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民俗风情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菲律宾位于赤道北端、亚洲东南部的群岛国家。
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望,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以及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
海岸线长18533公里。
在7107个岛屿中有名称的有2800个,主要岛屿11个。
全境分北部的吕宋岛、中部的米沙鄢群岛、南部的棉兰老岛和西南部的巴拉望岛与苏禄群岛。
菲律宾有70多种语言。
绝大部分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他加禄语、宿务语、伊洛干诺语、比科尔语、萨马语、邦板牙语、邦加锡南语等使用广泛。
他加禄语为全国通用语言。
文字是拉丁字母拼音的文字。
大部分其他方言也采用拉丁字母拼音。
约占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土著民族信奉原始宗教,华人多信奉佛教。
纹身内库利特族居民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纹身。
孩子长到12岁,就在两臂、胸部及背部刺上许多图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图案会越来越多。
以海为家巴扎人常年生活在海上,以船为家,生死均在于此,几乎与外界隔绝。
部族内可以通婚。
如是近亲配偶,行婚礼时要向海神祈求消灾免难。
斗鸡菲律宾民间流行斗鸡比赛。
从城市到农村,各行各业,官宦士绅极为普遍。
斗鸡大体可分为天然斗鸡、本地混种斗鸡和进口斗鸡三类。
还有一种“蒙地诺”斗鸡,是美、古巴、西班牙地本地鸡杂配而成的,战绩最好。
斗鸡场建在大厅中央,台高约1.5米,观众在四周。
斗鸡开始后,鸡主人各抱自己的鸡,鸡腿上都缚有1枚长的刀片,放入围栏内,恶战开始后,双方拚命厮杀,一当刀片刺中目标,斗鸡的场面惊险而残酷,不仅吸引着大批本地观众,也吸引着许多外国游客。
婚俗一般菲律宾人多是自由恋爱结婚。
在农村男青年往往用歌声向他倾爱的姑娘求爱,并赠以花束,花的颜色以白色和桃色为佳,茶色和红色属禁忌之色。
菲律宾穆斯林的婚姻由父母决定。
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家庭提出求婚,并交付聘金。
婚礼仪式由伊斯兰阿訇计持。
少女12、13岁,便被视为已婚年龄。
菲律宾有什么风俗菲律宾有什么风俗菲律宾是亚洲东部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国家,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菲律宾的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喜欢!菲律宾的风俗在饮食方面,菲律宾对于大米以及玉米有一种特别的偏爱,而且喜欢搭配着水果。
这里的米饭不像我们是放在电饭煲里做出来的,而是放在一个瓦缸或者是竹筒里面煮出来的,然后直接用手抓着吃。
在菲律宾,你会发现这里的人非常喜欢用椰子汁来煮饭,饭后用香蕉叶进行包裹。
玉米在菲律宾非常的受欢迎,首先把准备吃的玉米晒干,然后磨成粉末,最后做成各种各样不同的食物。
在菲律宾,一些地位比较高的人吃西餐的的时候会比较的.多。
在菲律宾,不同的民族的结婚的习俗差异会非常的大,在这里一般都是自由恋爱,然后结婚。
但是也有抢婚的说法,在菲律宾的农村,一般都是男生用唱歌的方式来向自己喜欢的女生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在双方谈恋爱的时候,男生都会给女生买一些化妆品以及鲜花等等,而鲜花的颜色一般都是白色和黑色的,红色则是当地的禁忌。
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全部都是选择在教堂里举行。
菲律宾结婚的年龄非常早,一般女性到了十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到了应该出嫁的年龄。
在结婚以后如果想要离婚的话,只要女方没有怀孕就可以分开,如果双方不能生育的话,也可以分开。
因为在当地人看来,结婚就是为了生孩子。
日本七夕的风俗习惯清水七夕祭在日本每个地方,都演绎出自己独特的七夕,都有自己的特色庆祝方式。
七夕人偶在长野县松本市,用人偶来装饰房屋,来庆祝七夕。
在新泻、山梨等地区,也有相同的习惯。
在这些地区,一到七夕,各家各户就会做一些人偶挂在自己的门前,寓意希望『能缝制出越来越漂亮的和服』、『能够将孩子顺利的抚养成人』,有的地方还有代表『将和服借给牛郎和织女』的意义。
七夕纸衣(纸衣:かみごろも)和七夕人偶类似,在仙台、京都,很多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习惯。
一般在那里,七夕纸衣被当作驱除不详的方法。
继承古代人,为了能够避免在7月,这个马上就要迎来丰收的季节,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人们一直延续着用纸衣来乞求风调雨顺。
菲律宾圣诞节的庆祝习俗与文化特色菲律宾是一个深受天主教影响的国家,因此圣诞节在菲律宾具有重要的地位。
菲律宾的圣诞庆祝活动丰富多样,充满了习俗和文化特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索菲律宾圣诞节的庆祝习俗和独特特点。
1. Simbang Gabi(拂晓弥撒)Simbang Gabi 是菲律宾独特的庆祝活动,即从12月16日开始,连续举行九天的拂晓弥撒。
这项传统起源于西班牙,被引入菲律宾。
凌晨四点左右开始,人们会聚集在教堂参加弥撒,庆祝耶稣的降生。
这个活动持续到圣诞节前一天的午夜弥撒。
2. Parol(圣诞灯笼)Parol是菲律宾圣诞节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些五角形的纸灯笼以及用竹子和彩色纸制成的圣诞灯笼,在街头巷尾挂满。
Parol 的设计灵感来自伯利恒的彩色星星,象征着用来指引三个博士找到耶稣的星星。
人们相信Parol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3. Simbang Gabi(圣诞表演)菲律宾人民喜欢通过表演来庆祝圣诞节。
各种形式的戏剧、音乐剧和舞蹈表演在这个季节非常流行。
其中,最受欢迎的表演是“圣诞狂喜”(Misa de Gallo),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剧院和露天舞台上。
这些表演通常以宗教故事、耶稣的降生和圣诞传统为主题,向观众传达圣诞的意义和精神。
4. Noche Buena(成人之夜)Noche Buena 是菲律宾家庭里的传统活动,通常在圣诞夜举行。
整个家庭会齐聚一堂享受丰盛的晚餐,包括各种传统美食,如猪脚、火腿、乳酪和糖果。
晚餐开始前,家人们会一起祈祷和唱圣歌,庆祝耶稣的诞生。
5. Aguinaldo(圣诞礼物)在菲律宾,圣诞季节也是送礼物的时候。
一种特别的习俗是给孩子们送「aguinaldo」,指的是圣诞礼金。
通常是以现金形式赠送,在圣诞夜或圣诞节前一天晚上发放给家庭成员和亲友。
这是表达爱与关怀的方式,也是对圣诞节传统的一种延续。
6. Panunuluyan(进入伯利恒)Panunuluyan 是一项模拟活动,重新演绎耶稣降生前夜的场景。
基诺族历史与独特习俗基诺族是菲律宾的一个原住民族群,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习俗。
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他们居住在菲律宾群岛南部的黎建岛上。
基诺族以其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习俗而闻名,下面将重点介绍基诺族的历史,以及他们独有的文化习俗。
一、基诺族历史基诺族是菲律宾最早的居民之一,他们在菲律宾群岛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基诺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和文化体系。
在古代,基诺族是一个以部落为单位生活的社会群体。
他们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种植水稻、甘蔗和山地蔬菜。
同时,他们也以渔猎为生,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维持生计。
基诺族人善于运用土地和自然资源,建造了独特的房屋和道路,充分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在历史的长河中,基诺族也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挑战。
20世纪初,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统治,基诺族也面临着文化和土地的压迫。
直到菲律宾独立后,基诺族才得以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
二、基诺族独特习俗1. 祭祀仪式基诺族人尊奉自然万物,他们相信大自然中的神明和灵魂。
每年,他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感谢神明保佑他们的收成和生活。
祭祀活动通常伴随着舞蹈、音乐和祷告,人们身着传统服装,敲击乐器,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2. 音乐和舞蹈基诺族以其丰富多样的音乐和舞蹈而闻名。
他们利用传统乐器,如木击乐器和竹管乐器,演奏悠扬的旋律。
基诺族的舞蹈动作优美独特,表达着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些音乐和舞蹈不仅是基诺族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方式。
3. 纹身艺术基诺族人是纹身艺术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他们利用传统纹身技术,在身体各个部位刺绣独特的纹样,以表达他们的身份、地位和信仰。
基诺族的纹身艺术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符号。
4. 民间传说和神话基诺族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这些传说和神话讲述了他们的起源、生活和价值观。
基诺族人通过传口授古人的智慧和经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给后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菲律宾风俗习惯有什么菲律宾人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还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民族多信原始宗教。
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鳄鱼和鸟类,认为有一种神鸟是伟大全能的创造之神,它创造了天、地和人,称为巴塔拉。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菲律宾风俗习惯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菲律宾风俗习惯解读菲律宾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间时,无论男女都习惯以握手为礼。
在与熟人或亲朋好友相间时,一般都很随便,有的男女之间相逢时,常以拍肩膀示礼。
年青人与长辈相见时,则要吻长辈的手背,以示对老人的敬重;年青姑娘见长辈时,则要吻长辈的两颊为礼;如果晚辈遇见长辈时,说话前要把头巾摘下放在肩上,深深鞠躬,并称呼长辈为“博”(意为大爷)。
伊斯兰教徒见面时,要施双手握手礼,在户外相见若没戴帽子,则必须用左手捂头。
菲律宾的一些原始部落的人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的方式很独特。
他一握过手就转身向后走几步,意思是向对方表明身后没有藏刀。
他们认为这才是真诚的、真正的握手。
信仰忌讳菲律宾人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还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民族多信原始宗教。
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鳄鱼和鸟类,认为有一种神鸟是伟大全能的创造之神,它创造了天、地和人,称为巴塔拉。
菲律宾人很忌讳“13”数。
认为“13”是“凶神”,是厄运和灾难的象征,是令人极为厌恶的数字。
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
认为左手是肮脏、下贱之手,用左手是对人的极大不敬。
他们一般都不愿谈论政治、宗教及本国状况和腐化问题。
伊斯兰教徒忌讳猪。
他们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也不喝牛奶和烈性酒。
菲律宾人不爱吃生姜;也不喜欢吃兽类内脏和腥味大的东西;对整条鱼也不感兴趣。
饮食习惯菲律宾农村人一般以大米、玉米为主食。
菲律宾人文风俗语言菲律宾,这个美丽的岛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人文风俗和语言。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菲律宾有着多种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菲律宾的人文风俗和语言。
一、菲律宾人文风俗菲律宾人热爱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活动是他们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例如,他们有着独特的传统舞蹈,如塔舞(Tinikling)和卡里略舞(Karioka)。
这些舞蹈通过精巧的足部技巧和优美的舞姿展示了菲律宾人的热情和灵活性。
此外,菲律宾人也热衷于庆祝节日和特殊场合。
像圣诞节(Pasko)和复活节(Mahal na Araw)这样的节日是菲律宾人团聚和表达心意的重要时刻。
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菲律宾人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表演音乐、舞蹈和烟花。
此外,菲律宾人还有独特的家庭价值观念。
他们强调家庭的重要性,珍视亲情和友情。
菲律宾人通常和父母、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并以多代同堂的模式生活。
这种家庭结构使得他们的亲密关系更加紧密,互相照顾和支持。
二、菲律宾语和方言菲律宾语(Filipino)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它是以塔加洛语(Tagalog)为基础,混合了西班牙语、英语和马来语等其他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
除了官方语言外,菲律宾还有许多方言,其中最常用的包括比科尔语(Bicolano)、卡皮桑语(Kapampangan)、伊洛卡诺语(Ilocano)和塔威塔威语(Cebuano)等。
这些方言在不同的地区间流行,并反映出菲律宾的多样性。
菲律宾人使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善于表达和交流。
在与他人交谈时,菲律宾人通常会用行话、俚语和谚语来增加亲和力和幽默感。
三、语言对菲律宾社会的影响语言在菲律宾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通过语言,菲律宾人传递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表达着对家庭和友情的热爱。
此外,语言还反映了菲律宾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菲律宾人文旅游资源风俗菲律宾位于东南亚,是一个自然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的国家。
菲律宾的文化和风俗独特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兴趣。
本文将从菲律宾的人文旅游资源和风俗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菲律宾的人文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菲律宾拥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旅游资源。
首先,马尼拉是菲律宾的首都,也是一个兼具现代与传统魅力的城市。
马尼拉大教堂、由西班牙殖民时期建造的侵华纪念堂等都是马尼拉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次,卡拉延礼堂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教堂,可以欣赏到精美独特的壁画和雕塑。
除了建筑和艺术,菲律宾还有很多传统习俗和庆典活动,如迎财神、丰收节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并亲身参与菲律宾人的日常生活。
其次,菲律宾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而闻名。
这个国家拥有壮观的海滩、热带雨林和火山,是个极佳的休闲度假胜地。
波罗奈斯群岛是菲律宾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其美丽的沙滩和湛蓝的海水吸引着海滩爱好者。
此外,塔奎洛布山是菲律宾最有名的登山胜地之一,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色和多样的动植物生态系统。
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观使得菲律宾成为摄影爱好者和探险家的天堂。
二、菲律宾的文化风俗菲律宾的文化独特多样,受到西班牙、美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影响。
菲律宾人重视家庭和社区,家庭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聚餐时,菲律宾人会准备丰盛的美食,以展示他们的烹饪技巧和热情好客。
除了家庭,宗教也在菲律宾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天主教是菲律宾最主要的宗教信仰,许多人会参加教堂的活动和庆典。
除了宗教和家庭,音乐和舞蹈也是菲律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菲律宾传统音乐和舞蹈充满活力和激情,常常用来庆祝节日和重要场合。
桑巴舞和卡洛卡洛舞是菲律宾最著名的传统舞蹈之一,舞者们身着华丽的传统服装,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展示出他们的身姿优雅和灵活。
此外,菲律宾还有独特的工艺品和手工艺制品。
菲律宾著名的手工艺品包括织布、编织、陶瓷和珠宝等。
菲律宾民俗风情介绍
在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装饰漂亮,富有特色的集尼车。
这种车起源于美军二战吉普车,车身进行改装,加上富有个性的装饰。
集尼车成为马尼拉街头的一大景色,为城市添了不少色彩,也为居民提供了便利便宜的交通工具。
菲律宾融和多元文化的民族风情。
菲律宾人既传承了亚洲人的勤劳与朴实,又吸收了西班牙人和美国人的轻松与活泼,东西合壁,形成了独特气质。
他们性格随和爽朗、生活悠闲、能歌善舞、热情奔放。
菲律宾人的服饰颇具特色。
男子国服名为巴龙装,是一种丝质衬衣,绣有抽丝镂空图案。
女子国服叫“蝴蝶服”。
菲律宾饮食也反映出多元文化特色,常用的椰奶源自马来祖先,中国特色的烤乳猪很受欢迎,另外有不少西班牙风味美食。
斗鸡是老百姓喜好的娱乐,其场面很惨烈,鸡爪绑上锋利的刀子厮杀,直斗到流干最后一滴血。
斗鸡大多伴随赌博,每次都有许多观众参与。
据说一位现任众议员靠斗鸡起家,家中养了不少斗鸡,建有斗鸡场,在平民中颇有影响。
菲律宾节日庆典很多,终年不断,并且充满民族宗教特色。
最著名的要数圣婴节。
1565年4月,西班牙将军德雷加尔斯率殖民军登上宿务岛,发现了麦哲伦在1521年赠给当地酋长接受天主教洗礼纪念的少年耶稣雕像。
于是他就地修建了圣尼诺(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大教堂,将那尊圣婴放在教堂内。
宿务人把他看作保护神,每年都上街游行庆祝,后来逐渐发展为全国性节日。
现在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万人空巷,当地人身首节日盛装,手捧圣婴,沿街跳波浪舞。
跳舞者退一步,进两步,徐徐前进,蔚为壮观。
圣婴节游行声势浩大,游行队伍和长达几公里。
每个游行方队以装饰华丽、风格各异的花车打头,以千姿百态的舞蹈者断后。
队伍中有涂面纹身,沾满羽毛的土著;有穿戴西班牙服饰的混血儿;还有舞动小旗,身着短裙的美式少女。
圣婴的衣着更显示了菲律宾人的幽默与随意,有的圣婴头顶羽毛,有的穿上牛仔装,军官学校的队伍甚至给圣婴穿上了军装。
菲律宾人对宗教有极虔诚的一面。
菲律宾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着对教徒进行鞭打与钉掌活动的地方。
每年耶稣受难日,几十个年轻男子头缠黑布,脊背裸露,在烈日下游行,边走边用竹鞭抽打自己的脊背,打得鲜血迸溅。
另有一些男女自愿躺在十字架上接受钉掌,执行者拿8厘米长的钉子,用锤子敲进手掌和脚掌。
受钉者出于不同动机,有人为自己赎罪,有人为家人祈福。
菲律宾,风情万种。
菲律宾,美丽迷人!
菲律宾旅游部官员17日表示,预计今年全年菲律宾接待外国游客数量超过375万人次,菲国内旅游市场也将“显著增长”。
菲律宾旅游部助理部长齐考伊·艾内里奥当天接受电视台访问时称,菲旅游部目前正在与其他部门一起努力,吸引更多投资建设更多的国内机场,以便向外国游客开放更多的旅游景点。
数据显示,2010年菲律宾接待的外国游客数量达到350万人次。
菲律宾政府去年制定的一项“游客倍增计划”则提出,到2016年要把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提高到600万人次。
艾内里奥坦言,菲律宾旅游业发展仍然落后于邻国。
他呼吁地方政府好好管理各自的旅游产业,“把旅游业当成一个大的经济增长点来看待”。
菲律宾旅游部4月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菲律宾共接待外国游客668625人次,同比增长17.88%,其中,韩国游客是最大客源;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分列第二至第四大客源地。
为在未来5年实现“游客倍增”目标,菲律宾政府和旅游业界已把更多目光投向高速成长的中国公民出境游市场,努力挖掘中国商机。
菲律宾外交部日前在官方网站发布新闻稿指,中国已成为菲律宾旅游业增长最迅猛的市场之一。
菲律宾旅游部长阿尔伯托·林4月10日至13日率大批旅游业者访问中国,向中国推销旅游业。
阿尔伯托·林在访华过程中强调了中国市场对于菲律宾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称,菲律宾政府正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为迎接更多中国游客访菲做好准备”,期待中国成为访菲外国游客的“关键来源地”。
据悉,为吸引中国游客,菲律宾已在增加航班、简化签证手续等方面采取措施,并努力完善旅游安全,提升中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