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23
一、设计资料南京市某三层办公楼,每层层高均为3.6m,女儿墙高为0.6m,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总高为11.25m。
(1)楼面做法:瓷砖地面,120mm厚钢筋混凝土预制板,V 型轻钢龙骨吊顶。
(2)屋面做法:三毡四油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120mm厚钢筋混凝土预制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
(3)墙面做法:内外墙面作20mm厚的混合砂浆粉刷后,再饰以乳胶厚漆。
(4)墙体:采用240多孔粘土砖,双面粉刷,均为20mm厚抹灰。
砖墙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底层为M7.5,二~三层均为M5。
(5)女儿墙:高600mm。
(6)门窗:采用木门、铝合金框玻璃窗,门洞尺寸:2.0m×1.0m;窗洞尺寸1.5m×1.5m。
(7)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m处。
土层分布情况表土体名称平均厚度(m)ω(%) γ(3/mkN)e fak(kPa)素填土0.80粘土0.78 32 16.8 0.9 160粘土 5.05 30 17.8 0.82 200粘土 6.22 24 18.6 0.78 220二、设计过程(一)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1)该建筑物共三层,总高为11.25m<21m,层高均为3.6m;房屋的高宽比为11.25/13.14=0.865<2.5;横墙较多,可以采用砌体结构,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2)变形缝的设置:该建筑物的总长度为32.64m<60m,可不设伸缩缝;根据所给地质资料,场地土均匀,可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不设抗震缝。
(3)墙体布置:采用240厚多孔粘土砖。
大部分采用横强承重方案,对于开间大于3.6m的房间,中间加设横梁,横梁间距为3.6m,跨度为5.4m,所以此设计为为横墙承重。
最大横墙间距为10.8m<15m,房屋的局部尺寸都满足要求。
(4)基础方案: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和当地地质条件,选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做混凝土垫层。
某混合结构办公楼结构设计一、基本资料某五层混合结构办公楼,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板楼屋盖,墙体布置及门窗洞口等要求如下图示。
大梁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梁端伸入墙内240mm,大梁间距(开间)3.6m。
底层墙厚为370mm,2~5层墙厚为240mm,墙体均双面批档。
砖的强度等级为MU10。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1.5+0.1n(n:学号的个位数),层高取3.2+0.1p(p:学号的十位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风压为0.5kN/m2。
二、材料、结构构造方案及计算单元确定 (1)墙体材料1~2层采用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MU10,M7.5混合砂浆; 3~5层采用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MU10,M5混合砂浆。
(2)结构构造方案根据建筑功能分区,本设计选用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即在房间内无横墙处设置横向的钢筋混凝土进深梁,上面铺设横向120mm 厚预应力空心板,大梁支承于窗间墙中部,走廊处用80mm 厚现浇实心板支承于内纵墙上。
上述结构布置方案的刚性横墙的最大间距S max =10.8<32m (刚性方案要求的最大间距),所以该法案属于刚性方案。
(3)计算单元纵墙:根据墙体负载面积(②④⑥⑦轴线处大梁负载面积较大,具体看施工图)与墙体刚性(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开洞口的墙体的刚性较没开洞口的小,故选外纵墙)判断:A 、D 轴楼屋面梁支承处一个开间范围内窗间墙墙段为最不利位置,取窗间墙墙段3.6m 宽的墙体作为计算单元。
横墙:根据墙体负载面积(③⑤轴线处内横墙负载面积较大,具体看施工图)判断:②④⑥轴楼屋面支承两侧预制板处1米长墙段为最不利位置,取取1m 宽墙作为计算单元。
三、墙体的稳定性验算(1)纵墙的高厚比验算 底层:层高:H=3.2+0.8=4.0m ;墙后h=0.37m ;M7.5混合砂浆,则墙的允许高厚比值[β]=26; m s 8.106.33=⨯=;m s m H 8.108422=<=⨯=;则计算高度m H H 0.40==;83.08.10/5.44.012=⨯-=μ; 纵墙的高厚比[]58.212683.081.1037.0/4/20=⨯=<===βμβh H2层:层高:H=3.2m ;墙后h=0.24m ;M7.5混合砂浆,则墙的允许高厚比值[β]=26;m s 8.106.33=⨯=;m s m H 8.104.62.322=<=⨯=;则计算高度m H H 2.30==;83.08.10/5.44.012=⨯-=μ; 纵墙的高厚比[]58.212683.03.1324.0/2.3/20=⨯=<===βμβh H3-5层:层高:H=3.2m ;墙后h=0.24m ;M5混合砂浆,则墙的允许高厚比值[β]=24;m s 8.106.33=⨯=;m s m H 8.104.62.322=<=⨯=;则计算高度m H H 2.30==;83.08.10/5.44.012=⨯-=μ; 纵墙的高厚比[]92.192483.03.1324.0/2.3/20=⨯=<===βμβh H符合要求。
砌体结构计算书是为了确保砌体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进行的一系列计算过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砌体结构计算书的示例,仅供参考:一、基本参数1.砌体材料: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为f=10N/mm²2.砌体厚度:t=370mm3.砌体高度:H=3.6m4.承受的均布荷载:q=20kN/m²二、计算步骤1.确定墙段宽度:取每段墙宽为B=1m,考虑偏心的影响,取墙段实际宽度为1.2m。
2.计算砌体轴心受压承载力:N=(αfA)其中,α为承载力调整系数,取1.0;f为砌体的抗压强度,取10N/mm²;A为墙段截面积,取A=0.37×0.1×1=0.037m²。
代入数据计算得:N=3.7×10³N。
3.计算偏心距:e=(N/Nk)×e0其中,Nk为砌体的标准承载力,取Nk=2.4×10³N;e0为砌体的初始偏心距,取e0=0.3m。
代入数据计算得:e=0.46m。
4.计算水平截面上的弯矩:M=(qH²)/8其中,q为均布荷载,取q=20kN/m²;H为砌体高度,取H=3.6m。
代入数据计算得:M=43.2kN·m。
5.计算水平截面上的剪力:V=(qH)/2其中,q为均布荷载,取q=20kN/m²;H为砌体高度,取H=3.6m。
代入数据计算得:V=36kN。
三、结论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砌体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需要对砌体结构进行加固或采取其他措施。
同时,还需要考虑砌体结构的地震作用、风荷载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设计栖霞市实验小学三层教学楼,结构形式采用混合结构(墙体为砌体结构,楼屋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层高3.6m,标准开间6m,进深9m,楼板以及屋面板为80mm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无吊顶,外墙为37墙、内墙为24墙,墙体采用MU10实心粘土砖,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墙面和梁侧抹灰均为15mm,钢筋混凝土工程部分采用C30混凝土以及HPB300、HRB335钢筋,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绝对标高,见施工图。
二、设计依据1、符合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提出的要求。
22、基本雪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烟台为0.4kN/m。
3、抗震设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4、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20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2006)。
三、确定结构构造方案和选择计算单元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和计算方案根据建筑功能,选择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楼板均为双向板,在房间内无横墙处设置横向钢筋混凝土进深梁,梁轴线3米间距等间距设置。
为了达到8度抗震设防要求,在外墙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内墙转角以及较大门窗洞口两侧、楼梯间四角及平台板角部设有构造柱。
为了增强纵横墙的连接,增加房屋整体性和空间刚度,在各层楼盖处设置了圈梁,纵向走廊两侧墙体上部沿横墙布置连系圈梁。
另外,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一道过梁。
梁、圈梁、楼面板和屋面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浇注于一体。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某教学楼墙下条形基础设计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72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0.1.8成绩一. 荷载统计 (1)1. 屋面荷载 (1)2. 楼盖荷载 (1)3. 楼(屋)盖大梁自重 (2)4. 外墙自重 (2)5. 内墙自重 (2)6. 窗自重 (2)二. 墙体高厚比验算 (3)1. 外纵墙 (3)2. 内纵墙 (4)3. 内横墙 (4)4. 隔墙 (5)三. 墙体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验算 (6)1. 外纵墙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验算 (6)2. 内纵墙内力计算和截面积承载力验算 (17)3. 内横墙内力计算和承载力验算 (21)四. 过梁设计 (22)1. 荷载计算 (22)2.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 (22)3. 过梁梁端支承处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23)五. 挑梁设计 (24)1. 抗倾覆验算 (24)2. 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验算 (25)3. 挑梁承载力计算 (25)六. 墙梁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基本尺寸的确定 (26)2. 荷载设计值计算 (26)七. 地下室墙体计算 (30)1. 內力计算 (30)2. 内力组合 (31)3. 承载力验算 (33)图1壁柱墙截面 (3)图2结构布置图及剖面图 (6)图3地下室墙 (30)一.荷载统计1.屋面荷载屋面恒荷载标准值:5.13 KN/m2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00 KN/m2 2.楼盖荷载(1)一、二、三、四层楼盖楼盖恒荷载标准值:3.49 KN/m2 楼盖活荷载标准值:2.00 KN/m2 (2)地下室楼盖楼盖恒荷载标准值:4.62 KN/m2 楼盖活荷载标准值:2.00 KN/m2 3.楼(屋)盖大梁自重设梁截面尺寸为250×550mm梁自重标准值:3.81 KN/m24.外墙自重外墙自重标准值:5.65 KN/m2 5.内墙自重内墙自重标准值:5.10 KN/m2 6.窗自重塑钢窗自重标准值:0.40 KN/m21. 外纵墙(1) 确定静力计算步骤该办公楼采用装配式屋檩条体系屋盖,属一类屋盖,最大横墙间距m m S 328.1036.3<=⨯=,属刚性方案。
门:钢质门,塑钢百叶门,塑钢平开门,钢质门钢筋: HRB335, cRB550墙体; 页岩多孔砖,页岩实心砖,大孔页岩多孔砖。
窗; 塑钢玻璃推拉窗,塑钢平开窗,塑钢百叶窗1. 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 成都市某宿舍楼3.建筑层数:6•地质情况:地基土为粘性土为主,建筑场地类别为n 类,容许承载力f k =180kPa= 0.20kN/m 2。
9.地震烈度:按 7 度近震设防。
10.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11.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2. 结构布置与计算简图2.1 结构选型与布置2.1.1 结构选型采用砖混结构体系,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和屋面。
基础采用墙下条形基础。
2.1.2 结构布置此砖混结构设计为纵横双向承重体系。
结合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布置情况,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根据结构布置,本建筑平面均为双向板。
双向板的板厚h > 1/50(1为双向板 的短向计算跨度)。
本建筑楼面板和屋面板的厚度均取 100mm 配电房为120mm本建筑的材料选用如下:混凝土 C25 (f c =14.3MPa , Ec=3.0 X 107)2.建筑面积: 6006.84 m 24.结构形式: 砖混结构体系5.场地情况: 场地平坦、无障碍物。
8.基本风压: 20.30kN/m27.基本雪压:0>①® ③ ④® ⑥的04iII① ② ◎④ ⑤ ®图 2-1;3.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本设计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和楼盖,最大横墙间距为3.6米,小 于32米,其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该宿舍楼为6层,每层层高 3.2m ,房屋总高度小于28米,故此住宅楼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4. 墙体高厚比的验算: 4. 1墙体截面尺寸:外墙:370mm 实心烧结粘土砖 内承重墙:240mn 实心烧结粘土砖 内隔墙:200mm 加气混凝土砌块 4. 2横墙高厚比的验算:4.3 外纵墙高厚比的验算:ESCOd ・J-II<D4.4 内纵墙高厚比的验算:5、墙体承载力的验算:5.1 外纵墙承载力的验算:5.2 内纵墙承载力的验算:6、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验算:7、梁和板的设计7. 1梁截面尺寸估算主梁L1:梁高大于1/12倍梁跨度(取最大跨度7.8m)因此选定梁尺寸:h=650mm, b= (h/2---h/3) =300mm.次梁L2:h=500mm, b=250mm7. 2荷载计算便于内力组合,荷载计算宜按标准值计算7. 3恒载标准值7. 3.1屋面石油沥青卷材防水屋面(不上人•有保温层)三毡四油,铺绿豆砂刷冷底子油一道〔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最薄处)1:8水泥加气混凝土碎渣找2%坡干铺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2.26 kN/m2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3 2 0.12mX25KN/m =3.0KN/m2Q 90.02mX17KN/m 3=0.34KN/m 2=5.6kN/m 27. 3.2标准层楼面、各层走廊楼面「12厚1:2水泥石子磨光 ._ i 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水磨石地面q 水磨 地 18厚 1:3水泥砂浆找平层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32 0.12mX25KN/m 3=3.0 kN/m223.99kN/m273 3 梁自重b>h=300mm< 650mmbXi=250mn X 500mm25X 0.25 X 0.5-0.12)=2.38KN/m2.64kN/mb Xi=200mm< 400mm1.59kN/m2 5 X .2 X 0.4-0.12)=1.4kN/m抹灰层:20厚混合砂浆 0.02mX17KN/m 3=0.34kN/m 2自重 25X0.3 >C0-65-0.11)=4.05kN/m抹灰层: 20厚混合砂浆0.02 X 0.65-0.11) 2X l7=0.37kN/m合计4.42kN/m 2抹灰层 20厚混合砂浆0.02 X 0.5-0.12) 1X =0.26KN/m 自重抹灰层20厚混合砂浆0.02 X G/QI?) 2X 17 =0.19kN/m7. 4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7. 4. 1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不上人屋面0.5 kN/m 27. 4.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走廊2.5 kN/m抹灰层:20厚混合砂浆合计2>0.65kN/m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合计自重合计合计27. 4. 3雪荷载S k =Ar S o =1.0x0.45 = 0.45kN/m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中取大值7. 5主梁和次梁的配筋计算 7. 5.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7. 5.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7. 6屋面、楼面设计板计算划分单元如图5-1所示:办公室2 2.0 kN/m 2S o =0.45kN/m 2片=1.07. 6. 1屋面设计IF10图9-1IO n由 竺=1.67 <3.0可知屋面板按双向板计算l 01 3.67. 6.1.1.2荷载计算由前面统计值可知 屋面板恒载设计值为5.6咒1.2 =6.72kN /m 2 活载设计值为1.4 X 05= 0.7kN / m 27 6.1.1板的配筋计算跨内支座处弯矩已求得,即可近似按A S =0.9淤,算出相应的截面配筋面积7. 6.1.1.3按弹性理论进行计算在求各区板跨内正弯矩时,按恒载均布及活荷载棋盘式布置计算取荷载g 丄g +q/2 =6.72 + 0.7/2 =7.07kN/m2q' = q/2=0.7/2=0.35kN/m2在g '作用下各内支均可视为固定,某些区格板跨内最大正弯矩不在板的中心处在q'作用下,各区格板四周均可视作简支,跨内最大正弯矩则在中心处,计算时, 可近似取二者之和作为跨内最大正弯矩值在求各中间支座最大负弯矩绝对时,按恒荷载及活荷载均布满跨布置计算取荷载p =g +q =6.72+ 0.7 = 7.42kN/m2按《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附录8进行计算查表:当卩=0时跨内:m x =0.0367,応=0.082m;=0.0076,m;=0.0242则计算可得跨内: m x =(0.0367% 7.07 + 0.082% 0.35 3.62 = 3.73kN m支座m;fUm;um x=(0.0076X 7.07 + 0.0242X 0.35 3.62 = 0.81kN 汕= 3.73 + 0.2x0.81 =3.89kN 卯=0.81 +0.2咒3.73 = 1.56kN汕m X =0.0793咒7.42天3.62 =7.63kN汕m;=0.057仔7.42咒3.62 =5.49kN汕l x 3.6l; 6.。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某教学楼墙下条形基础设计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72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0.1.8成绩一. 荷载统计 (1)1. 屋面荷载 (1)2. 楼盖荷载 (1)3. 楼(屋)盖大梁自重 (2)4. 外墙自重 (2)5. 内墙自重 (2)6. 窗自重 (2)二. 墙体高厚比验算 (3)1. 外纵墙 (3)2. 内纵墙 (4)3. 内横墙 (4)4. 隔墙 (5)三. 墙体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验算 (6)1. 外纵墙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验算 (6)2. 内纵墙内力计算和截面积承载力验算 (17)3. 内横墙内力计算和承载力验算 (21)四. 过梁设计 (22)1. 荷载计算 (22)2.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 (22)3. 过梁梁端支承处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23)五. 挑梁设计 (24)1. 抗倾覆验算 (24)2. 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验算 (25)3. 挑梁承载力计算 (25)六. 墙梁设计 (26)1. 基本尺寸的确定 (26)2. 荷载设计值计算 (26)七. 地下室墙体计算 (30)1. 內力计算 (30)2. 内力组合 (31)3. 承载力验算 (33)图1壁柱墙截面 (3)图2结构布置图及剖面图 (6)图3地下室墙 (30)一.荷载统计1.屋面荷载屋面恒荷载标准值:5.13 KN/m2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00 KN/m2 2.楼盖荷载(1)一、二、三、四层楼盖楼盖恒荷载标准值:3.49 KN/m2 楼盖活荷载标准值:2.00 KN/m2 (2)地下室楼盖楼盖恒荷载标准值:4.62 KN/m2 楼盖活荷载标准值:2.00 KN/m2 3.楼(屋)盖大梁自重设梁截面尺寸为250×550mm梁自重标准值:3.81 KN/m24.外墙自重外墙自重标准值:5.65 KN/m2 5.内墙自重内墙自重标准值:5.10 KN/m2 6.窗自重塑钢窗自重标准值:0.40 KN/m21. 外纵墙(1) 确定静力计算步骤该办公楼采用装配式屋檩条体系屋盖,属一类屋盖,最大横墙间距m m S 328.1036.3<=⨯=,属刚性方案。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掌握砌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和相关规范;3. 了解砌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砌体结构进行初步设计和计算;2. 能够分析砌体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优化建议;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砌体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砌体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在工程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提高学生对我国建筑事业的自豪感,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砌体结构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砌体结构的设计与计算,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在工程领域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1. 砌体结构概述- 砌体结构定义、分类及特点- 砌体结构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2. 砌体结构设计原则与规范- 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相关规范及标准介绍3. 砌体结构材料及连接方式- 常用砌体材料性能及选择- 砌体连接方式及构造要求4. 砌体结构计算方法- 结构受力分析及内力计算- 砌体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地基与基础设计计算5. 砌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6. 砌体结构优化设计与案例分析- 设计优化方法及策略- 典型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课本章节进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砌体结构设计与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尺寸(m)容重0.120.02200.03250.03540.12250.04250.02200.12250.05240.125一、荷载统计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0 KN/㎡涂料顶棚 0. 5 KN/㎡屋面活载 q k =0.5 KN/㎡屋面荷载: 5.5+0.5=6.0KN/㎡35厚无溶剂聚氨硬泡保温层 0.14 KN/㎡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3.00 KN/㎡涂料顶棚 0. 50KN/㎡屋面荷载设计值 5.5×1.2+0.5×1.4=7.3 KN/㎡2)坡屋面 h=120mm40mm 厚C15细石混凝土配钢筋网 1.00 KN/㎡防水卷材 0.40KN/㎡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 KN/㎡屋面荷载设计值 6×1.2+0.5×1.4=7.9 KN/㎡2.楼面荷载楼面荷载设计值 4.2×1.2+2.0×1.4=7.84 KN/㎡楼面活载 q k =2.0 KN/㎡楼面荷载: 4.2+2=6.2KN/㎡水泥挂瓦条挂机制瓦 0.55 KN/㎡屋面恒荷载合计 g k =5.5 KN/㎡ 取5.5 KN/㎡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5 KN/㎡楼面荷载合计: g k =4.2 KN/㎡1) 客厅 餐厅 卧室 阁楼h=100mm 5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面层 24×0.05=1.2KN/㎡0.140.55.990.50.550.4涂料顶棚 0.5 KN/㎡0.5屋面活载 q k =0.5 KN/㎡屋面荷载: 6.0+0.5=6.5KN/㎡屋面恒荷载合计 g k =5.99 KN/㎡ 取6.0 KN/㎡1.屋面荷载0.50.210.535厚无溶剂聚氨硬泡保温层 4×0.035=0.14 KN/㎡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2%最小40厚 2.5×(0.04+4.2×0.02/2)=0.21 KN/㎡1)平屋面 h=120mm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0 KN/㎡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0.50KN/㎡30mm 厚1:3水泥砂浆Φ4@200双向配筋 25×0.03=0.75KN/㎡ 5.50.567.36.497.8884.226.27.840.025200.1250.05240.12250.02200.015200.08250.280.1561.0277140.6228571.952.8604120.5720827.03306629.03306611.23968楼面活载: q k =2.0KN/㎡0.54.72楼面恒荷载: 25×0.12=3.0 KN/㎡涂料顶棚 0.5 KN/㎡楼面荷载合计: g k =4.7 KN/㎡3)客厅 卧室 大房间 h=120mm5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面层 24×0.05=1.2KN/㎡楼面荷载设计值 3.5×1.2+2.0×1.4=7 KN/㎡7楼面活载 q k =2.0 KN/㎡25mm 厚1:2.5水泥砂浆面层 20×0.025=0.5KN/㎡楼面荷载: 3.5+2=5.5KN/㎡楼面荷载合计: g k =3.5 KN/㎡涂料顶棚 0.5 KN/㎡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5 KN/㎡1) 南阳台h=100mm楼面荷载: 4.7+2.0=6.7KN/㎡楼面荷载设计 4.7×1.2+2.0×1.4=8.44KN/㎡4)厨房 卫生间 h=80mm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 20×0.015=0.3 KN/㎡楼面恒荷载: 25×0.08=2.0KN/㎡涂料顶棚 0.5 KN/㎡楼面荷载合计: g k =4.81 KN/㎡ 取4.85 KN/㎡5mm 厚水泥砂浆贴10mm 厚300×300防滑地砖 0.34 KN/㎡20mm 水泥砂浆面层 20×0.02=0.4 KN/㎡1:3水泥砂浆找坡最低30mm 厚 20×(0.03+2.7×0.01/2)=0.87 KN/㎡防水层 0.4 KN/㎡0.53.525.5楼面荷载: 7.05+2=9.05KN/㎡楼面荷载设计值 7.05×1.2+2.0×1.4=11.26 KN/㎡斜板 0.1×25/0.874=2.86KN/㎡涂料顶棚: 0.5/0.874=0.57 KN/㎡楼梯间楼面荷载合计 g k =7.03 KN/㎡ 取7.05 KN/㎡楼面活载 q k =2.0 KN/㎡8.440.870.40.50.346.7楼面荷载设计 4.85×1.2+2.0×1.4=8.62KN/㎡3.楼梯间楼面荷载(踏步尺寸280×156)门窗自重为0.5 KN/㎡。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工程名称:六层砌混住宅楼班级:土071-1班姓名:栾厚平学号:200728501116二0一0年五月目录一、荷载统计 (3)1.屋面荷载 (3)2.楼面荷载 (3)3.楼面荷载 (3)4.阳台荷载 (3)5.楼梯间楼面荷载 (3)二、现浇楼板配筋计算 (4)1. 楼板荷载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过梁计算........................................................................................................ 5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阳台板计算 (5)5. 圈梁构造 (5)三、墙体验算 (5)一).墙体荷载设计值 (6)二).高厚比验算 (6)三).墙体受压计算 (6)四、基础设计 (7)1.基础顶荷载标准值 (8)2基础荷载统计及截面 (8)五、楼梯计算 (9)1.楼梯板 (9)2.平台板 (9)3.平台梁 (9)六.雨蓬计算: (100)(一)雨蓬板 (10)(二)雨蓬梁 (12)抗弯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七.抗震验算.. (144)一、荷载统计1.屋面荷载h=100mmAPP改性沥青防水层0.30KN/㎡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0 KN/㎡APP改性沥青隔汽层0.05 KN/㎡平均150mm水泥珍珠岩保温找坡层0.52 KN/㎡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0 KN/㎡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KN/㎡15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0. 26 KN/㎡屋面恒荷载合计G k =4.43 KN/㎡取4.5 KN/㎡屋面活载Q k =0.70 KN/㎡2.楼面荷载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0.4KN/㎡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 KN/㎡15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0. 26 KN/㎡楼面恒载:G k =3.16 KN/㎡取3.2 KN/㎡楼面活载:Q k =2.0 KN/㎡3墙体自重六层墙体厚240mm,两侧采用20mm厚砂浆抹面,计算高度3.0m,自重标准值:0.24×15×3×1+0.04×20×3×1=13.2KN4阳台荷载h=100mm25mm厚1:2.5水泥砂浆面层20×0.025=0.5KN/㎡1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1=2.5 KN/㎡15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0. 26 KN/㎡楼面荷载合计:g k =3.256KN/㎡取3.3 KN/㎡楼面活载q k =2.0 KN/㎡楼面荷载: 3.3+2=5.3KN/㎡楼面荷载设计值 3.3×1.2+2.0×1.4=6.8 KN/㎡5.楼梯间楼面荷载(踏步尺寸200×187.5)tgа=187.5/200=0.9375 、cosа=0.7165, 楼梯板厚h=100mm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0.2+0.1875)×20×0.02/0.2=0.775KN/㎡三角形踏步1/2×0.2×0.1875×25/0.2=2.34 KN/㎡斜板0.1×25/0.7165=3.4KN/㎡涂料顶棚:0.5/0.7165=0.6978KN/㎡楼梯间楼面荷载合计g k =7.2 KN/㎡取7.2KN/㎡楼面活载 q k =2.0 KN/㎡ 楼面荷载: 7.2+2=9.2KN/㎡ 楼面荷载设计值 7.2×1.2+2.0×1.4=11.44 KN/㎡门窗自重为0.45 KN/㎡。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1.结构布置结构布置采用橫墙承重方案,楼板以及屋面板为100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层高为3m ,墙体选择MU10的砖砌24墙。
结构布置图1.1构造柱布置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于7度设防六层砌体结构,在外墙四角,楼梯间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各内墙与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截面采用240240mm mm ⨯,纵向钢筋采用124φ,箍筋间距为150mm 。
1.2圈梁的布置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7度设防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在内外纵横墙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圈。
梁截面尺寸240200mm mm ⨯,圈梁纵筋采用104φ,箍筋采用8@200φ。
因层数超过四层,所有纵横墙隔层设置,沿墙长配置102φ纵向钢筋。
2.荷载计算根据结构布置图知,选择最不利墙体○2轴墙体来计算其承载能力,取1m 宽为设计单元。
2.1屋面荷载APP 改性沥青找平防水层 0.302/KN 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2/KN m 平均150厚保温找坡层 0.522/KN m APP 改性沥青隔气层 0.052/KN 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2/KN m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00厚 2.52/KN m 15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262/KN m 永久荷载标准值4.43∑2/KN m活荷载标准值 0.702/KN m由屋盖传给计算墙体的荷载标准值:11(4.430.70)(4.2 3.6)120.02k k N G Q KN =+=+⨯⨯+⨯= 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111.2 1.4(1.2 4.43 1.40.70)(4.2 3.6)124.62a k k N G Q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111.35 1.0(1.35 4.43 1.00.70)(4.2 3.6)126.12b k k N G Q KN =⨯+=⨯+⨯⨯⨯+⨯=2.2楼面荷载20厚水泥砂浆抹面 0.402/KN m 100厚钢现浇筋混凝土楼板 2.502/KN m 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262/KN m恒荷载标准值:3.16∑2/KN m活荷载标准值: 2.002/KN m 由楼面传给计算墙体的荷载 标准值:21(3.16 2.00)(4.2 3.6)120.122k k N G Q KN =+=+⨯⨯+⨯=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211.2 1.4(1.2 3.16 1.42.00)(4.23.6)127.922a k k N G Q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211.35 1.0(1.35 3.16 1.02.00)(4.23.6)124.442b k k N G Q KN =⨯+=⨯+⨯⨯⨯+⨯=2.3墙体自重对于5层墙厚240mm ,两侧采用20mm 砂浆抹面,计算高度为3.0m标准值: 0.24019 3.010.0420 3.0116.1KN ⨯⨯⨯+⨯⨯⨯= 设计值: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316.11219.3a N KN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316.1 1.3521.7b N KN =⨯=对于2、3、4层墙厚240mm ,两侧采用20mm 砂浆抹面,计算高度为2.8m 标准值: 1518.22004.018.21924.0=⨯⨯⨯+⨯⨯⨯KN 设计值: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KN N a 182.1153=⨯=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KN N b 25.2035..1153=⨯=对于1层墙体厚度为240mm 两侧采用10mm 厚砂浆抹面,计算时计算高度取至室外地面以下0.5m 处,则底层楼层高度为3.85m ,即计算高度为3.85m 。
其自重标准值:KN N a 6.20185.32004.0185.31924.03=⨯⨯⨯+⨯⨯⨯=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KN N a 7.242.16.203=⨯=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KN N a 8.2735.16.203=⨯=3.内力及承载力计算本建筑墙体的最大高厚比: []2604.162403850=<===ββh H 故满足要求。
依据墙体结构布置,○2,取○2轴1m 宽墙体为计算单元,在不考虑局部作用钢筋混凝土梁时,其墙体承载力因两侧开间相差不大,故可以近似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这样,计算截面可以取每层墙体的根部,计算简图如图:墙体的承载力计算列于下表:1 1 1 1 1横向墙体由永久荷载控制时的承载力计算表第5层 第4层 第3层 第2层 第1层 47..8 92.5 137.2 181.9 234.3 240 240 240 240 240 3 2.8 2.8 2.8 2.8 1 1 1 1 1上述承载力计算表明,墙体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纵墙墙体计算4.1.1屋面荷载永久荷载标准值 4.432/kN m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0.702/kN m 由屋盖传给计算墙体的荷载标准值: 1(4.430.70) 2.7 2.433.2k k N G Q kN =+=+⨯⨯= 设计值:1)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1 1.2 1.4(1.2 4.43 1.40.70) 2.7 2.440.8a k k N G Q kN =+=⨯+⨯⨯⨯= 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1 1.35 1.0(1.35 4.43 1.00.70) 2.7 2.443.3b k k N G Q kN =+=⨯+⨯⨯⨯=4.1.2楼面荷载永久荷载标准值 3.162/kN m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02/kN m 由楼面传给计算墙体的荷载标准值: 2(3.16 2.00) 2.7 2.433.4k k N G Q kN =+=+⨯⨯= 设计值:1)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2 1.2 1.4(1.2 3.16 1.4 2.00) 2.7 2.442.7a k k N G Q kN =+=⨯+⨯⨯⨯= 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2 1.35 1.0(1.35 3.16 1.0 2.00) 2.7 2.440.6b k k N G Q kN =+=⨯+⨯⨯⨯=4.1.3墙体自重1)对于5层墙厚240mm ,计算高度为3.0m标准值 3 5.4(3.0 2.4 1.5 1.2)0.5 1.5 1.230.1N kN =⨯⨯-⨯+⨯⨯= 设计值: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330.1 1.236.1a N kN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330.1 1.3540.6b N kN =⨯= 2)对于2、3、4层墙厚240mm ,计算高度为2.8m标准值: 3 5.4(2.8 2.4 1.5 1.2)0.5 1.5 1.227.5N kN =⨯⨯-⨯+⨯⨯= 设计值: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327.5 1.233.0a N kN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327.5 1.3537.1b N kN =⨯=3)对于1层墙体厚度为240mm,计算高度为3.85m标准值: 3 5.4(3.85 2.4 1.5 1.2)0.5 1.5 1.241.1N kN =⨯⨯-⨯+⨯⨯= 设计值: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341.1 1.249.3a N kN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341.1 1.3555.5b N kN =⨯= 4)女儿墙(设置女儿墙高度为0.9m )标准值: 4 5.4 2.40.911.7N kN =⨯⨯= 设计值: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311.7 1.214.0a N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311.7 1.3515.8b N kN =⨯=4.2内力及承载力计算在梁端下设置240550180b b b a b t mm mm mm ⨯⨯=⨯⨯的刚性垫块,则梁端垫块上表面有效支承长度0a δ=250550mm mm ⨯),对于由可变荷载控制及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0a δ=的计算结果列于下表:按由可变荷载控制和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分别计算各层I-I ,IV-IV 截面的内力,计算结果列于下表:本建筑墙体最大的高厚比为0385016.04240H h β===<[]2μβ=0.792620.54⨯=满足要求按由可变荷载控制和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分别计算各层I-I ,IV-IV 截面的承载力,计算结果列于下表:由可变荷载控制下的纵墙承载力计算表由表中结果可得底层纵墙承载力不够,现增大材料强度等级——砖采用MU15,砂浆采用M10(即22.31/f N mm =),重新验算底层纵墙承载力 1)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的组合由前面计算可知:20 1.104/N mm σ= 0/ 1.104/2.310.48f σ== 则1 6.36δ=所以0 6.3698.1a mm δ=== 10110.42400.498.180.7622e h a mm =-=⨯-⨯=142.780.76/1000 3.45.l M N e kN m =⨯=⨯=33.45109.56360.7M e mm N ⨯===9.560.04240e h == 16.0β= 则0.634ϕ=所以0.634288 2.31421.8360.7I I Af KN N KN ϕ-=⨯⨯=>= 对于IV-IV 截面0e = 则0.72ϕ=所以0.72288 2.31479410.0IV IV Af kN N kN ϕ-=⨯⨯=>= 由上可得满足要求2)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的组合20 1.156/N mm σ= 0/ 1.156/2.310.50f σ== 则1 6.45δ=所以0 6.4599.5a mm δ=== 10110.42400.499.580.2022e h a mm =-=⨯-⨯=140.680.20/1000 3.26.l M N e kN m =⨯=⨯=33.26108.73373.4M e mm N ⨯===8.730.04240e h == 16.0β= 则0.634ϕ=所以0.634288 2.31421.8373.4I I Af KN N KN ϕ-=⨯⨯=>= 对于IV-IV 截面0e = 则0.72ϕ=所以0.72288 2.31479428.9IV IV Af kN N kN ϕ-=⨯⨯=>=由上可得满足要求综上所述可得将底层材料改为砖采用MU15,砂浆采用M10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4.1结构抗震设计 重力荷载因结构以○6轴对称,取一半进行计算。
1)屋面荷载屋盖 KN 9.8898.106.1843.4=⨯⨯ 阳台 4.431519.8131.6KN ⨯⨯= 雪荷载 0.50.35(18.610.8 1.519.8)40.4KN ⨯⨯⨯+⨯= 合计 1061.9KN2)楼面荷载楼盖 3.1618.610.8634.8KN ⨯⨯= 阳台 3.161519.893.9KN ⨯⨯= 合计 728.7KN3)墙体自重2-4层○1○6轴 16.110.8173.9KN ⨯= ②④⑤轴KN 7.1414.5)2218.108.2(=⨯⨯⨯-⨯○3轴 (310.812) 5.4164.2KN ⨯-⨯⨯= A 轴 (18.63122 1.89.4) 5.4188.4KN ⨯-⨯⨯-⨯⨯= B 轴 (18.6 4.22)3 5.4165.3KN -⨯⨯⨯= D 轴 (18.63122 1.88.6) 5.4196.1KN ⨯-⨯⨯-⨯⨯=合计 1041.3KN1层○1○6轴 21.210.8229.0KN ⨯= ○2○4○5轴 (310.8122) 5.4153.4KN ⨯-⨯⨯⨯= ○3轴 (310.812) 5.4164.2KN ⨯-⨯⨯= A 轴 (18.63122 1.89.4) 5.4188.4KN ⨯-⨯⨯-⨯⨯= B 轴 (18.6 4.22)3 5.4165.3KN -⨯⨯⨯= D 轴 (18.63122 1.88.6) 5.4196.1KN ⨯-⨯⨯-⨯⨯= 合计 867.3KN 4)女儿墙自重(190.240.90.04200.9)(18.6210.8)231.6KN ⨯⨯+⨯⨯⨯⨯+=5)各层集中重力荷载各层重力荷载以楼层为中心,取楼层上下层高之半集中于该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