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电设备行业细分行业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68.18 KB
- 文档页数:19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电力行业分析报告的第二部分,旨在深入分析电力行业的相关信息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从五个大点出发,对电力行业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本报告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电力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文内容1. 电力供需状况分析- 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 电力供给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电力供需缺口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供给情况和前景- 电力间接供给的新兴模式(如分布式能源)2. 电力产业结构与布局分析- 电力行业的组织结构和分工- 主要电力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格局- 电力发电设备的现状和趋势- 电力输配网络的建设和规划- 电力行业的政府监管和政策环境3. 电力能源结构分析- 传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使用情况-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低碳能源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 电力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与机遇- 国际电力能源合作的形势与前景4. 电力市场化改革分析- 电力市场竞争机制的改革进展- 电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和实施- 电力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相关政策- 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和运营模式- 电力行业的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措施5. 电力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电力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的进展和前景- 电力技术创新与研发的最新成果- 电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潜力- 电力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总结综合以上分析,电力行业的供需情况正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电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电力市场的发展,全球合作与创新则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更多机会。
然而,电力行业仍然面临着能源转型、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挑战。
综合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将成为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电力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报告旨在对电力行业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于了解其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电力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年度总产值稳定增长。
2019年,全球电力行业市场规模达到XX万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占比约XX%。
2. 市场结构电力行业市场主要由发电、输配电、用电三个环节组成。
发电环节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多种形式;输配电环节负责将发电的电能送到各个用户;用电环节则是各类终端用户的电力消费。
3. 市场竞争格局电力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和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
其中,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发电成本、发电效率、新能源利用等方面;输配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电力损耗、电网建设等方面;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
三、市场趋势1. 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新能源在电力行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形式成为电力行业的发展热点,未来新能源将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2. 能源互联网成为趋势能源互联网将传统的电力行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智能化、高效能源系统。
通过智能电网、大规模储能设备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能源的优化调度和供需平衡。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推动电力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
3. 电动化趋势明显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对电力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对供电能力和充电设施的要求将逐渐增加。
电力行业需要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点规划和智能充电设备研发的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市场挑战与对策1. 供需不平衡电力行业市场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供电不足和用电高峰时段的负荷压力。
电气设备行业的市场细分能源交通和制造业的需求分析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电气设备行业作为支撑各个领域的基础产业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电气设备行业的市场进行细分,主要聚焦于能源交通和制造业领域的需求分析。
一、能源领域需求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电气设备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地位。
1. 电力发电设备需求电力发电是能源领域的核心需求,无论是传统的发电方式,如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还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都需要电气设备的支持。
例如,发电机组、变电站设备等都是电气设备行业的重要产品。
2. 电网和输电设备需求能源的传输和分配离不开强大的电网和输电设备。
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和隔离开关等是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电气设备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能源设备研发与创新需求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设备的研发与创新迫在眉睫。
包括电池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以及智能电网等,都需要电气设备行业的支持和配套,以满足能源需求的提升和优化。
二、交通领域需求分析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气设备在交通领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1. 铁路电气化设备需求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普及,对电气设备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牵引变流器、动车组供电设备等,都是交通领域对电气设备的迫切需求。
2.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需求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充电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电动汽车充电桩以及配套的充电设备,是电气设备行业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市场。
3. 交通信号控制设备需求城市交通信号灯、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等交通信号控制设备,对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制造业领域需求分析制造业是电气设备行业的主要市场之一,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1. 机床电气化设备需求机床作为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对电气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要求较高。
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等机床电气化设备市场需求旺盛。
电气设备行业的市场细分与地区分布分析1. 介绍电气设备行业概况电气设备行业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商业领域的重要产业。
它包括发电设备、输电和配电设备以及各类电气控制及自动化设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设备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
2. 市场细分2.1 发电设备市场发电设备市场是电气设备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能源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发电设备市场细分为火力发电、核能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目前,全球各类发电设备市场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市场增长最为迅速。
2.2 输电和配电设备市场输电和配电设备市场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断路器等产品。
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安全的重视,输电和配电设备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功能和规模的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分成高压配电设备市场、低压配电设备市场等。
2.3 电气控制及自动化设备市场电气控制及自动化设备市场是现代电气设备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电气控制及自动化设备市场发展迅猛。
它涵盖了传感器、PLC、SCADA系统等多个子行业,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建筑等领域。
3. 地区分布分析3.1 亚洲地区亚洲地区是电气设备行业的主要市场之一。
中国、印度和日本是亚洲地区电气设备市场的主要消费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市场之一,对电气设备的需求量巨大。
印度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电气设备市场快速增长。
日本则以高端技术和创新能力著称。
3.2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电气设备行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德国、法国和英国是欧洲地区电气设备市场的龙头国家。
德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强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
法国和英国也在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电力输配电设备等领域的投资。
3.3 北美地区北美地区是电气设备市场发达的区域之一。
美国和加拿大是北美地区的主要市场。
美国拥有完善的电力基础设施和庞大的能源需求,对电气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
微风发电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一、行业概述微风发电是一种利用微风资源进行发电的新兴行业,其特点是发电设备相对小型,运行成本低廉,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微风发电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行业规模及市场现状截至目前,微风发电行业的全球规模已达到XX GW,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XX GW。
中国是微风发电的重要市场之一,占据了全球微风发电装机容量的约XX%。
已经建成的微风发电项目主要分布在XX省、XX省和XX省等地,也有一些优质项目位于沿海地区。
目前,微风发电行业在中国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三、行业竞争格局微风发电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由一些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组成。
大型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而中小型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来寻求突破,一些新兴企业也逐渐崭露头角。
四、行业发展趋势1. 技术升级:未来五至十年,微风发电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升级和改进。
例如,新型的微风发电机组将会更加高效,可靠性更强,运行成本更低。
同时,智能化控制系统将得到广泛应用,提升运维效率。
2. 市场扩大: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微风发电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将会进一步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国际合作:中国微风发电企业将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共同开发海外市场。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技术、资金等优势资源的合作,中国微风发电企业将更好地走向世界。
4. 产业链协同发展:微风发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发电设备制造商、设备运维公司以及投资方之间的协同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五、挑战与对策1. 技术突破:微风发电技术仍存在一些挑战,如发电效率的提升、设备的可靠性等。
行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动技术的突破,提高产品性能。
2. 政策环境:政策的不稳定性可能对微风发电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电力设备行业研究报告第一部分行业概况 (2)第二部分技术发展趋势 (4)第三部分市场规模与增长率 (6)第四部分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8)第五部分电力设备类型与分类 (9)第六部分政策法规影响 (11)第七部分新能源整合与应用 (13)第八部分设备维护与安全 (15)第九部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16)第十部分市场前景与投资建议 (16)第一部分行业概况《电力设备行业研究报告》第一章行业概况电力设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国家能源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
本章将全面介绍电力设备行业的概况,包括行业发展历程、目前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1.1 行业发展历程电力设备行业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电力工业的崛起,电力设备作为其重要支撑,逐渐发展壮大。
从最初的电机、变压器到现代的智能电网技术,电力设备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在20世纪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力设备行业加速融合创新,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1.2 目前状况当前,电力设备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国家对能源供给的不断增长需求和对清洁能源的追求,电力设备行业不断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同时,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着电力设备行业向着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1.3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电力设备行业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变革。
首先,智能化技术将继续深入渗透,推动电力设备实现智能感知、自动调节、远程控制,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其次,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电力设备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另外,数字化技术的推动,将促进电力设备行业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和运营管理。
第二章行业市场分析本章将对电力设备行业的市场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主要产品和地区市场特点等内容。
2.1 市场规模电力设备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内,电力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10%。
火力发电设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火力发电设备是目前国内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占据了我国发电行业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火力发电设备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火力发电设备行业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火力发电设备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乡村和农村地区,火力发电设备的需求更加迫切。
2. 技术水平提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火力发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新一代的火力发电设备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排放以及更可靠的运行。
这为我国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可能。
3. 企业竞争加剧:火力发电设备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该行业,使得市场份额不断变化。
除了国内市场竞争,国外企业还通过技术输出和国际合作来争夺市场份额。
4. 环保压力增加:火力发电设备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问题。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约束力度的加大,火力发电设备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环保压力。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设备的环保性能。
二、火力发电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 趋向大规模化: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运营成本,火力发电设备行业将逐渐趋向大规模化。
大规模发电厂具有更高的装机容量和更低的发电成本,能够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2. 智能化程度提高: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火力发电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运行,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框架下,全球范围内正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火力发电设备行业也将面临更大的低碳压力,需要通过改进技术和采用清洁能源等方式来减少排放,实现绿色发展。
4. 绿色能源的应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绿色能源在火力发电设备行业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将逐渐与火力发电技术相结合,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发电设备行业细分行业分析发电设备行业共有5个子行业,分别为: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水轮机及辅机制造业、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业。
在发电设备行业的子行业中,锅炉、汽轮机、水轮机和风机四个子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为锅炉主要应用于火电,汽轮机主要应用于火电和核电,水轮机主要应用于水电,风能原动设备主要应用于风电,在这四个发电领域中,存在替代和竞争关系,导致其所使用的设备的制造企业间也存在着类似替代和竞争关系。
发电设备行业各子行业所占比重主要由下游电力行业各子行业供电比重决定。
目前,由于我国电力结构中火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和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在发电设备行业中所占比重仍然是最大的,其次是水轮机及辅机制造业、风能原动设备制造业。
另外,在发电设备5个子行业中,前4个子行业与第5个子行业(发电机组)之间又存在一定的配套关系,这种配套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弱化的上下游关系,因为发电机组是将上述如锅炉、汽轮机等产品进行配套组装后,最终供电厂进行使用的产品。
第一节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一、行业总体情况电站锅炉是火力发电厂成套设备的三大主机之一,是决定电厂运行效益的关键设备。
按燃料种类可分为煤粉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混燃锅炉等。
我国已成为世界电站装备制造和出口大国,是为数不多的具备生产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产量不断增加,但同比增长率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国降低煤电比重,导致电站锅炉的需求减少。
二、行业分布格局国内已有超过20家企业具有成套制造电站锅炉的资质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形成三个梯队,市场竞争较为充分。
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具备批量制造和配套提供600MW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型电站锅炉的能力、占领了电站锅炉的主要市场,重点为国内五大电力集团、中央企业等大型发电企业提供大型成套电站装备;华西能源、无锡华光、济南锅炉、武汉锅炉、杭州锅炉等大中型锅炉制造企业,主要为企业自备电厂、地方发电企业提供600MW以下成套电站锅炉装备,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垃圾发电锅炉、余热锅炉、生物发电等特种锅炉;其余锅炉制其余锅炉制造企业主要提供低参数、小容量锅炉或锅炉部件,占领细分市场,填补区域空缺。
根据对2024年火电行业市场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观察和预测。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火电行业在2024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火电作为中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比于其他清洁能源,火电在供应稳定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中国国内仍然是主力能源。
其次,火电行业将继续面临环境保护和减排要求的挑战。
根据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国将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的能源产业。
在这个背景下,火电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环保设备的投资和运营,以满足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的要求。
此外,火电企业还需要积极采用清洁燃煤技术、提高发电效率等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第三,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火电行业将提高发电效率和运营效益。
目前,中国火电行业存在一部分老化的发电设备,效率较低,而且运行成本较高。
同时,中国的火电发电企业也需要应对电力市场的竞争压力。
因此,火电企业将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新能源的发展将推动火电行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技术不断成熟,其在发电成本和环保性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
因此,火电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积极参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例如投资建设和运营太阳能和风能项目。
最后,火电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将加剧。
中国火电行业的技术和设备已经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企业展开竞争。
随着中国火电行业的发展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继续提升。
同时,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中国火电企业也会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2024年火电行业的市场将面临稳定增长、环境保护挑战、技术升级和国际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只有适应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并加强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火电行业才能在未来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我国发电设备行业细分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 (2)
一、行业总体情况 (2)
二、行业分布格局 (5)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6)
四、行业发展趋势 (6)
第二节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 (6)
一、行业总体情况 (6)
二、行业分布格局 (9)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10)
四、行业发展趋势 (10)
第三节水轮机及辅机制造业 (11)
一、行业总体情况 (11)
二、行业分布格局 (13)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14)
四、行业发展趋势 (15)
第四节风能原动设备 (15)
一、行业总体情况 (15)
二、行业分布格局 (17)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19)
四、行业发展趋势 (20)
第五节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业 (20)
一、行业总体情况 (20)
二、行业分布格局 (24)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26)
四、行业发展趋势 (26)
第一节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
一、行业总体情况
(一)行业运行情况
2014年,电站锅炉制造行业产量实现增长,行业景气度小幅回升,但产能过剩状况未得到显著改善,总体增长动力较欠缺。
2014年中国电站锅炉产量为47.80万蒸发量吨,同比增长1.41%。
从2010-2014年产量变动数据看,2014年实现小幅增长,但仍然低于2012年产量,产量有所回升,但仍然低速发展。
表12010-2014年我国电站锅炉产量情况
单位:万蒸发量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行业规模
2014年,我国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规模继续扩张,企业数量达到814家,比上年增加35家,同比增长4.49%;行业资产规模达到1921.10亿元,同比增长8.88%,增长率小幅下滑;负债规模1248.36亿元,同比增长6.92%;行业资产和负债增速虽比2013年有所回落,但总体仍保持较高扩张速度,扩张规模基本同步。
表22010-2014年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规模情况
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行业经营效益
2014年,受下游需求不振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效益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但较2013年有所改善。
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968.90亿元,增长9.58%,增速小幅下降,较2013年下降2.3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14.81亿元,同比下降0.34%,利润下降速度大幅放缓,盈利空间逐步扩大;行业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大幅上升,达到7.95亿元,同比上升了53.21%,可见亏损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
表32010-2014年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经营效益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行业财务状况
2014年,从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的主要财务指标来看,盈利能力总体有所下降,销售利润率为5.83%,但降幅不大;负债比率小幅下降,但利息保障倍数也小幅下降,为7.66,保障程度一般;发展能力总体上有所恢复,利润负增长程度缩小,资产、销售收入处于较大幅度的增长;营运能力整体有所提高,周转次数上升,运行效率提高。
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
发展能力
营运能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行业分布格局
从我国锅炉产品的产量分布来看,黑龙江、四川两省产量比重均超过25%。
2014年黑龙江排名第一,实现产量16.11万蒸发量吨,占比为33.7%,排名第二的四川占比29.85%,两者合计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六成;上海市产量占比也超过10%,实现产量6.17万吨,占比12.91%;从产量增速来看,主要锅炉生产地区的电站锅炉产量有所下滑明显,这主要是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河南、北京等省市产量增长较快,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产业集中度角度看,电站锅炉生产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东和华北地区,占比依次是:33.7%、29.85%、19.92%、15.59%,总和超过全国产量的99%。
表52014年我国电站锅炉产量分布情况
单位:万蒸发量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800余家,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虽数量较少,但资产规模比重超过半数,规模效应强。
从盈利能力情况看,大型企业的整体实力强,研发投入高,技术进步,拥有较高的销售能力,规模化程度高,因此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空间。
但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长较慢,主要是由于大型企业与下游行业同步率较高,市场反应能力较弱,经营不够灵活。
综合实力行业排名前十位企业有: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所有制以国有企业为主。
四、行业发展趋势
2014年锅炉生产行业实现小幅增长,但总体盈利能力波动有降,2015年锅炉生产行业总体保持稳定,区域分布也不会产生较大变化,属于传统成熟的制造业。
为进一步寻找行业增长点,应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以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能锅炉为例的特种锅炉,将具有较高的增值空间,具有发展潜能。
第二节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
一、行业总体情况
(一)行业运行情况
继2012-2013年连续产量下滑后,2014年汽轮机制造业有所复苏,产量出现增长。
2014年,中国电站用汽轮机产量为8125.69万千瓦,同比增长12.14%。
汽轮机是传统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我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统一规划,结构调整,该行业同时面临机遇和调整,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增长点。
从2010-2014年的产量变动情况看,总产量尚未恢复到2010年,但较2013年已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表62010-2014年我国电站汽轮机产量情况
单位: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行业规模
2014年,我国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数量达到99家,比上年增加4家;行业资产规模达到1099.18亿元,同比下降0.37%,负债规模844.68亿元,上升0.48%;资产负债规模保持稳定,同规模波动。
表72010-2014年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规模情况
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行业经营效益
2014年,受下游需求不振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效益规模明显回落。
1-12月,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520.77亿元,下降11.33%;实现利润总额13.33亿元,同比下降61.53%,降幅较大;行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亏损额达到13.70亿元,同比上升83.45%,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表82010-2014年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经营效益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行业财务状况
2014年,从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的主要财务指标来看,盈利能力略有下降,偿债能力保持平稳,但总体产权比率较高,利润总额下降明显,负增长率61.53%,营运能力相对保持稳定,运行效率较好。
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