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船舶下水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22
船舶下水计算的方法及力学分析的探讨作者:潘政中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第06期摘要:现阶段国内大部分船厂船舶下水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纵向滑行下水方式、借助浮船坞进行下水、使用干船坞进行下水。
本文结合现场运用要点主要探讨船舶纵向滑行下水方式的计算,并根据船舶结构设计特点给出下水墩位布置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船舶下水;计算方法;力学分析;支墩反力船舶下水相当于船舶的出生,它第一次接触到实际意义上的水,就像人平安出生一样,船舶下水也需要保证安全计算。
船舶下水计算目的就是预测船舶下水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下水阶段描述及各阶段注意事项按照船舶下水过程中的运动特征、力的变化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惯例地把船舶下水过程划分为4个过程。
第一阶段:自船舶开始滑动至船体接触水面为止在这一阶段中,船依靠本身重力沿滑道方向的分力下滑。
设下水重力为(包括船体及下水支架),滑道坡度为(弧形滑道取重心正下方之滑道坡度),静摩擦系数为,则船开始滑动条件为使船下滑的作用力,即这一阶段应注意船舶的重量及重心的位置。
第二阶段:自船体尾端接触水面至船尾开始上浮为止这一阶段中船的运动仍然平行于滑道,该阶段的力及力矩平衡方程式为:;式中,,及分别为下水重力,浮力和滑道反作用力的作用点至下水架前端点的距离。
在这一阶段中应避免尾下落现象。
第三阶段:自船尾开始上浮至下水架滑板前端离开滑道为止理论上,当船尾开始上浮时,滑道反力集中于下水架前支点处。
此时力及力矩的平衡方程为:船尾上浮是船舶下水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但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压力集中作用于下水架前端一点,造成结构损坏。
通常在前部滑板与船体之间填入普通愣木,使反力分布在相当长度内。
第四阶段:自下水架滑板前端离开滑道至船舶停止运动为止下水船舶全浮后,由于惯性作用将在水中继续滑行,但是船舶受到水和其他制动物的阻力作用,其滑行速度将逐渐减小,直至滑行停止。
在这一阶段应避免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下水架滑板前端离开滑道末端时,船舶下水重量仍大于浮力——首吃水小于船首自由浮起的首吃水,将发生船首跌落现象。
大船是怎么下水的看完涨知识了
大船是怎么下水的看完涨知识了
船舶建造是钢质船舶焊接船体和上层建筑的制造工艺,体现着一个国家的重型装备设计制造水平。
那么,新船舶造完是如何下水的呢?
船舶的船台下水,分为三种方式:即侧滑式下水、倒退式滑轨下水和吊运式下水。
1、船台侧滑下水:是通过滑轨方式实现的,是将滑轨铺设在船体侧面,然后船体横向划入水中,巨大的船体常常会随着冲击力左右摇摆,所以对船舶的平衡性和建造工艺要求比较高,但好处是简单快捷。
不要为这些船舶的安全担心,每一艘船都有自己的安全横倾角,通过布置压舱物什么的,这些新船壳可以在很大角度的横倾下自动扶正。
2、船台倒滑式下水:这种下水方式也是最常见的,在船体底部铺设一条通往水边的斜向滑轨,船舶建造完成后,拆掉固定装置,切断绳索,新船舶缓慢的滑入水中,它一般适用于大型船舶,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整个船台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新船舶建造完成后,依靠重力自行滑入水中,所以被很多造船厂采用。
那为什么是后退式下水而非前进式下水,这是因为很多军舰的船艏位置都装有精密的声呐等设备,为了保障其安全会选择船尾方向后
退下水。
当然这种下水方式也有缺点,为了保护船尾螺旋桨在后退下水时不会损坏,会在船舶下水后,再在水下安装螺旋桨。
3、吊运式下水:利用船台上的起重机,将整条新船吊到水面上下水。
这种下水方式,只适合小型和微型船艇。
关于船舶下水的方法关于船舶下水的方法关于船舶如何下水的简介目前,全世界主要使用以下四种方式使船舶下水:气囊下水、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机械化下水船舶下水是当船舶建造工程大部分完工之后,利用某种下水设备,将船舶从建造区移至水域区的工艺过程。
为了船舶下水,船厂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生产的要求,可选择各种不同的下水方式和厂水设施。
按船舶下水原理可分为:气囊下水、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机械化下水四大类。
一、气囊下水青岛永泰船舶下水气囊网:气囊下水这种船用下水方式是目前国内外船舶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的,具有经济便利等优点。
船舶利用气囊下水是一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是一项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工艺,它克服了以往中小船厂船舶修造能力受制于滑板、滑道等传统工艺的制约,因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安全可靠的特点而受到了造船行业的欢迎。
气囊下水新工艺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实践证明,随着高强度起重载动气囊的应用以及新型气囊问世、船台和下水坡道的设计成功,5万吨级以上船舶用气囊下水是完全可行的,但必须采取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应该精心设计船舶气囊下水的船台和折角型下水坡道;根据船舶重量,重心位置,船底线型,下水坡道坡度,水位高低等等进行气囊下水计算;对每只气囊在滚动的每一个行程,尤其是在船舶产生艉落和艉上浮时的内压和内应力应有计算依据。
可以利用气囊下水的船舶有旅游船,客货船,江海直达货船,海洋集装箱船,囤船,分节驳,轮渡,高速客船,油驳,油船,机动驳,拖轮等类型。
按气囊行走通道地基性质分为水泥地基通道,硬质粘土地基通道,较软地基通道,表层湿泥、下层硬质粘土地基通道,表层为杂草地基通道,表层为砂质或碎石地基通道等。
按通道坡度性质分为五种组合水平加下坡,水平加上坡加下坡,上坡加下坡,水平加微下坡(湖边),上坡加水平加下坡。
通道坡度在1/7∽1/24范围内。
现以国内外知名的青岛永泰船用气囊为例介绍气囊的性能参数.目前船用下水主要应用新型整体缠绕气囊,这种气囊每层之间为斜度交叉缠绕,囊体无任何搭接,囊头采取比囊体多两层新工艺,整体提升了气囊的使用压力,气密性更好,安全性更好,承载能力更高。
船舶下水计算范文
首先,船舶下水计算需要确定船舶的几何参数,包括尺寸、形状和重量等。
船舶的尺寸包括船长、船宽和吃水等,这些参数可以从设计图纸中得到。
形状参数主要是指船舶的外形曲线,一般可以通过对船舶的三维模型进行建模来获取。
至于船舶的重量参数,则需要考虑船体的重量以及其上的设备和货物等,这些参数可以通过设计和建造实践中的经验数据估算得到。
然后,船舶下水计算还需要考虑船体的结构强度和船厂的下水设备。
船体的结构强度是指船舶在下水过程中所受到的水压和应力,需通过计算和模拟来确定船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船厂的下水设备包括滑道、支撑装置和下水机构等,这些设备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船舶下水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最后,船舶下水计算还需要考虑船舶的运动和水动力。
船舶下水后,可能会出现船体的自由滚动、俯仰和横摇等运动,这些运动将影响船舶的稳定性和性能。
水动力是指船舶在水中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和推力,需通过水动力学计算和模拟来确定船舶在下水过程中所受到的水力载荷。
综上所述,船舶下水计算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考虑船舶的几何参数、浮力和稳定性、结构强度和下水设备、运动和水动力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保船舶在下水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
船舶舱内排水与污水处理船舶舱内排水和污水处理是船舶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舱内排水和污水处理措施不仅能保障船舶的安全运行,还能保护海洋环境。
本文将探讨船舶舱内排水和污水处理的相关问题,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船舶舱内排水1. 排水原则船舶舱内排水的原则是保持舱室干燥、船舶稳定和航行安全。
船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排水系统将舱内积水排出。
排水系统通常包括排水泵、管道和阀门等设备。
为了保持舱室干燥,还可以采取防水措施,如有效的密封装置和补偿水箱。
2. 排水管理在船舶舱内排水中,排水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排水管理包括定期巡检、维护和清理排水设备,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此外,定期对舱室进行检查,发现并解决漏水和积水等问题,防止船舶操纵性能下降和航行安全受到威胁。
二、船舶污水处理1. 污水来源船舶污水主要来自船舶上的工作人员和乘客。
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是洗浴水、餐厅废水和洗涤水等。
船舶上的厕所污水主要是混合了尿液和粪便的废水。
2. 污水处理方法船舶上的污水处理方法多样。
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通过过滤、沉淀和浮选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油脂等物质。
(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处理污水。
化学药剂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沉淀和凝聚,从而实现污水的去除。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去降解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生物处理可以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方式。
三、船舶舱内排水与污水处理的挑战船舶舱内排水与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需要注意。
1. 国际法规要求国际海事组织和各国政府针对船舶舱内排水与污水处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
船舶运营者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要求,确保船舶排水和污水处理达到标准要求。
2. 处理效果船舶舱内排水与污水处理的效果需要得到监测和评估。
船舶运营者应定期检查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并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法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