯气体通入溴水,现象是溴水褪色;将乙烯通入KMnO 4酸性溶液,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
2.加成反应(1)与Br 2加成CH 2==CH 2与CH 2+Br —Br −→−CH 2Br —CH 2Br (2)与H 2加成CH 2==CH 2+H —H −→−CH 3—CH 3 (3)与HCl 的加成CH 2==CH 2+H —Cl −→−CH 3—CH 2Cl (4)与H 2O 的加成CH 2==CH 2+H —OH −→−CH 3—CH 2OH 三、苯的分子结构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四、苯的化学性质苯既有不饱和烃的性质(加成反应),又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取代反应)。
1.氧化反应苯在常温下不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也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其反应式为: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2.取代反应苯与卤素单质在催化剂(FeX 3)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如3.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环己烷)。
知识导学1.从乙烯的结构来理解性质: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它的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乙烯分子中的六个原子共平面,呈平面型结构。
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小于单键键能的两倍,同时双键中两个键的键能也不相等。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苯的结构与性质教材与学情分析苯是烃类的重要代表物之一。
学习了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学生已经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和乙烯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材着重介绍了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苯的性质,并结合苯的性质巩固和深化了几种基本的有机反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苯的分子结构,通过苯分子化学键的解析研究引出苯的化学性质,并通过苯的燃烧、苯与溴的反应、苯与硝酸反应、苯与氢气的反应,使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关系。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苯的结构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以后苯的同系物的学习做了铺垫。
由于本节内容的安排与以往的教材顺序有所不同,主要强调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刚接触有机物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选择可利用的知识内容设计并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给学生探讨、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研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分层次自主探究学习,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探究并掌握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熟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先学后教,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探究,交流,思考。
当堂训练,让所学知识当堂消化,为以后提高做好铺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堂课,通过学习苯的结构与性质,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正确方法;利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种来自石油和煤的化工原料,它就是苯。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乙烯一、乙烯的制取及物性1、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制取乙烯:石蜡油:17个C以上的烷烃混合物碎瓷片:催化剂生成气体:乙烯2、实验室制乙烯:(1) 反应原理:(2) 反应类型:反应:从一个有机物分子内相邻碳原子上脱去原子或原子团生成不饱和有机物(双键或三键)和小分子(如H2O或HX)的反应消去反应的特点:(3) 反应装置:(4) 注意事项: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浓硫酸的作用:加热的关键:副反应:乙烯中杂质气体CO2、SO2和H2O(g)的检验顺序和方法是,除去这些杂质气体的顺序和方法是(5) 物性: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二、乙烯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三、烯烃的组成和结构1、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链烃叫做烯烃。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2、通式:,结构:四、乙烯的化学性质[思考]已知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小于碳碳单键的键能(348KJ/mol)的2倍,同时双键中两个键的键能也不相等。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1、氧化反应(1)燃烧反应:现象:规律:含碳量越高,产生黑烟越浓. 应用:(2)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本身被氧化成(3)催化氧化:2、加成反应(1)加成反应(概念):分子中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2)乙烯与Br2、H2、HCl、H2O、HCN 的加成及现象、应用。
、、、、。
总结:烯烃加成反应的加成位置特点:3、加聚反应(1)反应式:应用:(2)加聚反应:①高分子的概念:②高分子的结构:③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区别加聚反应:缩聚反应:④练习:写出下列聚合反应的方程式n CH2=CH-CH3→ n CH2=CHCl→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在催化下加聚,能生成几种高聚物分子?试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五、乙烯的用途:(1)乙烯的产量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2)植物生长的催熟剂和调节剂六、烯烃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C4H8、C5H10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练习题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 )A.甲烷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乙醇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2.下列关于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使其褪色C.乙烯分子没有同分异构体 D.乙烯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3.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溴单质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4.某实验室需要少量的一氯乙烷,下列制取方法中所得产物含量最高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氯气的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C.乙烯与氢气和氯气混合反应 D.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5.(双选)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 )A.溴水B.氢氧化钠溶液C.高锰酸钾溶液D.硫酸溶液6.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试剂是 ( )A.溴水B.氢氧化钠溶液C.高锰酸钾溶液D.硫酸溶液7.盛溴水的锥形瓶中缓慢地通入乙烯后,质量增加了7 g,则生成的1,2一二溴乙烷的质量是( )A.94 g B. 14 g C.47 g D.7 g8.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碳碳双键断裂,如被氧化为和,某烯烃氧化后生成两分子CH3CHO,一分子,由此推断原烯烃是( )A.CH2=CHCH2CH(CH3)CH=CH2 B.CH3CH=CH—CH=C(CH3)2C.CH3CH=CHC(CH3) =CHCH3 D.CH3CH=CHCH=CHC(CH3)29.把m mol C2H4和n mol氢气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成了p mol C2H6,若将所得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需氧气( )A. mol B.(3m+n/2)mol C.(3m+n)mol D.(3m+n/2-3 p)mol 10.某种单烯烃经氢化后得到的的饱和烃是,该烯烃可能有的结构是()A.1种 B.2种 C.3种 D.4种11.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 )A.在空气中燃烧B.通入足量溴水中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通入水中12.对于CH4、C2H4、C3H4、C2H6、C3H6五种烃,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上述五种烃,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
(2)等质量的上述五种烃,完全燃烧时耗O2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CO2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H2O最多的是__________。
(3)在120 ℃、×105Pa 条件下,与足量的O2混合点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烃是__________。
13.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H3CH2Cl。
回答:(1)乙烷制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2)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3)比较两种方法,______法制备氯乙烷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H2SO4反应生成SO2,CO2,水蒸气和炭黑。
(1)用编号为①→④ 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诀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CO2,SO2和水蒸气。
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璄流向):(2)实验的装置①中A瓶的现象是_____ ___结论是 _ __ 。
B瓶中的现象是___ _ ____;B瓶溶液作用为_____ ___。
若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结论为_____ ___。
(3)装置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 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__。
装置②中盛的溶液是_____ 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__。
(4)简述装置①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____ _。
第2课苯一、苯的组成和结构1. 苯的分子式:2、苯的结构式:,还可简写为或。
3、苯分子的结构(1) 结构,所有原子。
(2) 碳碳键键长相等,不是单、双键的交替结构,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和的共价键。
(3) 碳碳键夹角为。
练习:1.苯环结构中碳原子间不存在单、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③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还原成环己烷④苯中碳碳键长完全相等⑤邻二氯苯只有一种⑥间二氯苯只有一种A.①②B.①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2.下列各烃中,完全燃烧时生成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是( )3.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化工原料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二、苯的性质1.物性:苯是一种色、有气味,毒的液体,溶于水,密度比水。
2.化性:(1)取代反应——与烷烃相比,苯易于发生取代反应。
①卤代反应反应式:. 现象:注意:a.苯只能与取代,不与溴水反应。
溴水中的溴只可被苯b.反应中加入的催化剂是Fe粉,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c.生成的溴苯是色体,密度比水d.长直导管的作用:导管末端的位置:e.溴苯中混有Br2可用溶液除去,混有苯可通过除去。
f. 证明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方法:②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指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所取代的反应。
也属于反应。
反应式:.a.浓硝酸的作用:剂和剂。
b.硝化反应的产物是硝基化合物,其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直接相连。
c.混酸加入的顺序是:。
d.反应条件: 50-60o C 水浴加热(3)加成反应反应式:(4)氧化反应:①燃烧反应:现象及原因:②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3.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三、苯的同系物1、苯的常见同系物:判断方法:2、甲苯的性质(1)物性:(2)化性:①卤代反应反应式:.注意:②硝化反应反应式:注意:(3)加成反应反应式:(4)氧化反应:①燃烧反应:②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规律:与苯环相连的支链首碳有氢就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3、芳香族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分类4、同分异构体写出芳香烃C7H8、C8H10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苯的分子组成来看远没有达到饱和,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B.由于苯分子组成的含碳量高,所以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明亮并带浓烟的火焰C.苯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是单、双键交替组成的环状结构2、下列物质中,既能使溴水反应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3、下列各组物质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A. 酒精与碘B.溴与四氯化碳C. 硝基苯与水D.苯与溴苯4.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3个C-C键和3个C=C键B.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较多的黑烟C.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通常状况下,易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B.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C.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五种D.1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mol乳酸(C3H6O3)6.关于苯乙烯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乙烯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B.苯乙烯不可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C.苯乙烯中8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苯乙烯中8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环烷烃相似B.表示苯分子的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相同C.苯的分子式为C6H6,分子中的碳原子远远没有饱和,因此能和溴水反应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的同系物却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8.某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二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6,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可能的结构共有(需考虑顺反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9.100℃时,两种烃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甲烷B.一定含有乙烯C.一定含有苯D.一定不含乙烯10.常温常压下,10mL某气态烃在50mLO2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恢复到原来状态时,剩余35mL气体,则此烃可能是()A.C2H4B.C3H4C.C3H8D.C3H611.25℃和101kPa时乙烷、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50mL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105mL,原混合烃中乙烷的体积分数为()A.15% B.20% C.25% D.30%12.利用图,将某有机物(只含C、H、O中二种或三种元素)完全燃烧后,称得浓硫酸增重、U形管A增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有机物可能是C2H6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一定是C2H6O D.该有机物中碳、氢、氧原子数之比是1:3:1 13.如图是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颈烧瓶中左上侧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苯和溴水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应从b口进a口出C.实验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会有浅黄色沉淀D.碱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体系14.分子式为C10H14的烃,其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写出这些烃的结构简式15.有两种不同的原子团—X、—Y,若同时分别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两个氢原子,生成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种种种种16.X是一种烃,它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X完全燃烧时,得到27g水和CO2(标准状况),X是()A.环己烷B.苯C.1,3-丁二烯D.甲苯17.某烃完全燃烧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该烃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53倍.求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