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计算题
- 格式:doc
- 大小:372.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把5 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全长的________,每份长________。
【答案】; m【解析】【解答】1÷8=,5÷8=(m)故答案为:;m【分析】将这根绳子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则每份占全长的;每份的长度=总长度÷总段数,将对应的数字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2.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答案】>;=;>【解析】【解答】>,=,>故答案为:>;=;>【分析】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先找其最小公倍数,再进行同分,则分子大的分数值大。
据此进行计算比较大小即可。
3.工程队8天修完一段9千米的路,平均每天修了这段路的()。
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平均每天修了这段路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把这条路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8天修完就是平均分成8份,每天修1份,也就是每天修这段路的。
4.计算用()作公分母最简便。
A. 108B. 216C. 36D. 18【答案】 C【解析】【解答】解: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所以用36作公分母最简便。
故答案为:C。
【分析】可以用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作为公分母,但是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是最简便的。
5.把的分子减去20后,要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A. 减去20B. 增加20C. 减去36【答案】 C【解析】【解答】解:把的分子减去20后,要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54-54÷3=36。
故答案为:C。
【分析】把的分子减去20后,分子变成了30-20=10,相当于把分子缩小3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要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缩小3倍。
6.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把一个分数约分,用2约了两次,又用3约了一次,得,原来这个分数是________.(分数,先填分子,后填分母)【答案】【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依次乘3、2、2即可得到原来的分数。
2.里有________个【答案】 325【解析】【解答】解:,所以共有325个。
故答案为:325。
【分析】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把假分数化成分母是140的分数,再根据分子确定分数单位的个数即可。
3.分母是16的最小真分数是________,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最小带分数是________。
【答案】;;;1【解析】【解答】解:分母是16的最小真分数是,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故答案为:;;;【分析】最小真分数的分子一定是1,最大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1,最小假分数的分子等于分母,最小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是1,分数部分的分子也是1。
4.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90米.要修的这条路全长________米。
【答案】1200【解析】【解答】90÷()=90÷=90×=1200(米)故答案为:1200【分析】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了全长的=,少修90米,少修长度÷少修长度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全长。
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B. 假分数都比1大C. 求无盖长方体纸箱所需材料的多少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D. 2是偶数,也是质数;9是奇数,也是合数。
【答案】 B【解析】【解答】解:假分数大于等于1。
故答案为:B。
【分析】假分数是指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数,当分子等于分母时,这个数就是1。
6.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是()。
A. 1B. 真分数C. 假分数【答案】 B【解析】【解答】解:两个真分数的乘积一定小于1,一定都是真分数。
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子是6 的假分数有________个,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答案】 6;;【解析】【解答】解:分子是6 的假分数有,,,,,一共6个,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1)已知:A=2×3×5B=3×5×7则:[A,B]=________(2)已知:A=2×2×5[A,B]=2×2×5×7则:B=________×5×________【答案】(1)210(2)2;7【解析】【解答】(1)已知:A=2×3×5B=3×5×7则:[A,B]=2×3×5×7=210.(2)已知:A=2×2×5[A,B]=2×2×5×7则:B=2×5×7.故答案为:(1)210;(2)2;7.【分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把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它们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3.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 5 ________【答案】>;=;=;<;>;<【解析】【解答】解:第一个是假分数,第二个是真分数,所以;;;,所以;第一个是带分数,第二个是真分数,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分析】假分数、带分数都比真分数大;分母不相同,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大小。
假分数和带分数比较大小要先统一然后比较大小。
4.计算用()作公分母最简便。
A. 108B. 216C. 36D. 18【答案】 C【解析】【解答】解: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所以用36作公分母最简便。
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答案】;【解析】【解答】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分析】最大真分数是分子比分母小于1的分数,最小假分数是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
2.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90米.要修的这条路全长________米。
【答案】1200【解析】【解答】90÷()=90÷=90×=1200(米)故答案为:1200【分析】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了全长的=,少修90米,少修长度÷少修长度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全长。
3.和这两个分数()。
A. 意义相同B. 分数单位相同C. 大小相同【答案】 C【解析】【解答】和这两个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都不同,但是它们的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所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都不同,将约分可得,据此解答。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B. 假分数都比1大C. 求无盖长方体纸箱所需材料的多少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D. 2是偶数,也是质数;9是奇数,也是合数。
【答案】 B【解析】【解答】解:假分数大于等于1。
故答案为:B。
【分析】假分数是指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数,当分子等于分母时,这个数就是1。
5.五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有3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C【解析】【解答】3050=故答案为:C【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值。
6.分母是6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A. B. 1 C. D. 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解答】=1。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母是6的最简真分数有,,要求它们的和,用加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7.分数单位是的所有真分数一共有()个.A. 3B. 5C. 4D. 6【答案】 B【解析】【解答】分数单位是的所有真分数有、、、、,一共有5个。
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 =________________【答案】;2【解析】【解答】解:====6.4-3.375+3.6-4.625=(6.4+3.6)-(3.375+4.625)=10-8=2故答案为:(1);(2)2。
【分析】(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根据分数基本性质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进行计算;(2)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数的分母,再把商写成小数的形式;计算时,利用凑整数法,可以使运算简便。
2.把一个分数约分,用2约了两次,又用3约了一次,得,原来这个分数是________.(分数,先填分子,后填分母)【答案】【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依次乘3、2、2即可得到原来的分数。
3.填空.(从小到大填写,先填分子,后填分母)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答案】;;;;2【解析】【解答】解:根据最简真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它们的和是。
故答案为:;2【分析】最简分数就是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由此确定这些分数并把这些分数相加即可。
4.一个带分数,它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质数,分数部分的分母是6,分子是最小的非0自然数,这个带分数是________【答案】【解析】【解答】解:最小质数是2最小非0自然数是1,所以这个带分数是5.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A项中,=;B项中,=;C项中,=;D项中,=0.65。
综上,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故答案为:D。
【分析】有限小数是指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
6.下面分数中,与相等的是( )。
【精品】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填上适当的分数.361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2130毫升=________升【答案】;【解析】【解答】361平方分米=361÷100=平方米,2160毫升=2130÷1000=升【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升=1000毫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各个数字即可。
2.在长240米的马路两旁每隔4米载着一棵树(首尾都栽),现在要改成每隔6米栽一棵。
共有________棵不需要移栽。
【答案】 42【解析】【解答】解: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公路一旁不需要移栽的棵树:240÷12+1=21(棵)公路两旁不需要移栽的棵树:21×2=42(棵)故答案为:42。
【分析】先算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即可得出改成间隔4米或间隔6米会重复栽的棵树是间隔12米栽的树木,再按照植树问题中栽的棵树=总长度÷间隔数+1解答即可。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B. 假分数都比1大C. 求无盖长方体纸箱所需材料的多少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D. 2是偶数,也是质数;9是奇数,也是合数。
【答案】 B【解析】【解答】解:假分数大于等于1。
故答案为:B。
【分析】假分数是指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数,当分子等于分母时,这个数就是1。
4.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12,这样的分数有( )个。
A. 2B. 3C. 4D. 5【答案】A【解析】【解答】解:分子和分母的和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共2个。
故答案为:A【分析】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且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5.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是()。
A. 1B. 真分数C. 假分数【答案】 B【解析】【解答】解:两个真分数的乘积一定小于1,一定都是真分数。
故答案为:B。
【精品】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把36个文具盒和45支笔分别平均分给若干名小朋友,且保证分到文具盒和笔的人数相同,最多能分给________人,每人分到________个文具盒和________支笔。
【答案】9;4;5【解析】【解答】36=4×9;45=5×9;最多能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到4个文具盒和5只笔。
故答案为:9;4;5.【分析】36和45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最多分的人数,总数÷分的人数=每人分的个数。
2.把、、、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答案】【解析】【解答】解:,,,所以。
故答案为:。
【分析】把化成分子是2和3的分数,然后根据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从小到大排列即可。
3.分母是16的最小真分数是________,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最小带分数是________。
【答案】;;;1【解析】【解答】解:分母是16的最小真分数是,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故答案为:;;;【分析】最小真分数的分子一定是1,最大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1,最小假分数的分子等于分母,最小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是1,分数部分的分子也是1。
4.下面分数中,与相等的是( )。
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A、;B、;C、;D、。
故答案为:D。
【分析】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然后找出与这个分数相等的分数。
5.下面四幅图,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A. B. C. D.【答案】 C【解析】【解答】解:C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A、B、D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指的是把一个总量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2份的量。
6.下列各数中,不小于的是()。
A. 1B.C.【答案】 C【解析】【解答】解:A:1<;B:;C:,所以C不小于。
【精品】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按要求写出分数.以5为分母的所有真分数是________以3为分子的所有假分数是________.【答案】;【解析】【解答】以5为分母的所有真分数是,,,;以3为分子的所有假分数是和【分析】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是等于分母的分数。
2.把36个文具盒和45支笔分别平均分给若干名小朋友,且保证分到文具盒和笔的人数相同,最多能分给________人,每人分到________个文具盒和________支笔。
【答案】9;4;5【解析】【解答】36=4×9;45=5×9;最多能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到4个文具盒和5只笔。
故答案为:9;4;5.【分析】36和45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最多分的人数,总数÷分的人数=每人分的个数。
3.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分母的乘积是12,这个分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解析】【解答】解:这个分数是或。
故答案为:;。
【分析】乘积是12的两个数有:1和12、2和6、3和4,最简真分数是指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不能再约分,而且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
4.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答案】>;=;>【解析】【解答】>,=,>故答案为:>;=;>【分析】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先找其最小公倍数,再进行同分,则分子大的分数值大。
据此进行计算比较大小即可。
5.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5,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B. bC. 5D. a×b【答案】 A【解析】【解答】解:a是b的5倍,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a。
故答案为:A。
【分析】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6.大于小于的分数有()个.A. 5B. 4C. 无数【答案】 C【解析】【解答】大于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故答案为:C.【分析】在两个分数之间有无数个分数,据此解答.7.下面四幅图,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A. B. C. D.【答案】 C【解析】【解答】解:C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A、B、D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数学】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口?31.五(1)班彳的同学借了《儿童文学》,江的同学借了《聪明屋》. 人」的同学借了《少年时代》,16的同学借了《漫回世界》,还有1G的人看《笑林》.借阅刊物的同学一样多?【答案】《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2 2 -r 2 13 3 + 3 1【解析】【解答】解:10 1。
+ E3, 15『3/3 J,所以借阅《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刊物的同学一样多。
故答案为:《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第二个和第三个两个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然后判断哪些图书借阅的人数一样多。
2. 一个分数用2约分了2次,用3约分了1次,得到的最简分数是i.求原来的分数是36【答案】不3 3 X 3 X 2 X 2 36【解析】【解答】解:7 1 X 3 X 2~X 2 一总36故答案为:出【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分数。
3、2、2即可求出原来的2005 2006 2007a 二b — e 二3.如果‘2006, 必:,2008,那么a , b , c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答案】c; a\2005 I 2006 1 200^ 1 1 J【解析】【解答】a=H加=1与而,b=200:=1-2007, c=^拓=1砺i ,因为五访〈互访v砺,所以avbvc,即最大的是c,最小的是a.故答案为:c; a.【分析】首先将a、b、c拆分,再根据拆分后所得分数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再用1分别减去这几个分数得出1减去大的数差小,减去小的数差大,进而得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4. 1路和2路公共汽车早上7时同时从起始站发车,1路车每隔6分钟发一辆车,2路车每隔7分钟发一辆车。
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
【答案】7时42分或7: 42【解析】【解答】6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6 X 7=42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7时+42分=7时42分.故答案为:7时42分或7: 42。
小学奥数教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计算题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________.
【答案】10
【解析】【解答】解:3+6=9,9÷3=3;5×3-5=10,分母应加上10。
故答案为:10
【分析】先计算现在的分子,然后计算分子扩大的倍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后计算分母应加上的数即可。
2.一块长90cm、宽42cm的长方形铁皮,把它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的相同的正方形铁片,且没有剩余,那么正方形铁片的边长最大是________cm,可以剪成________块这样的正方形铁片。
【答案】 6;105
【解析】【解答】90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正方形铁片的边长最大是6cm,
(90÷6)×(42÷6)
=15×7
=105(块)
故答案为:6;105。
【分析】一块长90cm、宽42cm的长方形铁皮,把它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的相同的正方形铁片,且没有剩余,那么这个正方形铁片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因数,这个边长最大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以,求出90和24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个正方形铁片的最大边长。
然后根据这个最大边长,看长为90cm的边能剪出几个正方形,宽为42cm的边能剪出这样的几排,用长边剪出的个数乘以宽边上剪出的个数算出总个数。
3.一排电线杆,原来每两根之间的距离是30米,现在改为45米,如果开始的一根不移动,至少再隔________又会有一根电线杆可以不移动?
【答案】 90米
【解析】【解答】 30=2×3×5,45=3×3×5,所以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故答案为:90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至少再隔多少米又会有一根电线杆可以不移动,就是求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4.填上“>”“<”或“=”。
________ 1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个小题两个分数为异分母分数,所以通分比较大小。
第二个小题因为左边是带分数肯定大于1,右边是真分数肯定小于1,所以可直接判断。
第三小题左边可约分为分母跟右边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
5.在和之间还有()个分数。
A. 无数
B. 3
C. 1
【答案】 A
【解析】【解答】在和之间有无数个分数。
故答案为:A。
【分析】在两个分数之间存在无数个分数。
6.把的分子加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变成( )。
A. 54
B. 36
C. 30
D. 28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5+10=15,15÷5=3,分母:18×3=54。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原来的分子加上10求出现在的分子,然后计算出分子扩大的倍数;把分母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求出现在的分母。
7.生产一个零件,甲要时,乙要时,( )做得快。
A. 甲
B. 乙
C. 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甲做得快.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生产同一个零件,用的时间越短,工作效率越高,据此比较两人的工作时间即可.
8.涂色部分正好占整个图形的的是( )。
A. B. C.
【答案】 B
【解析】【解答】A,图中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B,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1份,也就是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C,图中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据此解答.
9.下面四幅图,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C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A、B、D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指的是把一个总量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2份的量。
10.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大于分母,这个分数就能化成()。
A. 整数
B. 带分数
C. 带分数或整数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大于分母,这个分数就能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大于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就能化成整数,否则能化成带分数。
11.把小数化成分数不正确的是()。
A. 1.6=1
B. 0.4=
C. 0.375=
D. 0.75=
【答案】 B
【解析】【解答】0.4=。
故答案为:B。
【分析】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12.一桶油重5千克,第一周用去它的,第二周用去它的。
(1)这两周一共用去这桶油的几分之几?
(2)还剩下这桶油的几分之几?
【答案】(1)+=
答:这两周一共用去这桶油的。
(2)1-=
答:还剩下这桶油的。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这两周一共用去这桶油的几分之几,用第一周用去的占它的分率+第二周用去的占它的分率=两周一共用去这桶油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把这桶油的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1”-两周一共用的占这桶油的分率=剩下这桶油的分率,据此列式解答。
13.一个长方形墙砖长35厘米,宽20厘米,用这种墙砖铺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块?铺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35=5×7
20=2×2×5
所以20和35的最小公倍数是:2×2×5×7=140
即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140厘米
140×140=19600(平方厘米)
19600平方厘米=1.96平方米
则地砖的块数为:140×140÷(35×20)
=19600÷700
=28(块)
答:至少要28块砖,铺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96平方米。
【解析】【分析】用长方形的墙砖铺成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这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先用短除法或分解质因数法求出35和20的最小公倍数,这个最小公倍数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再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S=a×a,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并转换单位为平方米;最后,用“正方形面积÷长方形墙砖的面积=所需墙砖数量”,求出需要多少块墙砖。
14.男、女生分别站成若干排,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多少人?这时,男、女生分别有几排?
【答案】解: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每排最多有6个人;
24÷6=4(排);30÷6=5(排)。
答:每排最多有6个人,这时,男生有4排,女生有5排。
【解析】【分析】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排最多占的人数,用总人数÷每排占的人数=占的排数,据此解答。
15.学校有一片花园,这片花园的种植玫瑰花,剩余的种植月季花,玫瑰花比月季花多这片花园的几分之几?
【答案】解:
答:玫瑰花比月季花多这片花园的。
【解析】【分析】将这片花园看作单位“1”,那么玫瑰花比月季花多这片花园的几分之几=玫瑰花占这篇花园的几分之几-月季花占这片花园的几分之几,其中月季花占这片花园的几分之几=1-玫瑰花占这篇花园的几分之几,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