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数字黑白超声与彩色血流成像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5
彩超与黑白B超的区别:彩超,全称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
彩超与B超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仪器,而并不是人们想象的类似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机的简单颜色区别, 彩超诊断范围更广,构成上,黑白B超一般只有一个探头,只能检查腹腔;彩超一般3个或以上探头,对于病变可使用不同频率的探头进行探查,更全面的了解病变大小、轮廓以及病变性质。
彩超诊断方式更多,比起单一的黑白B超,彩超功能更多,诊断疾病的途径亦更多,对疾病的诊断亦更明确。
它通常具有B超、M型、脉冲多谱勒、连续多普勒、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法等五种超声诊断方法。
因此,其图像分辨力也优于普通黑白超。
彩超介绍:彩超是一种体外无痛检查诊断技术,它采用适形处理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优良的图像质量,而且该技术通过减少操作环境的变异有助于获取稳定一致的图像。
三维彩色B超是立体动态显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能直观、立体显示人体器官的三维结构及动态、实时地观察立体结构,而以往的二维成像技术只能显示人体器官的某一切面。
三维彩超为临床超声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影像信息,减少了病灶的漏诊,提高了诊疗质量。
迈瑞DC-60彩超
彩超是用自先关技术进行多普勒信号处理,把自相关技术获得的血流信号经彩色编码后实时地叠加在图像上,即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
超声就是成像技术,能直观的显示人体相关的结构及动态、实时地观察人体器官结构,为临床超声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影像信息,减少病灶的漏诊,提高了诊断质量。
临床应用:
适用于心脏、肝、胆、脾、胰腺、妇产科、外周血管、表浅器官(如眼球、甲状腺、乳腺、阴囊等)软组织各种疾病的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参数及要求1.货物名称:全数字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用途说明:2.1.腹部、产科、妇科、心脏、小器官、泌尿、血管、儿科、急诊、麻醉、其它3.★货物要求:3.1.为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产品需经过一定时间市场考验,投标型号需上市销售超过3年(以首次注册证为准)。
4.货物数量:壹套5.交货期限:合同签订后20天6.系统技术规格及概述:6.1.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主机6.2.超声主机具有抽拉式PC键盘、操作面板可左右旋转,上下升降6.3.显示器具有多关机臂,可前后、左右、上下大范围活动(提供证明图片)6.4.数字波束增强器6.5.多倍波束合成6.6.二维灰阶模式6.7.保真成像技术6.8.融合谐波成像技术6.9.M型模式6.10.解剖M型模式6.11.★彩色M型(支持所有探头)6.12.多普勒成像(包括彩色、能量、方向能量多普勒模式)6.13.频谱多普勒成像(包括脉冲多普勒、高脉冲重复频率、连续波多普勒)6.14.组织多普勒成像6.15.支持四维成像6.16.★标配弹性成像6.17.融合宽景成像6.18.空间复合成像6.19.★扩展成像(要求凸阵、线阵、腔内、容积探头均可用)6.20.实时双幅对比成像6.21.实时三同步成像(二维、彩色、频谱实时同步成像)6.22.血流速度标示成像:可以用绿色定量地标识某一或一定速度范围的血流分布,使得超声临床工作者可以准确区分血流的边界与性质,区别正常与异常血流(提供证明图片)6.23.斑点噪声抑制技术6.24.可配置造影成像功能7.系统技术参数及要求7.1.≥19寸高分辨率宽屏彩色液晶显示器7.2.≥10寸高灵敏度防反光彩色触摸屏7.3.★操作面板简洁,操作简单,按键数≤25个(提供实机面板照片)7.4.★探头接口≥4个,容积探头可以在任何一个插口在使用,所有探头接口大小一致,相互通用。
7.5.二维灰阶模式1)数字化声束形成器2)数字化全程动态聚焦,数字化可变孔径及动态变迹,A/D≥12 bit3)接收方式:发射、接收通道≥1024,多倍信号并行处理4)扫描线:每帧线密度≥380超声线5)发射声束聚焦:发射≥8段6)探头:6.1)★阵元:腹部探头及线阵探头最大有效阵元数≥256阵元(提供注册检验报告证明)6.2)腹部大凸阵:超声频率2- 5.0 MHz,基波≥5段变频,最大角度≥95°,最大帧频≥1000帧(提供证明图片)6.3)电子凸阵经阴道:4.0-9.0MHz, 基波≥5段变频,支持谐波≥3段变频,最大角度≥180°,最大帧频≥2000帧(提供证明图片)6.6)腹部容积探头;超声频率4.0-7.0MHz,基波≥5段变频7)预设条件:针对不同的检查脏器,预置最佳图像检查条件8)TGC: ≥8段9)灰阶图:≥21种10)★可视可调动态范围: ≥180 dB,步进≤4dB(提供相邻步进证明)11)增益调节: B/M/D分别独立可调,≥100dB12)伪彩图谱: ≥7种13)★系统最大显示深度≥280mm(提供证明图片),投标产品规定的腹部探头最大探测深度≥280mm(提供注册检验报告证明)14)二维速率:凸阵探头最大视野90°,18cm深度时,帧频≥55帧;相控阵探头最大视野90°,18cm深度时,帧频≥90帧(提供证明图片)15)帧相关≥7级16)斑点噪声抑制≥7级可调17)线阵探头的偏转≥20°18)画中画放大功能(提供证明图片)7.6.M型模式:1)速度:≥4级可调2)M型灰阶:≥23级可调3)M型增益:10-100 dB4)M型伪彩:≥75)具有M型放大功能6)具有解剖M型成像单元,≥3条取样线,360°任意角度和位置调节取样线,凸阵探头及相控阵探头均可实现。
设备技术参数要求1 彩色多谱勒超声波诊断仪包括:1.1 ≥15英寸高分辨率液晶监视器,左右自由旋转,可倾斜,可与操作面板同时旋转及高度调整1.2 二维灰阶成像部件1.3 M 型显示和分析系统1.4 频谱多谱勒显示及分析系统1.5 彩色多谱勒超声波诊断部件1.6 能量多谱勒超声波诊断部件1.7 连续多谱勒显示及分析系统1.8 组织多谱勒成像单元1.9 谐波成像单元1.9.1 具备纯净脉冲反转谐波1.9.2 具备宽带谐波* 1.10 二维和彩色多谱勒实时双幅显示1.11 高分辨率彩色血流成像技术,可提供极高的空间分辨力,同时保证帧频* 1.12 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动态双幅显示时可双幅同时显示穿刺引导线,并可同时显示感兴趣区距体表距离1.13 图像局部放大功能,放大不失帧1.13.1 包括静态和动态放大1.13.2 中心放大和局部放大* 1.14 具备多普勒角度自动校正功能1.15 具备梯形成像功能1.15.1 梯形成像扫描角度可调节≥4档* 1.16 具备实时双幅显示二维图像和慢放图像功能5.1.16.1 慢放速度可实时调节5.1.16.2 慢放速度可达原速度的1/10* 1.17 可配置任意角度M型,冻结前、后均可取M型,M型取样线≥3条,360度旋转,任意位置移动,成人、胎儿均可实现* 1.18 二维模式下可监听多普勒声音2 测量和分析:(B型,M型,频谱多谱勒,彩色多谱勒)2.1 一般测量2.2 产科测量与分析2.3 妇科测量与分析2.3.1 具备专业卵泡测量软件包* 2.3.2 可自动计算卵泡大小及平均值* 2.3.3 具备专业卵泡评估报告,卵泡可自动大小排序2.3.4 报告中每侧显示卵泡≥10 个2.4 血管血流测量与分析(自动、实时显示)2.5 心脏功能测量与分析2.6 乳腺测量与分析5.2.6.1 具备专业乳腺测量软件包5.2.6.2 具备乳腺占位分布图2.7 髋关节角度测量与分析5.2.7.1 可显示基于Graf 分布的髋臼类型3 图像存储与(电影)回放重现单元4 输入/输出信号:4.1 输入: VCR, 外部视频4.2 输出: 复合视频, S---视频5 图像管理与记录装置5.1 超声图像存档与病案管理5.2 USB接口5.3 与DICOM 3.0 兼容技术参数及要求1 系统通用功能1.1 监视器≥15英寸高分辨率彩色液晶显示器, 高分辨率逐行扫描1.2 探头个数: 2个(腹部凸阵探头、弯柄腔内微凸探头)1.3 探头接口≥3个1.4 安全性能:符合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要求2 探头规格2.1 频率: 宽频或变频探头,所有具体成像频率必须在屏幕上显示2.1.1 变频探头基波中心频率可选择≥4种2.1.2 多谱勒可选择≥2种不同频率2.2 类型:凸阵、线阵、相控阵2.3 阵元: 凸阵探头有效阵元数≥256 阵元相控阵探头有效阵元数≥192 阵元线阵探头有效阵元数≥256 阵元22.4 B、D、M兼用:凸阵:B/PWD,B/M线阵:B/PWD,B/M相控阵:B/PWD,B/CWD,B/M2.5 穿刺导向: 探头可选配穿刺导向装置3 灰阶显像主要参数:3.1 探头工作频率范围3.1.1 凸阵、线阵探头具有谐波功能3.1.2 凸阵:超声频率2.0~6.0MHz二维/中心频率最低≤3.0MHz,最高≥5.5MHz,二维/谐波均可以4段变频3.1.3 微凸阵:超声频率3.0~8.0MHz二维中心频率最低≤3.5MHz,最高≥7.5MHz,可4段变频* 3.2 腔内微凸阵探头扫描角度≥120º,弯柄探头,方便穿刺取卵3.3 成像速率凸阵探头,全视野,18cm深,最高线密度,帧速率≥28帧/秒3.4 发射声束聚焦:发射8段3.5 最大扫描深度≥30cm3.6 接收方式:前端发射通道为1024,多波束信号并行处理3.7 数字式声束形成器: 数字式全程动态聚焦,数字式可变孔径及动态变迹,A/D≥12bit3.8 谐波成像基波频率个数≥4,谐波成像与基波成像帧频相同3.9 回放重现: 灰阶图像回放≥10000帧3.10 预设条件:针对不同的检查脏器,预置最佳化图像的检查条件,减少操作时的调节,及常用所需的外部调节及组合调节。
彩色超声波诊断仪技术参数:设备名称:多功能多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进口配件国内组装)数量:壹台设备用途说明:用于全面的腹部、心脏、外周血管、小器官、乳腺科、腔内等检查诊断,满足各专业学科普及医学诊断性超声临床的需求。
系统需具有升级能力的设计,以满足将来扩展临床应用的需求。
主要技术规格及系统概述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包括:1.1彩色监视器:1 5 寸高分辨率彩色液晶显示器,可上下俯仰,左右旋转。
1.2操作键盘:多方向控制转位可达300度。
(附原厂技术白皮书说明)1.3全数字化超宽频带波束形成器1.4超灵敏度宽频带多频探头1.5数字化高分辨率二维灰阶成像单元1.6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部件1.7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 CPA )1.8方向性能量图1.9实时动态频谱多普勒显示及多参数分析系统,并可输入报告系统1.10三同步功能, 可用于除心脏外的所有模式。
1.11组织谐波成像单元, 采用专利的脉冲反相谐波技术, 可与融合成像技术同时使用1.12不同颜色定量标识血管内血流速度大小,具有识别血流边界,湍流、射流的血液标示技术。
1.13 动态范围≥210DB(附原厂技术白皮书说明)1.14 线阵、凸阵和腔内探头具有穿刺功能1.15自适应图像处理技术,提高组织界面和边界回声,支持二维,彩色和多普勒1.16组织灰阶一键优化技术(附原厂技术白皮书说明)1.17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可由LGC和TGC控制1.18自由臂三维技术1.19梯形成像,线阵探头视野扩展15%1.20自适应彩色血流:焦点能够随彩色取样框变化而变化,自动获取较佳的血流图像。
1.21自适应多普勒技术:可以将极细微的一些多普勒信号提取出来,使频谱更敏感更纯净。
(附原厂技术白皮书说明)1.22智能图像优化技术:根据不同的组织,不同体积的病人,不同状态的血流等单键控制仪器的调节来满足临床的需要.1.23 运动负荷组件(选配)1.24能选配脱机版定量分析软件,可以做血管内中膜自动分析测量及感兴趣区域分析。
李勇先生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研发部主任工程师、博士。
在数字超声产品领域,从全数字黑白B超到全数字彩超,迈瑞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突破,在彩超高端技术领域完成了高性能多波束前端设计、血流信号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等众多前沿超声成像技术和先进临床解决方案的设计。
本文结合中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DC-6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一下彩超的前沿数字化技术。
一 发射加权在医学超声成像系统中,发射加权技术是指在超声发射时,各个阵元发射的脉冲波形不相同,这样能够降低发射波束的旁瓣,改善发射波束的质量。
各个阵元发射脉冲可以在波形幅度和波形频率中各不相同。
迈瑞公司的DC-6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数字化技术来控制发射脉冲波形,各个阵元发射脉冲波形的幅度和宽度可以采用数字的方式量化,这样DC-6系统能够非常方便灵活地实现发射加权。
改善发射波束质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图像的横向分辨率和提高图像的对比分辨率。
一般来说,在医学超声成像系统中,图像的横向空间分辨率是由探头发射和接收的波束决定。
而图像的纵向空间分辨率由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的频谱决定。
发射和接收波束一般用主瓣宽度、旁瓣两个特征来衡量。
一般来说,主瓣宽度这个特征决定图像的横向分辨率,而旁瓣这个特征表示了其它区域的组织对该波束的影响。
为了得到较好的对比分辨率,一般超声系统需要有较低的旁瓣。
比如在实际成像中,如果感兴趣图像区域是一个被强反射界面包围的低回声区,比如弱回声的肝脏组织以及强回声的肝包膜。
如果超声系统的旁瓣比较高,那么在弱回声的肝脏组织区域,波束的旁瓣能够接收到强回声的肝包膜信号,肝脏组织的对比分辨率下降。
降低旁瓣可以采用加权的方法来实现,为了达到最优的图像效果,医学超声成像系统一般在发射和接收两个方面实现加权。
发射加权可以通过控制各个阵元发射脉冲的幅度和控制各个阵元发射脉冲的宽度实现。
各个阵元发射电压的幅度不同称为发射幅度加权。
全数字黑白超声与彩色血流成像【摘要】近年来,国外彩色血流成像超声诊断仪(简称彩超)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几乎都进入了全数字领域,这主要得益于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虽然国内的一些知名厂商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有些机型已投放市场,但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及产品的性能与进口产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相比之下,国内的全数字黑白超声技术则比较成熟,有大量产品投放到市场;本文通过对比彩超与全数字黑白超声的主要技术原理,试图阐述一种基于全数字黑白超声框架初步实现彩色血流成像的方法。
【关键词】全数字;黑白超声;多普勒;彩色血流一、全数字黑白超声(一)系统简述全数字黑白超声技术是模拟黑白超声在电子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开始出现的,属于脉冲回波成像技术。
两者都是数字控制单元通过数字发射单元给每个通道(总的通道数量对应换能器阵列中形成一条波束需要参与工作的基元数量)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经放大后转换成高压脉冲信号,再经过高压选择电路连接到换能器,换能器将高压脉冲能量转化为一定频率的声波进入人体组织,从人体组织返回的声波经过换能器逆变换转化为回波小信号,送给接收电路。
声波在人体组织中衰减很快,衰减系数可用分贝值来表示,与距离和频率的乘积成正比,致使人体表面返回信号的幅度远远大于深部组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使用TGC(时间增益补偿)电路,这是超声应用的关键点。
要形成数字控制单元使用的超声数据,模拟超声主要依次经过低噪声前置放大、整序、可变孔径、延时聚焦、TGC、选频(动态滤波)、对数压缩、PGA(可编程增益放大)、检波、低通滤波(LPF)、ADC(模数转换)等处理过程,对于数字超声来说,虽然处理过程的本质都一样,但实现方法是有很大差别的,数字超声技术的原理框架如图1。
数字控制单元在人机交互界面的控制下,将超声数据经过一定的变换,和其它信息一起送往显示器以灰阶显示,称为B模式图像,或者以特定的格式送往其它外部接口。
B超技术参数总结一.黑白超声1灰阶:2分辨率:图象质量:优良的二维黑白图象取决于;1)空间分辨力——细微分辨;空间分辨力系指对血管特定点瞬时速度的检测,与采样容积有关。
采样容积越小,越能反映特定点细微血流的瞬时真实血流速度。
2)速度分辨力——对比分辨;速度分辨力系指对血流速度快速变化的对比分辨能力。
在检测高速血流时还有低速血流信号,或在高速血流后立即出现低速血流,均可适应其变化得于清晰显像。
这与滤白派波器的自适应能力有关。
3)动态分辨力——对比分辨;动态分辨力系指彩色成像的速率——桢速率。
当彩色显示角度变大,深度增加时,桢频会降低,时间分辨能力变差,便无法观察细小的异常血流。
4)灵敏度——对低速血流检测;敏感度系指对低速血流检测的能力及瞬间高速血流准确捕捉的能力。
现已可检测到直径为0.2mm血管内的血流信号,可侧到0.5mm/s的低速血流,并有良好的信噪比。
5)图像均匀性及穿透力;均匀性是指全程声扬均匀一致,它与有效声束直径、发射脉冲能量的脉宽有关。
在全图像区域图像的细微分辨都均匀一致,它与有效声束直径、发射脉冲能量的脉宽有关。
在全图像区域图象的细微分辨都均匀一致(近场、中场、远场)以及图象中部及两侧边缘在彩色显示方式有穿透力高质量的二维灰阶图像。
3)技术功能:有M型,多普勒功能,多种测量能力(距离,面积,周长,体积),多幅图像存多段STC自由控制,动态聚焦,可配宽频探头,变频功能。
4)探头:可配多种探头能力,如:心脏、腹部、凸阵、相控、阴道探头、直肠探头、食道探头、穿刺探头、术中探头、高频探头等等。
5)图像处理器:黑白翻转,图像边缘处理,平滑处理,γ修正等。
二.彩超设备基本技术参数及主要技术1,探头规格:种类有凸阵、线阵、相控阵、腔内、容积、心腔内导管探头、经食道探头。
是否具备宽频多频可变频技术,是否均支持谐波成像功能。
2,全数字化超声成像系统(数字波束形成器)相位矫正、二维阵面聚焦等技术提高图像质量;采用多通道、多波束、多频技术以提高图像帧频,抑制旁瓣,提高分辨力。
超声诊断系统技术参数一、设备名称:全数字化全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二、工件条件:温度:5-35℃,电压范围:220-240V/50HZ三、主要用途:腹部、妇产科、小儿科、小器官、心血管、穿刺介入性超声等四、技术指标(一)系统概述:4.1.1全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全数字化多路波束形成器4.1.2全数字化彩色血流成像单元4.2.3全数字化彩色能量血流成像单元4.1.4全数字化组织谐波成像单元4.1.5全数字化频谱多普勒(脉冲及连续波)显示和分析单元4.1.6全数字化二维灰阶成像及M型显示单元4.1.7解剖M型成像功能4.1.8纯净组织谐波成像功能4.1.9原始数据采集、处理单元(二)主要技术规格及要求:4.2系统通用功能:4.2.1高分辨率彩色逐行专业显示视器215英寸,可上下水平倾斜,左右旋转4.2.2探头接口:2电子探头接口3个,全部激活4.2.4探头个数:浅表探头一个4.5.5全数字化平台,数字化通道25124.5.6数字化声束形成器,动态聚焦,动态变迹孔径可调,多倍信号并行处理,A/D212BIT4.2.7系统动态范围2170DB*4.2.8时间增益控制TGC:8段,水平向增益控制LGC:8段(附图)4.2.9显示方式:B型、D型、C型、M型、B+C、B+D、B+C+D、CDE.B+M、4.2.10主机可实现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双幅实时动态显示功能4.2.11实时、冻结图像均可选择性局部放大,可对实时局部放大的图像进行多普勒取样4.2.12自然组织谐波成像,适用于腔内、腹部、高频探头、组织谐波成像方式(或频率)23种4.2.13动、静态图像存储功能,电影回放2500幅4.2.14显示功能:二维、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M型可同时同屏实时显示*4.2.15解剖M型功能:M型取样线可任意角度调整,任意改变位置,取样线23条,精确分析心功能(附动态图像)4.2.16原始信号处理:图象冻结后增益(二维、彩色)可调整,可继续取多普勒、M型、多普勒角度、基线可重新调整*4.2.17内置穿刺、介入软件包:主机可实现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双幅实时动态显示功能,穿刺引导线具有刻度指示,并可实时显示进针的深度(附图)*4.3探头规格:4.3.1探头技术为宽频带并有多中心频率选择。
B超检查选黑白还是彩色彩色b超和黑白b超的区别超声检查,有黑白,也有彩色。
曾经,黑白超声是主流;现在,彩超已经“枪班夺权”。
与传统的黑白超声相比,彩超在功能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分辨力,自然也更有用武之地。
而黑白超声尽管地位大不如前,也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医生开出的超声检查单,往往是彩超的,对普通患者而言,两种超声最明显的差别恐怕在于价格――彩超收费要比黑白超声贵得多。
有些患者也会因此而困惑:为什么非要我做彩超呢?做黑白的一定检查不出来疾病吗?难道仅仅因为有颜色就贵吗?其实,医生并非要求所有患者都检查彩超,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出选择。
黑白超声――查腹首选一般来说,黑白超声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只配备1~2个探头,只能应用于检查腹腔器官,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子宫及附件,对一些并不需要精确诊断的疾病,如检查一般的胸水、腹水及胆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前列腺炎、肝囊肿、子宫肌瘤等症,用黑白超声即可:早孕、想做流产者,通常也只需检查黑白超声。
但部分患者做黑白超声检查后仍然不能明确诊断,此时可根据需要改做彩超检查。
彩色超声――“无创血管造影”彩色超声结构复杂,多配有3~4个探头,其检查范围远不止腹部,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动脉硬化、血栓等。
浅表组织器官,如甲状腺、乳腺、腮腺、睾丸等的检查都需要做彩超,尤其对一些恶性肿块的诊断极有价值。
而一些腹部检查,如肿瘤、阻塞性黄疸、肝硬化、宫外孕、血管性病变等,医生也会建议使用彩超,甚至通过造影以便更准确诊断疾病。
需了解子宫、卵巢、输卵管和前列腺的细微结构者,则要做经阴道或经直肠彩超。
如需要脐带血流状况,或中晚期妊娠时需要明确是否存在脐带绕颈情况,应选择彩色超声。
与单一的黑白超声相比,彩超功能更多,图像分辨力更优,诊断疾病的途径更多,对疾病的诊断亦更明确,所以又有“无创性血管造影”美称。
此彩非彼彩一些患者以为彩超出来的图像都是彩色的,如同彩电一样。
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史近10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压电陶瓷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使图像质量和分辨率越来越高,超声诊断范围和信息量不断扩充。
当前超声诊断已从单一器官扩大到全身,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模拟到全数字化,从单参数到多参数,从二维到三维显示,多普勒彩色血液显示代替了创伤性导管检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科学——介人性超声学,大大扩充了超声诊断治疗范围,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和信息量。
由于其损伤性小,电离辐射轻,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所接受,目前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成像技术。
所以,超声诊断设备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
世界上的超声诊断设备生产国有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韩国和中国。
美国、日本生产的超声诊断设备占世界超声诊断设备的70%。
1995年世界超声诊断设备市场达20亿美元。
仅1998年我国即进口超声设备2242.l万美元,出口超声设备2163.3万美元。
超声成像设备大致可分为通用型、心脏科和小器官/血管用等三类。
不难看出超声诊断设备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中、高档超声诊断设备。
下面介绍几种超声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全数字化技术。
全数字化技术带来了图像的高质量,使超声成像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987年美国ATL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前端全数字化超声诊断系统以来,该技术已成为现今超声诊断系统最先进的平台。
全数字化技术的关键是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声束形成及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再与工作在射频下的高采集率AjD变换器及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结台起来形成数字化的核心。
它包括有三个重要技术:(1)数字化声束形成技术;(2)前端数字化或射频信号模数变换技术;(3)宽频探头和宽频技术。
前端数字化后,分辨率改善30%,动态范围增加48 dB,随机噪声降低1/3。
超高密度阵元(512、1024阵元)探头,并可使探头的相对带宽超过80%。
黑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是在频谱多普勒(Spectral Dopple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多普勒原理进行血流显像的技术,有关频谱多普勒的理论,在本书的有关章节已有论述。
与频谱多普勒相比,黑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是多普勒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重大发展,从只能逐点取样测血流速度发展到用伪黑色编码信号显示血流的流动,使多普勒技术能更直观地显示血流的流动方向、流动速度、流动范围、血流性质、有无返流、分流等。
黑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于l 982年由日本的Namekawa、Kasai及美国的Bommer最先研制成功,日本Aloka公司于1982年生产第一台黑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日本尾本良三最早报导了此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
此后,黑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1986年开始用于周围血管血流成像,1987年开始用于腹部器官,1988年开始用于颅脑血流成像。
现在,黑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血流成像,已成为超声诊断不成缺少的技术。
黑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重要性在于它能无创、实时地提供有关血流的信息,而这是X线、核医学、CT、MRI以及PET等所做不到的。
第1节工作原理黑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显示方式属于二维技术。
血流的黑色信号叠加在二维超声显像图上。
现在的超声诊断仪都用自相关技术作信号处理,以获得血流的二维多普勒信号。
黑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与频谱多普勒分歧,每帧图像有32~l28条扫描线,每条扫描线有250~300个取样点,每帧图像内有10,000个以上的取样数据,为了实时成像,必须在几十毫秒内处理这些数据,因此必须采取比傅立叶(Fourier)分析更快的自相关技术。
一、自相关技术自相关技术能在约2ms内处理大量的多普勒频移数据,并计算出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和速度方差,但须注意所计算的是每一瞬间内若干频率信号的平均速度,不克不及得出取样部位瞬时流速的分布范围,因此也不克不及得到瞬时的最大流速。
B超基本术语解释B模式是用亮度(Brightness)调制方式来显示回波强弱的方式,也称作"断层图像”,即二维灰阶图像。
M模式是记录在某一固定的采样线上,组织器官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纵向运动的方法。
B/M模式是显示器上同时显示一幅断层图像和一幅M模式图像的操作模式。
体位标志是为标志当前超声所探测的身体部位而设的身体部位的图形标志。
字符一组数字和字母及其它符号,用来对超声图像加入注释。
探头是电声换能片,在超声扫描时,它将电发射脉冲信号转换成超声脉冲信号,也将超声回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DSC是"数字扫描转换器"的缩写,是一个数字集成存贮器,它能存贮超声信号并把它们转化为TV扫描信号。
动态范围是指回波信号不被噪声淹没,并且不饱和,能放大显示的输入(电压等等)范围。
电子聚焦适当安排换能器阵各阵元的激励信号,实现声束聚焦的技术。
多段聚焦在不同探测深度进行电子聚焦,聚焦数的增加可使图像更加清晰。
增强是一种增强图像边缘以使图像组织边界更清晰的功能。
Far Gain(远场增益)是补偿超声波随探测点深度增加而衰减用的增益。
Near Gain(近场增益)是一种控制在距换能片不超过3cm的区域内的回波强度的功能。
帧相关是一种滤除噪声,对图像进行平滑的功能。
扫描速度指M模式图像每秒内的水平移动的距离,在这里指的是一幅图像从左边扫至右边所需的时间。
ZOOM(倍率)是一种放大图像的功能。
冻结是使实时显示的超声图像静止不动的功能。
全数字化超声诊断仪采用数字声束形成技术,在接收模拟人体信号的过程中,探头将信号进行数字化编码,使信号完全数字化,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质量。
通常理解,凡具有4个聚焦点的超声诊断仪则应是数字化超声。
通道可等同于物理通道。
对接收通道而言,通道即指具有接收隔离、前置放大、TGC控制等具体电路的硬件。
在多声束形成技术中,每一物理通道(对应一个阵元)将分为多个虚拟通道(或称逻辑通道),产生不同的延迟时间后与相邻的阵元信号相加,形成不同的声束成像帧率成像帧率取决于成像设备的性能、是否使用多声束形成技术和探测深度,其中探测深度对成像帧率起决定性的作用。
全数字化彩色(cǎisè)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一、设备(shèbèi)名称: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系统(xìtǒng)二、设备用途(yòngtú)说明:主要应用于腹部、心脏(xīnzàng)、外周血管、浅表器官、泌尿、妇产科等临床超声诊断,具有全身应用功能及诊断研究,具备持续升级能力,原装机。
三、主要规格及系统概述(一)诊断仪包括1、全数字化声束形成器,数字化通道数:≥2048;2、动态范围≥190dB;3、监视器:≥17″高分辨率医用液晶彩色监视器,无闪烁,不间断逐行扫描,自由臂设计,全方位方向可调节,操作面板可上、下、左、右任意调节。
4、组织二次谐波成像单元,三档调节;5、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图/能量图/方向能量图;6、双幅动态图像显示及实时彩色对比模式(二维和彩色实时对比模式);7、智能化多普勒单元:自动校正多普勒取样线与声束的夹角;8、二维灰阶/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实时三同步显示;9、一键图像智能优化功能,可以作用于二维、多普勒;10、自动实时多普勒包络及多参数分析;11、高分辨率M型成像及解剖M型:取样线可进行360度旋转;12、实时空间复合成像技术:同时作用于探头发射与接收,极大(jí dà)减少声影等伪像而显著提高图像质量,发射扫描线角度≥5个,要求凸阵探头(tàn t óu)、线阵探头分别显示;(要求(yāoqiú)分别附图片)13、XRES自适应图像处理(tú xiànɡ chǔ lǐ)技术(斑点噪音抑制技术)14、一体化的剪贴版功能:在监视器上直接以缩略图存储和回放动态及静态(jìngtài)图像;15、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16、系统须具备外周血管中内膜自动测量与分析技术(取样框方式);17、像素级别图像优化技术:提高细微显像能力,可以应用于所有应用条件;18、侧向增益补偿技术:通过按键有效对心脏等大脏器侧壁显像时进行增益调节,克服声衰减;19、主机≥200GB硬盘图像数据存储,具备可读/写DVD光盘刻录(二)测量和分析:(B型、M型、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1、一般腹部、浅表器官测量和计算功能2、心脏测量和计算功能(1)系统须具备在二维、M型、多普勒模式下具有全面的测量计算项目及心功能分析功能(2)系统须具有DTI多普勒组织成像,频谱图DTI-PW测量计算功能3、外周测量与分析功能4、多普勒血流测量与分析5、腹部、产科测量与分析6、全方位二维360度任意(rènyì)角度解剖线测量(三)图像存储(cún chǔ)与(电影)回放重现(四)输入/输出(shūchū)信号:1、输入:VCR、外部视频(shìpín)、RGB彩色视频2、输出:复合(fùhé)视频、RGB彩色视频、S-视频、DVI、USB接口(≥5)(五)图像管理与记录装置1、一体化超声图文管理工作站2、黑白视频打印机一台3、主机内置全数字化硬盘容量为≥200GB及内置一体化DVD刻录机4、外置中文工作站一套(彩色激光打印机、品牌电脑、≥17寸TFT液晶显示器、)5、净化交流电源一台≥3000伏安四、技术参数及要求:(一)系统通用功能1、可激活的成像探头接口数量:≥4个2、安全性能:符合国家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要求;(二)探头要求1、探头个数:3个,凸阵探头、线阵探头、相控阵探头各1支2、超宽频带探头, 高频探头中心频率>7.5MHZ3、全频宽频带探头,频率覆盖范围1~15MHz4、心脏相控阵探头:探头频率2.0~4.0MHz5、腹部凸阵探头:探头频率2.0~5.0MHz6、线阵探头(tàn tóu):探头频率3.0~12.0MHz(具有梯形(tīxíng)扩展功能)7、腹部扫查凸阵探头(tàn tóu)最大穿透深度≥300mm8、具备专业的穿刺(chuāncì)引导软件;(三)二维显像参数(cānshù)(扫描深度≥30cm)1、成像速率:凸阵探头,全视野,17cm深时,显示帧频≥30帧/秒;相控阵探头,扫描角度85度,17cm深时,在最高线密度下,帧速率≥50帧/秒;2、扫描线:每帧线密度≥230超声线3、发射声束聚焦:发射≥8段4、数字化声束形成器:连续动态聚焦,可变孔径及动态变迁5、预设条件:针对不同的检查脏器,预置最佳化图像的检查条件,减少操作时的调节,及常用所需的外部调节及组合调节6、增益调节:B/M可独立调节,STC分段调节(四)频谱多普勒1、B/D兼用:线阵: B/PWD;凸阵: B/PWD;相控阵:B/PWD/CWD;2、最大测量速度:PWD正或反向血流速度≥±7.6m/s;CWD血流速度≥±10.2m/s3、最低测量速度:≤1mm/s(非噪音信号)4、显示方式B/D, B/CW, B/HPRF, B/M、B/B、B/CFI/M, B/CFI/D等5、显示控制:反转显示(左/右;上/下)、零移位、B-刷新、D扩展、B/D 扩展,局放及移位(五)彩色多普勒1、显示方式:速度(sùdù)图、方向性能量(néngliàng)图;2、二维图像/频谱多普勒/彩色(cǎisè)血流成像三同步显示3、扫描帧频(zhēn pín):凸阵探头17cm深时,在最高线密度(mìdù)下,扫描帧率≥10帧/秒;相控阵探头,扫描角度80度,17cm深时,在最高线密度下,帧速率≥15帧/秒;4、显示位置调整:线阵扫描感兴趣的图像范围:-20°——+20°5、彩色增强功能: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方向能量图五、备件、专用工具、资料及其它1、备件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卖方应在全省境内方便的地点设置备件库,存入所有必须的备件,并保证10年以上的供应期2、提供设备维护的专用工具3、资料4、操作手册一套5、设备的运行、安装使用环境要求6、技术服务7、设备安装后,医院按国际和国家标准及厂方标准进行质量验收。
全数字黑白超声与彩色血流成像【作者】刘兴仁,宋成利,尹红健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 200093)【摘要】近年来,国外彩色血流成像超声诊断仪(简称彩超)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几乎都进入了全数字领域,这主要得益于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虽然国内的一些知名厂商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有些机型已投放市场,但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及产品的性能与进口产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相比之下,国内的全数字黑白超声技术则比较成熟,有大量产品投放到市场;本文通过对比彩超与全数字黑白超声的主要技术原理,试图阐述一种基于全数字黑白超声框架初步实现彩色血流成像的方法。
【关键词】全数字;黑白超声;多普勒;彩色血流一、全数字黑白超声(一)系统简述全数字黑白超声技术是模拟黑白超声在电子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开始出现的,属于脉冲回波成像技术。
两者都是数字控制单元通过数字发射单元给每个通道(总的通道数量对应换能器阵列中形成一条波束需要参与工作的基元数量)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经放大后转换成高压脉冲信号,再经过高压选择电路连接到换能器,换能器将高压脉冲能量转化为一定频率的声波进入人体组织,从人体组织返回的声波经过换能器逆变换转化为回波小信号,送给接收电路。
声波在人体组织中衰减很快,衰减系数可用分贝值来表示,与距离和频率的乘积成正比,致使人体表面返回信号的幅度远远大于深部组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使用TGC(时间增益补偿)电路,这是超声应用的关键点。
要形成数字控制单元使用的超声数据,模拟超声主要依次经过低噪声前置放大、整序、可变孔径、延时聚焦、TGC、选频(动态滤波)、对数压缩、PGA(可编程增益放大)、检波、低通滤波(LPF)、ADC(模数转换)等处理过程,对于数字超声来说,虽然处理过程的本质都一样,但实现方法是有很大差别的,数字超声技术的原理框架如图1。
数字控制单元在人机交互界面的控制下,将超声数据经过一定的变换,和其它信息一起送往显示器以灰阶显示,称为B模式图像,或者以特定的格式送往其它外部接口。
灰阶数据图1. 全数字黑白超声原理框架图1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边的内容统称为模拟前端(AFE),已经可以使用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中间和右边的内容分别统称为数字波束形成、数字波束处理,后两部分是全数字超声的核心,一般都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实现,由于FPGA容量和扩展功能的不断增加,数字发射单元和大部分数字控制单元的内容都可用它来实现。
全数字超声的ADC在检波之前紧靠TGC之后,需要将模拟载波信号进行数字量化,使得采样频率高,相应的数字处理复杂,需要的逻辑资源数量很大,模拟超声的ADC在检波之后,采样的是通过检波去除了载波的模拟包络信号,采样频率低,对ADC的性能要求不高,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二)主要技术1.数字波束形成。
机械扇扫探头只有一个基元,图像质量很差,已经很少见到,一般超声产品的探头(换能器)都是由很多基元构成的,如64、80、128、256甚至更多,为了提高图像质量,产生一条扫描线需要较多的基元,但为了节约成本,一般也不使用全部的基元,而是使用相应的通道数,然后通过高压选择电路连接到换能器,另一方面,为了获得较好的分辨率,对每个通道的超声波要给予不同的延时进行发射聚焦,相应地,对返回来的小信号进行一定处理之后也要进行接收聚焦,这就是需要整序和延时聚焦的原因,在全数字超声技术中,延时聚焦用初始延时和动态延时来实现,动态延时是指每隔一定时间再进行一次微小的延时调整,能够达到全程动态聚焦的效果,优于模拟超声。
这些通道的声场叠加形成一条波束,在声场叠加过程中,越是偏离中心基元位置的通道,其指向性越差,贡献也就越小,因此要对每个通道乘以不同的加权系数,称之为动态孔径。
整序贯穿在初始延时、动态延时、动态孔径每个处理过程,这一点不同于模拟超声。
通道求和是把动态孔径处理后的每个通道信号直接相加。
2.数字波束处理。
波束形成通道求和产生的数据进入数字波束处理过程。
黑白超声的发射激励大都是一个或两个矩形脉冲,或者近似正弦波脉冲,都是宽带信号,换能器基元产生的声波也是以特征频率(Fosc)为中心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宽带信号,比如中心频率3.5MHz带宽60%的探头,产生的声波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2.45MHz~4.05MHz,而不同频率的成分经过人体组织返回到换能器后其衰减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首先就要进行选频,即动态滤波,滤波器的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达到选频目的,靠近换能器的时间段为高频信号有效,越往深部组织,有效信号的频率越低。
同模拟超声一样,检波的目的是去除载波频率。
对数压缩目的是把检波输出数据的动态范围压缩到后处理或显示器的动态范围。
虽然已经去除了载波频率,对数压缩输出数据的传输频率仍然很高,但数据本身已经是频率很低的包络信号,基本在1KHz以下,后处理或显示也没有办法适应高传输频率的数据,因此要进行数据抽取,最后进行空间滤波,也可包括时间滤波,采用低通滤波器(LPF)设计,滤除高频信号和比较尖锐的噪声信号,使最终产生的图像比较柔和。
二、彩色血流成像(一)系统简述黑白超声的探测对象是人体组织或慢速运动器官返回的超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幅度信息,其动态范围一般在80-100DB,由血流返回的电信号幅度更小,比组织器官要低40DB-60DB,因此黑白超的处理技术是没有办法检测到血流的,只能看到血管壁,血管内的血流显示为底噪声或更暗的黑底色。
彩色血流成像(CFI)是在黑白超声的感兴趣区域应用多普勒技术探测血管内各点的血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进行显示,以判断血流是否正常,因此它是脉冲回波成像技术和多普勒成像技术的结合。
根据多普勒原理,声源产生的声波遇到运动物体后,返回的声波频率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运动物体向着声源运动,则频率升高,反之则频率降低,使用一定的方法从回波幅度信息中提取出改变的频移量,用来估算速度,并用一定的颜色和亮度显示,比如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流动,蓝色表示血流背向探头流动,速度越大则颜色越深,这些就是用多普勒技术研究彩色血流成像的主要手段。
多普勒技术分为连续波多普勒(CW)和脉冲波多普勒(PW)。
CW是指从一个基元连续发射某一频率的正弦波,从另一个基元接收回波信号,检测出回波信号的频移,由于没有距离分辨能力和速度限制,可以检测高速血流,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单独的CW设备。
PW是指从一个基元按一定重复频率(PRF)发射某一脉冲宽度的激励波形,脉冲宽度远远小于重复周期,使用同一个基元接收回波信号,有距离分辨能力,这些特性类似脉冲回波成像技术,因为发射完成之后要迅速切换到接收状态,所以要求换能器基元具有较高的阻尼,但同时也降低了灵敏度。
在每个重复周期中,PW选择一定时间长度的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多普勒处理,检测频移,这个时间长度称之为GATE,也称距离选通门时间,该时间一般是发射脉冲宽度时间的几倍,GATE和发射脉冲宽度之和乘以二分之一声速称为采样容积长度,为了获得好的距离分辨率,应当使该时间等于发射脉冲宽度时间。
根据GATE和发射脉冲之间的延时,可以确定探测距离。
从一个采样容积的大量的回波数据中进行频移检测,然后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作为分析工具,将频率信息(包含方向信息)以频谱图(也称声图)的方式进行显示,称为频谱多普勒成像,也可供后续处理进行轮廓检测、包络分析等,这是PW的主要任务,当然也很耗费资源,需要大量的数据运算,因此不可能对多个采样容积同时处理及实时显示。
在PW中,PRF是个很重要的指标,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检测到的最大频移是PRF的一半,它对应了最大检测速度,如果要提高最大检测速度,PRF就必须提高,但同时也会带来探测深度的降低,因此PRF和最大检测速度是矛盾的,但两者的乘积是一个与Fosc相关的常数。
由于PRF的限制,PW只能用来检测低速血流。
彩色血流成像实际上是在B图像中选择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感兴趣区域进行多普勒处理,做简单的频谱分析,检测血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求出方差(也称带宽),如果某一点存在血流则显示速度信息,否则该点就显示脉冲回波信息(灰阶信息),这个判断过程称为优先编码。
要完成速度检测,一般需要对同一个波束连续发射3-16次,通常取8次。
血液主要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对多普勒频移的主要贡献是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对超声波的散射,如果把彩色血流成像中某一点的血流速度信息改为血流能量信息,不关心速度方向,只关心多普勒能量,实际上表示了血管内红细胞的数量或密度,则称之为能量多普勒成像。
一个完整的彩色血流成像系统包括B模式图像、血流速度成像、频谱多普勒成像、能量多普勒成像,在这里对后两者不做更多的介绍。
(二)主要技术1.正交解调和速度评估。
由于FFT不能达到实时要求,CFI的速度检测必须采取另外的方法,这些方法从类型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窄带方法,也称相位域(PD)方法,另一种是宽带方法,也称时域(TD)方法。
PD方法是从同一个点的两次采样数据(每个PRF对同一个点采样一次)中求出相位变化,然后转变为频率,再进行速度评估;一般用正交解调的方法产生实部和虚部,再用它们方便地求出相位。
正交解调是将输入信号分别乘以正弦和余弦函数,产生相差为90度的两个信号,再通过低通滤波产生实部和虚部。
TD方法是把一个采样容积内的数据和前一个PRF对应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这些数据寻找一种被称为交叉相关函数的最大值来找出时间偏差,计算目标物体的运动,进行速度评估,因此TD方法不需要正交解调。
由于TD方法利用采样容积内的数据特性找出时间偏差,而不是两次采样容积之间的同一点数据的相位偏移,因此TD方法不受PRF的限制,可以检测较高速度的血流,如果要检测更高速度的血流,还是要使用CW。
在PD方法中进行速度评估主要采取自相关(ACE)技术,在TD方法中进行速度评估主要采取交叉相关(CCE)技术。
PD方法的原理框架如图2,TD方法的原理框架如图3.2.静态回波消除器。
简称DLC。
由于回波信号中既有来自于静止或类似静止的组织器官的强反射信号,也有来自于运动血流的微弱散射信号,必须要想办法去除强反射信号,静态回波消除器用来达到这种目的。
实际上,静态回波消除器的概念也就是常说的壁滤波器,它用当前信号减去前一个PRF对应的信号,从而消除了静止物体的信号,而运动物体的信号是变化的,从而得以保留下来。
3.优先编码。
显示速度信号还是灰阶信号的判定称为优先编码,实际上,这是人为抑制过程,因为两者是重叠显示的,只能选其一。
常使用的判定阈值包括:多普勒信号幅度阈值、速度阈值、最大回波强度阈值、多普勒带宽阈值。
速度信息图2. PD方法原理框架速度信息图3. TD方法原理框架三、结语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CFI只是将图1中的波束处理部分变为多普勒处理的速度检测,然后供数字控制单元根据优先编码原则判定显示血流速度还是显示灰阶,如果全数字黑白超声使用FPGA来实现数字波束形成和数字波束处理,只要FPGA有充足的容量资源,就可以增加流速检测模块(如图2或图3),实现彩色血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